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2373A - 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2373A
CN110502373A CN201910680677.7A CN201910680677A CN110502373A CN 110502373 A CN110502373 A CN 110502373A CN 201910680677 A CN201910680677 A CN 201910680677A CN 110502373 A CN110502373 A CN 110502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host node
new host
label
synchronizat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06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a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06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2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2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237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1658Data re-synchronization of a redundant component, or initial sync of replacement, additional or spare uni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23Failover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0Database-specific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主节点下线,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新主节点接收从节点发送的同步请求,并检测同步请求中是否存在旧主节点标签或新主节点标签;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旧主节点标签,向从节点返回新主节点标签;以及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新主节点标签,通过增量复制的方式将新主节点上的数据复制到从节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提出的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使故障转移前隶属于同一主节点的新主节点与从节点,在故障转移后进行部分同步成为可能,降低了系统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数据呈现出大规模和高并发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开始关注高并发读、低延时写、海量数据存储、高可扩展性、高可用性等新需求,而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其实时性,快速响应等需求,原因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基于磁盘,I/O瓶颈制约着数据访问速度,另外考虑了过多功能,如隔离级别、支持最终一致性等特性。Redis作为一种基于Key-Value模型的高速缓存数据库,具有开源,网络化,基于内存,可进行数据持久化操作等特性,没有关系型数据库范式等特性约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关系型数据库所面临的问题。
自动故障转移功能是指主节点被标记下线后,集群能够自动将合适的从节点推举成新主节点,并对外提供服务,但是现有技术当中从节点的选择是随机的,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主节点下线后,从节点提升为新主节点。新主节点和从节点会执行一次完全同步。
从节点在确认主节点被替换后,为保证与新主节点数据一致,还会主动发起一次同步请求。由于从节点仍缓存旧主节点信息,所以从节点会向新主节点发起部分同步请求。但是新、旧主节点ID不同,当新主节点接收到部分同步请求后,发现无法进行部分同步,新主节点尝试与该节点进行一次完全同步。所以故障转移后,新主节点会与从节点会进行一次完全同步。但完全同步存在如下缺陷:1)耗时长。一次完全同步不仅需要主节点创建并传输RDB文件,还需要从节点接收并加载RDB文件。随着RDB文件的增大,完全同步带来的CPU、内存、网络等资源的消耗也相应增加。2)阻塞问题。调用fork系统函数创建子进程时需复制父进程内存页表。一次fork操作带来的耗时,直接影响主节点对客户端命令请求的处理效率。部分同步在进行数据同步的过程中仅涉及少量内存,执行代价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主要是通过复制偏移量来选择新的主节点,保证选择具有最大偏移量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从节点与新主节点之间的同步完全采用增量同步。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主节点下线,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新主节点接收从节点发送的同步请求,并检测同步请求中是否存在旧主节点标签或新主节点标签;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旧主节点标签,向从节点返回新主节点标签;以及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新主节点标签,通过增量复制的方式将新主节点上的数据复制到从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包括: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包括:将从节点根据复制偏移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从节点根据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他所有节点发出选票请求;以及接收选票并根据投票结果选择新的主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包括:将从节点根据复制偏移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从节点根据排列顺序依次执行以下操作:向其他所有节点发出选票请求,接收选票并判断票数是否过半;响应于票数过半,将该从节点设置为新主节点并停止投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相邻从节点之间发出选票请求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大于节点超时时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从节点接收新主节点标签后重新构建包含新主节点标签的同步请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选择新主节点后在所有节点进行广播,从节点收到广播信息后向新主节点发送同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下步骤:响应于主节点下线,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新主节点接收从节点发送的同步请求,并检测同步请求中是否存在旧主节点标签或新主节点标签;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旧主节点标签,向从节点返回新主节点标签;以及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新主节点标签,通过增量复制的方式将新主节点上的数据复制到从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包括: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复制偏移量来选择新的主节点,保证选择具有最大偏移量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从节点与新主节点之间的同步完全采用增量同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选举主节点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的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S1、响应于主节点下线,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
S2、新主节点接收从节点发送的同步请求,并检测同步请求中是否存在旧主节点标签或新主节点标签;
S3、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旧主节点标签,向从节点返回新主节点标签;以及
S4、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新主节点标签,通过增量复制的方式将新主节点上的数据复制到从节点。
当数据库检测到主节点发生故障时,会在从节点中选择新的主节点,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复制偏移量选择新的主节点。节点的复制偏移量offset与节点和主节点交互的延迟时间相对应,复制偏移量越大则该节点与主节点交互的延迟时间越小。因此,在主节点出现故障之前,复制偏移量越大的节点与主节点的数据同步率最高。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主节点。
为成为新的主节点,从节点不仅需要获得集群中大多数从节点投票,还得尽可能拥有比其他从节点更新的数据(尽量保证和主节点数据一致的从节点当选为新主节点)。为此,在向集群发送投票请求前,从节点还会与集群中其他从节点交换复制偏移量,从而尽量确保复制偏移量大的从节点尽可能早的发起投票。交换复制偏移量实质上是对复制偏移量进行排序的过程,例如,A节点的复制偏移量为1,B节点的复制偏移量为2,C节点的复制偏移量为3,可以让A节点和B节点先交换复制偏移量,这两个中复制偏移量大的是B节点,于是让B节点和C节点交换复制偏移量,最终得到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包括:将所述从节点根据复制偏移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他所有节点发出选票请求;以及接收选票并根据投票结果选择新的主节点。从节点根据复制偏移量进行排名,并根据排名设置发起投票延迟时间。复制偏移量越大,表明该从节点与主节点的延迟越低,其排名越高,可以更早发起投票请求,更有机会成为新主节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包括:将所述从节点根据复制偏移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排列顺序依次执行以下操作:向其他所有节点发出选票请求,接收选票并判断票数是否过半;响应于票数过半,将所述节点设置为新主节点并停止投票。从节点可以向集群中所有节点发送FAILOVER_AUTH_REQUEST信息,请求获得选票。其他节点检测到某一从节点投票请求后,尝试进行投票。如果接收投票请求的节点可以进行投票,也即是在这次选举中该节点还没有进行投票,则向发送投票请求的从节点返回FAILOVER_AUTH_ACK消息。从节点接收到FAILOVER_AUTH_ACK回复后,增加其支持票数。如果在心跳函数中检测到已获得足够票数(获得至少一半节点投票),说明其已被选举为新主节点,则尝试执行故障转移。故障转移的具体操作如下:1)将当前节点的身份由从节点变为主节点;2)接收所有原主节点负责处理的客户端请求;3)向集群广播,并告知集群其他节点当前节点已替代原主节点成为新的主节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从节点根据所述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他所有节点发出选票请求包括:设置相邻从节点之间发出选票请求的间隔时间,所述间隔时间大于节点超时时间。节点超时时间指的是从节点与主节点之间进行交互的时间阈值,超过这个阈值就认为从节点和主节点断开了。虽然每个节点只有一票,但是如果选举超时,也即是大于或等于间隔时间还未选出新主节点,所有节点将重新获得投票权。排在第二位的从节点检测到发送投票请求的时间已到,并且还未选出新的主节点,这可能是因为排在第一位的从节点出现了某些故障,例如网络隔离,这时排在第二位的从节点可以向集群中所有节点发送FAILOVER_AUTH_REQUEST信息,请求获得选票。排在后面的从节点以此类推,直到选出新的主节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选择新主节点后在所有节点进行广播,从节点收到广播信息后向所述新主节点发送同步请求。从节点获知已有新主节点代替原来的主节点后,会主动向新主节点发起一次数据同步,以保证其数据与新主节点一致。虽然原主节点已经被替换,但从节点缓存主节点信息的server.cached_master仍未改变,所以从节点会构建一个部分同步请求,且该请求中携带的主节点标签是旧主节点标签,本实施例中的标签可以是RunID。
新主节点接收从节点发送的同步请求,并检测同步请求中是否存在旧主节点标签或新主节点标签。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旧主节点标签,向从节点返回新主节点标签;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新主节点标签,通过增量复制的方式将新主节点上的数据复制到从节点。增量复制与全量复制是相对的,相当于是进行部分同步。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从节点接收新主节点标签后重新构建包含所述新主节点标签的同步请求。为实现优化的故障转移后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策略,保证故障转移前隶属于同一个主节点的新主节点与从节点进行一次部分同步,必须确保每个节点不仅记录当前主节点RunID,还会记录上一个主节点RunID。这样,当新主节点接收到从节点的部分同步请求后,从节点发送的RunID虽然不是当前主节点的RunID,但却是该主节点为从节点时所属主节点的RunID。当新主节点获知发送同步请求的从节点与自身之前隶属于同一个主节点后,将向该从节点返回CONTINUE回复,表示接受该节点的部分同步请求,并在回复中包裹该节点的RunID,告知从节点其主节点RunID已经发生改变。从节点解析主节点回复发现主节点RunID改变后,将修改server.cached_master中存储的主节点RunID,并再次向该主节点发送部分同步请求,然后主从节点执行一次部分同步。
图2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选举主节点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从框101开始,接着前进到框102,检测到主节点下线,进行准备工作,例如可以是交换复制偏移量、设置发起投票请求延迟等;接着可以前进到框103,发起新的主节点的选举;接着前进到框104,从节点向所有节点发送选票请求;接着前进到框105,接收返回的选票,统计投票结果;接着前进到框106,判断支持该节点的票数是否过半,如果是,则前进到框107,该节点被选举为新节点,然后前进到框109结束,如果否,前进到框108,按照复制偏移量的排序选择下一个从节点,然后返回框104。
图3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从框111开始,接着前进到框112,响应于主节点发生故障,根据复制偏移量从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接着前进到框113,新主节点接收从节点发送的同步请求;接着前进到框114,检测同步请求中存在旧主节点标签还是新主节点标签;当同步请求中存在旧主节点标签,前进到框115,向从节点返回新主节点标签,然后前进到框116,从节点重新构建包含新主节点标签的同步请求,然后返回框113;当同步请求中存在新主节点标签,前进到框117,通过增量复制的方式将新主节点上的数据复制到从节点,接着前进到框118结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之于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实施例之上。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下步骤:S1、响应于主节点下线,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S2、新主节点接收从节点发送的同步请求,并检测同步请求中是否存在旧主节点标签或新主节点标签;S3、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旧主节点标签,向从节点返回新主节点标签;以及S4、响应于同步请求中存在新主节点标签,通过增量复制的方式将新主节点上的数据复制到从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包括: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包括:将从节点根据复制偏移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从节点根据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他所有节点发出选票请求;以及接收选票并根据投票结果选择新的主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包括:将从节点根据复制偏移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从节点根据排列顺序依次执行以下操作:向其他所有节点发出选票请求,接收选票并判断票数是否过半;响应于票数过半,将节点设置为新主节点并停止投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相邻从节点之间发出选票请求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大于节点超时时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从节点接收新主节点标签后重新构建包含新主节点标签的同步请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选择新主节点后在所有节点进行广播,从节点收到广播信息后向新主节点发送同步请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程序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上述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可以达到与之对应的前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此外,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
此外,应该明白的是,本文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EEPROM)或快闪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该RAM可以充当外部高速缓存存储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RAM可以以多种形式获得,比如同步RAM(D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速率SDRAM(DDRSDRAM)、增强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Rambus RAM(DRRAM)。所公开的方面的存储设备意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其它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成用于执行这里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和/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或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一个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一个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主节点下线,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
所述新主节点接收从节点发送的同步请求,并检测所述同步请求中是否存在旧主节点标签或新主节点标签;
响应于所述同步请求中存在旧主节点标签,向所述从节点返回新主节点标签;以及
响应于所述同步请求中存在新主节点标签,通过增量复制的方式将所述新主节点上的数据复制到所述从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包括:
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包括:
将所述从节点根据复制偏移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他所有节点发出选票请求;以及
接收选票并根据投票结果选择新的主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包括:
将所述从节点根据复制偏移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所述从节点根据所述排列顺序依次执行以下操作:
向其他所有节点发出选票请求,接收选票并判断票数是否过半;
响应于票数过半,将所述从节点设置为新主节点并停止投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相邻从节点之间发出选票请求的间隔时间,所述间隔时间大于节点超时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从节点接收新主节点标签后重新构建包含所述新主节点标签的同步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选择新主节点后在所有节点进行广播,从节点收到广播信息后向所述新主节点发送同步请求。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响应于主节点下线,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
所述新主节点接收从节点发送的同步请求,并检测所述同步请求中是否存在旧主节点标签或新主节点标签;
响应于所述同步请求中存在旧主节点标签,向所述从节点返回新主节点标签;以及
响应于所述同步请求中存在新主节点标签,通过增量复制的方式将所述新主节点上的数据复制到所述从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复制偏移量在从节点中选择新主节点包括:
选择复制偏移量最大的从节点作为新主节点。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680677.7A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Withdrawn CN1105023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0677.7A CN110502373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0677.7A CN110502373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2373A true CN110502373A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87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0677.7A Withdrawn CN110502373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237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9928A (zh) * 2019-12-24 2020-04-21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00404A (zh) * 2020-03-18 2020-07-1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初始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13760A (zh) * 2020-05-29 2020-10-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以及装置
CN114237497A (zh) * 2021-11-30 2022-03-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7221377A (zh) * 2023-08-25 2023-12-12 重庆澳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9928A (zh) * 2019-12-24 2020-04-21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49928B (zh) * 2019-12-24 2022-03-29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00404A (zh) * 2020-03-18 2020-07-1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初始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13760A (zh) * 2020-05-29 2020-10-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以及装置
WO2021238701A1 (zh) * 2020-05-29 2021-12-0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以及装置
CN111813760B (zh) * 2020-05-29 2024-03-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以及装置
CN114237497A (zh) * 2021-11-30 2022-03-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4237497B (zh) * 2021-11-30 2024-03-1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7221377A (zh) * 2023-08-25 2023-12-12 重庆澳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17221377B (zh) * 2023-08-25 2024-05-24 重庆澳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2373A (zh) 一种主从节点数据同步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US1112004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master replica for reads and writes in a data store
US1001504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replication using a single master failover protocol
CN1794207B (zh) 实现缓存一致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6911728B (zh) 分布式系统中主节点的选取方法和装置
US2018018147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membership of a data replication group
CN111581284B (zh) 一种数据库高可用性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US102487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g conflict detection and resolution in a data store
JP5548829B2 (ja) 計算機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US893031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litting a replicated data partition
CN110502507A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078927A (zh) 一种key-value数据分布式缓存系统及其方法
CN101217571B (zh) 用于多副本数据网格系统中的写/读文件操作的方法
US201200843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ecking and synchronizing data block in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CN107291787A (zh) 主备数据库切换方法和装置
EP4213038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distributed storage, device, and medium
CN107832138A (zh) 一种扁平化的高可用namenode模型的实现方法
CN109582686B (zh) 分布式元数据管理一致性保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应用
CN103384211B (zh) 一种具有容错性的数据操作方法及分布式的数据存储系统
JP2023541298A (ja) トランザクション処理方法、システム、装置、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010496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62727B (zh) 一种数据同步系统及方法
CN113010549A (zh) 基于异地多活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7000B (zh) 一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544081A (zh) 双元数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