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8588B - 一种扩束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束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68588B
CN110568588B CN201910843750.8A CN201910843750A CN110568588B CN 110568588 B CN110568588 B CN 110568588B CN 201910843750 A CN201910843750 A CN 201910843750A CN 110568588 B CN110568588 B CN 1105685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eniscus
lens group
beam expanding
meniscus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37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68588A (zh
Inventor
赵崇谊
周晓军
钟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108437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68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68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8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68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8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束扩束镜头,所述镜头包括:第一扩束透镜组以及第二扩束透镜组,其中,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片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片球面透镜沿第一扩束透镜组中的一个球面透镜的主光轴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包括第二预设数量片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片球面透镜沿第二扩束透镜组中的一个球面透镜的主光轴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的入光面为用于接收入射光束的面,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的出光侧。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扩束透镜组配合第二扩束透镜组,可以实现光束的高倍扩束。

Description

一种扩束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扩束镜头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对激光扩束镜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大多数激光扩束镜主要是满足小倍率。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910201175.1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光学实验激光扩束镜,包括主镜筒和辅镜筒,主镜筒的下端安装有下镜座,下镜座内固定设置有一下镜片,主镜筒的上端安装有上镜座,上镜座内固定设置有一上镜片,辅镜筒安装在上镜座的上方,辅镜筒内固定设置有一辅镜片;所述主镜筒内壁分为上下两部分,包括上腔和下腔,且上腔的内径小于下腔的内径,上腔与下腔之间通过一弧形凸起平滑过渡,上筒柱内壁的上端为一外凸的弧形结构,能够对不同波长的激光光束进行扩束,且在扩束的同时能够对激光的出射角度和位置进行调整,采用先改变光斑质量后再调节发散角和扩大光束直径的扩束镜原理,实现了先对激光进行质量修正在进行调整发散角度,结构简单,通用性高,能够有效提高光学实验灵活性及可靠性。
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仅通过一个平凹透镜和一个平凸透镜之间的配合进行激光扩束,结构较为简单,进而导致扩束倍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扩束镜头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扩束倍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束扩束镜头,所述镜头包括:第一扩束透镜组以及第二扩束透镜组,其中,
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包括第一预设数量片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片球面透镜沿第一扩束透镜组中的一个球面透镜的主光轴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包括第二预设数量片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片球面透镜沿第二扩束透镜组中的一个球面透镜的主光轴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的入光面为用于接收入射光束的面,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的出光侧;
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
-18mm<F1<-12mm,其中,F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的焦距。
可选的,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
120m<F2<180mm,其中,F2为第二扩束透镜组的焦距。
可选的,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与第二扩束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
-11<F2/F1<-10,其中,F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的焦距;F2为第二扩束透镜组的焦距。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为2,第二预设数量为4。
可选的,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包括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一预设数量个球面透镜。
可选的,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包括第一弯月透镜以及第二弯月透镜,其中,
第一弯月透镜的凸面为第一扩束透镜组用于接收入射光束的面;所述第一弯月透镜的凹面为第一弯月透镜的出光面;
所述第二弯月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月透镜的出光侧,且所述第二弯月透镜的凹面为第二弯月透镜的受光面,所述第二弯月透镜的凸面为第二弯月透镜的出光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弯月透镜以及第二弯月透镜的焦距均为负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包括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二预设数量个球面透镜。
可选的,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包括:第三弯月透镜、双凹透镜、平凸透镜以及双凸透镜,其中,
第三弯月透镜的凹面为用于接收第一扩束透镜组的出射光的面;所述第三弯月透镜的凸面为第三弯月透镜的出光面;
所述双凹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三弯月透镜的出光侧,且所述双凹透镜的第一凹面为接收第三弯月透镜出射光的面,所述双凹透镜的第二凹面为双凹透镜的出光面;
所述平凸透镜设置在所述双凹透镜的出光侧,且所述平凸透镜的平面为接收双凹透镜的出射光的面,所述平凸透镜的凸面为平凸透镜的出光面;
所述双凸透镜设置在所述平凸透镜的出光侧,且所述双凸透镜的第一凸面为接收所述平凸透镜出射光的面,且所述双凸透镜的第二凸面为双凸透镜的出光面。
可选的,所述双凸透镜的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双凸透镜的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
可选的,所述第三弯月透镜的焦距为正值;双凹透镜的焦距为负值;平凸透镜的焦距为正值;双凸透镜的焦距为正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与第二扩束透镜组主光轴共轴。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扩束透镜组进行发散,然后通过第二扩束透镜组进行再次准直,采用多片镜片配合多种材料实现像差、色差的矫正,通过第一扩束透镜组配合第二扩束透镜组,大大降低了出射光束的发散角偏差,实现光束的高倍高质量扩束。
2、另外,应用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632nm和1064nm波长的入射光,进而实现多波段扩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束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扩束镜头对波长为632nm和1064nm的激光扩束后的各视场点光束出射发散角偏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扩束镜头对波长为632nm和1064nm的激光扩束后的各视场点光束出射发散角偏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扩束镜头对波长为632nm和1064nm的激光扩束后的各视场点光束出射发散角偏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扩束镜头,下面首先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束镜头进行介绍。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束扩束镜头,所述镜头包括: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一扩束透镜组Z1以及第二扩束透镜组Z2,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入光面为用于接收入射光束的面,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Z2位于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出光侧,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与第二扩束透镜组Z2满足以下关系: F2/F1=-11.1,其中,F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焦距;F2为第二扩束透镜组Z2的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入射光的光斑直径为6mm,波长为632nm、1064nm。
其中,
第一方面,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包括2片沿主光轴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透镜,具体为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一弯月透镜L11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其中,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凸面10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Z1用于接收入射光束的面;所述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凹面102为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出光面;所述第二弯月透镜L12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出光侧,且所述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凹面103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受光面,所述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凸面104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出光面。
第一扩束透镜组Z1中的第一弯月透镜L11的直径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直径满足以下条件,15mm=D11=D12;D11为第一弯月透镜L11的直径,D12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直径。
第一弯月透镜L11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焦距均为负值,且满足条件:
F11=F12=-31mm,其中,F11为第一弯月透镜L11的焦距;F12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焦距。
第一扩束透镜组Z1满足以下关系:-17mm=F1,其中,F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焦距。
第一弯月透镜L11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通光直径均为大于8mm。
另外,第一弯月透镜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曲率半径R、厚度d、镜片直径D、材料均相等,即两块弯月透镜各项参数一样,且材料折射率和材料阿贝数如表1所示。
第二方面,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Z2包括4片沿主光轴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透镜,具体为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三弯月透镜L21、双凹透镜L22、平凸透镜L23以及双凸透镜L24,其中,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凹面201为用于接收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出射光的面;所述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凸面202为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出光面;所述双凹透镜L22设置在所述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出光侧,且所述双凹透镜L22的第一凹面203为接收第三弯月透镜L21出射光的面,所述双凹透镜L22的第二凹面204为双凹透镜L22的出光面;所述平凸透镜L23设置在所述双凹透镜L22的出光侧,且所述平凸透镜L23的平面205为接收双凹透镜L22的出射光的面,所述平凸透镜L23的凸面206为平凸透镜L23的出光面;所述双凸透镜L24设置在所述平凸透镜L23的出光侧,且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一凸面207为接收所述平凸透镜L23出射光的面,且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二凸面208为双凸透镜L24的出光面。
第三弯月透镜L21的焦距为正值;双凹透镜L22的焦距为负值;平凸透镜L23的焦距为正值;双凸透镜L24的焦距为正值。
第三弯月透镜L21以及双凹透镜L22的组合焦距F2122满足F2122=-131mm;且平凸透镜L23的焦距F23与双凸透镜L24的焦距F24焦距关系F24/F23=1.1。
第二扩束透镜组Z2满足以下关系:F2=121mm,其中,F2为第二扩束透镜组Z2的焦距。
第二扩束透镜组Z2中的第三弯月透镜L21、双凹透镜L22、平凸透镜L23以及双凸透镜L24的直径满足以下条件:
D21=31mm, D22=D23=75mm, D24=87mm,其中,D21为第三弯月透镜L21的直径,D22为双凹透镜L22的直径;D23为平凸透镜L23的直径;D24为双凸透镜L24的直径。
另外,第三弯月透镜L21、双凹透镜L22、平凸透镜L23以及双凸透镜L24的阿贝数及折射率如表1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总体尺寸,本扩束镜头的光学尺寸L等于150mm。
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使用的各个透镜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表面类型 表面编号 透镜编号 R(mm) d(mm) n v
球面 表面101 L11 80 3 1.71 53.9
球面 表面102 17.287 3
球面 表面103 L12 -17.287 3 1.71 53.9
球面 表面104 -80 75
球面 表面201 L21 -109.76 12.9 1.51 61.1
球面 表面202 -44.464 2
球面 表面203 L22 -56.585 5 1.72 29.5
球面 表面204 181.42 5
球面 表面205 L23 无穷 16 1.62 53.9
球面 表面206 -91.447 8
球面 表面207 L24 212.155 17 1.51 61.1
球面 表面208 -115.264
如表1所示,其中,d表示各镜片表面之间的间距,R表示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其中正值表示弯曲方向朝向出射光方向,即朝右,负值表示弯曲方向朝向入射光方向,即朝左。其中,n为透镜材料折射率,v为透镜材料阿贝数。
另外,现有的扩束镜专利中高倍扩束镜较少,且通常不能够在满足高质量像差矫正的同时,矫正色差,导致对多波长光束扩束时,出射光束发散角偏差大,导致扩束光平行度差,从而不能够同时满足多波长同时高质量扩束的目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扩束镜头对波长为632nm和1064nm的激光扩束后的各视场点光束出射发散角偏差示意图,图2中,左侧为0视场点处两波长光斑综合示意图,右侧为1mrad视场时两波长光斑综合示意图,如图2所示,二者RMS(Root Mean Square,均方根)偏差小于0.015mrad。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很好的消除像差和色差,提高了扩束光束的平行度。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束扩束镜头,所述镜头包括: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一扩束透镜组Z1以及第二扩束透镜组Z2,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入光面为用于接收入射光束的面,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Z2位于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出光侧,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与第二扩束透镜组Z2满足以下关系:F2/F1=-10.1,其中,F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焦距;F2为第二扩束透镜组Z2的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入射光的光斑直径为8mm,波长为632nm、1064nm。
其中,
第一方面,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包括2片沿主光轴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透镜,具体为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一弯月透镜L11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其中,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凸面10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Z1用于接收入射光束的面;所述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凹面102为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出光面;所述第二弯月透镜L12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出光侧,且所述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凹面103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受光面,所述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凸面104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出光面。
第一扩束透镜组Z1中的第一弯月透镜L11的直径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直径满足以下条件,D11=D12=17mm;D11为第一弯月透镜L11的直径,D12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直径。
第一弯月透镜L11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焦距均为负值,且满足条件:
F11=F12=-34mm,其中,F11为第一弯月透镜L11的焦距;F12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焦距。
第一扩束透镜组Z1满足以下关系: F1=-11mm,其中,F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焦距。
第一弯月透镜L11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通光直径,分别为d1和d2均为大于8mm。
另外,第一弯月透镜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曲率半径R、厚度d、镜片直径D、材料均相等,即两块弯月透镜各项参数一样,且材料折射率和材料阿贝数如表2所示。
第二方面,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Z2包括4片沿主光轴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透镜,具体为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三弯月透镜L21、双凹透镜L22、平凸透镜L23以及双凸透镜L24,其中,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凹面201为用于接收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出射光的面;所述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凸面202为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出光面;所述双凹透镜L22设置在所述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出光侧,且所述双凹透镜L22的第一凹面203为接收第三弯月透镜L21出射光的面,所述双凹透镜L22的第二凹面204为双凹透镜L22的出光面;所述平凸透镜L23设置在所述双凹透镜L22的出光侧,且所述平凸透镜L23的平面205为接收双凹透镜L22的出射光的面,所述平凸透镜L23的凸面206为平凸透镜L23的出光面;所述双凸透镜L24设置在所述平凸透镜L23的出光侧,且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一凸面207为接收所述平凸透镜L23出射光的面,且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二凸面208为双凸透镜L24的出光面。
第三弯月透镜L21的焦距为正值;双凹透镜L22的焦距为负值;平凸透镜L23的焦距为正值;双凸透镜L24的焦距为正值。
第三弯月透镜L21以及双凹透镜L22的组合焦距F2122满足F2122=-111mm;且平凸透镜L23的焦距F23与双凸透镜L24的焦距F24焦距关系F24/F23=1.3。
第二扩束透镜组Z2满足以下关系:F2=181mm,其中,F2为第二扩束透镜组Z2的焦距。
第二扩束透镜组Z2中的第三弯月透镜L21、双凹透镜L22、平凸透镜L23以及双凸透镜L24的直径满足以下条件:
D21=34mm, D22=D23=77mm, D24=89mm,其中,D21为第三弯月透镜L21的直径,D22为双凹透镜L22的直径;D23为平凸透镜L23的直径;D24为双凸透镜L24的直径。
另外,第三弯月透镜L21、双凹透镜L22、平凸透镜L23以及双凸透镜L24的阿贝数及的材料折射率如表2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总体尺寸,本扩束镜头的光学尺寸L等于120mm。
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使用的各个透镜的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表面类型 R(mm) d(mm) Nd Vd
球面 表面101 L11 80 3 1.66 54.7
球面 表面102 16.211 3
球面 表面103 L12 -16.211 3 1.66 54.7
球面 表面104 -80 75
球面 表面201 L21 -112.129 12.9 1.51 61.1
球面 表面202 -44.671 2
球面 表面203 L22 -57.572 5 1.72 29.5
球面 表面204 194.893 5
球面 表面205 L23 无穷 16 1.62 60.4
球面 表面206 -90.53 8
球面 表面207 L24 220.663 17 1.51 61.1
球面 表面208 -120.454
如表2所示,其中,d表示各镜片表面之间的间距,R表示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其中正值表示弯曲方向朝向出射光方向,即朝右,负值表示弯曲方向朝向入射光方向,即朝左。其中,n为透镜材料折射率,v为透镜材料阿贝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扩束镜头对波长为632nm和1064nm的激光扩束后的各视场点光束出射发散角偏差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扩束镜头对波长为632nm和1064nm的激光扩束后的各视场点光束出射发散角偏差示意图,图3中,左侧为0视场点处两波长光斑综合示意图,右侧为1mrad视场时两波长光斑综合示意图,如图3所示,二者RMS(Root Mean Square,均方根)偏差小于0.01mrad。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束扩束镜头,所述镜头包括: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一扩束透镜组Z1以及第二扩束透镜组Z2,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入光面为用于接收入射光束的面,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Z2位于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出光侧,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与第二扩束透镜组Z2满足以下关系:F2/F1=-10.1,其中,F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焦距;F2为第二扩束透镜组Z2的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入射光的光斑直径为8mm,波长为632nm、1064nm。
其中,
第一方面,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Z1包括2片沿主光轴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透镜,具体为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一弯月透镜L11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其中,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凸面10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Z1用于接收入射光束的面;所述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凹面102为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出光面;所述第二弯月透镜L12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月透镜L11的出光侧,且所述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凹面103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受光面,所述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凸面104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出光面。
第一扩束透镜组Z1中的第一弯月透镜L11的直径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直径满足以下条件,D11=D12=17mm;D11为第一弯月透镜L11的直径,D12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直径。
第一弯月透镜L11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焦距均为负值,且满足条件:
F11=F12=-31mm,其中,F11为第一弯月透镜L11的焦距;F12为第二弯月透镜L12的焦距。
第一扩束透镜组Z1满足以下关系: F1=-15mm,其中,F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焦距。
第一弯月透镜L11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通光直径,分别为d1和d2均为大于8mm。
另外,第一弯月透镜以及第二弯月透镜L12的曲率半径R、厚度d、镜片直径D、材料均相等,即两块弯月透镜各项参数一样,且材料折射率和材料阿贝数如表2所示。
第二方面,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Z2包括4片沿主光轴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透镜,具体为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三弯月透镜L21、双凹透镜L22、平凸透镜L23以及双凸透镜L24,其中,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凹面201为用于接收第一扩束透镜组Z1的出射光的面;所述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凸面202为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出光面;所述双凹透镜L22设置在所述第三弯月透镜L21的出光侧,且所述双凹透镜L22的第一凹面203为接收第三弯月透镜L21出射光的面,所述双凹透镜L22的第二凹面204为双凹透镜L22的出光面;所述平凸透镜L23设置在所述双凹透镜L22的出光侧,且所述平凸透镜L23的平面205为接收双凹透镜L22的出射光的面,所述平凸透镜L23的凸面206为平凸透镜L23的出光面;所述双凸透镜L24设置在所述平凸透镜L23的出光侧,且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一凸面207为接收所述平凸透镜L23出射光的面,且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二凸面208为双凸透镜L24的出光面。
第三弯月透镜L21的焦距为正值;双凹透镜L22的焦距为负值;平凸透镜L23的焦距为正值;双凸透镜L24的焦距为正值。
第三弯月透镜L21以及双凹透镜L22的组合焦距F2122满足F2122=-135mm;且平凸透镜L23的焦距F23与双凸透镜L24的焦距F24焦距关系F24/F23=0.86。
第二扩束透镜组Z2满足以下关系:F2=149.5mm,其中,F2为第二扩束透镜组Z2的焦距。
第二扩束透镜组Z2中的第三弯月透镜L21、双凹透镜L22、平凸透镜L23以及双凸透镜L24的直径满足以下条件:
D21=34mm, D22=D23=77mm, D24=89mm,其中,D21为第三弯月透镜L21的直径,D22为双凹透镜L22的直径;D23为平凸透镜L23的直径;D24为双凸透镜L24的直径。
另外,第三弯月透镜L21、双凹透镜L22、平凸透镜L23以及双凸透镜L24的阿贝数及的材料折射率如表2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双凸透镜L24的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扩束镜头的光学尺寸L等于150mm。
表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使用的各个透镜的参数,如表3所示,
表3
表面类型 R(mm) d(mm) Nd Vd
球面 表面101 L11 80 3 1.62 60.4
球面 表面102 15 3
球面 表面103 L12 -15 3 1.62 60.4
球面 表面104 -80 74
球面 表面201 L21 -120.37 13 1.62 60.4
球面 表面202 -48.717 2
球面 表面203 L22 -62.503 8 1.72 29.5
球面 表面204 179.471 5
球面 表面205 L23 无穷 16 1.62 60.4
球面 表面206 -107.425 4.6
球面 表面207 L24 203.727 18 1.51 61.1
球面 表面208 -118.474
如表3所示,其中,d表示各镜片表面之间的间距,R表示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其中正值表示弯曲方向朝向出射光方向,即朝右,负值表示弯曲方向朝向入射光方向,即朝左。其中,n为透镜材料折射率,v为透镜材料阿贝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扩束镜头对波长为632nm和1064nm的激光扩束后的各视场点光束出射发散角偏差示意图,图4中,左侧为0视场点处两波长光斑综合示意图,右侧为1mrad视场时两波长光斑综合示意图,如图4所示,二者RMS(Root Mean Square,均方根)偏差小于0.015mrad。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扩束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包括:第一扩束透镜组以及第二扩束透镜组,其中,
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
-18mm<F1<-12mm,其中,F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的焦距;
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
120mm<F2<180mm,其中,F2为第二扩束透镜组的焦距;
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数量为2个,其中包括主光轴共轴设置的第一弯月透镜以及第二弯月透镜,所述第一弯月透镜以及第二弯月透镜的焦距均为负值;其中,
第一弯月透镜的凸面为第一扩束透镜组用于接收入射光束的面;所述第一弯月透镜的凹面为第一弯月透镜的出光面;
所述第二弯月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月透镜的出光侧,且所述第二弯月透镜的凹面为第二弯月透镜的受光面,所述第二弯月透镜的凸面为第二弯月透镜的出光面;
所述第二扩束透镜组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数量为4个,包括:第三弯月透镜、双凹透镜、平凸透镜以及双凸透镜,其中,
第三弯月透镜的凹面为用于接收第一扩束透镜组的出射光的面;所述第三弯月透镜的凸面为第三弯月透镜的出光面;
所述双凹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三弯月透镜的出光侧,且所述双凹透镜的第一凹面为接收第三弯月透镜出射光的面,所述双凹透镜的第二凹面为双凹透镜的出光面;
所述平凸透镜设置在所述双凹透镜的出光侧,且所述平凸透镜的平面为接收双凹透镜的出射光的面,所述平凸透镜的凸面为平凸透镜的出光面;
所述双凸透镜设置在所述平凸透镜的出光侧,且所述双凸透镜的第一凸面为接收所述平凸透镜出射光的面,且所述双凸透镜的第二凸面为双凸透镜的出光面;
所述第三弯月透镜的焦距为正值;双凹透镜的焦距为负值;平凸透镜的焦距为正值;双凸透镜的焦距为正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束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束透镜组与第二扩束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
-11<F2/F1<-10,其中,F1为第一扩束透镜组的焦距;F2为第二扩束透镜组的焦距。
CN201910843750.8A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扩束镜头 Active CN110568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3750.8A CN110568588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扩束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3750.8A CN110568588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扩束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8588A CN110568588A (zh) 2019-12-13
CN110568588B true CN110568588B (zh) 2021-08-24

Family

ID=68778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3750.8A Active CN110568588B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扩束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685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1030A (zh) * 2020-05-29 2021-12-03 英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机模块
CN115144840B (zh) * 2022-09-02 2022-12-30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扩束透镜、发射模组、光电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088187B (zh) * 2022-12-20 2023-09-19 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红外双波长消色差扩束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56203B1 (ko) * 1995-12-20 2000-05-15 유무성 초광각 변배 파인더
CN101377562B (zh) * 2007-08-30 2010-06-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透镜系统
CN102081233A (zh) * 2009-11-27 2011-06-01 西安华科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绿光准直、扩束光学系统
JP5846792B2 (ja) * 2011-07-22 2016-01-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CN104317065B (zh) * 2013-11-28 2017-02-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双波长激光准直光学系统
CN206696536U (zh) * 2017-04-13 2017-12-01 上海仪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激光连续变倍扩束镜
CN208687645U (zh) * 2017-09-15 2019-04-02 黄建芳 一种舞台灯具的光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8588A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8588B (zh) 一种扩束镜头
CN213399086U (zh) 大变倍比多波长激光整形扩束准直镜头
SG186846A1 (en) Fiber forwarding laser optical system
CN1696764A (zh) 用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列阵的光束整形装置
CN103454730A (zh) 一种光纤准直器
US5917660A (en) Beam converting optical system
CN111965832A (zh) 一种可变倍激光光束整形光学系统
CN101788716B (zh) 一种激光扩束系统
CN1651972A (zh) 离轴型全内反射棱镜阵列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方法
CN117215078A (zh) 一种基于光束整形的可变发散角激光照明镜头
CN209879066U (zh) 一种光纤耦合系统
CN114077066B (zh) 扩束准直器
CN203217180U (zh) 1064nm/532nm双波段扩束镜
CN203561768U (zh) 一种光纤准直器
US20150192778A1 (en) Ultraviolet laser zoom beam expanding system and laser processing equipment
WO2021208996A1 (zh) 一种激光光源
CN116088187B (zh) 一种紫外红外双波长消色差扩束镜
CN112404704A (zh) 变倍激光扩束镜及激光加工系统
CN115032806A (zh) 一种多波长激光扩束方法及扩束系统
CN217034419U (zh) 一种405nm超大倍率可调角度扩束镜
CN210243948U (zh) 一种新型激光切割镜头
CN101762878B (zh) 激光扩束系统
JPH07318854A (ja) ビーム形状補正光学系
CN110560919A (zh) 一种基于光学像差光纤激光切割镜组
CN101762877B (zh) 一种扩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