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5266A - 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 - Google Patents

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5266A
CN110595266A CN201910862652.9A CN201910862652A CN110595266A CN 110595266 A CN110595266 A CN 110595266A CN 201910862652 A CN201910862652 A CN 201910862652A CN 110595266 A CN110595266 A CN 110595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pressure
force control
constant force
pneumatic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26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明
雷强顺
冯占宗
阴运宝
王帅
房强
白国华
周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8626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52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5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5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A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COMMON TO BOTH SMALLARMS AND ORDNANCE, e.g. CANNONS; MOUNTINGS FOR SMALLARMS OR ORDNANCE
    • F41A25/00Gun mountings permitting recoil or return to battery, e.g. gun cradles; Barrel buffers or brakes
    • F41A25/02Fluid-operate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武器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所述反后坐机构以外,设置有车体与炮管,在车体与炮管之间设置有驻退机、复进机;所述反后坐机构包括:气压系统和执行器;所述气压系统包括:单向阀、限压阀、蓄能器以及压力源;所述执行器两端分别铰接在车体与炮管上,与驻退机、复进机并联。本发明基于恒力控制原理,提出利用发射时的高压气体抵消炮(枪)管的后坐力,从而提高平台的发射稳定性,提高命中率;缩短下一火力准备时间,提高射速。在物理结构上,本发明保留传统反后坐装置中驻退机、复进机,引入了执行器、蓄能器、单向阀及限压阀等部件。本发明结构紧凑,无需传感、控制机构,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武器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火炮的口径越来越大,火炮发射后坐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车辆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车体自重不断减小,导致火炮发射时武器平台振动幅度大,重新稳定的时间越来越长;当车辆在侧顷坡上发射或在水上发射时,还可能引起车辆翻车。因此,传统基于不变阻尼的反后坐装置已不能满足要求。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研制磁流变阻尼反后坐装置,其具有变阻尼范围大、响应快等优点。但由于材料沉降问题得不到解决,一直未能工程应用。基于其它控制原理的系统,也存在缺少成熟有效的控制算法以及引入众多传感器、控制器所带来的可靠性低结构复杂等问题。
因此开发新原理研制新结构的反后坐装置显得极为迫切。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原理与结构创新,降低作用在车身上的后坐力。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所述反后坐机构以外,设置有车体2与炮管1,在车体2与炮管1之间设置有驻退机3、复进机4;所述反后坐机构包括:气压系统14和执行器5;
所述气压系统14包括:单向阀8、限压阀7、蓄能器9以及压力源;
所述执行器5两端分别铰接在车体2与炮管1上,与驻退机3、复进机4并联。
其中,所述气压系统14连接炮管1,其压力源为发射时炮膛内的高压气体6。
其中,所述执行器5的高压腔为有活塞杆的工作腔室;
所述气压系统14的压力源经过单向阀8、限压阀7向蓄能器9蓄能,蓄能器9向执行器5的高压腔施加高压,高压对活塞杆施加作用,当炮管1后坐时执行器5输出拉力,从而抵消因炮管1后坐压缩驻退机3、复进机4对车体2的推力。
其中,所述执行器5的行程末端设计有卸压阀10,残余气体排出车外15。
其中,所述高压气体6为火药燃烧时产生的高压气体。
其中,所述气压系统14直接作用于执行器5。
其中,所述执行器5为气缸。
其中,所述气压系统14和执行器5,与驻退机3、复进机4一体化设计。
其中,所述气压系统14的动力源为发射时炮膛内的高压气体;所述气压系统14入口连接炮膛内,出口连接执行器5高压腔,用高压钢管依次连接单向阀8、限压阀7、蓄能器9。当气体压力高于需求时,限压阀7进行限压,部分高压气体提出车外15。
其中,所述反后坐机构用于火炮发射时,降低火炮车体受到的后坐力,减小车体受到的冲击。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不降低系统可靠性、不过度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降低车身受到的后坐力,减小车体受到的冲击。
本发明技术方案有利于缩短二次观瞄、发射时间并提高命中概率,有利于降低极限环境(如侧顷坡、水上、松软地面等)车辆侧翻、沉陷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反后坐机构以外,设置有车体2与炮管1,在车体2与炮管1之间设置有驻退机3、复进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后坐机构根据现代控制理论中恒力控制算法,所述主动控制所需的动力源为发射时的高压气体;
所述反后坐机构包括:气压系统14和执行器5;
所述气压系统14包括:单向阀8、限压阀7、蓄能器9以及压力源;
所述执行器5两端分别铰接在车体2与炮管1上,与驻退机3、复进机4并联。
其中,所述气压系统14连接炮管1,其压力源为发射时炮膛内的高压气体6。
其中,所述执行器5的高压腔为有活塞杆的工作腔室;
所述气压系统14的压力源经过单向阀8、限压阀7向蓄能器9蓄能,蓄能器9向执行器5的高压腔施加高压,高压对活塞杆施加作用,当炮管1后坐时执行器5输出拉力,从而抵消因炮管1后坐压缩驻退机3、复进机4对车体2的推力。
其中,所述执行器5的行程末端设计有卸压阀10,当运行至行程末端时,残余气体排出车外15,快速卸压。
其中,所述高压气体6为火药燃烧时产生的高压气体。
其中,所述气压系统14直接作用于执行器5。
其中,所述执行器5为气缸。
其中,所述气压系统14和执行器5,无传感、控制系统,无需任何电气元件。可与驻退机3、复进机4一体化设计。
其中,所述气压系统14的动力源为发射时炮膛内的高压气体;所述气压系统14入口连接炮膛内,出口连接执行器5高压腔,用高压钢管依次连接单向阀8、限压阀7、蓄能器9。
其中,所述反后坐机构用于火炮发射时,降低火炮车体受到的后坐力,减小车体受到的冲击。
实施例
本发明是依据主动悬挂领域的恒力控制算法提出的。该算法的控制思想是:用控制力实时抵消弹性元件的动态力,达到车身加速度最小化的目的。
具体而言,本发明将设计有源的主动控制系统。由于发射时火药燃烧可产生的高压气体,因此本发明不需额外引入动力源;由于激励形式单一仅有脉冲冲击,且控制力大小难以达到反坐力,因而无需安装传感器实现精确控制,部分抵消即可。因此,本发明中的控制系统实为被动系统,仅依靠机械元件就能完成。其组成如下。
所提供的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是在传统驻退机3、复进机4的基础上引入气压系统14和执行器5。气压系统14包括:单向阀8、限压阀7、蓄能器9等部件,其压力源6为发射时的高压气体。执行器5两端分别铰接在车体与炮管上,与驻退机3、复进机4并联。
所述气压系统14和执行器5,高压作用在活塞杆一侧。当炮管后坐时执行器输出拉力,抵消因炮管后坐压缩驻退机、复进机对车体的推力。气压系统14可直接作用于执行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安装在车体与炮管间,与传统驻退机、复进机在力学上为并联关系。本发明受车辆主动悬架领域的恒力控制算法启发,提出用控制力抵消后坐力的技术方案。
所述控制力来自执行器5及其气压系统。
所述执行器5两端分别铰接在车体2与炮管1上,在力学上与传统驻退机3、复进机4为并联关系,可采用一体化设计。所述执行器5的高压腔为有活塞杆的腔室。当炮管2后坐时执行器5输出拉力。执行器5行程末端设计有卸压阀10。
所述气压系统14的动力源为发射时炮膛内6的高压气体。系统入口连接炮膛内6,出口连接执行器5高压腔,用高压钢管依次连接单向阀8、限压阀7、蓄能器9等;
所述入口孔径需严格,尽量避免泄漏。高压气体为有害气体,需过滤或收集处理,避免直接排入战斗室对人体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所述反后坐机构以外,设置有车体(2)与炮管(1),在车体(2)与炮管(1)之间设置有驻退机(3)、复进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后坐机构包括:气压系统(14)和执行器(5);
所述气压系统(14)包括:单向阀(8)、限压阀(7)、蓄能器(9)以及压力源;
所述执行器(5)两端分别铰接在车体(2)与炮管(1)上,与驻退机(3)、复进机(4)并联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系统(14)连接炮管(1),其压力源为发射时炮膛内的高压气体(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5)的高压腔为有活塞杆的工作腔室;
所述气压系统(14)的压力源经过单向阀(8)、限压阀(7)向蓄能器(9)蓄能,蓄能器(9)向执行器(5)的高压腔施加高压,高压对活塞杆施加作用,当炮管(1)后坐时执行器(5)输出拉力,从而抵消因炮管(1)后坐压缩驻退机(3)、复进机(4)对车体(2)的推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5)的行程末端设计有卸压阀(1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体(6)为火药燃烧时产生的高压气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系统(14)直接作用于执行器(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系统(14)和执行器(5),与驻退机(3)、复进机(4)一体化设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系统(14)的动力源为发射时炮膛内的高压气体;所述气压系统(14)入口连接炮膛内,出口连接执行器(5)高压腔,用高压钢管依次连接单向阀(8)、限压阀(7)、蓄能器(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后坐机构用于火炮发射时,降低火炮车体受到的后坐力,减小车体受到的冲击。
CN201910862652.9A 2019-09-12 2019-09-12 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 Pending CN1105952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2652.9A CN110595266A (zh) 2019-09-12 2019-09-12 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2652.9A CN110595266A (zh) 2019-09-12 2019-09-12 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5266A true CN110595266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59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2652.9A Pending CN110595266A (zh) 2019-09-12 2019-09-12 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52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6232A (zh) * 2020-03-20 2020-07-17 魏衍伟 一种自动步枪平衡后坐缓冲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6232A (zh) * 2020-03-20 2020-07-17 魏衍伟 一种自动步枪平衡后坐缓冲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56979A (en) Gun recoil damper
CN110595266A (zh) 基于恒力控制原理的反后坐机构
IL47279A (en) Gun self powered drive system
CN103868647B (zh) 一种火炮膛内压力测量传感器的动态标定装置
CN110631412B (zh) 中大口径高精度自动步枪活塞长行程导气反后座自动系统
CN112833703A (zh) 一种多级缓冲结构及大口径狙击步枪
CN209991847U (zh) 一种兼备消音和消焰功能的制退器
US20110168007A1 (en) Conversion kit with recoil delay ac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formation of c1 howitzer in a more performent c-3 model
US8161863B1 (en) Recoil-actuated gun scavenger
CN214372010U (zh) 一种多级缓冲结构及大口径狙击步枪
RU2755926C2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мультикомпрессионная винтовка Челышева Г.В.
GB2350881A (en) Barrel jacket assembly
CN214344088U (zh) 一种脉冲枪固定击发的缓冲装置
EP4379307A1 (en) Artillery weapon
CN214502248U (zh) 一种40mm火箭筒用提高发射燃气利用率的增压装置
CN109204828A (zh) 一种用于步枪后坐缓冲的小型无人机低后坐前冲机构
RU2490580C1 (ru) Трехступенчатая легкогазовая установка
RU2309360C2 (ru) Противооткатно-нака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гнестрельного оружия
RU2074348C1 (ru)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ое орудие
RU2488063C2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ое оружие
RU2134859C1 (ru) Гидро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ое ружье для подводной охоты
Van et 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Some Muzzle Device Types on the Firing Force and Firing Impulse
RU103902U1 (ru) Миномет
SU530162A1 (ru) Ружье дл подводной охоты
WO2024115876A1 (en) Artillery weap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