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9274A - 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9274A
CN110519274A CN201910804067.3A CN201910804067A CN110519274A CN 110519274 A CN110519274 A CN 110519274A CN 201910804067 A CN201910804067 A CN 201910804067A CN 110519274 A CN110519274 A CN 110519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block chain
chain node
appointed
appoint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40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9274B (zh
Inventor
王星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040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9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9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9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9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9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验证区块链节点,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一加密信息;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按照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传输第一验证信息至第二区块链节点,以使第二区块链节点生成检测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获取第一检测信息,解析第一检测信息,若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按照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并对智能合约进行上链操作,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

Description

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计算机上的数据准确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应用情景下,两个用户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交互时,可能需要约定信息内容以及约定信息提醒方式,然而,当这两个用户间进行信息约定时,如何保证两个用户约定的信息一致,以及如何保证两个用户中的一方能够按时进行信息提醒,均是需要考虑及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保证两个用户约定的信息一致以及能够按时进行信息提醒。其具体方案如下: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验证区块链节点,包括:
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一加密信息,所述第一加密信息为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并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的信息,其中,所述预设约定信息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的信息;
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所述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按照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
传输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生成检测所述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解析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若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表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按照所述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并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上链操作,以通过所述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
优选的,所述按照所述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上链在所述区块链中的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的应答信息;
获取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上链在所述区块链中的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按照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的应答信息;
按照预设格式,基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生成所述智能合约;
所述预设格式中的信息类型包括: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信息提醒时间、信息提醒方式。
优选的,所述按照预设格式,基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生成所述智能合约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区块链上与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应的历史第二应答信息与历史信息提醒时间;
基于所述历史第二应答信息与所述历史信息提醒时间间的时间关系确定所述信息提醒方式。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签名后得到的第一签名信息;
计算所述第一约定信息的哈希值,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的哈希值进行签名,得到第二签名信息;
对所述第一签名信息、所述第二签名信息及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中获取第二加密信息,所述第二加密信息为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并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的信息;
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所述第二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二约定信息,按照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所述第二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验证信息;
传输所述第二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以使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第二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第二约定信息,并使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生成检测所述第二约定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二检测信息;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解析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若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表明所述第二约定信息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和所述第二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目标区块链节点,包括:
按照与另一区块链节点约定的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
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信息并公布,以使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基于所述第一加密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上链及是否生成执行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中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验证区块链节点,包括:
第一加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一加密信息,所述第一加密信息为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并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的信息,其中,所述预设约定信息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的信息;
第一加密信息解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所述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按照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
第一验证信息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生成检测所述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
第一检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解析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若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表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智能合约生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并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上链操作,以通过所述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目标区块链节点,包括:
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按照与另一区块链节点约定的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
第一约定信息加密模块,用于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信息并公布,以使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基于所述第一加密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上链及是否生成执行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中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的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前述的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
本申请中,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信息,当需要将预设约定信息上链时,第一区块链节点基于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并用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信息,使得除验证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均无法获知第一约定信息的具体内容;之后验证区块链节点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再用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使得除第二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均无法获知第一约定信息,传输第一验证信息至第二区块链节点,使得第二区块链节点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并生成检测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最后,验证区块链节点获取并解析第一检测信息,若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并生成执行与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实现了在区块链上对第一约定信息的加密传输,实现了第二区块链节点对第一约定信息的验证,保证了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间的一致性,并且可以按照预设约定信息进行信息提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系统组成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装置;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装置;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所适用的硬件组成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计算机上的数据准确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应用情景下,两个用户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交互时,可能需要约定信息内容以及约定信息提醒方式,然而,当这两个用户间进行信息约定时,如何保证两个用户约定的信息一致,以及如何保证两个用户中的一方能够按时进行信息提醒,均是需要考虑及解决的问题。
例如,两个游戏玩家决定进行游戏内的装备交易,玩家A需要将游戏装备出售给玩家B,玩家A需与玩家B约定好出售价格、出售时间、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等;如果玩家A与玩家B按照约定好的信息进行交易,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玩家A与玩家B中的任一方不再按照约定好的信息进行交易,比如玩家A在出售前恶意提高价格,并且生成虚假交易信息,玩家B在付款时恶意延迟付款时间等,便会给玩家A和玩家B间的交易带来问题。
鉴于目前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信息传输技术方案,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双方生成与预设约定信息相应的信息,并且可以执行预设约定信息中的信息提醒操作。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适用的系统架构进行介绍。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系统的组成架构。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区块链信息传输系统的一种组成架构可以包括移动终端11、服务器12、区块链系统13。
其中,移动终端11可以通过自身预先安装的APP等,在用户交互界面上为用户提供信息输入接口和信息发送触发单元。其中,移动终端11通过信息输入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信息传输指令。当信息发送触发单元被外界触发后,移动终端11可以利用第一通讯网络,将通过信息输入接口获取到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2。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移动终端11包括但不限于安装了上述APP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和台式计算机等。
本申请中,服务器12具体可以是指用于实现单一业务的专用服务器,不同的服务器12分别用于实现不同的业务。服务器12通过第一通讯网络与移动终端11建立通讯连接。服务器12获取到移动终端11发送的信息传输指令后,便可以执行信息传输指令以对区块链系统13完成相应的信息传输任务。本申请中,服务器12内部预先集成了监视程序,用于对执行信息传输指令的行为进行监视,一旦监视到某信息传输指令被执行了,则可以对该信息传输指令进行收集,并收集该信息传输指令对应的信息传输结果,后续可以将当前实时收集或历史上收集的信息传输指令、信息传输结果与用户的身份标识进行绑定,然后将绑定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后续用户进行查看,或者直接将绑定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1,以使用户通过移动终端11进行查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上述第一通讯网络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网络状况和应用需求来确定,既可以是无线通讯网络,如移动通讯网络或WIFI网络等,也可以是有线通讯网络;既可以是广域网,在情况允许时也可以采用局域网。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2所示,该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并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第一加密信息并公布至区块链,其中,预设约定信息为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的信息。
S102: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一加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事先约定好预设约定信息,第一区块链节点、第二区块链节点及预设约定信息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比如在第一区块链节点、第二区块链节点均为公司应用的区块链节点时,预设约定信息可以为两家公司约定的产品交易时间、产品交易金额、发货时间、付款时间等,而在第一区块链节点为游客、第二区块链节点为旅游公司所应用的区块链节点时,预设约定信息可以为游客及旅游公司约定的出游地点、出游方式、出游时间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相应的第一约定信息,并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设置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信息,之后第一区块链节点可以将第一加密信息发布在区块链中,使得验证区块链节点可以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一加密信息。在此过程中,为了便于验证区块链节点获取第一加密信息,可以在区块链中设置负责识别并转发的智能合约,比如设置识别方式为IP地址识别,转发方式为转发给相应的IP地址,则第一区块链节点可以将第一加密信息及验证区块链节点的IP地址打包后发布至区块链,使得负责识别并转发的智能合约可以将该第一加密信息传输给验证区块链节点等。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区块链节点在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设置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时,可以直接应用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公钥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相应的,验证区块链节点用自身的私钥对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也即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为公钥加密、解密方式为私钥解密。当然,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还可以为验证区块链节点设置的MD5(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消息摘要算法)加密方式等。借助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使得只有验证区块链节点能够对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而其他区块链节点无法获知第一约定信息的内容,从而无法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篡改,保证了第一约定信息的准确性。
应当指出,本申请中的第一区块链节点和第二区块链节点均可以为区块链系统13中的普通区块链节点等,也即当普通区块链节点需进行信息传输时便成为本申请中的第一区块链节点、第二区块链节点。
S103: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按照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加密信息为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设置的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后得到的,所以验证区块链节点在获取到第一加密信息后,便可以按照自身设置的解密方式对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约定信息为按照第一区块链节点和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的信息生成的信息,所以第二区块链节点可以验证第一约定信息的准确性,也即验证区块链节点可以借助第二区块链节点来验证第一约定信息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第一约定信息不会被其他区块链节点获取并上链,可以按照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使得验证区块链节点可以简便安全的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可以将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设置为公钥加密等,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加密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104:传输第一验证信息至第二区块链节点。
S105:第二区块链节点对第一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并生成检测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
本实施例中,验证区块链节点在生成第一验证信息之后,便可以传输第一验证信息至第二区块链节点;相应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接收到第一验证信息后,便可以按照自身的解密方式对第一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从而实现了在其他区块链节点无法获知第一约定信息的具体内容的前提下,将第一约定信息由第一区块链节点传输至第二区块链节点。此外,由于第二区块链节点知悉预设约定信息的具体内容,所以第二区块链节点可以检测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预设约定信息一致,并生成第一检测信息传输至验证区块链节点,使得验证区块链节点通过第一检测信息决定是否对第一约定信息上链。
S106:获取第一检测信息,解析第一检测信息,若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验证信息可能表示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也可能表示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不相符,所以验证区块链节点在获取第一检测信息后,需解析第一检测信息,若解析结果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简便的表示第一检测信息是否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可以借助数字来表示检测结果,比如用数字1表示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用数字0表示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不相符,则验证区块链节点接收到第二区块链节点发送的数字1后,便可以判定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接收到第二区块链节点发送的数字0后,便可以判定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不相符。
S107:按照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并对智能合约进行上链操作,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区块链节点和第二区块链节点在约定信息时,可能设置有日期期限等信息,以第一区块链节点、第二区块链节点均为公司应用的区块链节点、预设约定信息为两家公司约定的产品交易时间、产品交易金额、发货时间、付款时间等信息为例,预设约定信息中存在产品交易时间,则为了保证能够按时进行产品交易,可能需对第一区块链节点和第二区块链节点进行交易提醒,则验证区块链节点可以按照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并对智能合约进行上链操作,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在此过程中,智能合约等上链前需要经过区块链共识,共识过程可以参阅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信息,当需要将预设约定信息上链时,第一区块链节点基于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并用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信息,使得除验证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均无法获知第一约定信息的具体内容;之后验证区块链节点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再用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使得除第二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均无法获知第一约定信息,传输第一验证信息至第二区块链节点,使得第二区块链节点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并生成检测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最后,验证区块链节点获取并解析第一检测信息,若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并生成执行与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实现了在区块链上对第一约定信息的加密传输,实现了第二区块链节点对第一约定信息的验证,保证了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间的一致性,并且可以按照预设约定信息进行信息提醒。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3所示,该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验证区块链节点,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并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第一加密信息并公布至区块链,其中,预设约定信息为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的信息。
S202: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一加密信息。
S203: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按照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
S204:传输第一验证信息至第二区块链节点。
S205:第二区块链节点对第一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并生成检测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
S206:获取第一检测信息,解析第一检测信息,若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S207: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应答信息。
S208:获取第一区块链节点上链在区块链中的第一应答信息。
S209:第二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二应答信息。
S210:获取第二区块链节点上链在区块链中的第二应答信息。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区块链节点和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信息后,可能需要按照预设约定信息执行相应操作,以两个游戏玩家决定进行游戏内的装备交易的应用场景为例,玩家A和玩家B约定好出售价格、出售时间、付款方式等后,玩家A需在出售时间前,按照付款方式将账款交付给玩家B,玩家B在收到付款后,将相应装备发送给玩家A,在此过程中,玩家A为了表明自身已付款,需生成表明已在出售时间前,按照付款方式付款的应答信息,而玩家B为了表明自己已发货,需生成表明已将装备发送给玩家A的应答信息,也即第一区块链节点和第二区块链节点可能生成与预设约定信息对应的应答信息;另外,为了使得整个交易过程能够完成并且为了后续能够追究交易失败的原因,第一区块链节点和第二区块链节点可以将自身生成的应答信息上链在区块链中。应当指出,在此过程中,第二区块链节点生成第二应答信息的时候,在预设约定信息的基础上,还可能需要第一应答信息的触发,比如第二区块链节点可以在第一区块链节点生成已发货的应答信息之后,生成已付款的应答信息等。
S211:按照预设格式,基于第一约定信息、第一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生成智能合约;预设格式中的信息类型包括: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区块链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一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信息提醒时间、信息提醒方式。
本实施例中,在预设约定信息的基础上,当进行信息提醒时,可能还需要第一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的触发,比如在第一区块链节点未发货的情况下,即使付款时间已达到,也无法提醒第二区块链节点执行付款操作,所以在生成执行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时,可以按照预设格式,基于第一约定信息、第一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生成智能合约,使得智能合约可以根据第一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的生成情况来决定是否执行信息提醒操作,以完善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操作的功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由于不同的区块链节点根据预设约定信息执行相应的应答操作的情况不同,比如有的区块链节点会在约定的付款时间之前便完成付款,而有的区块链节点会在付款约定时间之后才完成付款,那么,为了使得信息提醒操作可以与区块链节点的付款情况相匹配,验证区块链节点在基于第一约定信息、第一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生成智能合约之前,还可以获取区块链上与第二区块链节点对应的历史第二应答信息与历史信息提醒时间;基于历史第二应答信息与历史信息提醒时间间的时间关系确定信息提醒方式。比如区块链节点的历史第二应答信息的生成时间早于相应的历史信息提醒时间,也即该区块链节点会提前付款,则可以在约定时间到达时进行信息提醒,或者在约定时间到达一段时间之后再提醒等;而对于历史第二应答信息的生成时间晚于相应的历史信息提醒时间的区块链节点,可以在约定时间到达之前便执行信息提醒操作等。应当指出,本申请并不限定基于历史第二应答信息与历史信息提醒时间间的时间关系确定信息提醒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S212:对智能合约进行上链操作,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4所示,该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验证区块链节点,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并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第一加密信息并公布至区块链,其中,预设约定信息为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的信息。
S302: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一加密信息。
S303: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按照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
S304:传输第一验证信息至第二区块链节点。
S305:第二区块链节点对第一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并生成检测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
S306:第二区块链节点对第一验证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第一签名信息。
S307:获取第一检测信息,解析第一检测信息,若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获取第一签名信息。
本实施例中,如果验证区块链节点在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情况下,直接将第一约定信息上链的话,上链的第一约定信息的准确性受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影响,比如验证区块链节点不作恶,即不恶意篡改第一约定信息的话,第一约定信息便是准确的,而如果验证区块链节点篡改第一约定信息的话,第一约定信息便是不准确的,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约定信息的准确性,验证区块链节点在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时,可以获取第二区块链节点对第一验证信息进行签名后得到的第一签名信息,由于第一签名信息为第二区块链节点对第一验证信息进行签名后得到的第一签名信息,而第一验证信息中包含第一约定信息,所以第一签名信息中相当于包含有验证区块链节点发送给第二区块链节点的第一约定信息,因此,后续可以根据第一签名信息来判断验证区块链节点上链的第一约定信息是否被恶意篡改;此外,由于第一签名信息中包含验证区块链节点发送给第二区块链节点的第一约定信息,所以还可以借助第一签名结果判断验证区块链节点发送给第二区块链节点的第一约定信息是否被恶意篡改,进一步保证第一约定信息的准确性。
S308:计算第一约定信息的哈希值,对第一约定信息的哈希值进行签名,得到第二签名信息。
S309:对第一签名信息、第二签名信息及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本实施例中,在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之前,需先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和数字签名处理,并且在执行上链操作时,将第一签名信息、第二签名信息及第一约定信息一同上链。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验证区块链节点在计算第一约定信息的哈希值后,可以理解对第一约定信息的哈希值进行签名,减少哈希运算与数字签名间的时间间隔,降低外界攻击第一约定信息的哈希运算和数据签名处理的概率,保证第一约定信息的安全性。
S310:按照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并对智能合约进行上链操作,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5所示,该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验证区块链节点,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并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第一加密信息并公布至区块链,其中,预设约定信息为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的信息。
S402: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一加密信息。
S403: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按照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
S404:传输第一验证信息至第二区块链节点。
S405:第二区块链节点对第一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并生成检测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
S406:第二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二约定信息,并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得到第二加密信息。
S407:获取第一检测信息,解析第一检测信息,若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二加密信息。
S408: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第二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二约定信息,按照第一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二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验证信息。
S409:传输第二验证信息至第一区块链节点。
S410:第一区块链节点对第二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二约定信息,并生成检测第二约定信息是否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二检测信息。
S411:获取第二检测信息,解析第二检测信息,若第二检测信息表明第二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第一约定信息和第二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S412:按照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并对智能合约进行上链操作,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
本实施例中,验证区块链节点在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时,如果仅仅将第一约定信息上链的话,相当于只上链了第一区块链节点生成的约定信息,而第二区块链节点生成的约定信息并未被处理,因此,可以从增加对第二区块链节点生成的约定信息进行处理的角度出发,来保证第一区块链节点和第二区块链节点均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相应的信息,验证区块链节点对第二区块链节点生成的第二约定信息进行处理的原理与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处理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验证区块链节点在对第一约定信息和第二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时,可以计算第一约定信息和第二约定信息的哈希值,在对第一约定信息和第二约定信息的哈希值进行签名,最后将约定信息签名结果进行上链。此外,还可以获取第一区块链节点对第二验证信息进行签名后得到的第二签名信息,将第一签名信息、第二签名信息及约定信息签名结果一同上链。
应当指出,本申请提供的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目标区块链节点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按照与另一区块链节点约定的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
S502: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信息并公布,以使验证区块链节点基于第一加密信息判断是否对第一约定信息上链及是否生成执行第一约定信息中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
本实施例中,由于目标区块链节点为生成约定信息的节点,也即目标区块链节点为第一区块链节点或者第二区块链节点中的某一个节点,所以目标区块链节点所能执行的动作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区块链节点或者第二区块链节点所能执行的动作,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实例描述,来对游戏中两位玩家进行装备交易的过程进行说明。其中,两位玩家分别为玩家A和玩家B,玩家A所用的区块链节点为A区块链节点,玩家B所用的区块链节点为B区块链节点,加密方式均为公钥加密,解密方式均为私钥解密,则玩家A和玩家B进行装备交易的过程可以如下:
玩家A和玩家B约定好进行装备交易的合同信息,合同中可能包括交易对象、交易时间、付款方式、发货时间、付款时间等;
玩家A按照合同信息自身生成第一份合同,用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公钥加密,得到第一加密合同,借助A区块链节点发布至区块链系统;
区块链系统中的验证区块链节点获取第一加密合同,用自身的私钥解密出第一份合同,再用B区块链节点的公钥加密,得到第一验证合同,发送第一验证合同至B区块链节点;
玩家B借助B区块链节点用自身私钥对第一验证合同进行解密得到第一份合同,判断第一份合同内如与约定的合同信息是否相符,并生成相应的第一检测信息发布至区块链;
验证区块链节点获取第一检测信息,解析第一检测信息的类型,若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玩家B认为第一份合同与合同信息相符,则上链第一份合同;
验证区块链节点根据第一份合同生成进行相应信息提醒的智能合约,比如可以生成提醒玩家A发货的智能合约,提醒玩家B付款的智能合约等;
区块链中提醒玩家A发货的智能合约自动判断是否满足提醒要求,比如判断当前时间距合同中约定的发货时间是否过近,若是,则提醒玩家A发货,此时可以将提醒发货的信息传输给A区块链节点等;
玩家A按照合同信息如期将装备发给玩家B,生成发货信息,并通过A区块链节点发布至区块链,此时,区块链中提醒玩家A发货的智能合约收到该信息后,便不再执行提醒玩家A发货的操作;
区块链中提醒玩家B付款的智能合约自动判断是否满足提醒要求,比如判断当前时间距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时间是否过近,若是,则提醒玩家B付款,此时可以将提醒付款的信息传输给B区块链节点等;
玩家B按照合同信息如期将货款付给玩家A,生成付款信息,并通过B区块链节点发布至区块链,此时,区块链中提醒玩家B付款的智能合约收到该信息后,便不再执行提醒玩家B付款的操作。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验证区块链节点,包括:
第一加密信息获取模块21,用于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一加密信息,第一加密信息为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并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的信息,其中,预设约定信息为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的信息;
第一加密信息解密模块22,用于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按照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
第一验证信息传输模块23,用于传输第一验证信息至第二区块链节点,以使第二区块链节点对第一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并使第二区块链节点生成检测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
第一检测信息获取模块24,用于获取第一检测信息,解析第一检测信息,若第一检测信息表明第一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智能合约生成模块25,用于按照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并对智能合约进行上链操作,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智能合约生成模块25,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应答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区块链节点上链在区块链中的第一应答信息,第一应答信息为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的应答信息;
第二应答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区块链节点上链在区块链中的第二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为第二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的应答信息;
智能合约生成子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格式,基于第一约定信息、第一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生成智能合约;
预设格式中的信息类型包括: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区块链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一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信息提醒时间、信息提醒方式。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包括:
历史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智能合约生成子模块按照预设格式,基于第一约定信息、第一应答信息、第二应答信息生成智能合约之前,获取区块链上与第二区块链节点对应的历史第二应答信息与历史信息提醒时间;
提醒方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历史第二应答信息与历史信息提醒时间间的时间关系确定信息提醒方式。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检测信息获取模块24,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签名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区块链节点对第一验证信息进行签名后得到的第一签名信息;
第二签名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计算第一约定信息的哈希值,对第一约定信息的哈希值进行签名,得到第二签名信息;
第一上链单元,用于对第一签名信息、第二签名信息及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检测信息获取模块24,具体可以包括:
第二加密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二加密信息,第二加密信息为第二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并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的信息;
第二验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第二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二约定信息,按照第一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二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验证信息;
第二验证信息传输单元,用于传输第二验证信息至第一区块链节点,以使第一区块链节点对第二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二约定信息,并使第一区块链节点生成检测第二约定信息是否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二检测信息;
第二检测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检测信息,解析第二检测信息,若第二检测信息表明第二约定信息与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第一约定信息和第二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目标区块链节点,包括:
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模块31,用于按照与另一区块链节点约定的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
第一约定信息加密模块32,用于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信息并公布,以使验证区块链节点基于第一加密信息判断是否对第一约定信息上链及是否生成执行第一约定信息中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上述电子设备既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服务器40,也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终端50;当电子设备为服务器时,本申请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便可以为服务器,而当电子设备为终端时,本申请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便可以为终端。图8和图9均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图,图中的内容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使用范围的任何限制。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40,具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1、至少一个存储器42、电源43、通信接口44、输入输出接口45和通信总线46。其中,所述存储器4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4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中的相关步骤。
本实施例中,电源43用于为服务器40上的各硬件设备提供工作电压;通信接口44能够为服务器40创建与外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其所遵循的通信协议是能够适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任意通信协议,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输入输出接口45,用于获取外界输入数据或向外界输出数据,其具体的接口类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要进行选取,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另外,存储器42作为资源存储的载体,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者光盘等,其上所存储的资源包括操作系统421、计算机程序422以及数据42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
其中,操作系统421用于管理与控制服务器40上的各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422,以实现处理器41对存储器42中海量数据423的运算与处理,其可以是Windows Server、Netware、Unix、Linux等。计算机程序422除了包括能够用于完成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其他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数据423除了可以包括服务器收集到的约定信息、第一约定信息和区块链信息传输指令等数据外,还可以包括数据模型、智能合约等数据。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50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等。
通常,本实施例中的终端50包括有: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
其中,处理器5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5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5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1可以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5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52还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者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52至少用于存储以下计算机程序521,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1加载并执行之后,能够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中的相关步骤。另外,存储器52所存储的资源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522和数据52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其中,操作系统522可以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数据523包括但不限于配置信息、数据模型、性能分析结果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50还可以包括有显示屏53、输入输出接口54、通信接口55、传感器56、电源57以及通信总线58。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5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对电子设备的数量进行限定,其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共同协作完成区块链信息传输功能。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请参阅图10。由图10可知,该硬件组成框架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61和第二电子设备62,第一电子设备61与第二电子设备62之间通过网络63实现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61与第二电子设备62的硬件结构可以参考图8中的服务器、图9中的终端,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中具有两个电子设备,两者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区块链信息传输功能。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对网络的形式进行限定,比如,网络63可以是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等),也可以是有线网络。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61和第二电子设备62可以是同一种电子设备,比如第一电子设备61和第二电子设备62均为服务器40或者均为终端50;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比如,第一电子设备61可以是终端50,第二电子设备62可以是服务器40。在有一种可能的情况中,可以利用计算能力强的服务器40作为第二电子设备62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及可靠性,进而提高客户端漏洞挖掘效率。同时利用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的终端50作为第一电子设备61,用于实现第二电子设备62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步骤。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验证区块链节点,包括:
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一加密信息,所述第一加密信息为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并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的信息,其中,所述预设约定信息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的信息;
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所述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按照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
传输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生成检测所述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解析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若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表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按照所述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并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上链操作,以通过所述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上链在所述区块链中的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的应答信息;
获取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上链在所述区块链中的第二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为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按照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的应答信息;
按照预设格式,基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生成所述智能合约;
所述预设格式中的信息类型包括: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信息提醒时间、信息提醒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格式,基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所述第一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应答信息生成所述智能合约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区块链上与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应的历史第二应答信息与历史信息提醒时间;
基于所述历史第二应答信息与所述历史信息提醒时间间的时间关系确定所述信息提醒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签名后得到的第一签名信息;
计算所述第一约定信息的哈希值,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的哈希值进行签名,得到第二签名信息;
对所述第一签名信息、所述第二签名信息及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中获取第二加密信息,所述第二加密信息为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并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的信息;
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所述第二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二约定信息,按照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所述第二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验证信息;
传输所述第二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以使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第二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第二约定信息,并使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生成检测所述第二约定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二检测信息;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解析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若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表明所述第二约定信息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和所述第二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6.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区块链节点,包括:
按照与另一区块链节点约定的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
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信息并公布,以使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基于所述第一加密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上链及是否生成执行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中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
7.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验证区块链节点,包括:
第一加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区块链中获取第一加密信息,所述第一加密信息为第一区块链节点按照预设约定信息生成并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加密后得到的信息,其中,所述预设约定信息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与第二区块链节点约定的信息;
第一加密信息解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的解密方式对所述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第一约定信息,按照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验证信息;
第一验证信息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以使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并使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生成检测所述第一约定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的第一检测信息;
第一检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解析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若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表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与所述预设约定信息相符,则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上链操作;
智能合约生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执行与所述第一约定信息对应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并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上链操作,以通过所述智能合约进行信息提醒。
8.一种区块链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区块链节点,包括:
第一约定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按照与另一区块链节点约定的预设约定信息生成第一约定信息;
第一约定信息加密模块,用于按照验证区块链节点的加密方式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信息并公布,以使所述验证区块链节点基于所述第一加密信息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上链及是否生成执行所述第一约定信息中的信息提醒操作的智能合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
CN201910804067.3A 2019-08-28 2019-08-28 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19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4067.3A CN110519274B (zh) 2019-08-28 2019-08-28 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4067.3A CN110519274B (zh) 2019-08-28 2019-08-28 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9274A true CN110519274A (zh) 2019-11-29
CN110519274B CN110519274B (zh) 2020-07-24

Family

ID=68628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4067.3A Active CN110519274B (zh) 2019-08-28 2019-08-28 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927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2912A (zh) * 2019-12-30 2020-05-15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区块链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1754226A (zh) * 2020-06-16 2020-10-09 北京鸿联九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旅游卡数据处理系统
CN111915325A (zh) * 2020-06-24 2020-11-10 普华云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区块链交易信息的溯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5111A (zh) * 2019-12-17 2021-06-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安全检测方法、设备、系统和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89758A1 (en) * 2016-09-26 2018-03-29 Shapeshift A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contract-creator application
US20180218176A1 (en) * 2017-01-30 2018-08-02 SALT Lending Holding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creating an asset based automated secure agreement
CN109003169A (zh) * 2018-08-20 2018-12-14 车未来(天津)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位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9840780A (zh) * 2019-02-14 2019-06-04 重庆金窝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农产品信息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89758A1 (en) * 2016-09-26 2018-03-29 Shapeshift A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contract-creator application
US20180218176A1 (en) * 2017-01-30 2018-08-02 SALT Lending Holding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creating an asset based automated secure agreement
CN109003169A (zh) * 2018-08-20 2018-12-14 车未来(天津)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位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9840780A (zh) * 2019-02-14 2019-06-04 重庆金窝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农产品信息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5111A (zh) * 2019-12-17 2021-06-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安全检测方法、设备、系统和介质
CN112995111B (zh) * 2019-12-17 2022-12-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安全检测方法、设备、系统和介质
CN111162912A (zh) * 2019-12-30 2020-05-15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区块链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1162912B (zh) * 2019-12-30 2021-06-15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区块链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54226A (zh) * 2020-06-16 2020-10-09 北京鸿联九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旅游卡数据处理系统
CN111915325A (zh) * 2020-06-24 2020-11-10 普华云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区块链交易信息的溯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15325B (zh) * 2020-06-24 2024-04-26 云南花伍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交易信息的溯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9274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9274A (zh) 区块链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Xu et al. A blockchain-based nonrepudiation network computing service scheme for industrial IoT
CN106464698B (zh) 经由信任链保护无线网状网络
CN111445333B (zh) 区块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6416124B (zh) 半确定性数字签名生成
CN109359974A (zh) 区块链交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ES2957843T3 (es) Verificación de procesos de datos en una red de recursos informáticos
CN104767613B (zh) 签名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Sun et al. Voting-based decentralized consensus design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of consortium blockchain
CN104751337B (zh) 产品防伪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60439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客户端、服务端及存储介质
CN109325331A (zh) 基于区块链和可信计算平台的大数据采集交易系统
CN108737403A (zh) 一种区块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处理设备及系统
CN110008720A (zh) 基于联盟链的物联网动态数据溯源方法及装置
CN10854048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62581A (zh) 网络令牌生成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90102A (zh) 基于应用的业务安全系统及方法
CN109902452A (zh) Fpga授权验证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
CN108701191A (zh) 硬件完整性检查
CN109688163A (zh) 基于联盟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43065A (zh) 电池使用验证方法、电池系统以及汽车
CN108230163A (zh) 保险产品推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5185A (zh) 身份验证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033571A (zh) 一种电子签名设备的交易方法、电子签名设备和交易系统
CN10856636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及诊断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