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4563A - 打磨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打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4563A
CN110614563A CN201810752782.2A CN201810752782A CN110614563A CN 110614563 A CN110614563 A CN 110614563A CN 201810752782 A CN201810752782 A CN 201810752782A CN 110614563 A CN110614563 A CN 110614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housing
longitudinal axis
circuit board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27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4563B (zh
Inventor
吹拔正敏
陈治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14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4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4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4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磨工具,包括:底板组件;壳体,形成有握持部;电路板组件;电机,包括能相对壳体以一个纵向轴线为轴转动的电机轴;握持部关于一个对称平面基本对称,对称平面垂直于底板平面;电路板组件在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平面内形成有一个投影;投影被垂直于对称平面且经过纵向轴线的分割平面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在垂直于底板平面且平行于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在垂直于底板平面且平行于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第一部在垂直于底板平面且平行于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与打磨工具在平行于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0.6且小于等于1.5。本发明通过电路板合理的排布方式实现打磨工具更好的握持感。

Description

打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磨工具的电路板排布。
背景技术
打磨工具是完成打磨工作时用到的机械设备。打磨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将一些不平整、厚度不均匀或者不符合工艺要求的材料和物件处理成表面光滑、厚度均匀,并符合各项工艺要求的标准件,因此打磨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和家装等诸多领域。
打磨工具主要包含电机、传动组件和底板组件等,其中,传动组件包含偏心件。在工作状态下,传动组件将电机的旋转运动传递为底板的偏心运动。底板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砂纸或者其他打磨件,打磨件随着底板一起运动,从而对被加工表面实施打磨、抛光。
目前,现有的打磨工具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需要配合无刷电机的使用,需要配备控制电路板,从而使得整机的尺寸过大,用户在长时间握持后,疲劳感增强,影响用户使用;另一方面,由于打磨工具特殊的工况会积累大量粉尘,一方面会影响电路板相关元件之间的导电性,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短路、烧坏电路板等现象,如何实现电路板的合理排布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理布置电路板组满足用户握持舒适性的打磨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磨工具,包括:底板组件,包括形成有底板平面的底板;壳体,形成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电路板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基板;电机,与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其中,电机包括能相对壳体以一个纵向轴线为轴转动的电机轴;握持部关于一个对称平面基本对称,对称平面垂直于底板平面;电路板组件在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平面内形成有一个投影;投影被垂直于对称平面且经过纵向轴线的分割平面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在垂直于底板平面且平行于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在垂直于底板平面且平行于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第一部在垂直于底板平面且平行于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与打磨工具在平行于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0.6且小于等于1.5。
进一步地,打磨工具平行于纵向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120mm;
第一部在垂直于底板平面且平行于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与打磨工具在平行于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0.7小于等于1.2。
进一步地,打磨工具平行于纵向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120mm;
第一部在垂直于底板平面且平行于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与打磨工具在平行于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0.7小于等于0.9。
进一步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电子元件,固定连接至电路基板;
其中,电子元件设置在电路基板靠近底板组件的一侧。
进一步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 第一类电子元件,体积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二类电子元件,体积小于预设值; 其中,第一类电子元件安装至第一部,第二类电子元件数目为多个,至少一个第二类电子元件安装至第二部。
进一步地,其中,电路基板在一个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平面内延展。
进一步地,打磨工具还包括:电源线,将外界电能引入至打磨工具;连接端子,固定连接至电路板;其中,电源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至连接端子。
进一步地,电机为无刷电机。
进一步地,气流入口,连通壳体内外;气流出口,连通壳体内外;其中,从气流入口流入壳体内再从气流出口流出至壳体外的气流至少流经电路板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工具为砂光机,所述砂光机包括:
底板组件,包括形成有底板平面的底板;
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底板组件运动;
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电机的容纳部;
其中,在所述底板被所述电机驱动时能相对所述壳体以一个纵向轴线为中心运动;
所述砂光机还包括:
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并连接它们两者以使所述底板组件相对所述壳体的运动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并连接它们两者以使所述底板组件相对所述壳体的运动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所述连接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壳体连接;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底板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以将所述连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壳体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支架在沿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占有一个高度空间,所述连接柱在沿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位于所述高度空间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路板合理的排布方式实现打磨工具更好的握持感,有效的减少了使用者在长时间操作时疲劳感,增加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一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提供的打磨工具侧面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一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连接支架和压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提供的打磨工具正面剖视图;
图7是图6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电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电机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7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绝缘件及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方式一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一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封装盒及电路板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的打磨工具提供的封装盒及电路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实施方式二所提供的的打磨工具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打磨工具一般包括底板组件、 壳体、电路板组件、电机等部件,本实施例中,打磨工具具体可以是砂光机100,如图1所示的砂光机100至少包括:壳体11,开关12,底板组件13、控制机构14、动力机构和连接支架16。
其中,壳体11作为砂光机100的外形部分,其形成有握持部111、第一容纳部112、安装部113和围绕部116。握持部111用于供用户握持,位于整个砂光机100的上方,呈扁环状,其一端与第一容纳部112连接,另一端可以与连接外部电源线18的线缆连接。第一容纳部112位于握持部111和围绕部116之间,内部形成第一容纳腔。围绕部116形成一个高度空间,用于容纳连接支架16,安装部113连接第一容纳部112和围绕部116。
开关12位于壳体11顶端的一侧,开关12与壳体11内部的控制机构14电连接,通过按压开关12,即可将控制机构14通电或者断电,从而控制动力机构的通电或者断电。在本实施例中,将开关12设置于手持部远离电源线18的一侧,并且选择信号开关12结构,使得手指的操作空间较大,由于该信号开关12为转轴结构,其转动方向刚好是关节弯曲方向,故更适合人机工程的需求。
底板组件13用于固定打磨件,实现打磨和抛光的功能。底板组件13包括形成底板平面的底板(图未标),底板靠近壳体11的一侧用于设置连接支架,底板的另一侧用于固定砂纸等打磨件。
动力机构用于驱动底板组件13运动,如图2所示,动力机构可以包括电机15和传动组件。对于平板摆动式的砂光机100而言,底板组件13包括一个纵向轴线101,该纵向轴线101穿过底板组件13,动力机构能驱动底板组件13使得其纵向轴线101相对壳体11转动,同时,动力机构还驱动底板组件13围绕本身的纵向轴线101在一个预设角度范围内摆动,从而实现砂光机100的打磨、抛光的功能。其中,电机15作为动力源部件,设置于第一容纳部112形成的第一容纳腔内,电机15包括用于将动力输出至传动组件的转子轴151a转子轴151a(如图2中所示),转子轴151a能围绕纵向轴线101转子轴151a转动。传动组件设置于电机15和底板组件13之间,用于将电机15的动力传递至底板组件13,并使得底板组件13相对于壳体11摆动。控制机构14内置于壳体11的握持部111,用于控制上述电机15的转动。控制机构14具体为一块电路板,其上包括电容、电感及相关元件,一端连接至上述开关12,另一端连接至上述电源线18,通过操控开关12,控制上述电机15的通电或者断电。
我们知道,对于平板摆动式的砂光机100而言,底板组件13在运动过程中,需要限制底板组件13使其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摆动,避免底板组件13摆动超出预设角度而自转,而且,因为电机15以及传动组件的各部件之间可能存在间隙的原因,打磨机构会产生前后或者左右晃动,这样不仅影响砂光机100的打磨或者抛光效果而且还会产生剧烈的振动,使得用户工作较短的时间即会感觉疲劳。
为此在壳体11和打磨机构之间还设置了连接支架16,更具体而言,壳体11还包括围绕部116,围绕纵向轴线101形成有容纳至少部分连接支架11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朝向底板敞开并与第一容纳腔连通,连接支架16位于第二容纳腔内。
如图2和图5所示,连接支架16包括:第一连接部161、第二连接部162和柔性连接腿163,柔性连接腿163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61和第二连接部162之间,能使第二连接部162相对第一连接部161在垂直于纵向轴线101的平面内的位置发生变化。具体的,第一连接部161用于将连接支架16固定安装至壳体11的安装部113,第二连接部162用于将连接支架16连接至底板组件13。第一连接部161呈一字形结构,包括第一表面161b和第二表面161c,还形成有安装孔161a,第二连接部162包括第三表面162a,在平行于纵向轴线方向上,柔性连接腿163的长度为L1;在平行于纵向轴线方向上,砂光机机身的高度为L2,第一表面161b和第二表面161c构成第一连接部161的高度L3。在安装连接支架16时,需要压板17辅助连接支架16进一步固定至壳体11,可以理解的是,将压板17和连接支架16安装至固定位置,通过第一紧固件19穿过压板17和连接支架16的安装孔161a以将连接支架16固定至壳体11。
以下具体介绍连接支架16的压板17的结构及连接方式:
针对连接支架16双柔性连接腿163结构,由塑料件制成的压板17包括:中间部171和契合部172,中间部171用于固定连接支架16并连接至机壳,契合部172用于契合柔性连接腿163并形成对柔性连接腿163的进一步支撑。具体的,中间部171呈一字型结构,中间部171在长度方向上包括第一端171d、第二端171e以及连接第一端171d和第二端171e的中间部171。中间部171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容纳孔171a,该容纳孔171a与连接支架16的安装孔161a相配合。具体而言,容纳孔171a形成有第一孔壁部171b和第二孔壁部171c,其中第一空壁部围绕形成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孔;第二孔壁部171c,围绕形成有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孔;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且第一孔和第二孔连通。更具体的,第一端171d进一步向外延伸,形成契合部172,契合部172具体呈一个半圆形卡口,其内径略大于所有柔性连接腿163形成的空心支撑柱的直径,使得契合部172与柔性连接腿163之间距离保持在既不限制柔性连接腿163的弹性变形,又不致使变形过度使得柔性连接腿163断裂。
连接支架16在位于和压板17连接的一侧还设置有挡块164,挡块164分别位于连接支架16第二安装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侧挡块164分别靠近两安装孔161a,当压板17连接至连接支架16时,两侧挡块164刚好限制压板17在连接支架16第二安装部宽度方向上的运动。
壳体11的安装部113形成有连接柱20,其位置与连接支架16上的安装孔161a对应,连接柱长度为L4,连接柱20自壳体11的内表面沿平行于纵向轴线101的方向朝向底板组件13延伸,即在穿过连接支架16的安装孔161a后,连接柱20穿过容纳孔171a的部分位于容纳孔171a的第一孔内。连接柱20还形成有连接孔201,进一步地,连接孔201可以为螺纹孔,连接支架16与压板17通过螺纹孔用螺钉连接至壳体11,这样,压板17连接在连接支架16上并共同位于纵向轴线101形成的高度空间内。以上设计使得安装部113位于柔性连接腿163正上方的部分的高度可以维持在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7mm的高度范围内,从而能够实现安装部113与围绕部116的连接处的尺寸进一步减小,从而提供给用户更多的握持空间,用户体验更加优化。
通过上述连接支架16的设置,为进一步减少用户在长时间操作时的疲劳感,使得砂光机100在架构设计上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将机身的重心设置到离握持部111更近的距离,为实现以上目的,我们设计了砂光机100机身的尺寸L2与连接支架16长度L1的尺寸,当砂光机100机身的尺寸L2与连接支架16的长度L1的比值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7时,能够满足砂光机100架构设计要求,既满足了纵向轴线101方向上,砂光机100尺寸进一步减小,同时满足第一容纳部112能够容纳手指的空间需求,还能够满足连接支架16实现减震的尺寸要求,同时,砂光机100机身的重心更接近握持部111。当砂光机100机身的尺寸L2与连接支架16的长度L1的比值大于等于3.2且小于等于5时,砂光机100的架构设计进一步优化,当砂光机100机身的尺寸L2与连接支架16的长度L1的比值大于等于3.5且小于等于5时,砂光机100的架构设计达到最佳。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连接柱20凸出第二表面161c的,连接柱20长度L4与第一连接部161的高度L3的比值大于等于1,当连接柱20长度L4与第一连接部161的高度L3的比值大于等于1.1时,砂光机100的架构设计进一步优化。为进一步减小砂光机100整机的尺寸,采用更加紧凑的无刷电机15,电机15直接安装在壳体11形成的容纳腔内。以下具体介绍电机15的具体结构:其包括:转子组件151和定子组件152。转子组件151包括:转子轴151a、绝缘套151b和转子铁芯151c,转子轴151a能相对壳体11以纵向轴线为轴转动,绝缘套151b套装于转子轴151a上,转子铁芯151c固定安装至转子轴151a以随转子轴151a转动。电机15还设有用于固定转子轴151a的第一轴承155和第二轴承156,第一轴承155固定连接至转子轴151a输出端,第二轴承156固定连接至转子轴151a远离输出端的一端。转子轴151a上还固定连接有风扇22,风扇22设置在电机15的输出端一侧,这样风扇22转动时,能够产生自气流入口114 流进容纳腔,然后从气流出口115流出的散热气流,散热气流还流经电机15,从而给电机15散热。
定子组件152包括:定子铁芯152a、线圈绕组152b和绝缘架152c。其中,定子铁芯152a包括:轭部152d和齿部152e,轭部152d围绕纵向轴线设置,齿部152e自轭部152d沿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径向向内延伸。线圈绕组152b缠绕在定子铁芯152a上,为了保证定子铁芯152a和线圈绕组152b之间相互绝缘,绝缘架152c至少部分设置在定子铁芯152a和线圈绕组152b之间。具体而言,绝缘架152c覆盖至少部分定子铁芯152a以保证定子铁芯152a和线圈绕组152b之间相互绝缘。
具体而言,齿部152e包括:凸出部152f和连接部152gb,凸出部152f在一个围绕纵向轴线的圆周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连接部152g连接凸出部152f和轭部152d。
绝缘架152c包括:套装部152h和第二围绕部152i,套装部152h和第二围绕部152i的数目与齿部152e的数目相同。套装部152h用于套装连接部152g以保证齿部152e和线圈绕组152b相互绝缘。第二围绕部152i与凸出部152f设置在同一个圆周方向上,第二围绕部152i也在该圆周方向上依次间隔排列,电机15还包括多个在该圆周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封条153。封条153在该圆周方向上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围绕部152i之间的空间内。砂光机100还包括O型圈154,由于弹性作用,封条153在长度方向上无法实现完全的封闭,可以通过O型圈154对封条153端部进行进一步封装,从而进一步封闭上述空隙152j,避免灰尘等进入上述空隙152j,造成电机15功率下降或其他功能性障碍。
轴承座157用于安装第一轴承155,第一轴承155可以是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等,优选的采用滚子轴承。第一轴承155分为内圈155a和外圈155b,内圈155a固定连接至转子轴151a,外圈155b安装在轴承座157形成的凹槽内。电机15还包括导电件,与转子轴151a构成导电连接;具体为固定件158,用于固定第一轴承155外圈155b,防止转子轴151a在运动过程中,外圈155b随内圈155a同步转动。由于强度和刚度的需要,固定件158由金属制成。固定件158包括固定部158a和第一通孔158b,固定部158a是在第一通孔158b所在的圆周范围内延伸出来,并形成螺钉孔,上述轴承座157在固定件158固定部158a也形成螺钉孔,通过第二紧固件21将固定件158与轴承座157固定连接。
砂光机100还包括绝缘件159,至少部分设置在导电件和线圈绕组152b之间,使导电件和线圈绕组152b之间的爬电距离大于6mm。
以下具体介绍绝缘件159的结构及其连接方式:
绝缘件159围绕转子轴151a设置并形成供转子轴151a通过的第二通孔159a。绝缘件159还包括由第二通孔159a延伸形成的耳部159b。具体的,绝缘件159包括第一面159c和第二面159d,第一面159c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纳固定件158的容纳空间159f,耳部159b位于第二面159d一侧还形成有凸起159e。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面159c所在的第一平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平面平行于第一平面,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侧壁共同形成容纳空间159f,耳部159b凸起159e位于第一面159c的一侧形成的腔室与容纳空间159f连通,腔室用于容纳上述第二紧固件21。更具体的,第二通孔159a由两个圆周段构成,其中,第一圆周段159g位于第二面159d一侧,第二圆周位于第一面159c的一侧,第一圆周段159g与第二圆周段159h连接于第二平面所在的平面,第二圆周段159h的内径大于第一圆周段159g的内径。具体的,第二圆周段159h的内径与上述第一轴承155的外圈155b相同,第二圆周段159h凸出与第二平面,形成圆周凸起159i,当固定件158内置于绝缘件159的容纳空间159f并与轴承座157固定连接时,圆周凸起159i进一步顶住固定件158位于第一轴承155外圈155b的范围,从而更加紧固的固定第一轴承155。
为配合电机15的使用,还设计适应控制电机15使用的控制机构14,具体为一个电路板组件,该机构还适用于各类打磨工具。壳体11形成的握持部111关于一个对称平面102对称,对称平面102垂直于底板平面,握持部还容纳了一个封装盒23,封装盒23形成用于设置电路板组件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具体为第二容纳腔231,电路板组件固定设置在第二容纳腔231内。壳体11还形成有气流入口114 和气流出口115,气流入口114 和气流出口115连通壳体11内外,气流从气流入口114 流入壳体11内,再从气流出口115流出,上述气流流经电路板组件,带走热量。
具体而言,握持部111包括两端,第一端设有开关12,第二端设有供电源线18接入的开口,握持部111还包括一个上盖111a,电路板组件设置在封装盒23形成的第二容纳腔231内并通过灌胶实现固定和绝缘,封装盒23与上盖111a固定连接至壳体11上。电路板组件外接电源线18通过第二端的开口连接至电路板组件,开关12通过第一端连接至电路板组件,开关12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电路板组件还与电机15连接,从而控制电机15的运行状态。
更具体而言,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基板24和电子元件25,电子元件25包括第一类电子元件251和第二类电子元件252,第一类电子元件251体积大于一个预设值,第二类电子元件252体积小于一个预设值。电路基板24在一个垂直于纵向轴线101的平面内延展,并在垂直于纵向轴线101内形成一个投影,纵向轴线101所在的平面将该投影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在垂直于纵向轴线101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在垂直于纵向轴线101方向上的尺寸,为实现打磨工具更好的握持感,第一部垂直于纵向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与打磨工具在平行于纵向轴线101方向上的尺寸与之比大于等于0.6小于等于1.5;优选的,第一部垂直于纵向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与打磨工具在平行于纵向轴线101方向上的尺寸与之比大于等于0.7小于等于1.2;更进一步地,第一部垂直于纵向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与打磨工具在平行于纵向轴线101方向上的尺寸与之比大于等于0.7小于等于0.9。电子元件25安装在电路基板24靠近底板组件13的一侧,上述第一类电子元件251和第二类电子元件252分区域安装,第一类电子元件251安装在第一部,第二类电子元件252安装在第二部。由于第一类电子元件251的体积大于一个预设值,其尺寸突出上述封装盒23的第二容纳腔231但限制在握持部111所形成的腔室内;第二类电子元件252的体积小于一个预设值,其尺寸位于上述封装盒23的第二容纳腔231内。封装盒23背离第二容纳腔231的一侧,即远离底板组件13一侧形成有多个连接端子232,该连接端子232与电路基板24内的第一类电子元件251及第二类电子元件252电连接。连接端子232分置在靠近握持部111第一端的一侧和握持部111第二端的一侧。其中,连接端子232靠近握持部111第一端的一侧通过第三紧固件26连接开关12,实现开关12与电路板组件的电连接,连接端子232靠近握持部111第二端的一侧通过第三紧固件26连接电源线18,从而实现电源线18与电路板组件的电连接。电源线18可以在不破坏连接端子232及电源线18自身结构的前提下从连接端子232上拆卸下来;同样的,开关12也可以在不破坏连接端子232和开关12自身结构的前提下从电源端子上拆卸下来。
握持部111第二端靠近底板组件13的一侧形成有气流入口114 ,握持部111第一端位于开关12的位置形成有气流出口115,壳体11外的气流通过气流入口114 进入壳体11内,流经电路板组件并将电路板组件产生的热量带走,通过气流出口115流出,从而实现电路板组件的散热。由于砂光机100特殊的工作环境,用户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由于电路板组件是通过上述气流流动实现散热的,故在散热过程中会有灰尘不断积累在电路板组件上,长期积累会导致电路板组件相关元件失效或者降低散热效率,采用将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25设置在重力的方向上,从而减少了灰尘的积累,从而能够减少清理次数,有效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图示14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砂光机中的连接支架27,该砂光机可以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壳体、开关、底板组件、控制机构和动力机构,区别仅在于连接支架27的不同。对于第一实施例中与本实施例相适应的部分均可以应用到本实施例中,以下仅介绍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支架27包括:第一连接部271、第二连接部272和柔性连接腿273,柔性连接腿273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71和第二连接部272之间,能使第二连接部272相对第一连接部271在垂直于纵向轴线101的平面内的位置发生变化。具体的,第一连接部271用于将连接支架27固定安装至壳体11的安装部113,第二连接部272用于将连接支架27连接至底板组件13。第一连接部271呈凹字形结构,形成有安装孔271a,在安装连接支架27时,弯折的连接板271b辅助连接支架27进一步固定至壳体,其作用类似于压板,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紧固件19穿过第一连接部271弯折的连接板271b的安装孔271a以将连接支架27固定至壳体。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打磨工具,包括:
底板组件,包括形成有底板平面的底板;
壳体,形成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
电路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基板;
电机,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电机包括能相对所述壳体以一个纵向轴线为轴转动的电机轴;
所述握持部关于一个对称平面基本对称,所述对称平面垂直于所述底板平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组件在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平面内形成有一个投影;
所述投影被垂直于所述对称平面且经过所述纵向轴线的分割平面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在垂直于所述底板平面且平行于所述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在垂直于所述底板平面且平行于所述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部在垂直于所述底板平面且平行于所述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打磨工具在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0.6且小于等于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磨工具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120mm;
所述第一部在垂直于所述底板平面且平行于所述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打磨工具在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0.7小于等于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磨工具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等于120mm;
所述第一部在垂直于所述底板平面且平行于所述对称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打磨工具在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0.7小于等于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
电子元件,固定连接至所述电路基板;
其中,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靠近所述底板组件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
第一类电子元件,体积大于一个预设值;
第二类电子元件,体积小于所述预设值;
其中,所述第一类电子元件安装至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类电子元件数目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电子元件安装至所述第二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在一个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平面内延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磨工具还包括:
电源线,将外界电能引入至所述打磨工具;
连接端子,固定连接至所述电路板;
其中,所述电源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为无刷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形成有:
气流入口,连通壳体内外;
气流出口,连通壳体内外;
其中,从所述气流入口流入所述壳体内再从所述气流出口流出至所述壳体外的气流至少流经所述电路板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磨工具为砂光机,所述砂光机包括:
底板组件,包括形成有底板平面的底板;
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底板组件运动;
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电机的容纳部;
其中,在所述底板被所述电机驱动时能相对所述壳体以一个纵向轴线为中心运动;
所述砂光机还包括:
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并连接它们两者以使所述底板组件相对所述壳体的运动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并连接它们两者以使所述底板组件相对所述壳体的运动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所述连接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壳体连接;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底板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以将所述连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壳体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支架在沿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占有一个高度空间,所述连接柱在沿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位于所述高度空间内。
CN201810752782.2A 2018-06-20 2018-07-10 打磨工具 Active CN110614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40522 2018-06-20
CN201810634052 2018-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4563A true CN110614563A (zh) 2019-12-27
CN110614563B CN110614563B (zh) 2024-04-30

Family

ID=68920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2782.2A Active CN110614563B (zh) 2018-06-20 2018-07-10 打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456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1887A1 (en) * 2009-01-30 2011-07-14 Hitachi Koki Co., Ltd. Power Tool
CN106392835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砂光机
CN106926097A (zh) * 2015-12-31 2017-07-07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角磨机
CN107107326A (zh) * 2014-12-18 2017-08-29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CN206614688U (zh) * 2016-11-07 2017-11-07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锯
CN107617958A (zh) * 2016-07-15 2018-01-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砂光机
CN208575670U (zh) * 2018-06-20 2019-03-05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打磨工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1887A1 (en) * 2009-01-30 2011-07-14 Hitachi Koki Co., Ltd. Power Tool
CN107107326A (zh) * 2014-12-18 2017-08-29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CN106392835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砂光机
CN106926097A (zh) * 2015-12-31 2017-07-07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角磨机
CN107617958A (zh) * 2016-07-15 2018-01-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砂光机
CN206614688U (zh) * 2016-11-07 2017-11-07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锯
CN208575670U (zh) * 2018-06-20 2019-03-05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打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4563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536943A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hand tool
CN109909962B (zh) 电动工具
JP5001824B2 (ja) 電動工具
WO2000007865A1 (fr) Moteur et dispositif de direction assistee electrique
CN111131569A (zh) 电子设备及使用方法
JP2014217267A (ja) リニア駆動シリンダおよびその駆動モータ構造の改良
JP2007152479A (ja) 電動工具
WO2021075236A1 (ja) レシプロソー
EP1166965B1 (en) Power tool
CN110614563A (zh) 打磨工具
CN208575670U (zh) 打磨工具
CN110614561A (zh) 砂光机
JP2003311657A (ja) 電動工具
CN105490452B (zh) 驱动装置
CN208575665U (zh) 砂光机
CN218110325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外壳组件和电动工具
US2636136A (en) Electric motor
CN110401306A (zh) 电动作业机
CN110601488B (zh) 一种振动电机及电动牙刷
CN212947085U (zh) 连接装置及设置该连接装置的工具单元
JP7276492B2 (ja) 電動作業機
JP6863721B2 (ja) モータ駆動組立体
JP2010252600A (ja) 制御回路付きモータ
JP2020082327A (ja) 電動工具
CN219207436U (zh) 一种防水结构及电动牙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1106 No. 529, 15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Qua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