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9671B - 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9671B
CN110619671B CN201910775012.4A CN201910775012A CN110619671B CN 110619671 B CN110619671 B CN 110619671B CN 201910775012 A CN201910775012 A CN 201910775012A CN 110619671 B CN110619671 B CN 110619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ign
layer
determining
extended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50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9671A (zh
Inventor
胡浩
赵茜
梁容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750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96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9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9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9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9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设计框架生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确定主视觉设计的待延展尺寸,以及与所述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获取与所述宽高比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每个候选设计框架,将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与所述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并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由此,实现了自动生成每个延展尺寸的设计框架,当主视觉设计需要向每种尺寸进行延展时,无需手动调整每种元素的尺寸、位置、重新布局等获取相应尺寸的设计框架,实现了视觉设计快速高效地向不同尺寸进行延展,提高了不同尺寸的设计框架的生成速度。

Description

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设计人员在进行诸如海报、广告、活动推广图、宣传册封面、杂志封面等平面设计的推广宣传时,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将最初设计好的主视觉(KEY VISION,KV)设计向不同尺寸进行延展,延展出不同尺寸的设计。例如,在准备一期地产海报时,设计师会先设计好一个主视觉海报,然后在主视觉海报的基础上向网络广告、微推、户外、展架、灯箱、围挡、现场桁架等应用场景进行延展。由于海报的设计感较强,元素种类繁多,布局复杂多样,所以在向每种尺寸延展时,都需要设计师手动调整每种元素的尺寸与位置、重新布局,这样庞大的工作量无疑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
因此,在设计好主视觉(KEY VISION)设计之后,如何快速高效地延展出不同尺寸的设计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设计框架生成确定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主视觉设计的待延展尺寸,以及与所述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
获取与所述宽高比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
针对每个候选设计框架,将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与所述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并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包括:
针对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每个图层,根据所述图层在主视觉尺寸下的宽高比和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宽高比,确定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元素重叠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留白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确定所述图层的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各个图层的相似距离,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目标设计框架包括:
对各个相似距离进行升序排序,选取相似距离排序靠前的预设数量的候选设计框架,作为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包括:
对每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后处理:
关闭所述目标设计框架中预设图层、按照元素种类进行元素归类、根据所述待延展尺寸设置缩放比例,并按照缩放比例对图形元素进行缩放操作、对文本元素进行对齐操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之后,还包括:
对各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设置各个目标设计框架的优先级;
从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中,筛选出优先级高于预设优先级的目标设计框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通过确定主视觉设计的待延展尺寸,以及与所述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获取与所述宽高比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每个候选设计框架,将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与所述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并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由此,实现了自动生成每个延展尺寸的设计框架,当主视觉设计需要向每种尺寸进行延展时,无需手动调整每种元素的尺寸、位置、重新布局等获取相应尺寸的设计框架,实现了视觉设计快速高效地向不同尺寸进行延展,提高了不同尺寸的设计框架的生成速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设计框架生成确定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主视觉设计的待延展尺寸,以及与所述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宽高比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
匹配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候选设计框架,将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与所述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触发相似距离确定模块;
相似距离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并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相似距离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针对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每个图层,根据所述图层在主视觉尺寸下的宽高比和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宽高比,确定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元素重叠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留白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确定所述图层的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各个图层的相似距离,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各个相似距离进行升序排序,选取相似距离排序靠前的预设数量的候选设计框架,作为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对每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后处理:
关闭所述目标设计框架中预设图层、按照元素种类进行元素归类、根据所述待延展尺寸设置缩放比例,并按照缩放比例对图形元素进行缩放操作、对文本元素进行对齐操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对各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设置各个目标设计框架的优先级;
从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中,筛选出优先级高于预设优先级的目标设计框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装置,通过确定主视觉设计的待延展尺寸,以及与所述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获取与所述宽高比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每个候选设计框架,将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与所述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并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由此,实现了自动生成每个延展尺寸的设计框架,当主视觉设计需要向每种尺寸进行延展时,无需手动调整每种元素的尺寸、位置、重新布局等获取相应尺寸的设计框架,实现了视觉设计快速高效地向不同尺寸进行延展,提高了不同尺寸的设计框架的生成速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示例性的主kv向不同尺寸延展的延展效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计框架生成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及装置。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主视觉设计的待延展尺寸,以及与所述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
本实施例中,主视觉设计可以理解为视觉主画面的设计,主视觉设计例如为主视觉海报、主视觉广告、主视觉活动推广图、主视觉宣传册封面、主视觉杂志封面,但并不限于此。
其中,主视觉设计可以向不同尺寸进行延展,不同尺寸例如为1寸(尺寸大小为2.5*3.5cm)、2寸(尺寸大小为3.5*4.9cm)、4寸(尺寸大小为7.6*10cm)、6寸(尺寸大小为10.2*15.2cm)、8寸(尺寸大小为15.24*20.32cm)、10寸(尺寸大小为20.32*25.40cm),但并不限于举例说明。
其中,待延展尺寸为不同尺寸中的任意一个,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为待延展尺寸的宽度值与高度值的比值。待延展尺寸例如为2寸(尺寸大小为3.5*4.9cm),待延展尺寸的宽高比为3.5/4.9。
图2为示例性的主kv向不同尺寸延展的延展效果。在箭头的左边为主kv即主视觉海报,在箭头的右边为延展出的不同尺寸的海报。
步骤102、获取与所述宽高比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
本实施例中,将海量的设计素材保存在数据库中,通过查询数据库获取与待延展尺寸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以海报场景为例,海量的海报素材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中保存了多种多样的海报素材。
具体的,从数据库获取宽高比满足预设条件的设计素材作为候选设计框架。其中,预设条件为宽高比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预设差值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标定,通过预设差值从数据库中筛选出合适的候选设计框架。
具体而言,若设计素材的宽高比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的差值小于或者预设差值,则该设计素材为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匹配的候选设计框架;反之,若设计素材的宽高比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该设计素材不是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匹配的候选设计框架。
步骤102、针对每个候选设计框架,将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与所述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进行匹配。
具体的,无论主视觉设计向何种尺寸进行延展,改变是元素的尺寸和位置,但不会改变元素种类。例如,主视觉设计包括的元素种类有图形元素、文字元素,则延展出的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也包括上述图形元素、文字元素。
因此,在根据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获取到一个或多个候选设计框架之后,根据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对候选设计框架进行筛选,淘汰元素种类不匹配的候选设计框架,保留元素种类匹配的候选设计框架。
步骤103、若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具体的,在筛选出元素种类与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匹配之后,针对元素种类匹配的候选设计框架,计算该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其中,相似距离用于度量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程度;相似距离越大,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越不相似,反之,相似距离越小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越相似。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确定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的方式不同。
第一种示例,根据宽高比确定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具体地,针对候选设计框架的每个图层,根据图层在主视觉尺寸下的宽高比和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宽高比,确定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将各个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进行求和或加权求和,确定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第二种示例,根据留白面积确定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具体地,
针对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每个图层,根据所述图层中的留白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将各个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进行求和或加权求和,确定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例如,候选设计框架的图层A的面积为a,图层A中的留白面积为b;当候选设计框架的尺寸转化为延展尺寸下时,图层A在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为c,将图层A在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c作为背景面积;留白面积为b与图层A在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为c的比值确定为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第三种示例,根据元素重叠面积确定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具体地,针对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每个图层,根据所述图层中的元素重叠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将各个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进行求和或加权求和,确定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例如,候选设计框架的图层A的面积为a,图层A中的重叠面积为d;当候选设计框架的尺寸转化为延展尺寸下时,图层A在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为c,将图层A在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c作为背景面积;重叠面积d与图层A在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c的比值确定为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
第四种示例,综合多种因素来更为科学地、精准地确定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针对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每个图层,根据所述图层在主视觉尺寸下的宽高比和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宽高比,确定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元素重叠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留白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确定所述图层的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各个图层的相似距离,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步骤104、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并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
具体的,在确定各个候选设计框架与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之后,对各个相似距离进行升序排序,选取相似距离排序靠前的预设数量的候选设计框架,作为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其中,排序靠前的候选设计框架的相似距离较小,与主视觉设计的相似程度越大。预设数量根据实际情形进行设定,预设数量例如为50个。
具体的,在筛选出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对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
具体而言,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包括:对每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后处理:关闭所述目标设计框架中预设图层、按照元素种类进行元素归类、根据所述待延展尺寸设置缩放比例,并按照缩放比例对图形元素进行缩放操作、对文本元素进行对齐操作,当然不限于上述后处理。
其中,预设图层根据实际情形进行设定不影响框架结构的图层,预设图层例如为色彩图层、背景图层,但并不限于此。
其中,以元素种类为图形元素、文字元素为例,将图形元素1、图形元素2、图形元素3归类为图形元素,将标题、副标题、段落文字、项目LOGO(LOGOtype,商标)归类为文字元素。
其中,根据所述待延展尺寸设置缩放比例,并按照缩放比例对图形元素进行缩放操作。
具体的,对目标设计框架中的图形元素进行缩放处理后,目标设计框架的尺寸调整待延展尺寸。例如,待延展尺寸为4寸,目标设计框架调整前的尺寸为4.1寸,调整后的尺寸为4寸。
其中,对文字元素进行对齐操作包括上、下、左、右、X中轴、Y中轴对齐操作。
在此简单介绍下对齐操作:每个元素的矩形框有4个顶点(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及1个中心点,即对应5点坐标。左对齐操作时,使各个元素的矩形框左边的x坐标相等;右对齐时,使矩形框右边的x坐标相等;上对齐时,使各个元素的矩形框上边的y坐标相等;下对齐时,使各个元素的矩形框下边的y坐标相等;X中轴对齐时,使各个元素的矩形框中心点的x坐标相等;Y中轴对齐时;使各个元素的矩形框中心点的y坐标相等。关于文字元素的对齐操作的更多介绍详见相关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步骤104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各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设置各个目标设计框架的优先级;从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中,筛选出优先级高于预设优先级的目标设计框架。
具体的,为了筛选出更优质的目标设计框架,可以人工对各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评分,也可以基于训练的评分模型对各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评分。其中,评分模型的训练过程如下:建立样本库,样本库中的每个样本包括设计框架和对应的得分。根据样本库中各个样本训练诸如深度神经网络(DNN,Deep Neural Network)、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递归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等任一种神经网络,得到评分模型。
具体而言,根据评分结果设置各个目标设计框架的优先级。例如,若评分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一得分阈值,设置目标设计框架的优先级为第1级优先级;若评分结果小于第一得分阈值但大于或等于第二得分阈值,设置目标设计框架的优先级为第2级优先级,若评分结果小于第二得分阈值但大于或等于第三得分阈值,设置目标设计框架的优先级为第3级优先级,以此类推,根据实际情形设置多个得分阈值,以设置出不同等级的优先级。评分越高,优先级越高,第1级优先级的等级高于第2级优先级的等级,第2级优先级的等级高于第3级优先级的等级。
具体而言,在根据评分结果设置各个目标设计框架的优先级之后,便可从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中,筛选出优先级高于预设优先级的目标设计框架。其中,预设优先级根据实际情形进行设置。预设优先级例如为第1级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通过确定主视觉设计的待延展尺寸,以及与所述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获取与所述宽高比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每个候选设计框架,将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与所述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并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由此,实现了自动生成每个延展尺寸的设计框架,当主视觉设计需要向每种尺寸进行延展时,无需手动调整每种元素的尺寸、位置、重新布局等获取相应尺寸的设计框架,实现了视觉设计快速高效地向不同尺寸进行延展,提高了不同尺寸的设计框架的生成速度。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计框架生成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设计框架生成确定装置包括:确定模块11、获取模块12、匹配模块13、相似距离确定模块14、处理模块15.
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主视觉设计的待延展尺寸,以及与所述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
获取模块12,用于获取与所述宽高比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
匹配模块13,用于针对每个候选设计框架,将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与所述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触发相似距离确定模块;
相似距离确定模块14,还用于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处理模块15,还用于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并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相似距离确定模块14具体包括:
针对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每个图层,根据所述图层在主视觉尺寸下的宽高比和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宽高比,确定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元素重叠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留白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确定所述图层的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各个图层的相似距离,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15具体用于:
对各个相似距离进行升序排序,选取相似距离排序靠前的预设数量的候选设计框架,作为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15还具体用于:
对每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后处理:
关闭所述目标设计框架中预设图层、按照元素种类进行元素归类、根据所述待延展尺寸设置缩放比例,并按照缩放比例对图形元素进行缩放操作、对文本元素进行对齐操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15还用于:
对各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设置各个目标设计框架的优先级;
从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中,筛选出优先级高于预设优先级的目标设计框架。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装置,通过确定主视觉设计的待延展尺寸,以及与所述与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获取与所述宽高比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每个候选设计框架,将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与所述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并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由此,实现了自动生成每个延展尺寸的设计框架,当主视觉设计需要向每种尺寸进行延展时,无需手动调整每种元素的尺寸、位置、重新布局等获取相应尺寸的设计框架,实现了视觉设计快速高效地向不同尺寸进行延展,提高了不同尺寸的设计框架的生成速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包括:
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及存储在存储器1001上并可在处理器10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0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
进一步地,计算机设备还包括:
通信接口1003,用于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1001,用于存放可在处理器10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100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1002,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
如果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和通信接口1003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1003、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及通信接口1003,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及通信接口1003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10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设计框架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主视觉设计的待延展尺寸,以及与所述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
获取与所述宽高比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
针对每个候选设计框架,将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与所述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并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
所述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包括:
针对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每个图层,根据所述图层在主视觉尺寸下的宽高比和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宽高比,确定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元素重叠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留白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确定所述图层的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各个图层的相似距离,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所述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目标设计框架包括:
对各个相似距离进行升序排序,选取相似距离排序靠前的预设数量的候选设计框架,作为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包括:
对每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后处理:
关闭所述目标设计框架中预设图层、按照元素种类进行元素归类、根据所述待延展尺寸设置缩放比例,并按照缩放比例对图形元素进行缩放操作、对文本元素进行对齐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之后,还包括:
对各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设置各个目标设计框架的优先级;
从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中,筛选出优先级高于预设优先级的目标设计框架。
4.一种设计框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主视觉设计的待延展尺寸,以及与所述待延展尺寸对应的宽高比;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宽高比匹配的至少一个候选设计框架;
匹配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候选设计框架,将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元素种类与所述主视觉设计的元素种类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触发相似距离确定模块;
相似距离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各个相似距离选择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并对所述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进行后处理;
所述相似距离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针对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每个图层,根据所述图层在主视觉尺寸下的宽高比和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宽高比,确定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元素重叠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中的留白面积和所述图层在所述待延展尺寸下的面积,确定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
根据所述图层的宽高相似距离、所述图层的重叠面积占背景大小、所述图层的留白面积占背景大小确定所述图层的相似距离;
根据所述候选设计框架的各个图层的相似距离,确定所述候选设计框架与所述主视觉设计之间的相似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对各个目标设计框架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设置各个目标设计框架的优先级;
从预设数量的目标设计框架中,筛选出优先级高于预设优先级的目标设计框架。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
CN201910775012.4A 2019-08-21 2019-08-21 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619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5012.4A CN110619671B (zh) 2019-08-21 2019-08-21 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5012.4A CN110619671B (zh) 2019-08-21 2019-08-21 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9671A CN110619671A (zh) 2019-12-27
CN110619671B true CN110619671B (zh) 2023-03-21

Family

ID=68922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5012.4A Active CN110619671B (zh) 2019-08-21 2019-08-21 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96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6083A (zh) * 2020-07-29 2020-11-24 上海阿几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自动组合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4628A (ja) * 1999-11-05 2001-05-18 Babcock Hitachi Kk 骨組構造の最適化設計装置
CN105701235A (zh) * 2016-02-19 2016-06-2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逆向反演的交互式网页动画设计方法
CN108959303A (zh) * 2017-05-22 2018-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展示图片生成、布局生成方法和数据处理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16841B2 (en) * 2001-08-30 2006-10-03 Micron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duct for downscaling an image
US7990564B2 (en) * 2005-07-29 2011-08-02 Vistaprint Technologies Limited Automated image sizing and placement
US8634674B2 (en) * 2007-09-11 2014-01-21 Vistaprint Schweiz Gmbh Dynamic sizing and positioning of multiple images
US20090213428A1 (en) * 2008-02-27 2009-08-27 Klippenstein John H Automated layout
CN104637062A (zh) * 2015-02-17 2015-05-20 海南大学 融合颜色与surf特征的基于粒子滤波的目标追踪方法
CN108399288B (zh) * 2018-02-07 2022-02-22 李荣陆 一种在平面设计中自动添加装饰元素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4628A (ja) * 1999-11-05 2001-05-18 Babcock Hitachi Kk 骨組構造の最適化設計装置
CN105701235A (zh) * 2016-02-19 2016-06-2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逆向反演的交互式网页动画设计方法
CN108959303A (zh) * 2017-05-22 2018-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展示图片生成、布局生成方法和数据处理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9671A (zh) 2019-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71314B2 (ja) 物体検出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CN10944716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
US1128218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14558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arking space usage condi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960229B (zh) 一种面向多方向的文字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232713B (zh) 一种图像目标定位修正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678901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9492638A (zh) 文本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12480B (zh) 视频场景变换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490839B (zh) 一种检测高速公路中损坏区域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1523390B (zh) 一种图像识别的方法及增强现实ar图标识别的系统
CN111160395A (zh)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10746A (zh) 文本行检测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10443235B (zh) 一种智能纸质试卷总分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1652266A (zh) 用户界面组件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82625A (zh) 道路标识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99453A (zh) 一种基于图像融合的面板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终端
CN111652140A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题目精准分割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239761B (zh) 一种目标检测模型训练方法和装置
CN106709489B (zh) 一种字符识别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JP6078953B2 (ja) 文字認識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用いた文字認識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619671B (zh) 设计框架生成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738252B (zh) 图像中的文本行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11652141A (zh) 基于题号和文本行的题目分割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820644A (zh) 对图像的像素进行分类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