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5970B - 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5970B
CN110535970B CN201910872352.9A CN201910872352A CN110535970B CN 110535970 B CN110535970 B CN 110535970B CN 201910872352 A CN201910872352 A CN 201910872352A CN 110535970 B CN110535970 B CN 1105359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idence
storing
chain
certificate
transac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23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5970A (zh
Inventor
荆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723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5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5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63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certificates, e.g. public key certificate [PKC] or attribute certificate [AC];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9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time stamps, e.g. generation of time 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通过执行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多条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以请求各司法链的节点执行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生成对应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并在各司法链中上链存储;从各司法链的节点获取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将司法链标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建立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产生存证证书,反馈给用户。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和司法链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基于区块链存储的证据可以被互联网法院采信,法院提供的司法链可用于存证。但是,目前司法链发展过程中,司法链的承载能力有限,当网络连接不畅或存证需求量较大时,难以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转,导致证据无法上链,影响证据的有效性和用户体验。并且司法链受地域的限制,并非所有的司法链打通的,目前做法是通过公证来认同,进而不同司法链之间信息访问和认同效率低,影响司法链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能够实现不同司法链之间跨链证据访问,提高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和使用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应用于存证链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通过执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多条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以请求各司法链的节点执行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生成对应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并在各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其中,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至少包括所述证据信息和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从各司法链的节点获取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将司法链标识、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建立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产生存证证书,反馈给所述用户。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存证链辅助司法链进行跨链的证据处理操作,克服了在司法链出现网络拥堵,或者访问不畅的情况,以及平台本身的突发存证需求超过司法链峰值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证据无法存储的技术问题,且实现了不同司法链之间跨链证据访问,直接确定不同司法链上证据的真伪并直接使用,进而达到保证存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证据的有效性,提高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司法链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技术效果。
可选的,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包括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将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添加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有利于在不信任存证链的情况下,根据存证的区块头信息和从存证链中找到的区块头信息进行比对,对证据信息进行验证。
可选的,通过执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包括:
执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调用时间戳服务以获取时间戳;
将所述时间戳作为一次上链时间戳,与所述证据信息一并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相应的,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包括所述一次上链时间戳。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在一次存证时调用时间戳服务确定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存证时的时间戳,以将时间戳同证据信息一同存储在存证链和司法链中,确保了将用户上传证据信息时的时间依据进行有效存证。
可选的,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包括:
获取存证平台从存证客户端接收的存证请求,所述存证请求由所述用户在所述存证客户端发起;
基于所述存证请求产生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并在所述存证链中传输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其中,所述存证链节点集成于所述存证平台,或与所述存证平台交互。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存证链节点可以集成于存证平台,或者存证链可以通过与存证平台的交互,来将客户端的存证需求转换为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以发起证据信息的上链。
可选的,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存证轻量级节点在所述存证链中发起的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客户端可以作为存证轻量级节点,直接向存证链发起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可选的,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存证请求或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哈希值;或
从所述存证请求或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存储地址,根据所述证据存储地址获取原始证据文件,并根据原始证据文件计算产生证据哈希值;
其中,所述证据基础信息和所述证据哈希值作为所述证据信息。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将证据基础信息及其哈希值作为证据信息一起存储,通过哈希值有利于证据信息的验证,防止证据信息被篡改。
可选的,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包括:
如果确定在所述存证链的区块中存在未上链到所述司法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则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所述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
可选的,确定在所述存证链的区块中存在未上链到所述司法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包括:
从前至后顺序提取所述存证链中的区块,判断是否执行过司法链的上链操作;
若是,则继续提取下一个区块,若否,则识别所述区块中是否存在一次存证事务数据。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对存证链中各区块的遍历,确保了存证链上的所有一次存证事务数据都存储到司法链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司法链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存证链节点发起的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其中,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在所述存证链中存储的证据信息和在所述存证链上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执行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并向所述存证链反馈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以供确定存证证书,所述存证证书包括所述司法链的标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的映射关系。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存证链在进行一次存证保证证据信息上链存储之后,司法链基于离线方式对证据信息进行二次存储,实现了在存证链的辅助下对证据信息的离线存储。克服了在司法链出现网络拥堵,或者访问不畅的情况,以及平台本身的突发存证需求超过司法链峰值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证据无法存储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保证存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证据的有效性,提高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和用户体验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证据验证事务请求,并从所述证据验证事务请求中获取存证证书;
根据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在司法链中查询获取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
从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中获取证据信息和存证时间戳;
将所述证据信息与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的证据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一致,则确定所述待验证证据的存证有效。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司法链通过接收并响应证据验证事务请求,将司法链中二次存证的证据信息,与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的证据信息进行比对,基于司法链中已存储的证据信息,实现了对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的有效验证。
可选的,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包括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
相应的,根据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在司法链中查询获取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中获取所述区块头信息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从所述存证链中查询获取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
将两个所述区块头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一致,则确认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有效。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司法链通过将存储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与直接从存证链中查询得到的区块头信息进行比对,实现基于存证链向司法链上链的证据信息进行有效性验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存证装置,配置于存证链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一次存证模块,用于通过执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二次存证发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多条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以请求各司法链的节点执行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生成对应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并在各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其中,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至少包括所述证据信息和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存证映射模块,用于从各司法链的节点获取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将司法链标识、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建立映射关系;
存证证书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产生存证证书,反馈给所述用户。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处理装置,配置于司法链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二次存证事务请求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存证链节点发起的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其中,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在所述存证链中存储的证据信息和在所述存证链上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二次存证模块,用于执行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并向所述存证链反馈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以供确定存证证书,所述存证证书包括所述司法链的标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的映射关系。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司法链的证据处理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司法链的证据处理方法。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采用平台方建立的存证链,作为用户和司法链之间的证据存证桥梁,通过存证链响应用户需求进行一次证据存证,将证据信息首先存储在存证链中,由各个司法链基于存证链中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进而二次证据存证,将证据信息和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存储在司法链中,并建立司法链标识、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和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最终根据映射关系生成存证证书,作为存证依据反馈给用户。因为采用存证链辅助司法链进行跨链的证据处理操作的技术手段,克服了在司法链出现网络拥堵,或者访问不畅的情况,以及平台本身的突发存证需求超过司法链峰值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证据无法存储的技术问题,且实现了不同司法链之间跨链证据访问,直接确定不同司法链上证据的真伪并直接使用,进而达到保证存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证据的有效性,提高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司法链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技术效果。
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其他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用户使用存证客户端基于存证平台进行存证服务获取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用户存证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离线上司法链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证据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存证链向多条司法链进行证据存储的情况,该方法可应用于存证链节点,可由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存证装置来执行,该装置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优选是配置于承载有存证链节点的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S110、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司法链是指由法院建立的、面向大众的、供社会各方进行电子证据存证、查询等业务操作的区块链网络,具有防止证据被篡改、公开透明、公信力强以及司法处理流程高效等特点。法院可以直接采纳司法链中存储的电子证据进行司法处理,或者基于司法链中存储的证据信息对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进行验证,减少证据采集、验证等处理流程。
本实施例中,存证链是指由第三方平台建立的,用于辅助司法链进行电子存证的区块链网络。存证链与司法链可以作为超级链中的两条平行链,存证链上的节点可以同时部署有存证链和司法链的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等,至少具备向司法链网络发起事务请求的能力。司法链上的节点部署有司法链的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等。存证链可以具有辅助司法链进行存证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具有存证以外的其他区块链功能。存证链节点集成在存证平台,还可以同时集成在其他机构平台。具体的,存证链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一次存证,由司法链进行二次存证。由于存证链的辅助,可以将证据信息、时间戳和证据存储标识等进行一次存证,进而由存证链向司法链进行二次存证,降低了由司法链直接进行存证的业务能力要求,避免了司法链中的网络拥堵、访问不畅以及存证需求量大时无法及时进行存证的现象发生。
本实施例中,一次存证事务请求是指由用户发起的,用于触发存证链进行第一次存证。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用户所提供的内容有:证据基础信息,例如文件名称、上传人信息、证据类型以及介绍信息等,存证客户端自己计算的证据哈希值,证据原文,以及证据存储地址。其中,存证链可以根据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的证据原文,或者从证据存储地址中获取的证据原文,重新计算证据原文的哈希值,并与存证客户端生成的哈希值进行比对,以验证所上传证据的正确性。
具体的,证据原文并不是存证所必须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可以包括证据原文及其哈希值,以将证据原文及其哈希值进行上链存储。或者,为了证据原文的保密性,或者证据原文占用空间过大,用户可以预先将证据原文保存在可信任的证据存储地址中,并由存证客户端生成证据原文的哈希值,相应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可以包括该证据原文的证据存储地址和哈希值。其中,无论证据哈希值的生成方式如何,以及无论证据原文是否进行上链存储,均需要获取证据哈希值,以备后续验证。
本实施例中,用户所操作的终端可以作为存证链中的全节点,以此向存证链网络发起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进而存证链接收用户通过存证节点在存证链中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或者,用户所操作的终端中可以集成有存证客户端,作为存证链的轻量级节点,向存证链网络发起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进而存证链接收用户通过存证轻量级节点在存证链中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或者,用户所操作的终端中可以集成有普通的存证客户端,存证客户端与基于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搭建的存证平台进行交互,向存证平台发起存证请求,通过存证平台基于存证请求向存证链发起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其中,存证链节点集成于存证平台,或与存证平台交互。相应的,存证平台可以要求客户端进行插件下载、用户注册、额度充值等操作,基于对客服端权限的验证,待客户端完成电子证据存证之后,还可以对客户端的用户账户进行费用扣除等操作。
S120、通过执行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证据信息是指上链存证的电子证据的总称,可以包括证据原文或证据存储地址,以及证据原文的哈希值和相关证据基础信息,证据信息主要用于体现该电子证据在存证链的存证行为,以及记录下来一次存证时的重要信息,例如证据哈希值。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是指向存证链进行上链存储的事务数据,相应的,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上链存储至存证链中。
具体的,在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之前,若用户所操作终端集成的客户端为普通的存证客户端,则以存证请求或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为依据;若用户所操作终端集成有存证链的全节点或存证轻量级节点,则以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为依据。进而从存证请求或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直接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哈希值,或者从存证请求或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存储地址,根据证据存储地址获取原始证据文件,并根据原始证据文件计算产生证据哈希值。从而将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哈希值组装成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此外,由于存证链的一次存证和司法链的二次存证可以是离线的、非实时的,因此用户在存证链上进行一次存证时的时间戳也可以随证据信息一并存储。相应的,在执行一次存证事务请求时,可以调用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时间戳服务,为证据信息生成上传的时间戳,从而将时间戳作为一次上链时间戳,与证据信息一并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本实施例中,在一次存证事务数据上链成功后,还可以生成本次所上传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以在存证链中对本次所上传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进行全局唯一标识,便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代表的证据信息进行上链跟踪和查询。
S130、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多条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以请求各司法链的节点执行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生成对应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并在各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其中,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至少包括证据信息和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存证链向司法链进行存证的司法链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多条。其中,不同司法链可以是基于不同地域的法院所构建的不同的司法链,也可以为同一地域不同法院所构建的不同的司法链。可选的,用户在通过存证链向司法链进行离线或批量存证时,可以向所有司法链进行电子存证,也可以在存证客户端中提供用户选择待存证的目标司法链的功能,从而只向用户所选择的目标司法链进行电子存证。从而通过向多条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实现了相同证据信息在不同司法链中的共享,便于不同司法链之间的证据访问,可以实现跨地域或跨司法链的证据查询、验证和认同,提高了司法链的利用效率。
示例性的,现有技术中并非所有司法链是打通的,即A地域的司法链不一定认同B地域的司法链,进而在跨链进行证据的查询或验证时,只能通过公证等手段实现证据的跨链认同。然而,通过上述多条司法链的跨链存证,实现了不同司法链之间证据的访问,进而实现了不同司法链之间证据的跨链验证,便于司法链之间证据的认同,大幅度提高了各地域司法链的使用效率。
本实施例中,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用于触发各司法链进行第二次存证。存证链中可以预先部署有用于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的智能合约,按照智能合约所规定的二次存证规则,由存证链向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其中,智能合约中可以规定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的发起时机,例如即收即发,或周期性发起,或根据司法链的业务承受能力或网络状态等规则,基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或者,存证平台可以调用其他程序,例如离线任务调度服务,由存证平台中集成的存证链节点或与存证链的交互,向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
其中,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至少包括证据信息和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鉴于用户存证时间戳对于离线存储的必要性,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可以包括一次上链时间戳。此外,为了法院基于司法链进行证据信息的验证,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可以包括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以便法院基于存储的区块头信息,和基于一次存证事务标识从存证链中查找到的区块头信息进行比对,实现对证据信息的验证。
本实施例中,鉴于存证链是用于辅助司法链进行存证的,因此为了克服司法链中网络拥堵,或者访问不畅,以及平台本身的突发存证需求超过司法链峰值处理能力等情况的发生,存证链在实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的上链之后,通过离线的方式将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司法链存储。具体的,存证链或存证平台按照司法链网络传输条件或按照设定时间周期,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
其中,由于存证链向司法链的二次存证是非实时而存在存储时间间隔的,因此存证链可以定期对区块进行遍历,判断是否执行过司法链的上链操作,若是则遍历下以区块,若否则识别区块中是否存在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如果确定在存证链的区块中存在未上链到司法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则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
相应的,司法链在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的触发下,生成对应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并在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并在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上链成功后,还可以生成本次所上传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以在司法链中对本次所上传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进行全局唯一标识,便于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所代表的证据信息进行上链跟踪和查询。
S140、从各司法链的节点获取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将司法链标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建立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存证链通过与司法链之间的交互,可以从各司法链的节点获取各自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通过获取各司法链的司法链标识,并建立司法链标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将同一证据信息在存证链和各司法链中关联起来,便于后期证据信息的查询和验证。
S150、根据映射关系产生存证证书,反馈给用户。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存证证书是指用户对于证据信息的存证依据,存证证书中可以包括司法链标识、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还可以包括存证基础信息、时间戳等。用户可以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向存证链或存证平台请求获取存证证书,或者存证链可以在建立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之间映射关系之后,主动生成存证证书并反馈给用户。相应的,用户或法院可以依据存证证书,基于多条司法链中存储的证据信息进行跨链多层次验证,以对用户所提交的待验证证据进行有效性验证。
本实施例中,存证链还可以提供用户查询证据信息上传进度的功能,接收用户发起的存证状态查询请求,根据存证状态查询请求中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查询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各司法链存储的上链状态,即判断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各司法链上对应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是否产生,并将上链状态反馈给用户。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平台方建立的存证链,作为用户和司法链之间的证据存证桥梁,通过存证链响应用户需求进行一次证据存证,将证据信息首先存储在存证链中,由各个司法链基于存证链中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进而二次证据存证,将证据信息和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存储在司法链中,并建立司法链标识、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和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最终根据映射关系生成存证证书,作为存证依据反馈给用户。因为采用存证链辅助司法链进行跨链的证据处理操作的技术手段,克服了在司法链出现网络拥堵,或者访问不畅的情况,以及平台本身的突发存证需求超过司法链峰值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证据无法存储的技术问题,且实现了不同司法链之间跨链证据访问,直接确定不同司法链上证据的真伪并直接使用,进而达到保证存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证据的有效性,提高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司法链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技术效果。
第二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向司法链的二次存证进行解释说明,能够向司法链进行离线存储。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S210、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用户所操作的终端可以作为存证链中的全节点,以此向存证链网络发起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进而可选的,存证链接收用户通过存证节点在存证链中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或者,用户所操作的终端中可以集成有存证客户端,作为存证链的轻量级节点,向存证链网络发起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进而可选的,存证链接收用户通过存证轻量级节点在存证链中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或者,用户所操作的终端中也可以集成有普通的存证客户端,存证客户端与基于SaaS搭建的存证平台进行交互,向存证平台发起存证请求。
可选的,存证链获取存证平台从存证客户端接收的存证请求,存证请求由用户在存证客户端发起;基于存证请求产生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并在存证链中传输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其中,存证链节点集成于存证平台,或与存证平台交互。相应的,存证平台可以要求客户端进行插件下载、用户注册、额度充值等操作,基于对客服端权限的验证,待客户端完成电子证据存证之后,还可以对客户端的用户账户进行费用扣除等操作。
示例性的,图3为用户使用存证客户端基于存证平台进行存证服务获取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用户使用终端进行存证客户端的下载和安装,通过存证客户端与存证平台进行存证服务签约。其中,若存证客户端作为存证轻量级节点,则通过存证链首页进行用户注册,申请存证链账号。从而用户基于存证链账号进行存证服务额度充值,购买存证服务,即可通过存证客户端向存证链发起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本实施例中,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用户所提供的内容有:证据基础信息,例如文件名称、上传人信息、证据类型以及介绍信息等,存证客户端自己计算的证据哈希值,证据原文,以及证据存储地址。其中,证据原文并不是存证所必须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可以包括证据原文及其哈希值,或者,为了证据原文的保密性,或者证据原文占用内存过大,用户可以预先将证据原文保存在可信任的证据存储地址中,并由存证客户端生成证据原文的哈希值,相应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可以包括该证据原文的证据存储地址和哈希值。
S220、通过执行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从存证请求或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哈希值;或从存证请求或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存储地址,根据证据存储地址获取原始证据文件,并根据原始证据文件计算产生证据哈希值;其中,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哈希值作为证据信息。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存证链执行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以在存证链上进行一次存证。具体的,在上链存储之前,需要从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待上链的证据信息。本实施例中以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哈希值为主来构成证据信息,进而可以从存证请求或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哈希值,或者从存证请求或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存储地址,根据证据存储地址获取原始证据文件,并根据原始证据文件计算产生证据哈希值。最终将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哈希值共同作为证据信息用于上链存储。
S230、调用时间戳服务以获取时间戳;将时间戳作为一次上链时间戳,与证据信息一并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时间戳(TimeStamp)是指能够表示证据信息是在某个特定时间之前已经存在的、完整的、可验证的数据,时间戳可以是一个字符序列,唯一地标识某一刻的时间。时间戳服务可以是第三方权威机构提供的可信时间戳服务,用于在调用时生成可信时间戳。
由于存证链的一次存证和司法链的二次存证可以是离线的、非实时的,因此用户在存证链上进行一次存证时,可以调用时间戳服务,为本次证据信息的上链存储时刻生成时间戳,作为一次上链时间戳,即证据信息中的一部分,与证据信息一并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对证据本身有着较强的时间标识作用。
本实施例中,在一次存证事务数据上链成功后,还可以生成本次所上传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以在存证链中对本次所上传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进行全局唯一标识,便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代表的证据信息进行上链跟踪和查询。
示例性的,图4为用户存证流程图。如图4所示,用户通过存证轻量级节点向存证链发起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若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证据哈希值,则表示用户是基于单个证据文件的存储,进而调用时间戳服务生成一次上链时间戳,由存证链验证模块XuperFront验证上传者存证链账号权限和额度。若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存证存储地址Url,则表示用户是基于批量证据文件的存储,相应的,批量证据文件的时间戳没那么必要,可以视为一次存证工作的集合,进而直接由存证链验证模块XuperFront验证上传者存证链账号权限和额度。验证通过后,则检测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是否超过存证链的单位时间处理量QPS,若是则终止存证;若否则将一次存证事务数据上链存储至存证链,直至存证成功。
S240、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多条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以请求各司法链的节点执行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生成对应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并在各司法链中上链存储。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存证链向司法链进行存证的司法链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多条。其中,不同司法链可以是基于不同地域的法院所构建的不同的司法链,也可以为同一地域不同法院所构建的不同的司法链。可选的,用户在通过存证链向司法链进行离线或批量存证时,可以向所有司法链进行电子存证,也可以在存证客户端中提供用户选择待存证的目标司法链的功能,从而只向用户所选择的目标司法链进行电子存证。从而通过向多条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实现了相同证据信息在不同司法链中的共享,便于不同司法链之间的证据访问,可以实现跨地域或跨司法链的证据查询和验证,提高了司法链的利用效率。
可选的,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包括:如果确定在存证链的区块中存在未上链到司法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则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
本实施例中,由于向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是离线发生的,即在存证链完成一次存证之后,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才向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相应的,存在一定数量区块中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并未经过二次存证。因此,在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的过程中,可以从前至后顺序提取存证链中的区块,判断是否执行过各司法链的上链操作。例如判断是否存在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在各司法链中对应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若是则表示该区块信息已经过该司法链的二次存证,继续提取下一个区块;若否,则识别区块中是否存在一次存证事务数据,例如提取出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所标识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以便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相应的,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可以包括一次存证事务数据,以便将一次存证事务数据进行各司法链的上链存储。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行政协商,确定存证链对于司法链的受信任关系;或者司法链可以直接根据存证链公信力的强度和技术能力,衡量存证链的受信任关系。对于受信任的存证链,法院可以根据已上链存储的证据信息中的证据哈希值,以及基于证据原文重新计算的哈希值进行比对,来验证证据信息的准确性。对于不受信任的存证链,相应的,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可以包括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以便法院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和基于一次存证事务标识从存证链中查找到的区块头信息进行比对,从区块链根本上实现对证据信息的验证。
本实施例中,在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上链成功后,各司法链还可以生成本次所上传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以在各司法链中对本次所上传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进行全局唯一标识,便于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所代表的证据信息进行上链跟踪和查询。
S250、从各司法链的节点获取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将司法链标识、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建立映射关系。
S260、根据映射关系产生存证证书,反馈给用户。
示例性的,图5为离线上司法链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存证链基于智能合约,或者存证平台基于离线调度服务,向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具体的,存证链从前至后先检测最近的区块中是否存在未二次存证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若无则向后遍历区块,若存在则确定未二次存证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由存证链验证模块XuperFront验证上传者存证链账号权限和额度,若验证通过,则向司法链发起包含一次存证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的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以将一次存证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存储在司法链中。最终建立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和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存证证书。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平台方建立的存证链,作为用户和司法链之间的证据存证桥梁,通过存证链响应用户需求进行一次证据存证,将证据信息和一次上链时间戳首先存储在存证链中,并生成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由存证链基于离线的方式向各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以将证据信息和一次上链时间戳存储在各司法链中,并生成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最终建立司法链标识、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和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生成存证证书,作为存证依据反馈给用户。因为采用存证链辅助司法链进行跨链的证据处理操作的技术手段,克服了在司法链出现网络拥堵,或者访问不畅的情况,以及平台本身的突发存证需求超过司法链峰值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证据无法存储的技术问题,且实现了不同司法链之间跨链证据访问,直接确定不同司法链上证据的真伪并直接使用,进而达到保证存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证据的有效性,提高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司法链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技术效果。
第三实施例
图6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存证链向各司法链进行证据存储的情况,该方法可应用于司法链节点,可由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优选是配置于承载有司法链节点的电子设备中。如图6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S610、接收存证链节点发起的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其中,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在存证链中存储的证据信息和在存证链上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用于触发司法链进行第二次存证,是存证链基于智能合约,或者存证平台基于离线调度服务等外部程序,向司法链发起的。
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在存证链中存储的证据信息和在存证链上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其中,证据信息中可以包括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哈希值,证据基础信息可以包括文件名称、上传人信息、证据类型以及介绍信息等;证据哈希值是指证据原文的哈希值。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用于在存证链中对本次向存证链所上传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进行全局唯一标识,便于对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代表的证据信息进行上链跟踪和查询。
其中,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可以包括证据在存证链进行上链时的一次上链时间戳,以对证据信息的上传时刻进行标识。此外,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可以包括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以便司法链依据区块头信息对存证链上的证据信息进行有效性验证。
S620、执行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并向存证链反馈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以供确定存证证书,存证证书包括司法链的标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的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司法链执行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从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提取证据信息、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或一次上链时间戳等信息,作为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司法链上进行上链存储。
在二次存证成功后,还可以生成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并反馈给存证链。相应的,存证链依据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和司法链标识,建立司法链的标识、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和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依据映射关系生成存证证书。
此外,各司法链还可以与法院等权威机构平台进行交互,接收证据验证事务请求,基于各司法链中所存储的证据信息,对用户提交的证据信息进行跨链的有效性验证。其验证方式将在下一实施例中进行具体解释说明。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存证链在进行一次存证保证证据信息上链存储之后,各司法链通过接收并响应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基于离线方式对证据信息进行二次存储,并存储证据信息在存证链上相关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和一次上链时间戳等,实现了在存证链的辅助下对证据信息的离线存储,便于不同司法链之间证据的访问,直接确定不同司法链上证据的真伪并直接使用。克服了在司法链出现网络拥堵,或者访问不畅的情况,以及平台本身的突发存证需求超过司法链峰值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证据无法存储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保证存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证据的有效性,提高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司法链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技术效果。
第四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司法链对于证据信息的验证进行解释说明,能够基于各司法链存储的证据信息,对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或存证链中的证据信息进行跨链的有效性验证。如图7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S710、接收存证链节点发起的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其中,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在存证链中存储的证据信息和在存证链上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S720、执行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并向存证链反馈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以供确定存证证书,存证证书包括司法链的标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的映射关系。
S730、接收证据验证事务请求,并从证据验证事务请求中获取存证证书。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司法链还可以与法院等权威机构平台进行交互,接收证据验证事务请求,基于司法链中所存储的证据信息,对用户提交的证据信息进行有效性验证。
具体的,用户可以将存证证书交由法院,由法院向司法链发起证据验证事务请求。相应的,证据验证事务请求中可以包括存证证书,进而司法链从证据验证事务请求中获取存证证书。
S740、根据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在司法链中查询获取二次存证事务数据。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存证证书中包括司法链的标识、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司法链可以根据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从司法链中查询获取二次存证事务数据。
可选的,从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中获取区块头信息和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从存证链中查询获取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将两个区块头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一致,则确认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有效。区块头信息可以是区块头中存储的全部信息或部分信息,还可以是将区块头中原有信息进行哈希后的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鉴于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可以包括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相应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可以作为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存储在各司法链中。进而在对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进行验证之前,若司法链对于存证链不信任,则司法链可以首先对自身存储的证据信息进行验证。
具体的,从各司法链存储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中,获取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存证链中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以及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根据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从存证链中查询获取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从而将各司法链中记录的区块头信息,与存证链中真实存储一次存证事务数据的区块的区块头信息进行比对。若两个区块头信息一致,则确定司法链中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有效。进而可以基于各司法链中验证有效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对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进行验证。
S750、从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中获取证据信息和存证时间戳;将证据信息与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的证据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一致,则确定待验证证据的存证有效。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可以是指用户在司法维权或诉讼时,向法院所提交的证据。基于司法链,法院可以对用户所提交的待验证证据进行有效性验证。具体的,司法链在验证自身所存储的证据信息有效的前提下,将从各司法链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中提取的证据信息,与待验证证据的证据信息直接进行比对。若存证的证据信息与提交的证据信息比对一致,则确定待验证证据的存证有效。相应的,还可以通过不同司法链进行跨链的多层次验证,确定待验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最终将验证结果、存证时间戳以及存证区块等信息进行反馈。其中,司法链可以对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计算哈希值,将存在的证据哈希值与计算的哈希值进行对比,以此验证待验证证据的有效性。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存证链辅助证据信息的离线存储的情况下,对于司法链不信任的存证链,可以基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存证链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对司法链中证据信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从而在司法链中证据信息验证有效的情况下,可以对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进行有效性验证。
第五实施例
图8是根据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存证链向多条司法链进行证据存储的情况,该装置可配置于存证链节点,可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该装置800具体包括如下:
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获取模块810,用于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一次存证模块820,用于通过执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二次存证发起模块830,用于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多条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以请求各司法链的节点执行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生成对应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并在各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其中,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至少包括所述证据信息和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存证映射模块840,用于从各司法链的节点各获取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将司法链标识、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建立映射关系;
存证证书生成模块850,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产生存证证书,反馈给所述用户。
可选的,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包括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
可选的,所述一次存证模块820具体用于:
执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调用时间戳服务以获取时间戳;
将所述时间戳作为一次上链时间戳,与所述证据信息一并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相应的,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包括所述一次上链时间戳。
可选的,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获取模块810具体用于:
获取存证平台从存证客户端接收的存证请求,所述存证请求由所述用户在所述存证客户端发起;
基于所述存证请求产生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并在所述存证链中传输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其中,所述存证链节点集成于所述存证平台,或与所述存证平台交互。
可选的,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获取模块810具体用于:
接收用户通过存证轻量级节点在所述存证链中发起的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可选的,所述一次存证模块820具体用于:
在所述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之前,从所述存证请求或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哈希值;或
从所述存证请求或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存储地址,根据所述证据存储地址获取原始证据文件,并根据原始证据文件计算产生证据哈希值;
其中,所述证据基础信息和所述证据哈希值作为所述证据信息。
可选的,所述二次存证发起模块830具体用于:
如果确定在所述存证链的区块中存在未上链到所述司法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则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所述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
可选的,所述二次存证发起模块830具体用于:
从前至后顺序提取所述存证链中的区块,判断是否执行过司法链的上链操作;
若是,则继续提取下一个区块,若否,则识别所述区块中是否存在一次存证事务数据。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次存证事务请求的获取、一次上链时间戳的生成、证据信息的一次存证、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的生成、向多条司法链进行二次存证的发起、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的接收、映射关系的建立、存证证书的生成以及存证状态的查询等功能。通过存证链辅助司法链进行跨链的证据处理操作,克服了在司法链出现网络拥堵,或者访问不畅的情况,以及平台本身的突发存证需求超过司法链峰值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证据无法存储的技术问题,且实现了不同司法链之间跨链证据访问,直接确定不同司法链上证据的真伪并直接使用,进而达到保证存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证据的有效性,提高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司法链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技术效果。
第六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存证链向各司法链进行证据存储的情况,该装置可配置于司法链节点,可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司法链的证据处理方法。该装置900具体包括如下:
二次存证事务请求获取模块910,用于接收存证链节点发起的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其中,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在所述存证链中存储的证据信息和在所述存证链上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二次存证模块920,用于执行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并向所述存证链反馈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以供确定存证证书,所述存证证书包括所述司法链的标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证据验证模块930,具体用于:
接收证据验证事务请求,并从所述证据验证事务请求中获取存证证书;
根据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在司法链中查询获取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
从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中获取证据信息和存证时间戳;
将所述证据信息与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的证据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一致,则确定所述待验证证据的存证有效。
可选的,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包括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
相应的,所述证据验证模块930具体用于:
在所述根据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在司法链中查询获取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之后,从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中获取所述区块头信息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从所述存证链中查询获取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
将两个所述区块头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一致,则确认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有效。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的获取、证据信息的二次存证、所存证证据信息的验证以及用户所提交证据的验证等功能。实现了在存证链的辅助下对证据信息的离线存储,对司法链中证据信息进行跨链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以及对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进行跨链的有效性验证。保证了存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证据的有效性,提高了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司法链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技术效果。
第七实施例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10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证据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其上显示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10中以一个处理器1001为例。
存储器10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证据处理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证据处理方法。
存储器10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证据处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8所示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获取模块810、一次存证模块820、二次存证发起模块830、存证映射模块840和存证证书生成模块850,或者例如附图9所示的二次存证事务请求获取模块910、二次存证模块920和证据验证模块930。处理器10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证据处理方法。
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证据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证据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证据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003和输出装置1004。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输入装置1003和输出装置10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10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10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证据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10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和触觉反馈装置等,其中,辅助照明装置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或者LCD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数据服务器,或者实施在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实施在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实施在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平台方建立的存证链,作为用户和司法链之间的证据存证桥梁,通过存证链响应用户需求进行一次证据存证,将证据信息首先存储在存证链中,由司法链基于存证链中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进而二次证据存证,将证据信息和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存储在司法链中,并建立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和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最终根据映射关系生成存证证书,作为存证依据反馈给用户。因为采用存证链辅助司法链进行跨链的证据处理操作的技术手段,克服了在司法链出现网络拥堵,或者访问不畅的情况,以及平台本身的突发存证需求超过司法链峰值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证据无法存储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保证存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证据的有效性,提高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和用户体验技术效果。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存证链上已经经过一次存证存储有证据信息的基础上,保证的证据信息的一次存证,进而向各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确保了在各司法链的业务处理能力范围内,向多条司法链进行二次存证,避免了司法链出现网络拥堵,或者访问不畅,以及平台本身的突发存证需求超过司法链峰值处理能力的现象发生,且实现了不同司法链之间跨链证据访问,直接确定不同司法链上证据的真伪并直接使用。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将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添加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有利于在不信任存证链的情况下,根据存证的区块头信息和从存证链中找到的区块头信息进行比对,对证据信息进行验证。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在一次存证时调用时间戳服务确定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存证时的时间戳,以将时间戳同证据信息一同存储在存证链和司法链中,确保了将用户上传证据信息时的时间依据进行有效存证。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存证链节点可以集成于存证平台,或者存证链可以通过与存证平台的交互,来将客户端的存证需求转换为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以发起证据信息的上链。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客户端可以作为存证轻量级节点,直接向存证链发起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将证据基础信息及其哈希值作为证据信息一起存储,通过哈希值有利于证据信息的验证,防止证据信息被篡改。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对存证链中各区块的遍历,确保了存证链上的所有一次存证事务数据都存储到司法链中。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各司法链通过接收并响应证据验证事务请求,将各司法链中二次存证的证据信息,与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的证据信息进行比对,基于各司法链中已存储的证据信息,实现了对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的有效验证。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司法链通过将存储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与直接从存证链中查询得到的区块头信息进行比对,实现基于存证链向司法链上链的证据信息进行有效性验证。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存证链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通过执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多条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以请求各司法链的节点执行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生成对应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并在各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其中,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至少包括所述证据信息和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所述多条司法链是互不连通的;
从各司法链的节点获取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将司法链标识、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建立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产生存证证书,反馈给所述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包括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执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包括:
执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调用时间戳服务以获取时间戳;
将所述时间戳作为一次上链时间戳,与所述证据信息一并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相应的,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包括所述一次上链时间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包括:
获取存证平台从存证客户端接收的存证请求,所述存证请求由所述用户在所述存证客户端发起;
基于所述存证请求产生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并在所述存证链中传输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其中,所述存证链节点集成于所述存证平台,或与所述存证平台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存证轻量级节点在所述存证链中发起的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存证请求或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哈希值;或
从所述存证请求或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获取证据基础信息和证据存储地址,根据所述证据存储地址获取原始证据文件,并根据原始证据文件计算产生证据哈希值;
其中,所述证据基础信息和所述证据哈希值作为所述证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包括:
如果确定在所述存证链的区块中存在未上链到司法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则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所述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在所述存证链的区块中存在未上链到司法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包括:
从前至后顺序提取所述存证链中的区块,判断是否执行过司法链的上链操作;
若是,则继续提取下一个区块,若否,则识别所述区块中是否存在一次存证事务数据。
9.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司法链节点,所述司法链有多条,所述多条司法链是互不连通的,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存证链节点发起的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其中,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在所述存证链中存储的证据信息和在所述存证链上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执行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并向所述存证链反馈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以供确定存证证书,所述存证证书包括所述司法链的标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的映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证据验证事务请求,并从所述证据验证事务请求中获取存证证书;
根据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在司法链中查询获取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
从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中获取证据信息和存证时间戳;
将所述证据信息与用户提交的待验证证据的证据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一致,则确定所述待验证证据的存证有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还包括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
相应的,根据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在司法链中查询获取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中获取所述区块头信息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从所述存证链中查询获取所在区块的区块头信息;
将两个所述区块头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一致,则确认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有效。
12.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存证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存证链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一次存证事务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根据用户需求而发起的一次存证事务请求;
一次存证模块,用于通过执行所述一次存证事务请求,将证据信息,作为生成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在所述存证链中进行上链存储;
二次存证发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向多条司法链发起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以请求各司法链的节点执行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生成对应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并在各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其中,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至少包括所述证据信息和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所述多条司法链是互不连通的;
存证映射模块,用于从各司法链的节点获取各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将司法链标识、所述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所述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建立映射关系;
存证证书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产生存证证书,反馈给所述用户。
13.一种司法链的证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司法链节点,所述司法链有多条,所述多条司法链是互不连通的,所述装置包括:
二次存证事务请求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存证链节点发起的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其中,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中包括在所述存证链中所述存储的证据信息和在存证链上链的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
二次存证模块,用于执行所述二次存证事务请求,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在司法链中上链存储,并向所述存证链反馈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以供确定存证证书,所述存证证书包括所述司法链的标识、二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与一次存证事务数据标识的映射关系。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司法链的证据处理方法。
15.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司法链的证据存证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司法链的证据处理方法。
CN201910872352.9A 2019-09-16 2019-09-16 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0535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2352.9A CN110535970B (zh) 2019-09-16 2019-09-16 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2352.9A CN110535970B (zh) 2019-09-16 2019-09-16 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970A CN110535970A (zh) 2019-12-03
CN110535970B true CN110535970B (zh) 2022-04-12

Family

ID=68668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2352.9A Active CN110535970B (zh) 2019-09-16 2019-09-16 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59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8319B (zh) * 2019-12-05 2022-07-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侵权存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91284B (zh) * 2019-12-27 2022-04-22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敏感信息司法存证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41520A (zh) * 2020-01-20 2020-06-05 北京合信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存证的司法证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06783B (zh) * 2020-04-08 2023-12-2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区块链中事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EP4066139A4 (en) * 2020-11-25 2022-11-23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RUSTED BLOCKCHAIN-BASED PLATFORM
CN113206851B (zh) * 2021-05-06 2022-04-05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平行链共识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92350B (zh) * 2021-09-27 2023-06-27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仲裁和诉讼用的电子数据存证客户端、公证端及系统
CN113918654B (zh) * 2021-12-07 2022-04-01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数据提交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9825A (zh) * 2018-03-14 2018-09-18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存证、验真和举证方法及装置
CN108961052A (zh) * 2018-06-25 2018-12-0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区块链数据的验证方法、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905368A (zh) * 2019-01-24 2019-06-18 真相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数据交互和验证方法、区块链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020956A (zh) * 2018-11-26 2019-07-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跨区块链的交互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17759A (zh) * 2019-10-18 2020-01-21 成都九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链锚定的区块链异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9825A (zh) * 2018-03-14 2018-09-18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存证、验真和举证方法及装置
CN108961052A (zh) * 2018-06-25 2018-12-0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区块链数据的验证方法、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020956A (zh) * 2018-11-26 2019-07-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跨区块链的交互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05368A (zh) * 2019-01-24 2019-06-18 真相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数据交互和验证方法、区块链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717759A (zh) * 2019-10-18 2020-01-21 成都九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链锚定的区块链异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970A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5970B (zh) 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602214B (zh) 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7819829B (zh) 访问区块链的方法、系统、区块链节点设备及用户终端
CN111741026B (zh) 一种跨链事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598058A (zh) 司法链的证据存证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1053645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user information in social network
CN111737365B (zh) 存证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53981A (zh) 节点选择方法、区块链共识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
US1065944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 scoped token
CN110795763B (zh) 电子证照处理方法、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平台和介质
CN111274591A (zh) 一种访问Kubernetes集群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0866740A (zh) 一种区块链事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129008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501997B (zh) 短链接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10242B (zh) 设备指纹生成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901370B (zh) 证书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28504A (zh) 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89212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订单开票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11218479B2 (en) Authentication broker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uthentication broker program
CN113379542B (zh) 一种区块链交易的查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704451A (zh) 基于区块链的所有权登记、举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01889A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11843546B1 (en) Determining resource usage metrics for cloud computing systems
CN115840604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42972B (zh) 一种区块链的事务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