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2929A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2929A
CN110502929A CN201910824350.2A CN201910824350A CN110502929A CN 110502929 A CN110502929 A CN 110502929A CN 201910824350 A CN201910824350 A CN 201910824350A CN 110502929 A CN110502929 A CN 110502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cord
putting
case
block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43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星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43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29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2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2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7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by registering files or documents with a third par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et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在该方案中,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对立案案件相关的证据信息、立案登记信息等进行不可篡改、不可毁损的记录,同时还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实现实时监督。该信息输入的方法包括: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立案登记信息,其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立案登记信息包括立案案件标识;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司法案件相关的立案案件情况,如:证人信息登记、证据信息等均是以案件卷宗的形式保存在公安部门、司法部门等相关的执法单位。
然而,卷宗毕竟是以纸质版的形式出现,若仍然将司法案件相关的案件情况以现有的卷宗形式保存在相关的执法单位中,容易出现卷宗遗失、卷宗毁损的情况发生,导致案件的相关证据信息追溯困难,并且在越来越追求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的当今社会里,现有的信息保存方式导致信息不够透明化,无法对案件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对立案案件相关的证据信息、立案登记信息等进行不可篡改、不可毁损的记录,同时还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实现实时监督。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
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立案登记信息,其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立案登记信息包括立案案件标识;
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立案登记信息,其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立案登记信息包括立案案件标识;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获取单元得到的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证据信息以及获取单元获取到的立案登记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第一集合、第二集合以及立案案件的案发现场,第一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提供方,第二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提供方;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确定模块确定出的第一集合中每个第一提供方的第一证言信息、第二集合中每个第二提供方的第二证言信息以及案发现场的遗留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第一证言信息、第二证言信息以及遗留信息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立案登记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
对应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加密子模块,用于通过私钥加密证据信息,得到加密后的证据信息;
处理子模块,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加密子模块得到的加密后的证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之后,确定证据信息所指向的目标人员;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设备对目标人员进行判决,以得到审判信息;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审判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审判信息之后,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设备确定审判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当关键信息与区块链网络中预存的法律条文不相符时,则对审判信息、以及审判信息对应的证据信息进行复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还用于在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设备对审判信息、以及审判信息对应的证据信息进行复核之前,通过第一标签对审判信息进行标注,第一标签用于指示审判信息为错误的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设备,该节点设备包括:
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
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包括立案案件标识在内的立案登记信息,并确定出该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后,将该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同步记录到该区块链网络中,实现对立案案件相关的证据信息、立案登记信息等进行不可篡改、不可毁损的记录,同时还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实现实时监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以卷宗的形式记录立案案件信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的一个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是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块链的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立案登记信息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从证人角度提供的证言信息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从证人的角度整合所有的证人的证言信息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对立案案件相关的证据信息、立案登记信息等进行不可篡改、不可毁损的记录,同时还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实现实时监督。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对步骤进行的命名或者编号,并不意味着必须按照命名或者编号所指示的时间/逻辑先后顺序执行方法流程中的步骤,已经命名或者编号的流程步骤可以根据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变更执行次序,只要能达到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技术效果即可。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适应的系统架构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主要应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立案案件信息的场景。例如,对于某个立案案件,公安执法部门都会事先对该立案案件的相关情况在卷宗里做一些案件信息的登记,以及包括在后续侦查过程中所侦查到的证据信息等全部写入到卷宗里,从而在该卷宗里记录了该立案案件的全部详细的案件信息,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中以卷宗的形式记录立案案件信息的示意图。从图1可以看出,该卷宗的目录详细记录了投诉书、证据材料、调查材料、庭审记录以及裁决书等,并且从该卷宗目录页能看出相应的哪几页里面记录了详细的信息,如45-47页记录了判决书、裁定书和裁决书的详细信息等等,从而使得该卷宗全部记录了该立案案件的详细的案件信息。然而,卷宗毕竟是以纸质版的形式出现,若仍然将司法案件相关的案件情况以现有的卷宗形式保存在相关的执法单位中,容易出现卷宗遗失、卷宗毁损的情况发生,导致案件的相关证据信息追溯困难,并且在越来越追求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的当今社会里,现有的信息保存方式导致信息不够透明化,无法对案件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因此,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的系统架构中,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的一个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第一节点设备集合、第二节点设备以及第三节点设备,其中,对于第一节点集合设备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当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到立案登记信息以及相应的证据信息后可以将其同步记录到该区块链网络中,该区块链网络就可以在秒级时间段内被快速传递至其他的区块链节点,使得各个区块链节点可以同步记录该立案案件的相关案件信息。需理解的是,区块链(BlockChain)可以认为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记录帐,具有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记录方式,无论对于终端设备、服务器还是云服务器等都可以参与数据的记录,且记录在区块链上的数据的数据并不被随意删除和篡改。区块链技术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通过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block),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且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chain)下一个数据块。
基于上述介绍,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块链的一个示意图,如图3所示,区块T、区块T+1和区块T+2在同一条链(Chian)上,并按照发生顺序串联而成,是整个账本状态变化的日志记录。区块记录一段时间内所有交易和状态结果,是对当前账本状态的一次共识。区块中的前导区块哈希值用于关联前一个区块,比如区块T+1的前导区块哈希值用于关联区块T。区块中的交易表示一次对账本的操作,导致账本状态的一次改变,比如添加一条转账记录。元数据用于记录具体的交易内容,比如交易时间戳、交易的密文信息以及区块长度等。
在实现上,首先假设存在一个分布式的数据记录账本,这个账本只允许添加、不允许删除。账本底层的基本结构是一个线性的链表,链表由一个个区块串联组成,如图3所示,后继区块记录前导区块的哈希值。新的数据要加入,必须放到一个新的区块中。而这个块(以及块里的交易)是否合法,可以通过计算哈希值的方式快速检验出来。任意维护节点都拥有全部区块的记录,且可以提议一个新的合法区块,然而必须经过一定的共识机制来对最终选择的区块达成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区块的交易中记录立案登记信息以及证据信息,该立案登记信息包括有立案案件标识,并且利用区块链的机制来实现一个可信且可靠的信息处理的系统。具体地,对于某个立案案件,第一节点设备集合中的每个第一节点设备都可以将该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登记信息以及证据信息发布至区块链中的任一节点,区块链中的所有节点会将一段时间收集到的立案登记信息以及证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区块链上存储的区块结构,并扩散至全网;任意节点收到区块链中其他节点发送的数据后,会将其与自己保存的数据进行比较,对相同的数据去重,并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合并,共识后再同步至全网,从而实现在全网记录立案案件的立案登记信息以及证据信息,实现去中心化,有效保证了立案登记信息以及证据信息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一节点设备可以是公安部门节点等,第二节点设备可以是司法单位节点、第三节点设备可以是监督单位节点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除了可以适用于上述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还可以适用于其他系统架构,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案,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具体流程进行介绍,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401、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立案登记信息,其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立案登记信息包括立案案件标识。
本实施例中,目击者在碰到某些违法犯罪等事情后,会通过终端设备等向执法部门进行报案,如向第一节点设备进行报案,那么第一节点设备就可以记录下该目击者所描述的一些的案件情况,从而对该案件进行立案登记。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立案登记信息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立案登记信息可以包括立案案件标识,该立案案件标识又可以具体地包括报告人的身份标识号(identity document,ID)、机构ID、原告ID、案件详情或者立案机关等一些信息。在后续如若需要对某个立案案件进行回溯和查阅相关的案件情况,则可以直接通过立案案件标识查找,操作简单,能快速查询到相应的案件情况。
因此可以通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可以获取到立案登记信息,通过一个立案案件标识用于唯一地标识一个立案案件,使得后续可以根据立案案件标识可以直接查询出对应的立案案件的一些相关信息。
402、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对立案案件进行一些基础的信息进行登记后,仍然可以由第一节点设备针对该立案案件标识所对应的立案案件进行证据的收集、核验等操作,从而确定出该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应理解的是,该证据信息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证言录音信息、证言视频信息以及物证信息,如物证照片、视频、录音、指纹等等。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确定,即: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第一集合、第二集合以及立案案件的案发现场,第一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提供方,第二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提供方;获取第一集合中每个第一提供方的第一证言信息、第二集合中每个第二提供方的第二证言信息以及案发现场的遗留信息;根据第一证言信息、第二证言信息以及遗留信息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应理解的是,由于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可以由不同的提供者进行提供,涉及到不同属性的提供者。上述所提及的第一集合可以是为该立案案件提供案件证据的第一提供方的集合,第二集合可以是在该立案案件中具有一定嫌疑性的第二提供方的集合,并且每个立案案件总会对应着一个案发现场,而这三种提供方的相关信息都会从正面或反面地提供一些立案案件的显性或隐性的证据信息。因此,可以分别获取第一集合中每个第一提供方的第一证言信息、第二集合中每个第二提供方的第二证言信息以及案发现场的遗留信息,从而在这第一证言信息、第二证言信息以及遗留信息中推导并确定出该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第一证言信息、第二证言信息可以是证言录音、视频、物证照片、视频等等,遗留信息可以是现场的物证照片、视频、提取物等。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证言信息、第二证言信息以及遗留信息还可以是其他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不做具体介绍。
具体地,第一集合可以是证人集合,而相应的第一提供方则可以是证人、法医等,证人所提供的除伪证外的第一证言信息都会从一定程度上对立案案件的进展有所帮助;而第二集合可以是指在该立案案件中具备嫌疑性的的嫌疑人员等,而相应的第二提供方则可以指嫌疑人员,因此从证人、嫌疑人员、遗留信息这三者共同确定出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另外,证人的第一证言信息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证人的证言录音信息、证言视频信息以及物证信息,如物证照片、视频、录音、指纹等;嫌疑人员的第二证言信息又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嫌疑人员的证言录音信息、证言视频信息以及嫌疑人员所提供的物证信息,如物证照片、视频、录音等;该案发现场的遗留信息又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在现场提取的物证信息,如提取物、物证照片、视频等等。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从证人角度提供的证言信息的示意图。从图6中可以看出,对于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言信息可以包括:证人ID、证言录音、证言视频、提供物证的照片、视频等。需要理解的是,图6仅仅示出了从证人的角度这一方面的证言信息,在实际应用中,还应当考虑到嫌疑人员、案发现场等角度提供的证言信息,具体参照步骤402所描述的内容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赘述。
另外,当立案案件标识相同的同一个案件来说,如果存在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联合确定证据信息时,每个第一节点设备分别在获取到相应的证据信息后,可以将相应的证据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中,使得该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能将这些第一节点设备上传的证据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请参阅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从证人的角度整合所有的证人的证言信息的示意图。从图7中可以看出,对于立案案件标识相同的同一个案件,可以包括两个证人,即证人ID1、证人ID2,而每个证人都相应的提供了证言信息,证言信息具体可以参照图6进行理解。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可能包括其他的如证人ID3、证人ID4等标识的证人以及对应的证言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不做具体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在立案案件标识相同的同一个案件的实施例中,对于嫌疑人员、案发现场等角度提供的证言信息、遗留信息等由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联合确定时,可以参照图7中从证人的角度对证言信息的整合过程进行理解,具体此处不做赘述。
403、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立案案件的立案登记信息以及对应的证据信息后,则可以通过区块链网络同步该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使得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被记录在区块链网络中,不轻易被篡改和删除。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包括: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立案登记信息;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其中,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包括:通过私钥加密证据信息,得到加密后的证据信息;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加密后的证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成在获取到立案登记信息的时候就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同步记录,而后续在确定出对应的证据信息后再将该证据信息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同步记录。对于立案登记信息的同步记录的执行步骤可以是在确定证据信息之前执行,也可以在确定出证据信息后与该证据信息同步执行,具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不做具体介绍。另外,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同步记录该证据信息的时候,可以先由第一节点设备以及该证据信息的提供方(如:证人、嫌疑人员等)共同以私钥对该证据信息进行加密,使得加密后的证据信息具备有效作用,并且具备法律效应,因此,在得到加密后的证据信息后还可以将其同步记录到区块链网络中,使得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能够同步记录下该加密后的证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私钥加密证据信息之前,还必须将证据信息的提供方作为一个提供方节点设备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登记注册,使得每一个提供方节点设备均拥有唯一与人脸、指纹、DNA、身份证件等个人身份标识对应的ID标识,并且拥有公钥ID进而私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包括立案案件标识在内的立案登记信息,并确定出该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后,将该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同步记录到该区块链网络中,实现对立案案件相关的证据信息、立案登记信息等进行不可篡改、不可毁损的记录,同时还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实现实时监督。
在上述图4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案,下面将对本实施例中的具体流程进行介绍,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501、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立案登记信息,其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立案登记信息包括立案案件标识。
502、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503、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501-503可以参照上述图4所描述的步骤401-403进行理解,具体此处不做赘述。
504、确定证据信息所指向的目标人员。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并同步到区块链网络中后,在进入司法审判过程中,可以先根据证据信息确定出该证据信息最终指向的目标人员。例如:对于立案案件标识为ID001的案件中,假设由证人ID1提供了一条视频,该视频中显示了用户A在驾驶机动车辆的过程中,由于无视交通规则执意闯红灯后逃逸,结果造成了用户B以及用户C在送医过程中,用户B死亡、用户C重伤。在第一节点设备提取该视频中的用户A的个人特征信息(如:人脸等)或车牌号等信息后,通过身份系统中所录入的人脸进行比对即可获取出该用户A的全部身份信息,包括社交关系、家庭住址等等,并且从该视频中可以很明显地断定出用户A为上述所提及的目标人员。
505、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设备对目标人员进行判决,以得到审判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出证据信息所指向的目标人员后,此时就需要目标人员为自己的罪行承担相应的处罚,此时可以通过该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设备对目标人员进行判决,最终得到相应的审判信息。该审判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走私罪以及相应的处罚年限、金额,故意伤害罪以及相应的处罚年限、金额等等。例如:上述用户A的审判信息为“故意伤害罪,逃逸后造成用户B死亡、用户C重伤,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506、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审判信息。
本实施例中,将其审判信息记录在区块链网络中,主要是为今后回溯和审查该立案案件的审判结果提供便捷,同时依据该审判信息可以追究做出该审判信息的第二节点设备的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等等提供了证据,使得整个司法审判过程中信息公开透明化,利于后续的监督和审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包括立案案件标识在内的立案登记信息,并确定出该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后,将该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同步记录到该区块链网络中,实现对立案案件相关的证据信息、立案登记信息等进行不可篡改、不可毁损的记录,同时还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实现实时监督。
在上述图8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案,下面将对本实施例中的具体流程进行介绍,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601、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立案登记信息,其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立案登记信息包括立案案件标识。
602、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603、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
604、确定证据信息所指向的目标人员。
605、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设备对目标人员进行判决,以得到审判信息。
606、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审判信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601-606可以参照上述图8所描述的步骤501-506进行理解,具体此处不做赘述。
607、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设备确定审判信息中的关键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对立案案件完成司法阶段的过程后,若在往后需要对立案案件的审判结果进行审核,即审核当时该立案案件的审判信息是否是以事实为依据所做出的正确判断,每个审判信息都会有着各自立案案件的关键信息,而关键信息往往会决定这一个立案案件中的目标人员的审判结果。因此,可以通过该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设备确定出该审判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例如:在上述图8中步骤505所示的例子中,该用户A的审判信息为“故意伤害罪,逃逸后造成用户B死亡、用户C重伤,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相应的关键信息则可以是“故意伤害罪、逃逸造成死亡、重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如走私罪、吸毒罪等等关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不做具体赘述。
608、当关键信息与区块链网络中预存的法律条文不相符时,则对审判信息、以及审判信息对应的证据信息进行复核。
本实施例中,法律条文是不能被随意篡改的法律文献,具备高度的法律效应。因此,在确定出该审判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后,可以将该关键信息与区块链网络中预存的法律条文进行比对,如果两者不相符,那么就要重新对审判信息、以及该审判信息对应的证据信息进行复核,重新作出符合目标人员的审判信息后可以将正确的审判信息重新上传同步至区块链网络中。另外,还可以追究该审判信息的执行者的法律责任,杜绝徇私枉法的行为发生。例如:上述步骤607中的用户C的审判信息相应的关键信息则可以是“故意伤害罪、逃逸造成死亡、重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根据刑法中的法律条文中明文规定了:交通运输肇事者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很明显,用户C的审判信息相应的关键信息与用户B的审判信息相应的关键信息与法律条文中的规定不相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设备对审判信息、以及审判信息对应的证据信息进行复核之前,还包括:通过第一标签对审判信息进行标注,第一标签用于指示审判信息为错误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标签对错误的审判信息进行标注,主要是为了告知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如第一节点设备集合、第二节点设备以及第三节点设备,包括证据的提供方节点设备等等,使得这些节点设备能够同步记录下哪个立案案件的审判信息是错误的,为后续若是第二节点设备做出反悔的决定提供证据,使得审判信息公开透明化,利于监督审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包括立案案件标识在内的立案登记信息,并确定出该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后,将该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同步记录到该区块链网络中,实现对立案案件相关的证据信息、立案登记信息等进行不可篡改、不可毁损的记录,同时还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实现实时监督。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示意图,该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701,用于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立案登记信息,其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立案登记信息包括立案案件标识;
确定单元702,用于确定获取单元701得到的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处理单元703,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确定单元702确定出的证据信息以及获取单元获取到的立案登记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图10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02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7021,用于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第一集合、第二集合以及立案案件的案发现场,第一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提供方,第二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提供方;
获取模块7022,用于获取第一确定模块7021确定出的第一集合中每个第一提供方的第一证言信息、第二集合中每个第二提供方的第二证言信息以及案发现场的遗留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7023,用于根据获取模块7022获取到的第一证言信息、第二证言信息以及遗留信息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图10或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703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立案登记信息;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对应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加密子模块,用于通过私钥加密证据信息,得到加密后的证据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加密子模块得到的加密后的证据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之后,确定证据信息所指向的目标人员;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设备对目标人员进行判决,以得到审判信息;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审判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审判信息之后,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设备确定审判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当关键信息与区块链网络中预存的法律条文不相符时,则对审判信息、以及审判信息对应的证据信息进行复核。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在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设备对审判信息、以及审判信息对应的证据信息进行复核之前,通过第一标签对审判信息进行标注,第一标签用于指示审判信息为错误的信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单元701在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包括立案案件标识在内的立案登记信息,并经由确定单元702确定出该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后,将该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有处理单元703同步记录到该区块链网络中,实现对立案案件相关的证据信息、立案登记信息等进行不可篡改、不可毁损的记录,同时还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实现实时监督。
上面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描述。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节点设备可以包括上述所描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该节点设备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该节点设备可以至少一个处理器801,通信线路807,存储器8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804。
处理器8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服务器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807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8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装置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8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装置,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807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8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该节点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2中的处理器801和处理器802。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装置、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该节点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805和输入设备806。输出设备805和处理器8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输入设备806和处理器8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806可以是鼠标、触摸屏装置或传感装置等。
上述的该节点设备可以是一个通用装置或者是一个专用装置。在具体实现中,该节点设备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nas服务器、无线终端装置、嵌入式装置或有图12中类似结构的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该节点设备的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节点设备所包括的处理器801还具有以下功能:
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立案登记信息,其中,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立案登记信息包括立案案件标识;
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器801还可以具体用于,
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第一集合、第二集合以及立案案件的案发现场,第一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提供方,第二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提供方;
获取第一集合中每个第一提供方的第一证言信息、第二集合中每个第二提供方的第二证言信息以及案发现场的遗留信息;
根据第一证言信息、第二证言信息以及遗留信息确定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器801还可以具体用于,
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立案登记信息;
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
对应地,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包括:
通过私钥加密证据信息,得到加密后的证据信息;
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加密后的证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器801还可以具体用于,
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证据信息以及立案登记信息之后,确定证据信息所指向的目标人员;
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设备对目标人员进行判决,以得到审判信息;
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审判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器801还可以具体用于,
在区块链网络中记录审判信息之后,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设备确定审判信息中的关键信息;
当关键信息与区块链网络中预存的法律条文不相符时,则对审判信息、以及审判信息对应的证据信息进行复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器801还可以具体用于,在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设备对审判信息、以及审判信息对应的证据信息进行复核之前,通过第一标签对审判信息进行标注,第一标签用于指示审判信息为错误的信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立案登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所述立案登记信息包括立案案件标识;
确定所述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记录所述证据信息以及所述立案登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第一集合、第二集合以及所述立案案件的案发现场,所述第一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提供方,所述第二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提供方;
获取所述第一集合中每个第一提供方的第一证言信息、所述第二集合中每个第二提供方的第二证言信息以及所述案发现场的遗留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证言信息、所述第二证言信息以及所述遗留信息确定所述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记录所述证据信息以及所述立案登记信息,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记录所述立案登记信息;
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记录所述证据信息;
对应地,所述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记录所述证据信息,包括:
通过私钥加密所述证据信息,得到加密后的证据信息;
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记录所述加密后的证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记录所述证据信息以及所述立案登记信息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证据信息所指向的目标人员;
通过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设备对所述目标人员进行判决,以得到审判信息;
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记录所述审判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记录所述审判信息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设备确定所述审判信息中的关键信息;
当所述关键信息与所述区块链网络中预存的法律条文不相符时,则对所述审判信息、以及所述审判信息对应的证据信息进行复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通过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设备对所述审判信息、以及所述审判信息对应的证据信息进行复核之前,还包括:
通过第一标签对所述审判信息进行标注,所述第一标签用于指示所述审判信息为错误的信息。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立案登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所述立案登记信息包括立案案件标识;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获取单元得到的所述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记录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证据信息以及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立案登记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第一集合、第二集合以及所述立案案件的案发现场,所述第一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提供方,所述第二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提供方;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所述第一集合中每个第一提供方的第一证言信息、所述第二集合中每个第二提供方的第二证言信息以及所述案发现场的遗留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第一证言信息、所述第二证言信息以及所述遗留信息确定所述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9.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集合获取立案登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设备,所述立案登记信息包括立案案件标识;
确定所述立案案件标识对应的立案案件的证据信息;
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记录所述证据信息以及所述立案登记信息;
所述总线系统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处理器进行通信。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24350.2A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5029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4350.2A CN110502929A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4350.2A CN110502929A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2929A true CN110502929A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4350.2A Pending CN110502929A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29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4610A (zh) * 2021-05-06 2021-08-03 广东博维创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刑事案件电子卷宗的自动编目的方法、计算机可以读取的存储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5868A (zh) * 2016-04-29 2016-09-28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证据保全方法及装置
US20170091467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Mcafee, Inc. Provable traceability
CN108809932A (zh) * 2018-04-09 2018-11-13 杭州拾贝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存证系统、方法及可读介质
CN109858284A (zh) * 2018-11-28 2019-06-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证据的采集记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91467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Mcafee, Inc. Provable traceability
CN105975868A (zh) * 2016-04-29 2016-09-28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证据保全方法及装置
CN108809932A (zh) * 2018-04-09 2018-11-13 杭州拾贝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存证系统、方法及可读介质
CN109858284A (zh) * 2018-11-28 2019-06-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证据的采集记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4610A (zh) * 2021-05-06 2021-08-03 广东博维创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刑事案件电子卷宗的自动编目的方法、计算机可以读取的存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sino et al. Research trends, challenges, and emerging topics in digital forensics: A review of reviews
Mackey et al. A review of existing and emerg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to combat the global trade in fake medicines
US10304062B1 (en) Computer architecture incorporating blockchain based immutable audit ledger for compliance with data regulations
CA2957567A1 (en) Secure monitoring of private encounters
US2018011542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universal decentralized solution for verification of users with cross-verification features
CN110022298A (zh) 基于区块链的证据验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WO2020000777A1 (zh) 基于区块链获取个人征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445870B (zh) 基于手机取证电子数据的知识图谱串并案分析方法
Tanel et al. Legal Impediments in the EU to New Technologies in the Example of E-Residency
AU2018100478A4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universal decentralized solution for verification of users with cross-verification features
ES2767105T3 (es) Un sistema de registro para generar una transcripción de un diálogo
CN11059786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Bhardwaj et al. A framework for enhancing privacy in online collaboration
US201801820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exual assault kit evidence
CN116168820A (zh) 基于虚拟集成与区块链融合的医疗数据互操作方法
CN110502929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333005A (zh) 对象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Rahaman et al. A framework for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identity
Mahmood Connected Environments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O2022074178A1 (en) Remote testing
Khanwalkar Crime intelligence 2.0: reinforcing crowdsourcing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obile computing
Behnaminia et al. Blockchai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patient tracking systems regarding privacy-preserving concerns and COVID-19 pandemic
El et al. A mobile crowd sensing framework for suspect investigation: an objectivity analysis and de-identification approach
Feng et al. A systematic approach of impact of GDPR in PII and privacy
Rawtani et al. Modern Forensic Tools and Devices: Trends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