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1753A - 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和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和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1753A
CN110581753A CN201810584031.4A CN201810584031A CN110581753A CN 110581753 A CN110581753 A CN 110581753A CN 201810584031 A CN201810584031 A CN 201810584031A CN 110581753 A CN110581753 A CN 110581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base station
uplink
urllc
interference avoi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40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1753B (zh
Inventor
杨蓓
朱剑驰
佘小明
陈鹏
杨峰义
毕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840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1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1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1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和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该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包括:基站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基站为用户终端配置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本发明通过对不同用户在eMBB和URLLC上行复用传输进行干扰规避,优化了eMBB与URLLC复用时的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和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和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5G包括3大类应用场景: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场景、URLLC(Ultra 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低时延高可靠通信)场景、和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海量机器类通信)场景,其中mMTC场景也称为大规模物联网或低功耗大连接场景。
在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中,车联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业务对时延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GPP标准组织对低时延高可靠场景提出的需求是上行/下行单程用户面时延0.5ms,对于32bytes的数据包可靠性达到1×10-5的情况下用户面单程时延1ms。
发明内容
申请人发现: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一个标准化机构)已完成5G NR(5G新空口)下行支持URLLC与eMBB的复用传输的标准制定,基站将通过发送preemption indication(抢占指示)的方式向eMBB UE指示URLLC与eMBB在下行复用时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3GPP RAN1(3GPP无线接入网络第一工作组)目前正在讨论在NR上行通过ULpreemption指示URLLC与eMBB业务在上行复用传输
5G NR标准规定UE最大支持配置4个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在同一时刻只有1个active活跃BWP,UE在active BWP上接收和发送数据。目前BWP切换由基站发起,可通过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format0_1和1_1对UL(uplink,上行)和DL(Downlink,下行)的active BWP进行指示。
在当前NR载波上,不同UE可能会在上行同时发送eMBB和URLLC数据。
URLLC业务分为周期性URLLC业务和突发URLLC业务,对于前者可以通过半静态资源配置保证URLLC业务的时延与可靠性,对于后者为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应采用与eMBB业务进行动态资源复用。
当不同用户的URLLC业务与eMBB业务在相同时频进行上行传输时,会产生较强的用户间干扰,降低URLLC和eMBB传输可靠性,影响用户业务体验。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和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可以对不同用户在eMBB和URLLC上行复用传输进行干扰规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
基站为用户终端配置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以便用户终端进行上行干扰规避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处理参数包括带宽部分BWP动态切换参数、上行eMBB发送功率偏移量和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偏移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BWP动态切换参数为表示是否开启用户终端上行BWP动态切换的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包括:
基站保持URLLC可用频段上的整体eMBB业务负载低于其它频段上的整体eMBB业务负载;
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业务种类和频段限制,为用户终端配置可使用的BWP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业务种类和频段限制,为用户终端配置可使用的BWP集合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频段限制为用户终端配置可用于URLLC业务和eMBB业务的用户终端专用BWP。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还包括:
基站将当前载波划分为至少2个频段;
基站对于用户终端用于传输URLLC业务的带宽部分BWP设定范围限制于其中1个频段,该频段大小由基站根据URLLC和eMBB业务负载确定;
基站设定eMBB业务可使用全部频段设定BWP进行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还包括:
基站通过下行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上行抢占消息,其中所述上行抢占消息包括URLLC上行传输使用的频域资源和时域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以便用户终端根据上行抢占消息和上行传输资源进行匹配,并在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根据相关处理参数进行相应上行干扰规避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还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终端能力确定接收eMBB数据的BWP。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配置的用户终端可使用的带宽部分BWP集合;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配置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以便进行上行干扰规避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处理参数包括带宽部分BWP动态切换参数、上行eMBB发送功率偏移量和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偏移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BWP动态切换参数为表示是否开启用户终端上行BWP动态切换的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还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通过下行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抢占消息,其中所述上行抢占消息包括URLLC上行传输使用的频域资源和时域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
用户终端根据上行抢占消息和上行传输资源进行匹配;
用户终端在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根据相关处理参数进行相应上行干扰规避处理,以便基站根据用户终端能力确定接收eMBB数据的BWP。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相关处理参数进行相应上行干扰规避处理包括:
判断用户终端是否已发送部分数据、或用户终端是否处理能力不足;
在用户终端已发送部分数据、或用户终端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根据预先配置的功率偏移量降低URLLC占用符号的发送功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相关处理参数进行相应上行干扰规避处理还包括:
在用户终端尚未发送数据且处理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判断用户终端是否支持动态BWP切换;
在用户终端不支持动态BWP切换的情况下,根据预先配置的功率偏移量和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偏移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eMBB数据发送;
在用户终端支持动态BWP切换的情况下,将上行抢占消息集合中的所有被占用的频域资源与基站为用户终端配置的可用BWP集合进行比较;在发现可用BWP的情况下,按照预定原则选定用于eMBB资源发送的BWP。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频段限制模块,用于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
处理参数配置模块,用于为用户终端配置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以便用户终端进行上行干扰规避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用于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基站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基站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基站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BWP集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配置的用户终端可使用的带宽部分BWP集合;
处理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配置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用于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用户终端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用户终端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用户终端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以便进行上行干扰规避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干扰规避传输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站、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户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
本发明通过对不同用户在eMBB和URLLC上行复用传输进行干扰规避,优化了eMBB与URLLC复用时的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上行干扰规避传输系统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又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站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站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再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户终端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用户终端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申请人发现:相关技术目前没有URLLC与eMBB复用时上行传输进行干扰规避的具体方案和设计。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用户在相同时频资源发送URLLC与eMBB数据场景下进行上行干扰规避的传输方法和系统,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
图1为本发明上行干扰规避传输系统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上行干扰规避传输系统可以包括基站1和至少两个用户终端2,其中:
基站1,用于根据URLLC业务负载对URLLC可用频域资源进行限制,保持URLLC可用频段上整体eMBB业务负载一定程度上低于其它频段;根据频段限制为UE配置可用于URLLC业务和eMBB业务的UE specific BWP。
基站1,还用于定义UE可根据高层信令配置支持动态BWP切换;通过高层信令为UE配置在eMBB与URLLC资源复用时,UE发送功率和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偏移量,其中,发送功率偏移量可根据设定降为0,即不发送eMBB数据;通过DL group common PDCCH发送UL preemption(上行抢占)消息,其中UL preemption消息包含有URLLC上行传输使用的频域资源和时域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符号编号。
用户终端2,用于检测到UL preemption消息并与自己的eMBB上行传输资源进行匹配,当发现冲突后,根据高层配置和自己处理能力及是否数据已经部分发送决定是否按照既定规则切换BWP,是否降低功率和MCS等级,进行eMBB数据发送,以便基站根据UE能力和高层信令配置判断在哪个BWP上接收eMBB数据。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系统,适用于不同用户在相同时频资源发送URLLC与eMBB数据场景下进行上行干扰规避的传输。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基站根据业务负载对URLLC业务传输可用频域资源进行限制,保持URLLC可用频段上整体eMBB业务负载一定程度上低于其它频段,从而在网络低负载情况下降低了eMBB和URLLC业务冲突引入用户间干扰的可能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为UE配置eMBB与URLLC业务发生冲突时是否开启UE端UL BWP动态切换、上行eMBB发送功率偏移量delta_P和MCS等级偏移量delta_MCS。由此本发明上述实施例通过BWP动态切换规避了部分eMBB与URLLC的数据冲突,通过功率偏移量和MCS等级偏移量降低了eMBB对URLLC数据的干扰,提高了eMBB传输可靠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系统同时适用于5G NR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和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系统。
图2为本发明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本发明上行干扰规避传输系统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基站1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1可以包括:基站将当前载波划分为2个频段,对于UE用于传输URLLC业务的BWP设定范围限制于其中1个频段,该频段大小由基站根据URLLC和eMBB业务负载半静态确定;eMBB业务可使用全部频段设定BWP进行传输,基站保持用于传输URLLC业务的可用频段上的整体eMBB业务负载一定程度上低于其他频段;基站根据UE的业务种类和频段限制为UE通过高层信令配置可使用的BWP集合Q。
步骤22: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为用户终端UE配置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处理参数包括带宽部分BWP动态切换参数(表示是否开启UE端UL BWP动态切换)、eMBB功率偏移量delta_P(可通过配置将eMBB功率设为0即eMBB不发送数据)和MCS等级偏移量delta_MCS
步骤23:当前基站收到UL URLLC调度请求后,将包含有URLLC上行传输使用的频域范围FREQi和时域符号SYMi的UL preemption消息通过DL group common PDCCH发送。
步骤24:当用户终端检测到UL preemption消息{UE1(FREQ1,SYM1),…UEi(FREQi,SYMi)}后,与自己的上行传输资源进行比较,发现冲突后,执行步骤25。
步骤25,判断用户终端2是否已发送部分数据、或用户终端2是否处理能力不足。
步骤26,在用户终端2已发送部分数据、或用户终端2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根据高层信令预先配置的功率偏移量delta_P降低URLLC占用符号的发送功率;之后执行步骤30。
步骤27,在用户终端2尚未发送数据且处理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判断用户终端2是否支持动态BWP切换。
步骤28,在用户终端2不支持动态BWP切换的情况下,根据预先配置的功率偏移量和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MCS偏移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eMBB数据发送;之后执行步骤30。
步骤29,在用户终端2支持动态BWP切换的情况下,将上行抢占消息集合中的所有被占用的FREQi与基站1为用户终端2配置的可用BWP集合进行比较;在发现可用BWP的情况下,按照预定原则选定用于eMBB资源发送的BWP,该BWP仅在本次eMBB数据发送时有效。
步骤30,基站根据UE能力判断当不同UE间eMBB与URLLC数据发生冲突时eMBB数据会在哪个BWP上进行传输。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是一种适用于不同用户在相同时频资源发送URLLC与eMBB数据场景下进行上行干扰规避的传输方法,优化了eMBB与URLLC复用时的系统性能。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基站通过根据业务负载对URLLC业务传输可用频域资源进行限制,保持URLLC可用频段上整体eMBB业务负载一定程度上低于其它频段,从而在网络低负载情况下降低了eMBB和URLLC业务冲突引入用户间干扰的可能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BWP动态切换规避了部分eMBB与URLLC的数据冲突,还可以通过功率偏移量和MCS等级偏移量降低了eMBB对URLLC数据的干扰,提高了eMBB传输可靠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系统可以同时适用于5G NR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TDD和FDD系统。
图3为本发明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本发明基站执行。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基站1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1可以包括:
步骤311,基站1将当前载波划分为2个频段。
步骤312,基站1对于用户终端2用于传输URLLC业务的带宽部分BWP设定范围限制于其中1个频段,该频段大小由基站1根据URLLC和eMBB业务负载半静态确定。
步骤313,基站1设定eMBB业务可使用全部频段设定BWP进行传输。
步骤314,基站1保持URLLC可用频段上的整体eMBB业务负载一定程度下低于其它频段上的整体eMBB业务负载。
步骤315,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2的业务种类和频段限制,通过高层信令为用户终端2配置可使用的BWP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15可以包括: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2的频段限制,通过高层信令为用户终端2配置可用于URLLC业务和eMBB业务的用户终端专用BWP。
步骤32,基站1为用户终端2配置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以便用户终端进行上行干扰规避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处理参数包括带宽部分BWP动态切换参数、上行eMBB发送功率偏移量delta_P和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偏移量delta_MCS中的至少一项,其中,BWP动态切换参数为表示是否开启用户终端2上行BWP动态切换的参数。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了一种5G上行URLLC与eMBB资源复用传输的干扰规避方法。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根据业务负载对URLLC业务传输可用频域资源进行限制,保持URLLC可用频段上整体eMBB业务负载一定程度上低于其它频段,从而在网络低负载情况下降低了eMBB和URLLC业务冲突引入用户间干扰的可能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BWP动态切换规避了部分eMBB与URLLC的数据冲突,还可以通过功率偏移量和MCS等级偏移量降低了eMBB对URLLC数据的干扰,提高了eMBB传输可靠性。
图4为本发明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又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本发明基站执行。图4实施例中的步骤41和步骤42分别与图3实施例的步骤31和32相同或类似,这里不再详述。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基站1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
步骤42,基站1为用户终端2配置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
步骤43,基站1通过下行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上行抢占消息,其中所述上行抢占消息包括URLLC上行传输使用的频域资源和时域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以便用户终端2根据上行抢占消息和上行传输资源进行匹配,并在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根据高层配置和自己处理能力及是否数据已经部分发送决定是否按照既定规则切换BWP,是否降低功率和MCS等级,进行eMBB数据发送。
步骤44,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能力和高层信令配置,确定接收eMBB数据的BWP。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4可以包括:基站根据UE能力和高层信令配置判断在哪个BWP上接收eMBB数据。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针对不同用户在相同时频资源发送URLLC与eMBB数据场景,可以进行上行干扰规避的传输,从而优化了eMBB与URLLC复用时的系统性能。
图5为本发明基站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基站1可以包括频段限制模块11和处理参数配置模块12,其中:
频段限制模块11,用于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
处理参数配置模块12,用于为用户终端2配置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处理参数包括带宽部分BWP动态切换参数、上行eMBB发送功率偏移量delta_P和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偏移量delta_MCS中的至少一项,其中,BWP动态切换参数为表示是否开启用户终端2上行BWP动态切换的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1用于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3或图4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基站1可以包括抢占消息发送模块13和BWP确定模块14,其中:
抢占消息发送模块13,用于通过下行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上行抢占消息,其中所述上行抢占消息包括URLLC上行传输使用的频域资源和时域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以便用户终端2根据上行抢占消息和上行传输资源进行匹配,并在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根据高层配置和自己处理能力及是否数据已经部分发送决定是否按照既定规则切换BWP,是否降低功率和MCS等级,进行eMBB数据发送。
BWP确定模块14,用于根据用户终端能力和高层信令配置,确定接收eMBB数据的BWP。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通过根据业务负载对URLLC业务传输可用频域资源进行限制,保持URLLC可用频段上整体eMBB业务负载一定程度上低于其它频段,从而在网络低负载情况下降低了eMBB和URLLC业务冲突引入用户间干扰的可能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BWP动态切换规避了部分eMBB与URLLC的数据冲突,还可以通过功率偏移量和MCS等级偏移量降低了eMBB对URLLC数据的干扰,提高了eMBB传输可靠性。
图6为本发明基站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基站1可以包括基站存储器18和基站处理器19,其中:
基站存储器18,用于存储指令。
基站处理器19,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基站1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3或图4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针对不同用户在相同时频资源发送URLLC与eMBB数据场景,可以进行上行干扰规避的传输,从而优化了eMBB与URLLC复用时的系统性能。
图7为本发明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再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本发明用户终端执行。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1,用户终端2接收基站1配置的用户终端2可使用的带宽部分BWP集合。
步骤72,用户终端2接收基站1配置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关处理参数包括带宽部分BWP动态切换参数、上行eMBB发送功率偏移量和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偏移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BWP动态切换参数为表示是否开启用户终端2上行BWP动态切换的参数。
步骤73,用户终端2接收基站1通过下行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抢占消息,其中所述上行抢占消息包括URLLC上行传输使用的频域资源和时域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
步骤74,用户终端2根据上行抢占消息和上行传输资源进行匹配。
步骤75,用户终端2在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根据相关处理参数进行相应上行干扰规避处理,以便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能力确定接收eMBB数据的BWP。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75中,根据相关处理参数进行相应上行干扰规避处理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751,判断用户终端2是否已发送部分数据、或用户终端2是否处理能力不足;
步骤752,在用户终端2已发送部分数据、或用户终端2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根据预先配置的功率偏移量降低URLLC占用符号的发送功率。
步骤753,在用户终端2尚未发送数据且处理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判断用户终端2是否支持动态BWP切换。
步骤754,在用户终端2不支持动态BWP切换的情况下,根据预先配置的功率偏移量和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偏移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eMBB数据发送;
步骤755,在用户终端2支持动态BWP切换的情况下,将上行抢占消息集合中的所有被占用的频域资源与基站1为用户终端2配置的可用BWP集合进行比较;在发现可用BWP的情况下,按照预定原则选定用于eMBB资源发送的BWP。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针对不同用户在相同时频资源发送URLLC与eMBB数据场景,可以进行上行干扰规避的传输,从而优化了eMBB与URLLC复用时的系统性能。
图8为本发明用户终端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用户终端2可以包括BWP集合接收模块21和处理参数接收模块22,其中:
BWP集合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基站1配置的用户终端2可使用的带宽部分BWP集合。
处理参数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基站1配置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以便用户终端进行上行干扰规避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1用于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7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用户终端还可以包括抢占消息接收模块23、资源匹配模块24和规避处理模块25,其中:
抢占消息接收模块23,用于接收基站1通过下行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抢占消息,其中所述上行抢占消息包括URLLC上行传输使用的频域资源和时域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
资源匹配模块24,用于根据上行抢占消息和上行传输资源进行匹配。
规避处理模块25,用于在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根据相关处理参数进行相应上行干扰规避处理,以便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能力确定接收eMBB数据的BWP。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根据业务负载对URLLC业务传输可用频域资源进行限制,保持URLLC可用频段上整体eMBB业务负载一定程度上低于其它频段,从而在网络低负载情况下降低了eMBB和URLLC业务冲突引入用户间干扰的可能性。
图9为本发明用户终端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用户终端2可以包括用户终端存储器28和用户终端处理器29:
用户终端存储器28,用于存储指令。
用户终端处理器29,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用户终端2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7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BWP动态切换规避了部分eMBB与URLLC的数据冲突,还可以通过功率偏移量和MCS等级偏移量降低了eMBB对URLLC数据的干扰,提高了eMBB传输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1、图3、图4、图7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针对不同用户在相同时频资源发送URLLC与eMBB数据场景,可以进行上行干扰规避的传输,从而优化了eMBB与URLLC复用时的系统性能。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根据业务负载对URLLC业务传输可用频域资源进行限制,保持URLLC可用频段上整体eMBB业务负载一定程度上低于其它频段,从而在网络低负载情况下降低了eMBB和URLLC业务冲突引入用户间干扰的可能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BWP动态切换规避了部分eMBB与URLLC的数据冲突,还可以通过功率偏移量和MCS等级偏移量降低了eMBB对URLLC数据的干扰,提高了eMBB传输可靠性。
在上面所描述的基站1和用户终端2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为了避免遮蔽本发明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
基站为用户终端配置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以便用户终端进行上行干扰规避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处理参数包括带宽部分BWP动态切换参数、上行eMBB发送功率偏移量和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偏移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BWP动态切换参数为表示是否开启用户终端上行BWP动态切换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包括:
基站保持URLLC可用频段上的整体eMBB业务负载低于其它频段上的整体eMBB业务负载;
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业务种类和频段限制,为用户终端配置可使用的BWP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业务种类和频段限制,为用户终端配置可使用的BWP集合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终端的频段限制为用户终端配置可用于URLLC业务和eMBB业务的用户终端专用BWP。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还包括:
基站将当前载波划分为至少2个频段;
基站对于用户终端用于传输URLLC业务的带宽部分BWP设定范围限制于其中1个频段,该频段大小由基站根据URLLC和eMBB业务负载确定;
基站设定eMBB业务可使用全部频段设定BWP进行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站通过下行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上行抢占消息,其中所述上行抢占消息包括URLLC上行传输使用的频域资源和时域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以便用户终端根据上行抢占消息和上行传输资源进行匹配,并在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根据相关处理参数进行相应上行干扰规避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终端能力确定接收eMBB数据的BWP。
8.一种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配置的用户终端可使用的带宽部分BWP集合;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配置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以便进行上行干扰规避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处理参数包括带宽部分BWP动态切换参数、上行eMBB发送功率偏移量和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偏移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BWP动态切换参数为表示是否开启用户终端上行BWP动态切换的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通过下行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抢占消息,其中所述上行抢占消息包括URLLC上行传输使用的频域资源和时域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
用户终端根据上行抢占消息和上行传输资源进行匹配;
用户终端在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根据相关处理参数进行相应上行干扰规避处理,以便基站根据用户终端能力确定接收eMBB数据的BWP。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相关处理参数进行相应上行干扰规避处理包括:
判断用户终端是否已发送部分数据、或用户终端是否处理能力不足;
在用户终端已发送部分数据、或用户终端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根据预先配置的功率偏移量降低URLLC占用符号的发送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相关处理参数进行相应上行干扰规避处理还包括:
在用户终端尚未发送数据且处理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判断用户终端是否支持动态BWP切换;
在用户终端不支持动态BWP切换的情况下,根据预先配置的功率偏移量和调制与编码策略等级偏移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eMBB数据发送;
在用户终端支持动态BWP切换的情况下,将上行抢占消息集合中的所有被占用的频域资源与基站为用户终端配置的可用BWP集合进行比较;在发现可用BWP的情况下,按照预定原则选定用于eMBB资源发送的BWP。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频段限制模块,用于根据业务负载对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可用频段进行限制;
处理参数配置模块,用于为用户终端配置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以便用户终端进行上行干扰规避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用于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
1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基站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基站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
16.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BWP集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配置的用户终端可使用的带宽部分BWP集合;
处理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配置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发生冲突情况下的相关处理参数,以便进行上行干扰规避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用于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
18.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用户终端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用户终端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的操作。
19.一种上行干扰规避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以及如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
CN201810584031.4A 2018-06-08 2018-06-08 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和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 Active CN110581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4031.4A CN110581753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和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4031.4A CN110581753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和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753A true CN110581753A (zh) 2019-12-17
CN110581753B CN110581753B (zh) 2022-05-03

Family

ID=68808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4031.4A Active CN110581753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和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175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2350A (zh) * 2020-02-27 2020-07-17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业务复用方法、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3099460A (zh) * 2021-03-10 2021-07-09 西安交通大学 eMBB共存时基于预留的URLLC混合多址接入传输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4071724A (zh) * 2020-07-30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9475A (zh) * 2003-05-12 2004-11-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wcdma系统上行专用信道增强的快速随机接入方法
CN108028721A (zh) * 2015-09-23 2018-05-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电会话的建立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9475A (zh) * 2003-05-12 2004-11-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wcdma系统上行专用信道增强的快速随机接入方法
CN108028721A (zh) * 2015-09-23 2018-05-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电会话的建立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UL multiplexing between URLLC and eMBB",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 R1-1801356》 *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III): "Intra-UE UL multiplexing with different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3 R1-1807140 》 *
QUALCOMM INCORPORATED: "eMBB and URLLC dynamic multiplexing and preemption indication on the uplink", 《3GPP TSG-RAN WG1 #92B R1-1804820》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2350A (zh) * 2020-02-27 2020-07-17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业务复用方法、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1432350B (zh) * 2020-02-27 2022-04-29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业务复用方法、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4071724A (zh) * 2020-07-30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071724B (zh) * 2020-07-30 2024-04-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099460A (zh) * 2021-03-10 2021-07-09 西安交通大学 eMBB共存时基于预留的URLLC混合多址接入传输优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753B (zh)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752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RU2709170C2 (ru) Односегментные форматы pucch
US10237868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EP3579651B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EP3826215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581753B (zh) 上行干扰规避传输方法和系统、基站和用户终端
JP2020530676A (ja) 等しいサイズのコードブロックのためのトランスポートブロックサイズの決定
EP4189906A1 (en)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for supplementary uplink
US20210105810A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A3039394C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AU201641448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US202202565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verhead Reduction for Configured Grant 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CN114828237A (zh) 一种调度请求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587603B (zh) 网络节点、无线通信设备及接入免许可无线电频带的方法
WO2018187947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2315091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2324562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full duplex system
WO202316489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 (psfch) transmission
US20230156802A1 (en) Msgb waveform indication
WO20240115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t sharing for sidelink groupcast
WO202309259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202302842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monizing uplink grants
RU2775831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по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5955709A (zh) 射频带宽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13876A (zh) 用于上行链路共享和控制信道的共享发射功率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