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5673B - 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5673B
CN110535673B CN201810509743.XA CN201810509743A CN110535673B CN 110535673 B CN110535673 B CN 110535673B CN 201810509743 A CN201810509743 A CN 201810509743A CN 110535673 B CN110535673 B CN 110535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physical
resource
unoccupied
resour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097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5673A (zh
Inventor
李镇
陈捷
于洪宾
肖红运
黄卓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5097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5673B/zh
Priority to EP19807610.1A priority patent/EP3806389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83928 priority patent/WO20192234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5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5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04L41/12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of virtualised topologies, e.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SDN] or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sation [NF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4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virtualis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or resources, e.g. SDN or NFV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2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the monitoring system or the monitored elements being virtualised, abstracted or software-defined entities, e.g. SDN or NF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4Quality of service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在实现虚拟化过程中,提高物理资源的利用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包括:从物理光传输网络的物理资源中抽离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Description

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目前商用网络架构中,运营商通常会使用诸如虚拟局域网络(VLAN,VirtualLocal Area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主动可编程网络(APN,Active and Programmable Network)以及覆盖网络等虚拟化技术,然而这些技术通常没有共同的技术标准,并且技术之间的可移植性很差。在云计算、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等新技术产生的时代背景下,以协议封装方式建立起来的独立的虚拟专用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要求。
网络资源虚拟化是将底层物理网络的资源抽象、池化、再分配的过程,有效解决多个虚拟网络共存的问题。例如,能够在公共的网络基础设施上通过抽象、重构、隔离等方法来实现多个并行存在的虚拟网络,或虚拟子网络。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虚拟网络,能够以物理网络的方式使用并控制其所独享的网络资源,从而实现网络基础设施与网络服务两个角色之间的逻辑分离。
对于物理光传输网络而言,虚拟化技术能够使光传输网络的传输方式类型化,增加了网络服务传输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然而物理光传输网络的抽象资源具有动态性、随机性以及复杂性,这使得虚拟化技术在光传输网上应用时,难以实现在较高的资源利用率下,保持对底层物理抽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阻碍了虚拟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同时也无法实现光传输网络的大面积的高效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在实现虚拟化过程中,提高物理资源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包括:
从物理光传输网络的物理资源中抽离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
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
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设备,包括:
资源抽离模块,用于从物理光传输网络的物理资源中抽离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
资源组合模块,用于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
子网构建模块,用于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虚拟子网的构建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虚拟子网的构建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通过从物理光传输网络的物理资源中抽离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从而完成虚拟资源层的构建,并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完成对虚拟子网的构建,进而在实现虚拟化过程中,特别是高负载条件下虚拟化过程中,提高物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虚拟子网、虚拟资源层、物理资源层的关系示意图;
图3a、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虚拟子网的资源映射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可选地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可选地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有一可选地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具体说,提供一种高负载状态下的物理光网络的虚拟子网构造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从物理光传输网络的物理资源中抽离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
S102,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
S103,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从物理光传输网络的物理资源中抽离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从而完成虚拟资源层的构建,并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完成对虚拟子网的构建,进而在实现虚拟化过程中,特别是高负载条件下虚拟化过程中,提高物理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虚拟子网也可以称为虚拟子传输网络。
例如,在物理光传输网络在虚拟化的实现过程中,特别是在高负载条件下虚拟化过程中,当构建虚拟子传输网络时,不可避免的造成物理节点或物理传输链路中存在难以被使用的“碎片资源”,这些“碎片资源”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底层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无法最大化的实现虚拟化技术在资源利用率中所带来的优越性的缺点,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建虚拟资源层,从而可以通过虚拟资源层组合物理资源,进而通过组合,提高物理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物理资源也可以称为物理抽象资源;物理光传输网络也可以称为物理光网络;物理节点可以简称为节点,包括物理交换节点,其中物理交换节点可以简称为交换节点;物理传输链路可以称为物理链路、传输链路或链路,底层网络资源也可以称为物理资源;未被占用(或使用)的物理资源包括碎片资源用和空闲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可以在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控制器的控制下执行,也可以在SND控制器设备中执行。
SDN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网络架构,通过该技术能够使转发平面与控制平面分离,最终达到集中控制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可以在SDN架构的基础上实现的,通过SDN的集中控制优势实现对公共物理基础设施的全面调度。不仅如此,在SDN控制架构的基础上,针对单一虚拟子网的控制器的建立将更加便利,并且通过SDN可以实现高效可靠的虚拟网映射。具体说,可以通过SDN提取物理资源,通过SDN根据提取的物理资源,构建虚拟资源层。
例如,如图2所示,虚拟子网构造时由最底层(物理资源层)开始,在SDN控制器统一集中控制下将物理资源层的物理资源提取构建虚拟资源层,虚拟资源层的逻辑节点、逻辑链路分别由物理资源层的多交换节点、物理链路组合而成,虚拟资源层拓扑结构与虚拟子网相同,虚拟子网是在虚拟资源层的基础上直接映射而成,在SDN控制下提供服务。
基于软件定义光网络架构,该架构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或地理域的公共物理基础设施和SDN控制器。通过虚拟映射算法,SDN控制器能够依据用户的需求制定不同规格要求的虚拟子传输系统;必要时,SDN控制器能够分配子控制器系统,使用户能够管理其所使用的虚拟子网的网络资源。也就是说,通过SDN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以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实施例二
如果物理光网络在一个重负载的条件下,物理光网络中势必会存在大量的网络资源碎片,而这些碎片的存在会对虚拟网的映射算法产生较大的影响,使虚拟子网的构成结果出现较大的失败率。
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在高负载状态下的物理光网络中,在不改变基本虚拟映射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新增加的虚拟资源层来对物理光网络中的碎片进行整理组合,进而形成一个逻辑节点或逻辑链路,虚拟映射算法所要映射的物理节点从物理资源层变为虚拟资源层,以实现虚拟子网的构建。
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保证虚拟子网与虚拟资源层之间的映射算法和虚拟子网与物理资源层的映射算法的统一;同时虚拟资源层与物理资源层之间的映射方式节省了碎片资源的浪费,通过整合的方式重构一个虚拟资源层用来承载上层虚拟子网请求,增加了物理光网络的资源利用率。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1,从物理光传输网络的物理资源中抽离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
S102,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
S103,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其中,所述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所述虚拟资源层之前,还可以包括:
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不能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
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不能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之前,包括:
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满足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之前,包括;
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能与所述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
根据预设的虚拟资源映射算法,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其中,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包括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和各个物理节点中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所述物理资源需求包括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和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能否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的判定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和所述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判断所述各个虚拟节点是否能与所述各个物理链路实现一对一映射;
根据所述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和所述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判断所述各个虚拟节点是否能与所述各个物理节点实现一对一映射。
所述虚拟资源层包括逻辑链路和逻辑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组合,包括:
根据所述虚拟子网的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进行组合成各个逻辑链路;
根据所述虚拟子网的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进行组合成各个逻辑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包括:
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
根据预设的虚拟资源映射算法,对组合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所述虚拟资源层。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虚拟子网的构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解决的,分别是节点与链路。如图3a和图3b所示,A、B分别代表虚拟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待映射的点(即虚拟节点),1、2、3、4代表虚拟资源层中逻辑物理节点,a、b、c、d、e、f代表物理光网络中的物理节点,(1)-(6)代表物理光网络链路中存在剩余碎片资源的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虚拟子网在高负载状态下的物理光网络中解决虚拟链路的映射和节点的映射,并通过SDN控制器对物理光网络的剩余物理资源进行全局的统计,网络中存在“碎片资源”的相关链路会被提取抽离,并根据这些链路的相互关系进行组合,组合用来构成虚拟资源层。比如,物理链路α、β、γ中分别拥有剩余物理资源(包括碎片资源和空闲资源)为10、15、20,此时虚拟子网的某条链路申请的资源为40,则物理链路α、β、γ构成逻辑物理链路1,其拥有的剩余物理资源为45,能够满足虚拟链路的映射需求。
当所有的虚拟链路依照该方式找到其能够映射的逻辑链路后,逻辑链路的端节点会依据虚拟节点的申请资源的大小进行组合,然后实现虚拟节点与逻辑节点的映射,最终实现虚拟子网与物理光网络的映射关系。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既能提高物理光网络的资源利用率,又能保证虚拟子网络在映射算法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实现构建。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采用了建立虚拟资源层的方式,保证了物理光网络在重负载条件下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碎片来构成虚拟子网,同时也起到了映射过渡的作用,并达到其他虚拟映射算法都可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来增加虚拟映射算法的有效性的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虚拟网映射中节省了碎片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网络碎片资源重构虚拟资源子网承载业务,有效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物理实体网络环境,虚拟资源层构成后,虚拟资源层在虚拟层(及虚拟子网层)与物理层之间起到了过渡作用,进一步提高网络映射的灵活性。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通过对光传输网络中的“碎片资源”进行整合使用,与现有虚拟网映射技术相比,达到在高负载状态下的光传输网络中构建虚拟子传输网络效果,进而提升传输网络的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网络的运营成本。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可以在SDN网络架构实施,以提供一种在SND集中控制的网络架构下,实现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例如当光传输网络在高负载情况下时,通过SDN控制器对光传输网的“碎片资源”进行统计整理,从而获得当前网络的剩余物理资源质量。虚拟资源层与物理层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虚拟层与虚拟资源层之间的映射关系统一,从而使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实现虚拟化技术的同时,降低了底层网络资源的资源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底层网络资源中的“碎片资源”通过SDN控制器的统一管理后,“碎片资源”的总和构成虚拟资源层。此时虚拟子传输网对底层物理资源的映射可以看成虚拟子传输网与虚拟资源层的映射。“虚拟资源层”保证了虚拟子网与物理网络进行映射时时一对一映射,简化了映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SND集中控制的网络架构下,实现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S201,在SDN控制器中载入物理光传输网络Tp(Np,Lp,Cp,Bp)的运行情况,网络信息存储在控制器内。本发明实施例中SDN控制器可以简称为控制器。
S202,用户产生新虚拟子网Tv(Nv,Lv,Cv,Bv)的请求,通过控制器北向接口向下传递到控制器。其中,N表示网络中节点的集合,L表示网络中链路的集合,C表示网络中节点的交换容量,B表示网络中链路的带宽容量。
S203,SDN控制器统计当前条件下物理光传输网络的剩余物理资源资源,根据新虚拟子网申请的网络资源大小,将剩余物理资源的大小与虚拟子网申请的网络资源的大小进行比较,若物理光传输网络不满足申请需求,则虚拟子网生成失败;若满足则继续下一步。
S204,在确定所述剩余的物理资源满足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时,判断所述剩余的物理资源是否能够与所述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
若能够实现,根据所述虚拟资源映射算法,对物理资源层进行直接映射,以完成所述虚拟子网的构建;
若不能实现,从所述物理资源层提取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
例如,当物理光传输网络的剩余物理资源满足虚拟子网的申请资源时,控制器会先进行剩余物理资源是否能够与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的节点和链路实现一对一映射的判断,如果能够实现一对一的映射,则直接将虚拟子网根据原映射方案进行映射;如果不满足一对一映射则继续下一步。
S205,如图3a和3b所示,构造辅助图,将SDN控制器统计的剩余物理资源的相关节点与链路独立抽离出物理光网络,并构成虚拟资源层的基础。此时,以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为基础生成虚拟资源层的目标拓扑。
首先,剩余物理资源中的链路资源进行组合,组合数为虚拟子网的链路数。当组合完成后,即完成了虚拟资源层中的链路与物理链路的映射,组合的结果即为逻辑链路,用以实现虚拟链路的映射。也就是说,根据所述虚拟子网的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进行组合成各个逻辑链路。
S206,虚拟子网的链路的映射完成后,进行组合的链路的端节点会再次依据虚拟子网的节点需求资源进行组合,组合数是虚拟子网中的端点数。
当物理节点组合完成后,即完成了虚拟资源层中的节点与物理节点的映射,组合的结果即为逻辑节点,用以实现虚拟节点的映射。也就是说,根据所述虚拟子网的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进行组合成各个逻辑节点。
S207,通过前两步构成的逻辑节点与逻辑链路,实现了虚拟资源层的构建,完成了虚拟资源层的拓扑映射问题,此时,需要将虚拟子网通过原映射方案实现其对虚拟资源层的映射,映射成功,则虚拟子网的构建完成。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设备包括:
资源抽离模块10,用于从物理光传输网络的物理资源中抽离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
资源组合模块12,用于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
子网构建模块14,用于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判断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不能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时,触发所述资源组合模块12;
资源组合模块12,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触发下,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满足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时,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不能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能与所述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时,触发所述子网构建模块14;
所述子网构建模块14,还用于根据预设的虚拟资源映射算法,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包括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和各个物理节点中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所述物理资源需求包括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和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在判断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能否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和所述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判断所述各个虚拟节点是否能与所述各个物理链路实现一对一映射;并根据所述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和所述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判断所述各个虚拟节点是否能与所述各个物理节点实现一对一映射。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虚拟资源层包括逻辑链路和逻辑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组合,包括:
根据所述虚拟子网的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进行组合成各个逻辑链路;
根据所述虚拟子网的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进行组合成各个逻辑节点。
资源组合模块12,具体用于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并根据预设的虚拟资源映射算法,对组合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所述虚拟资源层。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还可以参阅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10和存储器12,所述存储器12存储有虚拟子网的构建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没有直接对物理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而是通过在物理资源层中提取物理资源,根据提取的物理资源构建虚拟资源层,从而可以实现对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从而完成所述虚拟子网的构建,如此构建策略可以在实现虚拟化过程中,提高物理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设备为具有SDN控制器的设备。
详细说,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从物理光传输网络的物理资源中抽离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
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
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包括:
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不能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
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不能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之前,包括:
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满足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之前,包括;
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能与所述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
根据预设的虚拟资源映射算法,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包括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和各个物理节点中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所述物理资源需求包括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和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能否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的判定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和所述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判断所述各个虚拟节点是否能与所述各个物理链路实现一对一映射;
根据所述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和所述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判断所述各个虚拟节点是否能与所述各个物理节点实现一对一映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虚拟资源层包括逻辑链路和逻辑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组合,包括:
根据所述虚拟子网的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进行组合成各个逻辑链路;
根据所述虚拟子网的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进行组合成各个逻辑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构建虚拟资源层,包括:
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
根据预设的虚拟资源映射算法,对组合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所述虚拟资源层。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还可以参阅实施例一-实施例三。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虚拟子网的构建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可以将一种存储介质藕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中。
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参阅实施例一-实施例四,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物理光传输网络的物理资源中抽离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
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并对组合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虚拟资源层;
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并对组合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虚拟资源层,包括:
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不能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
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并对组合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虚拟资源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不能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之前,包括:
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满足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并对组合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虚拟资源层之前,包括;
判定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能与所述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
根据预设的虚拟资源映射算法,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所述虚拟子网。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包括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和各个物理节点中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所述物理资源需求包括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和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能否与所述虚拟子网的物理资源需求实现一对一映射的判定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和所述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判断所述各个虚拟节点是否能与所述各个物理链路实现一对一映射;
根据所述各个物理链路中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和所述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判断所述各个虚拟节点是否能与所述各个物理节点实现一对一映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资源层包括逻辑链路和逻辑节点。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并对组合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虚拟资源层,包括:
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
根据预设的虚拟资源映射算法,对组合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所述虚拟资源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组合,包括:
根据所述虚拟子网的各个虚拟链路的链路资源需求,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链路资源进行组合成各个逻辑链路;
根据所述虚拟子网的各个虚拟节点的节点资源需求,按照所述虚拟子网的虚拟拓扑结构,将所述未被占用的节点资源进行组合成各个逻辑节点。
10.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资源抽离模块,用于从物理光传输网络的物理资源中抽离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
资源组合模块,用于对所述未被占用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组合,并对组合的物理资源进行映射,构建虚拟资源层;
子网构建模块,用于对所述虚拟资源层进行资源映射,构建虚拟子网。
11.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虚拟子网的构建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虚拟子网的构建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509743.XA 2018-05-24 2018-05-24 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35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9743.XA CN110535673B (zh) 2018-05-24 2018-05-24 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19807610.1A EP3806389A4 (en) 2018-05-24 2019-04-23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STRUCTING VIRTUAL SUBNETWORK AND INFORMATION HOLDER
PCT/CN2019/083928 WO2019223482A1 (zh) 2018-05-24 2019-04-23 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9743.XA CN110535673B (zh) 2018-05-24 2018-05-24 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673A CN110535673A (zh) 2019-12-03
CN110535673B true CN110535673B (zh) 2022-07-05

Family

ID=68616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09743.XA Active CN110535673B (zh) 2018-05-24 2018-05-24 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806389A4 (zh)
CN (1) CN110535673B (zh)
WO (1) WO20192234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5139B (zh) * 2021-04-23 2022-10-28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容器的光网络虚拟化系统及业务映射方法
CN114793201B (zh) * 2022-03-31 2023-12-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业务感知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动态虚拟网络映射方法
CN115499512B (zh) * 2022-11-18 2023-01-17 长沙容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融合云虚拟化资源高效分配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93704B1 (en) * 2011-04-28 2018-06-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regional management entity and system for virtual network migration
CN102223281B (zh) * 2011-06-24 2013-09-04 清华大学 基于虚拟网络资源需求动态变化的再映射方法
US9866442B2 (en) * 2014-05-02 2018-01-09 Nec Corporation Multi-layer virtual infrastructure embedding in software-defined flexible-grid transport networks
CN105763356A (zh) * 2014-12-19 2016-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虚拟化处理的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US20160316011A1 (en) * 2015-04-27 2016-10-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dn network element affinity based data partition and flexible migration schemes
CN104917659B (zh) * 2015-06-02 2018-09-1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网络连接特性的虚拟网络映射方法
KR20170056350A (ko) * 2015-11-13 2017-05-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Nfv 자원 할당 검증 장치
CN105610676B (zh) * 2016-02-18 2019-03-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虚拟映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based on Key-Link and Resources Contribution Degree for Virtual Optical Networks Mapping;Guoqiang Zhao, etc.;《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CITS)》;2017072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673A (zh) 2019-12-03
EP3806389A1 (en) 2021-04-14
EP3806389A4 (en) 2022-03-09
WO2019223482A1 (zh)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3889B2 (en) Data forwar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US10063470B2 (en) Data center network system based o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and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ddress resolution method, routing controller thereof
CN107317707B (zh) 一种基于点覆盖集的sdn网络拓扑管理方法
CN110535673B (zh) 虚拟子网的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079694B2 (en) Scalable virtual networks in SDN-based ethernet networks using VLANs
CN109660441B (zh) Overlay网络中组播复制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041039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ploying network slice
CN110505539B (zh) 物理光网络虚拟化映射方法、装置、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Huang et al. Software-defined QoS provisioning for fog computing advanc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O2015172362A1 (zh) 一种网络功能虚拟化网络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5192584A1 (zh) 虚拟路由系统及方法
CN103888360A (zh) 基于贪婪算法的集合覆盖方法获取sdn网中服务节点的方法
CN103997513A (zh) 一种可编程虚拟网络服务系统
CN104135446A (zh) 基于SDN实现IPv4向IPv6过渡的系统及方法
US20150043911A1 (en) Network Depth Limited Network Followed by Compute Load Balancing Procedure for Embedding Cloud Services in Software-Defined Flexible-Grid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US201900422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s with a shared memory pool
KR101800320B1 (ko) 버스 프로토콜 기반의 네트워크 온 칩 시스템, 그 설계 방법 및 그 설계 방법에 관한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CN107294746B (zh) 一种部署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US20140317272A1 (en) Method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 conten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and node apparatus using management interface in content network based on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Chen et al. Enterprise visor: A Software-Defined enterprise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engine
CN115102831B (zh) 一种分布式bgp服务的部署方法和系统
CN114221948B (zh) 一种云网系统及任务处理方法
KR20210016802A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킹 환경에서 서버-클라이언트 기반의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위한 플로우 테이블을 최적화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sdn 스위치
CN107408058A (zh) 一种虚拟资源的部署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215381A1 (zh) 虚拟扩展端口的指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