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4294A - 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及保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及保护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74294A CN110474294A CN201910882862.4A CN201910882862A CN110474294A CN 110474294 A CN110474294 A CN 110474294A CN 201910882862 A CN201910882862 A CN 201910882862A CN 110474294 A CN110474294 A CN 1104742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 pin
- circuit
- connect
- tri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93 protective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0—Details of 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6—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perative pow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4—Details with warning or supervision in addition to disconnection, e.g. for indicating that protective apparatus has functioned
- H02H3/044—Checking correct functioning of protective arrangements, e.g. by simulating a faul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6—Details with automatic reconnection
- H02H3/066—Reconnection being a consequence of eliminating the fault which caused dis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26—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 H02H3/3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involving comparison of the voltage or current values at corresponding points in different conductors of a single system, e.g. of currents in go and return conduc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5/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non-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s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包括控制芯片、继电器、降压电路、电源电路、火弧检测电路以及驱动电路;火弧检测电路包括互感器线圈HGQ2,市电的一条输入线穿过互感器线圈HGQ2,互感器线圈HGQ2的一端接地,互感器线圈HGQ2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引脚连接;降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模块、第二电阻模块以及电子开关模块,第一电阻模块和第二电阻模块串联。上述保护开关具有防火保护和自动复位的功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防火保护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及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防火保护开关,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市电电压过低时,没有足够的能量驱动继电器通断市电,保护开关无法正常工作。
第二,保护开关断电后,当火弧解除时,无法自动复位,需要人工复位,往往不及时的复位,会对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比如需24小时启动的冰箱,工业设备停机对生产进度的影响等。
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及保护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包括控制芯片、继电器、对市电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为控制芯片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对火弧进行检测的火弧检测电路以及控制继电器通断的驱动电路;降压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全桥整流D2与市电的进线端连接,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连接,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所述火弧检测电路包括互感器线圈HGQ2,市电的一条输入线穿过互感器线圈HGQ2,所述互感器线圈HGQ2的一端接地,所述互感器线圈HGQ2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控制芯片的引脚与互感器线圈HGQ2的输出端连接并收集火弧信号;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模块、第二电阻模块以及接收控制芯片信号并控制第一电阻模块短路的电子开关模块,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和第二电阻模块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输出+5V电压的输出节点D和输出+24V电压的输出节点E。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0、稳压二极管ZD2、电容C4、稳压二极管ZD1以及电解电容C1,电阻R10、稳压二极管ZD1以及电解电容C1并联在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二级管ZD1的阴极与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接地,电解电容C1的正极与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解电容C1的负极接地;稳压二极管ZD2和电容C4并联在电阻R10的输出端,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与电阻R10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接地,电容C4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形成输出节点D,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形成输出节点E。
进一步的,所述火弧检测电路还包括电容C2 和电阻R2,所述电容C2和电阻R2并联在互感器线圈HGQ2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2的输出端接地。
进一步的,还包括对市电进行检测的市电检测同步电路,市电检测同步电路的输入端与市电输入线连接,控制芯片的引脚与市电检测同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监测电流相位,所述市电检测同步电路包括连接在控制芯片引脚处的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接市电的其中一条输入线。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开关模块包括PNP型的三极管Q4以及NPN型的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一电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控制芯片的引脚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开关模块还包括电阻R23、电阻R24以及电阻R26,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和第二电阻模块串联在整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电阻R7和电阻R14,所述第二电阻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电阻R4和电阻R6,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14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14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23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4与控制芯片的引脚连接,全桥整流D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6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为24V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控制引脚K1、控制引脚K2、公共引脚以及触点开关K3和触点开关K4,所述公共引脚与电源电路的输出节点E连接,所述触点开关K3和触点开关K4分别设置在市电的两条输出线上,所述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3、二极管D4、二极管D1、电阻R5、电阻R15、电阻R12以及电阻R16;电阻R5的一端接控制芯片的引脚,电阻R5的另一端接MOS管Q1的栅极,MOS管Q1的漏极接继电器的控制引脚K1,二极管D4的阳极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继电器的公共引脚连接,电阻R15的一端接MOS管Q1的栅极,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一端接控制芯片的引脚,电阻R12的另一端接MOS管Q3的栅极,MOS管Q3的漏极接继电器的控制引脚K2,二极管D1的阳极与MOS管Q3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继电器的公共引脚连接,电阻R16的一端接MOS管Q3的栅极,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
一种防火保护方法,市电的一条输入线穿过互感器线圈HGQ2,输出电路发生串联火弧、并联火弧下地弧时,控制芯片通过引脚连续六周期检测到上述火弧后,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1导通,从而使继电器断开输入的交流电,线路火弧故障修复后,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3导通,使继电器导通,保护开关自动复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输入市电,经过全桥整流D2整流,R7、R14和R4和R6降压。由稳压二极管ZD1和稳压电容C1滤波获得+24V电压来驱动继电器,同时由R10,ZD2和C4获得+5V给单片机Z1给供电。
要驱动继电器时,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通过Q4和Q2组成的电子开关模块使R7和R14短路,继电器获得足够的电压来驱动交流电的通断,因此,市电接入较低的输入电压也能驱动继电器工作。
当线路产生火弧时,线路局部在2秒钟内会产生4000℃的高温,存在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因此,当输出电路发生串联火弧(坏弧)、并联火弧(坏弧)下地弧,单片机通过引脚连续六周期检测到上述坏弧时,单片机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1导通,从而使继电器断开输入的交流电,防止线路火灾的发生。当线路火弧故障修复时,保护开关自动复位。
综上,本发明的保护开关,具有防火保护和自动复位功能,且在低电压环境下能够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包括控制芯片、继电器、全桥整流D2、对市电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为控制芯片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对漏电进行检测的漏电检测电路、对火弧进行检测的火弧检测电路、对市电进行检测的市电检测同步电路、显示电路、控制芯片辅助电路以及控制继电器通断的驱动电路,控制芯片优选为单片机。
市电的两条输入线分别为火线AC1-IN和零线AC2-IN。
市电检测同步电路包括连接在控制芯片引脚RA1处的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接市电的一条输入线,在实施例中,该输入线为火线AC1-IN,控制芯片的引脚RA8监测火线AC1-IN的电流相位;
在火线AC1-IN和零线AC2-IN之间设有滤波电容RC1。
降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模块、第二电阻模块以及接收控制芯片信号并控制第一电阻模块短路的电子开关模块。
第一电阻模块和第二电阻模块串联在全桥整流D2的输出端,第一电阻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电阻R7和电阻R14,第二电阻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电阻R4和电阻R6,,
电子开关模块包括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6、PNP型的三极管Q以及NPN型的三极管Q2,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一电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控制芯片的引脚RC5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具体的,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14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14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23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4与控制芯片的引脚RC5连接,全桥整流D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6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
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0、稳压二极管ZD2、电容C4、稳压二极管ZD1以及电解电容C1,电阻R10、稳压二极管ZD1以及电解电容C1并联在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二级管ZD1的阴极与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接地,电解电容C1的正极与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解电容C1的负极接地;稳压二极管ZD2和电容C4并联在电阻R10的输出端,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与电阻R10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接地,电容C4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形成输出节点D,输出节点D输出+5V电压,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形成输出节点E,输出节点E输出+24V电压,控制芯片的引脚VD与输出节点D连接,为控制芯片提供+5V直流电压。
漏电检测电路包括电容C5 、电阻R1、互感器线圈HGQ1和运算放大模块,市电的火线和零线穿过互感器线圈HGQ1,互感器线圈HGQ1的一端接地,互感器线圈HGQ1的另一端为输出端,互感器线圈HGQ1的输出端通过运算放大模块与控制芯片的引脚RA2连接,电容C5和电阻R1并联在互感器线圈HGQ1的输出端,电容C5的输出端接地。
运算放大模块包括电阻R3、电阻R18、电阻R17、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二极管D3以及运算放大器Z2A,电阻R3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路的输出节点D连接,电阻R18和电阻R17串联设置并与二极管D3并联在电阻R3的输出端,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运算放大器Z2A的反向输入端连在电阻R18与电阻R17之间,运算放大器Z2A的同相输入端与互感器线圈HGQ1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Z2A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0与控制芯片的引脚连接,运算放大器Z2A的输出端依次连接电阻R19、电阻R21并与电源电路的输出节点E连接,运算放大器Z2A的正电源端连接在电阻R19和电阻R21之间,运算放大器Z2A的负电源端接地。
火弧检测电路包括互感器线圈HGQ2、电容C2 和电阻R2,市电的零线穿过互感器线圈HGQ2,互感器线圈HGQ2的一端接地,互感器线圈HGQ2的另一端为输出端,互感器线圈HGQ2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引脚RA0连接,电容C2和电阻R2并联在互感器线圈HGQ2的输出端,电容C2的输出端接地。
继电器为24V继电器,继电器包括控制引脚K1、控制引脚K2、公共引脚以及触点开关K3和触点开关K4,公共引脚与电源电路的输出节点E连接,触点开关K3设置在火线上,触点开关K4设置在零线上。
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3、二极管D4、二极管D1、电阻R5、电阻R15、电阻R12以及电阻R16;电阻R5的一端接控制芯片的引脚RC3,电阻R5的另一端接MOS管Q1的栅极,MOS管Q1的漏极接继电器的控制引脚K1,二极管D4的阳极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继电器的公共引脚连接,电阻R15的一端接MOS管Q1的栅极,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一端接控制芯片的引脚RA6,电阻R12的另一端接MOS管Q3的栅极,MOS管Q3的漏极接继电器的控制引脚K2,二极管D1的阳极与MOS管Q3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继电器的公共引脚连接,电阻R16的一端接MOS管Q3的栅极,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辅助电路包括控制芯片设置有辅助电路,控制芯片辅助电路包括电容C3,控制芯片的引脚VD通过电容C3接地,控制芯片的引脚RA7通过开关接地。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还包括检测互感器线圈HGQ1的互感器线圈检测电路,互感器线圈检测电路包括NPN型的三极管Q5、电阻R11和电阻R13,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连接导线与全桥整流D2的输出端连接,连接导线穿过互感器线圈HGQ1,电阻R11连接在连接导线上,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3与控制芯片的引脚RA4连接。
显示电路包括电阻R9和发光二极管LED1,控制芯片的引脚RC2依次连接电阻R9、正向设置的发光二极管LED1并接地,当检测到互感器线圈HGQ1失效时,保护开关断开,指示灯闪亮,从而达到保护生命财产的目的。
采用上述保护开关的保护方法如下:
漏电保护方法,市电的两条输入线同时穿过互感器线圈HGQ1,其中有一根对地产生漏电时,互感器线圈HGQ1输出电压,控制芯片通过引脚检测到该电压并进行判断识别,确定是漏电则发出断电指令,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1导通,从而使继电器控制触点开关断开,断开输入的交流电,漏电解除后,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3导通,使继电器导通,交流电得到自动恢复。
火弧保护方法,市电的一条输入线穿过互感器线圈HGQ2,输出电路发生串联火弧、并联火弧下地弧时,控制芯片通过引脚连续六周期检测到上述火弧后,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1导通,从而使继电器断开输入的交流电,线路火弧故障修复后,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3导通,使继电器导通,保护开关自动复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输入市电,经过全桥整流D2整流,R7、R14和R4和R6降压。由稳压二极管ZD1和稳压电容C1滤波获得+24V电压来驱动继电器,同时由R10,ZD2和C4获得+5V给单片机Z1给供电。
要驱动继电器时,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通过Q4和Q2组成的电子开关模块使R7和R14短路,继电器获得足够的电压来驱动交流电的通断,因此,市电接入较低的输入电压也能驱动继电器工作。
设置有漏电检测电路,市电交流两根输入线同时穿过互感器线圈HGQ1,当其中有一根对地产生漏电时互感器线圈HGQ1输出电压,单片机通过引脚RA2检测到该电压时进行判断识别,确定是漏电则发出断电的指令,其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1导通,从而使继电器控制触点开关K3和触点开关K4的断开,进而断开输入的交流电,达到漏电保护的功能,单片机检测到漏电解除后,单片机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3导通,使继电器导通,电源得到自动恢复,该装置具有自动恢复电源的功能,无需人工复位。
互感器线圈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其通过电阻R11,三极管Q5串接连接导线绕过互感器线圈HGQ1,导通三极管Q5,从而产生电流,由单片机检测。若互感器线圈HGQ1是正常有效的,则导通三极管Q5后,互感器线圈HGQ1会产生电流,单片机引脚RA2会接收到电压信号,若单片机没有收到电压信号,则认为互感器线圈HGQ1失效,从而断开输出交流电,指示灯闪亮,达到保护生命财产的目的。由于互感器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接在全桥整流D2的输出端,因此三极管Q5导通后,就算零线和火线接反,若互感器线圈HGQ1是正常有效的,可以产生脉冲,使得单片机引脚收到电压信号。
当线路产生火弧时,线路局部在2秒钟内会产生4000℃的高温,存在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因此,当输出电路发生串联火弧(坏弧)、并联火弧(坏弧)下地弧,单片机通过引脚连续六周期检测到上述坏弧时,单片机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1导通,从而使继电器断开输入的交流电,防止线路火灾的发生。当线路火弧故障修复时,保护开关自动复位。
综上,本发明的保护开关,具有漏电保护、防火保护、自动复位和互感器线圈自动检测的功能,且在低电压环境下能够工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继电器、对市电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为控制芯片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对火弧进行检测的火弧检测电路以及控制继电器通断的驱动电路;
降压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全桥整流D2与市电的进线端连接,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连接,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继电器的通断;
所述火弧检测电路包括互感器线圈HGQ2,市电的一条输入线穿过互感器线圈HGQ2,所述互感器线圈HGQ2的一端接地,所述互感器线圈HGQ2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控制芯片的引脚与互感器线圈HGQ2的输出端连接并收集火弧信号;
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模块、第二电阻模块以及接收控制芯片信号并控制第一电阻模块短路的电子开关模块,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和第二电阻模块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输出+5V电压的输出节点D和输出+24V电压的输出节点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0、稳压二极管ZD2、电容C4、稳压二极管ZD1以及电解电容C1,电阻R10、稳压二极管ZD1以及电解电容C1并联在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二级管ZD1的阴极与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接地,电解电容C1的正极与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解电容C1的负极接地;稳压二极管ZD2和电容C4并联在电阻R10的输出端,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与电阻R10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接地,电容C4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形成输出节点D,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形成输出节点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弧检测电路还包括电容C2 和电阻R2,所述电容C2和电阻R2并联在互感器线圈HGQ2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2的输出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市电进行检测的市电检测同步电路,市电检测同步电路的输入端与市电输入线连接,控制芯片的引脚与市电检测同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监测电流相位,所述市电检测同步电路包括连接在控制芯片引脚处的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接市电的其中一条输入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模块包括PNP型的三极管Q4以及NPN型的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一电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控制芯片的引脚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模块还包括电阻R23、电阻R24以及电阻R26,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和第二电阻模块串联在整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电阻R7和电阻R14,所述第二电阻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电阻R4和电阻R6,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14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14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23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4与控制芯片的引脚连接,全桥整流D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6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为24V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控制引脚K1、控制引脚K2、公共引脚以及触点开关K3和触点开关K4,所述公共引脚与电源电路的输出节点E连接,所述触点开关K3和触点开关K4分别设置在市电的两条输出线上,所述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3、二极管D4、二极管D1、电阻R5、电阻R15、电阻R12以及电阻R16;电阻R5的一端接控制芯片的引脚,电阻R5的另一端接MOS管Q1的栅极,MOS管Q1的漏极接继电器的控制引脚K1,二极管D4的阳极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继电器的公共引脚连接,电阻R15的一端接MOS管Q1的栅极,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12的一端接控制芯片的引脚,电阻R12的另一端接MOS管Q3的栅极,MOS管Q3的漏极接继电器的控制引脚K2,二极管D1的阳极与MOS管Q3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继电器的公共引脚连接,电阻R16的一端接MOS管Q3的栅极,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
9.一种防火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市电的一条输入线穿过互感器线圈HGQ2,输出电路发生串联火弧、并联火弧下地弧时,控制芯片通过引脚连续六周期检测到上述火弧后,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1导通,从而使继电器断开输入的交流电,线路火弧故障修复后,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路使MOS管Q3导通,使继电器导通,保护开关自动复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82862.4A CN110474294A (zh) | 2019-09-18 | 2019-09-18 | 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及保护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82862.4A CN110474294A (zh) | 2019-09-18 | 2019-09-18 | 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及保护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74294A true CN110474294A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16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82862.4A Pending CN110474294A (zh) | 2019-09-18 | 2019-09-18 | 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及保护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7429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75961A (zh) * | 2022-08-18 | 2022-11-01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相供电错接保护电路与空调器 |
-
2019
- 2019-09-18 CN CN201910882862.4A patent/CN11047429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75961A (zh) * | 2022-08-18 | 2022-11-01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相供电错接保护电路与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74293A (zh) | 一种带自动检测和自复位的防火、漏电保护开关及保护方法 | |
CN104577977A (zh) | 电压电流可切换型漏电保护装置 | |
CN110022621A (zh) | 一种电加热装置及其故障检测方法、控制装置 | |
CN210742470U (zh) | 电力设备接地检测保护系统 | |
CN104767173A (zh) | 无ic光耦检测地线电压异常漏电保护装置 | |
CN104022486A (zh) | 一种家用多功能用电保护器 | |
CN201144813Y (zh) | 数字式压缩机专用保护器 | |
CN110474294A (zh) | 一种自复位防火保护开关及保护方法 | |
CN110474292A (zh) | 一种带自动检测和自复位的漏电保护开关及保护方法 | |
CN207563103U (zh) | 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器的控制电路 | |
CN205752826U (zh) | 一种检测电源插座状态的电源插头 | |
CN103163452B (zh) | 一种用于测试镇流器中温控开关寿命的电路 | |
CN105911465A (zh) | 基于磁场原理的断路器开关状态检测装置 | |
CN206563776U (zh) | 马桶烘干装置的自动测试装置 | |
CN104795790A (zh) | 可自动识别切换电压电流型漏电保护器装置 | |
CN104868444A (zh) | 智能无线网络型漏电保护器 | |
CN204578063U (zh) | 无ic光耦检测地线电压异常漏电保护装置 | |
CN206610253U (zh) | 一种基于服务器系统的显示屏智能控制装置 | |
CN201733063U (zh) | 超压双重保护器 | |
CN204441856U (zh) | 电压电流可切换型漏电保护装置 | |
CN204720958U (zh) | 智能无线网络型漏电保护器 | |
CN104754837B (zh) | 一种输入过压保护型恒流电源 | |
CN203733444U (zh) | 高分辨率户外led自诊断装置 | |
CN210327000U (zh) | 一种带自动检测和自复位的漏电保护开关 | |
CN210327001U (zh) | 一种带自动检测和自复位的防火、漏电保护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