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3259B - 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3259B
CN110543259B CN201910834938.6A CN201910834938A CN110543259B CN 110543259 B CN110543259 B CN 110543259B CN 201910834938 A CN201910834938 A CN 201910834938A CN 110543259 B CN110543259 B CN 110543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instruction
display
micro
control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49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3259A (zh
Inventor
喻勇
张昌
申丽霞
吴建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349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3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3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3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3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3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8Suspend and resume; Hibernate and awak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该方法包括:触控芯片根据压力传感器在检测到处于触控屏的预设区域上的压力信号时发送的第一唤醒指令,同时向驱动芯片发送第一中断信号、向微控处理器发送第二中断信号;驱动芯片根据第一中断信号,向触控屏发送用于指示显示解锁界面的第一显示指令,以使触控屏根据第一显示指令显示解锁界面;微控处理器根据第二中断信号,向指纹传感器发送第二唤醒指令,以使指纹传感器根据第二唤醒指令采集处于解锁界面的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微控处理器确定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后,解锁显示设备。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了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路径的节点及解锁时间,从而提升用户体检。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MOLED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全面屏时代的到来,为了方便在全面屏上进行指纹解锁,现在越来越多的全面屏搭载了屏下指纹技术。
由于有源矩阵型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Display,AMOLED)显示屏,其具有的可弯曲,对比度高,功耗低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的全面屏为AMOLED显示屏。
但是,由于AMOLED显示屏自主发光的原因,一般的智能手机在指纹解锁的过程中,指纹解锁路径的节点多,耗时长,不能满足快速解锁的需求,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用以减少显示设备的解锁时间,从而提升用户体检。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包括:
触控芯片根据压力传感器在检测到处于触控屏的预设区域上的压力信号时发送的第一唤醒指令,同时向驱动芯片发送第一中断信号、向微控处理器发送第二中断信号;其中,
所述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一中断信号,向所述触控屏发送用于指示显示解锁界面的第一显示指令,以使所述触控屏根据所述第一显示指令显示所述解锁界面;
所述微控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中断信号,向指纹传感器发送第二唤醒指令,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二唤醒指令采集处于所述解锁界面的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所述微控处理器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后,解锁显示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触控屏根据所述第一显示指令显示所述解锁界面,包括:
所述触控屏接收到所述第一显示指令时,根据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显示所述解锁界面;所述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为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显示设备上一次解锁之前存储的所述解锁界面中的最后一帧待解锁图像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指纹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二唤醒指令采集处于所述解锁界面的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包括:
所述指纹传感器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指令后,确定达到预设时长或者接收到所述微控处理器发送的采集指令时,采集处于所述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微控处理器解锁显示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控处理器向所述驱动芯片发送图像数据,以使所述驱动芯片向所述触控屏发送用于指示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显示主界面的第二显示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微控处理器向所述驱动芯片发送图像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控处理器向所述指纹传感器发送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已完成解锁,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进入睡眠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处于触控屏的预设区域上的压力信号时向触控芯片发送第一唤醒指令;
所述触控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唤醒指令,同时向驱动芯片发送第一中断信号、向微控处理器发送第二中断信号;
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断信号,向所述触控屏发送用于指示显示解锁界面的第一显示指令;
所述触控屏,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指令显示所述解锁界面;
所述微控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中断信号,向指纹传感器发送第二唤醒指令;
所述指纹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唤醒指令采集处于所述解锁界面的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
所述微控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后,解锁显示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触控屏具体用于:
接收到所述第一显示指令时,根据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显示所述解锁界面;所述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为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显示设备上一次解锁之前存储的所述解锁界面中的最后一帧待解锁图像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具体用于:
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指令后,确定达到预设时长或者接收到所述微控处理器发送的采集指令时,采集处于所述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微控处理器具体用于:
向所述驱动芯片发送图像数据,以使所述驱动芯片向所述触控屏发送用于指示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显示主界面的第二显示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微控处理器具体用于:
向所述指纹传感器发送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已完成解锁,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进入睡眠状态。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触控芯片根据压力传感器在检测到处于触控屏的预设区域上的压力信号时发送的第一唤醒指令,同时向驱动芯片发送第一中断信号、向微控处理器发送第二中断信号;其中,驱动芯片根据第一中断信号,向触控屏发送用于指示显示解锁界面的第一显示指令,以使触控屏根据第一显示指令显示解锁界面;微控处理器根据第二中断信号,向指纹传感器发送第二唤醒指令,以使指纹传感器根据第二唤醒指令采集处于解锁界面的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微控处理器确定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后,解锁显示设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微控处理器唤醒驱动芯片的过程,以及指纹传感器在开启工作状态后等待驱动芯片控制触控屏显示解锁界面的过程,即减少了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路径的节点,减少了显示设备的解锁时间,从而提升用户体检。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100包括:压力传感器101、触控芯片102、微控处理器103、驱动芯片104、指纹传感器105和触控屏106。其中,触控芯片102与压力传感器101、微控处理器103连接,微控处理器103与驱动芯片104、指纹传感器105连接,触控屏106与驱动芯片104、压力传感器101连接。
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介绍现有的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过程。请参见图2所示,该指纹解锁过程包括:
S201、当压力传感器101检测到触控屏106的预设区域上的压力信号时,向触控芯片102发送第一唤醒指令,以唤醒触控芯片102。其中,压力传感器101唤醒触控芯片102需要一定的时间(假设为N毫秒)。
S202、触控芯片102采用I2C(Inter Integrated Circuit)总线协议向微控处理器103发送中断信号,以唤醒微控处理器103。其中,触控芯片102唤醒微控处理器103需要一定的时间(假设为M毫秒)。
S203、微控处理器103向驱动芯片104发送第二唤醒指令,以唤醒驱动芯片104,向指纹传感器105发送第三唤醒指令,以唤醒指纹传感器105。其中,微控处理器103唤醒驱动芯片104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20ms以内。
S204、驱动芯片104唤醒后,控制触控屏106显示3帧的黑画面延迟以保证触控屏106的显示画面的稳定性。其中,驱动芯片104控制触控屏106显示稳定的显示画面的过程,大约花费50毫秒的时间。
S205、微控处理器103在触控屏106的显示画面稳定后向驱动芯片104发送解锁界面的图像数据,以使驱动芯片104控制触控屏106根据解锁界面的图像数据显示解锁界面。
S206、指纹传感器105采集触控屏106的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并将该指纹信息发送给微控处理器103,以使微控处理103在确定该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后,解锁显示设备100。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现有的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路径的节点偏多,且每个节点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耗时长(至少需要(N+M+120+50)毫秒的时长),特别是微控处理器唤醒驱动芯片的过程中,占用了较多的解锁时间,给显示设备的系统优化带来极大的不便,不能满足快速解锁的需求,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另外,微控处理器唤醒驱动芯片的过程中,指纹传感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不利于减少显示设备的耗能。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用以减少显示设备的解锁时间,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下面,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设备,为包含具有触控功能的AMOLED显示屏的显示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各类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等包括具有触控功能的AMOLED显示屏的显示设备。
(2)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微控处理器,为无线访问接入点(Access Point)的微控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即AP处理器。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微控处理器还可以其它处理器,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
(3)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指纹传感器,可以是光学指纹传感器、数字化光学识别、电容式指纹传感器、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热敏指纹传感器、压感指纹传感器、生物射频指纹传感器中的任一种,也可以是其它指纹传感器,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
(4)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触控屏,可以是折叠的全面触控屏、也可以是非折叠的全面触控屏,当然,也可以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非折叠的触控屏构成的折叠触控屏,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上述触控屏均为AMOLED显示屏。
(5)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保护。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下结合图3所示的显示设备的架构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过程。
如图3所示,显示设备300包括:压力传感器301、触控芯片302、微控处理器303、驱动芯片304、指纹传感器305和触控屏306。其中,触控芯片302与压力传感器301、微控处理器303、驱动芯片304连接,微控处理器303与驱动芯片304、指纹传感器305连接,触控屏306与驱动芯片304、压力传感器301连接。
下面结合图3所示的显示设备具体介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过程。示例性的,请参考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显示设备300或者与上述显示设备300类似的显示设备中,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该方法流程包括:
S401、压力传感器301检测到处于触控屏306的预设区域上的压力信号时,向触控芯片302发送第一唤醒指令,以唤醒触控芯片302。其中,压力传感器301唤醒触控芯片302需要一定的时间(假设为N毫秒)。
可选地,该预设区域可以是触控屏306上的上部分区域,或者是触控屏306的下部分区域,或者是触控屏306的中间部分区域,当然,也可以是触控屏306上的任一部分区域,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
S402、触控芯片302根据第一唤醒指令,向驱动芯片304发送第一中断信号,以唤醒驱动芯片304,同时向微控处理器303发送第二中断信号,以唤醒微控处理器303。其中,触控芯片302唤醒驱动芯片304和微控处理器303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假设为M毫秒)。
可选地,触控芯片302在接收到第一唤醒指令后,根据I2C总线协议通过I2C总线的两个接口同时向驱动芯片304发送第一中断信号、向微控处理器303发送第二中断信号。
相较于现有的显示设备100先通过触控芯片102唤醒微控处理器103,再由微控处理器103唤醒驱动芯片10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芯片302通过I2C总线的两个接口同时向驱动芯片304发送第一中断信号以唤醒驱动芯片304、向微控处理器303发送第二中断信号以唤醒微控处理器303,可以节省微控处理器303唤醒驱动芯片304的耗时(即120毫秒),节省了显示设备300的解锁时间,从而提高了显示设备300的系统优化的效率,进而提升用户体检。
S403、驱动芯片304根据第一中断信号,向触控屏306发送用于指示显示解锁界面的第一显示指令,以使触控屏306根据第一显示指令显示解锁界面。
可选地,由于驱动芯片304和微控处理器303是同时被触控芯片302唤醒的,微控处理器303在被唤醒时不会立即向驱动芯片304发送解锁界面的图像数据。因此,在驱动芯片304没有接收到微控处理器303发送的解锁界面的图像数据的前提下,当触控屏306根据驱动芯片304发送第一显示指令进行显示时,触控屏306无法根据解锁界面的图形数据进行显示,此时触控屏306的显示状态为花屏状态,无法正常显示解锁界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屏306接收到第一显示指令时,根据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显示解锁界面。其中,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为驱动芯片304在显示设备300上一次解锁之前存储的解锁界面中的最后一帧待解锁图像数据。驱动芯片304通过存储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可以使得驱动芯片304在显示设备300下一次解锁之前,可以直接控制触控屏306根据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显示解锁界面,使得触控屏306可以正常显示解锁界面。
相较于现有的显示设备100中的驱动芯片104需要等待微控处理器103发送的解锁界面的图像数据,来控制触控屏106根据解锁界面的图像数据显示解锁界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驱动芯片304在显示设备300上一次解锁之前存储的解锁界面中的最后一帧待解锁图像数据,驱动芯片304可以直接控制触控屏306根据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显示解锁界面,无需驱动芯片304等待微控处理器303发送解锁界面的图像数据,节省了驱动芯片304等待微控处理器303发送解锁界面的图像数据的过程,从而节省了显示设备200的解锁时间,进而提升了用户体检。
S404、微控处理器303根据第二中断信号,向指纹传感器305发送第二唤醒指令,以使指纹传感器305根据第二唤醒指令采集解锁界面的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
可选地,指纹传感器305可以采集处于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
方式1,指纹传感器305接收到第二唤醒指令后,确定达到预设时长时,采集处于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例如,指纹传感器305在接收到第二唤醒指令后,确定达到70毫秒时,开始采集处于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其中,该预设时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
在该方式中,指纹传感器305可以自主的判断何时采集处于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无需微控处理器303下发采集指令,节省了微控处理器303的处理功耗。
方式2,指纹传感器305接收到第二唤醒指令后,接收到微控处理器发送的采集指令时,采集处于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例如,微控处理器303中存储有指纹传感器305在接收到第二唤醒指令后,通过多久的时长(例如70毫秒)可以较佳的采集指纹信息,那么微控处理器303在向指纹传感器305发送第二唤醒指令后,确定达到70毫秒时,再向指纹传感器305发送采集指令,以使指纹传感器305开始采集处于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
在该方式中,指纹传感器305可以无需进行自主判断何时采集处于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只要接收到微控处理器303发送的采集指令,即可开始采集处于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换言之,无需指纹传感器305具有自主判断何时采集处于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的性能,普通性能的指纹传感器305只要可以根据微控处理器303发送的采集指令开始采集处于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即可满足需求,降低了显示设备300的制作成本。
当然,指纹传感器305还可以采用结合方式1和方式2采集处于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
相较于现有的显示设备100先通过微控处理器103唤醒驱动芯片104和指纹传感器105,再由驱动芯片104控制触控屏106显示解锁界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芯片304控制触控屏306显示解锁界面,和微控处理器303唤醒指纹传感器305是同时进行的,即上述S403和S404是同时进行的,可以节省指纹传感器305在开启工作状态后等待驱动芯片304控制触控屏306显示解锁界面的过程,减少了指纹传感器305的耗能,从而利于减少显示设备300的耗能。
S405、微控处理器303确定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后,解锁显示设备300。
由前述描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过程,相较于现有的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过程,减少了微控处理器唤醒驱动芯片的过程,以及指纹传感器等待驱动芯片控制触控屏显示解锁界面的过程,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路径的节点,相较于现有的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路径的节点少,从而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过程总耗时,相较于现有的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过程总耗时短。比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过程总耗时长为至少(N+M+70)毫秒,相较于现有的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过程的总耗时至少(N+M+120+50)减少了至少100毫秒。
可选地,在S405之后,微控处理器303向驱动芯片304发送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为主界面的图像数据),以使驱动芯片304根据该图像数据向触控屏306发送用于指示根据图像数据显示主界面的第二显示指令,使得触控屏306根据第二显示指令显示主界面。
具体地,在S405之后,当微控处理器303接收到驱动芯片304发送的TE信号时,立即向驱动芯片304发送图像数据,以使驱动芯片304控制触控屏306触控屏306显示主界面,从而可以完成显示设备300解锁后的数据传输,以保证触控屏306可以正常的显示画面。
可选地,在S405之后,微控处理器303向指纹传感器305发送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显示设备300已完成解锁,以使指纹传感器305进入睡眠状态。通过这种方式,指纹传感器305无需一种处于工作状态,节省了指纹传感器305的功耗,从而减少了显示设备300的耗能。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触控芯片根据压力传感器在检测到处于触控屏的预设区域上的压力信号时发送的第一唤醒指令,同时向驱动芯片发送第一中断信号、向微控处理器发送第二中断信号;其中,驱动芯片根据第一中断信号,向触控屏发送用于指示显示解锁界面的第一显示指令,以使触控屏根据第一显示指令显示解锁界面;微控处理器根据第二中断信号,向指纹传感器发送第二唤醒指令,以使指纹传感器根据第二唤醒指令采集处于解锁界面的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微控处理器确定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后,解锁显示设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微控处理器唤醒驱动芯片的过程,以及指纹传感器在开启工作状态后等待驱动芯片控制触控屏显示解锁界面的过程,即减少了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路径的节点,减少了显示设备的解锁时间,从而提升用户体检。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芯片根据压力传感器在检测到处于触控屏的预设区域上的压力信号时发送的第一唤醒指令,同时向驱动芯片发送第一中断信号、向微控处理器发送第二中断信号;其中,
所述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一中断信号,向所述触控屏发送用于指示显示解锁界面的第一显示指令,以使所述触控屏根据所述第一显示指令显示所述解锁界面;
所述微控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中断信号,向指纹传感器发送第二唤醒指令,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二唤醒指令采集处于所述解锁界面的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所述微控处理器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后,解锁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触控屏根据所述第一显示指令显示所述解锁界面,包括:
所述触控屏接收到所述第一显示指令时,根据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显示所述解锁界面;所述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为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显示设备上一次解锁之前存储的所述解锁界面中的最后一帧待解锁图像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二唤醒指令采集处于所述解锁界面的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包括:
所述指纹传感器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指令后,确定达到预设时长或者接收到所述微控处理器发送的采集指令时,采集处于所述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处理器解锁显示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控处理器向所述驱动芯片发送图像数据,以使所述驱动芯片向所述触控屏发送用于指示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显示主界面的第二显示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处理器向所述驱动芯片发送图像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控处理器向所述指纹传感器发送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已完成解锁,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进入睡眠状态。
5.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处于触控屏的预设区域上的压力信号时向触控芯片发送第一唤醒指令;
所述触控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唤醒指令,同时向驱动芯片发送第一中断信号、向微控处理器发送第二中断信号;
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断信号,向所述触控屏发送用于指示显示解锁界面的第一显示指令;
所述触控屏,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指令显示所述解锁界面;
所述微控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中断信号,向指纹传感器发送第二唤醒指令;
所述指纹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唤醒指令采集处于所述解锁界面的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
所述微控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后,解锁显示设备;
所述触控屏具体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显示指令时,根据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显示所述解锁界面;所述第一待解锁图像数据为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显示设备上一次解锁之前存储的所述解锁界面中的最后一帧待解锁图像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传感器具体用于:
接收到所述第二唤醒指令后,确定达到预设时长或者接收到所述微控处理器发送的采集指令时,采集处于所述指纹采集区域中的指纹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处理器具体用于:
向所述驱动芯片发送图像数据,以使所述驱动芯片向所述触控屏发送用于指示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显示主界面的第二显示指令。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处理器具体用于:
向所述指纹传感器发送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显示设备已完成解锁,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进入睡眠状态。
CN201910834938.6A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110543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4938.6A CN110543259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4938.6A CN110543259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3259A CN110543259A (zh) 2019-12-06
CN110543259B true CN110543259B (zh) 2024-02-20

Family

ID=68711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4938.6A Active CN110543259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32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1305B (zh) * 2020-03-06 2024-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指纹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5000B (zh) * 2020-03-30 2023-06-27 捷德(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卡的处理方法和指纹卡
CN114760386A (zh) * 2022-03-30 2022-07-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amoled显示模组快速唤醒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0251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屏幕的方法和终端
CN109753947A (zh) * 2019-01-24 2019-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解锁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58696B1 (ko) * 2014-05-09 2020-09-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0251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屏幕的方法和终端
CN109753947A (zh) * 2019-01-24 2019-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解锁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3259A (zh) 2019-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3259B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
US104896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EP299640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KR102294180B1 (ko) 전자장치 및 전자장치의 전원제어 방법
CN108496156A (zh) 操作系统的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018582A2 (en) Multi-processor device
US20180365086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Collected by Touch Panel, and Terminal Device
EP355040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US9891999B2 (en) Exercise history information mana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896632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US20130290761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ouch signal by touch sensor controller
CN101539803B (zh) 待机管理方法及其相关待机管理模块
EP3543992A1 (en) Display driving metho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EP306219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pplic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619056A (zh) 一种上报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和终端
US1081708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mo function
CN107407951B (zh) 电子设备及其电池信息提供方法
EP348990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EP344186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ing pictur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9388225A (zh) 按键触发节能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控制装置及其终端
CN113038635A (zh) Scell休眠指示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2235742A (zh) NB-IoT通讯模组内嵌程序的燃气表及数据处理方法
WO2018010438A1 (zh) 终端的响应方法和装置
CN209964212U (zh) 智能投影装置及系统
CN105052214B (zh) 一种降低wifi接入点功耗的方法及wifi接入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