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3455B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3455B
CN110493455B CN201910684489.1A CN201910684489A CN110493455B CN 110493455 B CN110493455 B CN 110493455B CN 201910684489 A CN201910684489 A CN 201910684489A CN 110493455 B CN110493455 B CN 1104934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near field
fiel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pay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44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3455A (zh
Inventor
方攀
陈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44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34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3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3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3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3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从而通过本方式使得在移动终端检测到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后,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来关闭近场通信模块,以避免两种支付方式的相互干扰,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支付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支付设备已经可以同时支持多种电子支付方式。例如,可以同时支持扫码支付以及基于近场通信的支付方式。然而,在用户利用移动终端与该支付设备进行交互以完成支付的过程中,因为支付设备支持多种支付方式而对支付过程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以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运行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数据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设备控制单元,用于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还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屏幕、距离传感器、近场通信模块分别于所述处理器连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在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且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的情况下,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从而通过本方式使得在移动终端检测到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后,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来关闭近场通信模块,以避免两种支付方式的相互干扰,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中设移动终端进入支付机具的广播信号范围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电子支付是指消费者、商家和金融机构之间使用安全电子手段把支付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安全地传送到银行或相应的处理机构,用来实现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的行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互联网迅速走向普及化,逐步从大学、科研机构走向企业和家庭,其功能也从信息共享演变为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商业贸易活动逐步进入这个王国。通过使用因特网,即降低了成本,也造就了更多的商业机会,电子商务技术从而得以发展,使其逐步成为了互联网应用的最大热点。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扫码支付和近场通信支付成为了较为常见的支付方式。
其中,扫码支付也可以成为二维码支付,二维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起来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在该支付方案下,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并印刷在各种报纸、杂志、广告、图书等载体上发布。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账户的支付结算。最后,商家根据支付交易信息中的用户收货、联系资料,就可以进行商品配送,完成交易。近场通信(例如,NFC)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采用近场通信技术完成消费金额的支付。在个过程中,可以及时的连接网络完成支付扣款,也可以先在移动终端本地完成扣款后,将扣款信息同步到网络中。
伴随着终端设备的技术发展,更多的移动终端同时支持了多种电子支付方式。例如,配置有屏幕以及近场通信模块的移动终端就可以同时支持二维码支付以及近场通信(NFC)支付。
而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随着移动终端同时所支持的电子支付方式增多,在支付过程中,会给用户造成一些不便。具体的,更多的支付机具(扣款设备),也会同时支持多种电子支付方式。那么当移动终端用户将移动终端靠近支付机具后,有可能会同时触发两种支付方式,进而造成重复扣款。例如,当移动终端用户选择二维码支付的时候,将屏幕朝向支付机具靠近,那么在靠近到一定程度时,也可能会触发近场通信模块与支付机具交互。
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中可以改善上述问题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通过本方式使得在移动终端检测到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后,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来关闭近场通信模块,以避免两种支付方式的相互干扰,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200。图2中左侧示出了移动终端的正面,图2中右侧示出了移动终端的背面,所述移动终端200配置有屏幕210、距离传感器220以及近场通信模块230,所述距离传感器220与所述屏幕210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230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220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检测是否进入扫码支付场景。
作为一种方式,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来确定是否进入扫码支付场景。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一些支付机具已经具备支持发送广播信号,进而通过广播信号来广播一些信息,以便移动终端在不与支付机具建立通信协议连接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获取到支付机具一些特征信息。其中,支付机具可以基于蓝牙BLE模式或者Wi-Fi Aware模式发送广播数据。以蓝牙BLE模式为例,支付机具可以在以蓝牙BLE模式发送广播数据的过程中,在所发送的数据包中的特定字段中携带自己的设备标识。如下表所示的一种广播数据的数据包的格式。
Figure BDA0002145774490000051
在上表所示的数据包的格式中名称为Length字段用于表征数据包的长度,名称为Type的字段表征当前数据包的连接类型,名称为MFG ID的字段表征发送该数据包的蓝牙模块的生产商的ID,名称为iBeacon的字段表征当前的数据包为基于iBeacon模式生成,名称为MD5的字段表征数据包所携带的基于MD5方式加密后的设备标识,字段名称Major、Minor以及Ref均用于携带特征值,以区别同一设备发送的不同数据包。那么可以看出的是,在上表所示的数据包中可以在16Byte长度的字段处添加支付机具的设备标识。当移动终端接收到携带有设备标识的广播数据后,就可以判定处于扫码支付场景中。
作为另外一种方式,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检测当前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来确定是否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
其中,可选的,移动终端可以检测前台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否为支付类名单中的应用程序,若是,就判定当前处于扫码支付场景中。以移动终端为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执行ActivityManager的getRunningTasks方法来获取到当前在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名称。此外,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UsageStatsManager来获取用户使用的程序的列表,将该列表中记录的最近使用的应用程序识别为当前的前台应用。再者,还可以通过Android自带无障碍功能,监控窗口焦点的变化,拿到焦点窗口对应包名作为当期在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那么在这种方式下,当移动终端获取到前台或运行的应用程序后,通过查表的方式就可以确定是否处于扫码支付场景中。
作为再一种方式,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检测当前所运行的界面来确定是否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可以理解的是,即使是对于同一个应用程序,其中的不同界面的标识也是不同的,而对于支付类的应用程序,其支付直面也可能仅仅是其中的一两个界面。那么在这种方式下,可选的,移动终端检测到支付类应用程序启动后,对每次显示的界面都进行检测,若检测所显示的为扫码支付界面,那么就判定进入扫码支付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多种判定进入扫码支付场景的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多个方式相互组合后实施。可选的,可以将通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来确定是否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和通过检测当前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来确定是否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这两种方式进行组合,即当移动终端通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确定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再进一步的检测当前前台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在通过查表的方式检测到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属于支付类应用程序后就可以确定是处于扫码支付场景中了,进而通过这种组合的方式可以更加精准的识别是否处于扫码支付场景。可以理解的而是,检测方式的组合不限于这两种,可以是前述三种方式中任意两种或者三种的组合,并且可以通过且的方式组合后,进一步的增加识别的准确性。例如,还可以是在通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来确定进入扫码支付场景,通过检测当前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来确定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以及通过检测当前所运行的界面来确定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均满足的情况下,确定确实是进入到了扫码支付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距离传感器作为一个电子元件,其在运行过程中是需要消耗电能的。如果距离传感器一直处于运行状态,那么将会消耗较多的电能。那么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当所述屏幕显示扫码支付界面,判定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触发距离传感器启动,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进而使得距离传感器可以不用一直处于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判断是否进入扫码支付场景的情况下,移动终端可以在最后一级判断结果生成,且该结果表征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再开始触发启动距离传感器。还是以前述内容为例,若移动终端将通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来确定是否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和通过检测当前所运行的应用程序来确定是否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这两种方式进行组合,那么可以在移动终端通过检测当前所运行的应用程序确定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后,再触发启动距离传感器。
步骤S120: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定阈值表征移动终端是进行扫码支付。
步骤S130: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保持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当前状态。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保持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当前状态可以理解为不需要对近场通信模块进行操作,然后继续将获取的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
步骤S131: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基于前述内容可知,距离传感器与屏幕是设置在同一侧的。当屏幕显示支付码以后,会靠近支付机具以便于支付机具可以扫描到屏幕所显示的支付码进行支付。那么当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说明用户正拿着移动终端靠近支付机具,而为了避免近场通信模块也同时与支付机具发生信息交互,造成重复扣款,所以会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步骤S140: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若在关闭近场通信模块后,不再恢复启动近场通信模块,那么当下次用户期望使用近场通信模块进行支付时,还需要手动来触发场通信模块启动。进而会给用户造成不便,所以当近场通信模块被关闭后,作为一种方式,移动终端依然会保持获取距离传感器运行并会获取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可以理解的是,若检测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说明移动终端正在远离支付机具,那么用户可能已经不需要扫码支付,因此可以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若单纯仅检测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就直接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可能会造成近场通信模块在短时间内的反复启动或者关闭,进而造成电量的消耗。例如,用户在扫码支付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支付码过期或者支付机具的问题,造成支付失败,用户可能需要将移动终端拿回(拿回过程中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是会变大的),而其实用户在重新刷新支付码后,还会将移动终端靠近支付机具,那么若在这个过程中,就直接因为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就会造成反复启动或者关闭近场通信模块。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作为一种方式,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且识别到所述移动终端完成了扫码支付,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在完成一次支付操作后,通常是不会再立刻进行下一次的支付操作的,那么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且识别到所述移动终端完成了扫码支付,可以判定用户已经结束了支付操作,所以可以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扫码支付这种方式中,支付请求是由支付机具发送到支付服务器完成扣款操作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检测到接收到支付服务器发送的完成支付的通知信息时,判定所述移动终端完成了扫码支付。
作为另外一种方式,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开始计时;若在计时指定时长内所述距离值均不小于所述指定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如前述内容所示,用户在扫码支付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支付码过期或者支付机具的问题,造成支付失败,用户可能需要将移动终端拿回(拿回过程中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是会变大的),而若移动终端检测到在计时指定时长内所述距离值均不小于所述指定阈值,说明用户可能已经放弃了支付,所以可以恢复启动近场通信模块。
在一种方式中,距离传感器可以为多个场景复用。例如,我们现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通话的时候会发现我们和别人打电话接通的时候,将移动终端贴近自己的耳朵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移动终端屏幕会自动的黑屏,而触发移动终端黑屏的原理就在于根据距离传感器所采集的距离值来确定的。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移动终端与耳朵是会贴得比较近的,那么对应的移动终端也是会在检测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表征与耳朵考得比较近的情况下才会触发黑屏。而不同的是,在于支付机具的靠近过程中,如果相互靠得太近才会触发关闭近场通信模块,那么就可能无法起到避免两种支付方式相互干扰的效果,因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指定阈值为第一指定阈值,所述第一指定阈值大于第二指定阈值,所述第二指定阈值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在处于通话场景后,识别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小于所述第二指定阈值时,使移动终端的屏幕黑屏。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在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且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的情况下,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从而通过本方式使得在移动终端检测到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后,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来关闭近场通信模块,以避免两种支付方式的相互干扰,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10: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
步骤S220: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
步骤S230: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保持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当前状态。
步骤S231: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指定方向的加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方式中,移动终端虽然可能进入了扫码支付场景,但是,用户也可能会依然选择进行近场通信支付方式进行支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因为距离传感器周围有物体遮挡,会造成移动终端误识别后续会采用扫码的方式进行支付,进而关闭近场通信模块。例如,若移动终端在靠近支付机具的过程中,用户握持移动终端时,将距离传感器遮挡住了,那么基于前述的流程,移动终端是会检测到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的,那么进而就会关闭近场通信模块。而在本实施例中,引入了加速度方向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在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后,可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在指定方向的加速度。
步骤S240:将所述加速度与指定加速度阈值进行比对。
步骤S241:若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在指定方向的加速度大于指定加速度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所述指定方向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一侧所朝向的方向。
在一种方式中,移动终端中可以配置陀螺仪或者其它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并且可以将移动终端的正面和背面与加速度传感器的两个轴向对应,进而实现检测该两个轴上的加速度就可以判定移动终端当前是在朝向那个方向移动。那么在这种方式下,若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在指定方向的加速度大于指定加速度阈值,且指定方向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一侧所朝向的方向的情况下,就可以判定是移动终端的屏幕面向支付机具并靠近支付机具,进而可以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步骤S242:若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在与所述指定方向相对方向上的加速度大于指定加速度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那么对应的,若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在与所述指定方向相对方向上的加速度大于指定加速度阈值,表征是移动终端的背面,也就是配置有近场通信模块的一侧面向支付机具,并靠近支付机具,进而可以触发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42可以作为步骤S241的后续步骤,也可以是作为并行执行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有多种方式来关闭或者启动近场通信模块。可以了解的是,近场通信模块的工作方式可以有被动模式、主动模式或者双向模式几种方式。那么对于工作模式为被动模式的近场通信模块,其在工作过程中是接收支付机具发射的无线信号,再被动发送无线信号进行反馈,那么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切断其天线回路,进而使得其无法发送无线信号进行反馈,再或者可以直接在驱动程序中添加控制代码,使得即使近场通信模块发送无线信号进行反馈时,所反馈的是无用信号,进而使得支付机具无法正常完成支付过程。
再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近场通信模块可以是包括天线和控制芯片部分。例如,近场通信模块为NFC模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近场通信模块包括NFC天线以及NFC芯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NFC芯片和NFC天线之间配置一开关,该开关可以控制NFC天线和NFC芯片之间的信号通断。可以理解的是,NFC芯片在启动之初会进行一些控制代码的加载以便进行初始化,如果在关闭近场通信模块的时候,直接将NFC芯片掉电,那么再次启动的时候需要再次进行初始化,所以通过在NFC芯片和NFC天线之间配置一开关的方式,可以使得在需要关闭近场通信模块时,可以控制该开关断开即可,进而就可以使得NFC芯片无法接收到支付机具发出的信息。而当需要启动近场通信模块的时候,配置该开关闭合即可,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在关闭和启动近场通信模块的时候,不需要实际的让NFC芯片掉电或者再上电后进行初始化,提升了控制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在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且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的情况下,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再进一步的结合移动终端当前的加速度方向来二次确定移动终端是否会采用二维码进行支付,若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在指定方向的加速度大于指定加速度阈值,判定确定采用二维码支付,并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若若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在与所述指定方向相对方向上的加速度大于指定加速度阈值,确定用户会采用近场通信支付,进而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从而通过本方式使得在移动终端检测到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后,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以及移动终端的加速地值,来灵活的在两种支付方式中进行切换,以避免两种支付方式的相互干扰,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10:获取接收到的支付机具发送的广播数据包中的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用于表征所述支付机具所支持的支付方式,存储所述目标标识。
目前一些支付机具已经具备支持发送广播信号,进而通过广播信号来广播一些信息,以便移动终端在不与支付机具建立通信协议连接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获取到支付机具一些特征信息。其中,支付机具可以基于蓝牙BLE模式或者Wi-Fi Aware模式发送广播数据。以蓝牙BLE模式为例,支付机具可以在以蓝牙BLE模式发送广播数据的过程中,在所发送的数据包中的特定字段中携带自己的设备标识。那么在这种方式下,支付机具可以将设备标识配置为携带支付机具所支持的支付方式的目标标识。进而,当移动终端获取到目标标识后,就可以判定当前附近的支付机具到底支持哪些电子支付方式,以便于后续是否采取规避措施。例如,如图5所示,在图5所示的场景中,支付机具99可以一直广播前述的广播信号,那么处于其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98就可以接收到对应的广播信号,进而获取到该支付机具99所支持的电子支付方式。
步骤S320:若识别所述目标标识表征所述支付机具至少支持扫码支付以及近场通信支付,当所述屏幕显示扫码支付界面后,触发距离传感器启动,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
可以理解的是,若移动终端识别到当前处于一个支持多种电子支付方式的支付机具的广播信号覆盖范围内时,就判定后续可能会有多种方式相互干扰的可能性,进而就可以在当所述屏幕显示扫码支付界面后触发距离传感器启动,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
步骤S330: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
步骤S331: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保持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当前状态。
步骤S340: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在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且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的情况下,在移动终端处于支付机具的广播信号覆盖范围内时,就先判断支付机具所支持的支付方式,并将该支付机具所支持的支付方式进行存储,进而根据支付机具所支持的支付方式来确定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是否需要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并在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从而通过本方式使得在移动终端检测到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后,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来关闭近场通信模块,以避免两种支付方式的相互干扰,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并且,因为在移动终端进而支付机具的覆盖范围之初就可以预判,后续是否启动距离传感器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提升了检测效率以及灵活性。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400,运行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装置400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410,用于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
数据检测单元420,用于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指定阈值为第一指定阈值,所述第一指定阈值大于第二指定阈值,所述第二指定阈值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在处于通话场景后,识别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小于所述第二指定阈值时,使移动终端的屏幕黑屏。
设备控制单元430,用于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作为一种方式,如图7所示,设备控制单元430,包括:
运动姿态获取子单元431,具体用于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检测移动终端的加速度;
控制子单元432,具体用于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在指定方向的加速度大于指定加速度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所述指定方向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一侧所朝向的方向。
控制子单元432,还具体用于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且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在与所述指定方向相对方向上的加速度大于指定加速度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设备控制单元430,还用于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可选的,设备控制单元430,具体用于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且识别到所述移动终端完成了扫码支付,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设备控制单元430,还具体用于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开始计时;若在计时指定时长内所述距离值均不小于所述指定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作为一种方式,数据获取单元410,具体用于当所述屏幕显示扫码支付界面后,判定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触发距离传感器启动,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在这种方式下,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400,包括:功能检测单元440,用于获取接收到的支付机具发送的广播数据包中的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用于表征所述支付机具所支持的支付方式,存储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数据获取单元410,具体用于若识别所述目标标识表征所述支付机具至少支持扫码支付以及近场通信支付,触发距离传感器启动,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装置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是相互对应的,装置实施例中具体的原理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图9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9,基于上述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另一种可以执行前述设备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200。移动终端200包括相互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存储器104、网络模块106、近场通信模块108、屏幕110以及距离传感器112。其中,该存储器104中存储有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内容的程序,而处理器102可以执行该存储器104中存储的程序。
其中,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用于处理数据的核。处理器102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2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02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2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2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04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04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所述网络模块106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例如和音频播放设备进行通讯。所述网络模块106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所述网络模块106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例如,网络模块106可以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
与网络模块106不同的是近场通信模块108虽然也是通过电磁波的方式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但是其所支持的通信距离短于网络模块106所支持的通信距离。该近场通信模块108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近场通信以完成支付操作。
屏幕110可以显示用于支付的支付码,例如二维码等。而距离传感器112可以对其面前的遮挡物距离手机的距离进行检测。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11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8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11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在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且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的情况下,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后,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从而通过本方式使得在移动终端检测到进入到扫码支付场景后,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来关闭近场通信模块,以避免两种支付方式的相互干扰,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屏幕显示扫码支付界面后,判定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
触发距离传感器启动,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
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
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执行对所述近场通信模块进行关闭的操作,所述指定阈值表征移动终端是进行扫码支付;
所述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的步骤包括:
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且识别到所述移动终端完成了扫码支付,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的步骤包括:
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开始计时;
若在计时指定时长内所述距离值均不小于所述指定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的步骤包括:
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且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在指定方向的加速度大于指定加速度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所述指定方向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一侧所朝向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且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在与所述指定方向相对方向上的加速度大于指定加速度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屏幕显示扫码支付界面后,判定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之前还包括:
获取接收到的支付机具发送的广播数据包中的目标标识,所述目标标识用于表征所述支付机具所支持的支付方式,存储所述目标标识;
所述触发距离传感器启动,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的步骤包括:
若识别所述目标标识表征所述支付机具至少支持扫码支付以及近场通信支付,触发距离传感器启动,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阈值为第一指定阈值,所述第一指定阈值大于第二指定阈值,所述第二指定阈值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在处于通话场景后,识别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小于所述第二指定阈值时,使移动终端的屏幕黑屏。
8.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屏幕显示扫码支付界面后,判定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扫码支付场景;触发距离传感器启动,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
数据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距离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
设备控制单元,用于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执行对所述近场通信模块进行关闭的操作,以及还用于若检测所述距离值小于指定阈值,关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之后,若检测所述距离值不小于指定阈值,启动所述近场通信模块,所述指定阈值表征移动终端是进行扫码支付。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距离传感器以及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屏幕配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所述近场通信模块配置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还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屏幕、距离传感器、近场通信模块分别于所述处理器连接;
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684489.1A 2019-07-26 2019-07-26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10493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4489.1A CN110493455B (zh) 2019-07-26 2019-07-26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4489.1A CN110493455B (zh) 2019-07-26 2019-07-26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3455A CN110493455A (zh) 2019-11-22
CN110493455B true CN110493455B (zh) 2022-02-22

Family

ID=68548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4489.1A Active CN110493455B (zh) 2019-07-26 2019-07-26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34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2333A (zh) * 2020-09-17 2022-03-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6254B (zh) * 2021-08-03 2023-03-07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灭屏后降低nfc功耗的系统、方法及储存介质
CN115514744A (zh) * 2022-08-15 2022-1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页面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321A (zh) * 2014-04-11 2015-06-10 上海智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近场支付判定方法以及系统
CN108255395A (zh) * 2018-01-04 2018-07-0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快捷支付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07852003U (zh) * 2018-01-16 2018-09-11 易票联支付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扫码支付一体设备
CN109426746A (zh) * 2018-08-03 2019-03-0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扫码枪装置以及非接受理和扫码读取的切换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86968A1 (en) * 2017-09-18 2019-03-2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321A (zh) * 2014-04-11 2015-06-10 上海智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近场支付判定方法以及系统
CN108255395A (zh) * 2018-01-04 2018-07-0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快捷支付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07852003U (zh) * 2018-01-16 2018-09-11 易票联支付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扫码支付一体设备
CN109426746A (zh) * 2018-08-03 2019-03-0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扫码枪装置以及非接受理和扫码读取的切换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3455A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3455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US11068676B2 (e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EP3709612B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emulated card, and mobile device
CN101233699B (zh) 一种执行近场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6332119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88154B (zh) 一种支付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P3627777B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618393B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660949B (zh) 无线扫描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476460B (zh) 建立热点连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7079310A (zh) 获取、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11818B (zh) 移动终端间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714716B (zh) 数据包转发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0156255A1 (zh) 支付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支付机具及服务器
CN108370459A (zh)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JP2016187088A (ja) 通信機器
CN114462560A (zh) 一种模拟卡的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9257732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4837128A (zh) 多卡多待单通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4584613A (zh) 一种推送消息的方法、消息推送系统及电子设备
US20220322479A1 (en) Method for Rejoining Network after Network Disconnection of Mobile Terminal and Related Devices
CN113783994A (zh) 提示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KR102328431B1 (ko) 듀얼 심카드 휴대폰의 페이징 충돌 처리 방법, 장치 및 매체
EP4145875A1 (en) Smart card shar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4835035A (zh) 数值转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