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7769A - 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7769A
CN110547769A CN201910846322.0A CN201910846322A CN110547769A CN 110547769 A CN110547769 A CN 110547769A CN 201910846322 A CN201910846322 A CN 201910846322A CN 110547769 A CN110547769 A CN 110547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tection
module
human bod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63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小伍
雷铭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463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77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7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77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42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 A61B2560/0247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for compensa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measured physiological val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S1、通过医疗设备检测单元可对用户的人体特征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值发送至数据存储单元内进行保存,同时再通过无创检测设备端对用户人体特征进行再次检测,通过无创检测设备端内部的人体体征数据检测模块可对人体的体征值进行检测,这里的无创检测设备端通常指的是带有人体体征检测传感器的便携式无创检测设备,本发明涉及设备检测技术领域。该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可实现将检测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通过个性化纠偏单元可对体征数据进行自动校正,提高了该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检索技术领域,具体为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
背景技术
无创测量通常指非侵入式测量,与有创测量相反,通常通过将测量仪器与被测对象皮肤接触等方式,间接引导或传感有关生命体的生理和生化参数,故也称间接测量,有些微创测量的方法,也被称为无创测量,无创测量通常对有机体不会造成创伤,但测量结果常常不如有创测量精准,有创测量由于原理明确、方法可靠、测量精度高,因此也可作为精度较低的无创测量(通常采用间接测量)方法的对照评估标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对身体的各种健康检测,通过医疗检测设备可对人体体征信息进行监测,但是医疗器械的使用往往也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现有的检测设备没有将人工智能进行结合使用,同时在检测时还存在一定的误差,降低了检测精度,不利于实际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检测设备没有将人工智能进行结合使用,同时在检测时还存在一定的误差,降低了检测精度,不利于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医疗设备检测单元可对用户的人体特征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值发送至数据存储单元内进行保存,同时再通过无创检测设备端对用户人体特征进行再次检测,通过无创检测设备端内部的人体体征数据检测模块可对人体的体征值进行检测,这里的无创检测设备端通常指的是带有人体体征检测传感器的便携式无创检测设备,同时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可采集用户周围的环境参数数据;
S2、人体的体征值以及环境参数数据可分别发送至智能运算单元内部的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和环境数据运算模块中,并由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运算出人体体征数据的准确值,以及通过环境数据运算模块运算出周围环境的参数准确值,通过数据整合模块可将这两个数据值通过中央处理系统发送至数据存储单元内进行保存,通过备份单元可对数据存储单元内部的数据值进行备份,以防丢失;
S3、通过数据检索提取模块可将数据存储单元内的由医疗设备检测单元以及无创检测设备端检测到的体征数据值进行提取,并发送至分析处理单元内部对体征数据值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比数据获得模块可获得最终数据;
S4、根据S3中将通过个性化纠偏单元对得到的最终对比数据进行数据纠偏,由个性化纠偏单元对数据自身进行校正,校正结束后可将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检测中心,检测人员可通过检测中心进行查看。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医疗设备检测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存储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创检测设备端包括人体体征数据检测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智能运算单元包括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以及环境数据运算模块。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人体体征数据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环境数据运算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环境监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智能运算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整合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整合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备份单元通过无线与数据存储单元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数据检索提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分析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分析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比数据获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个性化纠偏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比数据获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与检测中线实现双向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S1、通过医疗设备检测单元可对用户的人体特征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值发送至数据存储单元内进行保存,同时再通过无创检测设备端对用户人体特征进行再次检测,通过无创检测设备端内部的人体体征数据检测模块可对人体的体征值进行检测,这里的无创检测设备端通常指的是带有人体体征检测传感器的便携式无创检测设备,同时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可采集用户周围的环境参数数据;S2、人体的体征值以及环境参数数据可分别发送至智能运算单元内部的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和环境数据运算模块中,并由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运算出人体体征数据的准确值,以及通过环境数据运算模块运算出周围环境的参数准确值,通过数据整合模块可将这两个数据值通过中央处理系统发送至数据存储单元内进行保存,通过备份单元可对数据存储单元内部的数据值进行备份,以防丢失;S3、通过数据检索提取模块可将数据存储单元内的由医疗设备检测单元以及无创检测设备端检测到的体征数据值进行提取,并发送至分析处理单元内部对体征数据值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比数据获得模块可获得最终数据;S4、根据S3中将通过个性化纠偏单元对得到的最终对比数据进行数据纠偏,由个性化纠偏单元对数据自身进行校正,校正结束后可将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检测中心,检测人员可通过检测中心进行查看,可实现将检测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同时采用无创检测设备对人体没有损伤,通过个性化纠偏单元可对体征数据进行自动校正,提高了该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2)、该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通过个性化纠偏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比数据获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与检测中线实现双向连接,可实现对纠偏后的精确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检测中心,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处理,为后续用户的检测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无创检测设备端与智能运算单元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可实现将检测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同时采用无创检测设备对人体没有损伤,通过个性化纠偏单元可对体征数据进行自动校正,提高了该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医疗设备检测单元可对用户的人体特征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值发送至数据存储单元内进行保存,同时再通过无创检测设备端对用户人体特征进行再次检测,通过无创检测设备端内部的人体体征数据检测模块可对人体的体征值进行检测,这里的无创检测设备端通常指的是带有人体体征检测传感器的便携式无创检测设备,同时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可采集用户周围的环境参数数据;
S2、人体的体征值以及环境参数数据可分别发送至智能运算单元内部的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和环境数据运算模块中,并由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运算出人体体征数据的准确值,以及通过环境数据运算模块运算出周围环境的参数准确值,通过数据整合模块可将这两个数据值通过中央处理系统发送至数据存储单元内进行保存,通过备份单元可对数据存储单元内部的数据值进行备份,以防丢失;
S3、通过数据检索提取模块可将数据存储单元内的由医疗设备检测单元以及无创检测设备端检测到的体征数据值进行提取,并发送至分析处理单元内部对体征数据值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比数据获得模块可获得最终数据;
S4、根据S3中将通过个性化纠偏单元对得到的最终对比数据进行数据纠偏,由个性化纠偏单元对数据自身进行校正,校正结束后可将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检测中心,检测人员可通过检测中心进行查看。
本发明中,步骤S1中,医疗设备检测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存储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无创检测设备端包括人体体征数据检测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
本发明中,步骤S2中,智能运算单元包括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以及环境数据运算模块。
本发明中,步骤S2中,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人体体征数据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环境数据运算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环境监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步骤S2中,智能运算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整合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数据整合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步骤S2中,备份单元通过无线与数据存储单元实现双向连接,如果系统的硬件或存储媒体发生故障,“备份”工具可以帮助您保护数据免受意外的损失,例如,可以使用“备份”创建硬盘中数据的副本,然后将数据存储到其他存储设备。
本发明中,步骤S3中,数据检索提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分析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分析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比数据获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步骤S4中,个性化纠偏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比数据获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与检测中线实现双向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是利用无线技术进行无线传输的一种模块,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脑无线网络,无线通讯,无线控制等领域,无线模块主要由发射器,接收器和控制器组成,可实现对纠偏后的精确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检测中心,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处理,为后续用户的检测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医疗设备检测单元可对用户的人体特征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值发送至数据存储单元内进行保存,同时再通过无创检测设备端对用户人体特征进行再次检测,通过无创检测设备端内部的人体体征数据检测模块可对人体的体征值进行检测,这里的无创检测设备端通常指的是带有人体体征检测传感器的便携式无创检测设备,同时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可采集用户周围的环境参数数据;
S2、人体的体征值以及环境参数数据可分别发送至智能运算单元内部的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和环境数据运算模块中,并由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运算出人体体征数据的准确值,以及通过环境数据运算模块运算出周围环境的参数准确值,通过数据整合模块可将这两个数据值通过中央处理系统发送至数据存储单元内进行保存,通过备份单元可对数据存储单元内部的数据值进行备份,以防丢失;
S3、通过数据检索提取模块可将数据存储单元内的由医疗设备检测单元以及无创检测设备端检测到的体征数据值进行提取,并发送至分析处理单元内部对体征数据值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比数据获得模块可获得最终数据;
S4、根据S3中将通过个性化纠偏单元对得到的最终对比数据进行数据纠偏,由个性化纠偏单元对数据自身进行校正,校正结束后可将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检测中心,检测人员可通过检测中心进行查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医疗设备检测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存储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创检测设备端包括人体体征数据检测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智能运算单元包括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以及环境数据运算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人体体征数据运算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人体体征数据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环境数据运算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环境监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智能运算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整合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整合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备份单元通过无线与数据存储单元实现双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数据检索提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分析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分析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比数据获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个性化纠偏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对比数据获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与检测中线实现双向连接。
CN201910846322.0A 2019-09-09 2019-09-09 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 Pending CN1105477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6322.0A CN110547769A (zh) 2019-09-09 2019-09-09 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6322.0A CN110547769A (zh) 2019-09-09 2019-09-09 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7769A true CN110547769A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39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6322.0A Pending CN110547769A (zh) 2019-09-09 2019-09-09 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77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1418A (zh) * 2022-10-27 2022-11-25 深圳市景新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侵入式高精度血压检测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2106A (zh) * 2017-11-14 2018-05-18 李明 一种提高人体体征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人工智能纠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2106A (zh) * 2017-11-14 2018-05-18 李明 一种提高人体体征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人工智能纠偏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1418A (zh) * 2022-10-27 2022-11-25 深圳市景新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侵入式高精度血压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202721B2 (en) Wireless cardiac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to measure and transmit cardiac physiological signals
CN103006195B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数据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EP2677927B1 (en) Respiration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US20120197090A1 (en) Biomedical device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for user identification, biomedical data measurement, biomedical data upload/download, biomedical data management, and remote medical care
US9144388B2 (en) Portab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of a heart and other body functions
EP2698112A1 (en) Real-time stress determination of an individual
US20170300651A1 (en) Platform which correlates data for recommendation
CN102411674A (zh) 一种指纹识别身份的智能多参数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US20110246234A1 (en) Patient matching
US975955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normalizing the physiological signals of a living being
CN105411617A (zh) 呼吸门控设备、方法及mcu
CN116823492B (zh) 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1588353A (zh) 一种体温测量方法
CN110547769A (zh) 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无创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纠偏方法
CN103549951B (zh) 一种基于心电图12导联关联计算的p波信息测量方法
CN112957018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心脏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8685570B (zh) 一种过完备字典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86133A (zh) 一种健康数据自动采集方法
US20150106124A1 (en) Date and time accuracy testing patient data transferred from a remote device
CN105726016B (zh) 一种心电输出方法及装置
TW201413634A (zh) 終端裝置、醫療數據輸入系統及其方法
CN103099608B (zh) 基于3g无线网络的远程家庭健康信息采集方法
US2023010520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in continous blood glucose measurement system
CN107349073A (zh) 一种临床护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00375491A1 (en) Heartbeat analyzing method and heartbeat analyz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