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6966A - 用于生长适应的换能器放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长适应的换能器放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6966A
CN110546966A CN201880021899.1A CN201880021899A CN110546966A CN 110546966 A CN110546966 A CN 110546966A CN 201880021899 A CN201880021899 A CN 201880021899A CN 110546966 A CN110546966 A CN 110546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ducer
middle ear
subject
fixation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18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6966B (zh
Inventor
K·E·范登赫尤维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chlear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chlea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chlear Ltd filed Critical Cochlear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46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6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60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 H04R25/604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of acoustic or vibrational transducers
    • H04R25/606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of acoustic or vibrational transducers acting directly on the eardrum, the ossicles or the skull, e.g. mastoid, tooth, maxillary or mandibular bone, or mechanically stimulating the cochlea, e.g. at the oval wind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20/00Fixations or connections for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20/0008Fixation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prostheses to the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13Hearing devices using bone conduction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sthes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syc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植入装置,包括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容纳可植入换能器,其中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固定到对象的中耳腔的壁,并且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将换能器至少部分定位在中耳腔外部。

Description

用于生长适应的换能器放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2月23日提交的以比利时梅赫伦的Koen Erik VAN DENHEUVEL作为发明人的、题为“TRANSDUCER PLACEMENT FOR GROWTH ACCOMMODATION”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440,92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听觉丧失通常有两种类型:传导性和感觉神经性。感觉神经性听觉丧失是由于将声音转换成神经冲动的耳蜗毛细胞的缺失或破坏。已经开发了各种听觉假体以向患有感觉神经性听觉丧失的个体提供感知声音的能力。例如,耳蜗植入物具有植入耳蜗中的电极组件。在操作中,电刺激经由电极组件传递到听觉神经,从而绕过不工作的毛细胞以引起听觉感知。
当向耳蜗提供机械能形式的声音的自然机械通路受到阻碍时,例如由于听骨链或耳道的损伤,就会发生传导性听觉丧失。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个体通常不是耳蜗植入物的候选。相反,患有传导性听觉丧失的个体通常采纳声学助听器。助听器依靠空气传导原理将声信号传输到耳蜗。特别地,助听器放大接收的声音并且将放大的声音传输到耳道中。这种放大的声音以机械能的形式到达耳蜗,从而引起外淋巴的移动和听觉神经的刺激。
并非所有患有传导性听觉丧失的个体都能够从助听器中获取合适的益处。例如,一些个体易于发生慢性炎症或耳道感染。其他个体因各种情况导致外耳和/或耳道畸形或缺失。
对于这些和其他个体,近年来已经开发了另一种类型的听觉假体。这种听觉假体(通常称为中耳植入物)将接收的声音转换成机械力,该机械力经由植入中耳腔中或邻近中耳腔的致动器而施加到听骨链或直接施加到耳蜗。相反,耳蜗植入物对于耳蜗内的所有内毛已经损坏或以其他方式破坏的对象而言可以具有实用价值。向位于耳蜗内部的电极提供刺激对象的神经以引起听觉感知的电脉冲。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植入装置,包括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容纳可植入换能器,其中固定机构被配置为被固定到对象的中耳腔的壁,并且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将换能器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中耳腔外部。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获取对对象的接近;通过将换能器固定到中耳腔中的对象的结构,将换能器固定在对象中,使得换能器至少部分地位于中耳腔外部。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植入装置,包括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和中耳换能器,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容纳可植入换能器,其中中耳换能器与在中耳中的完全放置是不兼容的,其中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是与正在生长的儿童兼容的固定机构。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激活植入对象的中耳换能器,并且在换能器的植入过程完全完成之后,在第一时间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一能量,其中中耳换能器至少部分地位于中耳腔外部,并且中耳换能器仅固定到中耳腔内部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一些实施例,其中:
图1是其中可以实现至少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骨传导装置的透视图;
图2A和2B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中耳植入物的示意图;
图3描绘了与耳蜗植入物结合使用的植入管式麦克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4A和4B示出了示例性管式麦克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
图5-8示出了可植入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8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换能器定位机构;
图9和10示出了另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2-16示出了用于将固定装置固定在中耳腔中的示例性潜在位置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7和18示意性地表示颅骨的生长;
图19表示用于将换能器固定在对象中的替代布置;
图20和21示出了替代示例性实施例;
图22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细节;
图23-25示出了一些示例性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25A至27示出了一些替代示例性实施例;
图28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流程图;以及
图29示出了描绘管式麦克风的示例性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方面总体上涉及中耳听觉假体的可植入部件。中耳换能器可操作地耦合到接受者刺激器,并且换能器固定机构连接到换能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是换能器的组成部分),并且从换能器延伸到中耳腔中。虽然本文中详述的一些实施例总体上涉及听觉假体并且具体地涉及中耳植入物(有时也称为直接声学耳蜗刺激器),但是其他实施例包括如本文中详述的可用的换能器固定机构,并且可以实现其变型。此外,虽然本文中详述的教导有时涉及麦克风形式的换能器,但是任何这样的公开对应于换能器的替代实施例和致动器的形式的公开(反之亦然)。而且,虽然本文中详述的实施例涉及假体是中耳听觉假体的实施例,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本文中详述的教导(诸如与换能器是麦克风的实施例相关联的教导)可以与可以用于建立完全可植入的听觉假体的其他类型的听觉假体(诸如耳蜗植入物)一起实现。
图1是示出人耳的解剖结构的人类头骨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人耳包括外耳101、中耳105和内耳107。在全功能耳朵中,外耳101包括耳廓110和耳道102。声压或声波103由耳廓110收集,并且被引导进入和穿过耳道102。设置在耳道102的远端上的是鼓膜104,鼓膜104响应于声波103而振动。该振动耦合到与圆形窗口121相邻的椭圆形窗口或窗孔椭圆形112。该振动通过中耳105的三个骨头(统称为听小骨106,并且包括锤骨108、砧骨109和镫骨111)耦合。中耳105的骨头108、109和111用于过滤和放大声波103,从而引起椭圆形窗口112响应于鼓膜104的振动而进行关节运动或振动。这种振动产生耳蜗140内的外淋巴的流体运动波浪。这种流体运动又激活耳蜗140内部的毛细胞(未示出)。毛细胞的激活引起神经冲动被生成并且通过螺旋神经节细胞(未示出)和听觉神经114被转移到大脑(也未示出),这些神经冲动在大脑处引起听觉感知。
如图1所示,半规管125是位于耳蜗140附近的三个半圆形互连管。前庭129提供半圆形管道125与耳蜗140之间的流体连通。三个管道是水平半规管126、后半规管127和上半规管128。管道126、127和128彼此大致正交对准。具体地,水平管126在头部中大致水平地对准,而上部管128和后部管127大致以与通过个体头部的中心的竖直方向成45度角对准。
每个管填充有被称为内淋巴的流体,并且包含具有微小毛发(未示出)的移动传感器,微小毛发的端部嵌入被称为套管(也未示出)的凝胶状结构中。随着颅骨的方向改变,内淋巴被迫进入管道的不同部分。毛发检测内淋巴何时通过,然后向大脑发送信号。使用这些毛细胞,水平管126检测水平头部移动,而上部管128和后部管127检测竖直头部移动。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直接声波耳蜗刺激器200A(本文中有时称为中耳植入物)的透视图。直接声波耳蜗刺激器200A包括直接或间接附接到对象身体的外部部件242、以及临时或永久植入对象的内部部件244A。外部部件242通常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声音输入元件,诸如用于检测声音的麦克风224、声音处理单元226、电源(未示出)和外部发射器单元225。外部发射器单元225包括外部线圈(未示出)。声音处理单元226处理麦克风224的输出并且生成提供给外部发射器单元225的编码数据信号。为了便于说明,声音处理单元226被示出为与对象分离。内部部件244A包括内部接受者单元232、刺激器单元220和刺激装置250A,刺激装置250A经由电缆218与刺激器单元220电连通,电缆218延伸穿过乳突骨221中的人造通道219。内部接受者单元232和刺激器单元220是密闭地密封在生物兼容的壳体内,并且有时统称为刺激器/接受者单元。
内部接受者单元232包括内部线圈(未示出),并且可选地包括相对于内部线圈固定的磁体(也未示出)。外部线圈经由射频(RF)链路向内部线圈传输电信号(即,功率和刺激数据)。内部线圈通常是由多匝电绝缘的铂或金线组成的线天线线圈。内部线圈的电绝缘由柔性硅树脂模制件(未示出)提供。在使用中,可植入接受者单元232定位在邻近耳廓110的颞骨的凹部中。
在图2A的说明性实施例中,小骨106已经被移出。然而,应当理解,可以在不干扰听小骨106的情况下植入刺激装置250A。
刺激装置250A包括致动器240、镫骨假体252A和包括人造砧骨261B的耦合元件251A。致动器240骨结合到乳突骨221,或更具体地骨结合到形成在乳突骨221中的人造通道219的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刺激装置250A被植入和/或被配置为使得镫骨假体252A的一部分邻接半圆形管道125之一中的开口。例如,在说明性实施例中,镫骨假体252A邻接水平半规管126中的开口。在替代实施例中,植入刺激装置250A,使得镫骨假体252A邻接后半规管127或上半规管128中的开口。
如上所述,声音信号由麦克风224接收,由声音处理单元226处理,并且作为编码数据信号传输到内部对象232。基于这些接收信号,刺激器单元220生成引起致动器240的致动的驱动信号。致动器240的机械运动被传递到镫骨假体252A,使得在水平半规管126中生成流体移动波。因为前庭129提供半圆形管道125与中间管道之间的流体连通,所以流体移动波继续进入中央管,从而激活Corti器官的毛细胞。毛细胞的激活导致适当的神经冲动被生成并且通过螺旋神经节细胞(未示出)和听觉神经114被转移以引起大脑中的听觉感知。
图2B描绘了具有刺激装置250B的中耳植入物200B的示例性实施例,刺激装置250B包括致动器240和耦合元件251B。耦合元件251B包括镫骨假体252B和人造砧骨261B,人造砧骨261B将致动器耦合到镫骨假体。在该实施例中,镫骨假体252C邻接镫骨111。
图3是植入对象中的完全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称为耳蜗植入物100)的透视图。如图所示,耳蜗植入物100包括暂时或永久植入对象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耳蜗植入物100在图3中示出,其中如下所述,外部装置142被配置为向耳蜗植入物提供功率。
在图3的说明性布置中,外部设备142可以包括设置在耳后(BTE)单元126中的电源(未示出)。外部设备142还包括称为外部能量传递组件的经皮能量传递链路的部件。经皮能量传递链路用于将功率和/或数据传输到耳蜗植入物100。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能量传递(诸如红外(IR)、电磁、电容和电感传输)来从外部设备142向耳蜗植入物100传输功率和/或数据。在图1的说明性实施例中,外部能量传递组件包括外部线圈130,外部线圈130形成感应射频(RF)通信链路的一部分。外部线圈130通常是由多匝电绝缘的单股/或多股铂或金线构成的线天线线圈。外部设备142还包括定位在外部线圈130的成匝的导线内的磁体(未示出)。应当理解,图3所示的外部设备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其他外部设备可以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使用。
耳蜗植入物100包括可以定位在邻近对象的耳廓110的颞骨的凹陷中的内部能量传递组件132。如下所述,内部能量传递组件132是经皮能量传递链路的部件,并且从外部设备142接收功率和/或数据。在说明性实施例中,能量传递链路包括感应RF链路,并且内部能量传递组件132包括初级内部线圈136。内部线圈136通常是由多匝电绝缘的单股/或多股铂或金线构成的线天线线圈。
耳蜗植入物100还包括主要可植入部件120和细长电极组件118。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内部能量传递组件132和主要可植入部件120气密地密封在生物相容性壳体内。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主要可植入部件120包括声音处理单元(未示出),以将由内部能量传递组件132中的可植入麦克风接收的声音信号转换成数据信号。主要可植入部件120还包括基于数据信号生成电刺激信号的刺激器单元(也未示出)。电刺激信号经由细长电极组件118传递给对象。
细长电极组件118具有连接到主要可植入部件120的近端以及植入耳蜗140中的远端。电极组件118从主要可植入部件120通过乳突骨119延伸到耳蜗14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18可以至少植入在基底区域116中,有时可以进一步植入。例如,电极组件118可以朝向耳蜗140的顶端(称为耳蜗顶点134)延伸。在某些情况下,电极组件118可以经由耳蜗底转122插入耳蜗140。在其他情况下,可以通过圆形窗口121、椭圆形窗口112、岬角123、或通过耳蜗140的顶端转弯147形成耳蜗底转。
电极组件118包括沿其长度设置的、纵向对准并且向远端延伸的电极148的阵列146,本文中有时称为电极阵列146。尽管电极阵列146可以设置在电极组件118上,但是在大多数实际应用中,电极阵列146集成到电极组件118中。这样,电极阵列146在本文中被称为设置在电极组件118中。如上所述,刺激器单元生成由电极148施加到耳蜗140的刺激信号,从而刺激听觉神经114。
如上所述,耳蜗植入物100包括能够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操作而无需外部装置142的完全可植入的假体。因此,耳蜗植入物100还包括存储从外部设备142接收的功率的可充电的电源(未示出)。电源可以包括例如可充电电池。在耳蜗植入物100的操作期间,根据需要将由电源存储的功率分配给各种其他植入部件。电源可以位于主要可植入部件120中,或者设置在单独的植入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刺激器132经由电缆162接收由植入声音传感器150生成的信号。声音传感器150植入形成在乳突骨119中的腔中,以便在该实施例中延伸到中耳腔。声音传感器150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在自然路径中或沿着自然路径发生的振动或压力变化(之后是耳朵中的声波)来检测在对象的耳朵中接收的声音。更具体地,声音传感器150感测对象的耳朵的结构的振动或对象的体腔之一内的流体的振动,诸如对象的中耳腔、内耳道、耳蜗管等。对象的耳朵结构的振动、或者体腔内的流体振动是接收从对象的外耳到中耳和内耳的声波的结果。也就是说,所接收的声波导致中耳或内耳结构的振动,或者穿过中耳腔,从而在腔内产生流体的振动。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声音传感器基于对象的中耳骨的振动并且更具体地基于砧骨109的振动来检测声音。
下面参考图4A和4B描述可植入声音传感器150的实施例(本文中称为可植入声音传感器250)。可植入声音传感器250包括壳体258,在该实施例中,壳体258具有基本上管状的形状。管状形状可以具有圆柱形或椭圆形横截面形状。在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诸如具有正方形、矩形或其他多边形横截面形状的棱柱。然而,圆柱形状对于植入和制造的目的可能是有利的。
在图4A和4B的实施例中,壳体258在一端246处由隔膜248封闭。隔膜248连接到壳体258,以密封一端246。隔膜248可以通过很多已知技术中的一种连接到壳体258,诸如激光焊接或用一个零件制造(铣削、车削)壳体258和隔膜248。
壳体258在相对端264(即,远离隔膜248的一端)处由封闭件260封闭。封闭件260还提供密闭密封。因此,壳体258、隔膜248和封闭件260形成基本上不能透过空气和体液的生物兼容的气密密封的壳体。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隔膜248基本上是柔性的并且被配置为振动。隔膜248的厚度根据例如制造它的材料和将要植入声音传感器250的身体位置来选择。另外,隔膜248和壳体258可以各自由相同或不同的钛或钛合金制成。然而,应当理解,也可以使用其他生物兼容的材料。例如,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封闭件260可以由生物兼容的陶瓷材料制成。
耦合机构252固定到隔膜248的外表面。在图4A和4B所示的实施例中,耦合机构252包括细长杆256和设置在杆的远端上的支架254。支架254可以具有各种配置,这取决于设备要固定的自然耳朵的结构。这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
诸如麦克风等的振动传感器272设置在壳体258内部。在某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是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的压力波而生成电信号的压敏传感器。麦克风272可以布置为使得麦克风的感测元件邻近隔膜248,其中限定的气体层275位于麦克风的感测元件与隔膜之间。麦克风的感测元件通常是隔膜。
如可以看到的,壳体258是圆柱形部件。圆柱形部件的外径大于3mm,长度大于3mm。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径等于或大于3.5、4、4.5、5、5.5、6、6.5、7、7.5或8mm、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0.05mm。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部长度等于或大于3.5、4、4.5、5、5.5、6、6.5、7、7.5、8、8.5、9、9.5、10、10.5、11、11.5、12、12.5、13、13.5、14、14.5、15、15.5、16mm、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0.05mm。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麦克风250具有在来自Koen Erik Van den Heuvel的题为“Implantable Sound Sensor for HearingProstheses”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997,788中公开的换能器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或所有特征。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耦合机构252使隔膜248振动时,隔膜的激发被传输到壳体258的内部,在那里它被麦克风272感测。麦克风272可以是驻极体麦克风,诸如来自Sonion(丹麦)或诺尔斯(美国)。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麦克风,诸如:磁性、动态、压电、光学或机电。
在替代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272是适于感测隔膜248的振动的加速度计。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272是微机电系统加速度计。
振动传感器272通过流体悬架276连接到壳体258,流体悬架276优选地由硅树脂制成或包括硅树脂。应当理解,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实现用于将振动传感器272与声音传感器250的移动隔离的其他机构。
可植入声音传感器250还包括发射器,发射器用于将由振动传感器272生成的信号(原始的或经处理的)传输到声音传感器250外部的元件,诸如传输到可植入刺激装置或植入式听觉假体的其他部件。
发射器可以包括安装在壳体258内部的电子电路270,电子电路270通过导线262耦合到麦克风272。电子电路270可以被配置为处理由麦克风272生成的信号以传输到可植入刺激装置。
电子电路270可以被配置为将交流电(AC)转换为直流电(DC)并且将电功率输送到麦克风272。在图2A和2B的实施例中,通过导线262(通过AC电流)从传感器250外部的源提供电功率。在替代实施例中,电池可以设置在壳体258内部。
优选地提供至少一个穿通部266用于使电线262穿过壳体258。穿通部266优选地通过封闭件260提供。在某些实施例中,穿通部266形成在封闭件260中;换言之,它们是一体的。
电线262可以被配置为将电功率传递到可植入装置250。电线262可以被配置为将经处理的麦克风信号传输到声音传感器250的外部。在后一种情况下,电子电路270可以被配置为调制电源线上的信号。
在替代实施例中,传输是无线的。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植入装置250可以设置有电磁天线(未示出)。
在某些实施例中,由壳体258、隔膜248和封闭件260形成的壳体填充有惰性气体,诸如氮气或氩气。
杆256是适于将隔膜248耦合到耳朵的振动结构的细长构件。或者,声音传感器250可以包括用于将隔膜248另外连接到中耳或内耳的结构的一个或多个支架254。在某些实施例中,杆256或支架254可以耦合到鼓膜,并且支架254可以是类似于用于鼓室成形术的支架。也就是说,支架254可以包括用于耦合到鼓膜的盘。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杆256或支架254可以耦合到锤骨、砧骨或镫骨,并且支架254可以包括例如支架,诸如用于镫骨成形术的支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支架254包括用于耦合到这些结构之一的夹子。在其他实施例中,杆256或支架254可以耦合到椭圆形窗口、圆形窗口、水平管、后部管或上部管。
图5是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腔镗孔器等从乳突骨221的外表面直接钻到中耳腔106以建立人造通道219,上面详述的麦克风和/或中耳致动器可以插入人造通道219。也就是说,在替代实施例中,通道219可以不是直的,并且通道219可以不从乳突骨221的外表面钻出,而是从中耳腔106钻出,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道219可能不是完全从中耳腔延伸到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具有实用价值的任何通道布置。
图5也是示例性可植入装置510的示例性实施例,参考图6,示例性可植入装置510现在包括管式麦克风250和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640,固定机构640被配置为容纳可植入换能器250。可以看出,固定机构640还包括骨螺钉650,该骨螺钉用于将固定机构固定到对象的中耳腔的壁,如图5所示。因此,固定机构640被配置为固定到对象的中耳腔的壁。在图5和6的实施例中,固定机构640被配置为将换能器250至少部分定位在中耳腔外部。注意,虽然本文中的实施例将管式麦克风称为示例性麦克风,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麦克风。而且,可以使用除了麦克风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换能器传感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可以利用本文中详述的教导以实用方式来使用的任何换能器传感器。
简要地说,虽然图5和6的实施例集中于图4A和4B的管式麦克风实施例,但是在替代实施例中,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上述可植入换能器可以是图2A和2B的实施例的中耳致动器。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可以与本文中详述的教导一起使用的任何类型的换能器。
从图5可以看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机构640被配置为将换能器50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中耳腔106外部,并且完全位于外耳道102外部。也就是说,换能器没有任何部分位于外耳道102中,在换能器延伸穿过鼓膜104的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在图6的实施例中,固定机构640是换能器的组成部分。仅作为示例而非作为限制,固定机构640可以包括在壳体的壁的外部焊接到换能器壳体258并且远离隔膜248向前延伸的细长钛板。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固定机构640或其至少一部分可以是与壳体258的壁的至少一部分整体形成的部分。在这方面,图6A描绘了管式麦克风250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在壳体258的前端246处的壳体258的壁的一部分已经被移除,以便描绘壳体的内部,并且隔膜248也已经被移除,并且耦合机构252以虚线描绘以供参考。可以看出,固定机构640以无缝方式从壳体250的壁延伸。在该实施例中,固定机构640是壳体壁的整体部分。
“一体”至少表示,为了从对象移除换能器,固定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也必须与换能器一起移除(例如,如果不是整个部分,固定机构必须切成两半等)。这与被配置为可移除地附接到换能器的固定机构相反。
图7和8描绘了包括固定机构840的可植入装置710的替代实施例,其中固定机构840包括从围绕换能器250延伸的带860延伸的板850。板850具有穿过其中的孔,以便容纳骨螺钉650,或者更准确地说,使得骨螺钉650可以延伸穿过孔并且因此固定机构840可以固定到中耳腔的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带860焊接到换能器250的壳体。也就是说,在替代实施例中,带860围绕壳体250过盈配合。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带860关于壳体250滑动配合,并且诸如螺钉或棘爪等其他部件用于防止换能器250在轴向方向和/或径向方向上移动。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将换能器250连接到固定机构的任何装置、系统和/或方法。
应当注意,图7和8的实施例对应于替代实施例,其中没有耦合机构242固定到隔膜248的外表面。相反,压力在中耳腔内变化,导致鼓膜的移动足以移动麦克风250的隔膜248。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可以用于实践本文中详述的教导的换能器的任何实施例。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包括被配置为可释放地容纳换能器的换能器支架等,并且固定机构被配置为使得当固定机构固定到壁时,支架等至少部分地位于中耳腔外部。这种示例性实施例分别在分别属于Roger Leigh和Koen Van den Heuvel的题为“Combined Functional Component and Implantable Actuator PositioningMechanism”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3/0225912和题为“Implantation of a HearingProsthesis”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3/0165737中公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管换能器是否从固定机构可释放,固定机构被配置为使得换能器能够相对于固定到壁的固定机构的部件移动,从而使得换能器能够在固定机构固定到壁时,可调节地定位在至少部分位于中耳腔外部的位置。在这方面,图8A描绘了也是换能器定位机构470的换能器固定机构,其包括两个子部件:延伸臂471和延伸臂475。子部件471包括臂472,臂472被配置为附接到中耳腔,其中间隔件822用于将臂抬离中耳腔的表面以为凸缘473提供空间(下面讨论)。在这方面,应当注意,换能器支撑机构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由钛制成。子部件471还包括凸缘473,凸缘473形成球窝接头474的母部分。在这方面,子部件475包括呈球形476的球窝接头474的公部分,如可见。球窝接头474允许子部件475的球476在母部分内移动,从而允许子部件475相对于子部件471进行关节运动,并且从而允许换能器250相对于中耳腔同样地进行关节运动。
简要地指出,与图8A的实施例相关联的任何公开内容/与换能器定位机构相关联的任何公开内容可以用在不包括定位特征的换能器固定机构中,反之亦然。实际上,这仅仅是与如下事实相伴随的实施例:本文中详述的任何给定实施例的任何单个特征可以与本文中详述的任何其他实施例的任何其他特征组合,只要本领域能够实现这一点。
球窝接头474使得换能器250能够相对于通道219和/或中耳的部分和/或耳蜗的部分定位在可调节的固定位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球窝接头474允许相对于中耳腔以两个自由度(在图8A中由箭头1和2表示(分别为第一自由度和第二自由度))可调节换能器250的位置,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头可以允许仅以一个自由度或多于两个自由度可调节换能器的位置。
虽然换能器定位机构470被描绘为具有球窝接头474,但是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接头。作为示例,接头可以包括允许换能器250被定位为仅仅是其细节或变型的换能器定位机构470的结构部件的可延展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头是可弹性变形的部分或可塑性变形的部分,或者是可弹性变形和可塑性变形的部分的组合,以便使得能够以至少一个自由度调节所容纳的换能器相对于植入物本体的位置。
如上所述,换能器定位机构470还包括子部件475。子部件475包括球窝接头474的球476、臂477、滑块478和换能器支撑件479。换能器支撑件479被描绘为套环的形式,并且容纳和以其他方式将换能器250保持在其中,并且从而将换能器250保持到换能器定位机构470。
套环具有外表面479a和被配置为容纳换能器250的内表面479b。由内表面479b形成的套环的内径与换能器250的圆柱形本体的外径大致相同。由外表面479a形成的套环的外径的尺寸使得套环能配合到人造通道219中。套环的长度短于换能器250的圆柱形本体,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它可以是相同的长度或大约相同的长度或更长。如所指出的,换能器支撑件479和换能器250被配置为使得换能器250能够可移除地固定到换能器支撑件479,并且因此能够可移除地固定到换能器定位机构470。在一些实施例中,这种可移除的固定可以足以防止换能器250基本上从换能器支撑件479中的保持位置移动,并且换能器定位机构470被配置为在换能器250的操作期间防止换能器支撑件479在人造通道219内基本上移动。例如,可以经由换能器250与套环之间的互锁实现可移除的固定,该互锁提供足以承受由换能器250的操作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保持力。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互锁通过换能器支撑件479的轴环的内表面479a与换能器250的外表面之间的过盈配合来提供。在替代实施例中,互锁被实现为与换能器250的外表面上的相应螺纹配合的内表面479a的螺纹。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O形环等紧密地缠绕在换能器250上并且紧贴地安装在换能器支撑件479的轴环内。换能器250上和/或轴环上可以包括凹槽以容纳O形环。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换能器250与套环之间的O形环的压缩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以将部件保持在换能器支撑件479中。在另一实施例中,换能器支撑件479或换能器250包括根据偏置被调节以将换能器插入支撑件中的偏置的延伸部。延伸部可以接合相对表面上的棘爪以使换能器和支撑件互锁。其他实施例包括在换能器和支撑件的相对表面上的突起和相应通道。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弹簧加载的棘爪,该棘爪与相对表面的棘爪对象接口以将换能器保持在支撑件中或者一旦换能器已经定位在棘爪之外则在换能器后面延伸。替代实施例可以利用O形环将换能器互锁在支撑件中。粘合剂可以用于将换能器互锁在支撑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将换能器互锁在支架中的任何装置、系统或方法,其将允许实现本文中详述的实施例和/或其变型。
与传感器支撑件479刚性连接的滑块478被配置为在平行于臂477的纵向延伸方向的箭头3的方向上线性移动。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臂477包括轨道,滑块478与这些轨道接合,以将滑块478保持到臂477。这些轨道还将滑块478和臂477建立为伸缩式部件,该伸缩式部件被配置为使得能够相对于壳体446(因此,植入物本体)以至少一个自由度(即,由箭头3表示的自由度)调节换能器支撑件479的位置并且因此调节容纳在其中的换能器250的位置。应当注意,其他实施例可以允许以至少两个或至少三个自由度进行调节。因此,当滑块部件与前述接头474组合时,换能器定位系统使得换能器250的位置能够相对于植入物本体以至少两个或至少三个自由度可调节。
滑块478沿着臂477的移动可以经由千斤顶螺旋机构完成,其中千斤顶螺钉经由螺丝刀或六角扳手转动。滑块478的移动也可以或替代地经由向其施加能够克服滑块478与臂477之间的摩擦的力来实现。在本文中详述的一些实施例及其变体中,可以使用允许滑块478相对于臂477移动的任何装置、系统或方法。
参考图8A,可以看出,换能器定位机构470的臂472包括螺钉孔480。螺钉孔480被配置为容纳骨螺钉。虽然螺钉孔480被描绘为位于臂472上(中),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螺钉孔可以位于中耳植入物内部部件上的其他位置(并且骨螺钉可以容纳在其中)。
通常,如从图5中可以看到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使得固定机构被配置为从人造通道219延伸,人造通道219延伸通过颞骨(乳突骨)到中耳腔中。相反,固定机构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使得整个固定机构远离人造通道/不在人造通道中,其中人造通道延伸通过颞骨延伸到中耳腔中,诸如如图7所示。
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人造通道219具有直径在约1至10mm之间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大于X但小于Y的圆形横截面,其中X是为1、2、3、4、5、6、7、8、9、10、11、12、13、14或15mm的任何适用值,并且Y是为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mm的任何适用值。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道的直径为约0.5、0.75、1、1.5、2、2.5、3、3.5、4、4.5、5、5.5、6、6.5、7、7.5、8、8.5、9、9.5、10、10.5、11、11.5、12、13、14、15、16、17或18mm、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约0.01mm(例如,7.04mm、9.99mm、约3.34mm至约14.41mm等)。应当注意,上述值可以是固定机构所在的位置处的直径。作为示例,垂直于通道的纵向轴线的将固定机构的一部分一分为二的任何平面是固定机构在通道中的位置。
鉴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植入装置包括管式麦克风形式的换能器,其包括振动输入部分,其中固定机构包括远离振动输入部分延伸的固定臂并且振动输入部分面向固定臂,并且固定臂被配置为在对象的中耳腔中固定到对象。其示例性实施例在图6和6A中示出,其中突出超过固定机构640的壳体的端部的固定机构640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图中延伸经过参考线999的部分)是远离振动输入部分延伸的固定臂(例如,管式麦克风的隔膜),其中振动输入部分(再次,隔膜)面向固定臂。(注意,从这些示例中可以看出,术语“面对”不需要直接对准。作为示例,具有一系列目标的射箭射程上的射手面对的目标数目超出了他或她直接对准的目标数目,但是不会面对例如绝对左侧或绝对右侧或后面的目标。)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植入装置包括换能器,该换能器是包括力输出部分的中耳致动器。其示例性实施例是图9和图10的可植入装置910,可植入装置910包括致动器240(对应于图2A和2B的致动器240)。图10示出了固定机构1040,固定机构1040是被配置为固定到鼓膜与通道219的开口之间的中耳腔的壁的固定机构,如图9所示。另外,可以看出,固定机构1040包括多个复合部分,还注意,图9中的固定机构1040的对准通常对应于上面的图8A的换能器定位机构的对准。也就是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图8A的换能器定位机构是被配置为附接在与图9的固定机构1040大致相同的位置处的机构。还应当注意,在一些实施例中,图8A的定位机构可以附接到中耳腔的壁的其他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中详述的固定机构(其还包括图8A的定位机构,因为其也是固定机构)被配置为附接到中耳腔的壁的任何位置,只要这样可以实现本文中详述的教导。
可以看出,图9和10的固定机构包括远离致动器的力输出部分延伸的固定臂,并且固定臂被配置为在对象的中耳腔中固定到对象。与上面关于麦克风详述的实施例一样,在这些实施例中,致动器24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在中耳腔外部通过骨头到中耳腔的通道中(注意,术语如本文中使用的“中耳腔”是指天然腔,并且因此不包括通道的任何部分)。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力输出部分是连接机构248连接到的隔膜。实际上,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致动器用于与上面详述的管式麦克风相同的所有意图和目的(并且因此可以被认为是“管致动器”),除了它的操作原理与麦克风相反。也就是说,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在致动器的壳体的端部处没有隔膜,而是耦合机构往复地滑动通过壳体中的密封件,从而使得耦合机构的臂成为致动器的输出部分。
鉴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包括方法。在这方面,图11示出了方法(方法1100)的示例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方法动作1110,方法动作1110包括获取对对象的接近。在图11的方法1100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方法动作1120,方法动作1120包括通过将换能器固定到中耳腔中的对象的结构,将换能器固定在对象中,使得换能器至少部分位于中耳腔外部。关于上面详述的教导,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耳腔中的对象的结构可以是中耳腔的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结构可以在耳蜗外部,但是这可能不一定具有期望的最大实用价值。根据本文中详述的教导,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可以支撑换能器或以其他方式用于固定换能器的中耳腔内的任何结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固定机构可以固定到的中耳的结构可以是和弦鼓、砧骨支撑、颅窝、乳突尖端的相对侧的壁、面神经、外膝、支撑体、骨盖、锥突、齿轮等。
图12-16示出了用于固定机构在中耳中的潜在固定的示例性位置。在带注释的虚线内的区域的背景中的对象结构是可以定位骨螺钉的位置。而且,如下面将详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没有骨螺钉。因此,这些都是可以施加某种形式的反作用力(胶水、张力、压缩等——再次,在下面详述)以将固定机构固定在中耳中的区域。
“换能器至少部分位于中耳腔外部”表示如果减少到最少数目的部件(例如,没有去往/来自壳体248的导线,没有保护装置,等等)位于中耳腔外部,则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识别为换能器。
与上述教导相伴,作为方法1100的结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固定换能器时,换能器至少部分位于通过对象的颞骨的人造通道中。还伴随上述教导,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固定部件来固定换能器,其中在固定动作完成时,固定部件从中耳腔的壁延伸到换能器,以便将换能器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人造通道中。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固定动作完成时,固定部件或换能器的任何部分都不固定到人造通道的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另外,固定部件或换能器的任何部分都不固定到乳突骨的外表面。(乳突骨的外表面是颞骨的表面(例如,乳突骨的外表面面向对象外部/生长哺乳动物毛发的对象皮肤的)。)图19中描绘了其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固定机构1910使用骨螺钉650固定到乳突骨的外表面。
应当注意,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所见,电引线组件(例如,如图19中所见的引线组件218)可以通过通道从换能器延伸到乳突骨的表面到刺激器,其中刺激器可以固定到乳突骨,诸如在乳突骨的表面处,但这并不对应于固定换能器的部件,因为电缆/导线组件最多起到系绳的作用(如果换能器以其他方式是自由的),并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固定。
关于诸如以上关于图6、6A和8详述的实施例,作为示例,在固定动作完成时,换能器的至少一部分经由至少一个准悬臂状态支撑在人造通道中。也就是说,固定机构可以是纯悬臂系统,或者可以是可以被建模为就好像它是具有最小误差/偏离实际系统的悬臂梁的系统。
还伴随上述教导,诸如图8A的实施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固定动作完成时,换能器可以在人造通道中可控地移动。这可以在动力致动器的控制下进行动力移动或通过手动移动进行(使用或不使用工具)。此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固定动作完成时,围绕换能器的人造通道的部分可以由于生长而相对于换能器在纵向方向上移动而不会引起换能器移动。在这方面,图17和18仅通过概念表示描绘了在一个G环境中从颞位置A(例如,童年)到颞位置B(例如,青春期后)的对象的头骨的生长,其中图17概念性地表示颅骨的尺寸和可植入装置1710在颞位置A处的位置,并且图18概念性地表示颅骨的尺寸和可植入装置1710在颞位置B处的位置。可以看出,头骨的大小在两个颞位置之间扩大。通道219的长度在轴向方向上既延长又扩展(直径增大)。因此,可以看出,通道219的中点810(通道219的外部开口和通道219的内部开口之间的中点)通常从可植入装置710移开,并且特别地从可植入装置710的最后部位移开(简要地说,注意,图17和18是概念性的)。实际上,相对于头骨的其他部分的扩大,中耳腔不会扩大那么多。实际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从颞位置A到颞位置B(并且,相对于图19的布置、从乳突骨的表面/通道的开口到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可植入部件工作端在此附接到小骨的位置而测量的尺寸R——这个假定系统相对于生长的性能可以与本文中其他实施例相对于由于从工作端在此附接到小骨的点开始的生长而导致的移动的性能进行比较)通道219的长度和/或直径增加至少或不超过内耳腔106的最大直径从颞位置A到颞位置B的增加的10、20、30、40、50、60、70、80、90、100、125、150、175、200、225、250、275、300、325、350、375、400、425、450、475、500%或更多,或者增加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1%(至少77%,不超过188%,增加52%至222%,等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颞位置A和B分开或至少分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年、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1天。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因为可植入装置的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固定到对象的中耳腔的壁,在颅骨从颞位置A生长到颞位置B,因为中耳腔的生长在该时间段内相对最小化,因此至少与可植入装置固定到通道219的内壁和/或可植入装置固定到乳突骨的外表面(与中耳腔106相对的表面——面向生长哺乳动物毛发的皮肤的表面)的情况相比,总体上是可植入装置并且特别是其换能器相对于重要的解剖结构(例如,骨头108、鼓膜104,在致动器的情况下——椭圆形窗口、镫骨等)的位置相对较小(如果有的话)。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实现方法1100,其中对象处于青春期或青春期前,并且换能器至少部分所在的对象的一部分经历相对于换能器的生长移动。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换能器至少部分所在的对象的一部分通常可以是通道219,并且特别地是通道219的壁。
更进一步地,在方法11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实现方法1100,其中对象小于C岁并且换能器至少部分所在的对象的一部分经历相对于换能器的生长移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C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0.01。
因此,鉴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在一种可植入装置,其包括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和中耳换能器,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容纳可植入换能器,其中中耳换能器与在中耳中的完全放置是不兼容的。换能器和固定机构可以是上面详述的任何一种和/或其变型和/或能够实现本文中详述的教导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装置。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是与正在生长的儿童兼容的固定机构,诸如以上关于图5-10详述的。这与例如图19的布置相反,其中在颅骨生长时,固定机构将相对于中耳腔向左移动,并且因此换能器240/250将被拉动(向左)远离中耳腔,并且从而可能需要重新定位,这可能需要附加手术来接近换能器。
与上述教导一致,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臂,该固定臂相对于换能器的纵向轴线以特定倾斜角度远离换能器延伸。同样,固定臂可以是壳体或换能器的其他部件的组成部分(例如,焊接到壳体、壳体的整体部分等)。或者,固定臂可以是夹持或以其他方式可释放地附接到换能器的部件(例如,支撑换能器的部件)的一部分。
图20描绘了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固定机构包括远离换能器延伸以实现中耳腔内的两点固定方案的至少两个固定臂2060和2061。图20的实施例描绘了焊接到换能器250的两个固定臂。在替代实施例中,两个固定臂是换能器250的壳体的整体部件。在替代实施例中,两个固定臂附接到环,诸如以上在图8中详述的环,并且换能器附接到环(螺钉配合、焊接等)。更进一步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三个固定臂,固定臂远离换能器延伸,以实现中耳腔内的三点固定方式。这在图21中可见,其中可植入装置2110包括臂2162,臂2162对应于相对于图20的实施例的附加臂。从图21中可以看出,臂2162包括具有不同横截面宽度的部分。可以看出,存在相对于最接近换能器250的壳体的臂2162的部分更宽的部分2111。该更宽的部分为骨螺钉提供附加空间。
应当注意,尽管臂的实施例已经以细长板的形式呈现,但是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臂是圆柱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臂是在拉伸和压缩方面都具有足够强度以将换能器保持在适当位置的导线。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可以实现本文中详述的教导的可植入固定机构的任何布置。
根据上述教导,固定机构被配置为使得当固定机构支撑换能器和通道时,固定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中耳腔外部在穿过颞骨的人造通道中。更进一步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使得颞骨能够随着对象儿童成长到成年(或通用对象成长)而生长,同时将离中耳腔最远并且接近换能器并且当植入对象中时位于中耳腔外部的固定机构(该位置将是图20中的箭头2099所示的位置)上的点的移动限制为不超过最近的对象结构相对于该点(在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这将可能是沿着平面2098的点,其首先与通道219的内径相交)的移动的M%。在示例性实施例中,M是0、0.25、0.5、0.7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5、50、55、60、65、70或75%、或其间的任何值,其中增量为0.1%。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文中详述的换能器是在第一连接位置处被配置为在第一连接点处机械耦合到中耳骨(耳骨之一)或耳蜗的窗口中的一个以在第一连接点处实现机械能量传递的组件的一部分。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在第二连接位置处被配置为机械耦合到中耳的壁以将固定机构固定到中耳,并且当可植入装置处于自由空间中并且不受约束时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或等于N,其中N可以是0.5、0.75、1、1.5、2、2.5、3、3.5、4、4.5、5、5.5、6、6.5、7、7.5、8、8.5、9、9.5或10mm、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0.1mm。图22描绘了N的示例性场景。应当注意,距离是从对象的骨/组织测量的,其中固定结构在切平面处在由骨螺钉形成的开口的几何中心处首先进入表面,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外推表面(当骨螺钉的表面被移除时)。由于相应固定位置等不同,对于图5与图9等的实施例,N将是不同的。
图5-10、17等的实施例是如下实施例:其中固定机构被配置为经由仅位于中耳中的固定部件(例如,位于中耳腔中的骨螺钉)将换能器固定到对象。这与例如在通道219中或在乳突骨的表面上存在骨螺钉的实施例(诸如相对于图19的布置的情况)相反。再次注意,例如,即使在图5-10、17等的实施例中,存在从换能器延伸到位于乳突骨表面上的刺激器等的电缆/电引线,其中刺激器固定到乳突骨的表面,其仍然是一个实施例,其中固定机构被配置为经由仅位于中耳中的固定部件将换能器固定到对象,因为电缆不将换能器固定到骨头或对象。
图23描绘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方法2300)的流程图。方法2300包括方法动作2310,其包括激活植入对象中的中耳换能器。激活表示打开换能器/向换能器提供电流,向植入的电感线圈提供电感线圈(例如,通过将外部电感线圈放置在植入线圈上方的对象的皮肤附近),等等,但不一定利用换能器来转换能量(例如,这可以处于待机状态)。将换能器相对于在方法2310之前的情况置于可用状态的任何动作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动作2310。
方法2300还包括方法动作2320,其包括在换能器的植入过程完全完成之后,在第一时间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一能量。“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一能量”表示(i)通过致动器转换基于声音(例如,由听觉假体的麦克风捕获的声音等)的电信号以输出机械能,以及(ii)利用麦克风转换声信号以输出电信号。也就是说,可以利用致动器或麦克风来执行方法动作2320。
关于在换能器的植入过程完全完成之后在第一时间执行方法动作2320的特征,这表示这是在手术或近端手术期间在测试装置的操作之后/之外的换能器的实际使用。还应当注意,“第一时间”表示它是通用的,并且因此不必是第一次(与“第一次”相反),尽管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时间确实是第一次。
方法动作2320构成换能器的正常使用,与在手术期间可能发生的动作相反。例如,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以下所有动作完成之后执行动作2320:
耳道和设置
·Myringotomy托盘——清洁EAC并且检查鼓,
·准备耳后皮肤并且在下方标记切口,局部麻醉
·垂褶乳突+分别向前悬垂耳廓,以保持EAC与乳突分开软组织工作
·耳后切口,从螺旋根上方向上3cm处向上,并且向下至从耳后沟后1cm处的下管壁拉出的水平。
·将筋膜切开踩到骨骼上,以产生宽阔的前侧皮瓣完全抬高皮瓣,以为皮质乳突切除术之后的固定装置留出空间。
乳突
·保持窦脑膜角与EAC之间的距离很小——无需暴露硬脑膜或乙状结肠——从EAC中心标记可能的中心螺钉点25×25。
·如果有必要,地标标识硬脑膜
·将后管壁一直向下薄,特别是在内侧,并且广泛地暴露砧体
·确保EAC壁钻孔在位于砧骨上时形成平行于TubeMic的主体的表面。
固定装置
·在乳突皮质上标识正确的位置时,松开滚珠轴承以使其保持不动,但可以先轻松移动(黄色螺丝刀)
·将麦克风支架放在砧骨上方,然后引导“不带砧板的Codacs虚拟致动器”校正距离,然后重新调节支架。TubeMic的主体应当在其中点处扣紧,并且主体或扣环应当与后管壁接触。
·首先放置中心螺钉,然后在3个主臂中的每个中放置至少一个螺钉。
·拧紧所有螺钉
耦合
·通过固定装置扣环传递TubeMic并且推进球形,使其在钻孔的凹槽内无张力。TubeMic电线可以弯曲+-15度以便正确定位。
·如果使用接合剂,则避免接合剂接触支撑体
·确保要粘合的表面完全干燥。
·接合剂应当覆盖TubeMic的球,以便看不到任何部分,但没有过多的接合剂。作为指导应用.5mm×.5mm的接合剂球定位在略微弯曲的针上
·如果使用OtoMimix,则应当将整瓶小瓶粉末与液体混合以确保正确的稠度,混合3分钟
·在进行任何测试之前,让其干燥14分钟。
封闭
·皮肤封闭
敷料
·头部绷带
患者从手术室被移走
·患者被送往康复室。
在愈合之后去除敷料去除最终头部绷带(如果在初始头部绷带之后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存在上述各项的变体。
还应当注意,动作2320可以在植入程序完全完成之后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或180或更多天执行。
在方法23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中耳换能器至少部分位于中耳腔外,并且中耳换能器仅固定到中耳腔内的结构,与上述教导一致。
图24示出了示例性方法(方法2400)的另一示例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方法动作2410,每个方法动作2410包括执行方法2300,或者这样的方法动作(例如,方法动作2320)的至少一部分。方法2400还包括方法动作2420,方法动作2420包括在转换第一能量之后Q年,通过用于转换第一能量的相同的换能器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二能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Q为0.25、0.5、0.75、1、1.5、2、2.5、3、3.5、4、4.5、5、5.5、6、6.5、7、7.5、8、8.5、9、9.5、10、11、12、13、14、15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0.01。在方法24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一能量的动作在完成完全生长之前,在青少年或青春期前执行。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青春期或青春期前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或22岁(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考虑的那样——14个月大被认为是1岁,23个月大的情况也是如此)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一天。
在方法24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自从执行方法动作2320以来相对于换能器的生长,接近换能器的对象的骨骼上的点显著移动。作为示例,这样的点可以是通道219的中点810(如果这样的点接近换能器,其取决于实施例)、当执行方法动作2320时最接近于乳突表面——换能器的大部分的点(图17和18中的点A)、离换能器的乳突表面最远的点、最接近换能器的重心的点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接近换能器的任何点。
此外,在方法2400中,换能器相对于耳蜗的椭圆形窗口的位置至少有效地与在转换第一能量时的位置相同,并且在第一能量转换与第二能量转换之间没有发生用于重新定位换能器的介入手术和/或没有经由定位系统移动换能器以补偿第一能量转换与第二能量转换之间的骨头上的点的移动。图22描绘了换能器与椭圆形窗口(被骨111遮挡)之间的示例性距离D,其中已经从换能器的最近点到椭圆形窗口到椭圆形窗口的几何中心测量了这些距离。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参考点,只要参考点在跨越Q的时间周期内是一致的。
在方法24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想法是青少年或青春期前的儿童可以生长,并且因此儿童的头骨可以生长,但是换能器的定位不会以有意义的方式相对于椭圆形窗口移动。相反,如果距离D以与跨越Q的时间段的开始时的情况不同的方式改变,则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必须重新调节换能器位置并且/或者必须调节换能器与对象的输出附接到的对象的身体部分(例如,图22中的小脑)之间的连接,因为位置的改变将提供“预加载”、潜在地是在换能器上,至少是最初未被计算的预载荷(一些已经通过设计预加载),或者甚至可能潜在地阻止换能器在第一种情况下操作(例如,输出臂)(或输出线)相对于换能器“拉”到远处,使其处于其最大行程的末端,并且因此不能往复运动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换能器的位置相对于耳蜗的椭圆形窗口的移动(其导致比对应于该位置与转换第一能量时的情况有效相同的东西更多的东西)可能导致换能器的谐振频率改变,这将需要调节换能器。还应当注意,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经由使用软件或信号处理技术来补偿位置改变的影响。这种移动将在换能器位置仍然至少有效地与转换第一能量时的情况相同的范围内。相反,如果必须改变换能器的位置和/或必须调节可植入部件的机械特征(例如,延长输出臂等),则这导致换能器移动以使得在换能器相对于椭圆形窗口的位置,耳蜗不再至少与转换第一能量时的情况有效相同。
注意,椭圆窗的使用仅是参考点的一个示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对象的任何其他结构,诸如仅作为示例而非作为限制,小骨的任何骨头上的任何点、鼓膜上的任何点、面向中耳腔的耳蜗部分上的任何点上等。
图25示出了示例性方法(方法2500)的另一示例性流程图,方法2500包括方法动作2510,方法动作2510包括执行方法2300(或者,在替代实施例中,仅包括方法2300的一部分,诸如仅方法动作2310)。同样,与方法2400的情况一样,方法2500在完成完全生长之前在上述青少年或青春期前执行。方法2500还包括方法动作2520,方法动作2520包括在转换第一能量之后,通过用于转换第一能量的相同的换能器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二能量。这里,在第一转换与第二转换之间没有指定的时间段。(再次,注意,方法2300和2400、以及下面详述的方法2500和方法2600是可以在换能器是麦克风或某种其他形式的传感器的情况下(本文中的麦克风的任何公开对应于传感器的公开内容,包括与麦克风不同的传感器,对于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反之亦然)或者在传感器是致动器的情况下执行的方法。还应当注意,本文中的换能器可以是电磁换能器、压电换能器、或者可以实现本文中详述的教导或者可以与本文中详述的教导一起使用的任何其他换能器。
在方法2500中,接近换能器的对象的骨上的点(例如,图17和18的点A、接近换能器的中点810、或任何其他点)已经由于相对于换能器的增长而移动了至少Wmm,其中W可以是0.25、0.5、0.75、1、1.25、1.5、1.75、2、2.25、2.5、2.75、3、3.5、3.75、4、4.25、5.5、5、5.5、6、6.5、7、7.5、8、9或10、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0.01mm。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换能器相对于耳蜗的椭圆形窗口的位置(或中耳中的任何其他相对界标,以及如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的所有方法的情况那样,相对于与前述点的移动相关联/导致前述点的移动的生长没有显著生长的任何界标)在从第一能量转换到第二能量转换的时间段内移动不超过F,其中F可以是0、0.25、0.5、0.75、1、1.25、1.5、1.75、2、2.25、2.5、2.75、3、3.5、3.75、4、4.25、4.5、5、5.5、6、6.5、7、7.5、8、9或10,或者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0.01mm。
在方法2500的替代实施例中,换能器是在中耳骨处或在耳蜗的窗口处耦合到对象的第一位置以实现能量转换的组件的一部分。这与将换能器固定到中耳腔的固定结构相反,后者不能转换能量。实际上,在方法25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与上述教导一致,换能器经由固定结构支撑在对象中,该固定结构固定在中耳腔中的对象的第二位置处。此外,在该示例性方法中,由于从第一转换到第二转换的生长,颅骨尺寸增加了至少U%,其中U可以是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100、120、140、160、180或200或更多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1。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下中的一项或两项成立:(i)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没有增加超过T%,或者(ii)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其中顶点位于固定结构接触换能器壳体的换能器上的固定点处)增加不超过α度(其中α在图25A中相对于植入组件2510以示例的方式示出)。T可以是1、2、3、4、5、6、7、8、9、10、11、12、13、14、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100、110、120、130、140或150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0.1,并且α可以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或35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代替上面的“i”和/或“ii”,存在如下特征:在Q开始时或在生长之前等或上述任何一种初始场景的固定臂252的纵向轴线与换能器的纵向轴线2525(在图25A中描绘为平行和对准,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换能器的放置和/或固定臂252附接到中耳结构的位置,轴在时间段的开始处不对准)之间的角度改变不超过β,其中β可以是上述α值中的任何值。关于具有狗腿结构等并且因此可能没有确定的纵向轴线的固定臂252,相关的轴线将是从固定臂接触隔膜的位置延伸到固定臂固定到中耳结构的位置的轴线。
在上文中详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换能器经由固定结构支撑在对象中,该固定结构在中耳腔中施加压缩力以将换能器固定在对象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这在固定结构与骨或中耳腔的其他结构之间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执行,并且在没有将固定结构固定到骨或中耳腔的其他结构的骨螺钉等的情况下执行。实际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换能器仅经由压缩力支撑在对象中。图26概念性地描绘了可植入装置2610的示例性实施例,可植入装置2610包括固定臂2660和2661(两点固定——该实施例可以利用三点、四点、五点、六点或更多点固定),固定臂2660和2661被配置和布置为使得当可植入装置植入对象中时,臂2660和2661朝向彼此压缩(如图26所示),但是固定臂的弹簧部件/弹性性质使得固定臂在箭头2699的方向上施加力,在该实施例中,抵靠中耳腔的相应壁部分,从而将可植入装置固定在对象中。通过粗略类比,这类似于用于将螺栓或其他紧固件锚固到混凝土中的楔形锚。
尽管图26的实施例示出了利用具有与之相关的弹簧特征的臂,但是在替代实施例中,臂可以塑性变形以获取所产生的压缩力和/或可以利用另一部件来建立压缩力。图27描绘了这样的布置,其中可植入装置2710包括具有铰链部件的臂2760和2761,因此臂的端部可以自由地围绕铰链进行关节运动,但是弹簧2780在臂上提供力以在箭头2699的方向上产生压缩力。注意,虽然图27的实施例示出了2780形式的弹簧,但是在替代实施例中,弹簧2780可以是千斤顶螺钉或其他类型的部件。实际上,元件2780可以是剪式千斤顶等,其中例如元件2780构成被剪切的两个臂,并且部件从支点延伸到换能器或相对于换能器固定的臂的另一部分,该部件将元件2780拉向换能器,并且从而在箭头2699的方向上推动臂2760和2761的端部。
虽然图26和27的实施例描绘了抵靠中耳腔的壁的具有平坦表面的臂,但是在替代实施例中,臂可以具有将压缩力集中在中耳腔的壁的更有限的区域上的螺柱或凸起部分。
鉴于上述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机构被配置为仅经由中耳腔的压缩力相对于中耳腔固定到固定机构的弹性部分上。
还应当注意,图26和27的实施例可以与骨钉等一起使用,其中与骨螺钉相比,钉没有那么样长和/或没有螺纹,但是被配置为挖入中耳腔的壁中。这可以导致相对于中耳腔的壁的侵入性较小或以其他方式的侵入性外科手术(尖钉可以不延伸与可比较的骨螺钉一样的深度,可以不具有与可比较的骨螺钉一样大的直径),并且可以实现相对更快的安装过程(在充分压缩时尖钉“自动地”挖入骨中,这与首先定位骨螺钉并且然后用手术螺丝刀等转动骨螺钉的需要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本文中详述的方法,使得换能器经由固定结构支撑在对象中,该固定结构胶合到中耳的内壁以将换能器固定在对象中。
图28示出了示例性方法(方法2800)的替代流程图,方法2800包括方法动作2810,方法动作2810包括执行方法2300或其至少一部分,诸如方法动作2320。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转换第一能量时,用于执行方法动作2320的换能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人造通道中,该人造通道具有围绕换能器的一部分的第一直径。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通道的直径沿通道的整个长度或至少大部分通道是恒定的,所以该直径是由上面详述的钻孔作用产生的通道的直径。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2800包括方法动作2820,方法动作2820包括在转换第一能量之后,在直径已经增加至少V%之后,通过用于转换第一能量的相同换能器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二能量,其中V可以是5、10、15、20、25、35、40、45、50、55、60、65、70、75、80、85、90、100、120、140、160、180或200、或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1。与上面详述的一些方法一样,在第一能量转换与第二能量转换之间没有发生用于重新定位换能器的插入手术和/或在第一能量转换与第二能量转换之间没有发生换能器位置的中间机械调节。
在上文中详述的示例性方法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换能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人造通道中,该人造通道具有从通道的开始到通道的端部的第一长度,该通道的端部在中耳腔中开口,并且从对象中固定换能器的位置到固定结构支撑换能器的位置的距离(例如,图22的距离S)小于第一长度,其中固定结构在这两个距离之间延伸。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7的距离G(其是从乳突骨表面处的通道219的开口到换能器的最接近开口部分的距离)大于图22的D和/或N和/或S。在一些实施例中,G为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25、150、175、200、225、250、275、300、350、400、450或500、或大于D和/或N和/或S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其间的任何值或值范围,其中增量为1%。
图29描绘了在利用诸如换能器的实施例中的管式麦克风的潜在位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一种可植入装置,其包括: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容纳可植入换能器,其中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固定到对象的中耳腔的壁,并且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将换能器至少部分定位在中耳腔外部。在如上文和/或下文所述的可植入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换能器,其中换能器是包括力输出部分的中耳致动器,其中固定机构包括远离力输出部分延伸的固定臂,并且固定臂被配置为在对象的中耳腔中固定到对象。在如上文和/或下文所述的可植入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被被配置为仅经由到固定机构的弹性部分上的中耳腔的压缩力相对于中耳腔固定。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一种方法,其包括:获取对对象的接近;通过将换能器固定到中耳腔中的对象的结构,将换能器固定在对象中,使得换能器至少部分位于中耳腔外部。在该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换能器至少部分位于人造通道中,人造通道在固定换能器的动作完成时延伸通过对象的颞骨。在刚刚描述的方法或其他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固定动作完成时,换能器的至少一部分经由至少准悬臂状态支撑在人造通道中。在刚刚描述的方法或其他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对象小于13岁,并且换能器至少部分所在的对象的一部分进行相对于换能器的生长移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一种可植入装置,其包括: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容纳可植入换能器;以及中耳换能器,其中中耳换能器与在中耳中的完全放置是不兼容的,其中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是与正在生长的儿童兼容的固定机构。在该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换能器包括外径大于3mm并且长度大于3mm的圆柱形部件。在该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固定臂,这些固定臂远离换能器延伸以实现中耳腔内部的两点固定方式。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一种方法,其包括:激活植入对象中的中耳换能器;在换能器的植入过程完全完成后,在第一时间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一能量,其中中耳换能器至少部分位于中耳腔外部,并且中耳换能器仅固定到在中耳腔内部的结构。在该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换能器经由固定结构支撑在对象中,该固定结构被刺入中耳的内壁以将换能器固定在对象中。
应当注意,本文中的设备和/或系统的任何公开内容对应于利用这种设备和/或系统的方法的公开内容。还应当注意,本文中的设备和/或系统的任何公开内容对应于制造这种设备和/或系统的方法的公开内容。还应当注意,本文中详述的方法动作的任何公开内容对应于用于执行该方法动作的设备和/或系统的公开内容/具有与该方法动作相对应的这种功能的设备和/或系统的公开内容。还应当注意,本文中的设备的功能的任何公开内容对应于包括与这种功能相对应的方法动作的方法。此外,本文中详述的任何制造方法的任何公开内容对应于由这种制造方法得到的设备和/或系统的公开内容和/或利用所得到的设备和/或系统的方法的公开内容。
除非本领域另外指明或以其他方式未实现,否则本文中关于一个实施例详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教导可以与本文中关于其他实施例详述的任何其他教导中的一个或多个教导组合。
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各种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它们仅以示例的方式呈现,而不是限制。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很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因此,本发明的广度和范围不应当受任何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而应当仅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30)

1.一种可植入装置,包括:
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容纳可植入换能器,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被固定到对象的中耳腔的壁,并且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将所述换能器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中耳腔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将所述换能器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中耳腔外部并且完全在外耳通道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换能器的壳体成为一体,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使得当所述固定机构被紧固到所述壁时,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壳体成为一体的位置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中耳腔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换能器能够相对于被固定到所述壁的所述固定机构的部件移动,从而使得所述换能器能够在所述固定机构被固定到所述壁时,可调节地被置放在至少部分地处于所述中耳腔外部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从人造通道延伸,所述人造通道延伸穿过颞骨到所述中耳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人造通道在所述固定机构所位于的位置处具有直径值为1mm至10mm的圆形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入装置,还包括:
所述换能器,其中所述换能器是包括振动输入部分的管式麦克风,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远离所述振动输入部分延伸的固定臂,
所述振动输入部分面向所述固定臂,并且
所述固定臂被配置为在所述对象的所述中耳腔中被紧固到所述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中耳腔内提供至少三点固定。
9.一种方法,包括:
获取对对象的接近;以及
通过将换能器紧固到所述对象中耳腔中的结构,将所述换能器固定在所述对象中,使得所述换能器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中耳腔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换能器至少部分地位于人造通道中,所述人造通道在固定所述换能器的动作完成时延伸穿过所述对象的颞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固定部件被用于固定所述换能器,其中在固定动作完成时,所述固定部件从所述中耳腔的壁延伸到所述换能器,以便将所述换能器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所述人造通道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固定动作完成时,所述固定部件或所述换能器的任何部分都不被固定到所述人造通道的壁,并且所述固定部件或所述换能器的任何部分都不被固定到所述颞骨的外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固定动作完成时,所述换能器能够在所述人造通道中可控地被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固定动作完成时,围绕所述换能器的所述人造通道的部分能够由于生长、相对于所述换能器在纵向方向上移动,而不会引起所述换能器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对象处于青春期或青春期前,并且所述换能器所至少部分地位于的所述对象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换能器进行生长移动。
16.一种可植入装置,包括:
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容纳可植入换能器;以及
中耳换能器,其中所述中耳换能器与在中耳中的完全放置不兼容,其中
所述可植入换能器固定机构是与正在生长的儿童兼容的固定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以相对于所述换能器的纵向轴线的倾斜角度远离所述换能器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三个固定臂,所述至少三个固定臂远离所述换能器延伸,以在所述中耳腔内部实现三点固定方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使得当所述固定机构将所述换能器支撑在穿过颞骨的人造通道中时,所述固定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中耳腔外部在所述人造通道中;并且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使得所述颞骨能够随着对象儿童成长到成年而生长,同时在被植入所述对象中时将所述固定机构上、离所述中耳腔最远并且接近所述换能器、并且位于所述中耳腔外部的点的移动限制为不超过最近的对象结构与所述点的相对移动的25%。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使得所述固定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中耳腔外部在穿过颞骨的人造通道中;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使得所述颞骨能够随着对象儿童成长到成年而生长,同时在被植入所述对象中时将所述固定机构上、离所述中耳最远并且接近所述换能器、并且位于所述中耳腔外部的点的移动限制为不超过最近的对象结构与所述点的相对移动的15%。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换能器是组件的一部分,所述组件在第一连接位置处被配置为在第一连接点处被机械地耦合到中耳骨或耳蜗的窗口中的一个,以实现机械能量传递;
所述固定机构在第二连接位置处被配置为被机械地耦合到所述中耳的壁,以将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到所述中耳;并且
当所述可植入装置处于自由空间中并且不受约束时,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大于约5mm。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植入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经由仅位于所述中耳中的固定部件将所述换能器固定到所述对象。
23.一种方法,包括:
激活被植入对象的中耳换能器;以及
在所述换能器的植入过程完全完成之后,在第一时间经由所述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一能量,其中
所述中耳换能器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中耳腔外部,并且
所述中耳换能器仅被固定到所述中耳腔内部的结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
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一能量的动作在完全长大之前的青春期或青春期前被执行;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转换所述第一能量之后5年,利用用于转换所述第一能量的相同的换能器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二能量,其中
由于自从所述第一能量被转换以来相对于所述换能器的生长,接近所述换能器的所述对象的骨骼上的点已经显著地移动,
所述换能器相对于耳蜗的椭圆形窗口的位置与其在转换所述第一能量时的位置至少效果上相同,并且
在所述第一能量转换与所述第二能量转换之间没有发生介入手术以重新定位所述换能器,和/或没有发生所述换能器的机械移动以补偿所述骨骼上的所述点的移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
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能量的动作在完全长大之前的青春期或青春期前被执行;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转换所述第一能量之后,利用用于转换所述第一能量的相同的换能器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二能量,其中
由于相对于所述换能器的生长,接近所述换能器的所述对象的骨骼上的点已经移动了至少2mm,
在从所述第一能量转换到所述第二能量转换的时间段期间,所述换能器相对于耳蜗的椭圆形窗口的位置移动不超过1mm。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
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能量的动作在完全长大之前的青春期或青春期前被执行;
所述换能器是组件的一部分,所述组件在中耳骨处或在耳蜗的窗口处被耦合到所述对象的第一位置以由此实现能量的转换;
所述换能器经由固定结构被支撑在所述对象中,所述固定结构被固定在所述对象的中耳腔中的第二位置处,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转换所述第一能量之后,利用用于转换所述第一能量的相同的换能器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二能量,其中
由于从第一转换到第二转换的生长,头骨尺寸增加了至少30%,以及
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增加不超过30%;或者
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增加不超过30度,其中顶点在所述换能器上的固定点处,在所述固定点处,所述固定结构接触所述换能器的壳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换能器经由固定结构被支撑在所述对象中,所述固定结构在所述中耳腔中施加压缩力以将所述换能器固定在所述对象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换能器经由固定结构被支撑在所述对象中,所述固定结构被胶合到所述中耳腔的内壁以将所述换能器固定在所述对象中。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述第一能量被转换时,所述换能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人造通道中,所述人造通道具有围绕所述换能器的一部分的第一直径;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转换所述第一能量之后所述直径增加至少50%之后,利用用于转换所述第一能量的相同的换能器经由中耳换能器转换指示声音的第二能量,其中
在所述第一能量转换与所述第二能量转换之间没有发生介入手术以重新定位所述换能器。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换能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人造通道中,所述人造通道具有从所述通道的开始到所述通道的端部的第一长度,所述通道的端部在所述中耳腔中开口;以及
从所述对象中所述换能器被固定的位置到所述换能器被连接到所述固定结构的位置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长度,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在两个距离之间延伸。
CN201880021899.1A 2017-02-23 2018-01-19 可植入装置 Active CN110546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40,928 2017-02-23
US15/440,928 US11128967B2 (en) 2017-02-23 2017-02-23 Transducer placement for growth accommodation
PCT/IB2018/050355 WO2018154397A1 (en) 2017-02-23 2018-01-19 Transducer placement for growth accommod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6966A true CN110546966A (zh) 2019-12-06
CN110546966B CN110546966B (zh) 2021-10-26

Family

ID=6316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1899.1A Active CN110546966B (zh) 2017-02-23 2018-01-19 可植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128967B2 (zh)
CN (1) CN110546966B (zh)
WO (1) WO2018154397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3785A2 (en) * 1998-06-05 1999-12-09 St. Croix Medical, Inc. Reduced feedback in implantable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s
US6325755B1 (en) * 1997-08-07 2001-12-04 St. Croix Medical, Inc. Mountable transducer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sleeve
US20020035308A1 (en) * 1998-10-15 2002-03-21 Brillhart Bruce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xation type feedback reduction in implantable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s
US20090124849A1 (en) * 2007-11-08 2009-05-14 Nicholas Pergola Spanning connector for implantable hearing instrument
CN102413407A (zh) * 2011-10-11 2012-04-11 康厚墉 一种中耳植入式微型压电传声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02569A (zh) * 2009-06-24 2012-11-28 森深医药有限公司 联接设备
CN103429297A (zh) * 2010-12-16 2013-12-04 Med-El电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srt)瓦片电极
US20140094646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Roger Leigh Adjustable fixation device having reduced infection
CN104799971A (zh) * 2015-04-28 2015-07-29 张景 无线供电并电量提醒的植入式助听装置
CN108713325A (zh) * 2015-12-24 2018-10-26 艾克斯-马赛大学 用于可植入的耳假体的可植入麦克风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59979B1 (ko) 2007-07-20 2008-09-25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튜브 진동 트랜스듀서에 의한 정원창 구동 방식의 인공중이
US8216287B2 (en) 2008-03-31 2012-07-10 Cochlear Limited Tangential force resistant coupling for a prosthetic device
CN102105192B (zh) 2008-06-13 2015-11-25 耳蜗有限公司 用于听力假体的可植入式声音感测器
US20120136197A1 (en) 2010-11-30 2012-05-31 Van Gerwen Peter B J Hearing prosthesis having a flexible elongate energy transfer mechanism
US20130116497A1 (en) 2011-11-08 2013-05-09 Cochlear Limited Coupling Systems For Implantable Prosthesis Components
US20130165737A1 (en) 2011-12-23 2013-06-27 Koen Van den Heuvel Implantation of a hearing prosthesis
US9516433B2 (en) 2012-02-23 2016-12-06 Cochlear Limited Combined functional component and implantable actuator positioning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5755B1 (en) * 1997-08-07 2001-12-04 St. Croix Medical, Inc. Mountable transducer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sleeve
WO1999063785A2 (en) * 1998-06-05 1999-12-09 St. Croix Medical, Inc. Reduced feedback in implantable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s
US20020032363A1 (en) * 1998-06-05 2002-03-14 Kai Krol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feedback in implantable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s
US20020035308A1 (en) * 1998-10-15 2002-03-21 Brillhart Bruce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xation type feedback reduction in implantable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s
US20090124849A1 (en) * 2007-11-08 2009-05-14 Nicholas Pergola Spanning connector for implantable hearing instrument
CN102802569A (zh) * 2009-06-24 2012-11-28 森深医药有限公司 联接设备
CN103429297A (zh) * 2010-12-16 2013-12-04 Med-El电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srt)瓦片电极
CN102413407A (zh) * 2011-10-11 2012-04-11 康厚墉 一种中耳植入式微型压电传声器及其制备方法
US20140094646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Roger Leigh Adjustable fixation device having reduced infection
CN104799971A (zh) * 2015-04-28 2015-07-29 张景 无线供电并电量提醒的植入式助听装置
CN108713325A (zh) * 2015-12-24 2018-10-26 艾克斯-马赛大学 用于可植入的耳假体的可植入麦克风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RRIN J. YOUNG: "MEMS Capacitive Accelerometer-Based Middle Ear Microphone",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VOLUME: 59, ISSUE: 12, DEC. 2012) 》 *
田佳彬: "基于材料非线性人耳模型的压电式人工中耳植入特性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4397A1 (en) 2018-08-30
US11128967B2 (en) 2021-09-21
CN110546966B (zh) 2021-10-26
US20180235812A1 (en) 2018-08-23
US20220150649A1 (en) 2022-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03101A1 (en) Implantable sound sensor for hearing prostheses
AU778293B2 (en) At least partially implantable hearing system for rehabilitation of a hearing disorder
US2010032435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hearing
US20090240099A1 (en) Bi-modal cochlea stimulation
US9516433B2 (en) Combined functional component and implantable actuator positioning mechanism
US7226406B2 (en) At least partially implantable hearing system
CA2343690A1 (en) At least partially implantable system for rehabilitation of a hearing disorder
US72971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placement of sensing and driver assemblies to improve hearing loss
US20180279949A1 (en) Evaluation of an implanted prosthesis
US20170347209A1 (en) Mechanical prosthesis with recipient physiological and prosthesis status acquisition capabilities
US20130116497A1 (en) Coupling Systems For Implantable Prosthesis Components
KR102125488B1 (ko) 보청 장치
CN110546966B (zh) 可植入装置
US20130338427A1 (en) Implantable actuator for direct cochlea stimulation
US10798502B2 (en) Implantable transducer system
US20230277845A1 (en) Adjustable extension for medical implant
US20230032069A1 (en) Mechanical prosthesis with recipient physiological and prosthesis status acquisition capabilities
WO2022144753A1 (en) Implantable support for medical implant
WO2011029960A2 (en) Hearing instrument for round window stimulation
AU2006201582A1 (en) At least partially implantable hearing system
EP2103182A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hea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