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3941A - 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3941A
CN110493941A CN201910785243.3A CN201910785243A CN110493941A CN 110493941 A CN110493941 A CN 110493941A CN 201910785243 A CN201910785243 A CN 201910785243A CN 110493941 A CN110493941 A CN 110493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ance
connect
diod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52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新良
杨思阳
陈庆
欧东
潘胜举
田新宇
潘杰夫
吴凯
刘杰
张春燕
赵煜
向坤
宋开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DONGNAN NATIONAL POLYTECHNIC
Kaili Yun Han Intelligent City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DONGNAN NATIONAL POLYTECHNIC
Kaili Yun Han Intelligent City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DONGNAN NATIONAL POLYTECHNIC, Kaili Yun Han Intelligent City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DONGNAN NATIONAL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9107852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39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3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39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控制电路、通信电路、电流感应电路、继电器电路、与所述通信电路连接的通讯电平转换电路、以及数据存储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电流感应电路、继电器电路、通讯电平转换电路、以及数据存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电路、通讯电平转换电路、通信电路、以及数据存储电路连接。本发明可以远程对运行的电器进行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判断故障,不需要检修人员花费更多时间到现场对电器进行一一盘查,从而减少检修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提高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智慧照明系统是城市道路照明的一种发展趋势。一般的智能照明系统均设置有多个电器,比如多个路灯等。为了保证智慧照明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需要对智慧照明系统的每个电器进行监控或检修,避免电器出现故障,从而影响智慧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
目前,在现有电器的控制电路中,对出现故障或需要安排计划检修的电器进行检修时,并不能实时确定故障电器,需要检修人员到现场对电器进行一一盘查后才能确定,这样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量大,并且到现场检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电器进行检修时,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量大且检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控制电路、通信电路、电流感应电路、继电器电路、以及与所述通信电路连接的通讯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电流感应电路、继电器电路、以及通讯电平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电路、通讯电平转换电路以及通信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电流感应电路包括电流感应元件T1以及电流转换电路,所述电流感应元件T1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流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电流转换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K2以及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K2输出端与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K2输入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感应元件T1用于检测流过所述继电器K2输出端与电器连接线上的电流信号,并通过电流转换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流转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3、电阻R15、电阻R10、电阻R12以及电容C8;
其中,所述电阻R15一端与所述电流感应元件T1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正极设置在所述电阻R15与所述电流感应元件T1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二极管负极与所述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另一端与控制电路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8一端设置在所述电阻R10与所述控制电路第一输入端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电容C8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2一端设置在所述电容C8与所述控制电路第一输入端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电阻R12另一端接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4、二极管D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20、电阻R23、以及光耦隔离器U4;
其中,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2一端,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Q4基极与所述电阻R2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另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U4中三极管集电极设置在所述电阻R20与所述电阻R16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光耦隔离器U4中三极管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5正极连接且接地,所述光耦隔离器U4中二极管负极与控制电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U4中二极管正极与所述电阻R1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另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D5负极设置在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K2之间的连接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信电路包括:通信芯片U1、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2、以及二极管D4;
其中,所述通信芯片U1的第十三接口与所述电阻R1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正极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通信芯片U1的第十二接口与所述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4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正极设置在所述二极管D2与所述电源电路之间的连接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电平转换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
其中,所述电阻R1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一端连接,并接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R6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并联接入所述通信芯片U1的第十一接口,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5一端并联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3一端接入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源电路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一端连接,并接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并联接入所述通信芯片U1的第十接口,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一端并联接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电阻R2另一端接入所述电阻R5与所述电源电路之间的连接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存储电路包括:存储芯片U10、上拉电阻R30、上拉电阻R31、电源滤波电容C23,所述存储芯片U10的电源引脚八并联电容C23接电源电路,所述存储芯片U10的引脚五、引脚六分别连接控制电路,电阻R30一端连接存储芯片U10的引脚六,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电阻R31一端连接存储芯片U10的引脚五,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电路、与所述第一整流电路连接的第一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连接的变压电路、与所述变压电路以及第一滤波电路连接的电源管理电路、与所述变压电路连接的第二整流电路、与所述第二整流电流连接的第二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连接的电源转换电路。
更进一步地,电源电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变压电路以及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的保护电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和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连接的反馈控制电压输出电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和所述反馈控制电压输出电路连接的电压取样电路。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通信电路可接收远程控制信号,且通过该通信电路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电路的导通或阻断,从而控制电器的运行或停止。并且通过设置电流感应电路检测流过所述继电器K2输出端与电器连接线上的电流信号,并将感应到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电流值,可将电流值与继电器K2开关状态进行比对,进而根据判断结果可以判断出电器的运行状态。并且在电器发生故障或者需要替换时,控制电路均可以从数据存储电路中读取到预存数据,便于对电器进行维修或者替换。这样,本发明可以远程对运行的电器进行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判断故障,仅将检测到的电流值与继电器K2的开关状态进行对比就可以自动判断出电器是否发生故障,不需要检修人员花费更多时间到现场对电器进行一一盘查,从而减少检修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提高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的电路图。
1、电流感应电路;2、继电器电路;3、控制电路;4、通讯电平转换电路;5、通信电路;6、电源电路;7、电器;8、数据存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6、控制电路3、通信电路5、电流感应电路1、继电器电路2、以及与通信电路5连接的通讯电平转换电路4;电源电路6、电流感应电路1、继电器电路2、以及通讯电平转换电路4分别与控制电路3连接;电源电路6分别与继电器电路2、通讯电平转换电路4以及通信电路5连接。
其中,控制电路3为整个电路的控制中心,用于处理各个电路之间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各个电路之间的控制关系、以及用于处理远程控制信号。控制电路3包括:单片机U3、晶振X1、电容C5、电容C7、电容C12、电阻R8、电阻R11、电阻R18以及R21。单片机U3型号可以为STC12C5A60S2或者IAP12C5A60S2,为5V直流电源供电。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单片机U3的具体类型,其他类型的单片机U3均应视为本实施中可选方案的替换。晶振X1频率可以为11.0592Hz。电容C5的容值可以为22pF、电容C7的容值可以为22pF、电容C12的容值可以为10uF,电阻R8的阻值可以为6.49KΩ、电阻R11的阻值可以为6.49KΩ、电阻R16的阻值可以为6.49KΩ、电阻R21的阻值可以为10KΩ。
具体的,电容C5和电容C7一端均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晶振X1两端,并接入单片机U3的XTAL1、XTAL2输入口;电容C5、电容C7以及晶振X1组成起振电路。电阻R21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容C12一端和单片机U3的RST端口相连,电容12另一端分别接5V电源、单片机U3的EX_LVD端口和VCC端口;电阻R21与电容C12形成单片机U3的自复位电路。电阻R8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接单片机U3的输入口P1.0。电阻R11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接单片机U3的输入口P0.0。电阻R18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接单片机U3的输入口P2.0。电阻R8、电阻R11、电阻R18分别作为单片机U3的输入口P1.0、P0.0、P2.0的上拉电阻,保证输出端口的驱动能力。单片机U3的输入口RXD、输出口TXD分别接通讯电平转换电路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接地是接的冷地,有特别说明的除外。
所述数据存储电路8用于控制存储预存数据,预存数据可以是,出厂前的设备编号、无线入网识别号、经过处理后的入网密码等信息数据。这样便于在检修或者设备更换时,便于单片机读取该预存数据,从而便于检修或替换后能正常工作。
继电器7电路2用于控制电器7工作或停止的执行动作。所述继电器电路2包括:继电器K2以及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K2输出端与电器7连接,所述继电器K2输入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3连接;所述电流感应元件T1用于检测流过所述继电器K2输出端与电器7连接线上的电流信号,并通过电流转换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
开关控制电路3包括:三极管Q4、二极管D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20、电阻R23、以及光耦隔离器U4;
其中,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2一端,三极管Q4发射极与电源电路6连接,三极管Q4基极与电阻R20一端连接,电阻R20另一端与电阻R16一端连接,电阻R16另一端与电源电路6连接,光耦隔离器U4中三极管集电极设置在电阻R20与电阻R16之间的连接线上,光耦隔离器U4中三极管发射极与二极管D5正极连接且接地,光耦隔离器U4中二极管负极与控制电路3第二输入端连接,光耦隔离器U4中二极管正极与电阻R17一端连接,电阻R17另一端与电源电路6连接,二极管D5负极设置在三极管Q4集电极与继电器K2之间的连接线上。控制电路3第二输入端可以为单片机U3的输入口P1.0。
其中,电阻R1的阻值可以为10KΩ、电阻R17的阻值可以为2KΩ、电阻R20的阻值可以为1KΩ、电阻R23的阻值可以为2KΩ。光耦隔离器U4型号可以为EL354,二极管D5型号可以为LL4148,三极管Q4型号可以为S8550。二极管D5型号可以为LL4148,该二极管作为保护电路,用于防止反向。
进一步的,继电器电路2还包括:一发光二极管D6,发光二极管D6为继电器K2吸合的指示灯,吸合时,灯亮,断开时,灯灭。
具体的,当单片机U3的输入口P1.0为低电平时,光耦隔离器U4导通,三极管Q4基极变为低电平,三极管Q4导通,此时继电器K2一端为高电平,继电器吸合,控制220V电源输出。另外,发光二极管D6为继电器吸合的指示灯,吸合时,灯亮,断开时,灯灭。二极管D5LL4148防止反向,保护电路。
电流感应电路1用于检测继电器K2输出端与电器7连接线上的电流信号,也相当于检测电器7的电流信号,并且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后发送给控制电路3中的单片机U3。具体的,电流感应电路1包括电流感应元件T1以及电流转换电路,电流感应元件T1一端与继电器电路2连接,另一端与电流转换电路连接,电流转换电路与控制电路3连接。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流感应元件T1感应到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该电流转换电路可以称为电流转换器。电流转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3、电阻R15、电阻R10、电阻R12以及电容C8;电阻R15一端与电流感应元件T1连接,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正极设置在电阻R15与电流感应元件T1之间的连接线上,二极管D3负极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第一输入端连接。电容C8一端设置在电阻R10与控制电路3第一输入端之间的连接线上,电容C8另一端接地,电阻R12一端设置在电容C8与控制电路3第一输入端之间的连接线上,电阻R12另一端接地。其中,电流感应元件T1可以为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000:1),该电流互感器套设在继电器K2输出端与电器7之前的连接线上,通过该电流互感器间接感应连接线上的电流信号,并将继电器K2输出端与电器7之前的连接线上的实际电流信号按一定比例传送给电流转换电路,再通过电流转换电路转换为电压信号后传给控制电路3中的单片机U3进行处理。二极管D3型号可以为LL4148,电阻R15的阻值可以为270Ω、电阻R10的阻值可以为1KΩ、电阻R12的阻值可以为100KΩ,电容C8的容值可以为100nF。上述控制电路3第一输入端可以为单片机U3中的输入口P1.3。
具体的,电流感应元件T1有电流经过时感应到电流,通过二极管D3、电阻R15、电阻R10、电阻R12以及电容C8组成的电流转换电路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对电压信号进行取样,将取样的电压信号接入单片机U3的输入口P1.3,通过单片机U3读取输入口P1.3的电压信号换算为对应的电流值,可将电流值与继电器K2开关状态进行比对,得出故障类型。如:开启对应有电流,关闭对应无电流,若开启时无电流,则器件损坏,需要检修。
上述通信电路5用于接收远程控制端的控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3中的单片机U3。该通信电路5包括:通信芯片U1、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2、以及二极管D4;其中,通信芯片U1的第十三接口与电阻R14一端连接,电阻R14另一端与二极管D2负极连接,二极管D2正极与电源电路6连接,通信芯片U1的第十二接口与电阻R13一端连接,电阻R13另一端与二极管D4负极连接,二极管D4正极设置在二极管D2与电源电路6之间的连接线上。
具体的,该通信芯片U1型号为ZigBee模块(E18-MS1PA1-IPX或者E18-2G4Z27SI或者E18-MS1-IPX)、NB-IoT模块、LoRa模块、蓝牙模块等,该通信芯片为3.3V电源供电。电阻13、电阻14均为限流电阻,电阻R13的阻值可以为1KΩ,电阻R14的阻值可以为1KΩ。二极管D2、二极管D4均为发光二极管,二极管D2、二极管D4分别作为U1的工作、网络状态指示灯。通信芯片U1的第十三接口、第十二接口均为通信芯片U1的输出引脚。
通讯电平转换电路4作用为,单片机工作电压5V而无线通信模块为3.3V,通讯口需做电平转换保护模块输入输出口受损。通讯电平转换电路4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
其中,三极管Q1、三极管Q2型号均为S9014或者S8050,电阻R1的阻值可以为10KΩ、电阻R2的阻值可以为10KΩ、电阻R3的阻值可以为10KΩ、电阻R5的阻值可以为10KΩ、电阻R6的阻值可以为47KΩ、电阻R7的阻值可以为47KΩ。电阻R1一端与电源电路6连接,电阻R1一端具体与电源电路6中的3.3V电源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电阻R6一端连接,并接入三极管Q2的基极,R6另一端与三极管Q2集电极并联接入通信芯片U1的第十一接口,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5一端并联接控制电路3的第一输出端,电阻R5另一端与电源电路6连接,电阻R5另一端具体与电源电路6中的5V电源连接,电阻R3一端接入电阻R1与电源电路6之间的连接线上,电阻R3另一端与电阻R7一端连接,并接入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7另一端与三极管Q1发射极并联接入通信芯片U1的第十接口,三极管Q1集电极与电阻R2一端并联接入控制电路3的第二输出端,该控制电路3的第二输出端可以为单片机的输出端RXD,电阻R2另一端接入电阻R5与电源电路6之间的连接线上,也即,电阻R2另一端接入5V电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继电器电路和电流感应电路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复制增加,可实现多路控制,进而可以控制多个电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通信电路5可接收远程控制信号,且通过该通信电路5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控制继电器电路2的导通或阻断,从而控制电器7的运行或停止。并且通过设置电流感应电路1检测流过所述继电器K2输出端与电器7连接线上的电流信号,并将感应到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将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电流值,可将电流值与继电器K2开关状态进行比对,进而根据判断结果可以判断出电器7的运行状态。并且在电器7发生故障或者需要替换时,控制电路3均可以从数据存储电路8中读取到预存数据,便于对电器7进行维修或者替换。这样,本发明可以远程对运行的电器7进行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判断故障,仅将检测到的电流值与继电器K2的开关状态进行对比就可以自动判断出电器7是否发生故障,不需要检修人员花费更多时间到现场对电器7进行一一盘查,从而减少检修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提高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器电路可以应用于自动照明领域、电器控制领域,可以按指令进行多种模式控制,并反馈工作状态,实现控制闭环检测,进而实现电器故障自动判断的功能。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数据存储电路8包括:存储芯片U10、电阻R30、电阻R31、电容C23。存储芯片U10的电源引脚八并联电容C23接电源电路6,具体接电源电路6中的5V电源。存储芯片U10的引脚五、引脚六分别连接控制电路3,具体连接控制电路3中单片机的WR非引脚和RD非引脚,电阻R30一端连接存储芯片U10的引脚六,另一端连接5V电源。电阻R31一端连接存储芯片U10的引脚五,另一端连接5V电源。
其中,储存芯片U10型号可以为AT24C02、AT24C01或者AT24C08。电阻R30的阻值可以为6.49K,电阻R31的阻值可以为6.49K。电容C23的容值可以为100nF。电阻R30,R31为上拉电阻,C23为存储芯片U10的电源滤波电容。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单片机编程实现多种运行模式,出厂前将设备编号、无线入网识别号、经过处理后的入网密码等信息写入存储芯片U10,在检修或者设备更换时,便于读取该预存数据,从而便于检修或替换后能正常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存储芯片U10存储预存数据,便于在检修或者设备更换时,读取该预存数据,从而便于检修或替换后能正常工作。进一步提高检修工作效率。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电源电路6包括:第一整流电路、与第一整流电路连接的第一滤波电路、与第一滤波电路连接的变压电路、与变压电路以及第一滤波电路连接的电源管理电路、与变压电路连接的第二整流电路、与第二整流电流连接的第二滤波电路、与第二滤波电路连接的电源转换电路。
其中,第一整流电路包括:电阻RV1、整流桥U8、电阻NTC1,电阻NRC1一端连接火线,另一端与电阻RV1一端连接,电阻RV1另一端连接零线,整流桥的第一引脚设置在电阻NTC1与电阻RV1之间的连接线上,整流桥U8的第三引脚设置在电阻RV1与零线之间的连接线上,整流桥U8的第二引脚以及第四引脚与第一滤波电路连接。其中,电阻RV1可以为压敏电阻,电阻RV1型号可以为07D471K。电阻NTC1可以为热敏电阻,该电阻NTC1型号可以为NTC5D-7。该整流桥U8型号可以为MB6S。
第一滤波电路包括:共模扼流圈T3以及共模扼流圈T3连接的电容C21,共模扼流圈T3第一引脚与整流桥U8的第四引脚连接,共模扼流圈T3第二引脚与整流桥U8的第二引脚连接,共模扼流圈T3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21负极和热地,共模扼流圈T3第四引脚与电容C21正极连接。其中,共模扼流圈T3型号为UU9.8 15mH(形状为U型,铁芯尺寸9.8mm,电感量为15mH),电容C21为电解电容,电容C21的容值可以为6.8uF/400V。
变压电路包括:变压器T2,该变压器T2的第一引脚设置在电容C21正极与共模扼流圈T3的第四引脚之间,变压器T2的第二引脚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变压器T2的第三引脚与第二滤波电路连接,变压器T2的第四引脚接地,变压器T2的第五引脚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变压器T2的第六引脚接热地。其中,变压器T2型号可以为EE13AW5V1A。
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9、二极管D7以及电容C16,电源管理芯片U9的第五、六、七、八引脚均与变压器T2的第二引脚连接,电源管理芯片U9的第一、第二引脚均与电容C16负极连接,电容C16正极与变压器T2的第五引脚连接,电容C16负极还接热地。其中,电源管理芯片U9型号可以为AP8012,二极管D7型号可以为SR2100,电容C16可以为电解电容,该电容C16的容值可以为22uF。
第二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9,该二极管D9正极与变压器T2的第三引脚连接,该二极管D9负极与第二滤波电路连接。其中,二极管D9型号可以为FR107。
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20和电感L1,电容C20一端与二极管D9负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感L1一端设置在电容C20与二极管D9之间的连接线上,电感L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5正极连接和电容C14一端连接,电容C15负极接地,电容C14另一端接地。其中,电容C14的容值可以为100nF,电容C15为电解电容,电容C15的容值可以为1000uF,电容C20为电解电容,电容C20的容值可以为1000uF,电感L1型号可以为工字电感10uH。
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保险元件FU1、电容C13、电容C6、二极管D1、电阻R4、电容C1以及稳压芯片U2,保险元件FU1一端与电感L1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3一端连接,电容C13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2的第三引脚与保险元件FU1连接,稳压芯片U2的第二引脚与电阻R3连接,稳压芯片U2的第一引脚接地。二极管D1正极设置在电感L1与稳压芯片U2之间的连接线上,二极管D1负极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接地。其中,保险元件FU1可以为一保险丝,该保险丝为5V1A,稳压芯片U2可以为线性稳压芯片,型号可以为LM1117-3.3V,电容C6的容值可以为100Nf。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源电路6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滤波电路、变压电路以及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的保护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连接的反馈控制电压输出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和反馈控制电压输出电路连接的电压取样电路。
保护电路用于防止反向,进而起到保护作用。保护电路包括:电容C18、电阻R28、二极管D8,电容C18一端与共模扼流圈T3的第四引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8负极连接,电阻R28一端与共模扼流圈T3的第四引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8负极连接,二极管D8正极与电源管理芯片U9的第五、六、七、八引脚连接。其中,电阻R28的阻值可以为100KΩ,电容C18的容值可以为2.2uF/400V,电容C18为电解电容,二极管D8型号可以为FR107。
反馈控制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25、光耦隔离器U6、电阻R24、电容C17、电容C22,电阻R25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U9的第四引脚连接,另一端与光耦隔离器U6中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光耦隔离器U6中的三极管发射极与电源管理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光耦隔离器U6中的二极管正极与电阻R24一端连接,电阻R24另一端设置在电感L1与保险元件FU1之间的连接线上,光耦隔离器U6中的二极管负极与电压取样电路连接,电容C17一端设置在电源管理芯片U9的第三引脚上,电容C17另一端与电容C16负极连接,电容C22一端与电容C16负极连接,另一端与电压取样电路连接。其中,光耦隔离器U6型号可以为PC817,电阻R24的阻值可以为150Ω、电阻R25的阻值可以为100Ω,C17的容值可以为100nF。
电压取样电路包括:并联稳压芯片U7、电容C19、电阻R29、电阻R26;并联稳压芯片U7正极与电容C22连接,并联稳压芯片U7负极与光耦隔离器U6中的二极管负极连接;电阻R29一端将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26串联后设置在电感L1与保险元件FU1之间的连接线上;并联稳压芯片U7负极与电容C19一端连接,电容C19另一端设置在电阻29与电阻R26之间的连接线上。其中,并联稳压器芯片U7型号可以为TL431,电容C19的容值可以为100nF,电阻R26的阻值可以为3.9KΩ、电阻R29的阻值可以为3.9KΩ。
具体的,电阻RV1将外部220V交流电经整流桥U8转换为直流电源,经共模扼流圈T3和电容C21滤高频波形成50Hz电压信号,经与电源管理芯片U9发生高频60KHz振荡信号结合,通过变压器T2转换为5V交流电压信号,经过二极管D9二次整流为5V直流电压,再经过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20和电感L1滤波,输出5V稳定电压,再经过稳压芯片U2转换为3.3V稳压电源,为电路中的单片机U3供电及通信模块供电。安规电容C22作用为使5V直流电源与220V交流电源隔离,电阻R26、R29、并联稳压器芯片U7为电压取样电路,通过一定配比可以输出5V,电阻R24、R25为限流电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该电源电路6提供整个控制器电路的工作电源,并且能够为多个不同工作电压的电路进行供电。进一步提高该控制器电路的自动检测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控制电路、通信电路、电流感应电路、继电器电路、与所述通信电路连接的通讯电平转换电路、以及数据存储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电流感应电路、继电器电路、通讯电平转换电路、以及数据存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电路、通讯电平转换电路、通信电路、以及数据存储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电流感应电路包括电流感应元件T1以及电流转换电路,所述电流感应元件T1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流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电流转换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K2以及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K2输出端与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K2输入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感应元件T1用于检测流过所述继电器K2输出端与电器连接线上的电流信号,并通过电流转换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转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3、电阻R15、电阻R10、电阻R12以及电容C8;
其中,所述电阻R15一端与所述电流感应元件T1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正极设置在所述电阻R15与所述电流感应元件T1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二极管负极与所述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另一端与控制电路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8一端设置在所述电阻R10与所述控制电路第一输入端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电容C8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2一端设置在所述电容C8与所述控制电路第一输入端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电阻R12另一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4、二极管D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20、电阻R23、以及光耦隔离器U4;
其中,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2一端,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Q4基极与所述电阻R2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另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U4中三极管集电极设置在所述电阻R20与所述电阻R16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光耦隔离器U4中三极管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5正极连接且接地,所述光耦隔离器U4中二极管负极与控制电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U4中二极管正极与所述电阻R1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另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D5负极设置在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K2之间的连接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包括:通信芯片U1、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2、以及二极管D4;
其中,所述通信芯片U1的第十三接口与所述电阻R1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正极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通信芯片U1的第十二接口与所述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4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正极设置在所述二极管D2与所述电源电路之间的连接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电平转换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
其中,所述电阻R1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一端连接,并接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R6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并联接入所述通信芯片U1的第十一接口,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5一端并联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3一端接入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源电路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一端连接,并接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并联接入所述通信芯片U1的第十接口,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一端并联接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电阻R2另一端接入所述电阻R5与所述电源电路之间的连接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电路包括:存储芯片U10、上拉电阻R30、上拉电阻R31、电容C23,所述存储芯片U10的电源引脚八并联电容C23接电源电路,所述存储芯片U10的引脚五、引脚六分别连接控制电路,电阻R30一端连接存储芯片U10的引脚六,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电阻R31一端连接存储芯片U10的引脚五,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电路、与所述第一整流电路连接的第一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连接的变压电路、与所述变压电路以及第一滤波电路连接的电源管理电路、与所述变压电路连接的第二整流电路、与所述第二整流电流连接的第二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连接的电源转换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电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变压电路以及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的保护电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和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连接的反馈控制电压输出电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和所述反馈控制电压输出电路连接的电压取样电路。
CN201910785243.3A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 Pending CN1104939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5243.3A CN110493941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5243.3A CN110493941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3941A true CN110493941A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53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5243.3A Pending CN110493941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394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7888A1 (en) * 2001-08-30 2003-03-27 Archenhold Geoffrey Howard Gillett Illumination control system
CN2731801Y (zh) * 2004-02-16 2005-10-05 哈尔滨世纪旌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宿舍电源管理装置
CN203894937U (zh) * 2014-06-19 2014-10-22 掌握主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短距离无线家电电流信号反馈器
US20150170860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elay with integral phase controlled switching
CN104767505A (zh) * 2015-03-26 2015-07-08 成都力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路保护功能的开关电路
CN204794353U (zh) * 2015-05-29 2015-11-18 天津市凯源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人机交流的智能电力监控终端
CN208079475U (zh) * 2018-03-30 2018-11-09 苏岚 调光控制器
CN208707996U (zh) * 2017-12-15 2019-04-05 咻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7888A1 (en) * 2001-08-30 2003-03-27 Archenhold Geoffrey Howard Gillett Illumination control system
CN2731801Y (zh) * 2004-02-16 2005-10-05 哈尔滨世纪旌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宿舍电源管理装置
US20150170860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elay with integral phase controlled switching
CN203894937U (zh) * 2014-06-19 2014-10-22 掌握主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短距离无线家电电流信号反馈器
CN104767505A (zh) * 2015-03-26 2015-07-08 成都力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路保护功能的开关电路
CN204794353U (zh) * 2015-05-29 2015-11-18 天津市凯源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人机交流的智能电力监控终端
CN208707996U (zh) * 2017-12-15 2019-04-05 咻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控制装置
CN208079475U (zh) * 2018-03-30 2018-11-09 苏岚 调光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31849U (zh) 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
CN105178769B (zh) 一种用于电动闭门器的总线型控制装置和监控系统
CN106067245B (zh) 一种台区用电巡检装置及系统
CN205751210U (zh) 一种台区用电巡检装置及系统
CN110536505A (zh) 一种用于远程led景观亮化的系统故障自诊断装置
CN202713690U (zh) 用于led驱动电源的调光接口电路
CN109991504A (zh) 一种变电站二次回路通断测量仪
CN110493941A (zh) 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
CN211321596U (zh) 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无线通信控制器电路
CN207473854U (zh) 道路交通信号故障监测器及处理系统
CN106658861B (zh) 一种照明感应报警灯
CN103837844B (zh) 矿井巷道灯寿命对比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2269071U (zh) 用于照明的led控制和零光衰的装置
CN204392642U (zh) 一种单灯智能电量检测及控制装置
CN208752429U (zh) 一种基于可控硅调速器的系统
CN212514776U (zh) 一种具有恶性负载识别和控制功能的智能电表
CN209044398U (zh) 一种应用于恒温装置加热的模块电路
CN2783566Y (zh) 通用遥控节能插座
CN209448936U (zh) 一种led控制电路、led灯具
CN111352364A (zh) 一种支持远程控制的传感器电路
CN206892601U (zh) 智能油烟净化设备控制箱
CN21112002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热水器监控装置
CN103106697B (zh) 射频智能控制巡检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380135U (zh) 一种照明感应报警灯
CN11102357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热水器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