CN110648535B - 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8535B
CN110648535B CN201910919646.2A CN201910919646A CN110648535B CN 110648535 B CN110648535 B CN 110648535B CN 201910919646 A CN201910919646 A CN 201910919646A CN 110648535 B CN110648535 B CN 1106485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ate
data
importance degree
network traffic
traffic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96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8535A (zh
Inventor
王进
李建强
刘中金
李明柱
郭涛
陈少鹏
吴涛
李强
侯斯尧
李亚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lian Kehui Technology Co ltd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lian Kehui Technology Co ltd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lian Kehui Technology Co ltd,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lian Ke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196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85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8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8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8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8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08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different services, e.g. a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DiffServ] type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 H04L47/2433Allocation of priorities to traffic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41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relying on flow classification, e.g. using integrated services [IntSer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上述方法包括:采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对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判断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所述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若为是,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上报数据,使得集中处理平台能够及时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电子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可以基于流量旁路采集技术,采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网络流量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集中处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然而,在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网络流量非常大的情况下,如果当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冗余率不高,电子设备将采集的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的过程中,会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以下方式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正常工作:当电子设备传输所采集数据的速率超过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预设最大传输速率时,将超过最大传输速率的数据全部丢弃;而当电子设备传输所采集数据的速率未超过预设最大传输速率时,将采集的数据按照采集的顺序依次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然而,在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出现重要通知事件或者异常攻击事件时,由于现有技术中是将采集的数据按照采集的顺序依次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或者丢弃采集的数据,这样无法及时将重要通知事件或者异常攻击事件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从而集中处理平台无法及时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旁路流量采集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使得集中处理平台能够及时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
对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
判断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所述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
若为是,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输速率不小于所述最大传输速率的情况下,确定待保存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目标重要性程度;
在本地保存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为所述目标重要性程度的数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所述第二传输速率,其中,所述第二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传输速率与预设比例的乘积;
若为是,执行所述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小于所述第二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和所述最大传输速率,计算第三传输速率;
以所述第三传输速率向所述集中处理平台上报本地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输速率不小于第二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
将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高于所述基准重要性程度的数据上报至所述集中处理平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
判断所述变化率是否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
若为是,根据所述最大传输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计算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
判断所述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传输速率;
若为否,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最重要的重要性程度,计算基准重要性程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未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基准重要性程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
第一传输速率确定模块,用于对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
第一速率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所述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若为是,触发数据上报模块;
所述数据上报模块,用于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目标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传输速率不小于所述最大传输速率的情况下,确定待保存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目标重要性程度;
数据保存模块,用于在本地保存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为所述目标重要性程度的数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数据上报模块之前,还包括:
第二速率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所述第二传输速率,若为是,触发所述数据上报模块,其中,所述第二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传输速率与预设比例的乘积。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传输速率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小于所述第二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和所述最大传输速率,计算第三传输速率;
数据上报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三传输速率向所述集中处理平台上报本地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第一传输速率不小于第二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
数据上报模块,用于将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高于所述基准重要性程度的数据上报至所述集中处理平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包括:
变化率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
变化率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变化率是否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若为是,触发传输速率计算单元;
所述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大传输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计算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传输速率,若为是,触发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单元;
所述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还包括:
基准重要性程度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最重要的重要性程度,计算基准重要性程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还包括:
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未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基准重要性程度。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数据上报时,首先采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其次对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最后判断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若为是,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由于预设了流量类型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采集网络流量数据后,可以根据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对应的流量类型、以及流量类型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按照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这样能够使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较高的网络流量数据及时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使得集中处理平台能够及时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终端设备、服务器等。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上述方法包括:
S101:采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
上述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是指由若干轨道交通线路组成的网络,例如:可以由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城市铁路等不同等级和性能的线路组成。在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有交换机、路由器、终端设备、集中处理平台等电子设备。
上述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是指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工作过程中上述系统内各个电子设备之间进行交互的数据。
采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可以基于流量旁路采集技术实现。上述流量旁路采集技术可以利用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电子设备的镜像、分光、分流等技术实现。
S102:对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
具体的,对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时,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可以获得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大小,从而获得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
例如,上述对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是获得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可以是分析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的有用数据等。
S103:判断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若为是,执行S104。
上述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表示上述系统能传输网络流量数据的最大能力。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最大传输速率,例如:最大传输速率可以设置为50Mbps、80Mbps等。
当第一传输速率小于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时,表示当前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未超过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所能传输网络流量数据的最大能力,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这时可以执行S104这一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传输速率不小于最大传输速率,也就是第一传输速率大于或者等于最大传输速率,表示当前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超过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所能传输网络流量数据的最大能力,这时若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会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那么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可以按照以下步骤A1和步骤A2进行数据处理,来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
步骤A1:确定待保存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目标重要性程度。
由于在第一传输速率不小于最大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会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那么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的。又由于在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中可能包含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较高的网络流量数据,例如: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的结果、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遭受攻击的原因等,这些网络流量数据需要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以使得集中处理平台能够根据这些网络流量数据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
基于上述原因,可以将一些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较高的网络流量数据确定为待保存网络流量数据,以使得在之后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冗余资源充足情况下,将待保存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上述流量类型可以根据网络流量数据的任何信息段进行分类,例如:以目的端口号、通信协议、数据内容等信息进行分类。以通信协议对流量类型进行分类为例,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可以有RSSP-I(Railway Signal Safety Protocol-Ⅰ,铁路信号安全协议)和RSSP-II(Railway Signal Safety Protocol-Ⅱ,铁路信号安全协议)的流量类型、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的流量类型等。以数据内容对流量类型进行分类为例,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可以为原始采集的流量类型、异常告警事件的流量类型等。
流量类型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例如可以将RSSP-I和RSSP-II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设置为4表示较重要,ARP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设置为2表示较不重要,将原始采集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设置为1表示较不重要,将异常告警事件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设置为5表示最重要。
具体的,若确定待保存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设置为5表示最重要,那么目标重要性程度确定为5,若确定待保存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设置为4和5表示较重要和最重要,那么目标重要性程度也为4和5。
步骤A2:在本地保存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为目标重要性程度的数据。
沿用步骤A1的例子,若确定目标重要性程度为5,那么根据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对应的流量类型、以及流量类型与重要性程度之间预设的对应关系,将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为5的网络流量数据保存在本地。若确定目标重要性程度为4和5时,将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为4和5的网络流量数据保存在本地。
这样,当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超过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传输网络流量数据的最大能力时,由于将网路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为目标重要性程度的数据保存在本地,这样既保证了当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还将较为重要的网络流量数据保存在本地,在之后网络情况较佳的情况,再将保存在本地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S104: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由于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未超过当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传输网络流量数据的最大能力,可以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上述集中处理平台可以是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监测设备等。集中处理平台可以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协议解析与分析,还可以对发生在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的异常攻击行为进行安全监测。
具体的,可以根据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以及流量类型与重要性程度之间预设的对应关系,获取网络流量数据对应的重要性程度。按照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这样可以使得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为高的网络流量数据优先上报。
假设,网络流量数据A对应的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预设为4表示较重要,网络流量数据B对应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预设为2表示较不重要,网络流量数据C对应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预设为1表示最不重要,那么向集中处理平台发送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时,按照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将网络流量数据A、网络流量数据B、网络流量数据C依次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之前,还包括:
判断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第二传输速率,若为是,执行上述S104。
其中,上述第二传输速率为:最大传输速率与预设比例的乘积。
上述预设比例可以设置为1/2、1/3、1/4,但通常预设比例不会超过1/2,也就是第二传输速率为最大传输速率的一半。因为电子设备要将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在这个上报的过程中,实际上造成网络流量数据的复制。假设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为a,那么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的传输速率也为a。那么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b要大于或者2a,才能保证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能够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也就是要使得a<b/2时,所以上述预设比例通常设置不超过1/2。
基于上述原因,当第一传输速率小于第二传输速率时,说明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可以全部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且不影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这时可以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视为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范围内的传输速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传输速率小于第二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一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速率,计算第三传输速率;以第三传输速率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本地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
由于第一传输速率小于第二传输速率表示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可以全部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且不影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这时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还有剩余带宽可以传输其他网络流量数据,那么可以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上述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可以是在上述S103的步骤A2中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还可以是在其他情况下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例如因传输错误、异常等导致网络流量数据传输失败而保存在本地的网络流量数据。
这样,对于在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在网络情况不佳的情况下未能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而保存在本地的网络流量数据,可以将这些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从而使得集中处理平台在接收到这些网络流量数据后,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
上述第三传输速率表示当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冗余传输速率,表示当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除了能传输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之外,还能传输其他网络流量数据的能力。
具体的,计算第三传输速率c的公式可以为:
c=b-2a
其中,b为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a为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
具体的,可以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压缩,使其能以计算得到的第三传输速率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这样既可以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还可以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这样,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保存的网路流量以计算得到的第三传输速率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能够将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以使得集中处理平台接收到网络流量数据后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同时以计算得到的第三传输速率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能够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上述第一传输速率不小于上述第二传输速率时,也就是上述第一传输速率在第二传输与最大传输速率之间,这时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冗余资源无法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如果要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全部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会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基于上述情况,可以将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较高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具体的,可以根据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将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高于基准重要性程度的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上述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可以根据第一传输速率进行确定,具体的确定步骤可以参见如图2对应的实施例,在此暂不详述。
假设,重要性程度为5表示最重要,重要性程度5~0表示的重要性依次减弱。若基准重要性程度为4,那么根据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对应的流量类型、以及流量类型与重要性程度之间预设的对应关系,将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为4和重要性程度为5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由以上可见,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由于预设了流量类型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采集网络流量数据后,可以根据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对应的流量类型、且流量类型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按照预设的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这样能够使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较高的网络流量数据及时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使得集中处理平台能够及时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提供了一种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包括以下S201-S205:
S201:获得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以下表达式计算上述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
(V2-V1)/V1*100%
其中,V2表示在T2时刻第一传输速率,V1表示在T1时刻第一传输速率,上述T1、T2时刻表示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时刻。
S202:判断变化率是否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若为是,执行S203。
上述预设变化率阈值可以为10%,20%等。
若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表示在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中有数据量较大的网络流量数据,例如:异常攻击事件产生的网络流量数据、重要通知事件产生的网络流量数据等,由于数据量较大的网络流量数据的出现,传输速率也相应增大,这时导致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未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基于上述原因,可以认为当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未遭受异常攻击事件或者重要通知事件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基准重要性程度。
具体的,若第一传输速率靠近最大传输速率,说明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冗余资源无法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如果要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全部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会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可以将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为最重要的重要性程度。若第一传输速率靠近最大传输速率的一半时,说明当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传输网络流量数据的能力较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为较重要的重要性程度。
S203:根据最大传输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计算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
上述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表示当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传输网络流量数据的能力。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d的公式可以为:
d=a-b
其中,a表示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最大传输速率,b表示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
S204:判断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第一传输速率;若为否,执行S205。
若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不大于第一传输速率,也就是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传输速率时,说明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冗余资源无法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如果要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全部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会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那么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执行S205这一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根据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最重要的重要性程度,计算基准重要性程度。
当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时,表示当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传输网络流量数据的能力较好,假定重要性程度为5表示最重要,且重要性程度从5~0表示重要性依次减弱,计算基准重要性程度可以为5-1=4,表示基准重要性程度为4。这样,能充分利用当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传输网络流量数据的能力,将重要性程度较高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S205: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
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网路系统的正常工作,不能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全部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又由于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中包括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较高的网络流量数据,这时,可以将这些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较高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具体的,假定重要性程度为5表示最重要,且重要性程度从5~0表示重要性依次减弱,可以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为5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这样能够将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为5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这样,将重要性程度大于或者等于基准重要性程度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能够在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集中处理平台能够及时收到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为较重要的网络流量数据。
与上述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装置。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述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301,用于采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
第一传输速率确定模块302,用于对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
第一速率判断模块303,用于判断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若为是,触发数据上报模块。
数据上报模块304,用于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由以上可见,本实施例由于由于预设了流量类型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采集网络流量数据后,可以根据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对应的流量类型、且流量类型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与重要性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按照预设的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这样能够使重要性程度较高的网络流量数据及时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使得集中处理平台能够及时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目标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传输速率不小于所述最大传输速率的情况下,确定待保存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目标重要性程度;
数据保存模块,用于在本地保存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为所述目标重要性程度的数据。
这样,当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超过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传输网络流量数据的最大能力时,由于将网路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为目标重要性程度的数据保存在本地,这样既保证了当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还将较为重要的网络流量数据保存在本地,在之后网络情况较佳的情况,再将保存在本地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数据上报模块304之前,还包括:
第二速率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所述第二传输速率,其中,所述第二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传输速率与预设比例的乘积;
若为是,触发上述数据上报模块。
这样,可以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可以全部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且不影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传输速率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小于所述第二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和所述最大传输速率,计算第三传输速率;
数据上报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三传输速率向所述集中处理平台上报本地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
这样既可以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还可以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第一传输速率不小于第二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
数据上报模块,用于将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高于所述基准重要性程度的数据上报至所述集中处理平台。
这样,可以在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将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较高的网路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提供了一种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包括:
变化率获得单元401,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
变化率判断单元402,用于判断所述变化率是否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若为是,触发传输速率计算单元;
传输速率计算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最大传输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计算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判断单元404,用于判断所述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传输速率,若为是,触发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单元;
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单元405,用于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模块还包括:
基准重要性程度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最重要的重要性程度,计算基准重要性程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模块还包括:
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未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基准重要性程度。
这样,并将重要性程度大于或者等于基准重要性程度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能够在保证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且集中处理平台能够及时收到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为较重要的网络流量数据。
与上述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和通信总线504,其中,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通过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5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的步骤。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的步骤。
由上可见,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和执行上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实现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具体包括:采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对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判断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所述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若为是,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能够使得集中处理平台能够及时对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监测。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
对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
判断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所述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
若为是,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在所述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第二传输速率,其中,所述第二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传输速率与预设比例的乘积;
若为是,执行所述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的步骤;
若为否,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将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高于所述基准重要性程度的数据上报至所述集中处理平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
判断所述变化率是否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
若为是,根据所述最大传输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计算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
判断所述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传输速率;
若为否,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输速率不小于所述最大传输速率的情况下,确定待保存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目标重要性程度;
在本地保存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的重要性程度为所述目标重要性程度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小于所述第二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和所述最大传输速率,计算第三传输速率;
以所述第三传输速率向所述集中处理平台上报本地保存的网络流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最重要的重要性程度,计算基准重要性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未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基准重要性程度。
6.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
第一传输速率确定模块,用于对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的第一传输速率;
第一速率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所述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若为是,触发数据上报模块;
所述数据上报模块,用于按照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预设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采集的网络流量数据向集中处理平台上报;
第二速率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上报模块之前,判断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是否小于第二传输速率,其中,所述第二传输速率为:所述最大传输速率与预设比例的乘积;若为是,触发上述数据上报模块;
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用于在判断第一传输速率不小于第二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
数据上报模块,用于将所采集网络流量数据中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高于所述基准重要性程度的数据上报至所述集中处理平台;
所述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模块,包括:
变化率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传输速率的变化率;
变化率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变化率是否超过预设变化率阈值,若为是,触发传输速率计算单元;
传输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大传输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计算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留余流量的传输速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传输速率,若为是,触发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单元;
基准重要性程度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上报网络流量数据的流量类型对应的重要性程度,作为基准重要性程度。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910919646.2A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648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9646.2A CN110648535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9646.2A CN110648535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8535A CN110648535A (zh) 2020-01-03
CN110648535B true CN110648535B (zh) 2021-04-16

Family

ID=6901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9646.2A Active CN110648535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853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764A (zh) * 2007-07-20 2009-01-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CN101895434A (zh) * 2009-05-19 2010-11-24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内网中互联网服务提供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95657B2 (ja) * 1991-04-30 1999-05-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Atm伝送網の監視方式
CN101079811B (zh) * 2007-04-28 2011-03-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与地面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414974B (zh) * 2008-12-04 2011-04-27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一种基于通信终端的数据流量管理方法
CN102075437B (zh) * 2011-02-12 2013-04-24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网关及网络
CN103888315B (zh) * 2014-03-24 2017-12-2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自适应的突发流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6603427A (zh) * 2017-01-17 2017-04-26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防火墙中实现软件bypass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764A (zh) * 2007-07-20 2009-01-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CN101895434A (zh) * 2009-05-19 2010-11-24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内网中互联网服务提供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8535A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7889B2 (ja) 監視システム、監視装置、および検査装置
CN113472607B (zh) 应用程序网络环境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38088B (zh) 一种智能网络安全检测预警系统和方法
CN110929896A (zh) 一种系统设备的安全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4173370A (zh)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16511A (zh) 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状态监控方法及装置
US20170206125A1 (en) Monitoring system, monitoring device, and monitoring program
CN105677534B (zh) 一种基于服务总线的变电站站控层设备状态评估方法
CN110648535B (zh) 一种基于流量旁路采集的轨道交通数据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3992602A (zh) 一种电缆监测数据上传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866921A (zh) 一种5g基站业务故障查找方法、装置、设备及可存储介质
CN108512698B (zh) 一种网络容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19197A (zh) 一种列车车载以太网状态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157486B (zh) 通信流量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99041A (zh) 一种rru通道故障诊断处理方法及rru设备
CN115378841A (zh) 设备接入云平台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5277479A (zh) 一种基于监控助手实现系统运行情况监视的方法及系统
CN114116128A (zh) 容器实例的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33917A (zh) 一种cdn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34760A (zh) 链路状态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91814A (zh) 一种在线监测e1通道质量的方法及其监测系统
CN109831342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系统的故障恢复方法
WO2022037536A1 (zh) 故障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21874B (zh) 流量分析及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66701B (zh) 一种业务数据实时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