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5147A - 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5147A
CN110545147A CN201910854135.7A CN201910854135A CN110545147A CN 110545147 A CN110545147 A CN 110545147A CN 201910854135 A CN201910854135 A CN 201910854135A CN 110545147 A CN110545147 A CN 110545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est
control terminal
receiv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41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5147B (zh
Inventor
毛小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541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5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5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5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5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5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涉及非信令耦合测试领域。该系统包括:待测终端、控制终端和综测仪;待测终端包括:参数接收模块,通过Wi‑Fi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用于非信令耦合测试的配置参数;通信连接模块,当接收到所述配置参数后,进入测试模式,断开与所述控制终端的Wi‑Fi连接;功率发射模块,根据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功率接收模块,读取接收到的综测仪发送的各Wi‑Fi信号的功率,得到对应的接收功率并保存在本地;通信连接模块,当根据配置参数发送完Wi‑Fi信号后,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信息发送模块,将保存在本地的各接收功率发送给控制终端。本发明可实现一站式测试,提高了测试率。

Description

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信令耦合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手机耦合测试中使用Wi-Fi传输代替传统USB方式让控制终端与手机、电话手表等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控制手机、电话手表等终端设备做非信令耦合测试。
但是使用Wi-Fi作数据传输,对手机、电话手表等终端设备对其自身的Wi-Fi进行非信令耦合测试,无法适用,需要分站测试,即测试手机、电话手表等终端设备的Wi-Fi时还是需要使用USB方式,无法实现蜂窝和Wi-Fi的一站式测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终端设备在测试Wi-Fi时仍需要使用USB方式与控制终端连接的问题,频繁插拔USB连接线容易对待测终端造成损坏,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对Wi-Fi进行非信令耦合测试时,仍可采用Wi-Fi通信方式与控制终端连接,实现蜂窝和Wi-Fi的一站式测试,避免频繁插拔USB连接线对待测终端造成损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包括:待测终端、控制终端和综测仪;所述待测终端包括:参数接收模块,用于通过Wi-Fi接收所述控制终端发送的用于非信令耦合测试的配置参数;通信连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配置参数后,进入测试模式,断开与所述控制终端的Wi-Fi连接;功率发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功率接收模块,用于读取接收到的所述综测仪发送的各Wi-Fi信号的功率,得到对应的接收功率并保存在本地;所述通信连接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发送完Wi-Fi信号后,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保存在本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待测终端在测试过程中并不会与控制终端进行Wi-Fi通信,因此,可完成对Wi-Fi的非信令耦合测试。且通过Wi-Fi与控制终端进行通信接收配置参数、发送保存在本地的各接收功率,无需采用USB接线方式让待测终端与控制终端进行连接,避免了插拔USB连接线对待测终端造成损坏的可能。蜂窝和Wi-Fi的非信令耦合测试都可通过Wi-Fi实现,实现一站式测试。
进一步,所述功率发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包括:所述功率发射模块,用于在不同的工作模式和不同的信道下,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配置参数可实现对待测终端不同工作模式、不同信道的测试。
进一步,所述通信连接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并未在预设时间段内读取到所述接收功率时,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超时机制,避免测试过程中无限期的等待,以提高测试效率。
进一步,所述综测仪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终端发送的测试参数;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接收到的所述待测终端发送的各Wi-Fi信号的功率,得到对应的发射功率;监测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初始的所述发射功率是否达到所述测试参数中的预设值;发送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的初始的所述发射功率达到所述测试参数中的预设值,则进行测试同步,根据所述测试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探测仪可在控制终端的控制下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
进一步,所述控制终端包括: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综测仪发送的读取到的所述待测终端的各发射功率;以及,接收所述待测终端发送的保存在本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测试判断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各所述发射功率与预设发射列表进行匹配;以及,将接收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与预设接收列表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当接收到的各发射功率与预设发射列表中对应的参考发射功率的偏差都在预设范围内、且接收的各所述接收功率与预设接收列表中对应的参考接收功率的偏差都在预设范围内时,则测试成功。
进一步,所述综测仪还包括:传输模块,用于进入测试同步后,当未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发射功率时,则将超时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所述测试判断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超时信息时,则测试失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综测仪也设置了超时机制,提高测试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所述的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的待测终端,包括:通过Wi-Fi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用于非信令耦合测试的配置参数;当接收到所述配置参数后,进入测试模式,断开与所述控制终端的Wi-Fi连接;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读取接收到的综测仪发送的各Wi-Fi信号的功率,得到对应的接收功率并保存在本地;当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发送完Wi-Fi信号后,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将保存在本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
进一步,所述的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进一步包括:在不同的工作模式和不同的信道下,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进一步,还包括:当并未在预设时间段内读取到所述接收功率时,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待测终端在测试过程中并不会与控制终端进行Wi-Fi通信,因此,可完成对Wi-Fi的非信令耦合测试。且整个测试过程无需采用USB接线方式,避免了插拔USB连接线对待测终端造成损坏的可能。蜂窝和Wi-Fi的非信令耦合测试都可通过Wi-Fi实现,实现一站式测试,减少对综测仪数量的需求,提高了测试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待测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综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待测终端,11.参数接收模块,12.通信连接模块,13.功率发射模块,14.功率接收模块,15.信息发送模块,20.控制终端,21.信息接收模块,22.测试判断模块,30.综测仪,31.接收模块,32.读取模块,33.监测模块,34.发送模块,35.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具体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手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他便携式设备。
终端设备支持各种应用程序,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绘图应用程序、演示应用程序、网络创建应用程序、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盘刻录应用程序、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电话应用程序、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程序、锻炼支持应用程序、照片管理应用程序、数码相机应用程序、数字摄像机应用程序、Web浏览应用程序、数字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和/或数字视频播放器应用程序。
可以在终端设备上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诸如触摸敏感表面的至少一个公共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和/或相应应用程序内调整和/或改变触摸敏感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以及终端上显示的相应信息。这样,终端的公共物理架构(例如,触摸敏感表面)可以支持具有对用户而言直观且透明的用户界面的各种应用程序。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包括:待测终端10、控制终端20和综测仪30。
具体的,待测终端是指,需要进行Wi-Fi非信令耦合测试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手表电话、手环等电子设备。
控制终端是指,安装了测试控制程度的终端设备,例如:安装了测试控制程序的计算机。
综测仪是用于测试非信令耦合的专用仪器。
控制终端通过Wi-Fi与待测终端和综测仪进行通信连接,对待测终端进行Wi-Fi的非信念耦合测试。
如图2所示,待测终端10包括:
参数接收模块11,用于通过Wi-Fi接收所述控制终端发送的用于非信令耦合测试的配置参数。
具体的,待测终端通过Wi-Fi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从控制终端中接收用于非信令耦合测试的配置参数。
配置参数包括但不限:Wi-Fi信号的多种不同功率强度。若设置有超时机制的话,配置参数还可包括:预设时间段。
待测终端根据配置参数进行配置,自动进入后续的测试模式。
通信连接模块12,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配置参数后,进入测试模式,断开与所述控制终端的Wi-Fi连接。
具体的,待测终端在成功接收完配置参数后,会断开与控制终端的Wi-Fi连接,可以理解为,待测终端在测试过程中,并不会与控制终端进行通信连接,避免影响后续的Wi-Fi非信令耦合测试。
测试模式可以理解为,根据配置参数开始进行相关的测试过程。
功率发射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具体的,待测终端断开与控制终端的Wi-Fi通信连接后,根据配置参数中的Wi-Fi信号的多种不同功率强度,依次发送相应功率的Wi-Fi信号,供综测仪接收。
可选地,功率发射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包括:
功率发射模块13,用于在不同的工作模式和不同的信道下,根据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具体的,现有的Wi-Fi技术一般有多种工作模式,每种工作模式有不同的信道,而针对Wi-Fi的非信令耦合测试,需要对这些工作模式下的不同信道都进行测试,保证它们的正确使用,避免出售后存在问题,影响产品的声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信道测试时,可发送相同的不同功率的Wi-Fi信号,因此,配置参数中可不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信道单独设置对应的Wi-Fi信号的多种不同功率。
例如:配置参数中包含了5组Wi-Fi信号的不同功率,分别为7dB,10dB,15dB,17dB,20dB。则在A工作模式的第1个信道上依次发出7dB,10dB,15dB,17dB,20dB的Wi-Fi信号,每个功率的Wi-Fi持续一段时间,保证综测仪能够接收到。发完后,切换至A工作模式的第2个信道上,再依次发出7dB,10dB,15dB,17dB,20dB的Wi-Fi信号,每个功率的Wi-Fi持续一段时间,保证综测仪能够接收到。发完后,切换至A工作模式的第3个信道……以此类推,在每个工作模式的不同信道下发送相同的几个不同功率的Wi-Fi信号,对待测终端的Wi-Fi非信令耦合中的发射功率进行测试。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信道测试时,可发送不同的不同功率的Wi-Fi信号,因此,配置参数中可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信道设置对应的Wi-Fi信号的多种不同功率,可针对性的设置,照顾到不同工作模式、不同信道的特点,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例如:配置参数中包含了A工作模式、1信道对应的5组Wi-Fi信号的不同功率,分别为7dB,10dB,15dB,17dB,20dB;还包含了A工作模式、2信道对应的5组Wi-Fi信号的不同功率,分别为6dB,9dB,13dB,16dB,21dB;还包含了B工作模式、1信道对应的5组Wi-Fi信号的不同功率,分别为8dB,11dB,14dB,17dB,20dB……待测终端切换到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信道,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功率接收模块14,用于读取接收到的所述综测仪发送的各Wi-Fi信号的功率,得到对应的接收功率并保存在本地。
具体的,待测终端进入测试模式时,其除了会按照配置参数依次发送不同功率的Wi-Fi信号,让综测仪读取其的发射功率,待测终端还会接收综测仪发出的Wi-Fi信号,并读取对应的功率,从而得到相应的接收功率。即读取综测仪发出的Wi-Fi信号的功率,就是在测试待测终端的Wi-Fi接收能力。
在测试过程中,待测终端与控制终端并没有通信连接,无法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待测终端会把接收到的各接收功率存储在本地,后续恢复通信连接后,再发送给控制终端,让其判断测试结果。
可选地,通信连接模块12,进一步用于当并未在预设时间段内读取到所述接收功率时,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
具体的,设置了超时机制,若在进入测试模式后,并未在预设时间段内读取到接收功率,则说明测试出现异常,提前终止测试,退出测试模式。例如:待测终端在某一工作模式、信道下的Wi-Fi接收能力有问题,或者,综测仪出现问题等。
预测时间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2秒,3秒或5秒等。
通信连接模块12,进一步用于当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发送完Wi-Fi信号后,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
信息发送模块15,用于将保存在本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
具体的,在测试过程中,综测仪和待测终端是同步的,当待测终端根据配置参数(在不同的工作模式和不同的信道下)发送完所有功率的Wi-Fi信号后,也接收到了综测仪发送的所有Wi-Fi信号的功率,说明测试完成,可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控制终端的Wi-Fi通信连接。
当恢复与控制终端的Wi-Fi通信连接后,将其保存在本地的各接收功率发送给控制终端,让控制终端判断待测终端的Wi-Fi的接收功率能力是否正常。
若提前退出了测试模式,因待测终端未完成所有的测试,测试结果必然是测试失败。
本实施例中,待测终端在测试过程中并不会与控制终端进行Wi-Fi通信,因此,可完成对Wi-Fi的非信令耦合测试。且通过Wi-Fi与控制终端进行通信接收配置参数、发送保存在本地的各接收功率,无需采用USB接线方式让待测终端与控制终端进行连接,避免了插拔USB连接线对待测终端造成损坏的可能。蜂窝和Wi-Fi的非信令耦合测试都可通过Wi-Fi实现,实现一站式测试,减少对综测仪数量的需求(原先可能需要一部分综测仪测Wi-Fi,另一部分测蜂窝,即分站测试,现在可一站式测试),提高了测试率。
可选地,如图3所示,综测仪30包括:
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终端发送的测试参数。
具体的,综测仪和控制终端进行通信连接,使控制终端可控制综测仪进行相关的测试。
测试参数包括但不限于:Wi-Fi信号的多个不同功率。即综测仪需要发出的不同功率的Wi-Fi信号。
读取模块32,用于读取接收到的所述待测终端发送的各Wi-Fi信号的功率,得到对应的发射功率。
具体的,待测终端根据配置参数依次发送不同功率的Wi-Fi信号后,综测仪会读取接收到的每个Wi-Fi信号的功率,其代表了待测终端的发射功率,供控制终端判断待测终端的发射能力。
监测模块33,用于判断接收到的初始的所述发射功率是否达到所述测试参数中的预设值。
具体的,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让待测终端与综测仪进行同步,才能保证测试的正常进行。因此,通过判断接收到的初始(即一开始)发射功率是否达到预设值来判断是否实现测试同步。
预设值可根据配置参数中的最开始的功率适应性设置。
例如:控制终端发送给待测终端的配置参数中第一个Wi-Fi信号的功率为12dB,则预设值可设置为9dB。
考虑到发送和接收时会有功率的浮动,因此,将预设值设置为比配置参数中第一个发送的Wi-Fi信号的功率低于浮动值,保证即使浮动一小部分也不影响实际测试情况。浮动值的大小根据测试需求设置。
发送模块34,用于若接收到的初始的所述发射功率达到所述测试参数中的预设值,则进行测试同步,根据所述测试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具体的,当综测仪与待测终端测试同步后,综测仪就根据控制终端发送的测试参数依次发送不同功率的Wi-Fi信号让待测终端接收,以测试待测终端(在不同的工作模式和不同的信道)的Wi-Fi的接收能力。
在测试过程中,综测仪和控制终端的通信连接可不断开。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综测仪的传输模块35,可实时将读取的发射功率发送给控制终端让其进行实时判断,若出现异常,则认为测试失败,中止测试。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和待测终端一样,先将读取的各发射功率存储在本地,综测仪的传输模块35,在待测终端测试完成后,将所有的发射功率一起发送给控制终端。
在测试过程中,综测仪和控制终端之间的Wi-Fi连接并不会影响待测终端的Wi-Fi非信令耦合测试,因此,优选地,综测仪的传输模块,实时将读取的发射功率发送给控制终端,让其进行实时判断。提高待测终端的测试效率。
可选地,如图4所示,控制终端20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所述综测仪发送的读取到的所述待测终端的各发射功率;以及,接收所述待测终端发送的保存在本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
测试判断模块22,用于将接收到的各所述发射功率与预设发射列表进行匹配;以及,将接收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与预设接收列表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测试结果。
具体的,控制终端会接收到综测仪发送的代表待测终端发射能力的各发射功率,也会接收到待测终端发送的代表待测终端读取能力的各接收功率。
控制终端根据预设发射列表对各发射功率进行判断,根据预设接收列表对各接收功率进行判断,以判断待测终端的测试结果是测试成功,还是测试失败。
预设发射列表与控制终端发送给待测终端的配置参数相关。例如:若配置参数包含了5组Wi-Fi信号的不同功率,分别为7dB,10dB,15dB,17dB,20dB;则预设发射列表也依次包括:7dB,10dB,15dB,17dB,20dB。
预设接收列表与控制终端发送给综测仪的测试参数相关。例如:若发送给综测仪的测试参数中依次包含了5组Wi-Fi信号的不同功率,分别为7dB,10dB,13dB,15dB,22dB;则预设接收列表也依次包括:7dB,10dB,13dB,15dB,22dB。
测试结果包括:
第一种,测试成功:当接收到的各发射功率与预设发射列表中对应的参考发射功率的偏差都在预设范围内、且接收的各所述接收功率与预设接收列表中对应的参考接收功率的偏差都在预设范围内时。
具体的,预设范围是指功率的浮动范围,可根据实际测试需求设置,例如:±2dB,±3dB,或±1dB等。
判断接收到的各发射功率与预设发射列表中对应的参考发射功率的偏差的例子如下:
若预设发射列表依次包括的参考发射功率为:7dB,10dB,15dB,17dB,20dB;接收到的各发射功率依次为7dB,9dB,14dB,17dB,21dB;测试范围为±2dB。则将第一个参考发射功率7dB与第一个发射功率7dB进行比对,发送偏差为0,在预设范围内;将第二个参考发射功率10dB与第二个发射功率9dB进行比对,发送偏差为-1,在预设范围内……以此类推,发现所有的发射功率与其对应的参考发射功率的偏差都在预设范围内。
同理,判断接收到的各接收功率与预设接收列表中对应的参考接收功率的偏差的例子如下:
若预设接收列表依次包括的参考接收功率为:8dB,12dB,15dB,18dB,22dB;接收到的各接收功率依次为7dB,10dB,14dB,17dB,21dB;测试范围为±2dB。则将第一个参考接收功率8dB与第一个接收功率7dB进行比对,发送偏差为-1,在预设范围内;将第二个参考接收功率12dB与第二个接收功率10dB进行比对,发送偏差为-2,在预设范围内……以此类推,发现所有的接收功率与其对应的参考接收功率的偏差都在预设范围内。
第二种,测试失败:当存在接收的一发射功率与预设发射列表中对应的参考发射功率的偏差不在预设范围内,或,存在接收的一接收功率与预设接收列表中对应的参考接收功率的偏差不在预设范围内。
具体的,只要存在一个发射功率或接收功率与其对应的参考发射/接收功率的偏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则认为待测终端的Wi-Fi非信令耦合测试失败。
当待测终端未在预设时间段内读取到综测仪发送的Wi-Fi信号的功率(即接收功率),其会提前退出测试模式,也就是说只保存了部分接收功率,将保存的部分接收功率发送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在比对时,即使前面的接收功率与其对应的参考接收功率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但是剩下没有接收到的其他接收功率与其对应的参考接收功率的偏差必然不在预设范围内,测试结果也是测试失败。
可选地,测试判断模块22,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的待测终端发送的保存在本地的接收功率的数量少于预设接收列表中参考接收功率的数量时,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
若数量缺失,则说明待测终端提前退出了测试模式,没有必要再比对各功率的情况,必然是测试失败,从而提高对待测终端的Wi-Fi非信令耦合的测试效率。
可选地,综测仪30中的传输模块35,用于进入测试同步后,当未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发射功率时,则将超时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20;
测试判断模块22,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超时信息时,则测试失败。
具体的,若综测仪在测试过程中,未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待测终端的发射功率,说明待测终端的Wi-Fi发射能力存在问题,代表了测试失败的情况。
因此,控制终端若接收到综测仪发送的超时信息时,没有必要再去判断待测终端发送的各接收功率情况,测试结果直接为测试失败,以提高测试效率。
本实施例中,控制终端可实时接收综测仪读取到的发射功率对其判断,出现不对时,及时得到测试失败的结果,提高测试效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程序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程序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该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的待测终端(例如:手机、电话手表等,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理解,都以手机作为主语解释,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明白该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待测终端,只要能实现相应功能即可),所述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通过Wi-Fi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用于非信令耦合测试的配置参数。
具体的,待测终端通过Wi-Fi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从控制终端中接收用于非信令耦合测试的配置参数。
配置参数包括但不限:Wi-Fi信号的多种不同功率强度。若设置有超时机制的话,配置参数还可包括:预设时间段。
待测终端根据配置参数进行配置,自动进入后续的测试模式。
S502当接收到所述配置参数后,进入测试模式,断开与所述控制终端的Wi-Fi连接。
具体的,待测终端在成功接收完配置参数后,会断开与控制终端的Wi-Fi连接,可以理解为,待测终端在测试过程中,并不会与控制终端进行通信连接,避免影响后续的Wi-Fi非信令耦合测试。
测试模式可以理解为,根据配置参数开始进行相关的测试过程。
S503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具体的,待测终端断开与控制终端的Wi-Fi通信连接后,根据配置参数中的Wi-Fi信号的多种不同功率强度,依次发送相应功率的Wi-Fi信号,供综测仪接收。
可选地,S503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进一步包括:
在不同的工作模式和不同的信道下,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具体的,现有的Wi-Fi技术一般有多种工作模式,每种工作模式有不同的信道,而针对Wi-Fi的非信令耦合测试,需要对这些工作模式下的不同信道都进行测试,保证它们的正确使用,避免出售后存在问题,影响产品的声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信道测试时,可发送相同的不同功率的Wi-Fi信号,因此,配置参数中可不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信道单独设置对应的Wi-Fi信号的多种不同功率。
例如:配置参数中包含了5组Wi-Fi信号的不同功率,分别为7dB,10dB,15dB,17dB,20dB。则在A工作模式的第1个信道上依次发出7dB,10dB,15dB,17dB,20dB的Wi-Fi信号,每个功率的Wi-Fi持续一段时间,保证综测仪能够接收到。发完后,切换至A工作模式的第2个信道上,再依次发出7dB,10dB,15dB,17dB,20dB的Wi-Fi信号,每个功率的Wi-Fi持续一段时间,保证综测仪能够接收到。发完后,切换至A工作模式的第3个信道……以此类推,在每个工作模式的不同信道下发送相同的几个不同功率的Wi-Fi信号,对待测终端的Wi-Fi非信令耦合中的发射功率进行测试。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信道测试时,可发送不同的不同功率的Wi-Fi信号,因此,配置参数中可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信道设置对应的Wi-Fi信号的多种不同功率,可针对性的设置,照顾到不同工作模式、不同信道的特点,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例如:配置参数中包含了A工作模式、1信道对应的5组Wi-Fi信号的不同功率,分别为7dB,10dB,15dB,17dB,20dB;还包含了A工作模式、2信道对应的5组Wi-Fi信号的不同功率,分别为6dB,9dB,13dB,16dB,21dB;还包含了B工作模式、1信道对应的5组Wi-Fi信号的不同功率,分别为8dB,11dB,14dB,17dB,20dB……待测终端切换到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信道,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S504读取接收到的综测仪发送的各Wi-Fi信号的功率,得到对应的接收功率并保存在本地。
具体的,待测终端进入测试模式时,其除了会按照配置参数依次发送不同功率的Wi-Fi信号,让综测仪读取其的发射功率,待测终端还会接收综测仪发出的Wi-Fi信号,并读取对应的功率,从而得到相应的接收功率。即读取综测仪发出的Wi-Fi信号的功率,就是在测试待测终端的Wi-Fi接收能力。
在测试过程中,待测终端与控制终端并没有通信连接,无法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待测终端会把接收到的各接收功率存储在本地,后续恢复通信连接后,再发送给控制终端,让其判断测试结果。
可选地,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还包括:
当并未在预设时间段内读取到所述接收功率时,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
具体的,设置了超时机制,若在进入测试模式后,并未在预设时间段内读取到接收功率,则说明测试出现异常,提前终止测试,退出测试模式。例如:待测终端在某一工作模式、信道下的Wi-Fi接收能力有问题,或者,综测仪出现问题等。
预测时间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2秒,3秒或5秒等。
S505当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发送完Wi-Fi信号后,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
S506将保存在本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
具体的,在测试过程中,综测仪和待测终端是同步的,当待测终端根据配置参数(在不同的工作模式和不同的信道下)发送完所有功率的Wi-Fi信号后,也接收到了综测仪发送的所有Wi-Fi信号的功率,说明测试完成,可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控制终端的Wi-Fi通信连接。
当恢复与控制终端的Wi-Fi通信连接后,将其保存在本地的各接收功率发送给控制终端,让控制终端判断待测终端的Wi-Fi的接收功率能力是否正常。
若提前退出了测试模式,因待测终端未完成所有的测试,测试结果必然是测试失败。
本实施例中,待测终端在测试过程中并不会与控制终端进行Wi-Fi通信,因此,可完成对Wi-Fi的非信令耦合测试。且通过Wi-Fi与控制终端进行通信接收配置参数、发送保存在本地的各接收功率,无需采用USB接线方式让待测终端与控制终端进行连接,避免了挺拔USB连接线对待测终端造成损坏的可能。蜂窝和Wi-Fi的非信令耦合测试都可通过Wi-Fi实现,实现一站式测试,减少对综测仪数量的需求,提高了测试率。
应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发送指令给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终端、控制终端和综测仪;
所述待测终端包括:
参数接收模块,用于通过Wi-Fi接收所述控制终端发送的用于非信令耦合测试的配置参数;
通信连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配置参数后,进入测试模式,断开与所述控制终端的Wi-Fi连接;
功率发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功率接收模块,用于读取接收到的所述综测仪发送的各Wi-Fi信号的功率,得到对应的接收功率并保存在本地;
所述通信连接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发送完Wi-Fi信号后,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保存在本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发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包括:
所述功率发射模块,用于在不同的工作模式和不同的信道下,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并未在预设时间段内读取到所述接收功率时,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测仪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终端发送的测试参数;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接收到的所述待测终端发送的各Wi-Fi信号的功率,得到对应的发射功率;
监测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初始的所述发射功率是否达到所述测试参数中的预设值;
发送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的初始的所述发射功率达到所述测试参数中的预设值,则进行测试同步,根据所述测试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综测仪发送的读取到的所述待测终端的各发射功率;以及,接收所述待测终端发送的保存在本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
测试判断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各所述发射功率与预设发射列表进行匹配;以及,将接收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与预设接收列表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测试结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的各发射功率与预设发射列表中对应的参考发射功率的偏差都在预设范围内、且接收的各所述接收功率与预设接收列表中对应的参考接收功率的偏差都在预设范围内时,则测试成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测仪还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进入测试同步后,当未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发射功率时,则将超时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
所述测试判断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超时信息时,则测试失败。
8.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非信令耦合测试系统的待测终端,包括:
通过Wi-Fi接收控制终端发送的用于非信令耦合测试的配置参数;
当接收到所述配置参数后,进入测试模式,断开与所述控制终端的Wi-Fi连接;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读取接收到的综测仪发送的各Wi-Fi信号的功率,得到对应的接收功率并保存在本地;
当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发送完Wi-Fi信号后,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
将保存在本地的各所述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进一步包括:
在不同的工作模式和不同的信道下,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依次发射对应功率的Wi-Fi信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并未在预设时间段内读取到所述接收功率时,退出测试模式,重新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连接。
CN201910854135.7A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545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4135.7A CN110545147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4135.7A CN110545147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5147A true CN110545147A (zh) 2019-12-06
CN110545147B CN110545147B (zh) 2021-12-24

Family

ID=68713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4135.7A Active CN110545147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514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7132A (zh) * 2022-02-10 2022-03-11 为准(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的功耗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98497A (zh) * 2023-05-16 2023-06-2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功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218A (zh) * 2010-06-03 2010-10-06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终端射频性能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3036623A (zh) * 2011-09-30 2013-04-10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功率控制测试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40080423A1 (en) * 2012-09-19 2014-03-20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oration Signal testing system of a handheld device and a signal testing method thereof
CN107018223A (zh) * 2017-06-16 2017-08-04 深圳市华域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射频信号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703375A (zh) * 2017-09-21 2018-0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天线测试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218A (zh) * 2010-06-03 2010-10-06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终端射频性能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3036623A (zh) * 2011-09-30 2013-04-10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功率控制测试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40080423A1 (en) * 2012-09-19 2014-03-20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oration Signal testing system of a handheld device and a signal testing method thereof
CN107018223A (zh) * 2017-06-16 2017-08-04 深圳市华域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射频信号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703375A (zh) * 2017-09-21 2018-0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天线测试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7132A (zh) * 2022-02-10 2022-03-11 为准(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的功耗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7132B (zh) * 2022-02-10 2022-04-29 为准(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的功耗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98497A (zh) * 2023-05-16 2023-06-2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功率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5147B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38245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device synchronization
US9203252B2 (en) Redirecting notifications to a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CN110545147B (zh) 一种非信令耦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465841B (zh) 一种故障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
CN107533530B (zh) 电子设备操作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US962198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udio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power to the audio device
CN108362992B (zh) 主板测试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测试终端
CN108629594A (zh) 支付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US20130023231A1 (en) Sim card expand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im cards
CN115599665A (zh) 灾备系统测试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59653B (zh) 一种语音测试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2464095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544019B (zh) 芯片测试装置和芯片测试方法
CN113190516A (zh) 数据同步监控方法及装置
EP4249930A1 (en) Method for testing internal resistance of batte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485458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0636526A (zh) 一种nfc通信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5437865A (zh) 一种硬盘异常掉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567029A (zh) 一种无屏设备的WiFi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10225119B (zh)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007598A (zh) 一种用于产线蓝牙定点式连接测试方法
CN112788658A (zh) 一种通信设备的共享数据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10970B (zh) 异地灾备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6015528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electronic devices an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216592B1 (ko)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