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7748A - 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移动终端、数据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移动终端、数据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7748A
CN110557748A CN201910690801.8A CN201910690801A CN110557748A CN 110557748 A CN110557748 A CN 110557748A CN 201910690801 A CN201910690801 A CN 201910690801A CN 110557748 A CN110557748 A CN 110557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control chip
coupled
circuit
leve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08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泽威
赵俊香
林俊兰
刘冠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08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77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7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77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包括:下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通信接口的设定引脚,其输出端耦接控制芯片;上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信号源,其输出端耦接下拉电路;其中,上拉电路用于通过下拉电路,为控制芯片提供第一电平信号,下拉电路用于在通信接口连接外部数据线,且设定引脚被数据线短接时,下拉第一电平信号,以对控制芯片提供第二电平信号;其中,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外接数据线的短接情况来便捷的调节控制芯片的工作模式,操作方便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移动终端、数据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移动终端、数据线。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在制造过程中,其主板在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必不可少的需要下载测试程序,而此下载过程均需要人为对其进行操作,效率较低。而对于整机而言,同样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及系统安装。
在一种方式中,需要将音量上下键同时按下,再接入数据线的方式来让移动终端进入下载模式。在批量生产终端设备时,并不能每次都保证音量上下键同时按下,导致这种方式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移动终端、数据线,能够通过外接数据线的短接情况来便捷的调节控制芯片的工作模式,操作方便效率。
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包括:下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通信接口的设定引脚,其输出端耦接控制芯片;上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信号源,其输出端耦接下拉电路;其中,上拉电路用于通过下拉电路,为控制芯片提供第一电平信号,下拉电路用于在通信接口连接外部数据线,且设定引脚被数据线短接时,下拉第一电平信号,以对控制芯片提供第二电平信号;其中,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下拉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耦接通信接口的设定引脚,其第二端耦接控制芯片。
其中,上拉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其第一端耦接信号源,其第二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
其中,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感,其第一端耦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其第一端耦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感,其第一端耦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控制芯片;通信接口,包括一设定引脚;下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设定引脚,其输出端耦接控制芯片;上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信号源,其输出端耦接下拉电路;其中,上拉电路用于通过下拉电路,为控制芯片提供第一电平信号,下拉电路用于在通信接口连接外部数据线,且设定引脚被数据线短接时,下拉第一电平信号,以对控制芯片提供第二电平信号;其中,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下拉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耦接通信接口的设定引脚,其第二端耦接控制芯片。
其中,上拉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其第一端耦接信号源,其第二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
其中,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其第一端耦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其第二端接地。
其中,通信接口为USB接口,设定引脚为USB_ID引脚。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据线,包括电源引脚、第一数据引脚、第二数据引脚、识别引脚和接地引脚;其中,识别引脚和接地引脚短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包括:下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通信接口的设定引脚,其输出端耦接控制芯片;上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信号源,其输出端耦接下拉电路;其中,上拉电路用于通过下拉电路,为控制芯片提供第一电平信号,下拉电路用于在通信接口连接外部数据线,且设定引脚被数据线短接时,下拉第一电平信号,以对控制芯片提供第二电平信号;其中,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外接数据线的短接情况来便捷的调节控制芯片的工作模式,如需要第一工作模式时,可采用接入普通的数据线,如需要第二工作模式,可采用特制的短接型数据线,避免了通过复杂的方式来对控制芯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节,操作方便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检测电路10包括下拉电路11和上拉电路12。
下拉电路11的输入端耦接通信接口40的设定引脚,其输出端耦接控制芯片20。上拉电路12的输入端耦接信号源30,其输出端耦接下拉电路11。
其中,该控制芯片20可以为移动终端内部的主控芯片。具体地,移动终端中设置有主板,检测电路10、控制芯片20设置在主板上。该信号源30可以是电源,用来提供稳定的电平信号,另外,可以是移动终端内部的电池,通过一电源控制芯片产生需要的设定电压的电平信号。该通信接口可以为标准串口、GPIB(General-Purpose Interface Bus,通用接口总线)、以太网、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等。
上拉电路12用于通过下拉电路11,为控制芯片20提供第一电平信号;下拉电路11用于在通信接口40连接外部数据线,且通信接口40的设定引脚被数据线短接时,下拉第一电平信号,以对控制芯片20提供第二电平信号;其中,控制芯片20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控制芯片20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可选地,外部数据线可以根据通信接口的类型进行适配,如:通信接口为COM(Cluster Communication Port,即串行通讯端口接口),通信接口也可以为USB接口。
在一应用场景中,当检测电路应用于移动终端,当控制芯片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一工作模式可以是常规的充电模式,可以是数据传输模式,并且移动终端可以正常的开机、关机。当控制芯片在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工作模式是强制下载模式。其中,第一电平信号大于第二电平信号。
举例说明:
当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生产时,需要预先安装操作系统。当智能手机中拥有本申请的检测电路时,控制芯片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通过数据线进行充电。当控制芯片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通过软件识别,进入强制下载模式,此时强制下载模式对应的是强制下载操作系统,如:当智能手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为高通芯片时,CPU型号为MSM8917,预装操作系统时,需要通过数据线接入设备终端进行安装,智能手机进入9008强制下载模式,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9008模式是高通的CPU移动终端的强制刷机模式。
具体地,MSM8917芯片用于根据GPIO63管脚的电平状态来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具体地,当GPIO63管脚为高电平时,MSM8917芯片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当GPIO63管脚为低电平时,MSM8917芯片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具体的电路工作时,通信接口40连接外部的普通数据线,由于普通数据线无法使通信接口的设定引脚短接,设定引脚处于高电平状态或悬空状态,又由于信号源提供了高电平信号,此时,MSM8917芯片的GPIO63管脚处于高电平状态,因此,MSM8917芯片进入第一工作模式。
在具体的电路工作时,通信接口40连接外部的特制数据线,由于特制数据线使通信接口的设定引脚短接,设定引脚处于低电平状态,能够拉低MSM8917芯片的GPIO63管脚的电平,使GPIO63管脚处于低电平状态,因此,MSM8917芯片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可选地,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强制下载模式还可以有其他应用方式,如根据特定指令,强制下载各类应用程序。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包括:下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通信接口的设定引脚,其输出端耦接控制芯片;上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信号源,其输出端耦接下拉电路;其中,上拉电路用于通过下拉电路,为控制芯片提供第一电平信号,下拉电路用于在通信接口连接外部数据线,且设定引脚被数据线短接时,下拉第一电平信号,以对控制芯片提供第二电平信号;其中,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外接数据线的短接情况来便捷的调节控制芯片的工作模式,如需要第一工作模式时,可采用接入普通的数据线,如需要第二工作模式,可采用特制的短接型数据线,避免了通过复杂的方式来对控制芯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节,操作方便效率。
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检测电路10包括下拉电路11和上拉电路12。
其中,下拉电路11包括第一电阻111,第一电阻111的第一端耦接通信接口40的设定引脚401,第二端耦接控制芯片20。上拉电路12包括第二电阻121,第二电阻121的第一端耦接信号源30,第二端耦接第一电阻111的第一端。
第一电阻111的作用在于防止通信接口40的浪涌对控制芯片20造成损伤。第二电阻112的作用在于将信号源30提供电平信号保持在高位,以确保传输到控制芯片20的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
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检测电路10包括下拉电路11、上拉电路12、第一电容13和第二电容14。
第一电容13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阻111的第二端,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14的第一端耦接第二电阻121的第一端,第二端接地。
其中,第一电容13的主要作用能吸收静电和杂波信号,同时进行滤波,防止电平信号对控制芯片造成伤害。第二电容14的主要作用能吸收静电和杂波信号,同时进行滤波,防止电平信号对控制芯片造成伤害。
结合图2和图3,在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中,由信号源30提供电平信号,电平信号在第二电容14处会进行滤波处理,经由处理的电平信号在第二电阻121处会被上拉至高位,在外接普通的数据线的情况下,电平信号会通过第一电阻111,电平信号在第一电容13处会进行滤波处理,传输至控制芯片20,控制芯片20识别该电平信号为高电平,则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在外接特制的数据线的情况下,通信接口40的设定引脚401被短接,信号源30发出的电平信号被下拉至低位,传输至控制芯片20,控制芯片20识别该电平信号为低电平,则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包括控制芯片101、通信接口102、下拉电路103、上拉电路104和信号源105。其中,通信接口102包括一设定引脚。
其中,下拉电路103的输入端耦接通信接口102的设定引脚,输出端耦接控制芯片101。上拉电路104的输入端耦接信号源105,输出端耦接下拉电路103。
其中,上拉电路104用于通过下拉电路103,为控制芯片101提供第一电平信号,下拉电路103用于在通信接口102连接外部数据线,且设定引脚被数据线短接时,下拉第一电平信号,以对控制芯片101提供第二电平信号;其中,控制芯片101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控制芯片101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应用场景中,当移动终端100的控制芯片101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移动终端100对应的第一工作模式可以是常规的充电模式,可也以是数据传输模式,并且移动终端100可以正常的开机、关机。当移动终端100的控制芯片101在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如:强制下载模式。移动终端100对应的第二工作模式是强制下载模式。其中,第一电平信号大于第二电平信号。
可选地,第二工作模式可以是其他模式。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控制芯片;通信接口,包括一设定引脚;下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设定引脚,其输出端耦接控制芯片;上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信号源,其输出端耦接下拉电路;其中,上拉电路用于通过下拉电路,为控制芯片提供第一电平信号,下拉电路用于在通信接口连接外部数据线,且设定引脚被数据线短接时,下拉第一电平信号,以对控制芯片提供第二电平信号;其中,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外接数据线的短接情况来便捷的调节移动终端的控制芯片的工作模式,如需要第一工作模式时,可采用接入普通的数据线,如需要第二工作模式,可采用特制的短接型数据线,避免了通过复杂的方式来对控制芯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节,操作方便效率。
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包括:控制芯片101,通信接口102,下拉电路103,上拉电路104和信号源105。
其中,下拉电路103包括第一电阻1031,第一电阻1031的第一端耦接通信接口102的设定引脚1021,第二端耦接控制芯片101。上拉电路104包括第二电阻1041,第二电阻1041的第一端耦接信号源105,第二端耦接第一电阻1031的第一端。
第一电阻1031的作用在于防止通信接口102的浪涌对控制芯片101造成损伤。第二电阻1041的作用在于将信号源105提供电平信号保持在高位,以确保传输到控制芯片101的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
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6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2、控制芯片61、通信接口62、信号源VCC。其中,通信接口62包括设定引脚、电源引脚、数据引脚、接地引脚。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耦接通信接口62的设定引脚,第二端耦接控制芯片61。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耦接信号源VCC,第二端耦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
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耦接第二电容R2的第一端,第二端接地。
其中,第一电阻R1用于当通信接口62外接数据线时,防止外部电涌对控制芯片61造成破坏。第二电阻R2的作用在于将信号源VCC提供电平信号保持在高位,以确保传输到控制芯片61的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第一电容C1用于吸收静电和杂波信号,防止电平信号对控制芯片61造成伤害,还起到滤波的功能。第二电容C2用于吸收静电和杂波信号,防止电平信号对控制芯片61造成伤害,还起到滤波的功能。
可选地,通信接口62可以是USB接口,设定引脚为USB_ID引脚。USB_ID引脚用于识别不同的电缆端点。如:mini-A插头(即A外设)中的USB_ID引脚接地,mini-B插头(即B外设)中的USB_ID引脚浮空。当设备检测到接地的USB_ID引脚时,表示默认的是A设备(主机),而检测到USB_ID引脚浮空的设备则认为是B设备(外设)。
在一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60接入外接数据线,且通信接口62的设定引脚没有被短接时,控制芯片61接收通过第二电阻R2的第一电平信号,进入第一工作模式,第一工作模式可以是充电模式等。当接入外接数据线且通信接口62的设定引脚被短接时,第一电平信号被下拉,形成第二电平信号,控制芯片61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可以为强制下载模式。
具体地,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K ohm,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10K ohm,控制芯片的型号为MSM8917,信号源VCC的电压为1.8V。
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线70包括:电源引脚71、第一数据引脚72、第二数据引脚73、识别引脚74和接地引脚75;其中,识别引脚74和接地引脚75短接。
可选地,数据线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上网线、刷机线、同步线、充电线、多功能线。
其中,上网线用来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或CDMA1X(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上网。典型型号:V730系列;V688系列;小灵通系列。刷机线用来升级刷机。典型型号:明基S700;升级解锁一线通。同步线用来传输电话本、图片铃声、短信、多媒体资料等,当然,部分是双向传送,部分仅支持单向传送。充电线:一般是上网线或同步线再加一个USB充电功能,比较实用方便,上网和群发短信必备的功能。还可以细分为带充电和带充电开关两种,前者一插上就充电,后者有一个小开关,可以控制是否充电。当然带充电开关的档次最高,价格也比较贵。如:CDMA上网系列;西门子3508系列。多功能线同时支持上网、同步、刷机、充电等2项或2项以上的功能。
本实施例的数据线,电源引脚71可向设备提供5V电压,第一数据引脚72和第二数据引脚73使用3.3V电压。
本实施例的数据线的数据是由二进制数字串构成的,首先数字串构成域,域再构成包,包再构成事务(IN、OUT、SETUP),事务最后构成传输(中断传输、并行传输、批量传输和控制传输)。
本实施例中数据线的编码方案为采用不归零取反来传输数据,当传输线上的差分数据输入0时就取反,输入1时就保持原值。为了确保信号发送的准确性,当在数据总线上发送一个包时,传输设备就要进行位插入操作(即在数据流中每连续6个1后就插入一个0),从而强迫NRZI(No Return Zero-Inverse,非归零反相编码)码发生变化。
还有就是数据在数据线里传送是由低位到高位发送的。
当本实施例的数据线作为外接数据线接入上述移动终端时,识别引脚对应连接的是移动终端上通信接口的设定引脚,因识别引脚74和接地引脚75短接,从而对应的设定引脚被短接,移动终端的控制芯片识别到第二电平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如:强制下载模式。下载的数据经过数据线的第一数据引脚72和第二数据引脚73传输至移动终端。
同理,也可以强制从移动终端通过数据线传输数据到数据线另一端连接的终端设备上。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数据线包括:电源引脚、第一数据引脚、第二数据引脚、识别引脚和接地引脚;其中,识别引脚和接地引脚短接。通过上述方式,当数据线连接上述移动终端或检测电路时,通信接口中的设定引脚对应连接数据线的识别引脚,从而被短接,下拉电平信号,控制芯片识别下拉电平信号,进入第二工作模式,通过一特制数据线与上述检测电路配合,使得下载数据更加便捷、高效,提高工作效率。
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线70包括:电源引脚71、第一数据引脚72、第二数据引脚73、识别引脚74和接地引脚75。其中,各引脚之间没有进行短接。
当本实施例的数据线作为外接数据线接入上述移动终端时,识别引脚对应连接的是移动终端上通信接口的设定引脚,移动终端的控制芯片识别到第一电平信号,进入第一工作模式。第一工作模式可以是充电模式、或者数据传输模式。
可以理解,数据传输模式是需要人为操作的。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通信接口的设定引脚,其输出端耦接控制芯片;
上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信号源,其输出端耦接所述下拉电路;
其中,所述上拉电路用于通过所述下拉电路,为所述控制芯片提供第一电平信号,所述下拉电路用于在所述通信接口连接外部数据线,且所述设定引脚被所述数据线短接时,下拉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以对所述控制芯片提供第二电平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所述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拉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耦接所述通信接口的所述设定引脚,其第二端耦接所述控制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其第一端耦接所述信号源,其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
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
第二电容,其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其第二端接地。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芯片;
通信接口,包括一设定引脚;
下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所述设定引脚,其输出端耦接所述控制芯片;
上拉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信号源,其输出端耦接所述下拉电路;
其中,所述上拉电路用于通过所述下拉电路,为所述控制芯片提供第一电平信号,所述下拉电路用于在所述通信接口连接外部数据线,且所述设定引脚被所述数据线短接时,下拉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以对所述控制芯片提供第二电平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所述控制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平信号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拉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耦接所述通信接口的所述设定引脚,其第二端耦接所述控制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其第一端耦接所述信号源,其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
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其第二端接地;
第二电容,其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其第二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接口为USB接口,所述设定引脚为USB_ID引脚。
10.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引脚、第一数据引脚、第二数据引脚、识别引脚和接地引脚;
其中,所述识别引脚和所述接地引脚短接。
CN201910690801.8A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移动终端、数据线 Pending CN1105577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0801.8A CN110557748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移动终端、数据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0801.8A CN110557748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移动终端、数据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7748A true CN110557748A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3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0801.8A Pending CN110557748A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移动终端、数据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774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8377A (zh) * 2022-02-08 2022-03-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4281279A (zh) * 2021-12-28 2022-04-05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插保护电路、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301486A (zh) * 2021-03-22 2022-04-08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WiFi模块的调试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844A (zh) * 2016-08-15 2017-01-0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系统软件下载方法、装置、控制端及移动终端
CN106534405A (zh) * 2016-09-21 2017-03-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引脚控制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8647160A (zh) * 2018-06-28 2018-10-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Usb强制下载电路、移动终端、下载方法及数据线
CN108763132A (zh) * 2018-05-18 2018-11-06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下载升级用制具
CN109327581A (zh) * 2018-11-28 2019-02-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载开关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US20190079123A1 (en) * 2017-09-11 2019-03-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foreign object on connector
CN109597637A (zh) * 2018-12-10 2019-04-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强制下载装置以及进入强制下载模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844A (zh) * 2016-08-15 2017-01-0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系统软件下载方法、装置、控制端及移动终端
CN106534405A (zh) * 2016-09-21 2017-03-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引脚控制方法及智能终端
US20190079123A1 (en) * 2017-09-11 2019-03-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foreign object on connector
CN108763132A (zh) * 2018-05-18 2018-11-06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下载升级用制具
CN108647160A (zh) * 2018-06-28 2018-10-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Usb强制下载电路、移动终端、下载方法及数据线
CN109327581A (zh) * 2018-11-28 2019-02-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载开关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9597637A (zh) * 2018-12-10 2019-04-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强制下载装置以及进入强制下载模式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1486A (zh) * 2021-03-22 2022-04-08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WiFi模块的调试装置和方法
CN114281279A (zh) * 2021-12-28 2022-04-05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插保护电路、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281279B (zh) * 2021-12-28 2024-03-08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插保护电路、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138377A (zh) * 2022-02-08 2022-03-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4138377B (zh) * 2022-02-08 2022-07-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4489B (zh) 一种根据usb接口状态进行内部电路选择的方法及终端
CN111697663B (zh) 充电电路与充电线缆
CN110557748A (zh) 一种基于控制芯片的检测电路、移动终端、数据线
EP24800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insertion or charger insertion of mobile terminal
CN103095855B (zh) I2c通信接口装置
CN101383627A (zh) 终端充电器充电、usb充电和数据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CN104081368A (zh) 移动设备自动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1102119A (zh) 一种电器设备的充电检测电路及充电检测方法
CN102981916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024195A (zh)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充电实现方法
CN103561369A (zh) Usb接口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2799985B (zh) Usb接口控制方法、usb控制电路及智能网联设备主板
CN108513688B (zh) 一种转接装置以及设备识别方法和设备识别装置
WO2015069534A1 (en)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with charging profile data update facility
CN110716891B (zh) 一种强制下载方法、电路、终端设备及数据线
CN105824732A (zh) 一种usb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CN214314671U (zh) 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109240957A (zh) 一种m.2硬盘接口转usb接口电路及转换方法
CN207601785U (zh) 外接电连接接口
CN103311766A (zh) 移动设备转接装置及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CN203760209U (zh) 一种mhl线缆及mhl线缆热插拔检测系统
CN113836065A (zh) 一拖多数据线电路及数据线
CN205942601U (zh) 电子设备接口通信降低功耗的装置
CN217880299U (zh) 控制pcie独立网卡复位的电路
CN206353307U (zh) 用于调试外设的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