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1578B - 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1578B
CN110581578B CN201910869547.8A CN201910869547A CN110581578B CN 110581578 B CN110581578 B CN 110581578B CN 201910869547 A CN201910869547 A CN 201910869547A CN 110581578 B CN110581578 B CN 110581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urrent
value
battery
preset
sma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95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1578A (zh
Inventor
袁卿卿
任智仁
周宣
彭国亮
周为
谢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s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s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s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s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95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1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1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1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在所述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的充电电路断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池过充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实现能有效的监测电池的充电状态,并进行相应的充断电,防止电池过充。

Description

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信息行业中的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如能源行业中的电动车、太空飞船、卫星和水下潜艇等。锂离子电池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
但目前,由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不当,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安全隐患、电池损坏、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尤其,由于电池充电过度,经常会发生着火、爆炸等安全问题,影响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实现能有效的监测电池的充电状态,并进行相应的充断电,防止电池过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所述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
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在所述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的充电电路断电。
可选地,所述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包括:
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多个采样点的电参量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采用点的电参量信息通过预设第一公式计算电池的负载电流值;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所述预设第一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01450950000021
其中:i(n)为第n个采样点的电流采样值;N为周期内采样点数;Ki为AD采样值与被测电流有效值换算系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归一化值,并判断所述负载归一化值是否小于预设第四阈值;
若所述负载归一化值小于预设第四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在预设时间内是否均小于预设第五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在预设时间内均小于预设第五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恒流状态,并记录所述负载电流均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利用预设第二公式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
所述预设第二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01450950000031
其中:IWAVE-RATE为负载电流波动率;IMAX为负载电流最大值;IMIN为负载电流最小值;IAverge为负载电流平均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归一化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利用预设第三公式计算负载归一化值;
所述预设第三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01450950000032
其中:INormalized为负载电流归一化值;Itrickle-Averge为涓流浮充阶段负载电流平均值;Iconstant-Averge为恒流阶段负载电流平均值。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止电池过充装置,所述防止电池过充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所述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防止电池过充程序,所述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在该方法中,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在所述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的充电电路断电。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监控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路数据,获得电参量信息,并根据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的充电状态,当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时,则控制预设时间后电池断电,防止电池过充,从而能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安全且节约电能,同时避免因长时间充电而引起火灾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当然,移动终端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防止电池过充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
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在所述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的充电电路断电。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包括:
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多个采样点的电参量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采用点的电参量信息通过预设第一公式计算电池的负载电流值;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所述预设第一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01450950000061
其中:i(n)为第n个采样点的电流采样值;N为周期内采样点数;Ki为AD采样值与被测电流有效值换算系数。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五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归一化值,并判断所述负载归一化值是否小于预设第四阈值;
若所述负载归一化值小于预设第四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将所述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在预设时间内是否均小于预设第五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在预设时间内均小于预设第五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将所述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恒流状态,并记录所述负载电流均值。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利用预设第二公式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
所述预设第二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01450950000081
其中:IWAVE-RATE为负载电流波动率;IMAX为负载电流最大值;IMIN为负载电流最小值;IAverge为负载电流平均值。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归一化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利用预设第三公式计算负载归一化值;
所述预设第三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01450950000082
其中:INormalized为负载电流归一化值;Itrickle-Averge为涓流浮充阶段负载电流平均值;Iconstant-Averge为恒流阶段负载电流平均值。
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设备的具体实施例与下述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
在本实施方法为一种判断电池的充电状态,并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防止电池过充的方法。本实施方式适用于对电动车充电过充的判断,当然也适用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等其他场景下的电池过充的判断。例如适用于市面上主流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电池过充的判断,可以适用于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电池组规格36V/10-12Ah、48V/10-12Ah、48V/14-16Ah、48V/18-20Ah、60V/17-24Ah、64V/14Ah、72V/17-24Ah、72V/60Ah。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具体地,可以通过电压采样电路、火线电流采样电路、零线电流采样电路获取电动车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用于判断充电电池当前的充电状态。该电参量信息可以为电池充电过程中的供电电压、负载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当然,为了准确判断电池的充电状态,以防充电开始时刻误判,可以在充电开始1分钟后开启本实施方法过程。
步骤S200,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在获取电池的电参量信息后,可以根据该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电池的充电状态可分为3个阶段状态,包括:恒流阶段,恒压阶段,涓流浮充阶段。
恒流充电阶段:充电器充电电流保持恒定,充入电量快速增加,电池电压上升;恒压充电阶段:充电器充电电压保持恒定,充入电量继续增加,电池电压缓慢上升,充电电流下降;涓流浮充阶段:充电器充电电压保持为涓流电压,充电电流为涓流电流。
涓流浮充状态是充电过程必须完成的一个步骤,也是电池充电过程中最后一个状态过程,但并不是电池进入涓流浮充后充电时间越长越好,若时间过长,会引起电池发热、失水、变形、直至电池损坏,也就是导致电池过充。
步骤S300,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在所述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的充电电路断电。
若判断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断电,防止电池过充。具体地,可以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控制充电回路中的继电器的接通和断开来控制电池的通电和断电。继电器控制电路则根据SOC控制器的控制逻辑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若检测到电池处于过充状态,则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断开以保护充电电池。进一步地,为保证电池充满,防止电池过充,可以设置判定电池进入涓流浮充阶段后进行计时,1小时后断开继电器,停止对电池充电,防止电池过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继电器的实际状态,并根据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返回的实际状态信息控制LED灯的亮灭来进行指引和提示。控制器还可以根据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返回的实际状态信息判断继电器的实际状态是否与控制器的控制命令一致,若不一致,还可以重新多次发送控制命令给继电器控制电路进行多次控制操作,以确保继电器处于正确的控制状态。还可以设置供电电源电路给控制器及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驱动芯片提供工作电压。具体地,供电电源电路为SOC控制器提供3.3V电源电压,为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驱动芯片提供12V电压。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电路结构图可以参见图9,包括带计量功能的SOC控制器1、电压采样电路2、火线电流通道采样电路3、零线电流通道采样电路4、继电器控制电路5、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6、LED状态指示灯7、供电电源电路8以及控制充电回路的继电器9。其中SOC控制器1通过电压采样电路2、火线电流采样电路3、零线电流采样电路4获取电动车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用于判断充电器当前的充电状态;SOC控制器1根据充电器的充电状态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5控制继电器9的接通和断开;若检测到电池处于过充状态则断开继电器9以保护电动车电池;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6检测继电器9的实际状态,SOC控制器1获取继电器9的实际状态后控制LED灯7的亮灭;供电电源电路8给SOC控制器1及继电器控制电路5中的继电器驱动芯片提供工作电压。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在该方法中,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断电。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监控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路数据,获得电参量信息,并根据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的充电状态,当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时,则控制预设时间后电池断电,防止电池过充,从而能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安全且节约电能,同时避免因长时间充电而引起火灾隐患。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200包括:
步骤S210,根据所述多个采用点的电参量信息通过预设第一公式计算电池的负载电流值;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得电池的电参量信息后,可以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多个采样点的电参量信息,再通过预设第一公式计算电池的负载电流值,该预设第一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01450950000111
其中:i(n)为第n个采样点的电流采样值;N为周期内采样点数;Ki为AD采样值与被测电流有效值换算系数。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电池的负载电流值。
步骤S220,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根据计算出来的负载电流值,可以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具体地,可以通过对负载电流值进行实时、分段、归一化处理等过程,准确判断当前充电状态。如根据负载电流值的实时电流值进行判断;根据负载电流值的分段电流值进行判断;根据负载电流值的归一化值进行判断。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220包括:
步骤S221,将所述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可以先将所述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执行步骤S222: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可以按照预设第二公式计算。
所述预设第二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01450950000112
其中:IWAVE-RATE为负载电流波动率;IMAX为负载电流最大值;IMIN为负载电流最小值;IAverge为负载电流平均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执行步骤S223: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
若计算的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负载均值可以通过对预设一段时间内的负载电流值取平均值获得。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执行步骤S224: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若计算的负载电流均值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置涓流浮充阶段标志,并在电池处于涓流浮充阶段预设时间之后使电池充电断开,防止电池过充。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223之后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大于等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执行步骤S225: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归一化值,并判断所述负载归一化值是否小于预设第四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若判断负载电流均值大于等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归一化值,并判断所述负载归一化值是否小于预设第四阈值。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可以利用预设第三公式计算负载归一化值。
所述预设第三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01450950000121
其中:INormalized为负载电流归一化值;Itrickle-Averge为涓流浮充阶段负载电流平均值;Iconstant-Averge为恒流阶段负载电流平均值。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负载归一化值,并与预设第四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负载归一化值小于预设第四阈值,则执行步骤S226: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若判断负载归一化值小于预设第四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置涓流浮充阶段标志,并在电池处于涓流浮充阶段预设时间之后使电池充电断开,防止电池过充。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221之后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执行步骤S227: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在预设时间内是否均小于预设第五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在预设时间内均小于预设第五阈值,则执行步骤S2271: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将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若负载电流值小于预第一阈值,且在一段预设时间内一直小于预设第五阈值,则可以直接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置涓流浮充阶段标志,并在电池处于涓流浮充阶段预设时间之后使电池充电断开,防止电池过充。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221之后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执行步骤S228: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将负载电流值与预设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若负载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一阈值,则进入恒流阶段判定过程。先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可以利用预设第二公式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
所述预设第二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01450950000131
其中:IWAVE-RATE为负载电流波动率;IMAX为负载电流最大值;IMIN为负载电流最小值;IAverge为负载电流平均值。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
若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执行步骤S229: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
若计算的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负载均值可以通过对预设一段时间内的负载电流值取平均值获得。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则执行步骤S2210:判定电池处于恒流状态,并记录所述负载电流均值。
若负载电流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恒流状态,并记录所述负载电流均值,置恒流充电阶段标志。若负载电流均值小于预设第六阈值,则判定为恒压阶段,继续进入恒流阶段判定过程。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步骤S2211,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可以先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负载电流均值可以对负载电流进行累计求平均值获得,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可以采用冒泡法排序取负载电流的最大值及最小值获得。
步骤S2212,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利用预设第二公式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
在获得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后,可以根据预设第二公式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
所述预设第二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01450950000151
其中:IWAVE-RATE为负载电流波动率;IMAX为负载电流最大值;IMIN为负载电流最小值;IAverge为负载电流平均值。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根据负载电流波动率准确判断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而防止电池过充。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防止电池过充程序,所述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
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若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则在所述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池的充电电路断电;
其中,所述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参量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电池充电过程中多个采样点的电参量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电参量信息判断电池是否处于涓流浮充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采样点的电参量信息通过预设第一公式计算电池的负载电流值,所述预设第一公式为:
Figure FDA0002809014920000011
其中:i(n)为第n个采样点的电流采样值;N为周期内采样点数;Ki为AD采样值与被测电流有效值换算系数;
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小于预设第三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三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归一化值,并判断所述负载归一化值是否小于预设第四阈值;
若所述负载归一化值小于预设第四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在预设时间内是否均小于预设第五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在预设时间内均小于预设第五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涓流浮充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波动率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并判断所述负载电流均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
若所述负载电流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第六阈值,则判定电池处于恒流状态,并记录所述负载电流均值。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均值、负载电流最大值和负载电流最小值利用预设第二公式计算负载电流波动率;
所述预设第二公式为:
Figure FDA0002809014920000021
其中:IWAVE-RATE为负载电流波动率;IMAX为负载电流最大值;IMIN为负载电流最小值;IAverge为负载电流平均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电池过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计算负载归一化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利用预设第三公式计算负载归一化值;
所述预设第三公式为:
Figure FDA0002809014920000031
其中:INormalized为负载电流归一化值;Itrickle-Averge为涓流浮充阶段负载电流平均值;Iconstant-Averge为恒流阶段负载电流平均值。
7.一种防止电池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电池过充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防止电池过充程序,所述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防止电池过充程序,所述防止电池过充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防止电池过充方法的步骤。
CN201910869547.8A 2019-09-12 2019-09-12 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81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9547.8A CN110581578B (zh) 2019-09-12 2019-09-12 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9547.8A CN110581578B (zh) 2019-09-12 2019-09-12 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578A CN110581578A (zh) 2019-12-17
CN110581578B true CN110581578B (zh) 2021-01-19

Family

ID=68811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9547.8A Active CN110581578B (zh) 2019-09-12 2019-09-12 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15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8463A (zh) * 2020-08-06 2020-12-11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启动继电器的辅助接口模块及控制方法
CN112895960B (zh) * 2021-01-27 2022-10-21 深圳市润诚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单车充电桩停机方法、充电桩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5419A (zh) * 2004-02-13 2005-08-17 合肥同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蓄电池快/慢充电控制方法
CN103490484B (zh) * 2013-10-24 2015-10-14 肖国选 电动车充电器模糊控制器
CN107742907B (zh) * 2017-09-28 2023-09-26 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充电电压的锂电保护板和锂电池充电方法
CN107658953A (zh) * 2017-10-23 2018-02-02 孙超 野外充电装置
GB2574264B (en) * 2018-06-01 2021-05-19 Vivarail Ltd Rail transport vehicle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and charging system
CN109617192A (zh) * 2019-01-24 2019-04-12 沈建良 智能充电管理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578A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79078A1 (en) Charging circuit and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unit
US9721447B2 (en) Display of rechargeable battery charge notification
EP351838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batter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harging thereof
US11927640B2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information about state of battery on basis of voltage change amount of battery during charg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CN105706291B (zh) 用于快速充电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KR20100133557A (ko) 차량용 무접점 충전 시스템 및 충전 제어 방법
CN114174844A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充电测试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KR20150054464A (ko) 배터리 충전 방법 및 배터리 충전 시스템
CN110581578B (zh) 防止电池过充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1695291B2 (en) Method to charge batte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battery
KR101211875B1 (ko)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KR20190051341A (ko) 체결 인식 기능을 갖춘 배터리 팩
KR102610543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배터리를 진단하는 방법
KR102500690B1 (ko) 배터리 상태를 기반으로 충전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9148986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US20120126819A1 (en) Det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battery storage capacity
KR20210007698A (ko) 배터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배터리 충전 제어 방법
CN112666468A (zh) 电池内短路的检测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
KR100643228B1 (ko) 배터리 충전방법 및 충전시스템
CN101308941A (zh) 电子装置及充电方法
WO2021217464A1 (zh) 电池自放电控制方法、电池、充电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3368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charging a battery, including use environment detection
KR20190054649A (ko) Usb 타입의 충전 장치 및 상기 충전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JP2022047802A (ja) 電子機器、電池パック、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9112257A1 (ko) 배터리 교정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