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6327B - 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36327B CN110536327B CN201910949646.7A CN201910949646A CN110536327B CN 110536327 B CN110536327 B CN 110536327B CN 201910949646 A CN201910949646 A CN 201910949646A CN 110536327 B CN110536327 B CN 1105363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ual
- network
- access ring
- data
- determ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根据数据确定与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获取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根据实际流量数据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根据理论带宽和实际带宽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根据实际负载率对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通过以4G网络的数据为基础对5G网络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基于实际负载率对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以实现基于4G网络的现实情况实现对5G网络的承载能力的配置,从而实现以客观数据为依据,提高配置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满足用户对5G网络的使用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短短十几年内,由2G网络发展成3G网络,又由3G网络发展为4G网络,而近几年,5G网络也有了新的突破并实现落地。由于5G网络对基站的承载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4G网络,而以目前4G网络的承载能力的基站的框架显然无法满足5G网络的需求,因此,如何满足5G网络的承载能力成了焦点。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多业务综合承载的方式,具体地,由于5G组网存在两种模式,分别为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其中,NSA模式以4G基站作为锚点,主要面向eMBB业务,提供大带宽互联网服务,SA模式是完全独立建设的5G网络,能够提供5G网络愿景提出的各种服务场景,通过普遍的对4G网络进行升级,以满足5G网络的承载能力。
然而发明人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5G网络承载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5G网络承载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确定与所述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
获取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流量数据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
根据所述理论带宽和所述实际带宽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
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对所述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括空口下行流量数据,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与所述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空口下行流量数据确定单站峰值和单站均值;
根据所述单站峰值和所述单站均值确定接入环理论带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理论带宽和所述实际带宽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确定所述各接入环对应的区域的负载类别;
响应于所述负载类别为流量密集区域或者流量高发区域,则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对所述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包括:
通过采用20GE接入环、50GE接入环和组网中的任意一种对所述密集区域或所述流量高发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实际负载率包括实际峰值负载率和实际均值负载率。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确定与所述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流量数据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理论带宽和所述实际带宽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对所述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空口下行流量数据确定单站峰值和单站均值,根据所述单站峰值和所述单站均值确定接入环理论带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确定所述各接入环对应的区域的负载类别;
以及,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负载类别为流量密集区域或者流量高发区域,通过采用20GE接入环、50GE接入环和组网中的任意一种对所述密集区域或所述流量高发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实际负载率包括实际峰值负载率和实际均值负载率。
另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当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另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根据数据确定与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获取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根据实际流量数据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根据理论带宽和实际带宽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根据实际负载率对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通过对4G网络的数据进行获取,以4G网络的数据为基础对5G网络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计算实际负载率,以便基于实际负载率对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以实现基于4G网络的现实情况实现对5G网络的承载能力的配置,从而实现以客观数据为依据,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接入环进行配置,提高配置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进而实现节约成本,满足用户对5G网络的使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服务器,20、基站,1、接收模块,2、第一确定模块,3、获取模块,4、第二确定模块,5、第三确定模块,6、配置模块,7、第四确定模块。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5G网络已逐渐发展并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和行业。随着5G牌照的发放,5G网络可应用于增强的移动宽带(eMBB)、海量的机器间通信(mMTC)及超高可靠和超低时延通信(uRLLC)等场景。
5G网络初期主要eMBB业务为主,5G网络可能是4G网络速度的10倍以上。在5G网络发展初期的一段时间内,4G/5G网络将共同承载,而随着5G网络渗透率规模增长,5G网络可能将逐步替代4G网络。
5G网络对承载能力在容量、时延、灵活连接、差异化的SLA以及智能化运维上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即使5G网络初期在应用还是以2C网络为主,而本公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能使无线接入网IPR化(IPRAN,如IPRAN2.0网络)接入层带宽达到承载能力、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可以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场景。
其中,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的主体可以为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装置,该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如云端服务器或者本地服务器)和终端。该装置可以与基站进行交互,以便从基站进行获取相应的数据,如4G网络的数据,并对基站发送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
在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装置可以为服务器10,服务器10与基站20之间通过通信链路连接。
如,某市基站20将其覆盖区域的数据(如4G网络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10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以便实现对该市的5G网络的接入环的配置,进而满足5G网络的承载需求。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应用场景的三维物体的检测方法。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
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基于实际需求或者经验进行设定。
如,G市各基站将2019年3月份30天每天忙时23点(可以为23点30至24点)获取的4G网络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由于忙时数据的使用量相对较大,因此参考性相对较强,进而使得满足5G网络承载能力的需求的可靠性越高。
S102:根据数据确定与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
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由于数据已经确定,因此,可以基于该数据进行适应性计算,以便确定各接入环的理论宽带。
一般而言,数据的量越大,说明使用4G网络的用户越多,即网络使用量越大,则接入环的理论宽带则越大。
S103:获取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
在该步骤中,可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实现对流量进行采集的流量采集设备对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进行获取。
S104:根据实际流量数据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
在通过流量采集设备对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进行获取后,可对实际流量数据进行计算,以便得到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
S105:根据理论带宽和实际带宽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
S106:根据实际负载率对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根据数据确定与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获取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根据实际流量数据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根据理论带宽和实际带宽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根据实际负载率对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通过对4G网络的数据进行获取,以4G网络的数据为基础对5G网络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计算实际负载率,以便基于实际负载率对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以实现基于4G网络的现实情况实现对5G网络的承载能力的配置,从而实现以客观数据为依据,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接入环进行配置,提高配置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进而实现节约成本,满足用户对5G网络的使用的技术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包括空口下行流量数据,S102包括:
S1021:根据空口下行流量数据确定单站峰值和单站均值。
S1022:根据单站峰值和单站均值确定接入环理论带宽。
基于上述示例,从G市3月份30天每天忙时23点所有250878条基站级的空口下行流量数据中,除去流量为0的249199条,少部分单站因为通过载波聚合后峰值能达到300Mbps,大部分单站下行峰值带宽会在100Mbps以下,单站实际均值带宽30.9Mbps左右(如表1),上行均值带宽为2.6Mbps。
表1
其中,接入环理论带宽=单站峰值+(N-1)*单站均值。
按照G市当前网络的接入环单环接入4G站点数为20-30个,取N=25。
根据公式可算出G市接入环理论带宽约为1041Mbps,10GE接入环利用约为10.4%,与当前网络的接入层10GE环利用率基本一致,这个接入环理论带宽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同时可以得出IPRAN承载4G网络整体较低。
结合图3(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S201: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
其中,S201的描述可参见S101,此处不再赘述。
S202:根据数据确定与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
其中,S202的描述可参见S102,此处不再赘述。
S203:获取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
其中,S203的描述可参见S103,此处不再赘述。
S204:根据实际流量数据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
其中,S204的描述可参见S104,此处不再赘述。
S205:根据理论带宽和实际带宽确定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
S205’:根据实际负载率确定各接入环对应的区域的负载类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阈值,将实际负载率与阈值进行比较,以便确定各接入环对应的区域的负载类别。
如,若实际负载率大于阈值,则说明负载率较大,对应的区域很可能为流量密集区域或者流量高发区域,即对应的区域可能为网络使用用户较多的区域。
若实际负载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则说明负载率较小,对应的区域很可能为流量稀疏区域,即对应的区域可能为网络使用用户较少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际负载率包括实际峰值负载率和实际均值负载率。
基于上述示例,G市华为IPRAN接入环共773个,接入环4G站数共15452个,其中10GE接入环654个(占比83%),GE接入环128个(占比17%)。获取IPRAN汇聚环和接入环的峰值流量、流速平均值以及每个接入环的4G站点数量等数据,同时通过按照根据无线提供的4G基站均值流量150Mbps,基站峰值流量300Mbps,计算得到各接入环4G的理论带宽。
其中,实际负载率=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带宽/每个接入环的4G的理论带宽
通过代入各个接入环在峰值流速、流速均值,可以得出在接入环峰值和均值时的负载率情况,即得到实际峰值负载率和实际均值负载率(可参阅下表2和表3)。
实际峰值流速负载率 | 实际均值流速负载率 | |
平均值 | 0.28 | 0.08 |
表2
表3
基于表2和表3可知实际均值流速负载率为0.08,只有少数接入环的负载率高于参考值0.22-0.33,但是在接入环流量的峰值流量有419个(65%)接入环负载率超过0.22,而且有162个(25%)的接入环超过参考负载率0.33。
综上可知,表3中的162个接入环对应的区域即为流量密集区域或者流量高发区域。
S206’:响应于负载类别为流量密集区域或者流量高发区域,通过采用20GE接入环、50GE接入环和组网中的任意一种对密集区域或流量高发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基于上述示例,可以在流量密集区域和流量高突发区域(162个接入环,约25%接入环)部署20GE接入环(如双10GE捆绑),或者,部署50GE接入环,或者通过组网的进行部署,并实现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50GE、100GE长距光模块的产业链不成熟成本价格偏高的情况下,尽量少部署或者不部署,另外也可以充分利旧现有IPRAN的汇聚设备空余的10GE板卡和端口,无需新增50GE/100GE板卡或者替换新的汇聚设备以及相应的100GE OTN波道需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装置。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用于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确定与所述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
获取模块3,用于获取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4,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流量数据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
第三确定模块5,用于根据所述理论带宽和所述实际带宽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
配置模块6,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对所述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空口下行流量数据确定单站峰值和单站均值,根据所述单站峰值和所述单站均值确定接入环理论带宽。
结合图5(图5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可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7,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确定所述各接入环对应的区域的负载类别;
以及,所述配置模块6用于,响应于所述负载类别为流量密集区域或者流量高发区域,通过采用20GE接入环、50GE接入环和组网中的任意一种对所述密集区域或所述流量高发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实际负载率包括实际峰值负载率和实际均值负载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当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时,处理器被配置为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和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总线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前述本公开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
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结合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读者应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还应理解,在本公开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确定与所述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
获取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流量数据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
根据所述理论带宽和所述实际带宽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
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对所述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括空口下行流量数据,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与所述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空口下行流量数据确定单站峰值和单站均值;
根据所述单站峰值和所述单站均值确定接入环理论带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理论带宽和所述实际带宽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确定所述各接入环对应的区域的负载类别;
响应于所述负载类别为流量密集区域或者流量高发区域,则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对所述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包括:
通过采用20GE接入环、50GE接入环和组网中的任意一种对所述密集区域或所述流量高发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负载率包括实际峰值负载率和实际均值负载率。
5.一种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预设区域内基站发送的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4G网络的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确定与所述基站对应的各接入环的理论带宽;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流量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流量数据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带宽;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理论带宽和所述实际带宽确定所述各接入环的实际负载率;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对所述预设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空口下行流量数据确定单站峰值和单站均值,根据所述单站峰值和所述单站均值确定接入环理论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负载率确定所述各接入环对应的区域的负载类别;
以及,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负载类别为流量密集区域或者流量高发区域,通过采用20GE接入环、50GE接入环和组网中的任意一种对所述密集区域或所述流量高发区域的5G网络的接入环进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负载率包括实际峰值负载率和实际均值负载率。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当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时,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49646.7A CN110536327B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49646.7A CN110536327B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36327A CN110536327A (zh) | 2019-12-03 |
CN110536327B true CN110536327B (zh) | 2022-09-13 |
Family
ID=68671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49646.7A Active CN110536327B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363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2349B (zh) * | 2019-12-31 | 2023-04-1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频谱带宽调整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112566100B (zh) * | 2020-12-08 | 2022-10-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57640B1 (en) * | 2002-04-16 | 2007-08-14 | At&T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ndwidth monitoring and allocation in networks |
CN103619025B (zh) * | 2013-11-22 | 2016-09-14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容量计算方法及设备 |
CN103607738B (zh) * | 2013-12-03 | 2017-01-1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资源配置方法和资源配置设备 |
WO2016155766A1 (en) * | 2015-03-30 | 2016-10-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echnique for extending capacities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CN106961694B (zh) * | 2016-01-08 | 2020-04-0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评估ptn接入环传输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734508A (zh) * | 2016-08-11 | 2018-02-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传送网接入环拆环方法和装置 |
CN110166280B (zh) * | 2019-04-10 | 2021-12-0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和装置 |
-
2019
- 2019-10-08 CN CN201910949646.7A patent/CN11053632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36327A (zh) | 2019-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72779B (zh) |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
EP2519074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service processing resources in a multi-mode base station system | |
CN106489278B (zh) | 蜂窝网络回程线路过载 | |
CN106712919B (zh) | 上行探测信号的触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6412794A (zh)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3814596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9196929B (zh)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536327B (zh) | 5g网络承载能力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JP6907303B2 (ja) | 通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 |
CN108886823A (zh) | 用于灵活的用户设备标识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0475292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21127018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hedul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s | |
CN106851681B (zh) | 一种处理辅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505696A (zh) | 一种波束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1587599B (zh) | 无线网络中的信道选择 | |
CN110741708B (zh) | D2d通信中载波选取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04378785B (zh) | 一种微小区的上下行子帧重配置方法和装置 | |
CN108880741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650560B (zh) | 共小区的频率规划方法和设备 | |
US1004528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nabling of station | |
US11147085B2 (en) |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06550377A (zh) | 通信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 |
CN109474404B (zh) |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
EP3874657A1 (en) | Utilizing nr guard band for efficient deployment of lte-m in coexistence with nr | |
JP2022524713A (ja) | 無線通信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