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1715A - 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01715A CN110501715A CN201910807338.0A CN201910807338A CN110501715A CN 110501715 A CN110501715 A CN 110501715A CN 201910807338 A CN201910807338 A CN 201910807338A CN 110501715 A CN110501715 A CN 1105017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lecting sign
- angle
- count value
- encoder
- refl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850 discrimin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885 system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46—Indirect determination of position data
- G01S17/48—Active triangulation systems, i.e. us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反光标辨识方法包括:S1、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S2、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S3、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位置下与每一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S4、根据获得的夹角辨识反光标。本发明通过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夹角及其他已知参数获得校验参数,并进一步的通过该校验参数对已知参数进行校验,进而判断确认的反光标是否正确或进行反光标的区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机器人的应用中,导航是指移动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和自身状态,实现在有障碍物的环境中面向目标自主运动;导航的成功需要4个模块,感知、定位、认知以及运动控制,其中,定位是移动机器人导航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所谓定位就是确定移动机器人在环境中的实时位姿。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定位技术包括:视觉导航定位、全球定位系统、差分GPS定位、激光信号定位等。
激光信号定位方式因更适宜在移动机器人上应用,成为移动机器人定位的主流方式,现有技术中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式可参照公告号CN103542846,发明名称“一种移动机器人系统及定位方法”,该方案描述:移动机器人包括激光器,激光器发射激光信号至反光标后形成反射信号,通过反射信号及已知坐标的反光标位置,可获得移动机器人当前位置相对于任意两个反光标的角度值,并进一步的根据角度值精确定位移动机器人的当前位置。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激光器旋转一圈过程中,为了获得相对于更多反光标的反射信号,需要连续激发发射信号,如此,对应于每一反光标,会接收到多条接收信号;相应的,通过接收信号区分反光标变得尤为重要,精确区分反光标是定位移动机器人位置的基础,而在现有技术中,移动机器人自主通过多个接收信号区分反光标的能力不足,导致定位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反光标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S2、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S3、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位置下与每一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 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S4、根据获得的夹角辨识反光标。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具体包括:S41、根据起始夹角θ1和终止夹角θ2计算获得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S42、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实际距离d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S43、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2还包括: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宽度w2,w2=w1/ε1,ε1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1∈(0,1];步骤S43具体包括: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宽度w2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具体包括:S41’、根据起始夹角θ1和终止夹角θ2计算获得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S42’、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至移动机器人的理论距离d1,S43’、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2’还包括: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距离d2,d2=d1/ε2,ε2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2∈(0,1];步骤S43’具体包括: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距离d2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具体包括:S41”、在移动机器人连续移动过程中,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并将前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第一夹角Δθ1表示,将后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Δθ2进行表示;Δθ1=|θ12-θ11|,Δθ2=|θ22-θ21|,其中,θ11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起始夹角,θ12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终止夹角,θ21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起始夹角,θ22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终止夹角;S42”、判断|Δθ2-Δθ1|是否不大于系统预设差值阈值,若是,确认第一夹角Δθ1和第二夹角Δθ2来自于同一反光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反光标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M1、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M2、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M3、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每一反光标对应的编码器计数中值Nmid,M4、若在同一时刻获得至少两个相同的编码计数中值Nmid,则根据具有相同编码计数中值Nmid的反光标对应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时刻下分别与每个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以及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M5、根据获得的每一夹角Δθ、移动机器人的当前坐标,以及反光标的坐标区分不同的反光标,其中,夹角Δθ越大,其对应的反光标距离移动机器人的位置越近。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系统,该系统设于一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作区域内设置若干已知坐标值的反光标,所述系统包括:激光发射接收模块,用于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计数模块,用于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位置下与每一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辨识输出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夹角辨识反光标。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辨识输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实际距离d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辨识输出模块还用于: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宽度w2,w2=w1/ε1,ε1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1∈(0,1];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宽度w2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辨识输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起始夹角θ1和终止夹角θ2计算获得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至移动机器人的理论距离d1,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辨识输出模块还用于: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距离d2,d2=d1/ε2,ε2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2∈(0,1];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距离d2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辨识输出模块具体用于:在移动机器人连续移动过程中,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并将前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第一夹角Δθ1表示,将后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Δθ2进行表示;Δθ1=|θ12-θ11|,Δθ2=|θ22-θ21|,其中,θ11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起始夹角,θ12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终止夹角,θ21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起始夹角,θ22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终止夹角;判断|Δθ2-Δθ1|是否不大于系统预设差值阈值,若是,确认第一夹角Δθ1和第二夹角Δθ2来自于同一反光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系统,该系统设于一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作区域内设置若干已知坐标值的反光标,所述系统包括:激光发射接收模块,用于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计数模块,用于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每一反光标对应的编码器计数中值Nmid,处理模块,用于若在同一时刻获得至少两个相同的编码计数中值Nmid,则根据具有相同编码计数中值Nmid的反光标对应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时刻下分别与每个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以及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辨识输出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每一夹角Δθ、移动机器人的当前坐标,以及反光标的坐标区分不同的反光标,其中,夹角Δθ越大,其对应的反光标距离移动机器人的位置越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通过对应于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可计算获得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夹角,通过计算获得的夹角及其他已知参数获得校验参数,并进一步的通过该校验参数对已知参数进行校验,进而判断确认的反光标是否正确或进行反光标的区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反光标辨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5分别是对应图1步骤S4的较佳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反光标辨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的移动机器人系统可以是割草移动机器人系统,或者扫地移动机器人系统等,其自动行走于工作区域以进行割草、吸尘工作;所述工作区域内设置若干已知坐标值的反光标,且每一反光标的宽度、高度已知;所述移动机器人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且可以360度旋转的转台,设置于所述转台上的激光器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激光器可按设定的频率发射激光信号,当激光信号照射至反光标时,会被反光标反射而形成激光反射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激光反射信号辨识反光标。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反光标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
S2、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
S3、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位置下与每一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
S4、根据获得的夹角辨识反光标。
对于步骤S1,当激光信号照射至反光标时,会被反光标反射,进而接收到固定频率的连续脉冲,而形成激光反射信号;在转台旋转一圈过程中,对应于每一反光标,可获得多个激光反射信号;且在激光反射信号发射过程中,编码器会持续记录编码器计数值。
编码器计数值,为一组等时间间距且按升序或降序排列的计数值,在本申请中,因为激光反射信号的接收时间不同,如此,在转台旋转一圈过程中,各个激光反射信号按接收时序对应不同的编码器计数值。
对于步骤S2,在接收的激光反射信号中,对应于每一反光标,在激光第一次照射至反光标以及最后一次照射至反光标时,均对应一个编码器计数值,本发明将第一次照射至发光标时对应的编码器计数值定义为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将最后一次照射至该同一发光标时对应的编码器计数值定义为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
对于步骤S3,结合图2所示,移动机器人10在某一位置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时,激光反射信号的光线X1、X2分别与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X3具有夹角,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激光转台顺时针旋转,如此,将激光反射信号的光线X1与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X3之间的夹角定义为起始夹角θ1,将激光反射信号的光线X2与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X3之间的夹角定义为终止夹角θ2。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的大小通过形成该夹角的激光反射信号发生时刻对应的编码器计数值相关;即: 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在该具体示例中,N1取值为3156,N2取值为3159,N取值为8192。
对于步骤S4,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通过反光标的宽度校验选定的反光标是否正确。相应的,步骤S4具体包括:S41、根据起始夹角θ1和终止夹角θ2计算获得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S42、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实际距离d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S43、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进一步的,若选中的其中一个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和其实际宽度w不相同,则表示选中的反光标不正确,需要重新挑选反光标并重新计算。反光标不正确的原因例如:其他反光障碍物的影响等,在此不做进一步的赘述。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反光标表面的污损以及反光标的材质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对获得的理论宽度w1进行校正,具体的,步骤S42还包括: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宽度w2,w2=w1/ε1,ε1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1∈(0,1];步骤S43具体包括: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宽度w2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所示,通过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距离校验选定的反光标是否正确。相应的,步骤S4具体包括:S41’、根据起始夹角θ1和终止夹角θ2计算获得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S42’、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至移动机器人的理论距离d1,S43’、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进一步的,若选中的其中一个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理论距离d1与实际距离d不相同,则表示选中的反光标不正确,需要重新挑选反光标并重新计算。反光标不正确的原因例如:其他反光障碍物的影响等,在此不做进一步的赘述。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反光标表面的污损以及反光标的材质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对获得的理论距离d1进行校正,具体的,步骤S42’还包括: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距离d2,d2=d1/ε2,ε2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2∈(0,1];步骤S43’具体包括: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距离d2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所示,步骤S4具体包括:S41”、在移动机器人连续移动过程中,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并将前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第一夹角Δθ1表示,将后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Δθ2进行表示;Δθ1=|θ12-θ11|,Δθ2=|θ22-θ21|,其中,θ11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起始夹角,θ12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终止夹角,θ21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起始夹角,θ22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终止夹角;S42”、判断|Δθ2-Δθ1|是否不大于系统预设差值阈值,若是,确认第一夹角Δθ1和第二夹角Δθ2来自于同一反光标。
结合图6所示,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反光标辨识方法,该辨识方法具体包括:M1、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
M2、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
M3、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每一反光标对应的编码器计数中值Nmid,
M4、若在同一时刻获得至少两个相同的编码计数中值Nmid,则根据具有相同编码计数中值Nmid的反光标对应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时刻下分别与每个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以及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
Δθ=|θ2-θ1|,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
M5、根据获得的每一夹角Δθ、移动机器人的当前坐标,以及反光标的坐标区分不同的反光标,其中,夹角Δθ越大,其对应的反光标距离移动机器人的位置越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M1和M2的实现流程与步骤S1和S2的实现流程相同,在此不做进一步的赘述。对于步骤M3,对应于同一反光标,会产生若干激光反射信号,相应的,也会对应产生若干个编码器计数值;本发明具体应用中,对应于一个反光标,为了降低计算量,通常可仅选取其中一个编码器计数值用于后续计算,相应的,该编码器计数值可以选择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的编码计数中值Nmid。
进一步的,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对于每个反光标,其对应的编码计数中值Nmid相同,为了区分该直线上的不同反光标,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获取形成该编码计数中值Nmid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并进一步的根据公式 Δθ=|θ2-θ1|获得对应于每一反光标的夹角Δθ,进一步的,通过每一反光标的夹角Δθ的大小,可以确定该反光标距离移动机器人的距离,进而确定编码计数值中值Nmid对应的具体反光标。
结合图7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机器人系统,该系统设于一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作区域内设置若干已知坐标值的反光标,所述系统包括:激光发射接收模块100,计数模块200,处理模块300以及辨识输出模块400。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激光发射接收模块100用于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计数模块200用于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处理模块300用于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位置下与每一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辨识输出模块400用于根据获得的夹角辨识反光标。
本发明第一具体实现方式中,辨识输出模块400具体用于:根据起始夹角θ1和终止夹角θ2计算获得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实际距离d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进一步的,辨识输出模块400还用于: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宽度w2,w2=w1/ε1,ε1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1∈(0,1];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宽度w2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本发明第二具体实现方式中,辨识输出模块400具体用于:根据起始夹角θ1和终止夹角θ2计算获得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至移动机器人的理论距离d1,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进一步的,辨识输出模块400还用于: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距离d2,d2=d1/ε2,ε2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2∈(0,1];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距离d2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本发明第三具体实现方式中,辨识输出模块400具体用于:在移动机器人连续移动过程中,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并将前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第一夹角Δθ1表示,将后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Δθ2进行表示;Δθ1=|θ12-θ11|,Δθ2=|θ22-θ21|,其中,θ11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起始夹角,θ12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终止夹角,θ21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起始夹角,θ22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终止夹角;判断|Δθ2-Δθ1|是否不大于系统预设差值阈值,若是,确认第一夹角Δθ1和第二夹角Δθ2来自于同一反光标。
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移动机器人系统,该系统设于一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作区域内设置若干已知坐标值的反光标,所述系统同样包括:激光发射接收模块100,计数模块200,处理模块300以及辨识输出模块400。
在该实施方式中,激光发射接收模块100用于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计数模块200用于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每一反光标对应的编码器计数值Nmid,处理模块300用于若在同一时刻获得至少两个相同的编码计数值Nmid,则根据具有相同编码计数值Nmid的反光标对应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时刻下分别与每个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以及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 Δθ=|θ2-θ1|,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辨识输出模块400用于根据获得的每一夹角Δθ、移动机器人的当前坐标,以及反光标的坐标区分不同的反光标,其中,夹角Δθ越大,其对应的反光标距离移动机器人的位置越近。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通过对应于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可计算获得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夹角,通过计算获得的夹角及其他已知参数获得校验参数,并进一步的通过该校验参数对已知参数进行校验,进而判断确认的反光标是否正确或进行反光标的区分。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系统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2个或2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系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系统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反光标辨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
S2、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
S3、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位置下与每一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
S4、根据获得的夹角辨识反光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标辨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具体包括:
S41、根据起始夹角θ1和终止夹角θ2计算获得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
S42、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实际距离d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
S43、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光标辨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2还包括:
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宽度w2,w2=w1/ε1,ε1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1∈(0,1];
步骤S43具体包括:
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宽度w2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标辨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具体包括:
S41’、根据起始夹角θ1和终止夹角θ2计算获得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
S42’、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至移动机器人的理论距离d1,
S43’、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光标辨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2’还包括:
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距离d2,d2=d1/ε2,ε2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2∈(0,1];
步骤S43’具体包括:
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距离d2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标辨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具体包括:
S41”、在移动机器人连续移动过程中,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并将前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第一夹角Δθ1表示,将后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Δθ2进行表示;
Δθ1=|θ12-θ11|,Δθ2=|θ22-θ21|,其中,θ11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起始夹角,θ12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终止夹角,θ21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起始夹角,θ22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终止夹角;
S42”、判断|Δθ2-Δθ1|是否不大于系统预设差值阈值,若是,确认第一夹角Δθ1和第二夹角Δθ2来自于同一反光标。
7.一种反光标辨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M1、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
M2、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
M3、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每一反光标对应的编码器计数中值Nmid,
M4、若在同一时刻获得至少两个相同的编码计数中值Nmid,则根据具有相同编码计数中值Nmid的反光标对应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时刻下分别与每个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以及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
M5、根据获得的每一夹角Δθ、移动机器人的当前坐标,以及反光标的坐标区分不同的反光标,其中,夹角Δθ越大,其对应的反光标距离移动机器人的位置越近。
8.一种移动机器人系统,该系统设于一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作区域内设置若干已知坐标值的反光标,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
激光发射接收模块,用于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
计数模块,用于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位置下与每一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
辨识输出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夹角辨识反光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是,辨识输出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起始夹角θ1和终止夹角θ2计算获得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
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实际距离d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
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是,辨识输出模块还用于:
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宽度w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宽度w2,w2=w1/ε1,ε1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1∈(0,1];
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宽度w2和其实际宽度w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是,辨识输出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起始夹角θ1和终止夹角θ2计算获得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
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坐标值、对应获得夹角Δθ时的移动机器人坐标值,获取每一反光标与移动机器人的实际距离d,以及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根据每一反光标的实际宽度w以及匹配的夹角Δθ获得每一反光标至移动机器人的理论距离d1,
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是,辨识输出模块还用于:
根据每一反光标的理论距离d1,获得该反光标对应的理论校验距离d2,d2=d1/ε2,ε2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ε2∈(0,1];
判断每一反光标的理论校验距离d2和其实际距离d是否相同,若是,确认当前确认的反光标正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是,辨识输出模块具体用于:
在移动机器人连续移动过程中,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并将前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第一夹角Δθ1表示,将后一时间获得的夹角Δθ以Δθ2进行表示;
Δθ1=|θ12-θ11|,Δθ2=|θ22-θ21|,其中,θ11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起始夹角,θ12表示形成第一夹角Δθ1的终止夹角,θ21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起始夹角,θ22表示形成第二夹角Δθ2的终止夹角;
判断|Δθ2-Δθ1|是否不大于系统预设差值阈值,若是,确认第一夹角Δθ1和第二夹角Δθ2来自于同一反光标。
14.一种移动机器人系统,该系统设于一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作区域内设置若干已知坐标值的反光标,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
激光发射接收模块,用于持续接收激光反射信号,并记录每一激光反射信号的编码器计数值;
计数模块,用于遍历接收的编码器计数值,获得对应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根据每一反光标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每一反光标对应的编码器计数中值Nmid,
处理模块,用于若在同一时刻获得至少两个相同的编码计数中值Nmid,则根据具有相同编码计数中值Nmid的反光标对应的起始编码器计数值N1和终止编码器计数值N2获得移动机器人在当前时刻下分别与每个反光标的夹角;每一反光标对应的夹角包括:起始夹角θ1,终止夹角θ2以及移动机器人航向零点至对应反光标的夹角Δθ;Δθ=|θ2-θ1|,其中,N表示当前编码器的最大计数;
辨识输出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每一夹角Δθ、移动机器人的当前坐标,以及反光标的坐标区分不同的反光标,其中,夹角Δθ越大,其对应的反光标距离移动机器人的位置越近。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07338.0A CN110501715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 |
PCT/CN2019/119494 WO2021036020A1 (zh) | 2019-08-29 | 2019-11-19 | 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07338.0A CN110501715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01715A true CN110501715A (zh) | 2019-11-26 |
CN110501715B CN110501715B (zh) | 2024-03-08 |
Family
ID=68590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07338.0A Active CN110501715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01715B (zh) |
WO (1) | WO202103602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23287A (zh) * | 2019-12-31 | 2020-05-08 |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人定位方法、机器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21550A (ja) * | 2005-07-19 | 2007-02-01 | Nissan Motor Co Ltd | レーザ溶接装置、レーザ溶接システム、およびレーザ溶接方法 |
CN202853619U (zh) * | 2012-07-16 | 2013-04-03 | 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系统 |
KR101266072B1 (ko) * | 2012-02-23 | 2013-05-21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용접로봇 이지티칭 장치 및 그 용접방법 |
CN103809184A (zh) * | 2012-11-09 | 2014-05-21 | 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定位系统及其反射装置的识别方法 |
CN107053219A (zh) * | 2017-06-16 | 2017-08-18 | 齐鲁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仪与强反光标志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 |
-
2019
- 2019-08-29 CN CN201910807338.0A patent/CN110501715B/zh active Active
- 2019-11-19 WO PCT/CN2019/119494 patent/WO202103602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21550A (ja) * | 2005-07-19 | 2007-02-01 | Nissan Motor Co Ltd | レーザ溶接装置、レーザ溶接システム、およびレーザ溶接方法 |
KR101266072B1 (ko) * | 2012-02-23 | 2013-05-21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용접로봇 이지티칭 장치 및 그 용접방법 |
CN202853619U (zh) * | 2012-07-16 | 2013-04-03 | 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系统 |
CN103809184A (zh) * | 2012-11-09 | 2014-05-21 | 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定位系统及其反射装置的识别方法 |
CN107053219A (zh) * | 2017-06-16 | 2017-08-18 | 齐鲁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仪与强反光标志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23287A (zh) * | 2019-12-31 | 2020-05-08 |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人定位方法、机器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36020A1 (zh) | 2021-03-04 |
CN110501715B (zh) | 2024-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75538A (zh) | 智能巡航车导航方法及系统 | |
CN107526085B (zh) | 超声波阵列测距建模的方法及其系统 | |
US6732826B2 (en) | Robot cleaner, robot clea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 |
AU2008250604B2 (en) | Posi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a geodetic measuring device | |
CN100343026C (zh) | 机器人清洁器和机器人清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693050B (zh) |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室内中大型机器人导航方法 | |
Pajdla et al. | Matching of 3-D curves using semi-differential invariants | |
US5046852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nding an elongate workpiece | |
JPH07116981A (ja) | 移動ロボットの誘導装置 | |
CN111624997A (zh) | 基于tof摄像模块的机器人控制方法、系统及机器人 | |
CN110936383A (zh) | 一种机器人的障碍物避让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 | |
CN108844543A (zh) | 基于uwb定位及航位推算的室内agv导航控制方法 | |
CN111240310A (zh) | 机器人避障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0501715A (zh) | 反光标辨识方法及移动机器人系统 | |
CN107923978A (zh) | 物体检测装置、物体检测方法及程序 | |
CN110261825A (zh) | 双基阵长基线水声定位方法及系统 | |
CN113768419A (zh) | 确定扫地机清扫方向的方法、装置及扫地机 | |
CN112947440A (zh) | 一种机器人自动充电的充电座搜寻方法 | |
CN113541265B (zh) | 用于机器人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充电桩定位导航方法 | |
CN109416251A (zh) | 基于色块标签的虚拟墙构建方法及装置、地图构建方法、可移动电子设备 | |
CN109798877A (zh) | 一种仿生水下机器鱼双目立体测距方法 | |
CN105806331A (zh) | 一种应用于室内机器人的定位方法和室内机器人 | |
CN116698014A (zh) | 一种基于多机器人激光slam和视觉slam地图融合与拼接方法 | |
CN113741447B (zh) | 机器人充电对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066133B (zh) | 一种基于路面标识几何特征的车载摄像头在线自标定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31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8 Ting Rong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China Applicant after: Suzhou Cleva Precision Machinery &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SKYBEST ELECTRIC APPLIANCE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Huahong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18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Cleva Precision Machinery & Technology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