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3036A - 一种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智能终端及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智能终端及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3036A
CN110503036A CN201910776037.6A CN201910776037A CN110503036A CN 110503036 A CN110503036 A CN 110503036A CN 201910776037 A CN201910776037 A CN 201910776037A CN 110503036 A CN110503036 A CN 110503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module
fingerprint
electronic circuit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60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秀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760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30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3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3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智能终端及识别方法,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盖板和显示模组,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电容感应层,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电容感应层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识别模块,与所述电子线路连接,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到的电容信息进行识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能够实现全屏屏下指纹识别,识别率高,成本较低,技术方案简单易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智能终端及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智能终端及指纹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指纹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凹不平产生的纹线,纹线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不同的纹型。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最成熟且价格便宜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汽车、银行支付等领域均可应用。
传统的指纹识别组件单独设计在液晶显示屏下方,这种设计的缺点为因指纹芯片封装尺寸的限制,整机需要预留专用的空间用于放置指纹识别组件,一般的放置方案有手机正面底部、侧面及背部放置。其中,手机正面底部放置指纹识别组件,无法做到大屏占比,无法实现全面屏;手机侧面放置指纹识别组件,因指纹识别组件尺寸问题导致识别率低,影响用户体验;手机背面放置指纹识别组件,用户体验不理想。
全面屏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手机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手机的四个边框位置都是采用无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的显示区域。参见附图1,现有的全面屏智能终端,例如全面屏手机,多使用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方案,智能终端包括盖板10、位于盖板后的显示模组20及位于显示模组20后的光学指纹识别组件,该显示模组20为OLED屏幕。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的技术原理为:OLED屏幕像素间天生具有一定的间隔,能够保证光线透过,当用户手指按压屏幕时,OLED屏幕发出光线将手指区域照亮,照亮指纹的反射光线透过OLED屏幕像素的间隙返回到紧贴于屏下的光学指纹识别组件上。最终形成的图像通过与数据库中已存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进行识别判断,实现指纹识别。
由于TFT屏幕无法自发光,因此目前支持光学屏下指纹识别的产品都采用的是AMOLED屏幕。AMOLED屏幕相对TFT屏幕成本更贵,使用AMOLED屏幕将增加整机的成本。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成本较低且适用TFT屏幕和AMOLED屏幕的屏下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及具有该识别组件或指纹识别组件的智能终端,及相应的识别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适用TFT屏幕和AMOLED屏幕的屏下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及具有该识别组件或指纹识别组件的智能终端,及相应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组件,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盖板和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包括:
电容感应层,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电容感应层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
识别模块,与所述电子线路连接,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到的电容信息进行识别。
优选地,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转换为电容图谱。
优选地,所述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描绘出指纹图像。
优选地,所述电容感应层为ITO层,所述ITO层上蚀刻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
所述电子线路与所述识别模块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解锁信息;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识别模块连接,用于判断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出的信息与所述解锁信息是否匹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盖板和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
ITO层,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ITO层上蚀刻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子线路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到的电容信息识别出指纹信息。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解锁指纹信息;
所述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IC;
所述处理器与指纹识别IC连接,用于判断指纹识别IC识别出的指纹信息与所述存储器内存储的解锁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盖板通过热压接的方式连接,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ITO层上的电子线路形成连接;
所述ITO层上的所述电子线路呈网格状设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上述的识别组件或指纹识别组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识别方法,基于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电容感应层和识别模块,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对盖板的触摸操作,所述电容感应层上的电子线路感应电容信息;
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容信息进行识别。
优选地,所述电容感应层设置于盖板与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电容感应层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
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电子线路连接,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容信息进行识别,包括:
所述识别模块将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转换为电容图谱;
所述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解锁电容图谱;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所述识别模块将转换的电容图谱发送到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电容图谱,与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电容图谱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
当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电容图谱与所述解锁电容图谱一致时,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
优选地,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容信息进行识别,包括:
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描绘出指纹图像;
所述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解锁指纹图像;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所述识别模块将描绘出的指纹图像发送到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指纹图像,与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指纹图像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
当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指纹图像与所述解锁指纹图像一致时,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基于指纹识别组件,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ITO层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手指对盖板的触摸操作,所述ITO层上的电子线路感应所述手指的电容信息;
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容信息描绘出指纹图像。
优选地,所述ITO层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ITO层上蚀刻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
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子线路连接,所述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解锁指纹图像;
所述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IC;
所述指纹识别方法还包括:
所述指纹识别IC将描绘出的指纹图像发送到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指纹图像,与所述指纹识别IC发送的指纹图像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
当所述指纹识别IC发送的指纹图像与所述解锁指纹图像一致时,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实现屏下指纹识别,从而使智能终端实现全面屏。
2.可应用于具有TFT屏幕或AMOLED屏幕的智能终端,应用场景广泛;
3.指纹识别效率高,成本较低,技术简单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具有全面屏指纹识别的智能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组件的智能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盖板,20-显示模组,30-光学指纹识别组件,410-ITO层,420-柔性电路板,421-指纹识别I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应用于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终端可以为移动智能终端,也可以为固定智能终端。移动智能终端主要包括:1.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指“像人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来实现无线网介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2.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又被称为“便携式电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机身小巧,相比PC携带方便。3.PDA智能终端,PDA智能终端又称为掌上电脑,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在移动中工作,学习,娱乐等。按使用来分类,分为工业级PDA和消费品PDA。广泛用于鞋服、快消、速递等多个行业的数据采集,支持BT/GPRS/3G/4G/wifi等无线网络通信。4.平板电脑,平板电脑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所述固定智能终端可以为固定电脑等固定类型的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盖板和显示模组。所述盖板直接与手指接触,起到抵御外力冲击保护智能终端内部结构的作用。所述盖板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蓝宝石。玻璃盖板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莫氏硬度表中玻璃的硬度为6.5。蓝宝石盖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是一种单晶材料,其莫氏硬度(表示矿物硬度的一种标准)高达9,是除金刚石(钻石)之外,最为坚硬的一种材质,因此防刮花效果好。所述显示模组为TFT(Thin FilmTransistor)屏幕或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屏幕。TFT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在技术上采用了“主动式矩阵”的方式来驱动,方法是利用薄膜技术所作成的电晶体电极,利用扫描的方法“主动拉”控制任意一个显示点的开与关,光源照射时先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传导光线,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AMOLED是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相比传统的液晶屏幕,AMOLED具有反应速度较快、对比度更高、视角较广等特点。相应的,AMOLED屏幕的成本也更高。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识别组件包括:
-电容感应层
所述电容感应层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电容感应层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所述电容感应层被配置为感应放置在盖板上或附近的物体(诸如用户的手指或手掌等)引发的电容变化。
优选地,所述电容感应层为ITO层,所述ITO层上蚀刻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所述ITO层可以镀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
-识别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电子线路连接,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到的电容信息进行识别。优选地,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电子线路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转换为电容图谱(即电容图像)。所述识别模块可以为片上系统(SoC)、集成电路(IC)、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处理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描绘出指纹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解锁信息。所述解锁信息可以为解锁电容图谱或解锁指纹图像,由用于预先录入,存储在存储器中。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识别模块连接,用于判断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出的信息与所述解锁信息是否匹配。即判断识别模块转换的电容图谱与解锁电容图谱的相似程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或判断识别模块描绘出的指纹图像与解锁指纹图像的相似程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当超过时,判定为匹配,从而可以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在一些实施中,当判定识别模块识别出的信息与所述解锁信息匹配时,智能终端执行支付等需要身份认证的操作。
从而,通过本发明的识别组件,可以对指纹、掌纹等标志用户身份信息且能引起电容变化的特征进行有效识别,识别组件设置于盖板下,从而智能终端可以实现全面屏,且对于显示模组没有特殊要求,适用于TFT屏幕和AMOLED屏幕。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识别方法,基于识别组件,优选地,所述识别组件为上述实施例的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电容感应层和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响应于对盖板的触摸操作,所述电容感应层上的电子线路感应电容信息;
S11: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容信息进行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包括:
S11-1:所述识别模块将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转换为电容图谱。
所述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解锁电容图谱。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步骤:
S12:所述识别模块将转换的电容图谱发送到所述处理器;
S13: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电容图谱,与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电容图谱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
S14:当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电容图谱与所述解锁电容图谱一致时,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解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包括:
S11-2: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描绘出指纹图像。
所述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解锁指纹图像。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S15:所述识别模块将描绘出的指纹图像发送到所述处理器;
S16: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指纹图像,与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指纹图像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
S17:当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指纹图像与所述解锁指纹图像一致时,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解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组件,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应用于智能终端。
参见附图2、附图3,图2为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组件的智能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包括盖板10和显示模组20,图3为图2中的指纹识别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组件包括:
-ITO层410
所述ITO层410设置于所述盖板10与所述显示模组20之间,所述ITO层410上蚀刻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
ITO(Indium Tin Oxides)是指氧化铟锡材料,其主要的特性是电学传导和光学透明的组合。优选地,在所述盖板10朝向所述显示模组20的一侧镀上ITO层410,所述ITO层410上蚀刻形成电子线路,所述电子线路用于感应手指电容。所述ITO层410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或一些溅射沉积的方法形成到所述盖板10朝向所述显示模组20的一侧的表面。
当用户的手指接触到盖板10表面时,由于手指纹路中的纹峰是凸起的、纹谷是凹陷的,根据电容值与距离的关系,电子线路会在纹峰与纹谷的地方形成不同的电容值。通过对该电容值进行分析处理,就可以获得指纹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ITO层410上的所述电子线路呈网格状设置。具体地,所述电子线路包括多个彼此绝缘横向ITO线和纵向ITO线,所述横向ITO线和所述纵向ITO线横纵交错排布,形成网格状结构。优选地,相邻的横向ITO线以相等的间距平行排布,相邻的纵向ITO线以相等的间距平行排布。所述ITO线的线宽大小为预设线宽值,使其形成的电容感应点可感应出指纹的纹峰和纹谷的不同电容值。通过横纵密布的网格状ITO线,可以准确地获取指纹的电容信息。
-柔性电路板420
所述柔性电路板420与所述电子线路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420上设置有,所述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20远离所述盖板10的一侧,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描绘出指纹图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IC(Integrated Circuit)421。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可以为片上系统(SoC)、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处理设备。
所述柔性电路板420与所述盖板10通过热压接的方式连接,使所述柔性电路板420与所述ITO层410上的电子线路形成连接。具体地,参见附图2、附图3,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420热压接于ITO层410边缘处,柔性电路板420绕过所述显示模组20的边缘,使占据空间较大的指纹识别IC421位于显示模组20远离所述盖板10的一侧,从而使显示模组20能够与盖板10(ITO层410)紧密贴合,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同时使指纹识别IC421不占用显示模组20与盖板10之间的空间,而是位于空间充足的显示模组20背侧(远离所述盖板10的一侧),使智能终端内的空间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
所述指纹识别IC421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到的电容信息识别出指纹信息。具体地,柔性电路板420与电子线路形成连接后,柔性电路板420上的指纹识别IC421获取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容信息,通过内置的指纹识别算法,描绘出用户的指纹图像,完成用户的指纹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终端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等)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地,存储器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等)。
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解锁指纹信息。所述解锁指纹信息为预先录入的,用于证明智能终端使用权限的指纹信息。
所述处理器与指纹识别IC421连接。具体地,所述柔性电路板420与智能终端的PCB板通过连接器扣合连接,从而与智能终端的主电路形成连接。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PCB板上,或与所述PCB板连接,从而处理器与柔性电路板420,即与指纹识别IC421,形成连接,实现信号传输。
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指纹识别IC421识别出的指纹信息与所述存储器内存储的解锁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具体地,所述指纹识别IC421将描绘的用户指纹图像发送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指纹图像,与所述指纹识别IC421发送的指纹图像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这里所说的一致是指指纹识别IC421发送的指纹图像与解锁指纹图像的相似程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即判定为一致。当判定指纹识别IC421发送的指纹图像与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指纹图像一致时,可认定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者为智能终端的机主或为具有使用该智能终端权限的人,因此,可以在此时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中,当判定指纹识别IC421发送的指纹图像与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指纹图像一致时,可以进行支付操作等需要身份认证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20包括用于识别触控操作的触控识别模块。即本发明中的ITO层410仅用于指纹识别,不用于触控识别。用户的触控识别通过显示模组20内,即TFT屏幕或AMOLED屏幕内的触控识别模块来完成。所述触控识别模块可以通过电阻式或电容式(包括表面电容式或投射电容式)或表面声波式或红外光学成像式的原理来实现触控识别。即,所述显示模组20为电阻式触摸屏或电容式触摸屏或表面声波触摸屏或红外线式触摸屏。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基于指纹识别组件,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为上述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组件。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ITO层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方法所述指纹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响应于手指对盖板10的触摸操作,ITO层410上的电子线路感应所述手指的电容信息。
当用户手将指置于智能终端的盖板10上时,响应于手指对盖板10的触摸操作,这里的触摸操作也可以理解为按压操作,ITO层410上的电子线路感应所述手指的电容信息。由于手指纹路中的纹峰是凸起的、纹谷是凹陷的,根据电容值与距离的关系,电子线路会在纹峰与纹谷的地方形成不同的电容值,从而获得手指的电容信息。
S22: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容信息描绘出指纹图像。
识别模块获取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容信息,通过内置的指纹识别算法,描绘出用户的指纹图像,完成指纹识别。这里的指纹识别,仅指识别出指纹图像,而非用户身份的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解锁指纹图像;
所述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IC421。
所述指纹识别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23:所述指纹识别IC421将描绘出的指纹图像发送到所述处理器;
S24: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指纹图像,与所述指纹识别IC421发送的指纹图像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
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指纹图像,与所述指纹识别IC421发送的指纹图像进行比对,判断指纹识别IC421发送的指纹图像与解锁指纹图像的相似程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当超过设定阈值时,判定为一致;当不超过设定阈值时,判定为不一致。
S25:当所述指纹识别IC421发送的指纹图像与所述解锁指纹图像一致时,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解锁。
当指纹识别IC421发送的指纹图像与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指纹图像一致时,可认定智能终端的当前使用者为智能终端的机主或为具有使用该智能终端权限的人,因此,可以在此时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
当所述指纹识别IC421发送的指纹图像与所述解锁指纹图像不一致时,不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同时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指纹无效,需要重新输入。所述提示信息可以为声音信息、图像信息、振动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上述的识别组件或指纹识别组件。
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全面屏下的电容式指纹识别,由于感应电容的ITO层设置在盖板与显示模组之间,对显示模组没有特殊要求,可广泛适用于具有TFT屏幕的智能终端或AMOLED屏幕的智能终端。同时,本申请的技术指纹识别效率高,成本较低,技术上简单易实现。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识别组件,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盖板和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包括:
电容感应层,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电容感应层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
识别模块,与所述电子线路连接,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到的电容信息进行识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转换为电容图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描绘出指纹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感应层为ITO层,所述ITO层上蚀刻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
所述电子线路与所述识别模块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解锁信息;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识别模块连接,用于判断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出的信息与所述解锁信息是否匹配。
6.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盖板和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
ITO层,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ITO层上蚀刻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子线路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到的电容信息识别出指纹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解锁指纹信息;
所述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IC;
所述处理器与指纹识别IC连接,用于判断指纹识别IC识别出的指纹信息与所述存储器内存储的解锁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盖板通过热压接的方式连接,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ITO层上的电子线路形成连接;
所述ITO层上的所述电子线路呈网格状设置。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组件或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
10.一种识别方法,基于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电容感应层和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对盖板的触摸操作,所述电容感应层上的电子线路感应电容信息;
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容信息进行识别。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感应层设置于盖板与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电容感应层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
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电子线路连接,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容信息进行识别,包括:
所述识别模块将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转换为电容图谱;
所述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解锁电容图谱;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所述识别模块将转换的电容图谱发送到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电容图谱,与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电容图谱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
当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电容图谱与所述解锁电容图谱一致时,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容信息进行识别,包括:
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子线路感应的电容信息描绘出指纹图像;
所述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解锁指纹图像;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所述识别模块将描绘出的指纹图像发送到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指纹图像,与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指纹图像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
当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指纹图像与所述解锁指纹图像一致时,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
14.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基于指纹识别组件,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ITO层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手指对盖板的触摸操作,所述ITO层上的电子线路感应所述手指的电容信息;
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电容信息描绘出指纹图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ITO层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显示模组之间,所述ITO层上蚀刻有用于感应电容的电子线路;
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子线路连接,所述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识别组件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解锁指纹图像;
所述识别模块为指纹识别IC;
所述指纹识别方法还包括:
所述指纹识别IC将描绘出的指纹图像发送到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解锁指纹图像,与所述指纹识别IC发送的指纹图像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
当所述指纹识别IC发送的指纹图像与所述解锁指纹图像一致时,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
CN201910776037.6A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智能终端及识别方法 Pending CN1105030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6037.6A CN110503036A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智能终端及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6037.6A CN110503036A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智能终端及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3036A true CN110503036A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88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6037.6A Pending CN110503036A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智能终端及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30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51987B1 (ko) 지문 인식 기능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운용 방법
CN109313522B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采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US11151237B2 (en) Method for unlocking screen by using fingerprint and terminal
CN108008778B (zh) 支持指纹验证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EP3400510B1 (en) Multi-level command sensing apparatus
KR102470004B1 (ko) 픽셀과 적어도 일부가 겹치도록 배치된 적외선 소자가 구비된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8985146A (zh) 指纹传感器的操作方法和包括指纹传感器的显示设备
TWI693557B (zh) 指紋識別控制方法及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
US20170351364A1 (en)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Scanning Image
EP305439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ouch senso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US20160140379A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user authentication
CN109416739B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采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KR102548486B1 (ko)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TWI665651B (zh) 電子設備、顯示系統及其集成控制裝置、安全驗證方法
CN106716431A (zh) 一种指纹识别引导方法及装置
US20170364727A1 (en) Display device
EP362242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9992154A (zh) 具有全面屏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屏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06778674A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07895106A (zh) 电子设备、显示系统及其集成控制装置、安全验证方法
CN107577330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503036A (zh) 一种识别组件、指纹识别组件、智能终端及识别方法
CN107862213B (zh) 电子设备、显示系统及其集成控制装置、数据保护方法
CN106802710A (zh) 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CN108009433A (zh) 电子设备、显示系统及其集成控制装置、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