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3435A - 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3435A
CN110543435A CN201910836892.1A CN201910836892A CN110543435A CN 110543435 A CN110543435 A CN 110543435A CN 201910836892 A CN201910836892 A CN 201910836892A CN 110543435 A CN110543435 A CN 110543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mapping
logical
physical
buff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68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3435B (zh
Inventor
吴春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 Co ltd
Zhao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s Co Ltd
GigaDevice Semiconductor Beij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s Co Ltd, GigaDevice Semiconductor Beijing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368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3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3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3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3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3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66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for peripheral storage systems, e.g. disk cache
    • G06F12/0873Mapping of cache memory to specific storage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10Address translation
    • G06F12/1009Address translation using page tables, e.g. page tabl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mory System Of A Hierarch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所述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对所述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随机缓冲区和连续缓冲区,降低了写入数据时缓存空间对物理存储块的消耗,能够很大的提高随机读写操作性能,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EMMC(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嵌入式多媒体卡)是MMC协会订立的,主要针对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内嵌式存储器标准规格,带有MMC多媒体接口、快闪存储器(例如NAND flash)以及EMMC控制器。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采用EMMC芯片作为存储单元。
目前,存储单元采用页映射,主机(上位机)要写入的数据直接存储到块缓冲区,当主机写入的数据为写入某个存储块时,直接在对应的逻辑存储块下开辟一个存储块作为buffer0存储主机发来的数据,当出现重复数据时则开辟另一个buffer1存储最新的数据。如果主机要写入某个逻辑存储块的数据分散且数据量小,相同的逻辑存储块多次写入不同的数据,会造成这个逻辑存储块下对应的缓冲区数量太多,这样的系统缓冲区会大量消耗NAND存储设备的物理存储块,对存储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降低写入数据时缓冲区对物理存储块的消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包括:
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所述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
对所述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装置,包括:
缓冲区开辟模块,用于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所述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
映射执行模块,用于对所述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进一步的,所述映射执行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页映射表的页映射索引,查找所述逻辑超级块到所述物理超级块的页映射关系,其中,所述页映射关系包括逻辑存储块序号与物理存储块序号的映射关系、逻辑配置序号与物理配置序号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存储页数量与物理存储页数量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页映射关系执行所述逻辑超级块到所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操作。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随机缓冲区下对应的物理存储块由一个所述页映射表进行映射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块映射模块,用于若所述逻辑超级块已写满数据,则对所述逻辑超级块采用块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进一步的,所述块映射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块映射表的块映射索引,查找所述逻辑超级块到所述物理超级块的块映射关系,以执行块映射操作,其中,所述块映射关系包括逻辑存储块序号与物理存储块序号的映射关系;
当逻辑存储块对应的物理存储块已写满数据时,选择新的物理存储块,并根据所述块映射表的临时块映射索引,建立逻辑存储块与新的物理存储块的映射关系,以执行块映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超级块映射模块,用于当所述逻辑超级块对应的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的有效数据量达到一个超级块的数据量时,将所述连续缓冲区和所述随机缓冲区的有效数据搬移至一个新的逻辑超级块中,并以块映射的方式记录所述新的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关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并对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随机缓冲区和连续缓冲区,降低了写入数据时缓存空间对物理存储块的消耗,能够很大的提高随机读写操作性能,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页映射表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页映射管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随机缓冲区的工作流程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随机缓冲区的工作流程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随机缓冲区的工作流程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随机缓冲区的工作流程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块映射管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对存储单元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操作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例如,该装置可配置于设备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
其中,超级块可以为多个数据通路上的NAND存储设备的物理存储块构成的存储块,能够存储更多的数据,在多个数据通路的情况下可以支持同时操作多个NAND存储设备的物理存储块,实现快速读写操作。
连续缓冲区是指用于接收主机发来的较大数据量(大于等于1/4超级块的数据量)的数据缓冲区,由NAND存储设备的超级块构成。随机缓冲区是指用于用来接收主机发来的较少数据量(小于1/4超级块的数据量)的数据缓冲区,也由NAND存储设备的超级块构成,即随机缓冲区用于接收该逻辑超级块中零散的较少的随机数据。
所有随机缓冲区下对应的物理存储块由一个页映射表进行映射管理,页映射表中可以记录随机缓冲区中挂载的物理存储块、物理存储块的序号、随机数据对应的逻辑超级块的块地址、随机缓冲区链表的表和开始节点等信息。具体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页映射表的结构框图,图中页映射表可以包括随机缓存区信息结构、逻辑存储块索引、物理存储块索引和随机缓冲区节点,每一项中均包括多个具体的信息,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120、对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具体的,对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可以包括:根据页映射表的页映射索引,查找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页映射关系,其中,页映射关系包括逻辑存储块序号与物理存储块序号的映射关系、逻辑配置序号与物理配置序号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存储页数量与物理存储页数量的映射关系;根据页映射关系执行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操作。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页映射管理的示意图,图中LBN可以表示逻辑存储块的序号,LPN可以表示逻辑配置序号,PBN可以表示物理存储块的序号,PPN可以表示物理配置序号。图中示出了页映射索引A、页映射索引B和页映射索引B等的映射关系,以页映射索引B为例,逻辑存储块32与物理存储块1000相对应,逻辑存储块32中数据页的逻辑配置序号为1-3,对应于物理存储块1000的物理配置序号为2-4。
随机缓冲区下挂载物理存储块,每个逻辑超级块的随机数据用一条链表管理逻辑字线对应的物理字线,每个逻辑超级块下的随机数据可以分配到多个物理存储块中,每个物理存储块也可以存放来自多个逻辑超级块的随机数据。随机缓冲区的工作流程参见图4、图5、图6和图7,图4和图6为主机进行随机数据写入时的工作流程,图5和图7分别为主机进行随机数据读取和随机数据读取/写入时的工作流程,图4、图5、图6和图7对应的页映射表分别为页映射表0、页映射表1、页映射表2和页映射表3,页映射表0、页映射表1、页映射表2和页映射表3可以组成一个总的页映射表。图中LBLK(Logical block)可以表示逻辑存储块,PBLK(Physical block)可以表示物理存储块,逻辑存储块中已操作的存储块采用横线填充,无操作的存储块无填充,物理存储块中新数据的存储块采用竖线填充,旧数据的存储块采用右斜线填充,空数据的存储块也无填充。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随机缓冲区的工作流程原理图,图中逻辑存储块0-511的逻辑配置序号的范围为0-131071,参见图中箭头,具体的工作流程可以为:当接收到主机写入指令,可以将逻辑存储块0-511中写入数据的存储页记录至逻辑存储块索引中,并且根据数据量的大小判断写入的数据是否为随机数据;若写入的数据为随机数据,则根据页映射表确定该逻辑存储块索引对应的物理存储块索引,记录该物理块索引并根据该物理块索引查询到写入数据对应的物理存储块,该页映射表0存储于一个16KB的物理页中,该页映射表0还存储有表信息,图中物理存储块m-m+15的物理配置序号的范围为0-255;将物理存储块中的随机节点也记录在该页映射表0中,形成节点清单。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随机缓冲区的工作流程原理图,图中逻辑存储块512-1023的逻辑配置序号的范围为131072-262144,参见图中箭头,具体的工作流程可以为:当接收到主机读取指令,可以查找逻辑存储块索引,若存在逻辑存储块索引,则对应的物理存储块中存储有数据,可以读取数据;在逻辑存储块中查找需要读取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数据量的大小判断读取的数据是否为随机数据;若读取的数据为随机数据,则查找页映射表1中节点清单开始节点,得到该随机数据对应的物理存储块的序号和具体的物理配置序号,从对应的物理存储页中读取数据。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随机缓冲区的工作流程原理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随机缓冲区的工作流程原理图。图6、图7的具体工作流程与图4、图5类似,对应的逻辑存储块、物理存储块和页映射表不同,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并对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随机缓冲区和连续缓冲区,降低了写入数据时缓存空间对物理存储块的消耗,能够很大的提高随机读写操作性能,提高效率。
实施例二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上述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相应的,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210、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确定逻辑超级块是否写满数据。
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执行S220,若逻辑超级块已写满数据,则执行S240。
S220、在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
S230、对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S240、对逻辑超级块采用块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具体的,若逻辑超级块已写满数据,对逻辑超级块采用块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可以包括:根据块映射表的块映射索引,查找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块映射关系,以执行块映射操作,其中,块映射关系包括逻辑存储块序号与物理存储块序号的映射关系;
当逻辑存储块对应的物理存储块已写满数据时,选择新的物理存储块,并根据块映射表的临时块映射索引,建立逻辑存储块与新的物理存储块的映射关系,以执行块映射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当逻辑超级块对应的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的有效数据量达到一个超级块的数据量时,将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的有效数据搬移至一个新的逻辑超级块中,并以块映射的方式记录新的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关系。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块映射管理示意图,图中LBN可以标识逻辑存储块的序号。当LBN=20时,根据块映射索引和临时块映射索引,在逻辑存储块对应的物理存储块写满旧数据时,选择新的物理存储块存储新数据;当LBN=0时,根据块映射索引和临时块映射索引,在新的物理存储块存储新数据;当LBN=100时,逻辑超级块对应的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的有效数据量达到一个超级块的数据量,将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的有效数据搬移至一个新的逻辑超级块中,此时不需要建立临时块映射索引,逻辑存储块根据块映射索引在对应的物理存储块中进行数据写入;当前LBN=10时,也不需要建立临时块映射索引,逻辑存储块根据块映射索引在对应的物理存储块中进行数据写入。
本实施例中,基于NAND存储设备存储块级别的块映射和数据页级别的页映射共同构成EMMC固件中的混合映射。基于该混合映射,当主机发来的数据量小于某个值(通常为一个超级块数据量的1/4)时,数据被写入随机缓冲区中,否则被写入连续缓冲区中。当随机缓冲区或连续缓冲区中积累的属于某个逻辑超级块的数据量,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超级块时,放在多个缓存里的分散数据会被搬移至一个新的逻辑超级块中,并回收释放缓存的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并修改页映射表。本实施例可以减少映射表本身对NAND存储设备的空间消耗,也可以减少写入数据时系统缓存对NAND存储设备的物理存储块的消耗,同时针对主机写入的数据,无论是写入大量数据还是少量数据,都有较好的性能和效率。
本实施例中,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并对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随机缓冲区和连续缓冲区,降低了写入数据时缓存空间对物理存储块的消耗,能够很大的提高随机读写操作性能,提高效率。
实施例三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存储单元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操作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该装置具体包括缓冲区开辟模块310和映射执行模块320,其中:
缓冲区开辟模块310,用于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所述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
映射执行模块320,用于对所述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本发明实施例,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并对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随机缓冲区和连续缓冲区,降低了写入数据时缓存空间对物理存储块的消耗,能够很大的提高随机读写操作性能,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映射执行模块320具体用于:
根据页映射表的页映射索引,查找所述逻辑超级块到所述物理超级块的页映射关系,其中,所述页映射关系包括逻辑存储块序号与物理存储块序号的映射关系、逻辑配置序号与物理配置序号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存储页数量与物理存储页数量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页映射关系执行所述逻辑超级块到所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操作。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随机缓冲区下对应的物理存储块由一个所述页映射表进行映射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块映射模块,用于若所述逻辑超级块已写满数据,则对所述逻辑超级块采用块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进一步的,所述块映射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块映射表的块映射索引,查找所述逻辑超级块到所述物理超级块的块映射关系,以执行块映射操作,其中,所述块映射关系包括逻辑存储块序号与物理存储块序号的映射关系;
当逻辑存储块对应的物理存储块已写满数据时,选择新的物理存储块,并根据所述块映射表的临时块映射索引,建立逻辑存储块与新的物理存储块的映射关系,以执行块映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超级块映射模块,用于当所述逻辑超级块对应的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的有效数据量达到一个超级块的数据量时,将所述连续缓冲区和所述随机缓冲区的有效数据搬移至一个新的逻辑超级块中,并以块映射的方式记录所述新的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设备412的框图。图11显示的设备4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1所示,设备412以通用设备的形式表现。设备4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416,存储装置4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装置428和处理器416)的总线418。
总线4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装置总线或者存储装置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ubversiveAllianc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设备4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设备4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装置4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4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432。设备4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4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11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11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418相连。存储装置4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42的程序/实用工具4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装置4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设备4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414(例如键盘、指向终端、显示器4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设备412交互的终端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设备4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终端进行通信的任何终端(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422进行。并且,设备4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4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11所示,网络适配器420通过总线418与设备4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设备4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终端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4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4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所述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
对所述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所述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
对所述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终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所述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
对所述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包括:
根据页映射表的页映射索引,查找所述逻辑超级块到所述物理超级块的页映射关系,其中,所述页映射关系包括逻辑存储块序号与物理存储块序号的映射关系、逻辑配置序号与物理配置序号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存储页数量与物理存储页数量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页映射关系执行所述逻辑超级块到所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随机缓冲区下对应的物理存储块由一个所述页映射表进行映射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逻辑超级块已写满数据,则对所述逻辑超级块采用块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逻辑超级块采用块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包括:
根据块映射表的块映射索引,查找所述逻辑超级块到所述物理超级块的块映射关系,以执行块映射操作,其中,所述块映射关系包括逻辑存储块序号与物理存储块序号的映射关系;
当逻辑存储块对应的物理存储块已写满数据时,选择新的物理存储块,并根据所述块映射表的临时块映射索引,建立逻辑存储块与新的物理存储块的映射关系,以执行块映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逻辑超级块对应的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的有效数据量达到一个超级块的数据量时,将所述连续缓冲区和所述随机缓冲区的有效数据搬移至一个新的逻辑超级块中,并以块映射的方式记录所述新的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关系。
7.一种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区开辟模块,用于当主机写入随机数据时,若逻辑超级块未写满数据,则在所述逻辑超级块中开辟连续缓冲区和随机缓冲区;
映射执行模块,用于对所述随机缓冲区采用页映射的方式实现逻辑超级块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执行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页映射表的页映射索引,建立所述逻辑超级块到所述物理超级块的页映射关系,其中,所述页映射关系包括逻辑存储块序号与物理存储块序号的映射关系、逻辑配置序号与物理配置序号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存储页数量与物理存储页数量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页映射关系执行所述逻辑超级块到所述物理超级块的映射操作。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
CN201910836892.1A 2019-09-05 2019-09-05 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43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6892.1A CN110543435B (zh) 2019-09-05 2019-09-05 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6892.1A CN110543435B (zh) 2019-09-05 2019-09-05 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3435A true CN110543435A (zh) 2019-12-06
CN110543435B CN110543435B (zh) 2022-02-08

Family

ID=68712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6892.1A Active CN110543435B (zh) 2019-09-05 2019-09-05 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343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4294A (zh) * 2019-12-11 2020-05-08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扇区映射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1258924A (zh) * 2020-01-17 2020-06-09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星载固态存储系统自适应闪存转换层的映射方法
CN116303118A (zh) * 2023-05-18 2023-06-23 合肥康芯威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233A (zh) * 2008-07-17 2010-01-20 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闪存的数据存取方法、储存系统与控制器
US20100023676A1 (en) * 2008-07-25 2010-01-28 Moon Yang-Gi Solid state storage system for data merging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ccording to both in-place method and out-of-place method
CN101937319A (zh) * 2009-06-29 2011-01-0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器系统及其映射方法
CN102521160A (zh) * 2011-12-22 2012-06-27 上海交通大学 写缓冲检测器、写入数据的寻址方法、并行通道写入方法
CN102819496A (zh) * 2012-08-16 2012-12-12 无锡紫芯集成电路系统有限公司 闪存ftl的地址转换方法
CN104461393A (zh) * 2014-12-09 2015-03-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闪存存储器的混合映射方法
CN104503710A (zh) * 2015-01-23 2015-04-08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闪存写入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308464A1 (en) * 2016-04-21 2017-10-26 JooYoung HWANG Method of accessing storage device including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controll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233A (zh) * 2008-07-17 2010-01-20 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闪存的数据存取方法、储存系统与控制器
US20100023676A1 (en) * 2008-07-25 2010-01-28 Moon Yang-Gi Solid state storage system for data merging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ccording to both in-place method and out-of-place method
CN101937319A (zh) * 2009-06-29 2011-01-0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器系统及其映射方法
CN102521160A (zh) * 2011-12-22 2012-06-27 上海交通大学 写缓冲检测器、写入数据的寻址方法、并行通道写入方法
CN102819496A (zh) * 2012-08-16 2012-12-12 无锡紫芯集成电路系统有限公司 闪存ftl的地址转换方法
CN104461393A (zh) * 2014-12-09 2015-03-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闪存存储器的混合映射方法
CN104503710A (zh) * 2015-01-23 2015-04-08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闪存写入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308464A1 (en) * 2016-04-21 2017-10-26 JooYoung HWANG Method of accessing storage device including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controll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4294A (zh) * 2019-12-11 2020-05-08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扇区映射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1124294B (zh) * 2019-12-11 2024-04-02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扇区映射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1258924A (zh) * 2020-01-17 2020-06-09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星载固态存储系统自适应闪存转换层的映射方法
CN111258924B (zh) * 2020-01-17 2021-06-08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星载固态存储系统自适应闪存转换层的映射方法
CN116303118A (zh) * 2023-05-18 2023-06-23 合肥康芯威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6303118B (zh) * 2023-05-18 2023-09-05 合肥康芯威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3435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3435B (zh) 存储单元的混合映射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940963B1 (ko) 비휘발성 메모리 디바이스의 휘발성 메모리 구조 및 관련 컨트롤러
KR101907059B1 (ko)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의 블록 관리 방법 및 블록 관리 시스템
CN104008064A (zh) 用于多级存储器压缩的方法和系统
JP2014071905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のデータ管理方法
CN112632069B (zh) 哈希表数据存储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7818808B (zh) 数据写入方法、存储器控制电路单元与存储器存储装置
CN110543284A (zh) 存储块的垃圾回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480074B (zh) 一种缓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461750A (zh) 一种NAND flash的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12954244A (zh) 监控录像的存储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97485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96949B (zh) 一种高效率的ssd删除数据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11858393A (zh) 内存页面管理方法、内存页面管理装置、介质与电子设备
US20230409235A1 (en) File system improvements for zoned storage device operations
US20120109921A1 (en) Inod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1897745B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543184A (zh) 存储器储存装置、其存储器控制器与数据写入方法
CN115543859A (zh) 多分区ssd的磨损均衡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495850B (zh) 管理垃圾回收程序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12306379B (zh) 数据搬移的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078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760061B (zh) 屏蔽固态硬盘存储接口差异的方法及存储系统
CN112256997A (zh) 页面管理方法、页面管理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386764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1, Floor 1-5, Building 8, Yard 9, Fenghao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after: Zhao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12 Floors, Block A, Tiangong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30 Colleg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GIGADEVICE SEMICONDUCTOR(BEIJING) Inc.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GEYI ELECTRON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