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5406A - 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5406A
CN110515406A CN201910901716.1A CN201910901716A CN110515406A CN 110515406 A CN110515406 A CN 110515406A CN 201910901716 A CN201910901716 A CN 201910901716A CN 110515406 A CN110515406 A CN 110515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car
electronic component
integrate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17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da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17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54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5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54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03D1/0005Woven fabrics for safety belt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5/00Control of light, e.g. intensity, colour or phase
    • G05D25/02Control of light, e.g. intensity, colour or 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10B2403/024Fabric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compounds
    • D10B2403/0243Fabric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compounds enhancing functional properties
    • D10B2403/02431Fabric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compounds enhancing functional properties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sensors or switch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37Vehicle, car, auto, wheelchair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和/或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其中,所述电子元件为传感器和/或发光体,所述电子元件集成在织造所述车内织物的原丝内。本申请扩展当前车内织物的功能,通过车内织物实现人机交流。可以通过车内织物检测信息,并通过车内织物进行发光以向乘员传递信息。由于电子元件集成在车内织物内,因此,其与车的整体能够达到完全融合。

Description

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驾驶技术日新月异。智能驾驶一般通过传感器检测各种信息,通过发光体向乘员提供信息,从而实现人机交流。
然而,现有的传感器和发光体一般直接设置在车身上,无法与车整体匹配,检测和显示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传感器和发光体的检测和显示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和/或
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
其中,所述电子元件为传感器和/或发光体,所述电子元件集成在织造所述车内织物的原丝内。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人体生理信息。
具体的,还包括:
如果所述人体生理信息满足预设的告警条件,则执行告警操作。
具体的,所述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具体包括:
将获取的人体生理信息与预设的多个模式进行匹配检测,获取与所述人体生理信息匹配的模式对应的健康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健康发光模式发光。
具体的,所述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具体包括:
响应于氛围营造请求,获取预设的氛围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氛围发光模式发光。
具体的,所述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具体包括:
获取车辆环境信息,获取与所述车辆环境信息匹配的环境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环境发光模式发光。
具体的,所述车内织物为安全带,所述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具体包括:
响应于安全带插入锁扣且车辆发动,则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和/或
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
其中,所述电子元件为传感器和/或发光体,所述电子元件集成在织造所述车内织物的原丝内。
具体的,所述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人体生理信息;
如果所述人体生理信息满足预设的告警条件,则执行告警操作。
具体的,所述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具体包括:
将获取的人体生理信息与预设的多个模式进行匹配检测,获取与所述人体生理信息匹配的模式对应的健康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健康发光模式发光;或者
响应于氛围营造请求,获取预设的氛围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氛围发光模式发光;或者
获取车辆环境信息,获取与所述车辆环境信息匹配的环境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环境发光模式发光。
本申请扩展当前车内织物的功能,通过车内织物实现人机交流。可以通过车内织物检测信息,并通过车内织物进行发光以向乘员传递信息。由于电子元件集成在车内织物内,因此,其与车的整体能够达到完全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车内织物的制造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集成电子元件的车内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1,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和/或
步骤S102,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
其中,所述电子元件为传感器和/或发光体,所述电子元件集成在织造所述车内织物的原丝内。
具体来说,车内织物可以为安全带,座椅面套、包覆门扶手、包覆中央扶手、包覆立柱、包覆仪表板、顶棚等车内涉及织物应用的部位。电子元件集成在织造所述车内织物的原丝内。通过步骤S101获取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并通过步骤S102控制电子元件发光。
与电子元件的通信可以采用无线方式实现,通过与传感器和/或发光体集成的无线通讯模块,采用蓝牙、无线局域网(WIFI)、移动通信网等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电子元件可以通过集成在原丝内的电源线进行供电。
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震动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发光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零件:激光灯、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灯、发光二极管珠(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
如图5所示为车内织物的制造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501,聚合物前处理,得到经过前处理(干燥等处理)的聚合物粉末;
步骤S502,传感器与发光体在导电丝上交替串联,每两个相邻的传感器或发光体之间距离基本相等;
步骤S503,聚合物粉末通过喷粉设备在雏形原丝上形成一层保护层;
步骤S504,雏形原丝通过聚合物熔体池,通过喷丝板成型,然后定型及后续拉伸、热定形、上油、卷绕等后处理得到纺丝;
步骤S505,纺丝经过空气冷却后得到定型原丝;
步骤S506,定型原丝基于传统的编织生产工艺,通过特定的编织和设计,生产出符合产品要求的织带。
通过上述方式生产出如图6所示集成电子元件的车内织物6,包括:多条编织成型的定型原丝5,每条所述定型原丝5内包括导电丝1,所述导电丝1上串联电子元件2,且串联电子元件的导电丝外包覆聚合物3。
该车内织物,即可以执行步骤S101和/或步骤S102实现人机交流。
本申请实施例扩展当前车内织物的功能,通过车内织物实现人机交流。可以通过车内织物检测信息,并通过车内织物进行发光以向乘员传递信息。由于电子元件集成在车内织物内,因此,其与车的整体能够达到完全融合。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201,响应于安全带插入锁扣且车辆发动,则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人体生理信息。
具体来说,人体生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体的体温、心率、血压等。
步骤S202,如果所述人体生理信息满足预设的告警条件,则执行告警操作。
具体来说,告警操作可以是通过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通过进行发光告警,或者在车内的中控屏等屏幕上显示即时信息和语音提醒。
步骤S203,将获取的人体生理信息与预设的多个模式进行匹配检测,获取与所述人体生理信息匹配的模式对应的健康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健康发光模式发光。
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匹配乘员情绪变化的车内织物颜色变化。乘员情绪变化可以基于乘员的人体生理信息状态的综合分析,例如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人体生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控制,车内织物可以显示蓝色等冷色调影响乘员尽快平复情绪,车内织物可以显示暗弱的暖色调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步骤S204,响应于氛围营造请求,获取预设的氛围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氛围发光模式发光。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可以实现车内织物的内饰氛围营造。,通过整车控制器,车内织物可以与内饰氛围灯协调显示,达到高品质内饰氛围效果的营造。
步骤S205,获取车辆环境信息,获取与所述车辆环境信息匹配的环境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环境发光模式发光。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综合的车辆环境和乘员状态分析,车内织物可以作为一个执行器,通过整车MCU的控制,发光体可以发出持续红色或三色(红、绿、蓝)跳动,提醒乘员提高注意力或预警周边的危险,可以给与乘员视觉提醒。
其中,所述电子元件为传感器和/或发光体,所述电子元件集成在织造所述车内织物的原丝内。
具体来说,发光体可以采用RGB三色灯,通过微控制单元控制可以实现车内织物的颜色和亮度灯任意显示。
本实施例可以实时监测乘员生理信息参数。通过车内织物内部集成的生物传感器,在乘员佩戴安全带的时候,可以实时持续监测乘员的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体温,通过综合健康分析,给出健康建议。同时,本实施例产品可以实现车内织物的颜色变化。车内织物集成了RGB三色灯,通过MCU控制可以实现车内织物的颜色和亮度灯任意显示。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301,乘员佩戴安全带,锁舌插入锁扣后,并且发动车辆后,接通电源,织带检测系统开始工作。佩戴安全带和发动车辆缺一不可。
佩戴安全带后,传感器与人体胸部紧密接触,一般仅间隔衣服的厚度,传感器可测量人体的体温、心率、血压。
步骤S302,通过安全带的体温传感器采集乘员体温信息。
每次安全带启动工作后,会进行初始化设置,基于检测到的人体温度信息,MCU基于传感器前三分钟内采集到温度信息进行初始化设定,基于采集到的参数平均值设置初始值为人体标准温度37℃,系统检测精度为0.1~0.5℃。初始值及检测精度可标定调整。
步骤S302,通过安全带的心率传感器采集乘员心率信息。初始设置心率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参考医学数据,可标定调整),系统检测精度为1~5次/分,可标定调整。
步骤S303,通过安全带的血压传感器采集乘员血压信息。MCU基于传感器前三分钟内采集到人体血压信息进行初始化设定,基于采集到的参数平均值设置初始值为人体标准收缩压为90~140mmHg和舒张压60~90mmHg(参考医学数据,可标定调整),系统检测精度为5~10mmHg,可标定调整。
步骤S304,安全带织带系统启动工作后,MCU通过调整发光体不同的RGB三色的颜色配比控制织带显示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步骤S305,响应于氛围营造请求,基于整车控制器输入给安全带系统MCU的信号,MCU控制发光体显示与整车匹配的内饰氛围效果。
步骤S306,基于上述采集到的体温信息,若连续一分钟内的体温变化超过预设体温变化阈值或与初始体温值变化超过预设体温变化阈值,则MCU控制发光体显示高亮红色并连续跳动,并在大屏上显示及时信息和语音提醒。体温变化值、颜色、亮度、跳动周期可标定调整。
步骤S307,基于上述采集到的人体心率信息,若连续一分钟内的心率变化超出初始设置的心率正常范围上限或下限值,则MCU控制发光体显示高亮红色并连续跳动,并在大屏上显示及时信息和语音提醒。心率变化值、颜色、亮度、跳动周期可标定调整。
步骤S308,基于上述采集到的人体心率信息,若连续一分钟内的心率变化超过预设心率告警频率阈值(心率值仍在正常范围内),若心率为升高,则MCU控制发光体显示淡蓝色并缓慢呼吸跳动,影响乘员尽快恢复情绪,若心率值为降低,则MCU控制发光体显示亮黄色并连续呼吸跳动,影响乘员提高兴奋度。心率变化值、颜色、亮度、跳动周期可标定调整。
步骤S309,基于上述采集到的人体血压信息,若连续一分钟内的血压变化超出初始设置的血压正常范围上限或下限值,则MCU控制发光体显示高亮红色并连续跳动,并在大屏上显示及时信息和语音提醒。
舒张压和收缩压任一异常均会激活系统,血压变化值、颜色、亮度、跳动周期可标定调整。
步骤S310,基于上述采集到的人体血压信息,若连续一分钟内的血压变化超过血压告警变化阈值(血压值仍在正常范围内),若血压值为升高,则MCU控制发光体显示淡蓝色并缓慢呼吸跳动,影响乘员尽快恢复情绪,若血压值为降低,则MCU控制发光体显示亮黄色并连续呼吸跳动,影响乘员提高兴奋度。舒张压和收缩压任一变化均会激活系统,血压变化值、颜色、亮度、跳动周期可标定调整。
步骤S311,通过综合的车辆环境和乘员状态分析,整车控制器输入给安全带MCU相关信号后,安全带MCU可以控制发光体发出三色(红、绿、蓝)跳动效果,提醒乘员提高注意力或预警周边的危险。颜色、亮度、跳动周期可标定调整。
优选地,此系统设置一键重启和系统关闭开关,提升驾乘感知。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集成RGB的发光二极管珠的安全带织带,通过MCU控制,可以实现安全带织带红色显示和亮度的调节。基于集成人体生理信息传感器的安全带织带,在乘员佩戴安全带后,可以实时采集乘员的生理信息,通过整车控制器的处理及无线通讯的交互,实现整车大数据的共享及分析执行。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401;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4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402;其中,
所述存储器402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和/或
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
其中,所述电子元件为传感器和/或发光体,所述电子元件集成在织造所述车内织物的原丝内。
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401为例。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403和显示装置404。
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输入装置403及显示装置4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4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图1至图3所示的方法流程。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执行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03可接收输入的用户点击,以及产生与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显示装置4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在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02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401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扩展当前车内织物的功能,通过车内织物实现人机交流。可以通过车内织物检测信息,并通过车内织物进行发光以向乘员传递信息。由于电子元件集成在车内织物内,因此,其与车的整体能够达到完全融合。
本申请一实施例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人体生理信息;
如果所述人体生理信息满足预设的告警条件,则执行告警操作;
将获取的人体生理信息与预设的多个模式进行匹配检测,获取与所述人体生理信息匹配的模式对应的健康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健康发光模式发光;
响应于氛围营造请求,获取预设的氛围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氛围发光模式发光;
获取车辆环境信息,获取与所述车辆环境信息匹配的环境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环境发光模式发光。
本实施例可以实时监测乘员生理信息参数。通过车内织物内部集成的生物传感器,在乘员佩戴安全带的时候,可以实时持续监测乘员的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体温,通过综合健康分析,给出健康建议。同时,本实施例产品可以实现车内织物的颜色变化。车内织物集成了RGB三色灯,通过MCU控制可以实现车内织物的颜色和亮度灯任意显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和/或
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
其中,所述电子元件为传感器和/或发光体,所述电子元件集成在织造所述车内织物的原丝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人体生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人体生理信息满足预设的告警条件,则执行告警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具体包括:
将获取的人体生理信息与预设的多个模式进行匹配检测,获取与所述人体生理信息匹配的模式对应的健康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健康发光模式发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具体包括:
响应于氛围营造请求,获取预设的氛围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氛围发光模式发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具体包括:
获取车辆环境信息,获取与所述车辆环境信息匹配的环境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环境发光模式发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织物为安全带,所述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具体包括:
响应于安全带插入锁扣且车辆发动,则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
8.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和/或
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
其中,所述电子元件为传感器和/或发光体,所述电子元件集成在织造所述车内织物的原丝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内织物的控制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的人体生理信息;
如果所述人体生理信息满足预设的告警条件,则执行告警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内织物的控制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发光,具体包括:
将获取的人体生理信息与预设的多个模式进行匹配检测,获取与所述人体生理信息匹配的模式对应的健康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健康发光模式发光;或者
响应于氛围营造请求,获取预设的氛围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氛围发光模式发光;或者
获取车辆环境信息,获取与所述车辆环境信息匹配的环境发光模式,控制集成在车内织物的电子元件采用所述环境发光模式发光。
CN201910901716.1A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05154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1716.1A CN110515406A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1716.1A CN110515406A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5406A true CN110515406A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31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1716.1A Pending CN110515406A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540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7403A (zh) * 2012-11-27 2015-08-12 佛吉亚汽车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集成传感器的车辆座椅
CN104859559A (zh) * 2014-12-22 2015-08-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内部环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7257384U (zh) * 2017-08-30 2018-04-20 南京纬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安全驾驶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CN208126407U (zh) * 2018-02-10 2018-11-20 青岛科技大学 基于软硬件协同图像处理的防疲劳驾驶系统
CN109642359A (zh) * 2017-06-14 2019-04-16 苹果公司 具有可调节外观的股线的织物物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7403A (zh) * 2012-11-27 2015-08-12 佛吉亚汽车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集成传感器的车辆座椅
CN104859559A (zh) * 2014-12-22 2015-08-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内部环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42359A (zh) * 2017-06-14 2019-04-16 苹果公司 具有可调节外观的股线的织物物品
CN207257384U (zh) * 2017-08-30 2018-04-20 南京纬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安全驾驶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CN208126407U (zh) * 2018-02-10 2018-11-20 青岛科技大学 基于软硬件协同图像处理的防疲劳驾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8201B2 (en) Wearable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unit
CN104905803B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情绪监控方法
CN103210355B (zh) 具有运动功能的可佩戴装置组件
CN104094591B (zh) 图像显示装置
JP2007279020A (ja) 装着型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着型電子機器を用いた生体測定装置
CN103608655A (zh) 具有年龄特定特征选择的温度计
US201800636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battery life of wireless earpiece
CN205919619U (zh) 一种冰箱显示组件
CN105404165B (zh) 一种控制面板及控制方法
TWI694411B (zh) 情緒交互裝置及方法
CN107889466A (zh) 用于提高人的警惕性的照明系统和方法
CN108944667A (zh) 监视系统
EP2934071A1 (en) Ligh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80110472A (ko) IoT기반 입체 감성조명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6848687B2 (ja) 乗物用照明装置
CN104202932B (zh) 可携式电子设备与其外壳智能变色方法
CN110515406A (zh) 一种车内织物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1988433B1 (ko) 바이오리듬 제공 앱과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감성 조명제어 시스템
KR20120011984A (ko) 엘이디를 이용한 시계
KR20150042023A (ko) 조명제어 시스템
TW200901822A (en) Indoor lighting control method with multi-function
CN108606800A (zh) 智能居家照顾的健康装置
CN212037494U (zh) 一种基于呼吸灯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8942122U (zh) 一种多功能腕带
KR20170007890A (ko) 스마트테라피 제공을 위한 led 조명 제어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2

Address after: Room 1402, basement and building T7, Nansha Jinmao Bay, No.01, jinmaozhong 2nd Street, Huangge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engda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03, basement and building T7, Nansha Jinmao Bay, No.01, Jinmao middle street, Huangge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Evergrand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