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6798A - 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6798A
CN110616798A CN201910845428.9A CN201910845428A CN110616798A CN 110616798 A CN110616798 A CN 110616798A CN 201910845428 A CN201910845428 A CN 201910845428A CN 110616798 A CN110616798 A CN 110616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mouth
main
auxiliary
pulling devic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54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8454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67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6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67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7/00Other installations or implements for operating sewe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stoppage; Emptying cesspools
    • E03F7/10Wheeled apparatus for emptying sewers or cesspool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属于管道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鱼嘴桶和分别设置管道两端的主机拉动装置、副机拉动装置,鱼嘴桶的底端呈锥状,所述鱼嘴桶的开口端和底端均设有拉环,且两个拉环分别转动连接到鱼嘴桶的侧壁上,所述鱼嘴桶开口端的拉环与主机拉动装置之间连接有主拉绳,鱼嘴桶底端的拉环与副机拉动装置之间连接有副拉绳,所述主机拉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回收车,所述主机拉动装置可将鱼嘴桶拉动到污泥回收车的后车厢上方并使鱼嘴桶的开口朝向污泥回收车倾斜,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一些城市地下管道中存在大量污泥而难以将其快速的将其清理出来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管道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老旧城市中,在出现雨水天气后,每两个下水井之间的管道易出现拥堵,从而极易出现城市积水的问题,现在一般都是利用高压冲洗车、清淤绞车、强力吸泥车对管道污泥进行处理,但是利用这些方式对管道污泥进行处理时,只是当时缓解淤泥的流动,污泥还是留在管道中,从而无法根本上解决和排除城市管道中的淤泥,无法使管道彻底的通畅,另外开挖管道成本较高而且又影响城市交通,给市民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一些城市地下管道中存在大量污泥而难以将其快速的将其清理出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包括鱼嘴桶和分别设置管道两端的主机拉动装置、副机拉动装置,鱼嘴桶的底端呈锥状,所述鱼嘴桶的开口端和底端均设有拉环,且两个拉环分别转动连接到鱼嘴桶的侧壁上,所述鱼嘴桶开口端的拉环与主机拉动装置之间连接有主拉绳,鱼嘴桶底端的拉环与副机拉动装置之间连接有副拉绳,所述主机拉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回收车,所述主机拉动装置可将鱼嘴桶拉动到污泥回收车的后车厢上方并使鱼嘴桶的开口朝向污泥回收车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拉动装置包括主机移动推车和输送滑道,所述主机移动推车包括车箱和设置到车箱两侧的滚轮,所述输送滑道倾斜的设置到车箱上端,且输送滑道铰接到车箱上,所述车箱上设置有推动输送滑动移动的推动装置,所述输送滑道顶端设有主辊轮,所述主拉绳固定缠绕在主辊轮上,所述车箱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主辊轮转动的主驱动组件,所述输送滑道顶端固定连接有向上倾斜的抬升片,所述车箱上还设置有固定拉动车的第一定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副机拉动装置包括副机移动推车和设置到副机移动推车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转动连接有副辊轮,所述副拉绳固定缠绕到副辊轮上,所述副机移动推车上设有驱动副辊轮转动的副驱动组件,且副机移动推车上还设有固定副机移动推车的第二定位组件。
进一步的,管道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杆,每个支杆底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且导向轮处于管道两端的端口处,所述主拉绳和副拉绳分别固定卡接到导向轮上,每个支杆上端固定有定位架,定位架固定到下水井的井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移动推车的车箱侧壁上转动连接有V形辊轮,所述V形辊轮处于输送滑道底端的下方,所述主拉绳移动到抵接到V形辊轮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气压缸和铰接到气压缸活塞杆上的安装片,所述气压杆铰接到车箱的侧壁上,安装片固定到输送滑道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主驱动组件包括主电机和固定到主电机输出轴上的转轮,所述主电机固定到车箱内,且主电机上的转轮与主辊轮的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液压缸和固定到每个第一液压缸活塞杆上的第一支撑座,每个所述第一液压缸分别竖向固定到主机移动推车的车箱的边角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鱼嘴桶和主机拉动装置、副机拉动装置的设置,在城市管道封堵有污泥时,可将鱼嘴桶置于管道中,之后利用主机拉动装置拉动鱼嘴桶移动来收集管道中的污泥,并使鱼嘴桶通过输送滑道移动将其中的污泥倾倒入污泥回收车中,之后利用副机拉动装置可在将鱼嘴桶拉回到管道中,由于鱼嘴桶底端呈锥状,便于将鱼嘴桶收回到管道中,接着可再次利用主机拉动装置将鱼嘴桶拉出,此时鱼嘴桶中会再次盛有污泥,并使其输送到污泥回收车中,利用这样的方式带动鱼嘴桶循环移动,可逐步将管道中的污泥清理干净,从而避免使管道中存在有大量的污泥而使城市出现积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清淤捞渣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清淤捞渣设备的主机拉动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清淤捞渣设备的主机拉动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清淤捞渣设备的副机拉动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清淤捞渣设备的鱼嘴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鱼嘴桶;11、拉环;12、主拉绳;13、副拉绳;21、主机移动推车;211、车箱;212、滚轮;22、输送滑道;23、主辊轮;24、抬升片;3、推动装置;31、气压缸;32、安装片;4、第一定位组件;41、第一液压缸;42、第一支撑座;51、第二液压缸;52、第二支撑座;61、副机移动推车;62、立柱;63、副辊轮;7、污泥回收车;8、支杆;81、导向轮;9、V形辊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鱼嘴桶1和分别设置管道两端的主机拉动装置、副机拉动装置,在鱼嘴桶1的开口端和底端均设有拉环11,且两个拉环11分别转动连接到鱼嘴桶1的侧壁上,鱼嘴桶1的底端呈锥状,另外在鱼嘴桶1开口端的拉环11与主机拉动装置之间连接有主拉绳12,鱼嘴桶1底端的拉环11与副机拉动装置之间连接有副拉绳13,在主机拉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回收车7,主机拉动装置可将鱼嘴桶1拉动到污泥回收车7的后车厢上方并使鱼嘴桶1的开口朝向污泥回收车7倾斜状。
当城市下水井管道封堵有污泥时,可将主机拉动装置和副机拉动装置分别置于两个下水井之间,之后将鱼嘴桶1管道的开口处,将副机拉动装置上的副拉绳13通过管道并连接到鱼嘴桶1底端的拉环11上,将主机拉动装置上的主拉绳12连接到鱼嘴桶1开口端的拉环11上,之后利用副机拉动装置拉动拉绳移动而使鱼嘴桶1进入到管道中的某一位置,接着在利用主机拉动装置将拉动鱼嘴桶1移动,可将管道中的污泥灌入到鱼嘴桶1中,最后主机拉动装置可将鱼嘴桶1移动到污泥回收车7的上方并使污泥倾倒入污泥回收车7的后车厢中,利用这样方式可方便的将管道中的污泥清理出去,从而疏通管道。
如图2、3所示,主机拉动装置包括主机移动推车21和输送滑道22,其中主机移动推车21包括车箱211和设置到车箱211两侧的滚轮212,另外在后车厢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架,在连接架上设有万向轮,这样便于推动主机移动推车21移动到指定的位置上;车箱211上还设置有固定拉动车的第一定位组件4。
输送滑道22倾斜的设置到车箱211上端,且输送滑道22铰接到车箱211上端,在车箱211上设置有推动输送滑动围绕其铰接点转动的推动装置3,在输送滑道22顶端设有主辊轮23,主拉绳12固定缠绕在主辊轮23上,在车箱21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主辊轮23转动的主驱动组件,所述输送滑道22顶端固定连接有向上倾斜的抬升片24。
在利用主驱动组件驱动主辊轮23进行转动时,可带动主动绳缠绕到主辊轮23上以带动鱼嘴桶1进行移动,以使鱼嘴桶1移动到输送滑动上,在鱼嘴桶1移动到抬升片24上后,继续移动可使鱼嘴桶1的前端抵接到输送滑道22顶端,而鱼嘴桶1的尾部抵接到抬升片24上端,从而使鱼嘴桶1倾斜,这样可将其中污泥倾倒入污泥回收车7的后车厢中。
如图2所示,推动装置3包括气压缸31和铰接到气压缸31活塞杆上的安装片32,气压杆铰接到车箱211的侧壁上,安装片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输送滑道22的下表面,这样控制气压缸31上的活塞杆移动时,可带动输送滑道22围绕输送滑道22与车箱211铰接到位置转动,从而控制输送滑道22顶端的高度,以使鱼嘴桶1可以通过输送滑道22顶端将污泥倾倒入污泥回收车7中。
主驱动组件包括主电机和固定到主电机输出轴上的转轮,其中主电机固定连接到主机移动推车21的车箱211内,且主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车箱211,主电机输出轴上的转轮与主辊轮23的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这样在控制主电机进行转动时,可控制主辊轮23进行转动。
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组件4包括多个第一液压缸41和固定连接到每个第一液压缸41活塞杆上的第一支撑座42,每个第一液压缸41分别竖向固定连接到主机移动推车21的车箱211的边角位置;在将主机移动推车21移动到指定的位置上后,当控制每个第一液压缸41上的活塞杆移动而使每个第一支撑座42抵紧到地面上后,可将主机移动推车21稳定的固定到地面上。
如图4所示,副机拉动装置包括副机移动推车61和固定连接到副机移动推车61上的立柱62,其中立柱62上端转动连接有副辊轮63,副拉绳13固定缠绕到副辊轮63上,副机移动推车61上设有驱动副辊轮63转动的副驱动组件,且副机移动推车61上还设有固定副机移动推车61的第二定位组件。在利用副驱动组件控制副辊轮63进行转动时,可带动副拉绳13缠绕到副辊轮63上,从而拉动鱼嘴桶1反向移动进入到管道中。
其中副机驱动组件包括副电机和连接到副电机输出轴上的转轮,副电机固定连接到副机移动推车61内,且副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到副机移动推车61的外侧,另外副电机上的转轮通过皮带与副辊轮63的转轴传动连接,这样通过控制副电机的转动就可控制副辊轮63的运转,从而带动副拉绳13运动。
另外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多个第二液压缸51和固定连接到每个第二液压缸51活塞杆上的第二支撑座52,每个第二液压缸51分别竖向固定连接到副机移动推车61的边角位置,在控制每个第二液压缸51的上的活塞杆移动而使第二支撑座52抵接到地面上后,可使副机移动推车61稳定的固定到地面上。
如图2所示,在主机移动推车21的车箱211侧壁上转动连接有V形辊轮9,且V形辊轮9处于输送滑道22底端的下方,另外主拉绳12移动到抵接到V形辊轮9的中心位置,这样在利用主机拉动装置拉动鱼嘴桶1进行移动时,可对主拉绳12起到一定限位的作用,从而使鱼嘴桶1沿着输送滑道22的中心位置移动上去,避免鱼嘴桶1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偏移。
如图1所示,在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杆8,每个支杆8底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81,且导向轮81处于管道两端的端口处,主拉绳12和副拉绳13分别通过管道并卡接到导向轮81上,在每个支杆8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架,定位架通过安装钉固定安装到下水井的井口处;这样利用导向轮81的设置,可使鱼嘴桶1在管道中横向移动,从而全面的将其中的污泥清理出来。
本发明通过鱼嘴桶1和主机拉动装置、副机拉动装置的设置,在城市管道封堵有污泥时,可将鱼嘴桶1置于管道中,之后利用主机拉动装置拉动鱼嘴桶1移动来收集管道中的污泥,并使鱼嘴桶1通过输送滑道22移动将其中的污泥倾倒入污泥回收车7中,之后利用副机拉动装置可在将鱼嘴桶1拉回到管道中,由于鱼嘴桶1底端呈锥状,便于将鱼嘴桶1收回到管道中,接着可再次利用主机拉动装置将鱼嘴桶1拉出,此时鱼嘴桶1中会再次盛有污泥,并使其输送到污泥回收车7中,利用这样的方式带动鱼嘴桶1循环移动,可逐步将管道中的污泥清理干净,从而避免使管道中存在有大量的污泥而使城市出现积水的现象。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其特征是:包括鱼嘴桶和分别设置管道两端的主机拉动装置、副机拉动装置,鱼嘴桶的底端呈锥状,所述鱼嘴桶的开口端和底端均设有拉环,且两个拉环分别转动连接到鱼嘴桶的侧壁上,所述鱼嘴桶开口端的拉环与主机拉动装置之间连接有主拉绳,鱼嘴桶底端的拉环与副机拉动装置之间连接有副拉绳,所述主机拉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回收车,所述主机拉动装置可将鱼嘴桶拉动到污泥回收车的后车厢上方并使鱼嘴桶的开口朝向污泥回收车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主机拉动装置包括主机移动推车和输送滑道,所述主机移动推车包括车箱和设置到车箱两侧的滚轮,所述输送滑道倾斜的设置到车箱上端,且输送滑道铰接到车箱上,所述车箱上设置有推动输送滑动移动的推动装置,所述输送滑道顶端设有主辊轮,所述主拉绳固定缠绕在主辊轮上,所述车箱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主辊轮转动的主驱动组件,所述输送滑道顶端固定连接有向上倾斜的抬升片,所述车箱上还设置有固定拉动车的第一定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副机拉动装置包括副机移动推车和设置到副机移动推车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转动连接有副辊轮,所述副拉绳固定缠绕到副辊轮上,所述副机移动推车上设有驱动副辊轮转动的副驱动组件,且副机移动推车上还设有固定副机移动推车的第二定位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其特征是:管道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杆,每个支杆底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且导向轮处于管道两端的端口处,所述主拉绳和副拉绳分别固定卡接到导向轮上,每个支杆上端固定有定位架,定位架固定到下水井的井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主机移动推车的车箱侧壁上转动连接有V形辊轮,所述V形辊轮处于输送滑道底端的下方,所述主拉绳移动到抵接到V形辊轮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气压缸和铰接到气压缸活塞杆上的安装片,所述气压杆铰接到车箱的侧壁上,安装片固定到输送滑道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主驱动组件包括主电机和固定到主电机输出轴上的转轮,所述主电机固定到车箱内,且主电机上的转轮与主辊轮的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液压缸和固定到每个第一液压缸活塞杆上的第一支撑座,每个所述第一液压缸分别竖向固定到主机移动推车的车箱的边角位置。
CN201910845428.9A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 Pending CN1106167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5428.9A CN110616798A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5428.9A CN110616798A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6798A true CN110616798A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22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5428.9A Pending CN110616798A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67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2741A (zh) * 2022-09-16 2022-12-30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长距离浆体输送管道快速疏通装置及疏通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2741A (zh) * 2022-09-16 2022-12-30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长距离浆体输送管道快速疏通装置及疏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4709B (zh) 储油罐底淤积泥沙机械化清理系统
CN21220024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结构
CN206446769U (zh) 明轮保洁船
CN200958244Y (zh) 排水管道清淤工程车
CN110616798A (zh) 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
CN210658652U (zh) 一种市政管道清洗车
CN113431597B (zh) 超大直径圆形钢筋混凝土管土压平衡顶管施工工法
CN211922946U (zh) 一种下水井管道清淤捞渣设备
CN200960518Y (zh) 储油罐底淤积泥沙机械化清理装置
CN206844298U (zh) 一种设置有可翻转吸污管卷盘的联合吸污车
CN101693243B (zh) 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系统
CN111006067B (zh) 一种狭小空间内的管道运输和承插安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646673U (zh) 一种市政道路下水结构
CN203096914U (zh) 深井杂物清理装置
CN202315437U (zh) 一种污水处理初沉池浮渣井提升装置
CN104060682A (zh) 联合清淤车
CN206034622U (zh) 一种新能源联合吸污车用全角度卧式吸污臂
CN114622643A (zh) 一种管道干结淤泥清理疏通机器人
CN211498995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辅助装置
CN219558883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系统大型过滤罐快速填料的装置
CN214696028U (zh) 一种污水和雨水的管道疏通机
CN206844300U (zh) 一种远距离淤泥挖运装置
CN211115750U (zh) 多功能伸缩梯架车
CN216689726U (zh) 一种管道干结淤泥清理疏通机器人
CN205189946U (zh) 矿井下存储拖运电缆止退滑式吊挂缆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