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8378A - 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8378A
CN110648378A CN201910834415.1A CN201910834415A CN110648378A CN 110648378 A CN110648378 A CN 110648378A CN 201910834415 A CN201910834415 A CN 201910834415A CN 110648378 A CN110648378 A CN 110648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e
drilling
grade
point
or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44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良玉
张明林
刘洋
祝洪涛
王殿学
翟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Industry Brigade 243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Industry Brigade 243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Industry Brigade 243 filed Critical Nuclear Industry Brigade 243
Priority to CN2019108344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83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8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83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该方法如下:准备数据库和剖面;绘制平面图坐标网;投影勘探线;投影并标注钻孔切穿点;投影绘制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断层及地质界线;圈定矿体和划分块段;添加图例及责任表等。使用本方法绘制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方便;2.计算机成图,提高工作效率;3.图件格式标准、规范,方便图件统一;4.电子化图件,便于储存及查找。本方法适用于各类资源量估算水平投影图编制和统一,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铀矿地质勘查中资源量估算水平投影图的编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
背景技术
矿体水平投影图是矿床储量计算、矿山设计与开采的重要图件,它是将矿体总的分布轮廓及各级储量范围表示在一个投影面的图件,可表示矿床开采的进度,还可用于储量计算。当前,我国砂岩型铀矿储量计算主要使用矿体水平投影图,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及时绘制矿体水平投影图,地质工作者一般采用人工手动绘制,工作量巨大且计算繁琐。此外,国内早期提交的矿床储量计算图件均为纸质形式,不便于计算机处理,后期剖面图编制时需多次手工重新编制。因此,开发一种快速绘制、易于存储修改的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的方法,替代传统手工绘制方法,有助于提高效率、方便后期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它能够实现矿体水平投影图的快速绘制、数字化编制、信息化处理,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绘制矿体水平投影图的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该方法所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铀矿钻孔数据库和矿区资源储量参数数据库;
步骤2:选择比例尺绘制平面图坐标网;
步骤3:投影勘探线;
步骤4:投影并标注钻孔切穿点;
步骤5:投影绘制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断层及地质界线;
步骤6:圈定矿体和划分块段,并标注块段编号;
步骤7:添加图例及责任表等,完成矿体水平投影图绘制。
所述的步骤1中的数据库是以Access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的数据表及数据结构。
所述的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1)以Access数据库为基础,构建钻孔数据库和资源储量参数库,数据库是以分立的数据表作为基本单元,其中钻孔数据库主要包括钻孔基本信息表、钻孔测斜记录表、钻孔测井解释结果修正表、钻孔样品分析结果表等,资源储量参数库主要分为参数设置表格(矿区基本信息表、勘探线信息表、矿石类型体重参数表、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和数据存储表格(单工程参数计算存储表、钻孔切穿点参数存储表、外推点参数存储表等),其中数据存储表格主要通过钻孔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后保存在资源储量数据库中;
(2)将钻孔数据录入到钻孔数据库中,录入钻孔基本信息、测斜记录、样品分析结果、钻孔测井解释修正结果等,其中测井解释修正结果主要根据矿区样品最新统计矿石样品计算的铀镭平衡常数进行修正后的测井解释结果;
(3)在资源储量参数库中填写资源储量参数设置表格,资源储量参数设置表格分别为矿区基本信息表(包括矿区名称、工作区编号、勘探线间距、工程间距、矿石种类、最低工业品位、边界品位),勘探线信息表(包括工作区编号、勘探线编号、勘探线间距),矿石类型体重参数表(包括工作区编号、矿石类型、体重类型、体重固定值、体重参数),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包括工作区编号、矿石类型、颜色、体重类型、最低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圈定规则),其中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中的圈定规则主要依据品位、平米铀量、深度等参数;
(4)将钻孔数据库中钻孔测井解释结果修正表中的数据导入到资源储量参数库中的单工程参数存储表中,对其中特高品位的钻孔进行处理,特高品位处理过程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重新计算其品位、平米铀量等;
其中,中特高品位处理过程如下:
计算全矿床或估算范围内工业样段的平均品位和品位变化系数,矿床(地段)平均品位一般采用厚度加权法,品位变化系数用工业样段品位计算;
矿床(地段)平均品位为矿床(地段)内各工业样段品位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矿床(地段)平均品位(C)=(∑Ci×Hi)/∑Hi
式中:Ci为矿床(地段)内工业样段品位的品位,Hi为矿床(地段)内工业样段的厚度,
矿床(地段)品位变化系数为有用组分在矿体中分布的均匀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191750190000031
Figure BDA0002191750190000032
式中:VC为变化系数,δC为品位均方差,为矿床(地段)内工业样品位算术平均值,n-矿床(地段)内工业样段个数
确定特高品位下限值,下限值一般取矿床(地段)平均品位的8~10倍,当矿床品位变化系数大时可采用矿床(地段)平均品位10倍为特高品位下限值,品位变化系数小时采用矿床(地段)平均品位8倍为特高品位下限值;
对超过特高品位下限的工业样段用矿段的平均值代替,如处理后的品位还高于特高品位下限,则再用所在工程的平均品位代替,然后再计算单工程的平均品位。
所述的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钻孔坐标和勘探线坐标的坐标,计算机自动选择X坐标最小值、最大值和Y坐标最小值、最大值,确定编图的范围;
图幅范围坐标:
(图幅)Xmin=(钻孔、勘探线)Xmin-D
(图幅)Xmax=(钻孔、勘探线)Xmxa+D
(图幅)Ymin=(钻孔、勘探线)Ymin-D
(图幅)Ymax=(钻孔、勘探线)Ymxa+D
式中:(钻孔、勘探线)Xmin、(钻孔、勘探线)Xmxa、(钻孔、勘探线)Ymin、(钻孔、勘探线)Ymxa为钻孔、勘探线X、Y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图幅)Xmin、(图幅)Xmax、(图幅)Ymin、(图幅)Ymax为图幅范围四角坐标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D为设置的宽度;
(2)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在计算机软件上绘制平面坐标网格。
所述的步骤3中勘探线投影可通过调用资源储量参数库中勘探线信息,将勘探线端点坐标按选定的比例尺投影在步骤2中的(2)中绘制的平面坐标网格上,也可直接在图上直接绘制保存在资源储量参数库中勘探线信息表中。
所述的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钻孔切穿点(矿体底板曲面或者矿体中心曲面与钻孔的交点)位置,并根据切穿点坐标,将钻孔投影到在平面底图上,在投影右侧标明钻孔编号;
(1)计算钻孔切穿点坐标位置;
钻孔切穿点类型,选择矿体曲面底板或矿体中心曲面与钻孔的交点;
选择切穿点上下两个最近的测斜点计算钻孔切穿点坐标,根据测斜点深度与切穿点深度之差的绝对值来判断,绝对值最小的一个测斜点(i)为其中的一个端点,若差值为正数,选择i-1测斜点上端点,若差值为负数,选择i+1测斜点下端点;
钻孔切穿点坐标计算公式:
H=0.5(H1+H2)或H2
X=(X-X)*(H-H)/(H-H)+X
Y=(Y-Y)*(H-H)/(H-H)+Y
式中:H=0.5(H1+H2)表示切穿点为矿体中心曲面与钻孔的交点,H=H2表示切穿点为矿体曲面底板与钻孔的交点
X、Y、H-切穿点坐标,X、Y、H-切穿点下部最近的测斜点坐标,X、Y、H-切穿点上部最近的测斜点坐标,H1-矿层顶板埋深,H2-矿层段底板埋深
将上述中计算的切穿点坐标存储到资源储量参数库中的钻孔切穿点参数存储表,并完成切穿点投影;
调用上述钻孔切穿点参数存储表中的切穿点坐标,并根据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的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将切穿点按不同颜色着色;
工程成果分级规则如下:
异常:铀含量≥0.005%、<0.01%,颜色为黄色;
矿化:当埋深≤500m时,铀品位≥0.01%、平米铀量<1kg/m2;埋深>500m时,铀品位≥0.01%、平米铀量<2kg/m2,颜色为蓝色;
工业:当埋深≤500m时,边界品位≥0.01%,边界平米铀量≥1kg/m2,允许最大可渗透夹层厚度为7m;埋深>500m时,边界品位≥0.01%,边界平米铀量≥2kg/m2,允许最大可渗透夹层厚度为7m,颜色为红色;
调用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的单工程参数存储表,在图面上标注钻孔号、品位、厚度和平米铀量。
所述的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勘探线剖面图上钻孔控制的含矿砂体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位置,将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投影到图上;
(2)对范围内发育切穿含矿层的断层以及地质界线,按相应位置投影到图上,并标明断层性质、编号以及地质界线的产状等。
所述的步骤6是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辅助圈定实现。
所述的步骤6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已绘制钻孔勘探线剖面图确定单工程矿体各矿层边界,并分类标注矿层,将矿层对应更新到资源储量参数库中的单工程参数存储表;
(2)按照同一个矿层先确定各边缘工程的外推点,外推点确定方法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中矿体外推规则确定;
外推规则:
根据矿体的特征、控制程度和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确定矿体外推形式和距离,见矿工程与矿化工程之间按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1/2平推;见矿工程与无矿工程之间则按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1/4平推。若工程间距大于或小于基本勘查工程间距,应分别按基本间距或实际间距的1/2或1/4平推。当矿体在走向、倾向或其中之一方向无工程控制时,则可按相应资源/储量类型所要求的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1/4进行外推;
(3)圈连矿体外边界线,外边界线由外推点直接相连而成,连接时,一般采用走向点与走向点相连、倾向点与倾向点相连;
(4)划分矿体块段,块段划分方法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中块段划分规则,并标注块段编号,编号方式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中块段编号方式;
块段划分规则:
1)空间上远离主矿层(体),或含矿性(平米铀量)差异较大的矿层(体);
2)渗透性差异较大的矿层(体);
3)含矿含水层中消耗溶浸剂的成分性质差异很大的矿层(体);
4)采用不同钻探工程间距控制的、具有不同富集形态特征的矿层(体),如矿体的卷头和翼部;
块段编号方式:
1)块段的编号由矿体号、块段号以及块段的类型组成。矿体号用罗马字母表示,块段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两者之间用短线连接。例如:矿体号为I、块段号为2、资源/储量类型为333的块段编号应为I-2(333)。
2)不同含矿含水层及不同类型的块段其边界应用不同颜色或线型加以区别。
3)资源/储量类型的划分应严格执行GB/T 17766中规定的分类标准。
步骤6.5:重复步骤6.2~步骤6.4圈定矿区所有矿层矿体并划分块段;
所述的步骤7中的图名、图例和责任表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添加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操作简单、方便;2.数字化图件,方便存储修改;3.提高工作效率;4.图件格式标准、规范,方便图件统一;5.数字化资料可自由修改;6.方法简单、经济可行。使用本方法绘制各类资源量估算水平投影图,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有利于资料的统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铀矿钻孔数据库和矿区资源储量参数数据库,实现步骤1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以Access数据库为基础,构建钻孔数据库和资源储量参数库,数据库是以分立的数据表作为基本单元,其中钻孔数据库主要包括钻孔基本信息表、钻孔测斜记录表、钻孔测井解释结果修正表、钻孔样品分析结果表等,资源储量参数库主要分为参数设置表格(矿区基本信息表、勘探线信息表、矿石类型体重参数表、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和数据存储表格(单工程参数计算存储表、钻孔切穿点参数存储表、外推点参数存储表等),其中数据存储表格主要通过钻孔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后保存在资源储量数据库中;
步骤1.2:将钻孔数据录入到钻孔数据库中,主要录入钻孔基本信息、测斜记录、样品分析结果、钻孔测井解释修正结果等,其中测井解释修正结果主要根据矿区样品最新统计矿石样品计算的铀镭平衡常数进行修正后的测井解释结果;
步骤1.3:在资源储量参数库中填写资源储量参数设置表格,资源储量参数设置表格分别为矿区基本信息表(包括矿区名称、工作区编号、勘探线间距、工程间距、矿石种类、最低工业品位、边界品位),勘探线信息表(包括工作区编号、勘探线编号、勘探线间距),矿石类型体重参数表(包括工作区编号、矿石类型、体重类型、体重固定值、体重参数),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包括工作区编号、矿石类型、颜色、体重类型、最低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圈定规则),其中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中的圈定规则主要依据品位、平米铀量、深度等参数;
步骤1.4:将钻孔数据库中钻孔测井解释结果修正表中的数据导入到资源储量参数库中的单工程参数存储表中,对其中特高品位的钻孔进行处理,特高品位处理过程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重新计算其品位、平米铀量等;
步骤1.4中特高品位处理过程如下:
特高品位处理时,矿段厚度≤0.2m的特高品位峰值一般可不作处理。当特高品位样品反映地质富集条件、呈有规律分布时,如多工程(一般指2个剖面4个工程以上,且每个剖面钻孔不少于2个)控制的富矿体,可单独圈定,不作特高品位处理。
步骤1.41:计算全矿床或估算范围内工业样段的平均品位和品位变化系数,矿床(地段)平均品位一般采用厚度加权法,品位变化系数用工业样段品位计算;
矿床(地段)平均品位为矿床(地段)内各工业样段品位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矿床(地段)平均品位(C)=(∑Ci×Hi)/∑Hi
式中:Ci-矿床(地段)内工业样段品位的品位,Hi-矿床(地段)内工业样段的厚度
矿床(地段)品位变化系数为有用组分在矿体中分布的均匀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191750190000091
Figure BDA0002191750190000101
式中:
VC–变化系数,δC-品位均方差,
Figure BDA0002191750190000102
-矿床(地段)内工业样品位算术平均值,n-矿床(地段)内工业样段个数
步骤1.42:确定特高品位下限值,下限值一般取矿床(地段)平均品位的8~10倍,当矿床品位变化系数大时可采用矿床(地段)平均品位10倍为特高品位下限值,品位变化系数小时采用矿床(地段)平均品位8倍为特高品位下限值;
步骤1.43:对超过特高品位下限的工业样段用矿段的平均值代替,如处理后的品位还高于特高品位下限,则再用所在工程的平均品位代替,然后再计算单工程的平均品位。
步骤2:选择比例尺绘制平面图坐标网,实现步骤2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根据钻孔坐标和勘探线坐标的坐标,计算机自动选择X坐标最小值、最大值和Y坐标最小值、最大值,确定编图的范围;
图幅范围坐标:
(图幅)Xmin=(钻孔、勘探线)Xmin-D
(图幅)Xmax=(钻孔、勘探线)Xmxa+D
(图幅)Ymin=(钻孔、勘探线)Ymin-D
(图幅)Ymax=(钻孔、勘探线)Ymxa+D
式中:(钻孔、勘探线)Xmin、(钻孔、勘探线)Xmxa、(钻孔、勘探线)Ymin、(钻孔、勘探线)Ymxa为钻孔、勘探线X、Y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图幅)Xmin、(图幅)Xmax、(图幅)Ymin、(图幅)Ymax为图幅范围四角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D为设置的宽度;
步骤2.2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在计算机软件上绘制平面坐标网格;
步骤3:在坐标网上绘制各勘探线位置,可通过调用资源储量参数库中勘探线信息,将勘探线端点坐标按选定的比例尺投影在步骤2.2绘制的平面坐标网格上,也可直接在图上直接绘制保存在资源储量参数库中勘探线信息表中;
步骤4:计算钻孔切穿点(矿体底板曲面或者矿体中心曲面与钻孔的交点)位置,并根据切穿点坐标,将钻孔投影到在平面底图上,在投影右侧标明钻孔编号,实现步骤4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1:计算钻孔切穿点坐标位置;
步骤4.11:钻孔切穿点类型,选择矿体曲面底板或矿体中心曲面与钻孔的交点;
步骤4.12:选着切穿点上下两个最近的测斜点计算钻孔切穿点坐标,根据测斜点深度与切穿点深度之差的绝对值来判断,绝对值最小的一个测斜点(i)为其中的一个端点,若差值为正数,选择i-1测斜点上端点,若差值为负数,选择i+1测斜点下端点;
钻孔切穿点坐标计算公式:
H=0.5(H1+H2)或H2
X=(X-X)*(H-H)/(H-H)+X
Y=(Y-Y)*(H-H)/(H-H)+Y
式中:H=0.5(H1+H2)表示切穿点为矿体中心曲面与钻孔的交点,H=H2表示切穿点为矿体曲面底板与钻孔的交点
X、Y、H-切穿点坐标,X、Y、H-切穿点下部最近的测斜点坐标,X、Y、H-切穿点上部最近的测斜点坐标,H1-矿层顶板埋深,H2-矿层段底板埋深
步骤4.2:将步骤4.1中计算的切穿点坐标存储到资源储量参数库中的钻孔切穿点参数存储表;
步骤4.3:调用步骤4.2中钻孔切穿点参数存储表中的切穿点坐标,并根据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的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将切穿点按不同颜色着色;
工程成果分级规则如下:
异常:铀含量≥0.005%、<0.01%,颜色为黄色;
矿化:当埋深≤500m时,铀品位≥0.01%、平米铀量<1kg/m2;埋深>500m时,铀品位≥0.01%、平米铀量<2kg/m2,颜色为蓝色;
工业:当埋深≤500m时,边界品位≥0.01%,边界平米铀量≥1kg/m2,允许最大可渗透夹层厚度为7m;埋深>500m时,边界品位≥0.01%,边界平米铀量≥2kg/m2,允许最大可渗透夹层厚度为7m,颜色为红色;
步骤4.4:调用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的单工程参数存储表,在图面上标注钻孔号、品位、厚度和平米铀量;
步骤5:投影绘制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断层及地质界线,实现步骤5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1:根据勘探线剖面图上钻孔控制的含矿砂体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位置,将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投影到图上;
步骤5.2:对范围内发育切穿含矿层的断层以及地质界线,按相应位置投影到图上,并标明断层性质、编号以及地质界线的产状等;
步骤6:圈定矿体和划分块段,并标注块段编号,实现步骤6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1:根据已绘制钻孔勘探线剖面图确定单工程矿体各矿层边界,并分类标注矿层,将矿层对应更新到资源储量参数库中的单工程参数存储表;
步骤6.2:按照同一个矿层先确定各边缘工程的外推点,外推点确定方法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中矿体外推规则确定;
外推规则:
根据矿体的特征、控制程度和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确定矿体外推形式和距离。见矿工程与矿化工程之间按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1/2平推;见矿工程与无矿工程之间则按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1/4平推。若工程间距大于或小于基本勘查工程间距,应分别按基本间距或实际间距的1/2或1/4平推。当矿体在走向、倾向或其中之一方向无工程控制时,则可按相应资源/储量类型所要求的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1/4进行外推。
步骤6.3:圈连矿体外边界线,外边界线由外推点直接相连而成,连接时,一般采用走向点与走向点相连、倾向点与倾向点相连;
步骤6.4:划分矿体块段,块段划分方法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中块段划分规则,并标注块段编号,编号方式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中块段编号方式;
块段划分规则:
1)空间上远离主矿层(体),或含矿性(平米铀量)差异较大的矿层(体);
2)渗透性差异较大的矿层(体);
3)含矿含水层中消耗溶浸剂的成分性质差异很大的矿层(体);
4)采用不同钻探工程间距控制的、具有不同富集形态特征的矿层(体),如矿体的卷头和翼部。
块段编号方式:
1)块段的编号由矿体号、块段号以及块段的类型组成。矿体号用罗马字母表示,块段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两者之间用短线连接。例如:矿体号为I、块段号为2、资源/储量类型为333的块段编号应为I-2(333)。
2)不同含矿含水层及不同类型的块段其边界应用不同颜色或线型加以区别。
3)资源/储量类型的划分应严格执行GB/T 17766中规定的分类标准。
步骤6.5:重复步骤6.2~步骤6.4圈定矿区所有矿层矿体并划分块段;
步骤7:添加图名、图例及责任表等,完成矿体水平投影图绘制。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发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铀矿钻孔数据库和矿区资源储量参数数据库;
步骤2:选择比例尺绘制平面图坐标网;
步骤3:投影勘探线;
步骤4:投影并标注钻孔切穿点;
步骤5:投影绘制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断层及地质界线;
步骤6:圈定矿体和划分块段,并标注块段编号;
步骤7:添加图例及责任表等,完成矿体水平投影图绘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数据库是以Access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的数据表及数据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1)以Access数据库为基础,构建钻孔数据库和资源储量参数库,数据库是以分立的数据表作为基本单元,其中钻孔数据库主要包括钻孔基本信息表、钻孔测斜记录表、钻孔测井解释结果修正表、钻孔样品分析结果表等,资源储量参数库主要分为参数设置表格(矿区基本信息表、勘探线信息表、矿石类型体重参数表、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和数据存储表格(单工程参数计算存储表、钻孔切穿点参数存储表、外推点参数存储表等),其中数据存储表格主要通过钻孔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后保存在资源储量数据库中;
(2)将钻孔数据录入到钻孔数据库中,录入钻孔基本信息、测斜记录、样品分析结果、钻孔测井解释修正结果等,其中测井解释修正结果主要根据矿区样品最新统计矿石样品计算的铀镭平衡常数进行修正后的测井解释结果;
(3)在资源储量参数库中填写资源储量参数设置表格,资源储量参数设置表格分别为矿区基本信息表(包括矿区名称、工作区编号、勘探线间距、工程间距、矿石种类、最低工业品位、边界品位),勘探线信息表(包括工作区编号、勘探线编号、勘探线间距),矿石类型体重参数表(包括工作区编号、矿石类型、体重类型、体重固定值、体重参数),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包括工作区编号、矿石类型、颜色、体重类型、最低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圈定规则),其中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中的圈定规则主要依据品位、平米铀量、深度等参数;
(4)将钻孔数据库中钻孔测井解释结果修正表中的数据导入到资源储量参数库中的单工程参数存储表中,对其中特高品位的钻孔进行处理,特高品位处理过程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重新计算其品位、平米铀量等;
其中,中特高品位处理过程如下:
计算全矿床或估算范围内工业样段的平均品位和品位变化系数,矿床(地段)平均品位一般采用厚度加权法,品位变化系数用工业样段品位计算;
矿床(地段)平均品位为矿床(地段)内各工业样段品位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矿床(地段)平均品位(C)=(∑Ci×Hi)/∑Hi
式中:Ci为矿床(地段)内工业样段品位的品位,Hi为矿床(地段)内工业样段的厚度,
矿床(地段)品位变化系数为有用组分在矿体中分布的均匀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191750180000021
Figure FDA0002191750180000031
式中:VC为变化系数,δC为品位均方差,
Figure FDA0002191750180000032
为矿床(地段)内工业样品位算术平均值,n-矿床(地段)内工业样段个数
确定特高品位下限值,下限值一般取矿床(地段)平均品位的8~10倍,当矿床品位变化系数大时可采用矿床(地段)平均品位10倍为特高品位下限值,品位变化系数小时采用矿床(地段)平均品位8倍为特高品位下限值;
对超过特高品位下限的工业样段用矿段的平均值代替,如处理后的品位还高于特高品位下限,则再用所在工程的平均品位代替,然后再计算单工程的平均品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钻孔坐标和勘探线坐标的坐标,计算机自动选择X坐标最小值、最大值和Y坐标最小值、最大值,确定编图的范围;
图幅范围坐标:
(图幅)Xmin=(钻孔、勘探线)Xmin-D
(图幅)Xmax=(钻孔、勘探线)Xmxa+D
(图幅)Ymin=(钻孔、勘探线)Ymin-D
(图幅)Ymax=(钻孔、勘探线)Ymxa+D
式中:(钻孔、勘探线)Xmin、(钻孔、勘探线)Xmxa、(钻孔、勘探线)Ymin、(钻孔、勘探线)Ymxa为钻孔、勘探线X、Y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图幅)Xmin、(图幅)Xmax、(图幅)Ymin、(图幅)Ymax为图幅范围四角坐标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D为设置的宽度;
(2)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在计算机软件上绘制平面坐标网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勘探线投影可通过调用资源储量参数库中勘探线信息,将勘探线端点坐标按选定的比例尺投影在步骤2中的(2)中绘制的平面坐标网格上,也可直接在图上直接绘制保存在资源储量参数库中勘探线信息表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钻孔切穿点(矿体底板曲面或者矿体中心曲面与钻孔的交点)位置,并根据切穿点坐标,将钻孔投影到在平面底图上,在投影右侧标明钻孔编号;
(1)计算钻孔切穿点坐标位置;
钻孔切穿点类型,选择矿体曲面底板或矿体中心曲面与钻孔的交点;
选择切穿点上下两个最近的测斜点计算钻孔切穿点坐标,根据测斜点深度与切穿点深度之差的绝对值来判断,绝对值最小的一个测斜点(i)为其中的一个端点,若差值为正数,选择i-1测斜点上端点,若差值为负数,选择i+1测斜点下端点;
钻孔切穿点坐标计算公式:
H=0.5(H1+H2)或H2
X=(X-X)*(H-H)/(H-H)+X
Y=(Y-Y)*(H-H)/(H-H)+Y
式中:H=0.5(H1+H2)表示切穿点为矿体中心曲面与钻孔的交点,H=H2表示切穿点为矿体曲面底板与钻孔的交点
X、Y、H-切穿点坐标,X、Y、H-切穿点下部最近的测斜点坐标,X、Y、H-切穿点上部最近的测斜点坐标,H1-矿层顶板埋深,H2-矿层段底板埋深
将上述中计算的切穿点坐标存储到资源储量参数库中的钻孔切穿点参数存储表,并完成切穿点投影;
调用上述钻孔切穿点参数存储表中的切穿点坐标,并根据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的工程成果分级规则表,将切穿点按不同颜色着色;
工程成果分级规则如下:
异常:铀含量≥0.005%、<0.01%,颜色为黄色;
矿化:当埋深≤500m时,铀品位≥0.01%、平米铀量<1kg/m2;埋深>500m时,铀品位≥0.01%、平米铀量<2kg/m2,颜色为蓝色;
工业:当埋深≤500m时,边界品位≥0.01%,边界平米铀量≥1kg/m2,允许最大可渗透夹层厚度为7m;埋深>500m时,边界品位≥0.01%,边界平米铀量≥2kg/m2,允许最大可渗透夹层厚度为7m,颜色为红色;
调用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的单工程参数存储表,在图面上标注钻孔号、品位、厚度和平米铀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勘探线剖面图上钻孔控制的含矿砂体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位置,将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投影到图上;
(2)对范围内发育切穿含矿层的断层以及地质界线,按相应位置投影到图上,并标明断层性质、编号以及地质界线的产状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是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辅助圈定实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已绘制钻孔勘探线剖面图确定单工程矿体各矿层边界,并分类标注矿层,将矿层对应更新到资源储量参数库中的单工程参数存储表;
(2)按照同一个矿层先确定各边缘工程的外推点,外推点确定方法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中矿体外推规则确定;
外推规则:
根据矿体的特征、控制程度和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确定矿体外推形式和距离,见矿工程与矿化工程之间按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1/2平推;见矿工程与无矿工程之间则按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1/4平推。若工程间距大于或小于基本勘查工程间距,应分别按基本间距或实际间距的1/2或1/4平推。当矿体在走向、倾向或其中之一方向无工程控制时,则可按相应资源/储量类型所要求的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1/4进行外推;
(3)圈连矿体外边界线,外边界线由外推点直接相连而成,连接时,一般采用走向点与走向点相连、倾向点与倾向点相连;
(4)划分矿体块段,块段划分方法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中块段划分规则,并标注块段编号,编号方式参照《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中块段编号方式;
块段划分规则:
1)空间上远离主矿层(体),或含矿性(平米铀量)差异较大的矿层(体);
2)渗透性差异较大的矿层(体);
3)含矿含水层中消耗溶浸剂的成分性质差异很大的矿层(体);
4)采用不同钻探工程间距控制的、具有不同富集形态特征的矿层(体),如矿体的卷头和翼部;
块段编号方式:
1)块段的编号由矿体号、块段号以及块段的类型组成。矿体号用罗马字母表示,块段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两者之间用短线连接。例如:矿体号为I、块段号为2、资源/储量类型为333的块段编号应为I-2(333)。
2)不同含矿含水层及不同类型的块段其边界应用不同颜色或线型加以区别。
3)资源/储量类型的划分应严格执行GB/T 17766中规定的分类标准。
步骤6.5:重复步骤6.2~步骤6.4圈定矿区所有矿层矿体并划分块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的图名、图例和责任表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添加实现。
CN201910834415.1A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 Pending CN1106483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4415.1A CN110648378A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4415.1A CN110648378A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8378A true CN110648378A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1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4415.1A Pending CN110648378A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837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4665A (zh) * 2020-06-09 2020-09-0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石墨矿床勘探方法
CN111696206A (zh) * 2020-05-26 2020-09-22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一种区域地质数据融合一体化存储管理及综合利用系统
CN112016042A (zh) * 2020-07-03 2020-12-01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采场平均品位的方法
CN112462441A (zh) * 2020-12-07 2021-03-09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一种砂岩铀矿储量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2529982A (zh) * 2020-12-17 2021-03-19 天津泰勘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地基土层等值线图绘制方法
CN112580119A (zh) * 2020-11-20 2021-03-30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一种地浸砂岩型铀矿系列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
CN113420348A (zh) * 2021-06-07 2021-09-2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快速绘制铀矿勘探线剖面图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4324A (zh) * 2016-10-21 2017-03-15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基于ActiveX技术的工程地质二三维剖面一体化绘制方法
CN108665544A (zh) * 2018-05-09 2018-10-16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
CN109558639A (zh) * 2018-10-31 2019-04-02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WebGL的二三维结合的钻孔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9725347A (zh) * 2018-12-25 2019-05-07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三维地质体模型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4324A (zh) * 2016-10-21 2017-03-15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基于ActiveX技术的工程地质二三维剖面一体化绘制方法
CN108665544A (zh) * 2018-05-09 2018-10-16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
CN109558639A (zh) * 2018-10-31 2019-04-02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WebGL的二三维结合的钻孔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9725347A (zh) * 2018-12-25 2019-05-07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三维地质体模型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佳等: "地质勘探工程数据模型的可视化研究", 《软件导刊》 *
吴静: "硬岩型铀矿资源量估算中物探工作的概述", 《西部探矿工程》 *
徐帅: "地下矿山数字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段杰: "基于GIS的地质铀矿三维建模系统开发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6206A (zh) * 2020-05-26 2020-09-22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一种区域地质数据融合一体化存储管理及综合利用系统
CN111624665A (zh) * 2020-06-09 2020-09-0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石墨矿床勘探方法
CN111624665B (zh) * 2020-06-09 2023-04-2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石墨矿床勘探方法
CN112016042A (zh) * 2020-07-03 2020-12-01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采场平均品位的方法
CN112580119A (zh) * 2020-11-20 2021-03-30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一种地浸砂岩型铀矿系列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
CN112580119B (zh) * 2020-11-20 2023-03-17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一种地浸砂岩型铀矿系列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
CN112462441A (zh) * 2020-12-07 2021-03-09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一种砂岩铀矿储量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2462441B (zh) * 2020-12-07 2023-07-21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一种砂岩铀矿储量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2529982A (zh) * 2020-12-17 2021-03-19 天津泰勘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地基土层等值线图绘制方法
CN113420348A (zh) * 2021-06-07 2021-09-2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快速绘制铀矿勘探线剖面图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8378A (zh) 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
Annels Mineral deposit evaluation: A practical approach
CN109003330B (zh) 一种基于基岩边界约束的三维地层建模方法
CN106023313A (zh) 一种三维地质数字勘察报告生成方法
CN104809266A (zh) 一种基于样条曲线的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精确预测方法
CN111624677B (zh) 一种致密砂岩气藏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刻画方法
CN109979011B (zh)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平原地区三维地质模型建设方法
CN105676294B (zh) 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定量描述方法
CN109783944A (zh) 三维流动单元模型建立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7861917A (zh) 水平井中多元数据联合计算井眼到地层边界距离的方法
CN105652341B (zh) 一种考虑古构造影响的快捷定量化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10647528A (zh) 一种铜矿钻孔综合柱状图的电子化编制方法
CN109472867B (zh) 一种将钻井位置信息影响范围定量化的方法
CN115861551A (zh) 一种地浸采铀的数字建井方法
CN112580119B (zh) 一种地浸砂岩型铀矿系列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
Exadaktylos et al. Methodology for the Estim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white marble reserves
CN110761780A (zh) 一种基于井震结合的三维地质导向方法
CN111429573A (zh) 一种三维地质钻孔模型的自动构建方法
CN114187381A (zh) 一种砂岩型铀矿储量计算剖面图电子化绘制方法
CN110410068A (zh) 一种确定地层破裂压力梯度的测井方法
CN112734926B (zh) 面向松散层覆盖区域的图切地质剖面自动生成方法
CN114842130A (zh) 一种薄状多层砂岩型铀矿体三维建模方法
Zuievska et al. Application of GIS for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mineral deposits
CN106526696A (zh) 煤层顶底板岩性预测方法
Zhou Technical analysis of improving sand body penetration rate in horizontal we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