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5999A - 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5999A
CN110535999A CN201910684688.2A CN201910684688A CN110535999A CN 110535999 A CN110535999 A CN 110535999A CN 201910684688 A CN201910684688 A CN 201910684688A CN 110535999 A CN110535999 A CN 110535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ignal
module
input terminal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46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晓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ao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ao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ao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ao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46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5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1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in the receiver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4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subscribers;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
    • H04M1/65Recording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a message from the calling party
    • H04M1/656Recording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a message from the calling party f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通讯信号的发送处理:通过信号发送系统内部的身份验证单元可验证通讯设备来电者的身份信息,通过分析对比模块可与通讯库内的通讯名单进行识别对比,若确定来电者为通讯库内的通讯名单后,可发送至通讯状态检测单元内对来电接收设备的手机接收模块进行判断,若判断是正常模式,则通过信号测试模块可测试该来电信号的强度,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该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可实现对来电信息或号码进行自动验证,判断是否来自于通讯库,同时可自动消减通话时产生的噪音,将信号进行放大,可使得该通讯设备保持正常的通讯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通讯设备是用于工控环境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modem等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包括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通讯也包括军事通讯和民事通讯,中国三大通讯运营商为移动通讯,联通通讯和电信通讯。
通讯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接收通讯设备信号时,总是会产生较多的噪音从而导致信号出现干扰,影响正常的通话,同时没有对来电信息或号码进行验证,容易接收到骚扰电话,给人们生活造成了影响,为后续通讯设备的正常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解决了接收通讯设备接收来电信号时,总是会产生较多的噪音从而导致信号出现干扰以及容易接收到骚扰电话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讯信号的发送处理:通过信号发送系统内部的身份验证单元可验证通讯设备来电者的身份信息,通过分析对比模块可与通讯库内的通讯名单进行识别对比,若确定来电者为通讯库内的通讯名单后,可发送至通讯状态检测单元内对来电接收设备的手机接收模块进行判断,若判断是正常模式,则通过信号测试模块可测试该来电信号的强度,若信号强度微弱则发送至信号校正模块内对信号进行校正处理;
S2、通讯信号的接收处理:信号接收端接收到了来电者发出的通讯信号后,通过信号接收系统内部的噪音消减模块可对通讯时产生的噪音进行消减,通过信号放大模块可将信号进行放大,使得通讯状态保持通畅;
S3、通讯结束后的记录处理:通讯结束后,可通过备注模块对该通讯时的重要信息进行暂时记录,并发送至通讯库内,备注在来电的号码后,以便于后续的处理,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工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系统和信号接收系统,所述信号接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校正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发送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信号发送系统包括身份验证单元、通讯状态检测单元和信号测试模块,所述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通讯状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通讯状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测试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测试模块通过无线与信号校正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讯状态检测单元通过无线与分析对比模块实现双向连接,且分析对比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析对比模块通过无线与通讯库实现双向连接,且通讯库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备注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讯库通过无线与分析对比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接收系统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备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系统包括噪音消减模块和信号放大模块。
优选的,所述噪音消减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通讯状态检测单元包括通讯正常模块和通讯免打扰模块。
优选的,所述通讯正常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通讯免打扰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通过信号接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校正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发送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信号发送系统包括身份验证单元、通讯状态检测单元和信号测试模块,身份验证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通讯状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通讯状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测试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讯状态检测单元通过无线与分析对比模块实现双向连接,且分析对比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分析对比模块通过无线与通讯库实现双向连接,且通讯库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备注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信号接收系统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备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号接收系统包括噪音消减模块和信号放大模块,噪音消减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讯状态检测单元包括通讯正常模块和通讯免打扰模块,通讯正常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通讯免打扰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可实现对来电信息或号码进行自动验证,判断是否来自于通讯库,同时可自动消减通话时产生的噪音,将信号进行放大,可使得该通讯设备保持正常的通讯状态。
(2)、该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通过信号测试模块通过无线与信号校正模块实现双向连接,信号接收系统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备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可实现在信号状态微弱的情况下对信号进行自动校正,保持后续良好的通讯状态,备注模块的设置可在结束通话后对重要信息内容进行暂时性的记录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通讯状态检测单元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中:1-中央处理系统、2-信号接收系统、21-噪音消减模块、22-信号放大模块、3-信号校正模块、4-信号发送系统、41-身份验证单元、42-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1-通讯正常模块、422-通讯免打扰模块、43-信号测试模块、5-分析对比模块、6-通讯库、7-备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讯信号的发送处理:通过信号发送系统4内部的身份验证单元41可验证通讯设备来电者的身份信息,通过分析对比模块5可与通讯库6内的通讯名单进行识别对比,若确定来电者为通讯库6内的通讯名单后,可发送至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内对来电接收设备的手机接收模块进行判断,若判断是正常模式,则通过信号测试模块43可测试该来电信号的强度,若信号强度微弱则发送至信号校正模块3内对信号进行校正处理;
S2、通讯信号的接收处理:信号接收端接收到了来电者发出的通讯信号后,通过信号接收系统2内部的噪音消减模块21可对通讯时产生的噪音进行消减,通过信号放大模块22可将信号进行放大,使得通讯状态保持通畅;
S3、通讯结束后的记录处理:通讯结束后,可通过备注模块7对该通讯时的重要信息进行暂时记录,并发送至通讯库6内,备注在来电的号码后,以便于后续的处理,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工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系统,可实现对来电信息或号码进行自动验证,判断是否来自于通讯库6,同时可自动消减通话时产生的噪音,将信号进行放大,可使得该通讯设备保持正常的通讯状态,包括中央处理系统1和信号接收系统2,信号接收系统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系统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中央处理系统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校正模块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中央处理系统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发送系统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信号发送系统4包括身份验证单元41、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和信号测试模块43,身份验证单元4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测试模块4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号测试模块43通过无线与信号校正模块3实现双向连接,信号校正模块3可实现在信号状态微弱的情况下对信号进行自动校正,保持后续良好的通讯状态。
本发明中,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通过无线与分析对比模块5实现双向连接,且分析对比模块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系统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分析对比模块5通过无线与通讯库6实现双向连接,且通讯库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备注模块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备注模块7的设置可在结束通话后对重要信息内容暂时性的记录下来。
本发明中,通讯库6通过无线与分析对比模块5实现双向连接。
本发明中,噪音消减模块2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放大模块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包括通讯正常模块421和通讯免打扰模块422。
本发明中,通讯正常模块42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通讯免打扰模块4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讯信号的发送处理:通过信号发送系统(4)内部的身份验证单元(41)可验证通讯设备来电者的身份信息,通过分析对比模块(5)可与通讯库(6)内的通讯名单进行识别对比,若确定来电者为通讯库(6)内的通讯名单后,可发送至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内对来电接收设备的手机接收模块进行判断,若判断是正常模式,则通过信号测试模块(43)可测试该来电信号的强度,若信号强度微弱则发送至信号校正模块(3)内对信号进行校正处理;
S2、通讯信号的接收处理:信号接收端接收到了来电者发出的通讯信号后,通过信号接收系统(2)内部的噪音消减模块(21)可对通讯时产生的噪音进行消减,通过信号放大模块(22)可将信号进行放大,使得通讯状态保持通畅;
S3、通讯结束后的记录处理:通讯结束后,可通过备注模块(7)对该通讯时的重要信息进行暂时记录,并发送至通讯库(6)内,备注在来电的号码后,以便于后续的处理,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工作。
2.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系统(1)和信号接收系统(2),所述信号接收系统(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系统(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系统(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校正模块(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发送系统(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信号发送系统(4)包括身份验证单元(41)、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和信号测试模块(43),所述身份验证单元(4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测试模块(4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测试模块(43)通过无线与信号校正模块(3)实现双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通过无线与分析对比模块(5)实现双向连接,且分析对比模块(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系统(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对比模块(5)通过无线与通讯库(6)实现双向连接,且通讯库(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备注模块(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库(6)通过无线与分析对比模块(5)实现双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系统(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备注模块(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系统(2)包括噪音消减模块(21)和信号放大模块(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噪音消减模块(2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放大模块(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通讯状态检测单元(42)包括通讯正常模块(421)和通讯免打扰模块(4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正常模块(42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通讯免打扰模块(4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CN201910684688.2A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Pending CN110535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4688.2A CN110535999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4688.2A CN110535999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999A true CN110535999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61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4688.2A Pending CN110535999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599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7693A (zh) * 2013-12-30 2015-03-25 苏州矩阵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信号补偿器及补偿方法
CN104581919A (zh) * 2013-10-24 2015-04-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信号强度检测的自动增益控制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6657547A (zh) * 2016-09-28 2017-05-10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防止骚扰电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6790948A (zh) * 2017-01-11 2017-05-31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信息的记录方法及记录系统
CN107317598A (zh) * 2017-08-02 2017-11-03 四川省蓝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通讯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CN107770185A (zh) * 2017-10-31 2018-03-06 广州成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CN109714462A (zh) * 2018-12-20 2019-05-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号码的标记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1919A (zh) * 2013-10-24 2015-04-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信号强度检测的自动增益控制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4467693A (zh) * 2013-12-30 2015-03-25 苏州矩阵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信号补偿器及补偿方法
CN106657547A (zh) * 2016-09-28 2017-05-10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防止骚扰电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6790948A (zh) * 2017-01-11 2017-05-31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信息的记录方法及记录系统
CN107317598A (zh) * 2017-08-02 2017-11-03 四川省蓝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通讯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CN107770185A (zh) * 2017-10-31 2018-03-06 广州成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CN109714462A (zh) * 2018-12-20 2019-05-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号码的标记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3671B2 (en) Alarm monitoring telecommunications line condition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calibration
CN105722090A (zh) 自动识别伪基站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260659A (zh) 电话测试仪
CN106888443B (zh) 通信资源状态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3068233B (zh) 一种基于链路智选传输技术的手机通话系统
CN110535999A (zh) 一种通讯设备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系统
CN103648110A (zh) 对tetra数字集群空中接口协议进行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16432B (zh) 一种基于双音多频的呼叫质量测试方法
CN101646189B (zh) 无线网络小区性能测试方法和设备
CN110312239A (zh)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的语音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4994203B (zh) 一种通话质量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0474871C (zh) 一种信号传输信道检测方法和呼叫控制系统
CN101873556B (zh) 一种针对通信网络恶意信息的蜜罐捕获系统
CN110312240A (zh) 一种识别未备案手机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4168B (zh) 一种获取mac地址匹配的手机号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54551B (zh) 铁路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锁定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2424822U (zh) 一种手机通话功能测试装置
WO2004047464A3 (en) Firewall system fo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EP1432205A3 (en) Automatic detecting method for protocol nonconformity and automatic detecting apparatus for protocol nonconformity
CN105898040A (zh) 一种来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US10198934B2 (en) Facsimile aware alarm monitoring station and method
CN104702470B (zh) 基于fpga的波特率在线检测方法
CN108345441B (zh) Ip话站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0609345U (zh) 一种网络话机测试系统
CN101527653A (zh) 基于文本配置文件的多段关联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