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9119A - 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19119A CN110519119A CN201910703754.6A CN201910703754A CN110519119A CN 110519119 A CN110519119 A CN 110519119A CN 201910703754 A CN201910703754 A CN 201910703754A CN 110519119 A CN110519119 A CN 1105191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et
- data packet
- bandwidth
- sub
- unica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理客户端、主控设备及多个分控设备的流量管理系统,分控设备通信连接多个视联网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管理客户端根据所述多个视联网终端各自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生成多个命令包,并将多个命令包经由主控设备分发给各分控设备;分控设备并对命令包进行生效,并接收与自身通信连接的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在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时,依据命令包中的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在数据包为单播数据包时,依据命令包中的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从而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保证视联网业务正常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装置,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视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因此,视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视频会议、高清视频监控、直播、应急指挥等领域。
目前,根据视联网应用的领域,产生了很多视联网业务,如视频会议业务、直播业务、监控业务,当然也随之具有终端管理业务、监控设备维护业务等。随着视联网业务的增多,视联网承担的各种视联网业务负载也增多,网络带宽需求也增大。但是,目前在视联网内进行的大量实际业务中,现有的网络带宽管理机制常常不能满足同时进行多个视联网业务的需求,如同时进行视频会议业务及直播视频业务等的需求,而往往因网络带宽的拥塞,导致同时进行的业务中的数据包传输效率低下,网络带宽利用率不高,使得各视联网业务不能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方法、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装置,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流量管理系统,所述流量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客户端、主控设备及与主控设备连接的多个分控设备;所述分控设备通信连接多个视联网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管理客户端根据所述多个视联网终端各自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生成多个命令包;其中,所述命令包中携带交换网络标识、多个端口地址及与每个端口地址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所述管理客户端将所述多个命令包发送至所述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用于依据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将各所述命令包分别发送给各所述分控设备;
所述分控设备接收所述命令包,并对所述命令包进行生效;
所述分控设备接收与自身通信连接的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并依据生效后的命令包,确定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的第一端口地址,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地址对应的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及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在所述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时,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
在所述数据包为单播数据包时,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
可选地,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
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丢弃所述数据包;
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丢弃所述数据包;
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可选地,所述数据包中包括多个子数据包,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
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相对应的第一包大小,并在所述数据包中保留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丢弃多个第二组播子数据包;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的总大小与所述第一包大小适配;所述多个第二组播子数据包为所述数据包中保留所述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后剩余的数据包;
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二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相对应的第二包大小,并在所述单播数据包中保留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对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进行转发,以及,丢弃多个第二单播子数据包;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的总大小与所述第二包大小适配;所述多个第二单播子数据包为所述单播数据包中保留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后剩余的数据包;
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可选地,所述管理客户端根据所述多个视联网终端各自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生成多个命令包,包括:
所述管理客户端获取各所述分控设备的视联网业务信息;其中,所述视联网业务信息中包括交换网络标识、多个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业务标识;
所述管理客户端依据所述业务标识的优先级顺序,对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排序;
所述管理客户端对排序后的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展示,并根据用户依次对展示中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的带宽设置操作,获取所述设置操作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其中,排列在前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均大于排列在后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采用各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生成命令包。
可选地,所述数据包具有包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包标识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
在所述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时,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在所述包标识为组播包标识时,所述分控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组播数据包,并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
在所述数据包为单播数据包时,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在所述包标识为单播包标识时,所述分控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单播数据包,并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包标识为业务包标识时,所述分控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普通业务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流量管理系统,所述流量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客户端、主控设备及与主控设备连接的多个分控设备;所述分控设备通信连接多个视联网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命令包生成模块,位于所述管理客户端,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视联网终端各自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生成多个命令包;其中,所述命令包中携带交换网络标识、多个端口地址及与每个端口地址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命令包发送模块,位于所述管理客户端,用于将所述多个命令包发送至所述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用于依据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将各所述命令包分别发送给各所述分控设备;
命令包生效模块,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命令包,并对所述命令包进行生效;
数据包确定模块,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接收与自身通信连接的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并依据生效后的命令包,确定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的第一端口地址,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地址对应的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及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第一执行模块,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在所述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时,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
第二执行模块,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在所述数据包为单播数据包时,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
第一数据包丢弃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丢弃所述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未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所述第二执行模块包括,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第二数据包丢弃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时,丢弃所述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未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可选地,所述命令包生成模块包括:
业务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分控设备的视联网业务信息;其中,所述视联网业务信息中包括交换网络标识、多个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业务标识;
排序单元,用于依据所述业务标识的优先级顺序,对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排序;
设置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对排序后的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展示,并根据用户依次对展示中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的带宽设置操作,获取所述设置操作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其中,排列在前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均大于排列在后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命令包生成单元,用于采用各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生成命令包。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客户端根据各个视联网终端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生成对应的多个命令包,并将多个命令包发送给各自的分控设备,分控设备则对接收到的命令包进行生效,并在接收到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时,确定该第一视联网终端对应的端口地址所对应的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并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在接收到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为单播数据包,则依据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由于根据视联网终端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对视联网终端设置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进而实现了根据视联网业务的不同而对数据包进行不同的带宽限制,使得不同的视联网业务中发送的数据包都具有各自的带宽限制,进而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可以满足多个视联网业务同时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视联网的组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节点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接入交换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以太网协转网关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
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播、VOD点播、电视邮件、个性录制(PVR)、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通过电视或电脑实现高清品质视频播放。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对视联网进行介绍:
视联网所应用的部分技术如下所述:
网络技术(Network Technology)
视联网的网络技术创新改良了传统以太网(Ethernet),以面对网络上潜在的巨大第一视频流量。不同于单纯的网络分组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或网络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视联网技术采用Packet Switching满足Streaming需求。视联网技术具备分组交换的灵活、简单和低价,同时具备电路交换的品质和安全保证,实现了全网交换式虚拟电路,以及数据格式的无缝连接。
交换技术(Switching Technology)
视联网采用以太网的异步和包交换两个优点,在全兼容的前提下消除了以太网缺陷,具备全网端到端无缝连接,直通用户视联网终端,直接承载IP数据包。用户数据在全网范围内不需任何格式转换。视联网是以太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交换平台,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大规模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网络视频应用推向高清化、统一化。
服务器技术(Server Technology)
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上的服务器技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器,它的流媒体传输是建立在面向连接的基础上,其数据处理能力与流量、通讯时间无关,单个网络层就能够包含信令及数据传输。对于语音和视频业务来说,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流媒体处理的复杂度比数据处理简单许多,效率比传统服务器大大提高了百倍以上。
储存器技术(Storage Technology)
统一视频平台的超高速储存器技术为了适应超大容量和超大流量的媒体内容而采用了最先进的实时操作系统,将服务器指令中的节目信息映射到具体的硬盘空间,媒体内容不再经过服务器,瞬间直接送达到用户视联网终端,用户等待一般时间小于0.2秒。最优化的扇区分布大大减少了硬盘磁头寻道的机械运动,资源消耗仅占同等级IP互联网的20%,但产生大于传统硬盘阵列3倍的并发流量,综合效率提升10倍以上。
网络安全技术(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视联网的结构性设计通过每次服务单独许可制、设备与用户数据完全隔离等方式从结构上彻底根除了困扰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一般不需要杀毒程序、防火墙,杜绝了黑客与病毒的攻击,为用户提供结构性的无忧安全网络。
服务创新技术(Service Innovation Technology)
统一视频平台将业务与传输融合在一起,不论是单个用户、私网用户还是一个网络的总合,都不过是一次自动连接。用户视联网终端、机顶盒或PC直接连到统一视频平台,获得丰富多彩的各种形态的多媒体视频服务。统一视频平台采用“菜谱式”配表模式来替代传统的复杂应用编程,可以使用非常少的代码即可实现复杂的应用,实现“无限量”的新业务创新。
视联网的组网如下所述:
视联网是一种集中控制的网络结构,该网络可以是树型网、星型网、环状网等等类型,但在此基础上网络中需要有集中控制节点来控制整个网络。
如图1所示,视联网分为接入网和城域网两部分。
接入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节点服务器,接入交换机,视联网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节点服务器与接入交换机相连,接入交换机可以与多个视联网终端相连,并可以连接以太网。
其中,节点服务器是接入网中起集中控制功能的节点,可控制接入交换机和视联网终端。节点服务器可直接与接入交换机相连,也可以直接与视联网终端相连。
类似的,城域网部分的设备也可以分为3类:城域服务器,节点交换机,节点服务器。城域服务器与节点交换机相连,节点交换机可以与多个节点服务器相连。
其中,节点服务器即为接入网部分的节点服务器,即节点服务器既属于接入网部分,又属于城域网部分。
城域服务器是城域网中起集中控制功能的节点,可控制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城域服务器可直接连接节点交换机,也可直接连接节点服务器。
由此可见,整个视联网络是一种分层集中控制的网络结构,而节点服务器和城域服务器下控制的网络可以是树型、星型、环状等各种结构。
形象地称,接入网部分可以组成统一视频平台(虚线圈中部分),多个统一视频平台可以组成视联网;每个统一视频平台可以通过城域以及广域视联网互联互通。
视联网设备分类
1.1本发明实施例的视联网中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服务器,交换机(包括以太网协转网关),视联网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视联网整体上可以分为城域网(或者国家网、全球网等)和接入网。
1.2其中接入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节点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包括以太网协转网关),视联网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
各接入网设备的具体硬件结构为:
节点服务器:
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201、交换引擎模块202、CPU模块203、磁盘阵列模块204;
其中,网络接口模块201,CPU模块203、磁盘阵列模块204进来的包均进入交换引擎模块202;交换引擎模块202对进来的包进行查地址表205的操作,从而获得包的导向信息;并根据包的导向信息把该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206的队列;如果包缓存器206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交换引擎模块202轮询所有包缓存器队列,如果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磁盘阵列模块204主要实现对硬盘的控制,包括对硬盘的初始化、读写等操作;CPU模块203主要负责与接入交换机、视联网终端(图中未示出)之间的协议处理,对地址表205(包括下行协议包地址表、上行协议包地址表、数据包地址表)的配置,以及,对磁盘阵列模块204的配置。
接入交换机:
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下行网络接口模块301、上行网络接口模块302)、交换引擎模块303和CPU模块304;
其中,下行网络接口模块301进来的包(上行数据)进入包检测模块305;包检测模块305检测包的目地地址(DA)、源地址(SA)、数据包类型及包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则分配相应的流标识符(stream-id),并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否则丢弃;上行网络接口模块302进来的包(下行数据)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CPU模块304进来的数据包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交换引擎模块303对进来的包进行查地址表306的操作,从而获得包的导向信息;如果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的包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结合流标识符(stream-id)把该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307的队列;如果该包缓存器307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如果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的包不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根据包的导向信息,把该数据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307的队列;如果该包缓存器307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
交换引擎模块303轮询所有包缓存器队列,可以包括两种情形:
如果该队列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3)获得码率控制模块产生的令牌;
如果该队列不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
码率控制模块308是由CPU模块304来配置的,在可编程的间隔内对所有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包缓存器队列产生令牌,用以控制上行转发的码率。
CPU模块304主要负责与节点服务器之间的协议处理,对地址表306的配置,以及,对码率控制模块308的配置。
以太网协转网关:
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上行网络接口模块402)、交换引擎模块403、CPU模块404、包检测模块405、码率控制模块408、地址表406、包缓存器407和MAC添加模块409、MAC删除模块410。
其中,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进来的数据包进入包检测模块405;包检测模块405检测数据包的以太网MAC DA、以太网MAC SA、以太网length or frame type、视联网目地地址DA、视联网源地址SA、视联网数据包类型及包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则分配相应的流标识符(stream-id);然后,由MAC删除模块410减去MAC DA、MAC SA、length or frame type(2byte),并进入相应的接收缓存,否则丢弃;
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检测该端口的发送缓存,如果有包则根据包的视联网目地地址DA获知对应的视联网终端的以太网MAC DA,添加视联网终端的以太网MAC DA、以太网协转网关的MAC SA、以太网length or frame type,并发送。
以太网协转网关中其他模块的功能与接入交换机类似。
视联网终端:
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CPU模块;例如,机顶盒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视音频编解码引擎模块、CPU模块;编码板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视音频编码引擎模块、CPU模块;存储器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CPU模块和磁盘阵列模块。
1.3城域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2类: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城域服务器。其中,节点交换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交换引擎模块和CPU模块;城域服务器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交换引擎模块和CPU模块构成。
2、视联网数据包定义
2.1接入网数据包定义
接入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保留字节、payload(PDU)、CRC。
如下表所示,接入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DA | SA | Reserved | Payload | CRC |
其中:
目的地址(DA)由8个字节(byte)组成,第一个字节表示数据包的类型(例如各种协议包、组播数据包、单播数据包等),最多有256种可能,第二字节到第六字节为城域网地址,第七、第八字节为接入网地址;
源地址(SA)也是由8个字节(byte)组成,定义与目的地址(DA)相同;
保留字节由2个字节组成;
payload部分根据不同的数据报的类型有不同的长度,如果是各种协议包的话是64个字节,如果是单组播数据包话是32+1024=1056个字节,当然并不仅仅限于以上2种;
CRC有4个字节组成,其计算方法遵循标准的以太网CRC算法。
2.2城域网数据包定义
城域网的拓扑是图型,两个设备之间可能有2种、甚至2种以上的连接,即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和节点交换机、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之间都可能超过2种连接。但是,城域网设备的城域网地址却是唯一的,为了精确描述城域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引入参数:标签,来唯一描述一个城域网设备。
本说明书中标签的定义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标签的定义类似,假设设备A和设备B之间有两个连接,那么数据包从设备A到设备B就有2个标签,数据包从设备B到设备A也有2个标签。标签分入标签、出标签,假设数据包进入设备A的标签(入标签)是0x0000,这个数据包离开设备A时的标签(出标签)可能就变成了0x0001。城域网的入网流程是集中控制下的入网过程,也就意味着城域网的地址分配、标签分配都是由城域服务器主导的,节点交换机、节点服务器都是被动的执行而已,这一点与MPLS的标签分配是不同的,MPLS的标签分配是交换机、服务器互相协商的结果。
如下表所示,城域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DA | SA | Reserved | 标签 | Payload | CRC |
即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保留字节(Reserved)、标签、payload(PDU)、CRC。其中,标签的格式可以参考如下定义:标签是32bit,其中高16bit保留,只用低16bit,它的位置是在数据包的保留字节和payload之间。
基于视联网的上述特性,提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根据视联网终端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生成多个命令包,使得每个命令包针对一个分控设备,且每个命令包中具有针对各个要进行视联网业务的视联网终端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依据上述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对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带宽管控。从而避免同时进行多个视联网业务时网络带宽利用率不高,造成某些业务带宽占据过大而影响其他视联网业务进行的问题。
参考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流量管理系统,所述流量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客户端、主控设备及与主控设备连接的多个分控设备;所述分控设备通信连接多个视联网终端。
如图5所示,所述流量管理系统应用在64位视联网中,该64位视联网中包括多个主控设备、与每个主控设备通信连接的多个分控设备,与每个分控设备通信连接的视联网终端,每个主控设备与多个与其通信连接的分控设备组成一个自治云。这样,在64位视联网中便包括了多个自治云,实际中,一个自治云可以部署在一个区域,以实现该区域的视联网覆盖,多个自治云便构成了覆盖范围广的树形视联网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设备可以具有两个网络接口,分别为视联网网络接口及互联网网络接口,该主控设备可以通过视联网网络接口与各分控设备进行视联网网络通信,可以通过互联网网络接口与管理客户端进行互联网网络通信,管理客户端可以理解为是安装在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上的应用软件,以用于对各个自治云中的带宽进行分配。
参考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所述管理客户端根据所述多个视联网终端各自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生成多个命令包。
其中,所述命令包中携带交换网络标识、多个端口地址及与每个端口地址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客户端可以预先获得多个视联网终端自身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具体而言,在每个视联网终端要进行视联网业务之前,可以向管理客户端申请自己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这样,管理客户端则可以根据各个视联网终端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为其分配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以及,根据视联网终端所属的分控设备以及视联网终端在分控设备上被分配的端口地址,生成命令包。
其中,组播包带宽阈值可以理解为是视联网内传输的组播数据包所占据的带宽阈值,单播包带宽阈值可以理解为是视联网内传输的单播数据包所占据的带宽阈值。实际中,在视联网内要进行视频会议业务时,每一个视联网终端采集的音视频数据需要传输给会议中的其他多个视联网终端,是点对多点的传输,则在视频会议业务中传输的数据包可以被称为组播数据包。在视联网内进行监控视频调取时,一个视联网终端可能调取一个监控视频,是点对点的传输,则在监控调取业务中传输的数据包可以被称为单播数据包。
其中,交换网络标识可以理解为是视联网终端所属的自治云的网络标识,视联网终端在申请视联网业务时,可以携带上自己所属的自治云的交换网络标识。端口地址可以理解为分控设备为每个视联网终端分配的端口的地址,一个端口地址可以唯一对应一个视联网终端。因多个视联网终端可以属于同一自治云,则多个视联网终端可以具有相同的交换网络标识,则管理客户端在可以将具有相同交换网络标识的多个视联网终端各自设置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放进一个命令包,进而生成针对每一个分控设备的命令包。本实施例中,该命令包是符合互联网协议的命令包。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依据视联网终端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设置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则视联网终端进行的视联网业务不同,随之也具有不同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使得带宽分配与视联网业务相适配,实现了依据视联网业务对网络带宽进行充分利用。
步骤602,所述管理客户端将所述多个命令包发送至所述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用于依据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将各所述命令包分别发送给各所述分控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因每一个命令包针对一个分控设备,则管理客户端可以将多个命令包均发给主控设备,由主控设备将多个命令包分发给分控设备。具体地,可以根据命令包中的交换网络标识,确定命令包所属的自治云,并将命令包发送给该自治云中的分控设备。
其中,管理客户端采用互联网协议将命令包传输给主控设备,主控设备可以将该命令包的互联网协议包头替换为视联网协议包头后,依据交换网络标识,将替换协议包头后的命令包分发给各分控设备。
步骤603,所述分控设备接收所述命令包,并对所述命令包进行生效。
步骤604,所述分控设备接收与自身通信连接的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并依据生效后的命令包,确定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的第一端口地址,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地址对应的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及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分控设备在接收到各自的命令包时,可以对该命令包进行解析生效,命令包生效后,分控设备便可以根据生效的命令对自身各端口上上传的数据包进行带宽管控。
其中,第一视联网终端可以理解为是连接至分控设备的多个视联网终端的任意一个视联网终端。分控设备在生效命令包后,接收到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时,可以确定为该视联网终端所分配的第一端口地址,确定到第一端口地址后,则可以确定为该视联网终端当前进行的视联网业务所设置的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及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进而可以根据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及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带宽管控。
具体地,若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是组播数据包,则第一视联网终端的该数据包要发送给多个目标设备,其进行的视联网业务可能是视频会议业务或直播业务,则进入步骤605,若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是单播数据包,则第一视联网终端的该数据包要发送给单个的目标设备,其进行的视联网业务可能是监控调取业务或点对点可视电话业务,则可以进入步骤606。
步骤605,在所述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时,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可以用于实现依据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数据包进行带宽上的限制。具体而言,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可以实现在转发该数据包至目标设备时,将转发的该数据包所占用的网络带宽限制在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之下,以避免转发的该数据包超出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而占用过多网络带宽。
步骤606,在所述数据包为单播数据包时,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带宽管控处理可以用于实现依据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数据包进行带宽上的限制。具体而言,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可以实现在转发该数据包至目标设备时,将转发的该数据包所占用的网络带宽限制在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之下,以避免转发的该数据包超出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而占用过多网络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组播包带宽阈值可以大于单播包带宽阈值,相应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可以大于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这样,可以保证需要传输组播数据包的视联网业务获得较大的带宽上限,可以优先满足视联网高清视频会议的正常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管理客户端根据各个视联网终端各自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设置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进而生成包括交换网络标识、多个端口地址及与每个端口地址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的命令包,分控设备在获取到自身的命令包时,可以对自身连接的视联网终端上传的组播数据包及单播数据包进行带宽管控,以实现各视联网终端在进行不同的视联网业务时,被分配的带宽阈值不同,进而提高了视联网内带宽的利用效率,可以保证同时进行多个视联网业务时,某些业务带宽占用过大,而造成网络带宽被占用,使得没有足够的网络带宽供其他视联网业务使用,进而造成其他视联网业务不能正常进行的问题。
并且,由于每个分控设备都按照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对连接的各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带宽管控,使得每个分控设备发送到视联网中的数据包都是经过带宽管控后的数据包,进而使得每个分控设备接收到的其他分控设备转发过来的数据包也是经过带宽管控后的数据包,从而提高了视联网内对数据包进行带宽管控的效率。
结合以上实施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605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51,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
步骤6052,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丢弃所述数据包。
步骤6053,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的方式是,在数据包当前占用的带宽超过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则直接丢弃该数据包,进而分控设备不对该数据包进行转发,以使该超额的数据包不进入到视联网中占用网络带宽,从而保证未超额的数据包可以有足够的网络带宽进行传输,以保证视联网业务的正常进行。
在数据包当前占用的带宽未超过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则将该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其中,可以根据数据包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将该数据包转发至其他分控设备,或转发至该分控设备连接的其他视联网终端。
相应地,步骤605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61,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步骤6062,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丢弃所述数据包。
步骤6063,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上述步骤6061、6062及步骤6063分别与步骤6051、6052及步骤6053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执行的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在组播数据包超过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被丢弃;以及,执行的第二带宽管控处理在单播数据包超过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时,被丢弃;使得超额的数据包不被转发以不占用网络带宽,从而保证其他视联网业务中的数据包能具有正常的网络带宽可以使用,以保证其他视联网业务的正常进行。
结合以上实施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605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51’,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
步骤6052’,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相对应的第一包大小,并在所述数据包中保留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丢弃多个第二组播子数据包。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的总大小与所述第一包大小适配;所述多个第二组播子数据包为所述数据包中保留所述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后剩余的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包中可以包括多个子数据包,对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的方式是,在确定到组播数据包所占用的带宽超过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可以将数据包中的一部分子数据包予以保留,并将保留的该部分子数据包进行转发。该保留的多个子数据包被称为第一组播子数据包,且该保留的多个子数据包的总的大小与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应的第一包大小相同,或略小于第一包大小。则数据包中未被保留的其他子数据包则被丢弃,该被丢弃的其他子数据包成为第二组播子数据包。
可选地,每个字数据包具有包序列号,分控设备在保留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时,可以按照包序列号的先后顺序,保留并转发序列号在前的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则剩余的多个第二组播子数据包则被丢弃。
示例地,如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为100Mbit/s,但是组播数据包所占用的带宽为300Mbit/s,该组播数据包有3000个子数据包,每个子数据包的大小为1012Kbit;则分控设备可以将组播数据包中的前面100个子数据包保留,该100个子数据包的总大小为100Mbit/s,并丢弃其余的200个子数据包。这样,以视联网业务为视频会议业务为例,组播数据包中的数据为音视频数据,这样在某个组播数据包超过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仍然能使接收端接收到该数据包的部分数据,避免丢失过多音视频数据时,造成的画面丢失过多,视频卡顿等问题。
步骤6053’,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在确定到组播数据包所占用的带宽未超过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则对该数据包进行转发。
步骤606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61’,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步骤6062’,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相对应的第二包大小,并在所述单播数据包中保留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对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进行转发,以及,丢弃多个第二单播子数据包;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的总大小与所述第二包大小适配;所述多个第二单播子数据包为所述单播数据包中保留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后剩余的数据包。
步骤6063’,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上述步骤6061’、6062’及步骤6063’分别与步骤6051’、6052’及步骤6053’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执行的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在组播数据包超过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仍然保留总大小未超过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的部分子数据包,丢弃组播数据包中的其余子数据包。可以减小在数据包超过带宽阈值时被丢弃的数据大小,避免数据包丢失过多,造成的直视联网业务卡顿等问题,进而保证了每个视联网业务能够正常进行。
结合以上实施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601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1,所述管理客户端获取各所述分控设备的视联网业务信息。
其中,所述视联网业务信息中包括交换网络标识、多个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业务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客户端可以通过主控设备获取各个分控设备的视联网业务信息,具体地,每个分控设备都可以预先在主控设备中进行注册,每个视联网终端可以预先在自己所属的分控设备中注册,开展业务时,可以通过视联网终端向分控设备发出视联网业务申请,进而分控设备可以将各个视联网终端发出的视联网业务申请转换为视联网业务信息发送给主控设备,由管理客户端定期向主控设备请求上述视联网业务信息。
其中,业务标识可以理解为是视联网终端当前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的标识,比如,业务标识为“视频会议”,则表征的是视联网业务是视联网视频会议业务。
步骤6012,所述管理客户端依据所述业务标识的优先级顺序,对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排序。
实际中,每一个视联网业务在视联网中均具有各自的优先级级别,则各个业务标识也具有各自的优先级级别,管理客户端可以依据业务标识的有线顺序,对各个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排序,实际中,优先级级别高的业务标识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可以排列在前,优先级级别次之的业务标识所对应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可以排列在后。
步骤6013,所述管理客户端对排序后的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展示,并根据用户依次对展示中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的带宽设置操作,获取所述设置操作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其中,排列在前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均大于排列在后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客户端可以以列表形式向用户展示排序后的各视联网终端标识,可以方便用户直观了解要进行要级别的视联网业务的视联网终端。实际中,优先级别高的视联网业务需要较多的网络带宽,优先级低的视联网业务需要的网络带宽较小,则用户可以依次对各个视联网终端按照其业务标识的优先级进行带宽阈值设置。
具体实施时,在以列表形式展示各视联网终端标识时,可以在该展示界面上配置与视联网终端标识一对一的操作控件,以方便用户通过该操作控件设置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步骤6014,采用各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生成命令包。
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客户端可以将具有相同交换网络标识的多个视联网终端标识、及用户针对各视联网终端标识设置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进行聚类,从而根据该聚类,生成命令包,每一个命令包具有一个唯一的交换网络标识。这样,便于主控设备按照交换网络标识,将各个命令包分发给分控设备。
结合以上实施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包具有包标识,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0,依据所述包标识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视联网终端与分控设备基于视联网协议进行通信,所述数据包为符合视联网协议的数据包,因视联网是以太网的高级形态,其基于二层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因此视联网协议也是基于二层网络的协议,其采用MAC地址寻址。因此在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中用MAC地址寻址。其次,在视联网业务中,一般采用视联网号码建立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通信绑定关系,因此,在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中可以包括该视联网号码,进而服务器根据视联网号码所建立的通信绑定关系,确定该数据包的接收端。
本发明实施例,考虑到需要在确定视联网号码所建立的通信绑定关系转发该数据包之前,对数据包进行带宽管控,因此,采用包标识区分数据包是一对多的组播数据包还是一对一的单播数据包。具体地,视联网终端在视联网业务中发送该数据包时,视联网终端可以根据视联网业务类型为该数据包添加上包标识。
如,视联网业务是视频会议业务,则该数据包的包标识可以是“组播”以标识该数据包要发给多个接收端。又如,视联网业务是可视电话业务,则该数据包的包标识可以是“单播”以标识该数据包要发给单个的接收端。
相应地,步骤605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包标识为组播包标识时,所述分控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组播数据包,并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
相应地,步骤606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包标识为单播包标识时,所述分控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单播数据包,并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
结合以上实施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6,在所述包标识为业务包标识时,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普通业务数据包,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实际中,视联网业务除网络带宽要求较高的音视频业务外,还有其他网络带宽要求不高的业务,如监控设备管理业务中的控制指令的传输、监控信息读取等,对于这些业务,则用业务包标识表示该数据包为普通数据包,占用网络带宽较小,分控设备则可以对该数据包直接转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对于网络带宽要求较低的普通业务数据包进行直接转发,提高普通业务数据包的发送效率,优化了根据视联网业务进行带宽管控的策略,使得带宽管理更为智能,进一步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考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装置的框图,所述装置应用于流量管理系统,所述流量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客户端、主控设备及与主控设备连接的多个分控设备;所述分控设备通信连接多个视联网终端,所述装置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命令包生成模块701,位于所述管理客户端,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视联网终端各自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生成多个命令包;其中,所述命令包中携带交换网络标识、多个端口地址及与每个端口地址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命令包发送模块702,位于所述管理客户端,用于将所述多个命令包发送至所述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用于依据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将各所述命令包分别发送给各所述分控设备;
命令包生效模块703,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命令包,并对所述命令包进行生效;
数据包确定模块704,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接收与自身通信连接的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并依据生效后的命令包,确定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的第一端口地址,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地址对应的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及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第一执行模块705,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在所述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时,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
第二执行模块706,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在所述数据包为单播数据包时,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执行模块705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
第一数据包丢弃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丢弃所述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未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所述第二执行模块706可以包括一下单元: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第二数据包丢弃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时,丢弃所述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未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可选地,所述数据包中包括多个子数据包,所述第一执行模块705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
第一数据包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相对应的第一包大小,并在所述数据包中保留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丢弃多个第二组播子数据包;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的总大小与所述第一包大小适配;所述多个第二组播子数据包为所述数据包中保留所述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后剩余的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所述第二执行模块706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第二数据包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相对应的第二包大小,并在所述单播数据包中保留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对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进行转发,以及,丢弃多个第二单播子数据包;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的总大小与所述第二包大小适配;所述多个第二单播子数据包为所述单播数据包中保留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后剩余的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可选地,所述命令包生成模块701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业务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分控设备的视联网业务信息;其中,所述视联网业务信息中包括交换网络标识、多个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业务标识;
排序单元,用于依据所述业务标识的优先级顺序,对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排序;
设置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对排序后的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展示,并根据用户依次对展示中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的带宽设置操作,获取所述设置操作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其中,排列在前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均大于排列在后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命令包生成单元,用于采用各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生成命令包。
可选地,所述数据包具有包标识,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包类型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包标识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
所述第一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包标识为组播包标识时,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组播数据包,并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
所述第二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包标识为单播包标识时,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单播数据包,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转发模块,用于在所述包标识为业务包标识时,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普通业务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对于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视联网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视联网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视联网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视联网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视联网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视联网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视联网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视联网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装置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流量管理系统,所述流量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客户端、主控设备及与主控设备连接的多个分控设备;所述分控设备通信连接多个视联网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管理客户端根据所述多个视联网终端各自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生成多个命令包;其中,所述命令包中携带交换网络标识、多个端口地址及与每个端口地址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所述管理客户端将所述多个命令包发送至所述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用于依据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将各所述命令包分别发送给各所述分控设备;
所述分控设备接收所述命令包,并对所述命令包进行生效;
所述分控设备接收与自身通信连接的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并依据生效后的命令包,确定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的第一端口地址,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地址对应的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及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在所述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时,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
在所述数据包为单播数据包时,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
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丢弃所述数据包;
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丢弃所述数据包;
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中包括多个子数据包,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
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相对应的第一包大小,并在所述数据包中保留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丢弃多个第二组播子数据包;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的总大小与所述第一包大小适配;所述多个第二组播子数据包为所述数据包中保留所述多个第一组播子数据包后剩余的数据包;
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二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所述分控设备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若是,则所述分控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相对应的第二包大小,并在所述单播数据包中保留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对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进行转发,以及,丢弃多个第二单播子数据包;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的总大小与所述第二包大小适配;所述多个第二单播子数据包为所述单播数据包中保留所述多个第一单播子数据包后剩余的数据包;
若否,则所述分控设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客户端根据所述多个视联网终端各自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生成多个命令包,包括:
所述管理客户端获取各所述分控设备的视联网业务信息;其中,所述视联网业务信息中包括交换网络标识、多个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业务标识;
所述管理客户端依据所述业务标识的优先级顺序,对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排序;
所述管理客户端对排序后的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展示,并根据用户依次对展示中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的带宽设置操作,获取所述设置操作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其中,排列在前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均大于排列在后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采用各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生成命令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具有包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包标识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
在所述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时,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在所述包标识为组播包标识时,所述分控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组播数据包,并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
在所述数据包为单播数据包时,所述分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包括:
在所述包标识为单播包标识时,所述分控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单播数据包,并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包标识为业务包标识时,所述分控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的类型为普通业务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7.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流量管理系统,所述流量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客户端、主控设备及与主控设备连接的多个分控设备;所述分控设备通信连接多个视联网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命令包生成模块,位于所述管理客户端,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视联网终端各自要进行的视联网业务生成多个命令包;其中,所述命令包中携带交换网络标识、多个端口地址及与每个端口地址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命令包发送模块,位于所述管理客户端,用于将所述多个命令包发送至所述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用于依据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将各所述命令包分别发送给各所述分控设备;
命令包生效模块,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命令包,并对所述命令包进行生效;
数据包确定模块,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接收与自身通信连接的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并依据生效后的命令包,确定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的第一端口地址,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地址对应的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及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第一执行模块,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在所述数据包为组播数据包时,依据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一带宽管控处理;
第二执行模块,位于所述分控设备,用于在所述数据包为单播数据包时,依据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对所述数据包执行第二带宽管控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
第一数据包丢弃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丢弃所述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未超过所述第一组播包带宽阈值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所述第二执行模块包括,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
第二数据包丢弃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时,丢弃所述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占用的带宽未超过所述第一单播包带宽阈值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转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包生成模块包括:
业务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分控设备的视联网业务信息;其中,所述视联网业务信息中包括交换网络标识、多个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业务标识;
排序单元,用于依据所述业务标识的优先级顺序,对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排序;
设置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对排序后的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展示,并根据用户依次对展示中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进行的带宽设置操作,获取所述设置操作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其中,排列在前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均大于排列在后的视联网终端标识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
命令包生成单元,用于采用各所述交换网络标识、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及与各所述视联网终端标识各自对应的组播包带宽阈值及单播包带宽阈值,生成命令包。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3754.6A CN110519119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3754.6A CN110519119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19119A true CN110519119A (zh) | 2019-11-29 |
CN110519119B CN110519119B (zh) | 2020-11-13 |
Family
ID=6862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03754.6A Active CN110519119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19119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1059A (zh) * | 2019-12-04 | 2020-05-08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163169A (zh) * | 2019-12-30 | 2020-05-15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1431966A (zh) * | 2020-02-21 | 2020-07-17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478793A (zh) * | 2020-03-05 | 2020-07-31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669333A (zh) * | 2020-04-28 | 2020-09-15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311610A (zh) * | 2020-12-25 | 2021-02-02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非ip体系下实现qos保障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4793323A (zh) * | 2021-01-25 | 2022-07-26 |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 广播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5633197A (zh) * | 2022-09-15 | 2023-01-20 | 海南乾唐视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数据的分流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3397A (zh) * | 2006-06-20 | 2007-09-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
CN101127708A (zh) * | 2007-09-25 | 2008-02-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用户实现分时分级带宽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212395A (zh) * | 2006-12-28 | 2008-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单播和多播带宽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2195884A (zh) * | 2011-05-26 | 2011-09-21 | 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流控制方法及视频流控制器 |
CN102333041A (zh) * | 2009-03-05 | 2012-0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纳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
US20120195201A1 (en) * | 2011-02-02 | 2012-08-02 | Alaxala Networks Corporation | Bandwidth policing apparatus and packet relay apparatus |
CN102647339A (zh) * | 2012-03-20 | 2012-08-2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交换机的端口配置方法和接入交换设备 |
US9402107B2 (en) * | 2013-03-15 | 2016-07-26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multicast and unicast content in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CN107547416A (zh) * | 2016-06-28 | 2018-0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786456A (zh) * | 2016-08-26 | 2018-03-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分组交换设备及用户设备 |
CN109862439A (zh) * | 2019-01-29 | 2019-06-07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2019
- 2019-07-31 CN CN201910703754.6A patent/CN1105191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3397A (zh) * | 2006-06-20 | 2007-09-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
CN101212395A (zh) * | 2006-12-28 | 2008-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单播和多播带宽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1127708A (zh) * | 2007-09-25 | 2008-02-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用户实现分时分级带宽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333041A (zh) * | 2009-03-05 | 2012-0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纳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
US20120195201A1 (en) * | 2011-02-02 | 2012-08-02 | Alaxala Networks Corporation | Bandwidth policing apparatus and packet relay apparatus |
CN102195884A (zh) * | 2011-05-26 | 2011-09-21 | 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流控制方法及视频流控制器 |
CN102647339A (zh) * | 2012-03-20 | 2012-08-2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交换机的端口配置方法和接入交换设备 |
US9402107B2 (en) * | 2013-03-15 | 2016-07-26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multicast and unicast content in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CN107547416A (zh) * | 2016-06-28 | 2018-0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786456A (zh) * | 2016-08-26 | 2018-03-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分组交换设备及用户设备 |
CN109862439A (zh) * | 2019-01-29 | 2019-06-07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1059A (zh) * | 2019-12-04 | 2020-05-08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163169A (zh) * | 2019-12-30 | 2020-05-15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1163169B (zh) * | 2019-12-30 | 2024-02-23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1431966A (zh) * | 2020-02-21 | 2020-07-17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478793B (zh) * | 2020-03-05 | 2023-05-12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478793A (zh) * | 2020-03-05 | 2020-07-31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669333A (zh) * | 2020-04-28 | 2020-09-15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669333B (zh) * | 2020-04-28 | 2024-09-27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311610A (zh) * | 2020-12-25 | 2021-02-02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非ip体系下实现qos保障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2311610B (zh) * | 2020-12-25 | 2021-05-18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非ip体系下实现qos保障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4793323A (zh) * | 2021-01-25 | 2022-07-26 |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 广播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4793323B (zh) * | 2021-01-25 | 2023-06-27 |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 广播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5633197A (zh) * | 2022-09-15 | 2023-01-20 | 海南乾唐视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数据的分流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19119B (zh) | 2020-1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19119A (zh) | 基于视联网的带宽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8881361B (zh) |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8632559B (zh) |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737768A (zh) | 一种基于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 |
CN110198345A (zh) | 一种数据请求方法、系统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09617956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9474715A (zh) |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 |
CN109120879A (zh) | 一种视频会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
CN109547728A (zh) | 一种录播源入会以及会议录播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9768963A (zh) |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会议开启方法及系统 | |
CN110475125A (zh) | 视频转码方法和装置 | |
CN110225083A (zh) | 基于视联网的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 |
CN110266577A (zh) |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和视联网系统 | |
CN109491783A (zh) | 一种内存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 |
CN110062194A (zh) | 一种音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09347930A (zh) |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0351573A (zh) | 虚拟礼物赠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10062285A (zh) | 一种通信设备运行参数监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0022500A (zh) | 一种丢包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9121017A (zh) | 一种视联网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 |
CN109698859A (zh) |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 |
CN109525635A (zh) | 一种内存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 |
CN108881140A (zh) |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文件下载方法及装置 | |
CN110267110A (zh) |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并发点播处理方法和系统 | |
CN109600567A (zh) | 一种视频会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0 Address after: 571924 building C07, Zone C, Hainan Ecological Software Park, hi tech 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Zone, old town,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nan Shil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Qinglong Hutong 1 Song Hua Building A1103-1113 Patentee before: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