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3848A - 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3848A
CN110493848A CN201910772011.4A CN201910772011A CN110493848A CN 110493848 A CN110493848 A CN 110493848A CN 201910772011 A CN201910772011 A CN 201910772011A CN 110493848 A CN110493848 A CN 110493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routing
access information
variation
ro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20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3848B (zh
Inventor
黄友俊
李星
吴建平
白浩
刘知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RNE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ERNE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RNET Corp filed Critical CERNET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7720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3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3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3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3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3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记录所述用户终端一个以上的访问信息,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网络性能数据;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装置、系统及介质。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多跳网络由节点构成,包括如电脑、移动电话等设备,这些设备通过无线彼此连接,并互相通过网络转发数据。多跳网络中,除非所有节点都发生故障,否则数据总是可用的,由此使得多跳网络拓扑结构可靠且可扩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日趋增长的网络资源使用势必会造成网络拥堵。对于驻地网运营商而言,为用户提供稳定高速的上网体验是极为重要的,但是由于特殊时间或事件导致的爆发式流量增长引发的网络拥堵,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驻地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的动态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Address,IP)的生存周期较短,多跳网络的路由选路复杂,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性能,优化用户体验成为了新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积累网络性能数据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计算路由IP的变化程度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记录所述用户终端一个以上的访问信息,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网络性能数据;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利用ICMP协议,定位出每一所述访问信息经过的一个及以上的路由器;计算每一所述访问信息的路由生存时间,所述路由特征数据包括所述路由生存时间和所述路由器的IP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利用ICMP协议,定位出每一所述访问信息经过的一个及以上的路由器;计算每一所述访问信息的路由生存时间,所述路由特征数据包括所述路由生存时间和所述路由器的IP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根据每一所述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计算该访问信息的路由IP变化跳数包括:将该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逐跳与其它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相比,以获取该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中第一个与其它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不相同的路由器的跳数,该跳数为所述路由IP变化跳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ICL为:
其中,n为单位时间内路由IP的变化次数,CN为单位时间内访问信息的记录次数,CLi为第i次路由IP变化时路由IP变化跳数,TLi为第i次路由IP变化时的路由生存时间,Z为自定义常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所述用户终端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包括: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随时间的变化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所述用户终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时,所述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包括:将所述路由特征数据按照同一用户终端进行分离;根据所述分离后的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随地理位置的变化程度。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记录模块、追踪模块和计算模块。所述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用户终端一个以上的访问信息,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网络性能数据。所述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程序,以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根据积累网络性能数据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计算用户终端的路由IP随时间或地理位置的变化程度,优化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中反向路由追踪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中计算路由IP的变化程度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装置的方框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该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包括记录用户终端一个以上的访问信息,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网络性能数据;根据网络性能数据,对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根据路由特征数据,计算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以此方式,可以对用户终端的路由IP随时间或地理位置的变化程度进行监测,优化了用户体验。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参阅图1,同时结合图2-图3,对图1所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该方法包括操作S110-操作S130。
在操作S110,记录用户终端一个以上的访问信息,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网络性能数据。
具体地,用户终端访问时,对用户终端每一次访问的访问信息进行积累,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网络性能数据。网络性能数据包括用户终端的网络属性,例如用户终端IP地址、访问的服务端IP地址、用户位置、访问时间等关键性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用户终端IP地址 用户位置 服务端IP地址 访问时间
219.220.90.200 北京 47.75.14.63 2019/06/01 15:10:10
219.220.90.200 山东济南 47.75.14.63 2019/06/02 15:10:10
在操作S120,根据网络性能数据,对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反向路由追踪是用于追踪访问信息的详细路由数据,即追踪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例如通过访问信息中包含的局部路径信息来追踪该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局部路径信息例如包括发送该访问信息的路由器的IP地址、前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后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等。
表2
具体地,根据网络性能数据中用户终端IP地址和服务端IP地址,对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追踪,以生成上述路由特征数据。路由特征数据例如为用户终端IP地址、服务端IP地址、详细路由数据、是否超时、路由追踪时间、路由生存时间、用户位置等,如表2所示。
在操作S130,根据路由特征数据,计算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例如,根据表2中任一详细路由数据与其它详细路由数据之间最早不同的路由数据对应的跳数来计算用户终端的IP的变化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根据路由特征数据,计算用户终端的路由IP随时间的变化程度。即用户终端IP地址不变的情况下,例如以天为时间范围,以小时为单位时间进行反向路由追踪,即每小时执行一次上述操作S110-操作S130,重复执行24次上述操作S110-操作S130,以计算一天中用户终端的路由IP随时间的变化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当用户终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时,可以将路由特征数据按照同一用户终端进行分离,根据分离后的路由特征数据,计算用户终端的路由IP随地理位置的变化程度。即指定时间内,用户终端IP地址不同且服务终端IP地址相同的情况下,将同一用户终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划分在一起,根据每一用户终端的路由特征数据计算该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从而计算出所有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即得到用户终端的路由IP随地理位置的变化程度。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中操作S120反向路由追踪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S120可以包括操作S121和操作S122。
在操作S121,根据网络性能数据,利用ICMP协议,定位出每一访问信息经过的一个及以上的路由器。网络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发送一种特殊定义的ICMP数据包,ICMP数据包中包含发送该ICMP数据包的路由器的IP地址、前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后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以及身份验证信息等,可以通过ICMP协议追踪定位出访问信息依次经过的所有路由器的IP地址。
在操作S122,计算每一访问信息的路由生存时间,路由特征数据包括路由生存时间和路由器的IP地址。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路由特征数据还可以包括用户终端IP地址、服务端IP地址、是否超时、路由追踪时间、用户位置等。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中操作S130计算路由IP的变化程度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S130可以包括操作S131和操作S132。
在操作S131,根据每一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计算访问信息的路由IP变化跳数。具体地,将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逐跳与其它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相比,以获取该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中第一个与其它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不相同的路由器的跳数,则该跳数为路由IP变化跳数,若无不同,则路由IP变化跳数为0。例如访问信息的数量为10,每一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数量为5,假设第一个访问信息经过的第三个路由器的IP地址与其它大多数(例如8个)访问信息经过的第三个路由器的IP地址不相同,且第一个访问信息经过的前两个路由器的IP地址与其它大多数访问信息经过的前两个路由器的IP地址相同,则该第三个路由器的跳数即为该第一个访问信息的路由IP变化跳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跳数逐渐减小,例如经过5个路由器,则依次经过的路由器的跳数分别为5、4、3、2、1。
在操作S132,根据路由IP变化跳数、路由生存时间计算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路由IP的变化程度ICL为:
其中,n为单位时间内路由IP的变化次数,CN为单位时间内访问信息的记录次数,CLi为第i次路由IP变化时路由IP变化跳数,TLi为第i次路由IP变化时的路由生存时间,Z为自定义常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可以根据积累网络性能数据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计算用户终端的路由IP随时间或地理位置的变化程度,并更加直观地显示出变化程度,优化了用户体验。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装置400的方框图。
如图4所示,该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装置400包括记录模块410、追踪模块420以及计算模块430。装置400可以用于执行参考图1~图3所描述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
记录模块410例如可以执行操作S110,用于记录用户终端一个以上的访问信息,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网络性能数据。
追踪模块420例如可以执行操作S120,用于根据网络性能数据,对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
计算模块430例如可以执行操作S130,用于根据路由特征数据,计算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该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装置400可以还包括ISP服务器阵列1、数据存储服务器2以及数据处理服务器3。该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装置400通过ISP服务器阵列1、数据存储服务器2以及数据处理服务器3的协同作用,共同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
用户终端1、……、用户终端N为互联网终端用户。ISP服务器1、……、ISP服务器N为驻地网ISP节点或云服务节点。其中,ISP服务器阵列1例如可以执行操作S110和操作S120。数据存储服务器2以及数据处理服务器3例如可以共同执行操作S130。
ISP服务器阵列1用于对所有用户终端的访问信息进行积累,以生成网络性能数据。网络性能数据包括用户终端的网络属性,例如用户终端IP地址、访问的服务端IP地址、用户位置、访问时间等关键性信息。对于每个ISP服务器,其根据网络性能对局对每一个用户终端定期进行反向路由追踪,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并发送至数据存储服务器2。路由特征数据例如为用户终端IP地址、服务端IP地址、详细路由数据、是否超时、路由追踪时间、路由生存时间、用户位置等。
数据存储服务器2用于解析路由特征数据,并将解析后的路由特征数据存储在路由特征数据表中。
数据分析服务器3用于对存储的路由特征数据表中的所有路由特征数据进行进一步地解析。具体地,将路由特征数据表中的路由特征数据按照同一ISP服务器对同一用户终端的分离规则进行分离,将分离出的路由特征数据存入ISP-用户终端路由信息表中,如表3所示。
表3
数据分析服务器3还用于对ISP-用户终端路由信息表中的详细路由数据进行解析,以获得相应的路由IP变化的特征数据,即获得IP变化跳数,并存入ISP-用户终端IP变化信息表中,如表4所示。
表4
数据分析服务器3还用于根据表4中IP变化跳数、路由生存时间以及单位时间内统计次数计算路由IP的变化程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参记录模块410、追踪模块420、计算模块430、ISP服务器阵列1、数据存储服务器2以及数据处理服务器3中的任意多个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参记录模块410、追踪模块420、计算模块430、ISP服务器阵列1、数据存储服务器2以及数据处理服务器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参记录模块410、追踪模块420、计算模块430、ISP服务器阵列1、数据存储服务器2以及数据处理服务器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图6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6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6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6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603中,存储有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601、ROM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处理器601通过执行ROM 602和/或RAM 6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所述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602和RAM 6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601电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6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605,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系统6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6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8;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602和/或RAM 603和/或ROM 602和RAM 6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包括:
记录所述用户终端一个以上的访问信息,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网络性能数据;
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利用ICMP协议,定位出每一所述访问信息经过的一个及以上的路由器;
计算每一所述访问信息的路由生存时间,所述路由特征数据包括所述路由生存时间和所述路由器的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计算该访问信息的路由IP变化跳数;
根据所述路由IP变化跳数、路由生存时间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每一所述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计算该访问信息的路由IP变化跳数包括:
将该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逐跳与其它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相比,以获取该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中第一个与其它访问信息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不相同的路由器的跳数,该跳数为所述路由IP变化跳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ICL为:
其中,n为单位时间内路由IP的变化次数,CN为单位时间内访问信息的记录次数,CLi为第i次路由IP变化时路由IP变化跳数,TLi为第i次路由IP变化时的路由生存时间,Z为自定义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用户终端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包括:
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随时间的变化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用户终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时,所述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包括:
将所述路由特征数据按照同一用户终端进行分离;
根据所述分离后的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随地理位置的变化程度。
8.一种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用户终端一个以上的访问信息,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网络性能数据;
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性能数据,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反向路由追踪,以生成每一访问信息对应的路由特征数据;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由特征数据,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的路由IP的变化程度。
9.一种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系统,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程序,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772011.4A 2019-08-20 2019-08-20 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Active CN110493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2011.4A CN110493848B (zh) 2019-08-20 2019-08-20 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2011.4A CN110493848B (zh) 2019-08-20 2019-08-20 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3848A true CN110493848A (zh) 2019-11-22
CN110493848B CN110493848B (zh) 2021-04-16

Family

ID=68552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2011.4A Active CN110493848B (zh) 2019-08-20 2019-08-20 用户终端路由ip变化的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384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8631A1 (en) * 2005-08-12 2007-03-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network management
CN102625332A (zh) * 2011-11-01 2012-08-01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网络路由检测的方法
CN103164475A (zh) * 2011-12-16 2013-06-19 北京思博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个ip地域信息库的合并方法及系统
CN103856367A (zh) * 2012-12-06 2014-06-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Ip网络路由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及路由分析服务器
CN104618343A (zh) * 2015-01-06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实时日志的网站威胁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US20150236936A1 (en) * 2014-02-19 2015-08-20 Steven Waldbusser Monitoring gatew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nflow type networks
CN104967632A (zh) * 2014-04-22 2015-10-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页异常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服务器及系统
CN105162699A (zh) * 2015-07-31 2015-12-16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动态路由协议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6326263A (zh) * 2015-06-29 2017-01-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获取数据之间的匹配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33731A (zh) * 2017-05-22 2018-12-04 南京骏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网关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8631A1 (en) * 2005-08-12 2007-03-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network management
CN102625332A (zh) * 2011-11-01 2012-08-01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网络路由检测的方法
CN103164475A (zh) * 2011-12-16 2013-06-19 北京思博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个ip地域信息库的合并方法及系统
CN103856367A (zh) * 2012-12-06 2014-06-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Ip网络路由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及路由分析服务器
US20150236936A1 (en) * 2014-02-19 2015-08-20 Steven Waldbusser Monitoring gatew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nflow type networks
CN104967632A (zh) * 2014-04-22 2015-10-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页异常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服务器及系统
CN104618343A (zh) * 2015-01-06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实时日志的网站威胁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26263A (zh) * 2015-06-29 2017-01-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获取数据之间的匹配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62699A (zh) * 2015-07-31 2015-12-16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动态路由协议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8933731A (zh) * 2017-05-22 2018-12-04 南京骏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网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3848B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0694A (zh) 配送区域确定方法和装置
US9652349B2 (en) Quality of information assessment in dynamic sensor networks
KR100723842B1 (ko) 사용자 생성 위치기반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 방법
CN103067297B (zh) 一种基于资源消耗预测的动态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US9705773B2 (en) Parallelized network traffic flow availability simulation using stochastic process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algorithms
Sun et al. Real time anomalous trajectory detection and analysis
CN106874320A (zh) 分布式流式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40160B (zh) 一种多源数据地图网格化及数据状态实时推送系统
Koldehofe et al. Moving range queries in distributed complex event processing
CN107888666A (zh) 一种跨地域数据存储系统以及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US1168942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sualization based on historical network traffic and future projection of infrastructure assets
Gao et al. Adaptive route choice models in stochastic time-dependent networks
CN109949063A (zh) 一种地址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räxler et al. Specification, composition, and placement of network services with flexible structures
Derigs et al. A simple and efficient tabu search heuristic for solving the open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CN110401630A (zh) 交易凭证的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6210163A (zh) 基于ip地址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063158A (zh) 一种网站访问排名信息查询的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Ma et al. User-driven cloud transportation system for smart driving
Lai et al. CASQ: Adaptive and cloud-assisted query processing in vehicular sensor networks
Yang et al. Towards efficient NDN framework for connected vehicle applications
CN108809769A (zh) 一种检测IPv6活跃度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271438A (zh) 一种数据库访问方法及其系统
CN110443647A (zh) 信息投放方法及设备
CN106131242A (zh) 一种ip应用场景的分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