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2717A - 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2717A
CN110622717A CN201911105903.5A CN201911105903A CN110622717A CN 110622717 A CN110622717 A CN 110622717A CN 201911105903 A CN201911105903 A CN 201911105903A CN 110622717 A CN110622717 A CN 110622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on
rootstock
grafting
cut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59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生宏
何卫中
娄艳华
疏再发
邵静娜
刘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U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LISHU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U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 filed Critical LISHU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9111059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227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22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树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离地3~5cm处除去茶树的上部分,保留直径2~4cm的树桩作为砧木;选择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接穗,每个接穗2~3cm;在砧木横截面下刀,切口深度一端1.8~2.2cm,另一端1.4~1.6cm;将接穗削成楔形;将接穗插入切口,使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对砧木切口进行包裹。本发明利用嫁接这一快速改种换植技术,对具有不同芽叶色泽、不同季相、不同植株形状等优异茶树品种进行单独和搭配嫁接,创制特色鲜明的景观茶树,挖掘和开发茶树园艺观赏价值。同时大大提高了嫁接茶树成活率,可在低产低效茶园改造中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不仅是世界性的饮料作物,同时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在东亚地区如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旅游业发展迅速,生态观光茶园作为观光园艺的一种类型,在茶叶产业与旅游业市场蓬勃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生态观光茶园有四川天福观光茶园、名山万亩观光茶园、云南普洱茶博苑、普洱观光茶园、福建龙岩云顶观光茶园等十余个,这些观光茶园基本上都是以原有的大面积生产茶园为基础,通过后期的改造来实现其观光功能。实现了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尽管如此,目前景观茶园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建设过程还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当前的景观茶园多为新植茶园,且所选茶树以芽叶色变的黄化、白化、紫化等珍稀品种为主,由此势必导致茶树成活率难以保证、成园周期长、建园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其二,在景观设计方面,多以单色品种为种植基础,以数量庞大的种植规模和整齐划一的树冠培育,增强视觉冲击,营造观景效果,但这种景观设计缺少变化,易引起视觉疲劳,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观景用茶树培育方法,利用生产上的特异茶树品种资源,开展造景速生嫁接技术研究。经过方法改良,最终提供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兼用于茶树良种化改造和观光茶园建设。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处理:在离地3~5cm处除去茶树的上部分,保留直径2~4cm的树桩作为砧木;
(2)接穗处理:选择母树上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成熟枝条,每个接穗2~3cm;
(3)切砧木:在砧木横截面下刀,切口深度一端1.8~2.2cm,另一端1.4~1.6cm;
(4)削接穗:将接穗腋芽下端两侧削成内侧薄外侧厚的楔形,削面长度小于待插切口处的切口深度;
(5)插接穗:将接穗插入切口,使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每个树桩接1~8个接穗;
(6)包扎:使用包扎带对砧木切口进行包裹,完成嫁接;
(7)保湿:嫁接完成后,控制嫁接复合体所处环境中湿度。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选择长势良好的6~10年生茶树作为砧木。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选择的砧木为龙井43、嘉茗1号或元宵绿。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母树要具有观赏价值和造景效果,需满足春季芽叶具有不同颜色、枝条直立、枝条呈“之”字型弯曲、花瓣颜色不同和春季发芽期不同中一项或多项条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选择的母树优选为为景白1号或紫鹃。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接穗处理时每个接穗保留1个腋芽和1片叶子。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切砧木时可以切1~4刀,采用两刀切方式时按“十”字型布置切口。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切砧木时切口深度一端2cm,另一端1.5c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每个树桩接2~4个接穗。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插接穗时,可选取单一品种接穗嫁接,也可选取两种及以上品种采用混合方式嫁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本发明的一大特色在于利用嫁接这一快速改种换植技术,对具有不同芽叶色泽、不同季相、不同植株形状等优异茶树品种进行单独和搭配嫁接,创制特色鲜明的景观茶树,挖掘和开发茶树园艺观赏价值。同时为确保嫁接成活率,从三方面进行改善,其一,摈弃以往采用老茶树桩作为砧木而致使嫁接困难和成活率不高的做法,转而选取壮年生茶树作为砧木,以提高伤口愈合能力;其二,采用低位嫁接方式,即在离地面3~5cm处进行嫁接,以减少根部物质运输距离,加速愈合速度;其三,合理控制嫁接复合体所处环境中湿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嫁接茶树成活率,使茶树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可在低产低效茶园改造中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处理:在离地3~5cm处除去茶树的上部分,保留直径2~4cm的树桩作为砧木;
(2)接穗处理:选择母树上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成熟枝条,每个接穗2~3cm;
(3)切砧木:在砧木横截面下刀,切口深度一端1.8~2.2cm,另一端1.4~1.6cm;
(4)削接穗:将接穗腋芽下端两侧削成内侧薄外侧厚的楔形,削面长度小于待插切口处的切口深度;
(5)插接穗:将接穗插入切口,使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每个树桩接1~8个接穗;
(6)包扎:使用包扎带对砧木切口进行包裹,完成嫁接;
(7)保湿:嫁接完成后,控制嫁接复合体所处环境中湿度。
本发明提供的景观茶树培育方法砧木选自6~10年生壮年茶树,所述壮年茶树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意种类的茶树,具体的可以为龙井43号、嘉茗1号或元宵绿。在本发明中,所述壮年茶树的树龄优选为7~9年,进一步优选为8年;
所述步骤(1)中在离地3~5cm处除去茶树的上部分,进一步优选为在离地4cm处除去茶树的上部分;
所述步骤(1)中作为砧木的树桩直径为2~4cm,进一步优选为直径3cm的树桩;
所述步骤(1)中作为砧木的树桩优选为经过修整,横截面平整的树桩;
所述步骤(2)选择的母树要具有观赏价值和造景效果,需满足春季芽叶具有不同颜色、枝条直立、枝条呈“之”字型弯曲、花瓣颜色不同和春季发芽期不同中一项或多项条件,进一步优选为景白1号或紫鹃;
所述步骤(2)选择的接穗优选保留1个腋芽和1片叶子;
所述步骤(2)中接穗长度优选为2.3~2.7cm,进一步优选为2.5cm;
所述步骤(3)中切砧木时切的刀数优选为1~4刀,进一步优选为2~3刀;
所述步骤(3)中切砧木时优选为砧木横截面沿中线由上到下垂直切口;
所述步骤(3)中采用一刀切方式时可以将横截面贯穿,也可以不贯穿,优选为将横截面贯穿;
所述步骤(3)中采用两刀切方式时优选按“十”字型布置切口;
所述步骤(3)中切3~4刀时优选为切口将横截面等分;
所述步骤(3)中切砧木时切口深度优选为一端1.9~2.1cm,另一端为1.4~1.6cm,进一步优选为一端2cm,另一端1.5cm;
所述步骤(5)中每个树桩接穗数量优选为2~4个,进一步优选为3个。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观景茶树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准备:选择8年生龙井43茶树作为砧木,在离地5cm处用手锯锯除茶树以上部分,并用修剪刀齐地剪除直径小于2cm的细小树桩和大于4cm的粗大树桩,同时修平直径2~4cm桩面,保证桩面平整光滑;
(2)选接穗:选择景白1号母树上呈红棕色半木质化当年生成熟枝条,要求枝条粗壮、腋芽饱满,每个接穗2.5cm,保留1个腋芽和1片叶子;
(3)切砧木:用芽接刀在砧木横截面沿中线由上到下垂直切1刀,切口深度一端2cm,另一端1.5cm;
(4)削接穗:将接穗腋芽下端两侧各削1刀成内侧薄外侧厚的楔形,削面长度小于切口深度;
(5)插接穗:为保证成活率,在砧木准备、切砧木、削接穗完成后,立即进行接穗插合,将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薄面朝内,厚面朝外,沿切口一侧插入,借助切口咬合力将接穗固定,每个树桩布局对称地插接2个接穗;
(6)包扎接穗和接口:用宽3cm的塑料带将砧木切口和接穗除腋芽和叶子外的部位包裹严实,完成嫁接;
(7)覆膜保湿:嫁接完成后,每个嫁接复合体旁放置一塑料杯清水,然后插小竹签搭建保湿小拱棚,覆盖透明塑料薄膜,以保持棚内湿度;
(8)遮荫:通过在薄膜两侧插大竹签搭建遮荫拱棚,盖上遮阳网,以减少水分蒸发。
在本实施例中,砧木选取8年生龙井43品种,接穗选用特色白化系品种景白1号,开展单色系观景茶树嫁接试验,3个月后调查嫁接植株成活率高达100%,平均株高达46.4cm,平均分枝数为3.8个,植株长势良好,视觉效果强。
实施例2
一种观景茶树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准备:选择10年生龙井43茶树作为砧木,在离地4cm处用手锯锯除茶树以上部分,并用修剪刀齐地剪除直径小于2cm的细小树桩和大于4cm的粗大树桩,同时修平直径2~4cm桩面,保证桩面平整光滑;
(2)选接穗:选择紫鹃母树上呈红棕色半木质化当年生成熟枝条,要求枝条粗壮、腋芽饱满,每个接穗3cm,保留1个腋芽和1片叶子;
(3)切砧木:用芽接刀在砧木横截面沿中线由上到下垂直切2刀,按“十”字型布置切口,切口深度一端2cm,另一端1.5cm;
(4)削接穗:将接穗腋芽下端两侧各削1刀成内侧薄外侧厚的楔形,削面长度小于切口深度;
(5)插接穗:为保证成活率,在砧木准备、切砧木、削接穗完成后,立即进行接穗插合,将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薄面朝内,厚面朝外,沿切口一侧插入,借助切口咬合力将接穗固定,每个树桩布局对称地插接4个接穗;
(6)包扎接穗和接口:用宽3cm的塑料带将砧木切口和接穗除腋芽和叶子外的部位包裹严实,完成嫁接;
(7)覆膜保湿:嫁接完成后,每个嫁接复合体旁放置一塑料杯清水,然后插小竹签搭建保湿小拱棚,覆盖透明塑料薄膜,以保持棚内湿度;
(8)遮荫:通过在薄膜两侧插大竹签搭建遮荫拱棚,盖上遮阳网,以减少水分蒸发。
在本实施例中,砧木选取10年生龙井43品种,接穗来源于特异紫色系品种紫鹃枝条,开展单色系观景茶树嫁接试验,3个月后调查嫁接植株成活率高达98.56%,平均株高达47.01cm,平均分枝数为2.61个,叶片紫红、光泽油润,观赏价值高。
实施例3
一种观景茶树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准备:选择6年生嘉茗1号作为砧木,在离地4cm处用手锯锯除茶树以上部分,并用修剪刀齐地剪除直径小于2cm的细小树桩,同时修平直径2-4cm桩面,保证桩面平整光滑;
(2)选接穗:选择紫鹃母树上呈红棕色半木质化当年生成熟枝条,要求枝条粗壮、腋芽饱满,每个接穗2cm,保留1个腋芽和1片叶子;
(3)切砧木:用芽接刀在砧木横截面沿中线由上到下垂直切1刀,切口深度一端2.1cm,另一端1.5cm;
(4)削接穗:将接穗腋芽下端两侧各削1刀成内侧薄外侧厚的楔形,削面长度小于切口深度;
(5)插接穗:为保证成活率,在砧木准备、切砧木、削接穗完成后,立即进行接穗插合,将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薄面朝内,厚面朝外,沿切口一侧插入,借助切口咬合力将接穗固定,每个树桩对称插接2个接穗;
(6)包扎接穗和接口:用宽3cm的塑料带将砧木切口和接穗除腋芽外的部位包裹严实,完成嫁接;
(7)覆膜保湿:嫁接完成后,每个嫁接复合体旁放置一塑料杯清水,然后插小竹签搭建保湿小拱棚,覆盖透明塑料薄膜,以保持棚内湿度;
(8)遮荫:通过在薄膜两侧插大竹签搭建遮荫拱棚,盖上遮阳网,以减少水分蒸发。
在本实施例中,砧木选取6年生嘉茗1号品种,接穗来源于特异紫色系品种紫鹃枝条,开展单色系观景茶树嫁接试验,3个月后调查嫁接植株成活率高达97.96%,平均株高达44.5cm,平均分枝数为2.5个,叶片紫红、光泽油润,观赏价值高。
实施例4
一种观景茶树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准备:选择9年生嘉茗1号作为砧木,在离地3cm处用手锯锯除茶树以上部分,并用修剪刀齐地剪除直径小于2cm的细小树桩,同时修平直径2-4cm桩面,保证桩面平整光滑;
(2)选接穗:选择景白1号母树上呈红棕色半木质化当年生成熟枝条,要求枝条粗壮、腋芽饱满,每个接穗2cm,保留1个腋芽和1片叶子;
(3)切砧木:用芽接刀在砧木横截面沿中线由上到下垂直切4刀,切口深度一端1.8cm,另一端1.4cm;
(4)削接穗:将接穗腋芽下端两侧各削1刀成内侧薄外侧厚的楔形,削面长度小于切口深度;
(5)插接穗:为保证成活率,在砧木准备、切砧木、削接穗完成后,立即进行接穗插合,将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薄面朝内,厚面朝外,沿切口一侧插入,借助切口咬合力将接穗固定,每个树桩对称插接8个接穗;
(6)包扎接穗和接口:用宽3cm的塑料带将砧木切口和接穗除腋芽外的部位包裹严实,完成嫁接;
(7)覆膜保湿:嫁接完成后,每个嫁接复合体旁放置一塑料杯清水,然后插小竹签搭建保湿小拱棚,覆盖透明塑料薄膜,以保持棚内湿度;
(8)遮荫:通过在薄膜两侧插大竹签搭建遮荫拱棚,盖上遮阳网,以减少水分蒸发。
在本实施例中,砧木选取9年生嘉茗1号品种,接穗选用特色白化系品种景白1号,开展单色系观景茶树嫁接试验,3个月后调查嫁接植株成活率高达100%,平均株高达47.0cm,平均分枝数为4.1个,植株长势良好,视觉效果强。
实施例5
一种观景茶树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准备:选择7年生元宵绿作为砧木,在离地5cm处用手锯锯除茶树以上部分,并用修剪刀齐地剪除直径小于2cm的细小树桩,同时修平直径2-4cm桩面,保证桩面平整光滑;
(2)选接穗:从景白1号和紫鹃母树上选择红棕色半木质化当年生成熟枝条,要求枝条粗壮、腋芽饱满,每个接穗2.5cm,保留1个腋芽和1片叶子;
(3)切砧木:用芽接刀在砧木横截面沿中线由上到下垂直切2刀,按“十”字型布置切口,切口深度一端2cm,另一端1.5cm;
(4)削接穗:将接穗腋芽下端两侧各削1刀成内侧薄外侧厚的楔形,削面长度小于切口深度;
(5)插接穗:为保证成活率,在砧木准备、切砧木、削接穗完成后,立即进行接穗插合,将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薄面朝内,厚面朝外,沿切口一侧插入,借助切口咬合力将接穗固定,每个树桩布局对称地插接4个接穗;
(6)包扎接穗和接口:用宽3cm的塑料带将砧木切口和接穗除腋芽外的部位包裹严实,完成嫁接;
(7)覆膜保湿:嫁接完成后,每个嫁接复合体旁放置一塑料杯清水,然后插小竹签搭建保湿小拱棚,覆盖透明塑料薄膜,以保持棚内湿度;
(8)遮荫:通过在薄膜两侧插大竹签搭建遮荫拱棚,盖上遮阳网,以减少水分蒸发。
在本实施例中,砧木选取7年生元宵绿,接穗来源于特异白化系品种景白1号和紫色系品种紫鹃枝条,开展混合色系观景茶树嫁接试验,3个月后调查嫁接植株成活率高达92.10%,平均株高达50.38cm,平均分枝数为3.05个,叶片紫白相间,极具观赏价值。
一方面,本发明摈弃以往采用老茶树桩作为砧木而致使嫁接困难和成活率不高的做法,转而选取壮年生茶树作为砧木,以提高伤口愈合能力;另一方面,采用低位嫁接方式,即在离地面3~5cm处进行嫁接,以减少根部物质运输距离,加速愈合速度;同时,通过合理控制嫁接复合体所处环境中湿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嫁接茶树成活率,使茶树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对于景观茶园的发展和低产茶园的改造非常有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处理:在离地3~5cm处除去茶树的上部分,保留直径2~4cm的树桩作为砧木;
(2)接穗处理:选择母树上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成熟枝条,每个接穗2~3cm;
(3)切砧木:在砧木横截面下刀,切口深度一端1.8~2.2cm,另一端1.4~1.6cm;
(4)削接穗:将接穗腋芽下端两侧削成内侧薄外侧厚的楔形,削面长度小于待插切口处的切口深度;
(5)插接穗:将接穗插入切口,使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每个树桩接1~8个接穗;
(6)包扎:使用包扎带对砧木切口进行包裹,完成嫁接;
(7)保湿:嫁接完成后,控制嫁接复合体所处环境中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选择长势良好的6~10年生茶树作为砧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选择的砧木为龙井43、嘉茗1号或元宵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母树要具有观赏价值和造景效果,需满足春季芽叶具有不同颜色、枝条直立、枝条呈“之”字型弯曲、花瓣颜色不同和春季发芽期不同中一项或多项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选择的母树为景白1号或紫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接穗处理时每个接穗保留1个腋芽和1片叶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切砧木时可以切1~4刀,采用两刀切方式时按“十”字型布置切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切砧木时切口深度一端2cm,另一端1.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每个树桩接2~4个接穗。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插接穗时,可选取单一品种接穗嫁接,也可选取两种及以上品种采用混合方式嫁接。
CN201911105903.5A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 Pending CN1106227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5903.5A CN110622717A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5903.5A CN110622717A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2717A true CN110622717A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79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5903.5A Pending CN110622717A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2271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9578A (zh) * 2020-10-13 2021-01-15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茶树嫁接技术的复合茶树培育方法
CN113207531A (zh) * 2021-05-07 2021-08-0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多色景观茶树嫁接方法
CN115053745A (zh) * 2022-07-25 2022-09-16 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茶树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2756A (zh) * 2013-06-04 2013-08-28 句容市张庙茶场 一种茶树嫁接换种方法
CN104770288A (zh) * 2015-05-05 2015-07-1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盆景的制作方法
CN107409907A (zh) * 2017-07-27 2017-12-01 兴仁县富益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树嫁接方法
CN109691312A (zh) * 2019-01-15 2019-04-30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珍稀茶树单株资源嫁接加扦插快速繁育方法
CN109699431A (zh) * 2019-03-05 2019-05-0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黄化或白化茶树盆景的制备方法
CN110249814A (zh) * 2019-05-10 2019-09-20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快速繁育稀有特异茶树种质的方法
CN110249820A (zh) * 2018-03-12 2019-09-20 王强 一种茶树嫁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2756A (zh) * 2013-06-04 2013-08-28 句容市张庙茶场 一种茶树嫁接换种方法
CN104770288A (zh) * 2015-05-05 2015-07-1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盆景的制作方法
CN107409907A (zh) * 2017-07-27 2017-12-01 兴仁县富益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树嫁接方法
CN110249820A (zh) * 2018-03-12 2019-09-20 王强 一种茶树嫁接方法
CN109691312A (zh) * 2019-01-15 2019-04-30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珍稀茶树单株资源嫁接加扦插快速繁育方法
CN109699431A (zh) * 2019-03-05 2019-05-0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黄化或白化茶树盆景的制备方法
CN110249814A (zh) * 2019-05-10 2019-09-20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快速繁育稀有特异茶树种质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友平: "《种茶必读》", 31 December 2006,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9578A (zh) * 2020-10-13 2021-01-15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茶树嫁接技术的复合茶树培育方法
CN113207531A (zh) * 2021-05-07 2021-08-0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多色景观茶树嫁接方法
CN115053745A (zh) * 2022-07-25 2022-09-16 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茶树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CN115053745B (zh) * 2022-07-25 2023-09-12 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茶树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7851B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当年播种当年嫁接的育苗方法
CN111837783B (zh) 一种油茶大杯苗培育方法
CN106962028B (zh) 茶花扦插嫁接一体化快繁方法
CN110622717A (zh) 一种景观茶树培育方法
CN110476691B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纺锤形树形及其整形方法
CN107509576A (zh) 一种以华中樱为砧木高位嫁接培育垂枝樱花的方法
CN1247074C (zh) 自然式树状月季的培育方法
CN104885796B (zh) 基于分层芽接和高枝换头的培育银杏精品树形的方法
CN110731221B (zh) 一种沃柑拉枝的方法
CN107969238A (zh) 彩丝棉木的培育方法
CN107493985A (zh) 一种红花继木嫁接继木的方法
CN106937579A (zh) 一种秋季红花檵木南方扦插育苗方法
CN112219636B (zh) 一种二主枝自然开心形桃树树形及成形方法
CN107027584B (zh) 一种黄花风铃木盆栽的方法
CN106613659B (zh) 一种卫矛属植物黄金甲的嫁接栽培方法
CN109983934B (zh) 一种核桃嫁接繁育的方法
CN107821080A (zh) 一种促进曼地亚红豆杉盆景自身开花结果的方法
CN114711040B (zh) 一种促分枝提高产量的板栗地下嫁接方法
CN111869446B (zh) 紫藤的嫁接栽培方法
CN110959397B (zh) 南方红豆杉的嫁接方法及其杂交种子园的营建方法
CN114431013A (zh) 一种维纳斯黄金苹果树的种植方法
CN108450215B (zh) 一种盘龙栗嫁接、整形及修剪方法
CN112753395A (zh) 一种桑树高位嫁接方法
CN113317099A (zh) 一种适用于大棚栽培的樱桃圆台型密植栽培技术
CN113317100A (zh) 樱桃圆台型密植栽培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