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5198A -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5198A
CN110535198A CN201810517726.0A CN201810517726A CN110535198A CN 110535198 A CN110535198 A CN 110535198A CN 201810517726 A CN201810517726 A CN 201810517726A CN 110535198 A CN110535198 A CN 110535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harge
user
charge mod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77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永锋
张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5177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519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2569 priority patent/WO201922345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5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19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当所述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从而通过时间,来将终端的充电模式在小电流充电模式和快速充电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有效的减少了采用快充对终端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间,提升了终端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终端产品大多数都配备了快充功能,快充技术分为两种,即大电流和高电压。但是无论哪种技术,最终都是以大电流进入电池本体的方式实现的,而且在快充过程中终端的主板和电池会产生较大热量,使电池的环境温度上升。而大电流和环境温度升高都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温度越高,单体电池的容量衰减越快。总而言之,快充技术的应用对电池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应用快充技术电池寿命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包括:
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
当所述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常规充电模式下充电电流小于所述快速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充电装置,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
充电管理模块,用于当所述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常规充电模式下充电电流小于所述快速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充电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充电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当所述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其中,常规充电模式下充电电流小于快速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从而通过时间,来将终端的充电模式在常规充电模式和快速充电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有效的减少了采用快充对终端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间,提升了终端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充电倍率对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示意图;
图2为温度对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界面提示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充电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探究电流和温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在20℃下做以下试验,分别以1C、1.1C、1.3C、1.5C以及2C电流恒流充电至终止电压4.20V,转恒压充电至电流小于0.05C,静置1h,再以1C恒流放电至截止电压3.0V,充电倍率对循环寿命(cycle number)的影响见图1。由此可见,充电倍率越高,单体电池的容量衰减越快。另,分别在0℃、20℃和60℃下进行实验。以1C恒流充电至终止电压4.20V,转恒压充电至电流小于0.05C,静置1h,再以1C恒流放电至截止电压3.0V,温度对循环寿命的影响见图2。由此可见,温度越高,单体电池的容量衰减越快,而大电流会带来温度的升高,根据电能损耗公式W=I2rt,在r阻抗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电流I越大,电能损耗越大,而损耗的电能会大量的转换为热能,造成温度的升高。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流程图,包括:
S301、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
S302、当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其中,常规充电模式下充电电流小于快速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现有的终端大都配备有快速充电,比如说高通QC标准、联发科PE标准等等,其结果都是提升单位时间内的充电电量,来达到快速充电的效果。但是,快充过程伴随着电池温度的升高,以及长期大电流大电压对线路也会有影响。然而,用户在充电时,并不是每次充电都需要快充,比如说在用户入睡前充电,在用户上班时充电,这些时候并不需要快充,因为这些时候,用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需要使用终端,此时采用快速充电模式对终端充电无疑是一种浪费。因此,可以通过时间条件,来对终端的充电模式在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者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来达到提升电池寿命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中的接入,可以表示是终端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接入外界电源,也可以表示是以无线充电的方式来接入外界电源;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接入外接电源,并不限于有线线路的接入,对于通过电池感应、磁感应耦合等无线充电方式也同样适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时间信息所指示的当前时刻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其中,预设充电时段就是终端上所设定的,采用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的时段,当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的时刻,若该时刻处于预设充电时段内,就认为该时间信息满足了预设条件,可以采用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可以包括:根据用户的输入,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和/或,根据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换言之,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可以包括三种,其一是用户自己输入的时段范围,其二是根据用户的历史使用习惯进行学习所得出的时段范围,或者是结合两者,来得出时段范围。其中,根据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可以包括:获取用户在历史充电中,接入外界充电电源的接入时刻;获取各次接入外界充电电源的接入时刻之后,断开外界充电电源的断开时刻;将接入时刻与对应的断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的时段作为目的时段;根据各目的时段,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用户历史使用习惯中,充电习惯是最为直接,关联度最高的;以用户睡前充电为例,用户入睡时间在23:00,往往会在入睡前,将终端接入电源进行充电,也就是接入时刻为23:00;然后在第二天早上8:00醒来,拔掉电源,也就是断开时刻为8:00;在23:00到第二天8:00这段时间内,终端是一直处于接入外界充电电源的情况下的,而假设预设时长为3h,显然23:00-8:00这段时间的时长长达9h,大于预设时长,此时则可以将从23:00-次日8:00这个时段作为目的时段,也就是训练得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的时段。在经过历史多次用户的充电习惯之后,比如说还有接入时刻为22:30,对应的断开时刻为8:05,得到目的时段22:30-8:05,以及接入时刻为23:10,对应的断开时刻为7:50,得到目的时段23:10-7:50;综合考虑这三组目的时段之后(实际可能不止三组,接入时刻和对应的断开时刻也不限于这些时刻),可以得出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具体可通过加权平均数、算数平均数等统计方式,得出最终的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在其他一些情况中,用户也可能会对终端进行充电,比如说用户没有睡前充电的习惯,而是在早上起床之后,在洗漱期间对终端进行充电,假设用户起床后,将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的接入时刻为8:00,断开外界充电电源的断开时刻为8:40,那么在8:00到8:40这个时段的时长为40min,小于预设时长3h,因此这段时间就可以不作为目的时段。
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长的设定,可以根据常规充电模式对终端充满电所需的时长来定,比如说,采用常规充电模式将终端充满电需要3h,那么就可以将预设时长设定为3h;相应的,在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时,也可以参考常规充电模式充满电所需的时间。如,若各目的时段分别为23:00-8:00、22:30-8:05以及23:10-7:50,那么,在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时,可以将预设充电时段范围的截止时刻提前,提前量就是采用常规充电模式将终端充满电所需的时间,从而预设充电时段范围的时长应当小于目的时段的时长,这样可以保证,即便是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的时间逼近了预设充电时段范围的截止时刻,也能将终端的电量充满。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还可以包括:获取用户在历史使用终端中,停止使用终端的停止时刻;获取各次停止使用终端的停止时刻之后,再重新使用终端的启用时刻;将停止时刻与对应的启用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的时段作为目的时段;根据各目的时段,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可以通过用户历史充电情况来确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之外,还可以通过用户对终端的使用频次,来确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一般而言,充电的时候都是用户不使用终端的时候,而用户对终端的使用习惯久而久之也是相对固定的,比如说用户会习惯在起床后一段时间刷今日新闻,在地铁上浏览资讯,午休的时候看看视频,以及在睡前看看小说等等,除去这些终端被使用的时间之外,其他的空闲时间都可以作为终端充电的时间。相应的,可以确定用户停止使用终端的停止时刻,该停止时刻可以通过检测终端上的锁屏操作,甚至是关机操作来确定;以及对应的用户重新使用终端的启用时刻,该启用时刻则可以通过解锁操作、开机、息屏唤醒操作等等来确定;然后,基于停止时刻以及对应的启用时刻,确定终端未被使用的时段的时长,在该时段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将其作为目的时段,并用于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其中,根据用户在历史充电情况中所得出的目的时段,以及根据用户历史使用终端中所得出的目的时段可以一同作为预设充电时段范围的参考对象,也即是可同时参考两者,来确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之后,还可以包括:获取当前终端的电量信息;为了保证在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可以正常充满电,不影响用户的实际使用,还可以在接入外界充电电源之后,检测终端当前的电量信息;不同的电量信息所需要充满的时长是不相同的,同时参考电量和当前时间可以进一步保证可以对终端充满电。
相应的,在参考终端当前的电量之后,相应的预设条件也可以进行调整,其中,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电量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电量大于等于预设电量;或,电量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电量,在常规充电模式下所需的充电时段,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预设电量是设定的一个阈值,比如说50%,当终端当前电量大于50%时,则可以认为其满足预设条件,可以采用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或者,在参考终端当前电量时,根据当前电量在常规充电模式下充满所需的时长,以及当前时刻,确定终端在常规充电模式下所需的充电时段;当该所需的充电时段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时,判定为满足预设条件,可以通过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接收用户所输入的选择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预设条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来确定。在用户将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如果当前时间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则终端可以在界面上向用户进行提示,请参考图4,提示内容可以为:“是否采用常规充电?”,并提供选项给用户“是”“否”,然后当用户选择常规充电时,即“是”,则认为满足预设条件,将终端通过常规模式进行充电。而如果用户选择“否”,则仍然采用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当所述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从而通过时间,来将终端的充电模式在常规充电模式和快速充电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有效的减少了采用快充对终端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间,提升了终端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对用户对终端的正常使用需求没有影响。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流程图,包括:
S501、收集用户对终端的使用习惯,并保存;
其中,用户对终端的使用习惯可以包括历史充电习惯,和/或历史使用习惯。
S502、根据用户对终端的使用习惯,确定终端的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预设充电时段用于指示充电模式的切换与否。
S503、在用户将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时间;
S504、当当前时间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时,向用户发起提示,提示用户选择启用相应的充电模式;
当前时间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时,表示此时是合适的充电时机,终端可以在常规充电模式下对终端进行充电,且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S505、用户选择进入常规充电模式,在常规充电模式下,对终端进行充电;
常规充电模式下,充电虽然相对于快速充电模式而言会更慢,但是对终端的电池影响小,没有快速充电模式给电池带来大电流的隐患以及高温的负担。
S506、常规充电模式结束后,将终端的充电模式状态切换至快速充电模式;
S507、用户选择进入快速充电模式,对终端进行充电。
第三实施例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流程图。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的预设充电时段范围的方案,来进行常规充电模式和快速充电模式之间的切换,对终端进行充电。可选的,可以在设置选项中增加设置选项,告知用户常规充电可以增加电池使用寿命,引导用户设置预设充电时段。
S601、确定用户输入的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预设充电时段用于指示充电模式的切换与否。
S602、在用户将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时间;
S603、当当前时间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时,向用户发起提示,提示用户选择启用相应的充电模式;
当前时间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时,表示此时是合适的充电时机,终端可以在常规充电模式下对终端进行充电,且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S604、用户选择进入常规充电模式,在常规充电模式下,对终端进行充电;
常规充电模式下,充电虽然相对于快速充电模式而言会更慢,但是对终端的电池影响小,没有快速充电模式给电池带来大电流的隐患以及高温的负担。
S605、常规充电模式结束后,将终端的充电模式状态切换至快速充电模式;
S606、用户选择进入快速充电模式,对终端进行充电。
第四实施例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直接确定特定时段,来选择相应的模式对终端进行充电。
S701、获取当前时间,判断是否到休息时间;
S702、当当前时间在休息时间内时,向用户发起提示,提示用户选择启用相应的充电模式;
S703、用户选择进入常规充电模式,在常规充电模式下,对终端进行充电;
常规充电模式下,充电虽然相对于快速充电模式而言会更慢,但是对终端的电池影响小,没有快速充电模式给电池带来大电流的隐患以及高温的负担。
S704、常规充电模式结束后,将终端的充电模式状态切换至快速充电模式;
S705、用户选择进入快速充电模式,对终端进行充电。
第五实施例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充电装置组成示意图,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801,用于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
充电管理模块802,用于当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其中,常规充电模式下充电电流小于快速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时间信息所指示的当前时刻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其中,预设充电时段就是终端上所设定的,采用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的时段,当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的时刻,若该时刻处于预设充电时段内,就认为该时间信息满足了预设条件,可以采用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可以包括:根据用户的输入,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和/或,根据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换言之,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可以包括三种,其一是用户自己输入的时段范围,其二是根据用户的历史使用习惯进行学习所得出的时段范围,或者是结合两者,来得出时段范围。其中,根据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可以包括:获取用户在历史充电中,接入外界充电电源的接入时刻;获取各次接入外界充电电源的接入时刻之后,断开外界充电电源的断开时刻;将接入时刻与对应的断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的时段作为目的时段;根据各目的时段,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还可以包括:获取用户在历史使用终端中,停止使用终端的停止时刻;获取各次停止使用终端的停止时刻之后,再重新使用终端的启用时刻;将停止时刻与对应的启用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的时段作为目的时段;根据各目的时段,设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其中,根据用户在历史充电情况中所得出的目的时段,以及根据用户历史使用终端中所得出的目的时段可以一同作为预设充电时段范围的参考对象,也即是可同时参考两者,来确定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之后,还可以包括:获取当前终端的电量信息;为了保证在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可以正常充满电,不影响用户的实际使用,还可以在接入外界充电电源之后,检测终端当前的电量信息;不同的电量信息所需要充满的时长是不相同的,同时参考电量和当前时间可以进一步保证可以对终端充满电。
相应的,在参考终端当前的电量之后,相应的预设条件也可以进行调整,其中,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电量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电量大于等于预设电量;或,电量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电量,在常规充电模式下所需的充电时段,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预设电量是设定的一个阈值,比如说50%,当终端当前电量大于50%时,则可以认为其满足预设条件,可以采用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或者,在参考终端当前电量时,根据当前电量在常规充电模式下充满所需的时长,以及当前时刻,确定终端在常规充电模式下所需的充电时段;当该所需的充电时段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时,判定为满足预设条件,可以通过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接收用户所输入的选择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预设条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来确定。在用户将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如果当前时间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则终端可以在界面上向用户进行提示,请参考图2,提示内容可以为:“是否采用常规充电?”,并提供选项给用户“是”“否”,然后当用户选择常规充电时,即“是”,则认为满足预设条件,将终端通过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而如果用户选择“否”,则仍然采用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充电装置,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当所述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从而通过时间,来将终端的充电模式在常规充电模式和快速充电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有效的减少了采用快充对终端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间,提升了终端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对用户对终端的正常使用需求没有影响。
第六实施例
请参考图9,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组成示意图,包括处理器91、存储器92和通信总线93;
通信总线93用于实现处理器91和存储器92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器91用于执行存储器9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充电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第七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各实施例中的充电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充电方法,包括:
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
当所述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常规充电模式下充电电流小于所述快速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时间信息所指示的当前时刻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的设置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根据用户的输入,设定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根据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设定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设定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包括:
获取用户在历史充电中,接入外界充电电源的接入时刻;
获取各次接入外界充电电源的接入时刻之后,断开外界充电电源的断开时刻;
将所述接入时刻与对应的断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的时段作为目的时段;
根据各目的时段,设定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设定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还包括:
获取用户在历史使用终端中,停止使用终端的停止时刻;
获取各次停止使用终端的停止时刻之后,再重新使用终端的启用时刻;
将所述停止时刻与对应的启用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的时段作为目的时段;
根据各目的时段,设定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之后,还包括:获取当前终端的电量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所述电量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电量大于等于预设电量;
或,所述电量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电量,在常规充电模式下所需的充电时段,在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
接收用户所输入的选择所述常规模式进行充电。
8.一种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接入外界充电电源时,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
充电管理模块,用于当所述时间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常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其中,所述常规充电模式下充电电流小于所述快速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时间信息所指示的当前时刻在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的设置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根据用户的输入,设定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根据用户历史使用习惯,设定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当前终端的电量信息;
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所述电量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电量大于等于预设电量;
或,所述电量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电量,在常规充电模式下所需的充电时段,在所述预设充电时段范围内。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接收用户所输入的选择所述常规模式进行充电。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充电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充电方法的步骤。
CN201810517726.0A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05351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7726.0A CN110535198A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9/082569 WO2019223450A1 (zh) 2018-05-25 2019-04-12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7726.0A CN110535198A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198A true CN110535198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15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7726.0A Withdrawn CN110535198A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5198A (zh)
WO (1) WO201922345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1770A (zh) * 2019-11-26 2020-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待充电设备
CN111063955A (zh) * 2019-12-27 2020-04-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314A (zh) * 2016-10-17 2018-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慢充电方法及智能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314A (zh) * 2016-10-17 2018-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慢充电方法及智能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1770A (zh) * 2019-11-26 2020-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待充电设备
CN110911770B (zh) * 2019-11-26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待充电设备
CN111063955A (zh) * 2019-12-27 2020-04-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WO2021129461A1 (zh) * 2019-12-27 2021-07-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063955B (zh) * 2019-12-27 2023-05-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23450A1 (zh)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6972B (zh) 终端和电池状态的管理方法
CN105471001A (zh) 一种使用多电芯电池的移动终端及其充放电电路
CN106655432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适配器及系统
CN10573883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CN209389733U (zh) 锂电池保护板
CN110198068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装置
CN104701942B (zh) 控制关机充电的低功耗的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45218A (zh) 智能换电柜的充电控制及排异性通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535198A (zh)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684984A (zh) 无线充电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2615405B (zh) 一种电池组的被动均衡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06356928A (zh) 一种双电池移动终端及其无线充电系统
CN10303369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1864291A (zh) 一种锂电池辅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6712167A (zh) 一种充电电源保护设备
Pröbstl et al. Intelligent chargers will make mobile devices live longer
TW201138263A (en) Battery monitoring method, 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700900A (zh) 移动终端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移动终端
US20190020201A1 (en) Char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9643831A (zh) 具有可访问电荷指示符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9819503B (zh) 终端app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53049B (zh) 充电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8548731U (zh) 充电电路及充电装置
CN111983494A (zh) 一种提高电池系统使用寿命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96662A (zh) 单端口移动电源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