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6104A -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6104A
CN110636104A CN201910726579.2A CN201910726579A CN110636104A CN 110636104 A CN110636104 A CN 110636104A CN 201910726579 A CN201910726579 A CN 201910726579A CN 110636104 A CN110636104 A CN 110636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request
requests
time length
processing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65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6104B (zh
Inventor
王�琦
谢于贵
蒋伟
杜欧杰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GU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GU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GU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GU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65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6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6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6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6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6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2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using statistical or mathematical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7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for predicting network behaviou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9Interfacing the up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prioritizing client content requests
    • H04N21/2393Interfacing the up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prioritizing client content requests involving handling client requ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中,统计最近的一个预设时长内资源设备对资源请求的响应结果;根据响应结果,判断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若判断结果为是,则预测下一个预设时长内与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以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资源请求。通过适配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控制预设时长内的、向资源设备请求资源的资源请求数量,从而避免单位时间内大量资源请求发送至资源设备,导致击垮资源设备,达到保护资源设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领域中,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互相连接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通过距离客户端最近的服务器,向使用该客户端的用户提供音乐、图片、视频、应用程序及其他形式的数据,可保证该用户能够更快、更可靠地接收到所请求的数据,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增加可扩展性以及降低成本,CDN可将服务器节点设置在多个地点,或者,在多个不同的网络中设置多个服务器节点。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大量用户同时访问一个超级热点资源(例如:世界杯的直播资源)时,由于该资源在CDN节点服务器的缓存中不存在,或,所请求访问的资源在资源设备上已经被修改过,则CDN节点服务器会将这些用户请求合并为一个资源请求,进行回源,即通过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后端单独启动一个回源请求,到资源设备获取该超级热点资源。当资源设备响应不及时,或,CDN节点服务器到资源设备的链路不稳定时,会导致该Cache后端的请求无法及时得到响应,Cache后端就认为本次请求回源失败,进而启用反向代理策略,即将所有原先未合并的用户请求,全部以反向代理的形式透传给资源设备,从而使得资源设备压力成倍增加,最终引发雪球效应,导致资源设备瘫痪,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控制预设时长内的、向资源设备请求资源的资源请求数量,达到保护资源设备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资源请求方法,包括:统计最近的一个预设时长内资源设备对资源请求的响应结果;根据响应结果,判断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若判断结果为是,则预测下一个预设时长内与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以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资源请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资源请求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资源请求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实时统计资源设备对资源请求的响应结果,根据该响应结果判断目前的资源请求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并在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时,预测与资源设备处理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请求数量,并以预测的资源请求数量发起资源请求,从而减小资源设备的压力,达到保护资源设备的目的。
另外,资源请求包括:资源合并请求和资源非合并请求;根据响应结果,判断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具体包括:根据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请求的资源以及成功响应的时间,估计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根据估计的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判断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以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请求的资源以及成功响应的时间作为参数进行预估,可以相对准确地获取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另外,根据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请求的资源以及成功响应的时间,估计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根据以下公式,估计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其中,F为预设时长内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B为估计的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RS表示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Qk表示成功响应的时间所在的响应区间,k为预设的整数,用于表示预设的区间数,Q1表示预设的第一个响应区间。通过具体的公式估算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这样做将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具象化,从而易于对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进行判断,使判断结果更为准确。
另外,根据估计的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判断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根据以下公式,判断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Figure BDA0002159133980000022
其中,B为估计的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F为预设时长内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RS表示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NS表示请求RS的资源请求的个数,m为预设时长内资源请求的总数,f为预设时长内资源请求的失败次数。以该公式作为资源请求数量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的判断标准,公式成立则说明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可简单有效地检测出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已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另外,预测下一个预设时长内与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包括:根据以下公式,预测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
Figure BDA0002159133980000031
其中,M为预设时长内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F为预设时长内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RS表示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NS表示请求RS的资源请求的个数,m为预设时长内资源请求的总数,f为预设时长内资源请求的失败次数。该方式中以具体的公式说明了预测的与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从而避免由于发送的资源请求过多而击垮资源设备,保护资源设备正常工作。
另外,以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资源请求,包括:获得资源请求的优先级别;根据优先级别,选择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发起的资源请求,得到选择的M个资源请求;M为预测的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选择的M个资源请求。由于资源设备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资源请求的数量有限,无法保证每个资源请求均在发起请求的第一时间被处理,通过优先级别的设定可以优先处理优先级别较高的资源请求,从而使较为紧急或重要的资源请求可以及时处理。
另外,资源请求的优先级别,与资源请求的失败次数成正比;其中,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小于自适应调整的重试次数。资源请求的失败次数越多,说明该资源请求的请求时间越长,为提高资源请求的处理效率,可以优先处理失败次数较多的资源请求,即资源请求的失败次数越多,其优先级别越高。
另外,重试次数根据统计的预设时长内所述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F、所述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Rs、请求Rs的资源请求的个数NS、预设的初始重试次数x自适应调整。
另外,重试次数,通过以下公式自适应调整:
Figure BDA0002159133980000032
其中,X为所述重试次数。该方式中以具体的公式说明了重试次数的计算方式。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资源请求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资源请求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资源请求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资源请求方法。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观看直播或点播的视频时,内容分发网络节点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资源请求,若内容分发网络的存储设备中不存在该用户所需的资源,则需向源站获取资源并将获取的资源发送给客户端。为避免单位时间内发送大量资源请求击垮源站,内容分发网络节点需控制单位时间内发送资源请求的数量,内容分发网络节点统计最近的一个预设时长内资源设备对资源请求的响应结果;根据响应结果,判断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若判断结果为是,则预测下一个预设时长内与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以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资源请求。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资源请求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01,统计最近的一个预设时长内资源设备对资源请求的响应结果。具体地说,在用户观看直播或点播的视频时,内容分发网络节点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资源请求,若该内容分发网络节点的存储设备不存在该资源,则该内容分发网络节点向源站发送回源请求,在源站获取用户所需的资源并将获取的用户所需的资源发送至客户端。本实施方式中的资源设备即为源站,资源请求即为回源请求,资源设备在接收到内容分发网络节点发送的资源请求后,会响应该资源请求,并根据资源请求将资源发送给内容分发网络节点。内容分发网络节点若接收到资源设备的响应,则说明资源获取成功,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资源设备的响应,则说明本次资源请求回源失败。上述说明中的接收到资源设备的响应,及未接收到资源设备的响应即为资源设备对资源请求的响应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资源请求可以是资源合并请求,也可以是资源非合并请求。资源合并请求是指当N个用户同时到某个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访问一个相同的资源,且节点的存储设备上不存在该资源,需要回源获取,此时节点前端维持住N个请求,后端向源站发起一个回源请求,获取该资源,后端发起的一个回源请求即为前端的N个请求的资源合并请求。通过一个资源合并请求获取资源,并存储到本地,再由节点分发给各请求该资源的用户,减少了回源请求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源站的工作压力。
步骤102,判断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103;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105。具体地说,根据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请求的资源以及成功响应的时间,估计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具体可以根据以下公式,估算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Figure BDA0002159133980000051
其中,F为预设时长内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B为估计的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RS表示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Qk表示成功响应的时间所在的响应区间,k为预设的整数,用于表示预设的区间数,Q1表示预设的第一个响应区间。
下面对上述估算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的公式中的各个参数进行具体说明:
假设在预设单位时间内内容分发网络节点接收m个资源请求,内容分发网络节点将请求的资源相同的资源请求合并为一个资源合并请求,也就是说CDN节点所请求的对象为S个,例如,单位时间内内容分发网络节点接收了100个资源请求,其中20个资源请求所对应的请求的资源为资源A,10个资源请求所对应的请求的资源为资源B,30个资源请求所对应的请求的资源为资源C,剩余的40个资源请求所对应的请求的资源为资源D。内容分发网络节点将请求的资源为资源A的20个资源请求合并为一个资源和并请求,将请求的资源为资源B的10个资源请求合并为一个资源和并请求,同理将请求的资源为资源C及资源D的资源请求分别合并为资源C的资源合并请求和资源D的资源和并请求。上述100个资源请求所请求的对象S分别为资源A、资源B、资源C以及资源D。各个请求对象分别以R1、R2、…、Rs表示,Rs可以代表第S个资源请求对象,也就是说,R1代表资源A,R2代表资源B,等等。Rs具体数值表示第S个资源请求对象的文件大小,或第S个资源请求对象包含的Ts文件个数等。由于每个资源请求所请求的资源不同,导致资源设备的响应时间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响应的时间长短大致分为几个区间,Q1、Q2、…、Qk分别表示每个响应区间对应的预设响应系数。而资源请求响应的时间超过预设上限时,则说明本次回源失败,在预设单位时间内回源失败的次数以F表示。根据上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的估算公式,将单位时间内统计的资源请求失败次数、各个请求对象以及响应时间带入公式,从而估算出本阶段单位时间内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在判断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判断:
Figure BDA0002159133980000061
其中,B为估计的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F为预设时长内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RS表示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NS表示请求RS的资源请求的个数,m为预设时长内资源请求的总数,f为预设时长内资源请求的失败次数。若上述不等式成立,则说明资源请求的数量已超过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反之,若不等式不成立,则说明资源请求的数量不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不等式中个别参数与上述估算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的公式中参数所代表的含义相同,如B代表估计的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F代表预设单位时间内资源合并请求失败的次数,S代表不同资源请求对象的个数;R1、R2、…、Rs代表各个资源请求对象,可以是资源请求对象的文件数,也可以是资源请求文件的大小。下面对上述不等式中的参数f、m以及N1、N2、…、Ns进行具体说明:
由上述说明可知,当前阶段单位时间内内容分发网络节点发送资源请求R1、R2、…、Rs,每个资源请求可能是合并资源请求,也可能是非合并资源请求。假设R1为非资源合并请求,即该资源请求所获取的资源需分发给一个用户,资源请求R1对应的用户的资源请求的个数以N1表示,以上述R1对应一个用户的资源请求为例,N1为1。假设R2为资源合并请求,即该资源请求所获取的资源需分发给多个用户,若R2对应4个用户的资源请求,那么N2为4,同理可以得到每个资源请求对应的用户的资源请求个数,分别以N1、N2、…、Ns表示。内容分发网络节点在当前阶段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用户的资源请求的总数量以m表示。f用于表示单位时间内资源请求失败的次数,该资源请求失败的次数包括资源合并请求失败的次数以及非资源合并请求失败的次数。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资源请求的相关参数,及针对资源请求的相关的响应参数,建立自适应源站响应模型,通过建立的自适应源站响应模型可以快速获得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步骤103,预测下一个预设时长内与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具体地说,在判定资源请求的数量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时,需要对单位时间内发送的资源请求的数量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大量的资源请求导致资源设备被击垮。可以根据上述估算的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对下一阶段单位时间发送的资源请求的数量进行预测,具体预测的资源请求的数量的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159133980000071
其中,M为预设时长内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F为预设时长内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RS表示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NS表示请求RS的资源请求的个数,m为预设时长内资源请求的总数,f为预设时长内资源请求的失败次数。
步骤104,以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资源请求。具体地说,在预测资源请求的数量之后,也就是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预测的资源请求的数量M时,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CDN节点发送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即为M。
在下一个预设时长之后,再次统计预设时长内资源设备对预测的M个资源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判断预测的资源请求的数量M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若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则根据预测资源请求的数量的公式,再次调整以当前时刻为截点的下一预设时长向资源设备发起的资源请求的数量。
在步骤102判断为否时,进入步骤105,以当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资源请求。具体地说,在判定资源请求的数量未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时,则说明当前资源设备的工作压力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出现由于资源请求数量过多击垮资源设备的情况发生,可以以当前的资源请求数量,作为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的资源请求的数量;也可以在当前的资源请求数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资源请求的数量,作为下一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的资源请求的数量。
下面具体说明用户(client)发送的资源请求经过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发送至资源设备(origin)的过程,具体网络拓扑示意图如图2所示。
用户(client)发送资源请求至内容分发网络(CDN),CDN判断资源请求所请求的资源是否相同,将相同请求的资源请求合并为资源合并请求,得到对应不同请求对象的资源请求S个,该S个资源请求中包括资源合并请求以及非资源合并请求。根据上述说明中计算的预测资源请求的数量M,在该S个资源请求中选择M个资源请求,并将M个资源请求发送至资源设备(origin),并获取资源设备针对每个资源请求的响应结果。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实时统计获得资源设备对资源请求的响应结果,根据该响应结果判断目前的资源请求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并在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时,预测与资源设备处理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请求数量,并以预测的资源请求数量发起资源请求,从而减小资源设备的压力,达到保护资源设备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资源请求方法,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获得资源请求的优先级别;根据优先级别,选择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发起的资源请求,得到选择的M个资源请求;M为预测的下一个所述预设时长内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选择的M个资源请求。具体如图3所示。
步骤301,统计最近的一个预设时长内资源设备对资源请求的响应结果。
步骤302,判断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303;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307。
步骤303,预测下一个预设时长内与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
步骤301至303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101至103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4,获得资源请求的优先级别。
步骤305,根据优先级别,选择在下一预设时长内发起的资源请求。
步骤306,以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资源请求。
具体地说,每个资源请求对应一个优先级别,资源请求的优先级别与资源请求的失败次数成正比。例如,在第一次发送某一资源请求时,该资源请求的优先级别可以设置为0,若该资源请求回源失败,则需第二次发送该资源请求,此时该资源请求的优先级别需适当增加,可以设置为1。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优先级别的设置方式。比如,可以使优先级别随请求失败次数呈指数性增长,也可以将资源合并请求的优先级别与非资源合并请求的优先级别采用不同的规则,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另外,针对资源合并请求,由于资源合并请求对应多个用户的资源请求,所以在资源合并请求未被响应时,影响资源获取的用户较多,因此需要在回源失败后将资源合并请求拆分,分为多个资源请求进行发送,从而避免资源合并请求未响应导致多个用户均无法获取资源。那么,需要确定资源合并请求的合适的拆分的时间,也就是需要确定资源合并请求的最佳重试次数,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需小于资源合并请求的最佳重试次数。
资源合并请求的最佳重试次数的计算方式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2159133980000081
其中,F为预设时长内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RS表示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NS表示请求RS的资源请求的个数,X为最佳重试次数,x为预设的初始重试次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针对资源合并请求建立自学习重试机制模型,并通过训练后的自学习重试机制模型获得最佳重试次数。
在步骤302判断为否时,进入步骤307,以当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资源设备发起资源请求。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105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资源设备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资源请求的数量有限,无法保证每个资源请求均在发起请求的第一时间被处理,通过优先级别的设定可以优先处理优先级别较高的资源请求,从而使较为紧急的资源请求可以及时处理。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4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402;其中,存储器4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4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4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401能够执行上述资源请求方法。
其中,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1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401。
处理器401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40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4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本申请任意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资源请求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统计最近的一个预设时长内资源设备对资源请求的响应结果;
根据所述响应结果,判断所述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预测下一个所述预设时长内与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
以所述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所述预设时长内向所述资源设备发起所述资源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请求包括:
资源合并请求和资源非合并请求;
所述根据所述响应结果,判断所述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具体包括:
根据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请求的资源以及成功响应的时间,估计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根据估计的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判断所述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请求的资源以及成功响应的时间,估计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估计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Figure FDA0002159133970000011
其中,F为预设时长内所述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B为估计的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RS表示所述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Qk表示所述成功响应的时间所在的响应区间,k为预设的整数,用于表示预设的区间数,Q1表示预设的第一个响应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估计的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判断所述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判断所述资源请求的数量是否超出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
Figure FDA0002159133970000012
其中,B为估计的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F为预设时长内所述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RS表示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NS表示请求所述RS的资源请求的个数,m为所述预设时长内所述资源请求的总数,f为所述预设时长内所述资源请求的失败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下一个所述预设时长内与所述资源设备的处理能力相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预测所述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
其中,M为预设时长内所述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F为所述预设时长内所述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RS表示所述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NS表示请求所述RS的资源请求的个数,m为所述预设时长内所述资源请求的总数,f为所述预设时长内所述资源请求的失败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在下一个所述预设时长内向所述资源设备发起所述资源请求,包括:
获得所述资源请求的优先级别;
根据所述优先级别,选择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发起的资源请求,得到选择的M个资源请求;所述M为预测的下一个所述预设时长内所述匹配的资源请求的数量;
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向所述资源设备发起所述选择的M个资源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请求的优先级别,与所述资源请求的失败次数成正比;
其中,所述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小于自适应调整的重试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试次数根据统计的最近一个预设时长内所述资源合并请求的失败次数F、所述预设时长内请求的第S个相同的资源RS、请求所述RS的资源请求的个数NS、预设的初始重试次数x自适应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试次数,通过以下公式自适应调整:
Figure FDA0002159133970000022
其中,X为所述重试次数。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请求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请求方法。
CN201910726579.2A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636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6579.2A CN110636104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6579.2A CN110636104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6104A true CN110636104A (zh) 2019-12-31
CN110636104B CN110636104B (zh) 2022-05-10

Family

ID=68969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6579.2A Active CN110636104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61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0505A (zh) * 2020-08-10 2020-11-13 建投数据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服务器及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426A (zh) * 2012-08-09 2012-12-26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父节点的Web缓存资源共享系统和方法
CN103237031A (zh) * 2013-04-26 2013-08-07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内容分发网络中的有序回源方法及装置
CN104243588A (zh) * 2014-09-18 2014-12-2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资源请求方法和装置
CN105607951A (zh) * 2015-12-17 2016-05-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请求及获取服务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97836A (zh) * 2015-12-07 2016-08-24 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回源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6759499U (zh) * 2016-12-14 2017-12-15 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发设备及系统
US20170366409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Dynamic Acceleration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N108234638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内容分发网络cdn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327506A (zh) * 2018-09-06 2019-02-1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00437A (zh) * 2018-12-11 2019-04-09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媒体资源的下载方法及缓存服务器
CN110022482A (zh) * 2019-03-05 2019-07-16 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起播方法、视频服务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426A (zh) * 2012-08-09 2012-12-26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父节点的Web缓存资源共享系统和方法
CN103237031A (zh) * 2013-04-26 2013-08-07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内容分发网络中的有序回源方法及装置
CN104243588A (zh) * 2014-09-18 2014-12-2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资源请求方法和装置
CN105897836A (zh) * 2015-12-07 2016-08-24 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回源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07951A (zh) * 2015-12-17 2016-05-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请求及获取服务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366409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Dynamic Acceleration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N206759499U (zh) * 2016-12-14 2017-12-15 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发设备及系统
CN108234638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内容分发网络cdn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327506A (zh) * 2018-09-06 2019-02-1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00437A (zh) * 2018-12-11 2019-04-09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媒体资源的下载方法及缓存服务器
CN110022482A (zh) * 2019-03-05 2019-07-16 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起播方法、视频服务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0505A (zh) * 2020-08-10 2020-11-13 建投数据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服务器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6104B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762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ding request for acquiring data resource
US9178929B2 (en) Client-side class-of-service-based bandwidth management in over-the-top video delivery
CN110659151B (zh) 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714029B (zh)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带宽调度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291252B (zh) 一种每秒查询率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4942A (zh) 一种带宽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15204B (zh) 一种基于拥塞感知的元数据请求分发方法及设备
CN110636104B (zh)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70063643A1 (en) Method and server for guaranteeing service level of peer
CN112491951B (zh) 对等网络中的请求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064700B (zh) 云游戏的下载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88075B (zh) 专网网络系统、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边缘服务器
JP2001156838A (ja) 通信リソース予約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通信リソース予約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858381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rver usage in peer-to-peer (P2P) based streaming service
CN114666318B (zh) 流媒体数据的下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88171B (zh) 缓存空间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402807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to-peer file sharing
CN113300966B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13805802A (zh) 访问限流的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653717B (zh) 一种多云协作分布式系统和应用分发的方法
CN109639459B (zh) 一种额定带宽的调整方法、终端和可存储介质
CN107528884B (zh) 一种聚合服务器的用户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500663B (zh) 内容分发网络设备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85839B (zh) QoS配置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5051956B (zh)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