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2327A - 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2327A
CN110472327A CN201910729699.8A CN201910729699A CN110472327A CN 110472327 A CN110472327 A CN 110472327A CN 201910729699 A CN201910729699 A CN 201910729699A CN 110472327 A CN110472327 A CN 110472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ty
data
space
tim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96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2327B (zh
Inventor
张春霞
张雷
王晓帅
吴新平
金君芳
曹海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sheng Kehua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sheng Kehua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sheng Kehua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sheng Kehua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96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2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2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2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2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2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测量、时空影像采集、数据汇总及建模、数据除重及完善、添加温湿度感知模块、实时模拟、构建城市多层时空系统、实际应用;本发明根据气象差异节点的变化得到温度、湿度传感模块的最佳空间位置数据,满足城市区域全覆盖,构建城市多层时空系统,将温度、湿度传感器应用到实际位置中,接入城市物联网,并通过城市多层时空系统收集动态数据,通过物联网这个神经网络传导至时空信息云平台中,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分析后,进而反馈至现实世界,方便人们实时得知城市多层空间位置的实时温度、湿度等数据,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系统设计领域,尤其涉及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 时空系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超过80%与时空信息有关,信息化正无时无 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时空信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智慧 城市的试点全面开展,互联网+战略的全面启动并走进人们日常生活, 使得人们在以往只关心地理信息位置或只关心时间的基础上,更多地 关注时空信息大数据的整合应用;
传统的城市系统数据整合程度单一,时空系统多为静态数据,特 别是对于气象、温湿度等传感信息数据,时效性不高,往往数据较为 延迟,而且对于城市来说,气象、温湿度等传感信息数据涵盖范围较 大,城市的不同区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气象,影响人们的出行及舒 适度,因此,本发明提出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以 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 方法,该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根据气象差异节点 的变化得到温度、湿度传感模块的最佳空间位置数据,满足城市区域 全覆盖,构建城市多层时空系统,将温度、湿度传感器应用到实际位 置中,接入城市物联网,并通过城市多层时空系统收集城市的动态数 据,通过物联网这个神经网络传导至时空信息云平台中,运用云计算 和大数据处理分析后,再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应用,进而反馈至 现实世界,方便人们实时得知城市多层空间位置的实时温度、湿度等 数据,给人们的出行需求和舒适度需求提供便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 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测量
利用多组无人机,安装摄像头,红外扫描感应器和激光雷达,在 城市上空进行扫描,采集GIS数据,包括人工建筑及自然地理位置等 实体对象及空间参数信息,记录并拍摄城市建筑以及障碍物外型尺 寸;然后在城市中投入多组安装有摄像头和激光扫描仪的无人驾驶 车,利用无人驾驶车在城市道路行进来测量路径,拍摄路况距离、建 筑物的高度、及城市内部空间;
步骤二:时空影像采集
利用卫星、航空等手段获取的获取城市的遥感影像全局元数据, 包括该城市区域Path、Row的具体数值范围、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 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分析城市空间影像的时相变化,然后, 依据不同地物的地物特征作为判断标准,针对随时间变化的地物提取 信息,构建城市空间与时间影像元数据库;
步骤三:数据汇总及建模
先将步骤二采集的时空影像输入进ArcGIS和Revit软件,并通 过ArcGIS和Revit软件将参数进行拉伸立体化,构建3D可视化智慧 城市模型,再将步骤一中所采集的具体城市数据根据比例缩小后输入 进智慧城市模型中,使步骤一中的具体数值和步骤二中的时空影像相 对应,实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到时空信息数据的升级,再根据实际 情况对属性进行更改。
步骤四:数据除重及完善
在步骤三所建的智慧城市模型中,将Path、Row相同时的每条影 像元数据与其相邻影像的每条元数据相比较,分析成像时间是否存在 相同的情况,若不存在,则保留全部数据;若存在,则删除相同的 Path、Row影像元数据,同时,在智慧城市模型中,模拟随着时间变 化光照数据、云覆盖量和空气对流层的变化量,并将数据变化量带入 城市空间的具体职能划分中,包括商业区、住宅区等职能划分,在城 市模型空间中标注出多个节点及其变化范围,该多个节点即为城市的 气象差异节点及变化范围;
步骤五:添加温湿度感知模块
将步骤四中所得的气象差异节点按照Path、Row向进行连接,从 而将智慧城市模型划分为多个层,同时,在多个层的交汇节点上添加 温度和湿度感知模块,并将多个温湿度感知模块的感知辐射范围的边 缘处进行重叠,得到多层湿度感知的智慧城市模型;
步骤六:实时模拟
在步骤五所得的模型中模拟光照数据、云覆盖量和空气对流层随 时间变化的参数,同时记录多个气象差异节点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参 数,从而根据气象差异节点的变化改变温、湿度传感模块的感知辐射 位置数据并记录,将所记录数据组成数据集合,得到温度、湿度传感 模块的最佳空间位置数据,分析数据集合是否能满足城市区域全覆 盖,当这些数据集合可以满足区域全覆盖时,则保留最终数据集合; 若无法满足城市区域全覆盖,则再次实时模拟进行补充,得出补充完 整的数据集合,制成数据清单列表;
步骤七:构建城市多层时空系统
对步骤五所得的总体模型进行切割,从而对内部各要素实现单体 化,对不合理的单体化要素进行拆分、修改并优化,然后根据地理信 息,对各单体化要素进行视图变换和位置变换,控制各单体要素在总 体模型中的大小、显示角度及在不同场景中的匹配性,然后对总体城 市模型的各单体化要素进行顶点着色和纹理贴图处理,使其具备高仿 真特性,并采用三维漫游技术,对总体城市模型的场景进行时空模拟, 构建完整的城市多层时空系统,并将城市多层时空系统接入城市物联 网;
步骤八:实际应用
根据步骤六所得的数据清单列表在城市中最佳的空间位置坐标 处设置温度、湿度传感器,并将温度、湿度传感器接入城市物联网, 同时,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同步输入步骤七中的城市多层时空系 统,城市多层时空系统根据实时数据进行校准和具体化。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人工建筑及自然地理实体对象 包括建筑物、道路、地形、树木、水域和桥梁,且步骤一中,使用地 面站软件进行无人机和无人驾驶车的航线规划和参数设定,确定航测 范围,综合扫描距离、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测量精度等因素。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空间与时间影像元数据库包括 矢量数据、影像数据、三维数据,并通过数据扩充、添加时间属性以 及数据重组三个环节,达成完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的实 际情况包括数据时空分辨率、接收日期、投影类型、几何纠正精度、 辐射校正参数。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温度传感模块的量程为0℃ ~45℃,湿度传感模块的量程为20%RH~70%RH。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对不合理的单体化要素进行拆 分、修改并优化的过程包括三维重建模型、补充影像采集、局部分离 编辑、精细化修编重建和更新合并。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八中,城市多层时空系统借助物联网 终端的温度、湿度传感设备来收集城市的动态数据,通过物联网这个 神经网络传导至时空信息云平台中,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分析 后,再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应用,进而反馈至现实世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构建智慧城市模型,将空间与时间 影像元数据库与具体城市地理数据相结合,实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到时空信息数据的升级,并将随着时间变化光照数据、云覆盖量和空 气对流层的变化量,带入城市空间的具体职能划分中,来标注出多个 气象节点及其变化范围,然后将气象差异节点按照Path、Row向进行 连接,从而将智慧城市模型划分为多个层,同时,在多个层的交汇节 点上添加温度和湿度感知模块,记录多个气象差异节点随时间变化的 空间参数,从而根据气象差异节点的变化得到温度、湿度传感模块的 最佳空间位置数据,满足城市区域全覆盖,构建城市多层时空系统,将温度、湿度传感器应用到实际位置中,接入城市物联网,并通过城 市多层时空系统收集城市的动态数据,通过物联网这个神经网络传导 至时空信息云平台中,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分析后,再为用户提 供相应的服务和应用,进而反馈至现实世界,方便人们实时得知城市 多层空间位置的实时温度、湿度等数据,给人们的出行需求和舒适度 需求提供便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具体 步骤如下:
步骤一:数据测量
利用多组无人机,安装摄像头,红外扫描感应器和激光雷达,在 城市上空进行扫描,采集GIS数据,包括人工建筑及自然地理位置等 实体对象及空间参数信息,包括建筑物、道路、地形、树木、水域和 桥梁,记录并拍摄城市建筑以及障碍物外型尺寸;然后在城市中投入 多组安装有摄像头和激光扫描仪的无人驾驶车,利用无人驾驶车在城 市道路行进来测量路径,拍摄路况距离、建筑物的高度、及城市内部 空间,采集过程中,使用地面站软件进行无人机和无人驾驶车的航线 规划和参数设定,确定航测范围,综合扫描距离、地形地貌、建筑物 分布、测量精度等因素;
步骤二:时空影像采集
利用卫星、航空等手段获取的获取城市的遥感影像全局元数据, 包括该城市区域Path、Row的具体数值范围、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 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分析城市空间影像的时相变化,然后, 依据不同地物的地物特征作为判断标准,针对随时间变化的地物提取 信息,构建城市空间与时间影像元数据库,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 三维数据,并通过数据扩充、添加时间属性以及数据重组三个环节, 达成完善;
步骤三:数据汇总及建模
先将步骤二采集的时空影像输入进ArcGIS和Revit软件,并通 过ArcGIS和Revit软件将参数进行拉伸立体化,构建3D可视化智慧 城市模型,再将步骤一中所采集的具体城市数据根据比例缩小后输入 进智慧城市模型中,使步骤一中的具体数值和步骤二中的时空影像相 对应,实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到时空信息数据的升级,再根据实际 情况对属性进行更改,实际情况包括数据时空分辨率、接收日期、投 影类型、几何纠正精度、辐射校正参数。
步骤四:数据除重及完善
在步骤三所建的智慧城市模型中,将Path、Row相同时的每条影 像元数据与其相邻影像的每条元数据相比较,分析成像时间是否存在 相同的情况,若不存在,则保留全部数据;若存在,则删除相同的Path、Row影像元数据,同时,在智慧城市模型中,模拟随着时间变 化光照数据、云覆盖量和空气对流层的变化量,并将数据变化量带入 城市空间的具体职能划分中,包括商业区、住宅区等职能划分,在城 市模型空间中标注出多个节点及其变化范围,该多个节点即为城市的 气象差异节点及变化范围;
步骤五:添加温湿度感知模块
将步骤四中所得的气象差异节点按照Path、Row向进行连接,从 而将智慧城市模型划分为多个层,同时,在多个层的交汇节点上添加 温度和湿度感知模块,并将多个温湿度感知模块的感知辐射范围的边 缘处进行重叠,得到多层湿度感知的智慧城市模型,温度传感模块的 量程为0℃~45℃,湿度传感模块的量程为20%RH~70%RH;
步骤六:实时模拟
在步骤五所得的模型中模拟光照数据、云覆盖量和空气对流层随 时间变化的参数,同时记录多个气象差异节点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参 数,从而根据气象差异节点的变化改变温、湿度传感模块的感知辐射 位置数据并记录,将所记录数据组成数据集合,得到温度、湿度传感 模块的最佳空间位置数据,分析数据集合是否能满足城市区域全覆 盖,当这些数据集合可以满足区域全覆盖时,则保留最终数据集合; 若无法满足城市区域全覆盖,则再次实时模拟进行补充,得出补充完 整的数据集合,制成数据清单列表;
步骤七:构建城市多层时空系统
对步骤五所得的总体模型进行切割,从而对内部各要素实现单体 化,对不合理的单体化要素进行拆分、修改并优化,包括三维重建模 型、补充影像采集、局部分离编辑、精细化修编重建和更新合并,然 后根据地理信息,对各单体化要素进行视图变换和位置变换,控制各 单体要素在总体模型中的大小、显示角度及在不同场景中的匹配性, 然后对总体城市模型的各单体化要素进行顶点着色和纹理贴图处理, 使其具备高仿真特性,并采用三维漫游技术,对总体城市模型的场景 进行时空模拟,构建完整的城市多层时空系统,并将城市多层时空系 统接入城市物联网;
步骤八:实际应用
根据步骤六所得的数据清单列表在城市中最佳的空间位置坐标 处设置温度、湿度传感器,并将温度、湿度传感器接入城市物联网, 同时,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同步输入步骤七中的城市多层时空系 统,城市多层时空系统根据实时数据进行校准和具体化,城市多层时 空系统借助物联网终端的温度、湿度传感设备来收集城市的动态数 据,通过物联网这个神经网络传导至时空信息云平台中,运用云计算 和大数据处理分析后,再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应用,进而反馈至 现实世界。
本发明构建智慧城市模型,将空间与时间影像元数据库与具体城 市地理数据相结合,实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到时空信息数据的升 级,并将随着时间变化光照数据、云覆盖量和空气对流层的变化量, 带入城市空间的具体职能划分中,来标注出多个气象节点及其变化范 围,然后将气象差异节点按照Path、Row向进行连接,从而将智慧城 市模型划分为多个层,同时,在多个层的交汇节点上添加温度和湿度 感知模块,记录多个气象差异节点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参数,从而根据 气象差异节点的变化得到温度、湿度传感模块的最佳空间位置数据, 满足城市区域全覆盖,构建城市多层时空系统,将温度、湿度传感器 应用到实际位置中,接入城市物联网,并通过城市多层时空系统收集 城市的动态数据,通过物联网这个神经网络传导至时空信息云平台 中,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分析后,再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应 用,进而反馈至现实世界,方便人们实时得知城市多层空间位置的实 时温度、湿度等数据,给人们的出行需求和舒适度需求提供便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 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 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 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 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 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测量
利用多组无人机,安装摄像头,红外扫描感应器和激光雷达,在城市上空进行扫描,采集GIS数据,包括人工建筑及自然地理位置等实体对象及空间参数信息,记录并拍摄城市建筑以及障碍物外型尺寸;然后在城市中投入多组安装有摄像头和激光扫描仪的无人驾驶车,利用无人驾驶车在城市道路行进来测量路径,拍摄路况距离、建筑物的高度、及城市内部空间;
步骤二:时空影像采集
利用卫星、航空等手段获取的获取城市的遥感影像全局元数据,包括该城市区域Path、Row的具体数值范围、云覆盖量、空气对流层分布及光照数据的变化范围,分析城市空间影像的时相变化,然后,依据不同地物的地物特征作为判断标准,针对随时间变化的地物提取信息,构建城市空间与时间影像元数据库;
步骤三:数据汇总及建模
先将步骤二采集的时空影像输入进ArcGIS和Revit软件,并通过ArcGIS和Revit软件将参数进行拉伸立体化,构建3D可视化智慧城市模型,再将步骤一中所采集的具体城市数据根据比例缩小后输入进智慧城市模型中,使步骤一中的具体数值和步骤二中的时空影像相对应,实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到时空信息数据的升级,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属性进行更改。
步骤四:数据除重及完善
在步骤三所建的智慧城市模型中,将Path、Row相同时的每条影像元数据与其相邻影像的每条元数据相比较,分析成像时间是否存在相同的情况,若不存在,则保留全部数据;若存在,则删除相同的Path、Row影像元数据,同时,在智慧城市模型中,模拟随着时间变化光照数据、云覆盖量和空气对流层的变化量,并将数据变化量带入城市空间的具体职能划分中,包括商业区、住宅区等职能划分,在城市模型空间中标注出多个节点及其变化范围,该多个节点即为城市的气象差异节点及变化范围;
步骤五:添加温湿度感知模块
将步骤四中所得的气象差异节点按照Path、Row向进行连接,从而将智慧城市模型划分为多个层,同时,在多个层的交汇节点上添加温度和湿度感知模块,并将多个温湿度感知模块的感知辐射范围的边缘处进行重叠,得到多层湿度感知的智慧城市模型;
步骤六:实时模拟
在步骤五所得的模型中模拟光照数据、云覆盖量和空气对流层随时间变化的参数,同时记录多个气象差异节点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参数,从而根据气象差异节点的变化改变温、湿度传感模块的感知辐射位置数据并记录,将所记录数据组成数据集合,得到温度、湿度传感模块的最佳空间位置数据,分析数据集合是否能满足城市区域全覆盖,当这些数据集合可以满足区域全覆盖时,则保留最终数据集合;若无法满足城市区域全覆盖,则再次实时模拟进行补充,得出补充完整的数据集合,制成数据清单列表;
步骤七:构建城市多层时空系统
对步骤五所得的总体模型进行切割,从而对内部各要素实现单体化,对不合理的单体化要素进行拆分、修改并优化,然后根据地理信息,对各单体化要素进行视图变换和位置变换,控制各单体要素在总体模型中的大小、显示角度及在不同场景中的匹配性,然后对总体城市模型的各单体化要素进行顶点着色和纹理贴图处理,使其具备高仿真特性,并采用三维漫游技术,对总体城市模型的场景进行时空模拟,构建完整的城市多层时空系统,并将城市多层时空系统接入城市物联网;
步骤八:实际应用
根据步骤六所得的数据清单列表在城市中最佳的空间位置坐标处设置温度、湿度传感器,并将温度、湿度传感器接入城市物联网,同时,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同步输入步骤七中的城市多层时空系统,城市多层时空系统根据实时数据进行校准和具体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人工建筑及自然地理实体对象包括建筑物、道路、地形、树木、水域和桥梁,且步骤一中,使用地面站软件进行无人机和无人驾驶车的航线规划和参数设定,确定航测范围,综合扫描距离、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测量精度等因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空间与时间影像元数据库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三维数据,并通过数据扩充、添加时间属性以及数据重组三个环节,达成完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的实际情况包括数据时空分辨率、接收日期、投影类型、几何纠正精度、辐射校正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温度传感模块的量程为0℃~45℃,湿度传感模块的量程为20%RH~70%R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对不合理的单体化要素进行拆分、修改并优化的过程包括三维重建模型、补充影像采集、局部分离编辑、精细化修编重建和更新合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城市多层时空系统借助物联网终端的温度、湿度传感设备来收集城市的动态数据,通过物联网这个神经网络传导至时空信息云平台中,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分析后,再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应用,进而反馈至现实世界。
CN201910729699.8A 2019-08-08 2019-08-08 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 Active CN110472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9699.8A CN110472327B (zh) 2019-08-08 2019-08-08 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9699.8A CN110472327B (zh) 2019-08-08 2019-08-08 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2327A true CN110472327A (zh) 2019-11-19
CN110472327B CN110472327B (zh) 2023-03-24

Family

ID=68510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9699.8A Active CN110472327B (zh) 2019-08-08 2019-08-08 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23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6836A (zh) * 2020-03-19 2020-06-09 广州赛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锁相捕捉技术的红外测温实时记录传感系统
CN113160395A (zh) * 2021-05-20 2021-07-23 北京知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im的城市多维信息交互及场景生成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1843A1 (en) * 2005-09-01 2008-09-11 Victor Shenk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st-Effective, High-Fidelity 3D-Modeling of Large-Scale Urban Environments
CN103297503A (zh) * 2013-05-08 2013-09-11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分层次信息提取服务器的移动终端群智感知架构
US20160072892A1 (en) * 2013-12-10 2016-03-10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 semantics-based architectural model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N106874436A (zh) * 2017-01-31 2017-06-20 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 三维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的多源影像融合成像系统
WO2017133093A1 (zh) * 2016-02-03 2017-08-10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微气候数字地图
CN109410327A (zh) * 2018-10-09 2019-03-01 鼎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和gis的三维城市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1843A1 (en) * 2005-09-01 2008-09-11 Victor Shenk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st-Effective, High-Fidelity 3D-Modeling of Large-Scale Urban Environments
CN103297503A (zh) * 2013-05-08 2013-09-11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分层次信息提取服务器的移动终端群智感知架构
US20160072892A1 (en) * 2013-12-10 2016-03-10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 semantics-based architectural model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O2017133093A1 (zh) * 2016-02-03 2017-08-10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微气候数字地图
CN106874436A (zh) * 2017-01-31 2017-06-20 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 三维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的多源影像融合成像系统
CN109410327A (zh) * 2018-10-09 2019-03-01 鼎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和gis的三维城市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成夏葳: "基于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实现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方案的探讨", 《测绘标准化》 *
肖建华: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及协同城乡规划研究", 《规划师》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6836A (zh) * 2020-03-19 2020-06-09 广州赛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锁相捕捉技术的红外测温实时记录传感系统
CN113160395A (zh) * 2021-05-20 2021-07-23 北京知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im的城市多维信息交互及场景生成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2327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0327B (zh) 一种基于bim和gis的三维城市建模方法
CN102506824B (zh) 一种城市低空无人机系统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方法
CN102645203B (zh)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的电力线路交叉跨越测量方法
CN112230759B (zh) 一种动态交互的城市观景视廊识别与规划模拟方法
CN102662179A (zh)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三维优化选线方法
Xie et al.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3D building based on UAV images
CN110189405B (zh) 一种顾及建筑物密度的实景三维建模方法
KR20090024146A (ko) 지리영역의 디지탈 표면 모델 생성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4463970B (zh) 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确定城市三维重心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7396046A (zh)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真三维模型的立体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5279793A (zh) 一种基于dem真三维地图及绿道的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2652065A (zh) 三维社区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98562B (zh) 一种虚拟建筑空间搭建与漫游方法
CN111899332A (zh)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方法
CN107480373A (zh) 输电线路选线方法及系统
CN115423935B (zh) 一种历史文化街区的可视域分析方法及系统
JP2004133094A (ja) 3次元電子地図データの生成方法
CN111024089A (zh) 一种基于bim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室内定位导航方法
CN110472327A (zh) 城市多层温湿度感知的时空系统设计方法
CN115272591A (zh) 基于三维语义模型的地理实体多形态表达方法
CN117315146B (zh) 基于跨尺度多源数据的三维模型的重建方法及存储方法
Domingo et al. Long-term changes in 3D urban form in four Spanish cities
CN104318566B (zh) 可返回多个高程值的新型多视影像铅垂线轨迹匹配方法
Zhou et al. Application of UAV oblique photography in real scene 3d modeling
CN108959434A (zh) 一种多地理信息平台下的场景融合可视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