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5998B - 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5998B
CN110605998B CN201910905832.0A CN201910905832A CN110605998B CN 110605998 B CN110605998 B CN 110605998B CN 201910905832 A CN201910905832 A CN 201910905832A CN 110605998 B CN110605998 B CN 110605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nergy recovery
kinetic energy
electric automobile
electric qua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58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5998A (zh
Inventor
李阳
杜思军
陈涛
李春燕
岳军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ianji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58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5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5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5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5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5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40Control modes
    • B60L2260/50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 B60L2260/54Energy consumption esti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读取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根据目的拖拽地点、行驶目的地点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所述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本申请的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可以使电动汽车到达拖拽目的地之后还能依靠剩余电量行驶至行驶目的地点,进一步保证了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现阶段电动汽车相较于燃油汽车最大的弱点在于续航能力的不足:在最坏情况下,电动汽车可能在附近没有可用充电桩(或其他直接充电源)的情况下,由于电量过低而无法继续正常行驶。
目前对于在道路上因为电量过低而无法继续正常行驶的电动汽车,可以通过专业特种救援车辆来对电动车直接救援,但是常规应急救援方案中只是将电动汽车拖拽至目的地,电动汽车仍然处于缺电状态,无法正常行驶,整个应急救援方案不合理,无法给用户带来便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传统电动汽车应急救援方案不合理,无法给用户带来便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合理且有效的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给用户带来便捷。
一种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
读取所述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
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所述行驶目的地点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所述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所述行驶目的地点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以及所述行驶目的地点,获取行驶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行驶距离信息获取行驶总电量;
根据所述行驶总电量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所述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待充入电量、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以及所述目的拖拽地点,获取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
获取拖拽途中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行驶路程信息,以及动能回收系统的平均充入电量;
根据所述平均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获取单位路程充入电量;
根据所述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单位路程充入电量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单位路程充入电量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包括:
当所述单位路程充入电量低于所述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所述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提高能量回收速率;
当所述单位路程充入电量高于所述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所述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降低能量回收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读取所述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包括:
读取各预设时间点上,所述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所述预设时间点为预设时间间隔中间的时间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之后还包括:
根据当前动能回收系统配置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生成动能回收界面;
推送所述动能回收界面至用户;
接收用户根据所述动能回收界面反馈的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
根据所述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对所述动能回收系统进行配置。
一种电动汽车应急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地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
汽车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
电池信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所述行驶目的地点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动态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所述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信息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以及所述行驶目的地点,获取行驶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行驶距离信息获取行驶总电量;
根据所述行驶总电量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
读取所述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
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所述行驶目的地点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所述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
读取所述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
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所述行驶目的地点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所述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上述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读取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根据目的拖拽地点、行驶目的地点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根据电动汽车当前位置、待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本申请的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通过在电动汽车的应急救援处理中读取电动汽车的剩余电量,根据电动汽车当前位置、待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以使电动汽车到达拖拽目的地之后还能依靠剩余电量行驶至行驶目的地点,合理且有效实现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给用户带来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的简要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图3的步骤S600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图3的步骤S800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应急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设置于电动汽车上,可以通过网络与求助应答服务器104进行通信,求助应答服务器104可以接收终端102发送的求助请求;而后配送应急拖拽车辆至终端102所在的电动汽车位置,对该电动汽车进行应急救援,拖拽电动汽车到达目的拖拽地点,其中,拖拽车辆可以是在求助应答系统上注册的车辆,或者是求助应答系统下属的应急备用救援车辆。终端102可以是设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计算终端,可以获取电动汽车的各种参数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在通过终端102提交第一次的请求救援时,可以将电动汽车的目的行驶地点、电动汽车当前的位置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的动能回收相关数据提交至求助应答服务器,由求助应答服务器为电动汽车分配拖拽路程足够远,以使电动汽车能够充入足够多电量的拖拽车辆。具体的,终端102用于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读取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根据目的拖拽地点、行驶目的地点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根据电动汽车当前位置、待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本申请的一个操作流程图具体可以参照图2所示,首先,电动汽车车主通过车载终端向在线求助应答系统所在求助应答服务器发出请求救援的型号;而后在线求助应答系统根据注册车主位置信息寻找附近车辆发送救援请求;当通过上述步骤无法获得救援车辆,在线求助应答系统在系统内广播呼救信息,等待注册车主主动应答救援;当通过上述步骤无法获得救援车辆,在线求助应答系统联系接入的第三方车辆救援服务以提供救援车辆;当通过上述步骤无法获得救援车辆,在线求助应答系统分配系统备用应急救援车辆实施救援;此外,车主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车主自行联系或求助过路车辆)获得应急救援车辆;当救援车辆到达电动汽车位置后;其根据具体情况将预计停止拖拽地点输入电动汽车的车载终端;而后应急救援车辆通过牵引绳将因电量过低而无法行驶的电动汽车拖拽向预计停止拖拽地点;在拖拽过程中,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根据当前电量,行驶速度,据目的地距离,预计停止拖拽地点等信息,动态智能设置电动汽车动能回收系统配置,同时电动汽车动能回收系统为电动汽车充电;同时,电动汽车的用户也可以利用手机APP远程控制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配置;当应急救援车辆停止拖拽时,电动汽车已经获得行驶到目的地所需电量。本申请的上述方案由于救援车辆不必须为特种车辆,从而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救援车辆。此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线求助应答系统建立车辆互助救援平台。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通过终端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0,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
电动汽车具体是指终端所在的电动汽车,这里的电动汽车包括了纯电动汽车以及包含电动力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当前位置是指当前电动汽车在应急处理开始前的所在地点,该地点可以直接从电动汽车的导航系统中读取。目的拖拽地点是指当前电动汽车在缺少电量时,由应急救援的拖拽车辆拖拽的目标地点,具体而言,该目的拖拽地点可以由当前的电动汽车用户输入,或者是电动汽车用户与拖拽车辆驾驶员协商后输入终端,而当用户未输入目的拖拽地点时,默认的目的拖拽地点为最近的主干道出口。行驶目的地点是指电动汽车预计的行驶目的地点,该行驶目的地点由电动汽车用户直接输入,或者直接从电动汽车的导航系统中读取。
终端首先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以用于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管理,保证电动汽车能够在拖拽结束后,能依靠剩余电量抵达目标地点。
S400,读取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
具体的,剩余电量以及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是指各个动态的剩余电量以及行驶速度。在拖拽过程中,电动汽车内的终端可以读取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
S600,根据目的拖拽地点、行驶目的地点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其中待充入电量是指电动汽车依靠自身电量而无拖拽的前提下,从目的拖拽地点行驶到行驶目的地点这段路程中需要耗费的电量。
具体的,可以目的拖拽地点以及行驶目的地点估计电动汽车需要靠自身电量行驶的路程,基于路程的长短可以估计电动汽车行驶需要的总电量,而后通过总电量减去剩余电量,就可以得到待充入电量。在拖拽过程中,由于动能回收系统在不断回收动能,使得电动汽车蓄电池内的电量不断增加,此时的待充入电量也会随着拖拽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减小。
S800,根据电动汽车当前位置、待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其中动能回收系统是指安装于电动汽车内用于回收电动汽车动能的装置,电动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减速的需要,在这个时候,会暂停发动机的额动力输出,增加一个运行的阻力负荷去消耗掉汽车继续前行的惯性,这个阻力负荷装置就是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汽车前行的惯性对车辆的制动器做功,使其变为摩擦片的热能而不可逆的散失掉,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将汽车前行的惯量用一个装置或设备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利用,这个装置就是动能回收系统。该装置一般为发电机,可以通过电动汽车的车轮转动来带动该发电机为电动车的蓄电池充电,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电机与电动车的电动机是同一电机,当其在通电的时候(扭矩为正)是电动机,驱动电动汽车前进,而不通电的时候(扭矩为负)则是发电机,用于在被拖拽过程中进行动能回收。动能回收系统可以将回收的动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入电动汽车的电池内,起到动能回收的作用。动态配置具体是指终端在拖拽过程中依据各个预设时间点的具体情况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的动能回收等级进行灵活配置,以使其可以在拖拽过程中回收到足够的动能,给用户带来便捷。动态配置的过程具体包括,在电动汽车被拖拽的过程中,拖拽车辆以其行驶速度拖拽电动车辆前进,电动汽车的速度一开始由拖拽车辆的行驶速度决定,而后终端根据该行驶速度判断是否需要对动能回收系统进行调节,通过电动汽车上的变速箱调节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等级,而调整动能回收等级后拖拽车辆需要使用更大的力量才能拖动电动汽车,在动能回收等级改变过程中,拖拽车辆的的拖拽速度会同时发生改变,在此之后,终端根据改变后行驶速度判断是否需要再次对动能回收系统进行调节,通过不断地对动能回收系统的调节,来确保电动汽车可以充入足够的电量。
上述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读取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根据目的拖拽地点、行驶目的地点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根据电动汽车当前位置、待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本申请的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通过在电动汽车的应急救援处理中读取电动汽车的剩余电量,根据电动汽车当前位置、待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以使电动汽车到达拖拽目的地之后还能依靠剩余电量行驶至行驶目的地点,合理且有效实现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给用户带来便捷。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S600包括:
S610,根据目的拖拽地点以及行驶目的地点,获取行驶距离信息。
S630,根据行驶距离信息获取行驶总电量。
S650,根据行驶总电量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其中根据目的拖拽地点以及行驶目的地点,获取行驶距离信息的步骤,具体可以通过导航地图来获取目的拖拽地点以及行驶目的地点之间的行驶距离,而后依据行驶距离来获取当前电动汽车从目的拖拽地点行驶到行驶目的地点过程中需要消耗的电量。而后通过行驶距离信息来对耗电量进行估计,具体的,可以从历史记录中获取当前电动汽车行驶该行驶距离信息对应的距离平均消耗的电量信息,而后将其作为行驶总电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查找历史行车记录,判断是否有从目的拖拽地点行驶至行驶目的地点的行车记录,当存在时,直接提取该行车记录对应的耗电信息,将该耗电信息作为行驶总电量。而后通过用行驶总电量减去各个时刻的剩余电量,获得各个时刻对应的待充入电量。通过估计距离可以对对应的消耗电量进行估计,提高动态配置的效果。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S800包括:
S810,根据待充入电量、电动汽车当前位置以及目的拖拽地点,获取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
S830,获取拖拽途中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行驶路程信息,以及动能回收系统的平均充入电量。
S850,根据平均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获取单位路程充入电量。
S870,根据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以及单位路程充入电量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在各个预设时间分别获取待充入电量、电动汽车当前位置以及目的拖拽地点,通过当前位置以及目的拖拽地点的距离,判断剩余的拖拽行程,并基于剩余的待充入电量来判断在剩余的拖拽行程中,平均在单位行程内需要充入蓄电池的电量。而后获取拖拽途中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行驶路程信息,以及动能回收系统在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充入电量。通过该平均充入电量以及当前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可以获取单位路程内当前电动汽车的充入电量。具体可以根据当前的行驶速度估计预设时间间隔内电动汽车走过的路程,而后用平均充入电量除以该电动汽车走过的路程,即得到单位路程内充入电动汽车内的电量。通过对比单位路程内已充入蓄电池的平均充入电量,以及在剩余的拖拽行程中单位路程的待充入电量,判断如何对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以保证其能回收足够动能。此外,终端会提前判断是否会出现拖拽路程过短,导致即使通过最高档的能量回收都无法回收行驶至目的地点的电量时,终端会弹出相应提示,提醒车主修改当前的行驶目的地点,车主可以在抵达目的拖拽地点后,向求助应答服务器再次发送求助请求,再次请求拖拽车辆进行拖拽救援,通过多次救援的方式,确保电动汽车最终可以行驶至目的地点。此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在第一次请求救援时,可以将目的行驶地点以及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的动能回收相关数据提交至求助应答服务器,由求助应答服务器为电动汽车分配拖拽路程足够的拖拽车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出现拖拽路程堵车现象较为严重等情况,以致使电动汽车被拖拽到目的拖拽地点后无法充入到达行驶目的地点的电量时,电动汽车车主可以通过终端再次向求助应答服务器请求救援,通过二次拖拽来确保电动汽车可以充入足够多的电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870包括了: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低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提高能量回收速率;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高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降低能量回收速率。
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低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可以通过生成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来提高动能回收系统的能量回收效率,而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高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则可以通过生成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来降低动能回收系统的能量回收效率。更具体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包括了发电机以及变速箱,其中变速箱内包括了若干齿轮,变速箱与电动汽车内部的发电机以及电动汽车轮胎连接的轮轴连接,发电机可以通过变速箱获取电动汽车在被拖拽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而后将其转化为电能,充入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内。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增大动能回收系统内发电机转速,以提高动能回收的等级,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增大动能回收系统内发电机转速,以提高动能回收的等级,而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减小动能回收系统内发电机转速,以降低动能回收的等级。电动车内的终端可以通过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或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来调整变速箱内的齿轮比,从而使电动机获得相较于车轮更大或更小的转速,从而改变动能回收的等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电动车中原有的变速箱来实现本申请的动能回收调节功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但是对于电动车内不包含变速箱的情况,可以通过在电动车中添加专用变速箱来实现本申请的动能回收调节功能,该专用变速箱在正常行驶的时候是挂空挡的,只有在动能回收的过程中才会挂上,用来调节动能回收的等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S400包括:
读取各预设时间点上,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预设时间点为预设时间间隔中间的时间点。
其中预设时间点是指预设时间间隔中间的时间点,预设时间点对应的剩余电量,可以用在以来计算该时间点前的时间段内每公里路程充入电动汽车蓄电池的电量。通过电量数据可以对预设时间间隔内动能回收系统回收的动能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对动能回收系统进行调整,以及如何进行调整。而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则是用于估计该预设的时间间隔内电动汽车走过的路程,而后获取电动汽车在单位路程内实际充入的电量。预设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拖拽开始点至目的拖拽地点间的距离以及预计的拖拽速度进行设置,如拖拽开始点至目的拖拽地点间的路程为15公里,预估的拖拽速度为30公里每小时,预估拖拽时间大致为30分钟,则可以设置10个间隔,每个间隔为3分钟。如果拖拽时间更长,则可以加长时间间隔,或者设置更多时间间隔。通过设置预设时间间隔来采集数据,有利于中间拖拽过程中动能回收数据的采集,同时还保留了足够的缓冲时间来对动能回收系统进行调整,更有利于拖拽过程中的动能回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S800之后还包括:
根据当前动能回收系统配置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生成动能回收界面。推送动能回收界面至用户。接收用户根据动能回收界面反馈的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根据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对动能回收系统进行配置。
除了自动对动能回收系统进行配置以回收动能外,还可以推送动能回收系统的动能回收界面至用户,向电动汽车用户展示当前的动能回收情况,同时还能通过该动能回收界面接收用户对动能回收系统的调整,比如用户希望多回收一点电能以确保电动汽车能获得更远行驶距离,可以调高动能回收的等级,从而回收更多的电能。动能回收界面可以为电动汽车用户的动能回收提供更多选择,从侧面提高动能回收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读取各预设时间点上,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预设时间点为预设时间间隔中间的时间点。根据目的拖拽地点以及行驶目的地点,获取行驶距离信息;根据行驶距离信息获取行驶总电量;根据行驶总电量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根据待充入电量、电动汽车当前位置以及目的拖拽地点,获取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获取拖拽途中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行驶路程信息,以及动能回收系统的平均充入电量;根据平均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获取单位路程充入电量;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低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提高能量回收速率;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高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降低能量回收速率。根据当前动能回收系统配置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生成动能回收界面;推送动能回收界面至用户;接收用户根据动能回收界面反馈的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根据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对动能回收系统进行配置。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3-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3-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如图6所示,本申请还包括一种电动汽车应急处理装置,装置包括:
地点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
汽车信息读取模块400,用于读取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
电池信息计算模块600,用于根据目的拖拽地点、行驶目的地点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动态配置模块800,用于根据电动汽车当前位置、待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池信息计算模块600具体用于:根据目的拖拽地点以及行驶目的地点,获取行驶距离信息;根据行驶距离信息获取行驶总电量;根据行驶总电量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动态配置模块800用于:根据待充入电量、电动汽车当前位置以及目的拖拽地点,获取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获取拖拽途中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行驶路程信息,以及动能回收系统的平均充入电量;根据平均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获取单位路程充入电量;根据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以及单位路程充入电量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动态配置模块800还用于: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低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提高能量回收速率;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高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降低能量回收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汽车信息读取模块具体用于读取各预设时间点上,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预设时间点为预设时间间隔中间的时间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当前动能回收系统配置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生成动能回收界面;推送动能回收界面至用户;接收用户根据动能回收界面反馈的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根据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对动能回收系统进行配置。
关于电动汽车应急处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电动汽车应急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
读取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
根据目的拖拽地点、行驶目的地点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根据电动汽车当前位置、待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目的拖拽地点以及行驶目的地点,获取行驶距离信息;根据行驶距离信息获取行驶总电量;根据行驶总电量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待充入电量、电动汽车当前位置以及目的拖拽地点,获取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获取拖拽途中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行驶路程信息,以及动能回收系统的平均充入电量;根据平均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获取单位路程充入电量;根据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以及单位路程充入电量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低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提高能量回收速率;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高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降低能量回收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读取各预设时间点上,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预设时间点为预设时间间隔中间的时间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当前动能回收系统配置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生成动能回收界面;推送动能回收界面至用户;接收用户根据动能回收界面反馈的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根据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对动能回收系统进行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
读取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
根据目的拖拽地点、行驶目的地点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根据电动汽车当前位置、待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目的拖拽地点以及行驶目的地点,获取行驶距离信息;根据行驶距离信息获取行驶总电量;根据行驶总电量以及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待充入电量、电动汽车当前位置以及目的拖拽地点,获取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获取拖拽途中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行驶路程信息,以及动能回收系统的平均充入电量;根据平均充入电量以及行驶速度获取单位路程充入电量;根据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以及单位路程充入电量对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低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提高能量回收速率;当单位路程充入电量高于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降低能量回收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读取各预设时间点上,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预设时间点为预设时间间隔中间的时间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当前动能回收系统配置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生成动能回收界面;推送动能回收界面至用户;接收用户根据动能回收界面反馈的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根据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对动能回收系统进行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
读取所述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
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所述行驶目的地点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所述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所述行驶目的地点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以及所述行驶目的地点,获取行驶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行驶距离信息获取行驶总电量;
根据所述行驶总电量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所述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待充入电量、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以及所述目的拖拽地点,获取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
获取拖拽途中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行驶路程信息,以及动能回收系统的平均充入电量;
根据所述平均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获取单位路程充入电量;
根据所述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单位路程充入电量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单位路程充入电量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包括:
当所述单位路程充入电量低于所述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所述第一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提高能量回收速率;
当所述单位路程充入电量高于所述单位路程待充入电量时,生成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所述第二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用于降低能量回收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所述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包括:
读取各预设时间点上,所述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所述预设时间点为预设时间间隔中间的时间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所述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之后还包括:
根据当前动能回收系统配置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生成动能回收界面;
推送所述动能回收界面至用户;
接收用户根据所述动能回收界面反馈的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
根据所述动能回收系统配置指令对所述动能回收系统进行配置。
7.一种电动汽车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地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动汽车当前位置、电动汽车应急处理的目的拖拽地点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目的地点;
汽车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电动汽车内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在拖拽过程的行驶速度;
电池信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所述行驶目的地点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动态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当前位置、所述待充入电量以及所述行驶速度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进行动态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信息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的拖拽地点以及所述行驶目的地点,获取行驶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行驶距离信息获取行驶总电量;
根据所述行驶总电量以及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待充入电量。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05832.0A 2019-09-24 2019-09-24 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605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5832.0A CN110605998B (zh) 2019-09-24 2019-09-24 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5832.0A CN110605998B (zh) 2019-09-24 2019-09-24 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5998A CN110605998A (zh) 2019-12-24
CN110605998B true CN110605998B (zh) 2020-12-01

Family

ID=68892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5832.0A Active CN110605998B (zh) 2019-09-24 2019-09-24 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599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2928B2 (ja) * 2006-04-04 2010-03-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支援システム
US8700284B2 (en) * 2012-05-15 2014-04-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harge while being flat towed fea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s
US10309871B2 (en) * 2016-09-22 2019-06-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 Llc Trailer for measuring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vehicle
DE102017211314B4 (de) * 2017-07-04 2022-10-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etriebsverfahren, Gespann, Kraftfahrzeug und Zug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5998A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94440A1 (en) Dynamically assisting hybrid vehicles
CN113135100B (zh) 车辆的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01857023B (zh) 用于操作电动汽车的方法
US10086710B2 (en) Managing vehicle information
CN108215937B (zh) 电动汽车蠕行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77309B (zh) 一种基于共享汽车续航里程的实时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JP6928870B2 (ja) 車両および演算システム
CN106225796A (zh)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系统车载app跟踪车辆电量方法
US20210114472A1 (en) Efficient computing in vehicles
US20150115886A1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 and charging method
US20220250606A1 (en) Throttle signal controller for a dynamic hybrid vehicle
WO2018032868A1 (zh)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US20220341744A1 (en) Order Management Method Applied to Electric Vehicle and Apparatus
CN115122938A (zh) 行驶控制装置、行驶控制方法以及非临时性存储介质
CN110605998B (zh) 电动汽车应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200039498A1 (en) Modulation of battery regeneration for a hybrid vehicle
CN110370960A (zh) 车辆的充电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633629B (zh) 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64257A (zh) 用于运行具有电蓄能器的机动车的方法和装置
KR100559396B1 (ko) 하이브리드 전기자동차의 아이들 정지/발전 제어방법
CN113978469A (zh) 一种增程车型驾驶模式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338733B1 (ko) 차량용 크루즈 컨트롤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전자통제시스템
US20240123833A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of controlling future braking capacity of a vehicle travelling along a road
CN115675126A (zh) 一种增程式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23103A (zh)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4

Address after: 511458 room 1402, basement and jinmaowan (building T7), No.01, jinmaozhong 2nd Street, Huangge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gda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room 1403, jinmaowan (T7 building) and basement, No.01, jinmaozhong 2nd Street, Huangge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4

Address after: 300000-1, No. 200, Gaoxin 2nd Road, Binhai Science Park, high tech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room 1402, basement and jinmaowan (building T7), No.01, jinmaozhong 2nd Street, Huangge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gda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