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3662B - 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93662B CN110593662B CN201810609227.4A CN201810609227A CN110593662B CN 110593662 B CN110593662 B CN 110593662B CN 201810609227 A CN201810609227 A CN 201810609227A CN 110593662 B CN110593662 B CN 1105936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tch
- locking
- cover
- closed position
-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0065—Operating modes; Transformable to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包括一个承座以及与承座枢接且可枢转至一个封闭位置或一个非封闭位置的一个锁盖装置,锁闩控制设备还包括可选择安装的一个阻挡件、可选择安装的一个封闭件以及可选择安装的一个锁定闩限制框,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可依据配合的圆柱型锁闩装置、第一锁闩装置或第二锁闩装置的配置组装为只有一个侦测装置的第一模式、配置侦测装置、阻挡件以及封闭件的第二模式或配置侦测装置、阻挡件与锁定闩限制框的第三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闩控置装置,尤指一种通过模块化依据所配合的各种不同型式的锁闩装置选择组装成对应的模式,并且所述锁闩控置装置利用电子控制释放或上锁相配合的锁闩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安装在门上的锁具通常由一个锁闩装置以及操作锁闩装置的一个内侧操作装置及/或一个外侧操作装置,所述锁闩装置依据需求或使用的场合会有不同的配置,例如其中一种最简易的圆柱型锁闩装置只会配置可以内缩的一个闩头,另一种较复杂的盒型锁闩装置可能会配置有可以内缩的一个闩头、防止闩头被撬开的一个防撬闩,另外有一种更复杂的盒型锁闩装置配置可内缩的一个闩头、防止闩头被撬开的一个防撬闩以及提供第二上锁功能的一锁定闩,所述圆柱型或盒型锁闩装置的闩头、防撬闩或锁定闩会有各种不同的排列顺序或大小,因此需要在门框上设置对应特定的圆柱型或盒型锁闩装置的至少一个闩孔。再者,所述圆柱型或盒型锁闩装置通常都是传统的机械型式,若想要门具备电子锁具的功能,原始安装的圆柱型或盒型锁闩装置就需要被更换。
发明内容
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包括:一个承座,包括一个第一容室,第一容室包括一个第一开口以及一个第二开口,可选择的一个封闭件,可选择的一个锁定闩限制框,可选择的一个阻挡件,可选择的一个第一饰盖,包括小于第一开口的一个第一出口,可选择的一个第二饰盖,包括约等于第一开口的一个第二出口,一个锁盖装置,可被锁定地与承座枢接,锁盖装置未被锁定时可相对承座枢转至封闭第二开口的一个封闭位置或开放第二开口的一个非封闭位置,锁盖装置被锁定时,不可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
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可选择地组装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其中任意一种: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一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一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一饰盖遮蔽第一开口的一部分且第一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二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二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二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选择所述封闭件以及所述阻挡件容置在第一容室内,所述封闭件以及阻挡件分别阻塞第一容室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封闭件与阻挡件与第二饰盖的第二出口对齐。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三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二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二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选择所述锁定闩限制框以及所述阻挡件容置在第一容室内,所述阻挡件阻塞第一容室的一部分,所述锁定闩限制框区隔出一个锁定闩孔,并且所述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与第二饰盖的第二出口对齐,当所述锁盖装置不可枢转至非封闭位置时,不允许所述封闭件、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从第一容室中卸除或容置入第一容室内,当所述锁盖装置可枢转至非封闭位置时,允许所述封闭件、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从第一容室中卸除或容置入第一容室内。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包括:一个承座,包括一个第一容室,第一容室包括一个第一开口以及一个第二开口,可选择的一个封闭件,可选择的一个锁定闩限制框,可选择的一个阻挡件,可选择的一个第一饰盖,包括小于第一开口的一个第一出口,可选择的一个第二饰盖,包括约等于第一开口的一个第二出口,一个锁盖装置,可被锁定地与承座枢接,锁盖装置未被锁定时可相对承座枢转至封闭第二开口的一个封闭位置或开放第二开口的一个非封闭位置,锁盖装置被锁定时,不可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可相配合的一个圆柱型锁闩装置,包括一个闩头,可相配合的一个第一盒型锁闩装置,包括一个第一闩头以及与第一闩头连动的一个第一防撬闩,当第一防撬闩伸出时,允许所述第一闩头内缩,当第一防撬闩内缩时,不允许所述第一闩头内缩,可相配合的一个第二盒型锁闩装置,包括一个第二闩头以及与第二闩头连动的一个第二防撬闩,当第二防撬闩伸出时,允许所述第二闩头内缩,当第二防撬闩内缩时,不允许所述第二闩头内缩,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可与所述圆柱型锁闩装置、第一盒型锁闩装置或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其中一种配合而选择组装为对应的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其中一种。
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一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一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一饰盖遮蔽第一开口的一部分且第一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所述第一容室用来容置所述圆柱型锁闩装置的闩头,在锁盖装置被上锁时,不允许圆柱型锁闩装置的闩头脱离第一容室,在锁盖装置被解锁时,允许圆柱型锁闩装置的闩头推动锁盖装置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而脱离第一容室,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二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二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二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选择所述封闭件以及所述阻挡件容置在第一容室内,所述封闭件以及阻挡件分别阻塞第一容室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封闭件与阻挡件与第二饰盖的第二出口对齐,所述第一容室用来容置所述第一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一闩头,所述阻挡件用来抵压第一防撬闩内缩,在锁盖装置被上锁时,不允许第一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一闩头脱离第一容室,在锁盖装置被解锁时,允许第一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一闩头推动锁盖装置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而脱离第一容室,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三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二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二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选择所述锁定闩限制框以及所述阻挡件容置在第一容室内,所述阻挡件阻塞第一容室的一部分,所述锁定闩限制框区隔出一个锁定闩孔,并且所述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与第二饰盖的第二出口对齐,所述第一容室用来容置所述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二闩头,所述阻挡件用来抵压第二防撬闩内缩,锁定闩限制框的锁定闩孔用来容置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锁定闩,在锁盖装置被上锁时,不允许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二闩头脱离第一容室,在锁盖装置被解锁时且锁定闩位于锁定闩限制框的锁定闩孔内时,不允许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二闩头脱离第一容室,在锁盖装置被解锁时且锁定闩位于锁定闩限制框的锁定闩孔外时,允许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二闩头推动锁盖装置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而脱离第一容室,当所述锁盖装置不可枢转至非封闭位置时,不允许所述封闭件、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从第一容室中卸除或容置入第一容室内,当所述锁盖装置可枢转至非封闭位置时,允许所述封闭件、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从第一容室中卸除或容置入第一容室内。
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可供在不更换原始圆柱型或盒型锁闩装置的情况下,只安装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就能利用电子方式控制门是否可以被开启。
本发明的模块化电动锁闩控制设备通过将锁盖装置操作至非封闭位置的后能够依据所配搭的锁闩装置快速地选择组装、拆卸或移动位置所述的封闭件、锁定闩限制框或阻挡件,使得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可以被快速地被组装为第一、第二或第三模式。
在配合图式说明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的下将可更清楚了解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的锁盖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的侦测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一模式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4的5-5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的6-6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6的7-7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的8-8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9是电动上锁装置的锁定件位移至内缩位置的状态图。
图10是组装为第一模式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的锁盖装置被圆柱型锁闩装置推动位移至非封闭位置的状态图。
图11是圆柱型锁闩装置脱离组装为第一模式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的状态图。
图12显示电动上锁装置组装在第二位置且锁定件位于伸出位置的状态图。
图13显示电动上锁装置组装在第二位置且锁定件位于内缩位置的状态图。
图14显示操作锁盖装置位于非封闭位置安装或拆卸封闭件的状态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二模式的立体图。
图16是沿图15的16-16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7是沿图15的17-17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8是沿图17的18-18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三模式的立体图。
图20是沿图19的20-20线所取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电动锁闩控制设备;20承座;21外盖;22前表面;23后表面;24第一侧面;26第二侧面;28第一容室;30第一开口;32第二开口;36第二容室;38轨道;40容置部;42贯穿部;44结合部;46轴孔;48侦测装置;50支撑座;51锁固件;52组合端;54枢接端;56枢接槽;58底壁;60凹室;62穿孔;64关闭感测器;66拨片;68凸耳;72抵靠面;74槽道;76转轴;78偏置弹簧;80抵压件;82锁盖装置;84锁盖;86外侧;88内侧;88A枢孔;90内表面;92第一嵌合部;94第二嵌合部;98导板;98A第一表面;98B第二表面;111导槽;113扩大部;115定位部;116第一螺丝;118第二螺丝;117衔接件;119卡块;131第一衬件;133第二衬件;135螺丝;137枢轴;137A复归弹簧;139圆柱型锁闩装置;151闩头;153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5第一闩头;157第一防撬闩;159第二盒型锁闩装置;171第二闩头;173第二防撬闩;175锁定闩;177封闭件;179外壁;191组装壁;191A组装孔;193侧壁;195通孔;197锁定闩限制框;199安装壁;199A安装孔;211端壁;213锁定闩孔;215透孔;217螺合件;217A第一螺帽;219阻挡件;231组合端;231A凸部;233阻挡端;235螺接件;235A第二螺帽;237第一饰盖;238第一出口;251第二饰盖;253第二出口;255电动上锁装置;257支架;259侧壁;271端壁;273穿孔;275结合壁;277结合槽;279第一端;280螺丝;291第二端;293状态感测器;295驱动器;297锁定件;299嵌槽;311触发端。
具体实施方式
所有图式系仅便于解释基本教导而已,图式中将对构成说明用实施例的元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或在阅读及了解以下描述后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以下描述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也属业界技能。
在不同图式中系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元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顶部”、“底部”、“第一”、“第二”、“向前”、“向后”、“反向”、“前”、“后”、“高度”、“寛度”、“长度”、“端”、“侧”、“水平”、“垂直”等等及类似用语系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说明用实施例而已。
依据图式所示,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置装置10通过模块化可以依据相配合的锁闩装置选择组装为不同的模式,用来将配合的锁闩装置的闩头上锁或释放。
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包括一个承座20,承座20包括相互隔开的一个前表面22与一个后表面23,承座20还包括在前、后表面22、23的两侧之间延伸的一个第一侧面24以及一个第二侧面26(如图1所示),承座20还包括由前表面22朝后表面23延伸但与后表面23隔开的一个第一容室28以及由后表面23朝第一容室28延伸且部分连通的一个第二容室36,在第一与第二容室28、36之间形成一个结合部44,承座20也包括位于第一与第二容室28、36交界处的一个轴孔46,承座20还包括由第二侧面26延伸至第一容室28的长条形的一个轨道38,轨道38包括与第二侧面26邻接且与第一容室28隔开的一个容置部40以及在容置部40与第一容室28之间延伸且小于容置部40的一个贯穿部42,承座20还包括形成在前表面22且与第一容室28连通的一个第一开口30以及形成在第一侧面24与第一开口30邻接且与第一容室28连通的一个第二开口32。所述承座20系安装在一个门框的端面上(图未示)。
参阅图2所示,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还包括与承座20枢接的一个锁盖装置82,锁盖装置82包括一个锁盖84,锁盖84包括一个外侧86以及一个内侧88,锁盖84还包括在内、外侧88、86之间延伸的一个内表面90,锁盖84还包括形成在内侧88的外周且位于两端的凸出状的两个第一嵌合部92以及与一个第一嵌合部92隔开的一个第二嵌合部94,锁盖84还包括形成在内侧88的一个枢孔88A。
锁盖84的枢孔88A与承座20的轴孔46对齐,所述内表面90朝向第一容室28,使用一支枢轴137穿入轴孔46与枢孔88A(如图6、图7所示),此外,在枢轴137的外侧且位于锁盖84与承座20之间设置一个复归弹簧137A,如此锁盖84可以相对承座20独自枢转至一个封闭位置(如图5、图6所示)或一个非封闭位置(如图10所示),当锁盖84位于封闭位置时,锁盖84系封闭第二开口32(如图5、图6所示),且锁盖84的外侧86位于第二开口32中,当锁盖84位于非封闭位置时,锁盖84开放第二开口32(如图10、图18所示),所述复归弹簧137A朝向封闭位置偏压锁盖84。
锁盖装置82还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锁盖84上的一个导板98,导板98包括相互隔开一个第一表面98A以及一个第二表面98B,导板98还包括由第一表面98A延伸至第二表面98B长条的一个导槽111,导槽111包括由第二表面98B朝第一表面98A延伸但与第一表面98A隔开的一个扩大部113以及在扩大部113与第一表面98A之间延伸的一个定位部115,定位部115小于扩大部113,定位部115的表面由复数个连续凹凸形状所构成。导板98通过两个第一螺丝116可拆卸地螺设在锁盖84之内表面90上。
锁盖装置82也包括可选择位置地且可拆卸地组装在导板98的第一表面98A上的一个衔接件117,衔接件117还包括与所述定位部115形状配合的一个卡块119,衔接件117的卡块119可选择位置地与导槽111的定位部115结合,并且由于衔接件117的卡块119与导槽111的定位部115都是凹凸配合的形状,因而当衔接件117的卡块119与导槽111的定位部115的卡块119结合之后,衔接件117相对于导板98的位置就被定位,进一步允许使用两个第二螺丝118穿过导槽111并螺入衔接件117中(如图8所示),将衔接件117固定地组装再导板98上所选定的位置。
在所述衔接件117组装在导板98的后就可以将导板98组装在锁盖84之内表面90,主要是将导板98的第二表面98B贴靠在锁盖84之内表面90,进一步使用螺丝将导板98锁固定。
锁盖装置82包括可选择的一个第一衬件131以及厚度小于第一衬件131的一个第二衬件133,所述第一或第二衬件131、133可选择地组装在衔接件117上,使用两个螺丝135穿过第一或第二衬件131、133并与衔接件117螺接,如此就可以将第一或第二衬件131、133与衔接件117可拆卸地组装再一起(如图5、图16所示)。所述选择第一或第二衬件131、133系依据与电动锁闩控置装置10配合的为锁闩装置型态有关。
参阅图1所示,所述电动锁闩控置装置10还包括可选择的一个封闭件177、可选择的一个锁定闩限制框197、可选择的一个阻挡件219、可选择的一个第一饰盖237以及可选择的一个第二饰盖251,其中所述封闭件177包括一个外壁179以及邻接在外壁179两侧的一个侧壁193以及一个组装壁191,所述侧壁193包括两个通孔195,组装壁191包括分别与各通孔195排列成一直线的两个组装孔191A。
所述锁定闩限制框197包括相互隔开的一个端壁211以及一个安装壁199,所述端壁211包括两个透孔215,安装壁199包括分别与各透孔215排列成一直线的两个组装孔191A,锁定闩限制框197区隔出一个锁定闩孔213。所述阻挡件219包括排列成L形的一个阻挡端233以及一个组合端231,组合端231包括可容置在轨道38的贯穿部42中之一个凸部231A。
所述第一饰盖237与第二饰盖251可选择一者地组装在承座20的前表面22,如图1所示,第一饰盖237包括小于第一开口30的一个第一出口238,第一出口238延伸至第一饰盖237的一侧形成开放状,所述第二饰盖251包括大于第一出口238且约等于第一开口30的一个第二出口253,所述第二出口253延伸至第二饰盖251的一侧。
参阅图3所示,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还包括容置在第一容室28内的一个侦测装置48,侦测装置48包括一个支撑座50包括相互隔开的一个组合端52以及一个枢接端54,支撑座50还包括形成在枢接端54的一个枢接槽56以及与枢接槽56隔开且延伸至组合端52的一个凹室60,枢接槽56界定出一个底壁58,支撑座50还包括由底壁58延伸至凹室60的一个穿孔62。
所述侦测装置48还包括一个拨片66、一个抵压件80以及一个关闭感测器64,其中拨片66包括形成在一侧的一个凸耳68,凸耳68包括一个抵靠面72以及形成在抵靠面72上的一个槽道74,所述拨片66的凸耳68容置在支撑座50的枢接槽56内,利用一转轴76穿过支撑座50的枢接端54以及凸耳68,使得拨片66能相对支撑座50枢转至一个非触压位置(如图5所示)或一个触压位置(如图10所示),在转轴76外侧且位于拨片66与支撑座50之间设置一个偏置弹簧78,偏置弹簧78朝向非触压位置偏压拨片66。
所述关闭感测器64由微动开关所构成,固定在凹室60中且与穿孔62对齐,所述抵压件80由钢珠所构成,抵压件80容置在穿孔62内且介于关闭感测器64与拨片66的凸耳68之间,参阅图5所示,而当拨片66位于非触压位置时,抵压件80位于槽道74内,因而抵压件80没有触压关闭感测器64,参阅图10所示当拨片66位于触压位置时,抵压件80位于槽道74外侧,拨片66的凸耳68压迫抵压件80触压所述关闭感测器64。
所述侦测装置48容置在第一容室28内,并且侦测装置48的支撑座50的组合端52与承座20的轨道38对齐(如图6所示),所述侦测装置48可沿着轨道38调整至适当的位置的后使用两个锁固件51经由轨道38与支撑座50的组合端52螺接,如此能够将侦测装置48定位在所选的位置上,侦测装置48所需固定的位置系依据与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配合的锁闩装置有关。
依据图式所示,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还包括容置在第二容室36一个电动上锁装置255,其包括一个支架257,支架257包括一个侧壁259以及分别形成在侧壁259两端的一两个端壁271,所述侧壁259包括分别靠近两个端壁271的两个穿孔273,支架257还包括形成在侧壁259的一侧且位于两个端壁271之间的一个结合壁275,结合壁275包括对应承座20的一个结合槽277,结合槽277包括相互隔开的一个第一端279与一个第二端291。
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还包括结合在支架257上的两个驱动器295以及分别被各驱动器295驱动的两个锁定件297,其中两个驱动器295由电磁阀所构成,所述的两个锁定件297个包括一个嵌槽299以及与嵌槽299隔开的一个触发端311,各锁定件297分别与各驱动器295结合,因而各驱动器295能够带动对应的锁定件297位移至一个内缩位置(如图9所示)或一个伸出位置(如图7所示)。两个驱动器295固定在侧壁259上而且分别邻近一个端壁271,各锁定件297的触发端311分别从两个穿孔273穿过,所述侧壁259进一步设置一个状态感测器293,所述状态感测器293靠近两个锁定件297的触发端311的其中之一。
所述电动上锁装置255通过支架257配合承座20的结合部44可选择结合在结合槽277的第一端279与结合部44对齐的第一位置(如图7所示)或第二端291与结合部44对齐的第二位置(如图12所示),并且使用一螺丝280固定电动上锁装置255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电动上锁装置255选择安装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的各锁定件297与锁盖装置82的各第一嵌合部92对齐,当电动上锁装置255选择安装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各锁定件297与锁盖装置82的各第一嵌合部92错开,并且其中一个锁定件297介于第一与第二嵌合部92、94之间。此外,所述承座20的后表面23设置一个外盖21用来封闭第二容室36。
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能依据所配合的锁闩装置的种类或形态调整安装在第一容室28内的组件以及组件的位置,参阅图4~图8所示假设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配合一种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组装为第一模式,所述电动上锁装置255安装在为常闭状态第一位置(如图7所示)。
由于所述圆柱型锁闩装置139只有一个闩头151,所以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选择不将封闭件177、锁定闩限制框197以及阻挡件219安装在第一容室28内,如此第一容室28内只有侦测装置48,此外,对应圆柱型锁闩装置139选择安装第一饰盖237(如图4所示),第一饰盖237的第一出口238大致上位于第一开口30之中央,并且部分第一开口30被第一饰盖237遮蔽,所述第一饰盖237的第一出口238的大小较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略大,因而允许闩头151通过第一出口238进入第一容室28内,此外由于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位于第一容室28之中央,所述侦测装置48可以通过放松锁固件51后调整侦测装置48的位置大约位于第一容室28之中央且与第一饰盖237的第一出口238对齐(如图6所示)再螺紧,如此就能固定侦测装置48的位置。
此外,所述锁盖装置82可以卸下导板98调整衔接件117的位置与侦测装置48对齐之后,在将衔接件117与导板98组装在一起,并且锁盖装置82对应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尺寸选择厚度较大的第一衬件131组装在衔接件117上。
参阅图5、图6所示,在门关闭时,所述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容置在承座20的第一容室28内,进一步闩头151抵压拨片66位于非触压位置,抵压件80位于槽道74内,如此所述抵压件80不触压关闭感测器64,如此可以侦测门位于关闭位置。
在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位于第一容室28且锁盖装置82位于封闭位置时,若所述电动上锁装置255的锁定件297位于伸出位置,所述各锁定件297的嵌槽299分别与各第一嵌合部92嵌合,如此锁盖装置82被电动上锁装置255上锁而无法由封闭位置往非封闭位置枢转,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被第一衬件131配合第一饰盖237的第一出口238限制,进一步所述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无法脱离第一容室28,因而门被上锁无法开启。
在电动上锁装置255接收到解锁信号时,所述各驱动器295连动各锁定件297由伸出位置(如图7所示)位移至内缩位置(如图9所示),在这样的状态下,所述各锁定件297位移与对应的第一嵌合部92错开,并且邻近状态感测器293的锁定件297的触发端311抵压该状态感测器293(如图9所示),而能够侦测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设定为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锁盖装置82并未被上锁,因而只要推动门就能使得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抵压锁盖装置82的锁盖84之内表面90,造成锁盖装置82由封闭为置(如图5所示)枢转至非封闭位置(如图10所示),进一步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可以完全脱离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
在闩头151完全脱离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之后,所述复归弹簧137A偏压锁盖84复位至封闭位置,并且所述偏置弹簧78偏压拨片66复位至触压位置(如图11所示),所述关闭感测器64被抵压件80触压,进一步驱动各驱动器295运作使各锁定件297由内缩位置复位至伸出位置,所述锁盖装置82的两个第一嵌合部92再次与两个锁定件297的嵌槽299嵌合,锁盖装置82被上锁。
在锁盖装置82被上锁且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位于承座20的第一容室28外侧的状态下要关闭门,所述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被锁盖装置82抵压而内缩(图未示),因而圆柱型锁闩装置139随着门位移至与第一饰盖237的第一出口238对齐的位置,闩头151复位伸出并且抵压拨片66由触压位置再次枢转至非触压位置,如此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被锁定在承座20的第一容室28内。
此外,所述电动上锁装置255除了安装在第一位置设定为常闭状态之外,也能选择安装在第二位置而设定为常开状态,参阅图12所示,当电动上锁装置255安装在第二位置时,在锁盖装置82位于封闭位置且各锁定件297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其中一个锁定件297与第一及第二嵌合部92、94错开,另一个锁定件297与第一嵌合部92错开,因此锁盖装置82没有被上锁,如此位于第一容室28内的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的闩头151能够随着门枢转而推动锁盖装置82由封闭位置往非封闭位置枢转,参阅图13所示,在各驱动器295连动各锁定件297位移至内缩位置且锁盖装置82位于封闭位置时,其中一个锁定件297与第二嵌合部94嵌合,另一个锁定件297与第一嵌合部92嵌合,如此锁盖装置82被上锁。
由此可知,改变所述电动上锁装置255组装在第一或第二位置可以将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设定为常开状态或常闭状态。
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除了假设组装为第一模式搭配圆柱型锁闩装置139使用之外,该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也能假设组装为第二模式搭配一个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使用,参阅图14~图18所示,所述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安装在一个门之内部,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包括外露在门的端面外侧的一个第一闩头155以及一个第一防撬闩157。
由于所述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的第一闩头155为在第一容室28的下侧,因此先从承座20外侧放松两个锁固件51之后,将侦测装置48位移至靠近第一容室28下方的位置固定(如图17所示),进一步将所述导板98从锁盖84上卸下,并且将衔接件117卸下调整至与侦测装置48对齐的位置之后,再将导板98锁固至锁盖84之内表面90上,进一步选择符合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的第一闩头155尺寸的第二衬件133通过两个螺丝135螺合在衔接件117上,为了对应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的第一闩头155位置,系选择第二饰盖251安装在承座20的前表面22上。
此外,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组装为第二模式系选择将封闭件177以及对应第一防撬闩157的阻挡件219组装在承座20的第一容室28内,由于所述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没有设置额外的锁定闩,因此需要把第一容室28多出来的部分填满,所述的封闭件177对应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设置在第一容室28靠近上方的位置,并且为了将封闭件177固定在第一容室28内,需先将锁盖装置82设定在解锁状态,进一步将锁盖装置82枢转至非封闭位置,参阅图14所示,如此所述封闭件177的侧壁193与两个通孔195就会外露在第二开口32中,进一步允许使用例如螺丝起子的工具将两个螺合件217分别通过两个通孔195与两个组装孔191A,使得各螺合件217能够分别与额外放置在轨道38的容置部40内且截面为方形的两个第一螺帽217A螺合,如此就能够将容置在第一容室28内的封闭件177固定在第一容室28靠上端的位置。
所述的阻挡件219容置在第一容室28内且与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的第一防撬闩157对齐的位置(位于侦测装置48与封闭件177之间),阻挡件219的凸部231A位于轨道38的贯穿部42中,在所述锁盖装置82位于非封闭位置的状态下,允许使用螺丝起子将一个螺接件235穿过阻挡件219的组合端231并与容置在轨道38的贯穿部42内的一个第二螺帽235A螺合,如此阻挡件219就能固定在对应第一防撬闩157的位置。
参阅图16所示,在第一闩头155位于第一容室28内时,第一闩头155抵压侦测装置48的拨片66位于非触压位置,参阅图17、图18所示,所述第一防撬闩157受到阻挡件219的阻挡端233挤压而内缩,在第一防撬闩157内缩的状态下,第一闩头155无法被从外侧抵压而内缩,如此第一闩头155有防撬的效果,第一容室28剩余没有与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配合的空间被所述封闭件177填满(如图17所示)。
同样地,在锁盖装置82没有被上锁的状态下,直接推动门能够使得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的第一闩头155抵压第二衬件133造成锁盖装置82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在锁盖装置82被上锁的状态下,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的第一闩头155会被限制在承座20的第一容室28内。
参阅图19、图20所示,系假设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组装为配合一个第二盒型锁闩装置159的第三模式,所述第二盒型锁闩装置159包括一个第二闩头171、一个第二防撬闩173以及可以被控制而伸出或内缩的一个锁定闩175,所述的第二防撬闩173位于锁定闩175与第二闩头171之间。
所述配合第二盒型锁闩装置159组装为第三模式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选择将锁定闩限制框197以及阻挡件219容置在承座20的第一容室28内,所述锁定闩限制框197同样能在锁盖装置82位于非封闭位置时,使用螺丝起子搭配两个螺合件217分别穿过两个透孔215与两个安装孔199A与额外容置在轨道38的容置部40内的两个第一螺帽217A螺接,如此所述锁定闩限制框197固定在第一容室28中靠近上方的位置,同样地阻挡件219则被固定在锁定闩限制框197与侦测装置48之间,承座20外侧选择将第二饰盖251组装在前表面22上,如此所述的锁定闩限制框197与锁定闩175对齐,第二防撬闩173与阻挡件219对齐,第二闩头171与侦测装置48对齐。
在门关闭时,所述锁定闩175容置在锁定闩限制框197的锁定闩孔213内,第二防撬闩173受到阻挡件219的阻挡端233挤压而内缩,所述第二闩头171容置在第一容室28内。
由于锁定闩限制框197锁固在第一容室28内,因此当锁定闩175位于锁定闩限制框197的锁定闩孔213时(如图19所示),锁定闩175无法随着门的枢转而脱离锁定闩限制框197,因此即便锁盖装置82设定为解锁,第二闩头171仍然无法推动锁盖装置82由封闭位置枢转往非封闭位置,如此形成了上锁。
当第二盒型锁闩装置159的锁定闩175内缩脱离锁定闩限制框197的锁定闩孔213时,若锁盖装置82设定为上锁状态,则第二闩头171仍然无法推动锁盖装置82枢转至非封闭位置而脱离第一容室28,如此形成了上锁。
当第二盒型锁闩装置159的锁定闩175内缩脱离锁定闩限制框197的锁定闩孔213时,若锁盖装置82设定为解锁状态,则第二闩头171可推动锁盖装置82枢转至非封闭位置而脱离第一容室28,如此形成了解锁。
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可以在不更换原始圆柱型或盒型锁闩装置的情况下,只安装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就能利用电子方式控制门是否可以被开启,使得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可以被快速地被组装为第一、第二或第三模式。
本发明的模块化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通过将锁盖装置82操作至非封闭位置的后能够依据所配搭的锁闩装置快速地选择组装、拆卸或移动位置所述的封闭件177、锁定闩限制框197或阻挡件219。
所述电动上锁装置255可选择组装在第一或第二位置,具有可以快速地将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设定为常开状态或常闭状态。
本发明的基本教导已加以说明,对具有本领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许多延伸和变化将是显而易知者。举例言的,例如,本发明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不只能搭配图式与说明书所示的圆柱型锁闩装置139、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或第二盒型锁闩装置159,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组装成第二模式时可以通过改变阻挡件219、封闭件177以及侦测装置48在第一容室28内的位置搭配第一闩头155与第一防撬闩157布置位置不同的其他种形式的第一盒型锁闩装置153,此外,电动锁闩控制设备10组装为第三模式时可以通过改变锁定闩限制框197、封闭件177以及侦测装置48在第一容室28内的位置搭配第二闩头171与第二防撬闩173布置位置不同的其他种形式的第二盒型锁闩装置159。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是包括:
一个承座,包括一个第一容室,第一容室包括一个第一开口以及一个第二开口;
可选择的一个封闭件;
可选择的一个锁定闩限制框;
可选择的一个阻挡件;
可选择的一个第一饰盖,包括小于第一开口的一个第一出口;
可选择的一个第二饰盖,包括约等于第一开口的一个第二出口;
一个锁盖装置,可被锁定地与承座枢接,锁盖装置未被锁定时能够相对承座枢转至封闭第二开口的一个封闭位置或开放第二开口的一个非封闭位置,锁盖装置被锁定时,不可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
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可选择地组装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其中任意一种;
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一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一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一饰盖遮蔽第一开口的一部分且第一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
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二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二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二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选择所述封闭件以及所述阻挡件容置在第一容室内,所述封闭件以及阻挡件分别阻塞第一容室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封闭件与阻挡件与第二饰盖的第二出口对齐,
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三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二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二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选择所述锁定闩限制框以及所述阻挡件容置在第一容室内,所述阻挡件阻塞第一容室的一部分,所述锁定闩限制框区隔出一个锁定闩孔,并且所述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与第二饰盖的第二出口对齐,
当所述锁盖装置不可枢转至非封闭位置时,不允许所述封闭件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从第一容室中卸除或容置入第一容室内,
当所述锁盖装置可枢转至非封闭位置时,允许所述封闭件、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从第一容室中卸除或容置入第一容室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座还包括一个轨道,所述封闭件包括一个外壁以及邻接在外壁两侧的一个侧壁以及一个组装壁,所述侧壁包括一个通孔,组装壁包括与通孔排列成一直线的一个组装孔,选择安装所述封闭件时,封闭件的侧壁朝向所述锁盖装置,所述组装孔与轨道对齐,在所述锁盖装置位于非封闭位置时,所述封闭件的侧壁外露,允许一螺合件通过封闭件的通孔、组装孔及轨道;
一第一螺帽,可选择地与所述螺合件螺合将封闭件固定在第一容室或者螺合件从第一螺帽拆除,将封闭件从第一容室内卸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座还包括一个轨道,所述锁定闩限制框包括一个端壁以及一个安装壁,所述端壁包括一个透孔,安装壁包括与透孔排列成一直线的一个安装孔,选择安装所述锁定闩限制框时,锁定闩限制框的端壁朝向所述锁盖装置,所述安装孔与轨道对齐,在所述锁盖装置位于非封闭位置时,所述锁定闩限制框的端壁外露,允许一螺合件通过锁定闩限制框的透孔、安装孔及轨道;
一第一螺帽,可选择地与所述螺合件螺合将锁定闩限制框固定在第一容室或者螺合件从第一螺帽拆除,将锁定闩限制框从第一容室内卸下。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与第二侧面邻接且与第一容室隔开的一个容置部以及在容置部与第一容室之间延伸且小于容置部的一个贯穿部,所述第一螺帽容置在轨道的容置部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还包括一个组合端,组合端包括能够容置在轨道的贯穿部内的一个凸部,只有在所述锁盖装置位于非封闭位置时,所述阻挡件的组合端外露,允许一螺接件通过阻挡件的组合端及轨道;
一第二螺帽,可选择地与所述螺接件螺合将阻挡件固定在第一容室或者螺接件从第二螺帽拆除,将阻挡件从第一容室内卸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侦测装置,可选择位置地容置在第一容室中,其中所述承座还包括相互隔开的一个前表面与一个后表面,承座还包括在前、后表面的两侧之间延伸的一个第一侧面与一个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开口位于前表面,第二开口第一侧面,承座还包括形成在第二侧面且连通至第一容室的一个轨道,轨道位于前、后表面之间,所述侦测装置能够沿着轨道调整位置并定位在所选的位置上;
一个电动上锁装置,其中所述承座还包括形成在后表面的一个第二容室,所述电动上锁装置容置在第二容室内且与所述锁盖装置可锁定地连接,电动上锁装置能够锁定锁盖装置在封闭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装置还包括:
一个支撑座,包括一个枢接端,支撑座还包括形成在枢接端的一个枢接槽,枢接槽包括一个穿孔;
一个拨片,包括与枢接端枢接的一个凸耳,凸耳包括一个抵靠面,拨片能相对支撑座被推动而枢转至一个触压位置或被释放而枢转至一个非触压位置;
抵压件,可移动地容置在穿孔内贴靠在拨片的抵靠面;
关闭感测器,结合在支撑座上且邻接在抵压件的一侧;
当拨片位于触压位置时,抵压件触压所述关闭感测器;
当拨片位于非触压位置时,抵压件不触压所述关闭感测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还包括形成在抵靠面上的一个槽道;
当拨片位于触压位置时,所述抵压件位于槽道之外,
当拨片位于非触压位置时,所述抵压件位于槽道之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装置还包括:
一个锁盖,锁盖包括与承座枢接的一个内侧,锁盖还包括形成在内侧且延伸入第二容室的一个第一嵌合部以及与第一嵌合部隔开且位于第二容室内的一个第二嵌合部;
所述电动上锁装置还包括:
一个支架,包括一个结合壁,结合壁包括一个结合槽,结合槽包括一个第一端与一个第二端,所述承座包括形成在第一与第二容室之间的一个结合部,支架可选择结合槽的第一端与承座的结合部结合而定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端与结合部结合而定位在第二位置;
一个驱动器,固设在支架上;
一个锁定件,与驱动器连动地结合,锁定件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嵌合部的一个嵌槽,所述驱动器带动锁定件位移至一个伸出位置或一个内缩位置;
当支架位于第一位置且锁定件位于伸出位置时,锁定件与第一嵌合部嵌合,锁盖装置被锁定而无法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
当支架位于第一位置且锁定件位于内缩位置时,锁定件位于第一与第二嵌合部之间,锁盖装置被释放而可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
当支架位于第二位置且锁定件位于伸出位置时,锁定件位于第一与第二嵌合部之间,锁盖装置被释放而能够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
当支架位于第二位置且锁定件位于内缩位置时,锁定件与第二嵌合部嵌合,锁盖装置被锁定而无法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锁盖装置还包括:
一个锁盖,与承座枢接,锁盖包括一个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在锁盖位于封闭位置时朝向第一容室;
一个导板,可拆卸地组装再锁盖之内表面,导板包括一个第一表面以及一个第二表面,导板还包括由其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的一个导槽,导板的第二表面朝向锁盖之内表面;
一个衔接件;
一个第二螺丝,由导板的第二表面通过导槽与衔接件螺接,使衔接件可拆卸地组装在导板的第一表面;
可选择的一个第一衬件;
可选择的一个第二衬件,所述第一衬件的厚度大于第二衬件的厚度;
可选择的一个螺丝;
衔接件可选择螺丝由外侧穿过第一或第二衬件,使第一或第二衬件的其中之一可拆卸地结合或不与第一或第二衬件的任意一个结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的导槽还包括由第二表面朝第一表面延伸但与第一表面隔开的一个扩大部以及在扩大部与第一表面之间延伸且为凹凸状的一个定位部,所述衔接件还包括与所述定位部形状配合的一个卡块,衔接件的卡块可选择位置地与导槽的定位部结合,所述第二螺丝的头部容置在导板的扩大部内。
12.一种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是包括:
一个承座,包括一个第一容室,第一容室包括一个第一开口以及一个第二开口;
可选择的一个封闭件;
可选择的一个锁定闩限制框;
可选择的一个阻挡件;
可选择的一个第一饰盖,包括小于第一开口的一个第一出口;
可选择的一个第二饰盖,包括约等于第一开口的一个第二出口;
一个锁盖装置,可被锁定地与承座枢接,锁盖装置未被锁定时可相对承座枢转至封闭第二开口的一个封闭位置或开放第二开口的一个非封闭位置,锁盖装置被锁定时,不可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
可相配合的一个圆柱型锁闩装置,包括一个闩头;
可相配合的一个第一盒型锁闩装置,包括一个第一闩头以及与第一闩头连动的一个第一防撬闩,当第一防撬闩伸出时,允许所述第一闩头内缩,当第一防撬闩内缩时,不允许所述第一闩头内缩;
可相配合的一个第二盒型锁闩装置,包括一个第二闩头以及与第二闩头连动的一个第二防撬闩,当第二防撬闩伸出时,允许所述第二闩头内缩,当第二防撬闩内缩时,不允许所述第二闩头内缩;
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可与所述圆柱型锁闩装置、第一盒型锁闩装置或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其中一种配合而选择组装为对应的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的其中一种:
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一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一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一饰盖遮蔽第一开口的一部分且第一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所述第一容室用来容置所述圆柱型锁闩装置的闩头,在锁盖装置被上锁时,不允许圆柱型锁闩装置的闩头脱离第一容室,在锁盖装置被解锁时,允许圆柱型锁闩装置的闩头推动锁盖装置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而脱离第一容室,
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二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二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二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选择所述封闭件以及所述阻挡件容置在第一容室内,所述封闭件以及阻挡件分别阻塞第一容室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封闭件与阻挡件与第二饰盖的第二出口对齐,所述第一容室用来容置所述第一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一闩头,所述阻挡件用来抵压第一防撬闩内缩,在锁盖装置被上锁时,不允许第一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一闩头脱离第一容室,在锁盖装置被解锁时,允许第一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一闩头推动锁盖装置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而脱离第一容室,
当所述电动锁闩控制设备组装为第三模式时,选择所述第二饰盖与承座结合,第二出口与第一开口对齐,选择所述锁定闩限制框以及所述阻挡件容置在第一容室内,所述阻挡件阻塞第一容室的一部分,所述锁定闩限制框区隔出一个锁定闩孔,并且所述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与第二饰盖的第二出口对齐,所述第一容室用来容置所述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二闩头,所述阻挡件用来抵压第二防撬闩内缩,锁定闩限制框的锁定闩孔用来容置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锁定闩,在锁盖装置被上锁时,不允许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二闩头脱离第一容室,在锁盖装置被解锁时且锁定闩位于锁定闩限制框的锁定闩孔内时,不允许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二闩头脱离第一容室,在锁盖装置被解锁时且锁定闩位于锁定闩限制框的锁定闩孔外时,允许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二闩头推动锁盖装置由封闭位置枢转至非封闭位置而脱离第一容室,
当所述锁盖装置不可枢转至非封闭位置时,不允许所述封闭件、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从第一容室中卸除或容置入第一容室内,
当所述锁盖装置可枢转至非封闭位置时,允许所述封闭件、锁定闩限制框以及阻挡件从第一容室中卸除或容置入第一容室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座还包括一个轨道,所述锁定闩限制框包括一个端壁以及一个安装壁,所述端壁包括一个透孔,安装壁包括与透孔排列成一直线的一个安装孔,选择安装所述锁定闩限制框时,锁定闩限制框的端壁朝向所述锁盖装置,所述安装孔与轨道对齐,在所述锁盖装置位于非封闭位置时,所述锁定闩限制框的端壁外露,允许一螺合件通过锁定闩限制框的透孔、安装孔及轨道;
一第一螺帽,可选择地与所述螺合件螺合将锁定闩限制框固定在第一容室或者螺合件从第一螺帽拆除,将锁定闩限制框从第一容室内卸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与第二侧面邻接且与第一容室隔开的一个容置部以及在容置部与第一容室之间延伸且小于容置部的一个贯穿部,所述第一螺帽容置在轨道的容置部内。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置在第一容室内的一个侦测装置,所述侦测装置包括:
一个支撑座,包括一个枢接端,支撑座还包括形成在枢接端的一个枢接槽,枢接槽包括一个穿孔;
一个拨片,包括与枢接端枢接的一个凸耳,凸耳包括一个抵靠面,拨片能相对支撑座被推动而枢转至一个触压位置或被释放而枢转至一个非触压位置;
抵压件,可移动地容置在穿孔内并且贴靠在拨片的抵靠面;
关闭感测器,结合在支撑座上且邻接在抵压件的一侧;
当所述相配合的圆柱型锁闩装置的闩头、第一盒型锁闩装置或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的第一闩头或第二闩头的其中之一位于第一容室内时,所述拨片位于非触压位置时,抵压件不触压所述关闭感测器,
当所述相配合的圆柱型锁闩装置的闩头、第一盒型锁闩装置或第二盒型锁闩装置第一闩头或第二闩头的都位于第一容室外时,所述拨片位于触压位置时,抵压件触压所述关闭感测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09227.4A CN110593662B (zh) | 2018-06-13 | 2018-06-13 | 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09227.4A CN110593662B (zh) | 2018-06-13 | 2018-06-13 | 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93662A CN110593662A (zh) | 2019-12-20 |
CN110593662B true CN110593662B (zh) | 2020-12-01 |
Family
ID=68849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0922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93662B (zh) | 2018-06-13 | 2018-06-13 | 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93662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185085A (ja) * | 1988-01-19 | 1989-07-24 | Nec Ic Microcomput Syst Ltd | 映像受信回路 |
KR100763884B1 (ko) * | 2006-09-14 | 2007-10-05 | 주식회사 바이오엔터 | 도어록 장치 |
EP1977062A4 (en) * | 2006-01-11 | 2010-06-09 | Stanley Chung | DOOR LOCKING ASSEMBLY WITH SEVERAL POINTS |
CN104005603A (zh) * | 2013-02-26 | 2014-08-27 | 张书江 | 一种非接触机械钥匙锁 |
CN105064810A (zh) * | 2015-08-04 | 2015-11-18 | 郭萌 | 一种智能门控锁具 |
CN205370162U (zh) * | 2015-12-04 | 2016-07-06 | 刘建刚 | 一种模块化门锁面板 |
TWM528351U (zh) * | 2016-01-11 | 2016-09-11 | Jie-Fu Chen | 具充電裝置之電子鎖結構 |
CN206309139U (zh) * | 2016-11-28 | 2017-07-07 | 坚士锁业有限公司 | 智能锁模块盒 |
CN206319716U (zh) * | 2016-12-21 | 2017-07-11 | 一德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模块化电子式门锁 |
CN107109864A (zh) * | 2014-10-28 | 2017-08-29 | 萨金特制造公司 | 可直接驱动可调节锁舌到碰簧销间距的互联锁 |
CN107782850A (zh) * | 2016-08-26 | 2018-03-09 | 罗斯蒙特公司 | 能够以无工具的方式替换的气体传感器模块 |
CN207110713U (zh) * | 2017-07-11 | 2018-03-16 | 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智能无线充电门锁 |
CN107975305A (zh) * | 2016-10-25 | 2018-05-01 | 德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门锁用的内侧操作装置 |
TWM559917U (zh) * | 2017-11-14 | 2018-05-11 | I Tek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 電子式門鎖 |
-
2018
- 2018-06-13 CN CN201810609227.4A patent/CN11059366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185085A (ja) * | 1988-01-19 | 1989-07-24 | Nec Ic Microcomput Syst Ltd | 映像受信回路 |
EP1977062A4 (en) * | 2006-01-11 | 2010-06-09 | Stanley Chung | DOOR LOCKING ASSEMBLY WITH SEVERAL POINTS |
KR100763884B1 (ko) * | 2006-09-14 | 2007-10-05 | 주식회사 바이오엔터 | 도어록 장치 |
CN104005603A (zh) * | 2013-02-26 | 2014-08-27 | 张书江 | 一种非接触机械钥匙锁 |
CN107109864A (zh) * | 2014-10-28 | 2017-08-29 | 萨金特制造公司 | 可直接驱动可调节锁舌到碰簧销间距的互联锁 |
CN105064810A (zh) * | 2015-08-04 | 2015-11-18 | 郭萌 | 一种智能门控锁具 |
CN205370162U (zh) * | 2015-12-04 | 2016-07-06 | 刘建刚 | 一种模块化门锁面板 |
TWM528351U (zh) * | 2016-01-11 | 2016-09-11 | Jie-Fu Chen | 具充電裝置之電子鎖結構 |
CN107782850A (zh) * | 2016-08-26 | 2018-03-09 | 罗斯蒙特公司 | 能够以无工具的方式替换的气体传感器模块 |
CN107975305A (zh) * | 2016-10-25 | 2018-05-01 | 德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门锁用的内侧操作装置 |
CN206309139U (zh) * | 2016-11-28 | 2017-07-07 | 坚士锁业有限公司 | 智能锁模块盒 |
CN206319716U (zh) * | 2016-12-21 | 2017-07-11 | 一德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模块化电子式门锁 |
CN207110713U (zh) * | 2017-07-11 | 2018-03-16 | 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智能无线充电门锁 |
TWM559917U (zh) * | 2017-11-14 | 2018-05-11 | I Tek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 電子式門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93662A (zh) | 2019-1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50473B (zh) | 模組化的電動鎖閂控制設備 | |
US7025394B1 (en) | Lock system for integrating into an entry door having a vertical expanse and providing simultaneous multi-point locking along the vertical expanse of the entry door | |
US6112461A (en) | Safety gate for children | |
US6730867B2 (en) | Electrically operated ratcheting pawl latch | |
EP0740731B1 (en) | Enclosure latch | |
US8833814B2 (en) | Electric lock device | |
US5638709A (en) | Trigger latch | |
US3833963A (en) | Lockable safety door stop | |
US5791174A (en) | Paddle handle locks | |
US20050229657A1 (en) | Latch assembly | |
US6553796B2 (en) | Electrical panel lock with locking plug head | |
US5230231A (en) | Padlock | |
NZ568587A (en) | A lock with an improved snib mechanism | |
TWI711754B (zh) | 與鎖具配合的鎖閂控制設備 | |
CN110593662B (zh) | 模块化的电动锁闩控制设备 | |
KR200416926Y1 (ko) | 사물함용 핸들 일체형 록킹장치 | |
US5638708A (en) | Combination lock with latch bolt | |
CA2877780A1 (en) | Security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security console | |
TWM566245U (zh) | Modular electric latch control device | |
EP2278102B1 (fr) |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e portes pour camping car et véhicules similaires | |
JP4126264B2 (ja) | マンホール錠 | |
IE930044A1 (e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andle assemblies | |
JP2687107B2 (ja) | 解錠位置拘束型ラッチ装置 | |
JP3904209B2 (ja) | 引き出し回転操作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 |
WO2008142381A1 (en) | Padloc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