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4115B - 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4115B
CN110634115B CN201910816425.2A CN201910816425A CN110634115B CN 110634115 B CN110634115 B CN 110634115B CN 201910816425 A CN201910816425 A CN 201910816425A CN 110634115 B CN110634115 B CN 110634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visible light
infrared
axis
pow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64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4115A (zh
Inventor
曾定文
智勇军
张逸群
张真涛
孙世勇
李媛媛
王高举
司世民
任举
马鹏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 High Tech Wu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ingding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 High Tech Wu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ingding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 High Tech Wu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ingding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 High Tech Wu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64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4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4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4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4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4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30Determination of transform parameters for the alignment of images, i.e. image 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48Infrared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双通道采集目标配电设备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获取双通道与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视场轴和成像距离;基于视场轴和成像距离对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校准,得到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将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目标配电设备的融合图像;依据融合图像对目标配电设备进行监控。在本发明在对利用双通道采集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之前,先进行视场轴和成像距离的校准,使得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在同视场中的成像距离相同,避免重新配准和出现融合偏差,使得双光谱融合效果好,从而提高了配电设备监控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设备监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电网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配电设备数量迅猛增加,种类繁多,更新变化频繁,这就需要在观察识别目标物外观的同时又能得到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信息,这种双光谱图像融合技术能够直观生动、快速准确的识别发热目标物体的整体形态及温度分布,可以显著提升目标识别及状态监测效率。目前国内外对于可见光和红外图像双光谱融合的系统都采用了两套各自独立的光学通道设计方案,双光学通道物理上不同轴,视场上必然存在偏差,使用时必须针对不同距离的目标进行配准适配。这种双光学通道系统只有目标物距离不变时时才能实现两幅图像的准确配准融合,而当相机和目标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必须进行重新配准,导致现有的双光谱融合过程复杂,且融合效果差,从而使得配电设备监控不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双光谱融合效果好,从而可以提高配电设备监控质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双通道采集目标配电设备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获取所述双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视场轴和成像距离;
S2,基于所述视场轴和所述成像距离对所述红外图像和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校准,得到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
S3,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和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目标配电设备的融合图像;
S4,依据所述融合图像对所述目标配电设备进行监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在所述S1中,所述双通道由红外通道和可见光通道组成,所述红外图像由所述红外通道采集,所述可见光图像由所述可见光通道采集;
所述视场轴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视场轴,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视场轴;
所述成像距离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成像距离,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成像距离。
进一步,所述S2具体为,
构建标准视场轴,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一视场轴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的第二夹角;
根据所述第一夹角纠正所述红外图像,得到红外纠正图像,且所述红外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根据所述第二夹角纠正所述可见光图像,得到可见光纠正图像,且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
预设标准成像距离,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以及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差缩放所述红外纠正图像,得到所述红外校准图像,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差缩放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得到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所述红外校准图像的尺寸与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的尺寸相等。
进一步,所述标准视场轴位于所述第一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位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和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
进一步,所述S3具体为,
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一高频图像和第一低频图像;将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二高频图像和第二低频图像;
将所述第一高频图像和所述第二高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高频融合图像;将所述第一低频图像和所述第二低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低频融合图像;
将所述高频融合图像与所述低频融合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所述融合图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中,在对利用双通道采集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之前,先进行视场轴和成像距离的校准,使得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在同视场中的成像距离相同,避免重新配准和出现融合偏差,使得双光谱融合效果好,从而提高了配电设备监控质量。
基于上述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系统。
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采集模块,其用于利用双通道采集目标配电设备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获取所述双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视场轴和成像距离;
校准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视场轴和所述成像距离对所述红外图像和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校准,得到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
融合模块,其用于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和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目标配电设备的融合图像;
监控模块,其用于依据所述融合图像对所述目标配电设备进行监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在所述采集模块中,所述双通道由红外通道和可见光通道组成,所述红外图像由所述红外通道采集,所述可见光图像由所述可见光通道采集;
所述视场轴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视场轴,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视场轴;
所述成像距离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成像距离,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成像距离。
进一步,所述校准模块具体用于,
构建标准视场轴,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一视场轴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的第二夹角;
根据所述第一夹角纠正所述红外图像,得到红外纠正图像,且所述红外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根据所述第二夹角纠正所述可见光图像,得到可见光纠正图像,且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
预设标准成像距离,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以及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差缩放所述红外纠正图像,得到所述红外校准图像,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差缩放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得到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所述红外校准图像的尺寸与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的尺寸相等。
进一步,所述标准视场轴位于所述第一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位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和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
进一步,所述融合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一高频图像和第一低频图像;将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二高频图像和第二低频图像;
将所述第一高频图像和所述第二高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高频融合图像;将所述第一低频图像和所述第二低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低频融合图像;
将所述高频融合图像与所述低频融合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所述融合图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系统中,在对利用双通道采集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之前,先进行视场轴和成像距离的校准,使得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在同视场中的成像距离相同,避免重新配准和出现融合偏差,使得双光谱融合效果好,从而提高了配电设备监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双通道采集目标配电设备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获取所述双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视场轴和成像距离;
S2,基于所述视场轴和所述成像距离对所述红外图像和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校准,得到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
S3,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和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目标配电设备的融合图像;
S4,依据所述融合图像对所述目标配电设备进行监控。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
在所述S1中,所述双通道由红外通道和可见光通道组成,所述红外图像由所述红外通道采集,所述可见光图像由所述可见光通道采集;
所述视场轴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视场轴,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视场轴;
所述成像距离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成像距离,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成像距离。
所述S2具体为,
构建标准视场轴,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一视场轴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的第二夹角;
根据所述第一夹角纠正所述红外图像,得到红外纠正图像,且所述红外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根据所述第二夹角纠正所述可见光图像,得到可见光纠正图像,且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
预设标准成像距离,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以及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差缩放所述红外纠正图像,得到所述红外校准图像,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差缩放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得到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所述红外校准图像的尺寸与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的尺寸相等。
所述标准视场轴位于所述第一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位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和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
所述S3具体为,
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一高频图像和第一低频图像;将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二高频图像和第二低频图像;
将所述第一高频图像和所述第二高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高频融合图像;将所述第一低频图像和所述第二低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低频融合图像;
将所述高频融合图像与所述低频融合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所述融合图像。
在本发明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中,在对利用双通道采集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之前,先进行视场轴和成像距离的校准,使得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在同视场中的成像距离相同,避免重新配准和出现融合偏差,使得双光谱融合效果好,从而提高了配电设备监控质量。
基于上述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系统。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系统,包括以下模块,采集模块,其用于利用双通道采集目标配电设备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获取所述双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视场轴和成像距离;
校准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视场轴和所述成像距离对所述红外图像和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校准,得到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
融合模块,其用于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和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目标配电设备的融合图像;
监控模块,其用于依据所述融合图像对所述目标配电设备进行监控。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
在所述采集模块中,所述双通道由红外通道和可见光通道组成,所述红外图像由所述红外通道采集,所述可见光图像由所述可见光通道采集;
所述视场轴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视场轴,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视场轴;
所述成像距离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成像距离,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成像距离。
所述校准模块具体用于,
构建标准视场轴,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一视场轴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的第二夹角;
根据所述第一夹角纠正所述红外图像,得到红外纠正图像,且所述红外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根据所述第二夹角纠正所述可见光图像,得到可见光纠正图像,且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
预设标准成像距离,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以及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差缩放所述红外纠正图像,得到所述红外校准图像,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差缩放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得到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所述红外校准图像的尺寸与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的尺寸相等。
所述标准视场轴位于所述第一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位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和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
所述融合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一高频图像和第一低频图像;将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二高频图像和第二低频图像;
将所述第一高频图像和所述第二高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高频融合图像;将所述第一低频图像和所述第二低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低频融合图像;
将所述高频融合图像与所述低频融合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所述融合图像。
在本发明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系统中,在对利用双通道采集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之前,先进行视场轴和成像距离的校准,使得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在同视场中的成像距离相同,避免重新配准和出现融合偏差,使得双光谱融合效果好,从而提高了配电设备监控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双通道采集目标配电设备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获取所述双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视场轴和成像距离;
S2,基于所述视场轴和所述成像距离对所述红外图像和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校准,得到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
S3,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和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目标配电设备的融合图像;
S4,依据所述融合图像对所述目标配电设进行监控;
在所述S1中,所述双通道由红外通道和可见光通道组成,所述红外图像由所述红外通道采集,所述可见光图像由所述可见光通道采集;
所述视场轴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视场轴,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视场轴;
所述成像距离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成像距离,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成像距离;
所述S2具体为,
构建标准视场轴,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一视场轴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的第二夹角;
根据所述第一夹角纠正所述红外图像,得到红外纠正图像,且所述红外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根据所述第二夹角纠正所述可见光图像,得到可见光纠正图像,且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
预设标准成像距离,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以及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差缩放所述红外纠正图像,得到所述红外校准图像,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差缩放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得到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所述红外校准图像的尺寸与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的尺寸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视场轴位于所述第一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位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和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
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一高频图像和第一低频图像;将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二高频图像和第二低频图像;
将所述第一高频图像和所述第二高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高频融合图像;将所述第一低频图像和所述第二低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低频融合图像;
将所述高频融合图像与所述低频融合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所述融合图像。
4.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采集模块,其用于利用双通道采集目标配电设备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获取所述双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视场轴和成像距离;
校准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视场轴和所述成像距离对所述红外图像和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校准,得到红外校准图像和可见光校准图像;
融合模块,其用于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和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目标配电设备的融合图像;
监控模块,其用于依据所述融合图像对所述目标配电设备进行监控;
在所述采集模块中,所述双通道由红外通道和可见光通道组成,所述红外图像由所述红外通道采集,所述可见光图像由所述可见光通道采集;
所述视场轴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视场轴,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视场轴;
所述成像距离包括所述红外通道与所述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一成像距离,以及所述可见光通道与所述目标配电设备之间的第二成像距离;
所述校准模块具体用于,
构建标准视场轴,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一视场轴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计算所述标准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的第二夹角;
根据所述第一夹角纠正所述红外图像,得到红外纠正图像,且所述红外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根据所述第二夹角纠正所述可见光图像,得到可见光纠正图像,且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的视场轴与所述标准视场轴平行;
预设标准成像距离,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以及计算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与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差缩放所述红外纠正图像,得到所述红外校准图像,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差缩放所述可见光纠正图像,得到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所述红外校准图像的尺寸与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的尺寸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视场轴位于所述第一视场轴与所述第二视场轴之间,所述标准成像距离位于所述第一成像距离和所述第二成像距离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红外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一高频图像和第一低频图像;将所述可见光校准图像进行频率分割,得到第二高频图像和第二低频图像;
将所述第一高频图像和所述第二高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高频融合图像;将所述第一低频图像和所述第二低频图像进行融合,得到低频融合图像;
将所述高频融合图像与所述低频融合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所述融合图像。
CN201910816425.2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634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6425.2A CN110634115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6425.2A CN110634115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4115A CN110634115A (zh) 2019-12-31
CN110634115B true CN110634115B (zh) 2022-04-01

Family

ID=68969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6425.2A Active CN110634115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41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1951B (zh) * 2020-06-01 2024-01-23 浙江双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双波段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9092A (zh) * 2016-04-01 2016-07-06 深圳中科天衢能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光路光学系统及其图像融合的方法
CN106327424A (zh) * 2016-08-30 2017-01-11 南京邮电大学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参数校正装置和校正方法
CN105069768B (zh) * 2015-08-05 2017-12-29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处理系统及融合方法
CN107977924A (zh) * 2016-10-21 2018-05-0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传感器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CN109191417A (zh) * 2018-09-11 2019-01-1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基于显著性检测与改进双通道的自适应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09544497A (zh) * 2018-11-21 2019-03-2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用于输电线路检测的图像融合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9768B (zh) * 2015-08-05 2017-12-29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处理系统及融合方法
CN105739092A (zh) * 2016-04-01 2016-07-06 深圳中科天衢能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光路光学系统及其图像融合的方法
CN106327424A (zh) * 2016-08-30 2017-01-11 南京邮电大学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参数校正装置和校正方法
CN107977924A (zh) * 2016-10-21 2018-05-0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传感器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CN109191417A (zh) * 2018-09-11 2019-01-1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基于显著性检测与改进双通道的自适应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09544497A (zh) * 2018-11-21 2019-03-2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用于输电线路检测的图像融合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4115A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4880B (zh) 基于双目原理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0390697B (zh) 一种基于lm算法的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联合标定方法
CN105716542B (zh) 一种基于柔性特征点的三维数据拼接方法
CN103578109B (zh) 一种监控摄像机测距方法及装置
CN103557792B (zh) 一种空中加油锥套目标的视觉跟踪与位置测量方法
CN105118055A (zh) 摄影机定位修正标定方法及系统
CN109465830B (zh) 机器人单目立体视觉标定系统及方法
CN105354854B (zh) 基于三维数字模型的相机参数动态联合标定方法及系统
CN106500846B (zh) 一种红外成像系统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CN110233963A (zh) 一种双目相机间距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1288967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远距离高精度位移检测方法
CN104580894A (zh) 一种红外焦平面的多点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10634115B (zh) 一种基于双光融合的配电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6780391A (zh) 一种用于全视角三维测量仪光学系统的畸变矫正算法
CN108230401A (zh) 3d四轮定位仪相机自动标定方法及系统
CN113215653B (zh) 一种确定液口距的方法和系统
CN107560543B (zh) 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摄像机光轴偏移校正装置与方法
CN110942477A (zh) 一种利用双目相机和激光雷达深度图融合的方法
CN113920044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成像的光伏热斑组件检测后定位方法
CN103413294A (zh) 一种红外可见光双谱段目标源
CN112881791A (zh) 通过俯仰角和方位角计算未知地面辐射源发射功率的方法
CN109299696B (zh)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人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093480B (zh) 一种提高光学镜头对焦精确度的方法
CN102252760B (zh) 一种可伸缩可控温的u形边框黑体视场光阑
CN103363958A (zh) 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街道房屋立面图绘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