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9108A - 一种供药麻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药麻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9108A
CN110639108A CN201911041927.9A CN201911041927A CN110639108A CN 110639108 A CN110639108 A CN 110639108A CN 201911041927 A CN201911041927 A CN 201911041927A CN 110639108 A CN110639108 A CN 110639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hamber
groove
tank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19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振庆
付英勇
闫玉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0419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91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9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910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1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aestheti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87Environmental safety or protection means, e.g. preventing explosion
    • A61M16/009Removing used or expired gases or anaesthetic vapou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aesth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2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gases
    • A61M16/122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gases with dilu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41Anaesthetics; Analges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包括麻醉罐、稀释罐、麻醉面罩和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活塞室,所述活塞室两侧的壳体内部对称设有一对吸入室,所述活塞室的内部设有与活塞室相配合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伸缩杆,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本发明通过在壳体顶部设有充气罐,并在充气罐内部设有由开关柱控制的第四活塞,在麻醉气体使用的过程中对外界新鲜空气进行补充,在排尽活塞槽内部麻醉后将吸取的新鲜空气挤压至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的内部排出,对软管内部残余的麻醉进行冲洗,避免管道内部残留麻醉气体,且由同一电机驱动实现,没有额外的驱动力,节约能耗,提升供药麻醉装置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供药麻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供药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多学科的知识。现在的范围更广,不单单是满足手术的要求,还参入各科室的抢救工作,妇科的无痛分娩,无痛流产等等,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是麻醉临床的基本任务,麻醉工作还包括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的工作,麻醉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麻醉剂进行调配,因此需要用到麻醉剂浓度调节装置。
目前,现有的供药麻醉装置不便于对麻醉的浓度进行调节,麻醉与稀释气体的混合使用复杂,混合不均匀容易影响麻醉的药品药效,一方面,一般的麻醉浓度调节装置大多是抽取一定量的麻醉气体与稀释气体后再将抽取的麻醉与稀释气体同时输送至混合麻醉与稀释气体的容器罐内,而容器罐的内部存在气体,气体有可能是空气,也可以是上一次麻醉混合的残留气体,且容器罐内部的气体会影响麻醉最终混合的浓度,另一方面麻醉管道内部容易造成麻醉残留,不便于对管道内部残留的麻醉进行使用,且在麻醉使用过程中,麻醉气体容易逸出,甚至对医护人员产生麻痹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药麻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供药麻醉装置不便于对麻醉的浓度进行调节,麻醉与稀释气体的混合使用复杂,混合不均匀容易影响麻醉的药品药效,一方面,一般的麻醉浓度调节装置大多是抽取一定量的麻醉气体与稀释气体后再将抽取的麻醉与稀释气体同时输送至混合麻醉与稀释气体的容器罐内,而容器罐的内部存在气体,气体有可能是空气,也可以是上一次麻醉混合的残留气体,且容器罐内部的气体会影响麻醉最终混合的浓度,另一方面麻醉管道内部容易造成麻醉残留,不便于对管道内部残留的麻醉进行使用,且在麻醉使用过程中,麻醉气体容易逸出,甚至对医护人员产生麻痹的效果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包括麻醉罐、稀释罐、麻醉面罩和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活塞室,所述活塞室两侧的壳体内部对称设有一对吸入室,所述活塞室的内部设有与活塞室相配合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伸缩杆,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软管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活塞上表面位置处,所述活塞室位置处的壳体底部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顶端与第一软管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底端设有接头,且接头位置处设有麻醉面罩,所述第一活塞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活塞室位置处的壳体顶部设有充气罐,所述充气罐的内部设有充气室,所述充气罐的顶部设有集气罐,所述集气罐的内部设有集气室,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贯穿充气罐并延伸至集气罐的内部,所述固定杆延伸至集气罐内部的一端设有与集气室相配合的第三活塞,所述充气室位置处的固定杆外侧套设有与充气室相配合的第四活塞,所述固定杆外侧的第四活塞与充气室内部底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四活塞上方的固定杆外侧壁上固定有与第四活塞相平行的固定盘,所述固定杆外侧的固定盘上对称设有一对开关柱,所述开关柱的底部设有与开关柱相垂直的固定块,所述开关柱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槽,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活动槽的底端与凹槽相连通,且凹槽的一端皆延伸至固定块外侧壁位置处,所述活动槽位置处的开关柱内部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上穿插有与开光柱相平行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顶端延伸至开关柱上方并设有挤压块,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凹槽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的顶部设有与挤压杆相配合的导向槽,且第四活塞的顶部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充气罐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底端延伸至活塞槽内部顶端,所述充气罐外侧壁底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与出气管上皆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充气罐外侧的集气罐底部一侧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充气罐外侧的集气罐底部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位置处的集气罐底部安装有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液,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底端延伸至过滤罐内部底端位置处,且第一排气管与吸气管上皆安装有第三单向阀,所述过滤罐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罐内部顶端位置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过滤罐外侧,所述吸入室靠近活塞室一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皆水平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皆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电机一端的外侧皆连接有与吸入室相配合的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第二软管两侧的壳体底部皆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皆与活塞室内部底端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活塞靠近电机一侧的吸入室内部相连通,所述吸入室位置处的壳体顶部两端分别设有稀释罐与麻醉罐,所述稀释罐的底部连接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上安装有第四单向阀,所述注气管的底端与其中一个吸入室相连通,所述麻醉罐的底部连接有注药管,所述注药管上安装有第五单向阀,所述注药管的底端与另一个吸入室相连通,所述注气管一侧的壳体外侧壁上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安装有第六单向阀,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注气管位置处的吸入室相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活塞室内部顶端相连通,所述注药管一侧的壳体外侧壁上连接有导药管,所述导药管上安装有第七单向阀,所述导药管一端与注药管位置处的吸入室相连通,且导药管的另一端与活塞室内部顶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的顶部设有磁片,磁片上方的活塞槽内部设有与磁片相吸的金属板,金属板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通孔,活塞槽内部顶端位置处的壳体上对称设有一对收缩槽,且收缩槽与金属板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麻醉面罩侧壁的内部设有吸气槽,吸气管远离集气罐的一端延伸至吸气槽内部并呈环状布置,且吸气管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吸气头。
优选的,所述活塞室的容积大于单个吸入室的容积且小于壳体内部两侧吸入室的容积之和。
优选的,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最大弹力大于磁片对金属板的吸力。
优选的,所述过滤罐内部的过滤液可为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壳体内部两侧皆设有吸入室,并在吸入室内部的第二活塞上设有与电机输出端螺杆相配合的内螺纹孔,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与第二活塞上的内螺纹孔相配合带动第二活塞在吸入室的内部进行移动,便于利用两侧吸入室分别吸取麻醉气体与稀释气体,并通过控制电机转速或电机的转动时间调整两侧吸入室内部第二活塞的移动量,控制吸入室内部吸入的麻醉气体及稀释气体的剂量,便于对不同浓度的麻醉进行调节,使用方便,麻醉混合浓度的精度较高。
2:通过在活塞槽内部顶端利用复位弹簧安装有金属板,并在第一活塞上设有与金属板相吸的磁片,便于利用第一活塞自身的活动带动金属板在活塞槽的内部进行震动,在对麻醉浓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第一活塞下降,磁片对金属板产生的吸力带动金属板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随着第一活塞下降,当第一活塞下降至适当高度,活塞槽内部吸入适量的麻醉气体后,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磁片对金属板产生的吸力,则金属板瞬间上升复位,对进入活塞槽内部的麻醉与稀释气体进行混合,利用金属板上的通孔对麻醉进行混合搅拌,且弹力具有弹性,则金属板持续多次利用上下震动对麻醉与稀释气体进行混合,提升混合的均匀度,且不需要额外的动力,使用方便。
3:通过在两侧吸入室与活塞槽之间皆连接有连通管,并使活塞槽的容积小于两侧吸入室容积之和且大于单个吸入室的容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活塞上方的活塞槽每次混合的麻醉剂量一定,根据患者吸入麻醉的浓度确定达到活塞槽容量所需的麻醉气体与稀释空气的剂量,一方面便于一次性混合足够的麻醉剂量供患者使用,避免剂量不足重复混合影响手术的进行,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活塞槽与吸入室相连通,第一活塞的活动由第二活塞的活动所带动,利用电机驱动同时实现了两侧吸入室的同时分剂量吸入麻醉与稀释空气,将吸入室吸入的麻醉与稀释空气挤压至第一活塞上方的活塞槽内部,并将活塞槽内部混合后达到浓度要求的麻醉挤压出的作用,实用性强,且由于活塞槽与吸入室相连通,则第二活塞的挤推带动第一活塞下降,吸取吸入室内部吸取的麻醉或稀释气体,第二活塞的收缩使吸入室靠近注药管与注气管的一侧形成负压,吸取麻醉及所需的稀释气体进入吸入室内部,而吸入室内部另一侧的空气由连通管进入第一活塞下方的活塞槽内部,迫使第一活塞上升,将第一活塞上方活塞槽内部的空气或混合后的麻醉挤压出,避免活塞槽内部残留的空气或上一次调节的不同浓度麻醉影响下一次麻醉的浓度,提升麻醉浓度的调节精度,使用方便,实际使用效果更好。
4:通过在壳体顶部设有充气罐,并在充气罐内部设有由开关柱控制的第四活塞,在进行麻醉气体对病人输送的过程中进行充气,第一活塞上抬挤压活塞槽内部麻醉的同时带动固定杆与第四活塞上抬在充气室的内部进行充气,并在第一活塞上抬至最大高度后充气室内部充入最大体积的气体,并在第一活塞排尽活塞槽内部麻醉气体后开关柱打开,第四活塞下降将吸取的外界新鲜空气挤压至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的内部排出,对软管内部残余的麻醉气体进行冲洗,避免管道内部残留麻醉气体,且由同一电机驱动实现,没有额外的驱动力,节约能耗,提升供药麻醉装置的使用效果。
5:通过在充气罐顶部设有集气罐,并在固定杆顶端设有与集气室相配合的第三活塞,且在麻醉面罩侧壁底端的内部设有吸气槽,便于在第一活塞上抬挤压活塞槽内部麻醉气体由麻醉面罩内部喷射出的过程中带动第三活塞上抬使集气室内部产生负压,将溢出的麻醉气体吸收至集气室的内部,避免麻醉气体逸出对医护人员造成损伤,并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将吸取的麻醉气体由过滤罐过滤后排出,且由同一电机驱动实现,没有额外的驱动力,节约能耗,提升供药麻醉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壳体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充气罐与集气罐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开关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麻醉罐;2、第七单向阀;3、充气罐;4、集气罐;5、注气管;6、稀释罐;7、第四单向阀;8、导气管;9、第六单向阀;10、吸气管;11、第二活塞;12、螺杆;13、吸入室;14、活塞槽;15、接头;16、麻醉面罩;17、吸气槽;18、第二软管;19、连通管;20、第一软管;21、伸缩杆;22、电机;23、第一活塞;24、壳体;25、第五单向阀;26、导药管;27、注药管;28、金属板;29、第三复位弹簧;30、固定柱;31、收缩槽;32、通孔;33、第一单向阀;34、磁片;35、内螺纹孔;36、第三活塞;37、集气室;38、固定盘;39、开关柱;40、限位槽;41、充气室;42、出气管;43、第一复位弹簧;44、第二单向阀;45、进气管;46、第四活塞;47、第一排气管;48、过滤罐;49、第二排气管;50、挤压杆;51、滑套;52、第二复位弹簧;53、凹槽;54、导向槽;55、限位块;56、固定块;57、活动槽;58、挤压块;59、第三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包括麻醉罐1、稀释罐6、麻醉面罩16和壳体24,壳体2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活塞室14,活塞室14两侧的壳体24内部对称设有一对吸入室13,活塞室14的容积大于单个吸入室13的容积且小于壳体24内部两侧吸入室13的容积之和,活塞室14的内部设有与活塞室14相配合的第一活塞23,第一活塞23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伸缩杆21,第一活塞2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20,第一软管20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3,第一软管20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活塞23上表面位置处,第一活塞23的顶部设有磁片34,磁片34上方的活塞槽14内部设有与磁片34相吸的金属板28,金属板28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通孔32,活塞槽14内部顶端位置处的壳体24上对称设有一对收缩槽31,收缩槽31与金属板28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29,且第三复位弹簧29的最大弹力大于磁片34对金属板28的吸力,活塞室14位置处的壳体24底部连接有第二软管18,第二软管18的顶端与第一软管20底端相连通,第二软管18的底端设有接头15,且接头15位置处设有麻醉面罩16,第一活塞2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杆30,活塞室14位置处的壳体24顶部设有充气罐3,充气罐3的内部设有充气室41,充气罐3的顶部设有集气罐4,集气罐4的内部设有集气室37,固定杆30的顶端贯穿充气罐3并延伸至集气罐4的内部,固定杆30延伸至集气罐4内部的一端设有与集气室37相配合的第三活塞36,充气室41位置处的固定杆30外侧套设有与充气室41相配合的第四活塞46,固定杆30外侧的第四活塞46与充气室41内部底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3,第四活塞46上方的固定杆30外侧壁上固定有与第四活塞46相平行的固定盘38,固定杆30外侧的固定盘38上对称设有一对开关柱39,开关柱39的底部设有与开关柱39相垂直的固定块56,开关柱39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槽57,固定块56的内部设有凹槽53,活动槽57的底端与凹槽53相连通,且凹槽53的一端皆延伸至固定块56外侧壁位置处,活动槽57位置处的开关柱39内部设有滑套51,滑套51上穿插有与开光柱39相平行的挤压杆50,挤压杆50的顶端延伸至开关柱39上方并设有挤压块58,凹槽53的内部设有限位块55,限位块55与凹槽53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2,限位块55的顶部设有与挤压杆50相配合的导向槽54,且第四活塞46的顶部设有与限位块55相配合的限位槽40,充气罐3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42,出气管42的底端延伸至活塞槽14内部顶端,充气罐3外侧壁底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45,且进气管45与出气管42上皆安装有第二单向阀44,充气罐3外侧的集气罐4底部一侧连接有吸气管10,麻醉面罩16侧壁的内部设有吸气槽17,吸气管10远离集气罐4的一端延伸至吸气槽17内部并呈环状布置,且吸气管10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吸气头,充气罐3外侧的集气罐4底部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气管47,第一排气管47位置处的集气罐4底部安装有过滤罐48,过滤罐48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液,过滤液可为水,第一排气管47的底端延伸至过滤罐48内部底端位置处,且第一排气管47与吸气管10上皆安装有第三单向阀59,过滤罐48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排气管49,第二排气管49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罐48内部顶端位置处,第二排气管49的另一端延伸至过滤罐48外侧,吸入室13靠近活塞室14一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皆水平安装有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端皆连接有螺杆12,螺杆12远离电机22一端的外侧皆连接有与吸入室13相配合的第二活塞11,且第二活塞1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螺杆12相配合的内螺纹孔35,第二软管18两侧的壳体24底部皆连接有连通管19,连通管19的一端皆与活塞室14内部底端相连通,连通管1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活塞11靠近电机22一侧的吸入室13内部相连通,吸入室13位置处的壳体24顶部两端分别设有稀释罐6与麻醉罐1,稀释罐6的底部连接有注气管5,注气管5上安装有第四单向阀7,注气管5的底端与其中一个吸入室13相连通,麻醉罐1的底部连接有注药管27,注药管27上安装有第五单向阀25,注药管27的底端与另一个吸入室13相连通,注气管5一侧的壳体外侧壁上连接有导气管8,导气管8上安装有第六单向阀9,导气管8一端与注气管5位置处的吸入室13相连通,导气管8的另一端与活塞室14内部顶端相连通,注药管27一侧的壳体24外侧壁上连接有导药管26,导药管26上安装有第七单向阀2,导药管26一端与注药管27位置处的吸入室13相连通,且导药管26的另一端与活塞室14内部顶端相连通。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麻醉时,将麻醉注入麻醉罐1的内部,在稀释罐6的内部注入清洁的空气,在接头15上连接麻醉面罩16,外接电源,根据活塞槽14每次混合的体积及麻醉需要混合的浓度确定麻醉气体及空气的吸取量,例如活塞槽14每次混合的麻醉与空气容积为a,且麻醉混合后所需的浓度为b,则控制两侧吸入室5内部电机22保持相同转速下的转动时间,确定吸入麻醉与空气的体积,将吸入室13内部抽取的麻醉体积记为c,吸入室13内部抽取的空气体积为d,保持c与d的体积之和与a一致,并使c与d混合后的浓度为b,则完成麻醉的混合,由于吸入室13与活塞槽14之间连接有连通管19,则第二活塞11的活动带动第一活塞23的移动,则保持了每一次在吸入室13吸取麻醉及空气的过程中皆使第一活塞23移动至活塞槽14内部顶端,将活塞槽14内部的残余气体排尽,避免对麻醉的混合浓度造成影响,单向阀保证了麻醉气体与空气的循环流通,电机22正转带动第二活塞11收缩,使吸入室13内部一侧产生负压,吸取一定量的麻醉气体与空气进入吸入室13内部,第二活塞11的收缩挤压吸入室13内部另一侧的空气进入活塞槽14内部底端,挤推第一活塞23上升,排尽活塞槽14内部气体,电机22反转带动第二活塞11挤推,则挤压吸取的麻醉气体与空气进入第一活塞23上方的活塞槽14内部进行混合稀释,在第一活塞23下降的过程中,利用磁片34的吸力带动金属板28克服第三复位弹簧29的弹力下降,而当配合一定量浓度的麻醉时,第一活塞23下降至最低高度,第二活塞11将吸入室13内部吸入的麻醉及稀释气体排尽,此时第三复位弹簧29的弹力大于磁片34的吸力,则第三复位弹簧29带动金属板28上升瞬间复位,在复位过程中,注入活塞槽14内部的麻醉气体皆通过通孔32进行混合搅拌,当需要进行麻醉时,根据下一次所需要使用麻醉的浓度调整两侧吸入室13内部电机22的转动吸取一定量的麻醉气体及稀释气体,在吸取待混合气体的过程中挤压第一活塞23上升,将活塞槽14内部混合的麻醉气体由接头15与麻醉面罩16的内部排出,在第一活塞23升降的过程中,带动固定柱30进行升降,第一活塞23上升挤压麻醉气体进行麻醉,而充气罐3与集气罐4的内部皆产生负压,充气罐3通过进气管45吸取外界新鲜空气进入充气室41内部,集气罐4通过吸气管10由麻醉面罩16位置处吸取空气进入集气室37内部,从而将逸出的麻醉气体吸取至集气罐4的内部,而当活塞槽14内部麻醉气体使用完毕后,第一活塞23上升至最大高度,带动固定盘38与第四活塞46上升至最大高度,第四活塞46上升最大高度后使挤压块58与充气罐3内部顶端抵触,挤压杆50下降挤压导向槽54,使限位块55收缩至凹槽53内部,直至限位块55与限位槽40脱离,则第四活塞46在第一复位弹簧43的作用下复位将吸取的空气挤压至第一软管20与第二软管18内部,排尽残余的麻醉气体,下一次第一活塞23下降吸取麻醉混合过程中,重新带动第四活塞46与固定盘38固定并往复进行工作,且将集气罐4内部的废气通过过滤罐48过滤后排出,完成麻醉浓度的调节及麻醉的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包括麻醉罐(1)、稀释罐(6)、麻醉面罩(16)和壳体(2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活塞室(14),所述活塞室(14)两侧的壳体(24)内部对称设有一对吸入室(13),所述活塞室(14)的内部设有与活塞室(14)相配合的第一活塞(23),所述第一活塞(23)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伸缩杆(21),所述第一活塞(2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软管(20),所述第一软管(20)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3),所述第一软管(20)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活塞(23)上表面位置处,所述活塞室(14)位置处的壳体(24)底部连接有第二软管(18),所述第二软管(18)的顶端与第一软管(20)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18)的底端设有接头(15),且接头(15)位置处设有麻醉面罩(16),所述第一活塞(2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固定杆(30),所述活塞室(14)位置处的壳体(24)顶部设有充气罐(3),所述充气罐(3)的内部设有充气室(41),所述充气罐(3)的顶部设有集气罐(4),所述集气罐(4)的内部设有集气室(37),所述固定杆(30)的顶端贯穿充气罐(3)并延伸至集气罐(4)的内部,所述固定杆(30)延伸至集气罐(4)内部的一端设有与集气室(37)相配合的第三活塞(36),所述充气室(41)位置处的固定杆(30)外侧套设有与充气室(41)相配合的第四活塞(46),所述固定杆(30)外侧的第四活塞(46)与充气室(41)内部底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3),所述第四活塞(46)上方的固定杆(30)外侧壁上固定有与第四活塞(46)相平行的固定盘(38),所述固定杆(30)外侧的固定盘(38)上对称设有一对开关柱(39),所述开关柱(39)的底部设有与开关柱(39)相垂直的固定块(56),所述开关柱(39)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槽(57),所述固定块(56)的内部设有凹槽(53),所述活动槽(57)的底端与凹槽(53)相连通,且凹槽(53)的一端皆延伸至固定块(56)外侧壁位置处,所述活动槽(57)位置处的开关柱(39)内部设有滑套(51),所述滑套(51)上穿插有与开光柱(39)相平行的挤压杆(50),所述挤压杆(50)的顶端延伸至开关柱(39)上方并设有挤压块(58),所述凹槽(53)的内部设有限位块(55),所述限位块(55)与凹槽(53)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2),所述限位块(55)的顶部设有与挤压杆(50)相配合的导向槽(54),且第四活塞(46)的顶部设有与限位块(55)相配合的限位槽(40),所述充气罐(3)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42),所述出气管(42)的底端延伸至活塞槽(14)内部顶端,所述充气罐(3)外侧壁底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45),且进气管(45)与出气管(42)上皆安装有第二单向阀(44),所述充气罐(3)外侧的集气罐(4)底部一侧连接有吸气管(10),所述充气罐(3)外侧的集气罐(4)底部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气管(47),所述第一排气管(47)位置处的集气罐(4)底部安装有过滤罐(48),所述过滤罐(48)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液,所述第一排气管(47)的底端延伸至过滤罐(48)内部底端位置处,且第一排气管(47)与吸气管(10)上皆安装有第三单向阀(59),所述过滤罐(48)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排气管(49),所述第二排气管(49)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罐(48)内部顶端位置处,所述第二排气管(49)的另一端延伸至过滤罐(48)外侧,所述吸入室(13)靠近活塞室(14)一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皆水平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皆连接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远离电机(22)一端的外侧皆连接有与吸入室(13)相配合的第二活塞(11),且第二活塞(1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螺杆(12)相配合的内螺纹孔(35),所述第二软管(18)两侧的壳体(24)底部皆连接有连通管(19),所述连通管(19)的一端皆与活塞室(14)内部底端相连通,所述连通管(1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活塞(11)靠近电机(22)一侧的吸入室(13)内部相连通,所述吸入室(13)位置处的壳体(24)顶部两端分别设有稀释罐(6)与麻醉罐(1),所述稀释罐(6)的底部连接有注气管(5),所述注气管(5)上安装有第四单向阀(7),所述注气管(5)的底端与其中一个吸入室(13)相连通,所述麻醉罐(1)的底部连接有注药管(27),所述注药管(27)上安装有第五单向阀(25),所述注药管(27)的底端与另一个吸入室(13)相连通,所述注气管(5)一侧的壳体外侧壁上连接有导气管(8),所述导气管(8)上安装有第六单向阀(9),所述导气管(8)一端与注气管(5)位置处的吸入室(13)相连通,所述导气管(8)的另一端与活塞室(14)内部顶端相连通,所述注药管(27)一侧的壳体(24)外侧壁上连接有导药管(26),所述导药管(26)上安装有第七单向阀(2),所述导药管(26)一端与注药管(27)位置处的吸入室(13)相连通,且导药管(26)的另一端与活塞室(14)内部顶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23)的顶部设有磁片(34),磁片(34)上方的活塞槽(14)内部设有与磁片(34)相吸的金属板(28),金属板(28)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通孔(32),活塞槽(14)内部顶端位置处的壳体(24)上对称设有一对收缩槽(31),且收缩槽(31)与金属板(28)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面罩(16)侧壁的内部设有吸气槽(17),吸气管(10)远离集气罐(4)的一端延伸至吸气槽(17)内部并呈环状布置,且吸气管(10)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吸气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室(14)的容积大于单个吸入室(13)的容积且小于壳体(24)内部两侧吸入室(13)的容积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复位弹簧(29)的最大弹力大于磁片(34)对金属板(28)的吸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药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48)内部的过滤液可为水。
CN201911041927.9A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供药麻醉装置 Withdrawn CN110639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1927.9A CN110639108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供药麻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1927.9A CN110639108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供药麻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9108A true CN110639108A (zh) 2020-01-03

Family

ID=68995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1927.9A Withdrawn CN110639108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供药麻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91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2104A (zh) * 2022-02-11 2022-05-24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自动泵奶式胃管装置
CN117797374A (zh) * 2024-03-01 2024-04-02 山东中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浓度控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2104A (zh) * 2022-02-11 2022-05-24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自动泵奶式胃管装置
CN117797374A (zh) * 2024-03-01 2024-04-02 山东中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浓度控制装置
CN117797374B (zh) * 2024-03-01 2024-05-10 山东中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浓度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9109A (zh) 一种麻醉浓度调节麻醉装置
CN1771068A (zh) 喷射气管导管及其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CN205073461U (zh) 一种医用麻醉装置
CN110639108A (zh) 一种供药麻醉装置
US3557785A (en) Gas administration apparatus
CN208031617U (zh) 一种简易呼吸器
CN210844769U (zh) 一种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
CN203043225U (zh) 一种人工呼吸器
CN110898303A (zh) 一种麻醉科头枕式悬空麻醉装置
CN110269987A (zh) 一种具有送药输氧功能的人工呼吸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9148860U (zh) 一种抢救用呼吸装置
CN103585707A (zh) 一种完全液体通气呼吸机
CN200998497Y (zh) 便携式急救呼吸器
CN103028175A (zh) 吸入麻醉专用面罩
CN208611528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装置
CN207755614U (zh)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CN204193242U (zh) 麻醉废气排放装置
CN204543182U (zh) 一种便携式急救麻醉装置
CN113694337B (zh) 一种呼吸机面罩湿化装置
CN202909066U (zh) 内科护理用呼吸急救装置
CN215822010U (zh) 一种多功能重症医学护理用呼吸恢复装置
CN220237545U (zh) 一种呼吸道护理给药装置
CN220632664U (zh) 一种吸痰装置
CN219185403U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RU93680U1 (ru) Аспиратор портативный для аспирации верхних дыхательных путей и легких пациент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