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5081A - 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5081A
CN110555081A CN201910314444.5A CN201910314444A CN110555081A CN 110555081 A CN110555081 A CN 110555081A CN 201910314444 A CN201910314444 A CN 201910314444A CN 110555081 A CN110555081 A CN 110555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group
interactive
interactive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44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5081B (zh
Inventor
刘伟
陈训逊
郑礼雄
张良
黄亮
党向磊
李明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103144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50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5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5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5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5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并在当检测到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再基于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后,建立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以将各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预先收集的各用户的对参与互动内容信息的信誉度评级,获取同一互动对象以及同一评级下的多个用户信息,并建立该各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在后续检测到互动对象生成数据信息时,根据该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关系,将其推送至对应的用户。

Description

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中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通信时代和社会的兴起,互联网已经随着越来越多用户的使用而不断发展。
其中,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使用微博进行各种数据信息的获取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关注自身感兴趣的对象,并通过互动对象处实时获取相应的信息。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关注教育类的对象,从其处获取教育类的相关信息。又或,用户也可以通过关注美食类的对象,从其处获取美食文化类的相关信息
然而,由于每个用户的感兴趣信息各不相同,因此在为用户推送浏览数据信息时,如何为每个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其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所述互动对象为在微博中,被所述用户关注的对象,所述互动对象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对象的身份信息;
当检测到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筛选所述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
基于所述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所述第二用户组为所述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的集合;
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所述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互动对象信息还包括: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
所述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二用户组,包括:
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所述身份参数信息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或,
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所述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所述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包括:
检测各所述互动对象中,是否存在相同所述类别标签的互动对象;
如存在,则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所述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如不存在,则生成停止指令,所述停止指令用于停止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在所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所述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第一互动对象的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表,得到所述第一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的对应关注用户数量;
筛除所述第一对象组中,所述对应关注用户数量低于预设数量的互动对象,得到第二对象组;
基于所述第二对象组,得到所述第二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关注用户,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类别标签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教育类标签、娱乐类标签、机构类标签、资讯类标签。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生成所述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的因素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信息安全性、信息真实性、信息合法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所述互动对象为与被所述用户相互动的对象,所述互动对象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对象的身份信息,所述互动包括点赞和/或评论;
第一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检测到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所述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
第二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所述第二用户组为所述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的集合;
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所述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以及
显示器,用于与所述存储器显示以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从而完成上述任一所述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还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的操作。
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并在当检测到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再基于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后,建立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以将各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预先收集的各用户的对参与互动内容信息的信誉度评级,获取同一互动对象以及同一评级下的多个用户信息,并建立该各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在后续检测到互动对象生成数据信息时,根据该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关系,将其推送至对应的用户。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其中:
图1为本申请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显示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进行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下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相反,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查询方法或查询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中的一种或多种,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比如服务器105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为提供各种服务的终端设备。例如用户通过终端设备103(也可以是终端设备101或102)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所述互动对象为与被所述用户相互动的对象,所述互动对象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对象的身份信息,所述互动包括点赞和/或评论;当检测到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所述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基于所述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所述第二用户组为所述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的集合;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所述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摄像装置的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101、102、103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服务器105执行,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装置一般设置于对应终端设备中,和/或,服务器105中,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目标终端及介质。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互动对象为被用户相互动的对象,互动对象信息用于标识互动对象的身份信息,互动包括点赞和/或评论。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出的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可以应用在微博中。其中,微博是一种微型博客,也是一种可以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在登录微博后,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对其他微博对象进行关注。并从互动对象处获取其所发表的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中,可以首先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不对第一用户组中的用户数量做具体限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组中的用户数量可以为10个。进一步的,本申请中的互动对象即为在微博中,被用户关注的对象,互动对象信息用于标识互动对象的身份信息,其中,互动包括对信息的点赞和/或评论。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同样不对互动对象做具体限定。即本申请中的互动对象可以为类别为美食类的互动对象,互动对象可以为类别为教育类的互动对象。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不对获取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的设备做具体限定,例如,本申请可以由用户的智能设备获取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也可以由服务器获取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同样不对智能设备做具体限定,即智能设备可以为任意的智能设备,例如,手机,电子笔记本,PDA等等。
S102,当检测到各互动对象信息中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各互动对象信息中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
可选的,本申请在获取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的筛选各互动对象信息中相同的互动对象,并将筛选得到的各个相同的互动对象,作为第一对象组。
举例而言,例如当所获取的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为10个时,可以遍历该10个互动对象信息对应的互动对象中,是否存在互动对象信息相同的互动对象。并在检测得到当前存在3个互动对象信息相同的互动对象时,将该三个互动对象作为第一对象组。
另外,本申请还可以根据用户与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综合生成第一对象组。其中,只有在各用户间对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相同时,才会分为同一对象组。例如,用户甲与关注对象A生成的信息a相互动,用户乙与关注对象A生成的信息b相互动,用户丙与关注对象A生成的信息c相互动后,当检测到用户甲、乙、丙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A信息时,进一步的将互动对象信息a,b,c进行信誉度评级,分别得到结果10分,10分,0分。最后,将相同信誉度评级的互动对象信息a,b,作为第一对象组。
进一步的,本申请中的生成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的因素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信息安全性、信息真实性、信息合法性。
可选的,举例而言,根据网络信息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程度来计算网络信息的信誉度。例如:信息中含有但不限于如下内容的(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誉度为负面。
在负面信誉度中,分成若干等级,根据负面内容的严重程度来划分,例如:负面信誉度分10个等级,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的为负10级,宣扬邪教的为负7级,散布淫秽、色情的为负4级,侮辱、诽谤他人的为负1级。
信誉度可以累积,例如:100个负1级的网络信息,将被累积为负2级。
可以理解的,当互动信息违反上述多个标准的其中一项时,可以对应的对该互动信息的信誉度评级降低一个单位的级别。当互动信息违反上述多个标准的其中二项时,可以对应的对该互动信息的信誉度评级降低二个单位的级别。以此类推。直至生成所有互动信息的信誉度评级。
S103,基于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第二用户组为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的集合。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筛选各互动对象信息中相同的互动对象,并生成第一对象组之后,可以进一步的检测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并将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的集合,作为第二用户组。
例如,在第一对象组中,存在有互动对象X、互动对象Y、互动对象Z。其中,用户A和用户B同时在微博中关注了美食类互动对象X,用户A和用户B也同时在微博中关注了娱乐类互动对象Y,用户A和用户C同时在微博中关注了教育类互动对象Z。进一步的,对于第一对象组而言,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的集合即为用户A、用户B、用户C。也就是说,针对第一对象组的第二用户组即为包含用户A、用户B、用户C的用户组。
S104,建立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基于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之后,可以进一步的建立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与互动对象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各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
可选的,本申请在生成第二用户组后,可以进一步的检测第二用户组中,每个用户的互动对象。可以理解的,由于在第二用户组中,每个用户均存在着有与其他用户有相同互动对象的行为。因此,本申请可以建立第二用户组中,各个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对应关系存储到用户数据表中,以使后续在接收到针对某个互动对象的查询指令时,可以根据该用户数据表,进行该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集合的获取。
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并在当检测到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筛选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再基于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后,建立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以将各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预先收集的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获取同一互动对象对应的多个用户信息,并建立该各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在后续检测到互动对象生成数据信息时,根据该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关系,将其推送至对应的用户。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类别标签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教育类标签、娱乐类标签、机构类标签、资讯类标签。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互动对象信息还包括: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
可选的,本申请中,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其中,身份参数信息用于标识互动对象的身份信息。其中,本申请中不对用户的身份参数信息做具体限定,例如身份参数信息可以为互动对象的微博用户名称等参数信息,身份参数信息也可以为互动对象的IP地址等参数信息。互动对象的身份参数信息的具体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申请中的类别标签用于标识互动对象在微博发布信息的类别。其中,本申请同样不对互动对象的类别标签做具体限定。例如,类别标签可以为标记互动对象为发布娱乐类信息的标签,类别标签可以为标记互动对象为发布教育类信息的标签。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类别标签也可以为标识互动对象在微博发布信息的频率或次数的标签。类别标签的具体变化同样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可选的,在筛选各互动对象信息中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二用户组的生成方式中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式的任意一种:
第一种方式:
筛选各个互动对象信息中,身份参数信息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二用户组。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之后,可以进一步的检测各互动对象中,是否存在相同类别标签的互动对象。并在不存在相同类别标签的互动对象时,筛选各个互动对象信息中,身份参数信息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二用户组。
其中,本申请中,在生成第二用户组的过程中,可以首先检测在各个互动对象中,是否存在有同一类别标签的互动对象。如没有,则确认该各互动对象中,不包含有同一类别的互动对象。可以理解的,由于类别标签的不同,即便存在相同身份参数信息的互动对象,也仅为具有相同名称的互动对象,而不是相同的互动对象,因此,本申请可以生成用于停止生成第二用户组的停止指令,以避免出现无谓计算资源的运行。
第二种方式:
筛选各互动对象信息中,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二用户组。
可选的,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之后,可以进一步的检测各互动对象中,是否存在相同类别标签的互动对象。并在存在相同类别标签的互动对象时,筛选各个互动对象信息中,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二用户组。
其中,本申请中,在生成第二用户组的过程中,可以首先检测在各个互动对象中,是否存在有同一类别标签的互动对象。如果有,则确认该各互动对象中,包含有同一类别的互动对象。可以理解的,为了避免在多个互动对象中,存在有身份参数信息相同但是类别标签不同的互动对象,因此,本申请中可以在检测到存在包含相同类别标签的互动对象后,筛选出各个互动对象信息中存在的,多个身份参数信息相同且类别标签同样相同的互动对象以生成第二用户组。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S104(建立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之后,还包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包括:
S201,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
S202,当检测到各互动对象信息中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
S203,基于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首先检测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的对应关注用户数量。
其中,本申请在得到第一对象组后,由于第一对象组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互动对象,为了进一步的避免耗费无谓的计算资源。本申请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第一对象组中进行优化,从而筛选出更为符合要求的第二用户组。进一步的,本申请可以首先在获取第一对象组后,检测该组中各互动对象的对应关注用户数量。
筛除第一对象组中,对应关注用户数量低于预设数量的互动对象,得到第二对象组。
可选的,本申请则在检测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的对应关注用户数量后,可以遍历各互动对象的对应关注用户数量,并将其中低于预设数量的互动对象进行筛除,从而得到第二对象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预设数量做具体限定,即预设数量可以为10个,预设数量也可以为20个。可以理解的,预设数量的具体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基于第二对象组,得到第二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关注用户,生成第二用户组。
可选的,本申请在遍历各互动对象的对应关注用户数量,并将其中低于预设数量的互动对象进行筛除,从而得到第二对象组之后,将第二对象组中,所有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集合,作为第二用户组。
S204,建立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
S205,当接收到针对第一互动对象的查询指令时,根据用户数据表,得到第一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在建立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的在当接收到针对第一互动对象的查询指令时,根据用户数据表,得到第一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信息。
本申请中,当第一互动对象生成了新的数据信息时,为了可以将该互动对象生成的信息及时的推送给相应的用户,本申请可以在接收到针对第一互动对象的查询指令时,根据预先建立的用户数据表,对应查找第一互动对象的关注用户。并在查找得到对应的用户信息后,根据该用户信息将第一互动对象生成的数据信息推送给对应的用户。
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并在当检测到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筛选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再基于第一对象组,生成对应的用户数据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预先收集的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获取同一互动对象对应的多个用户信息,并建立该各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在后续检测到互动对象生成数据信息时,根据该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关系,将其推送至对应的用户。
在本申请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01,第一生成模块302,第二生成模块303,建立模块304,其中,
获取模块301,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所述互动对象为与被所述用户相互动的对象,所述互动对象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对象的身份信息,所述互动包括点赞和/或评论;
第一生成模块302,被配置为当检测到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所述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
第二生成模块303,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所述第二用户组为所述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的集合;
建立模块304,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所述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
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并在当检测到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再基于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后,建立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以将各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预先收集的各用户的对参与互动内容信息的信誉度评级,获取同一互动对象以及同一评级下的多个用户信息,并建立该各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在后续检测到互动对象生成数据信息时,根据该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关系,将其推送至对应的用户。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生成模块303,还包括,筛选单元,其中:
互动对象信息还包括: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
所述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二用户组,包括:
筛选单元,被配置为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所述身份参数信息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或,
筛选单元,还被配置为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所述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生成模块303,还包括,检测单元,其中: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各所述互动对象中,是否存在相同所述类别标签的互动对象;
筛选单元,被配置为如存在,则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所述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筛选单元,被配置为如不存在,则生成停止指令,所述停止指令用于停止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接收模块305,其中:
接收模块305,被配置为当接收到针对第一互动对象的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表,得到所述第一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生成模块303,还包括,筛除单元,生成单元,其中: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的对应关注用户数量;
筛除单元,被配置为筛除所述第一对象组中,所述对应关注用户数量低于预设数量的互动对象,得到第二对象组;
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对象组,得到所述第二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关注用户,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类别标签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教育类标签、娱乐类标签、机构类标签、资讯类标签。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生成所述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的因素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信息安全性、信息真实性、信息合法性。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逻辑结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4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5,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4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4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4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4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互动特效标定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4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4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404、触摸显示屏405、摄像头406、音频电路407、定位组件408和电源409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4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4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4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4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4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4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城域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4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显示屏4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4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4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4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4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4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为一个,设置电子设备4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电子设备4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电子设备4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4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405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组件4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4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4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音频电路4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4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4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电子设备4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401或射频电路4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4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定位组件408用于定位电子设备4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408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俄罗斯的格雷纳斯系统或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409用于为电子设备4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409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409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支持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还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410。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410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411、陀螺仪传感器412、压力传感器413、指纹传感器414、光学传感器415以及接近传感器416。
加速度传感器411可以检测以电子设备400建立的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大小。比如,加速度传感器411可以用于检测重力加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处理器401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411采集的重力加速度信号,控制触摸显示屏405以横向视图或纵向视图进行用户界面的显示。加速度传感器411还可以用于游戏或者用户的运动数据的采集。
陀螺仪传感器412可以检测电子设备400的机体方向及转动角度,陀螺仪传感器412可以与加速度传感器411协同采集用户对电子设备400的3D动作。处理器401根据陀螺仪传感器412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动作感应(比如根据用户的倾斜操作来改变UI)、拍摄时的图像稳定、游戏控制以及惯性导航。
压力传感器413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400的侧边框和/或触摸显示屏405的下层。当压力传感器413设置在电子设备400的侧边框时,可以检测用户对电子设备400的握持信号,由处理器401根据压力传感器413采集的握持信号进行左右手识别或快捷操作。当压力传感器413设置在触摸显示屏405的下层时,由处理器401根据用户对触摸显示屏405的压力操作,实现对UI界面上的可操作性控件进行控制。可操作性控件包括按钮控件、滚动条控件、图标控件、菜单控件中的至少一种。
指纹传感器414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由处理器401根据指纹传感器414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或者,由指纹传感器414根据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为可信身份时,由处理器401授权该用户执行相关的敏感操作,该敏感操作包括解锁屏幕、查看加密信息、下载软件、支付及更改设置等。指纹传感器414可以被设置电子设备400的正面、背面或侧面。当电子设备400上设置有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时,指纹传感器414可以与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集成在一起。
光学传感器415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4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控制触摸显示屏405的显示亮度。具体地,当环境光强度较高时,调高触摸显示屏405的显示亮度;当环境光强度较低时,调低触摸显示屏405的显示亮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1还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4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动态调整摄像头组件406的拍摄参数。
接近传感器416,也称距离传感器,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400的前面板。接近传感器416用于采集用户与电子设备4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近传感器416检测到用户与电子设备4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时,由处理器401控制触摸显示屏405从亮屏状态切换为息屏状态;当接近传感器416检测到用户与电子设备4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时,由处理器401控制触摸显示屏405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4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404,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400的处理器420执行以完成上述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所述互动对象为与被所述用户相互动的对象,所述互动对象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对象的身份信息,所述互动包括点赞和/或评论;当检测到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所述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基于所述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所述第二用户组为所述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的集合;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所述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可选地,上述指令还可以由电子设备400的处理器420执行以完成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其他步骤。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条或多条指令,该一条或多条指令可以由电子设备400的处理器420执行,以完成上述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所述互动对象为与被所述用户相互动的对象,所述互动对象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对象的身份信息,所述互动包括点赞和/或评论;当检测到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所述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基于所述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所述第二用户组为所述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的集合;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所述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可选地,上述指令还可以由电子设备400的处理器420执行以完成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其他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所述互动对象为与被所述用户相互动的对象,所述互动对象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对象的身份信息,所述互动包括点赞和/或评论;
当检测到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所述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
基于所述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所述第二用户组为所述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的集合;
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所述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对象信息还包括: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
所述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二用户组,包括:
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所述身份参数信息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或,
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所述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所述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包括:
检测各所述互动对象中,是否存在相同所述类别标签的互动对象;
如存在,则筛选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所述身份参数信息以及类别标签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如不存在,则生成停止指令,所述停止指令用于停止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所述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第一互动对象的查询指令时,根据所述用户数据表,得到所述第一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的对应关注用户数量;
筛除所述第一对象组中,所述对应关注用户数量低于预设数量的互动对象,得到第二对象组;
基于所述第二对象组,得到所述第二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关注用户,生成所述第二用户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别标签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教育类标签、娱乐类标签、机构类标签、资讯类标签。
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所述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的因素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信息安全性、信息真实性、信息合法性。
8.一种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所述互动对象为与被所述用户相互动的对象,所述互动对象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对象的身份信息,所述互动包括点赞和/或评论;
第一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当检测到各所述互动对象信息中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所述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
第二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所述第二用户组为所述第一对象组中,各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的集合;
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建立所述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并将各所述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以及,
显示器,用于与所述存储器显示以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从而完成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的操作。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的操作。
CN201910314444.5A 2019-04-18 2019-04-18 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0555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4444.5A CN110555081B (zh) 2019-04-18 2019-04-18 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4444.5A CN110555081B (zh) 2019-04-18 2019-04-18 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5081A true CN110555081A (zh) 2019-12-10
CN110555081B CN110555081B (zh) 2022-05-31

Family

ID=68736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4444.5A Active CN110555081B (zh) 2019-04-18 2019-04-18 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5081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256A (zh) * 2013-01-25 2014-08-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设备
US2014028095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Advanced Elemental Technologies Purposeful computing
CN105045833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好友关系的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5516133A (zh) * 2015-12-08 2016-04-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
US20160132752A1 (en) * 2013-11-12 2016-05-12 Fuji Xerox Co., Ltd. Classifying User Activities Using Eye Fixation Clustering, Fixation Features, and Regions of Interest
CN105589935A (zh) * 2015-12-11 2016-05-18 成都陌云科技有限公司 社交群组识别方法
CN105740366A (zh) * 2016-01-26 2016-07-0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微博用户兴趣推理方法及装置
CN106886948A (zh) * 2017-03-09 2017-06-23 深圳市华第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社交用户分类方法及客户端
CN106991617A (zh) * 2017-03-30 2017-07-28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信息传播的微博社交关系提取算法
CN107609916A (zh) * 2017-09-28 2018-01-19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广告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7767279A (zh) * 2017-10-12 2018-03-06 燕山大学 一种基于lda的加权平均的个性化好友推荐方法
CN108197330A (zh) * 2014-11-10 2018-06-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社交平台的数据挖掘方法及装置
CN108197224A (zh) * 2017-12-28 2018-06-22 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群分类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256A (zh) * 2013-01-25 2014-08-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设备
US2014028095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Advanced Elemental Technologies Purposeful computing
US20160132752A1 (en) * 2013-11-12 2016-05-12 Fuji Xerox Co., Ltd. Classifying User Activities Using Eye Fixation Clustering, Fixation Features, and Regions of Interest
CN108197330A (zh) * 2014-11-10 2018-06-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社交平台的数据挖掘方法及装置
CN105045833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好友关系的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5516133A (zh) * 2015-12-08 2016-04-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5589935A (zh) * 2015-12-11 2016-05-18 成都陌云科技有限公司 社交群组识别方法
CN105740366A (zh) * 2016-01-26 2016-07-0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微博用户兴趣推理方法及装置
CN106886948A (zh) * 2017-03-09 2017-06-23 深圳市华第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社交用户分类方法及客户端
CN106991617A (zh) * 2017-03-30 2017-07-28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信息传播的微博社交关系提取算法
CN107609916A (zh) * 2017-09-28 2018-01-19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广告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7767279A (zh) * 2017-10-12 2018-03-06 燕山大学 一种基于lda的加权平均的个性化好友推荐方法
CN108197224A (zh) * 2017-12-28 2018-06-22 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群分类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BOLI S. VAIRAGADE ET AL.: "Automated content based short text classification for filtering undesired posts on Facebook", 《2016 WORLD CONFERENCE ON FUTURISTIC TRENDS I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OR SOCIAL WELFARE》 *
刘云 等: "面向社会化媒体用户评论行为的属性推断", 《计算机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5081B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5236B (zh) 调整服务器容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965683A (zh) 调节音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031170A (zh) 选择通信模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159604A (zh) 图片资源加载方法及装置
CN111131392A (zh) 处理消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377647B (zh) 页面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64657B (zh) 关注账户分组的方法、装置、系统
CN110990728A (zh) 兴趣点信息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95660A (zh) 数据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555081B (zh) 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717110B (zh) 多媒体资源过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6426A (zh) 一种信息推送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90302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44108B (zh) 社交用户的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928867B (zh) 一种数据融合的方法及装置
CN113051494A (zh)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1485A (zh) 群组搜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076452A (zh) 应用分类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95639A (zh) 接收信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010732A (zh) 网络注册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158780A (zh) 存储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968549A (zh) 文件存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125095A (zh) 数据前缀添加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191254A (zh) 访问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90979B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