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1607A - 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1607A
CN110471607A CN201910713987.4A CN201910713987A CN110471607A CN 110471607 A CN110471607 A CN 110471607A CN 201910713987 A CN201910713987 A CN 201910713987A CN 110471607 A CN110471607 A CN 110471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writing
person
angle
reg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39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1607B (zh
Inventor
程超
陶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eader Technology Co Ltd
Zh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39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1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1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1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1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1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当前笔迹区域;判断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在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补充图层中对应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第二角度与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将叠加有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低阶灰色刷新模式下在笔迹重叠区域显示颜色加深效果,且不影响手写笔迹的响应速度。

Description

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手写阅读设备(例如电子书阅读器)一般使用墨水屏显示内容,同时提供电磁手写功能。用户使用手写笔在屏幕上可以书写任何内容,阅读器单独使用一个图层显示手写笔迹,并将手写笔迹图层叠加在阅读页面上,从而显示出在阅读页面上书写笔迹的效果。
墨水屏在显示内容时,可以采用不同灰阶的刷新模式,例如2阶刷新模式、4阶刷新模式、8阶刷新模式、16阶刷新模式。其中,2阶刷新模式只能显示黑白两种颜色,4阶刷新模式除黑白两色外,还可显示2种不同深浅的灰色效果,16阶刷新模式可以显示的灰色效果数量最多,图像颜色还原效果最好。但是从刷新速度上看,灰阶阶数越高刷新速度越慢,在上述刷新模式中2阶刷新模式的刷新速度最快。
对于手写功能来说,要求墨水屏随着手写笔笔尖的移动实时渲染显示用户的手写笔迹的轨迹,这对刷新速度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2阶刷新模式显示手写笔迹,导致手写笔迹提供的手写笔颜色只能是黑色,无法提供灰色的笔迹颜色。
为提供灰色笔迹手写功能,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刷新方案,在2阶刷新模式下,使用黑白间格贴图的方式实现灰色效果,采用极小尺寸的黑色格子和白色格子进行交错布局,宏观上通过眼睛观察就能产生灰色手写效果。
发明人发现,使用灰色笔迹书写内容,当笔迹线条之间产生交叠时,现有技术中,交叠部分的灰度与笔迹线条灰度相同,无法体现出交叠部分颜色加深的仿真效果,与纸质介质上的书写效果存在差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手写阅读设备,所述手写阅读设备采用黑白二阶刷新模式进行图像刷新,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当前笔迹区域;
判断所述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所述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
将叠加有所述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写阅读设备,所述手写阅读设备采用黑白二阶刷新模式进行图像刷新,包括:墨水屏、电磁板、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墨水屏、所述电磁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电磁板用于检测电磁笔在所述墨水屏上产生的手写操作指令,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当前笔迹区域;
判断所述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所述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
将叠加有所述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当前笔迹区域;
判断所述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所述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
将叠加有所述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在本发明提供的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中,能够在手写过程中识别到存在笔迹重叠区域时,在原来的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并在补充图层对应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与先前笔迹不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由于不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在同一区域上叠加显示,使得该重叠区域显示的颜色呈现加深效果,提高了手写阅读设备中手写的仿真度,针对手写笔迹线条交叠部分能够较好地模拟真实手写过程中的显示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黑白二阶刷新模式下提供灰色笔迹效果,在此基础上对笔迹线条的重叠部分实现加深效果,并且该加深效果无需使用多阶刷新模式实现,可以保障手写笔迹的响应速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笔迹线条交叠时墨水屏的渲染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手写笔迹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为0度的方形黑白间隔图案;
图3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为30度的长方形黑白间隔图案;
图3c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为45度的三角形黑白间隔图案;
图3d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为60度的菱形黑白间隔图案;
图4示出了重叠区域叠加黑白间隔图案后的示意图;
图5a示出了旋转角度为45度时的显示效果;
图5b示出了旋转角度为90度时的显示效果;
图6示出了在先笔迹的线条和当前笔迹的线条在中心点的切线夹角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写笔迹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写阅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现有技术中,使用黑白间格贴图的方式实现灰色效果,采用极小尺寸的黑色格子和白色格子进行交错布局,宏观上通过眼睛观察就能产生灰色手写效果。但是,当笔迹线条之间产生交叠时,产生交叠的两个线条均绘制在同一个图层,而墨水屏刷新是针对整个图层一帧一帧的渲染显示,也即将整个图层中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的图案进行显示(例如在当前页先后绘制有多个线条,每个线条都是绘制在一个图层上,在每进行一帧线条绘制时,都会将包含已绘制的所有线条的这个图层重新刷新显示),因此无法显示重叠区域颜色加深的效果,重叠部分的灰度将与笔迹线条的灰度相同,其墨水屏的渲染显示效果如图1所示。这样,无法体现出交叠部分颜色加深的仿真效果,与纸质介质上的书写效果存在差异。
实施例一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手写笔迹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手写阅读设备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在手写阅读设备的墨水屏的低阶刷新模式下进行,例如黑白2阶刷新模式。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低阶刷新模式,例如4阶刷新模式,只要在用户可以承受的手写响应速度范围内的刷新模式均可以采用,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在笔尖移动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当前的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即用户设置的线条粗细),根据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该笔迹区域即为呈现手写笔迹线条颜色的图形区域,例如图6中黑色笔迹线条所占据的区域位置。
步骤120: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当前笔迹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是以预设坐标系为参考,例如以墨水屏屏幕界面为二维平面坐标系,以界面长边为X轴且朝向界面上边界方向为X轴正方向、短边为Y轴且朝向界面右边界方向为Y轴正方向,并定义以X轴正方向为0度、Y轴正方向为90度、X轴负方向为180度、Y轴负方向为270度。
第一角度可以是0-360度中的任意角度,一般可选择较为常用的角度,例如0度、30度、45度等。黑白间隔图案也可以是由各种子形状阵列排布组成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子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不同的角度可以和不同的子形状组合构成不同的黑白间隔图案。图3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为0度的方形黑白间隔图案,图3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为30度的长方形黑白间隔图案,图3c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为45度的三角形黑白间隔图案,图3d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为60度的菱形黑白间隔图案。本实施例以图3a所示的黑白间隔图案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130:判断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本步骤可根据墨水屏上已显示的笔迹区域与当前新绘制的笔迹区域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是否存在重叠区域。具体的,可通过获取在当前页面上所有已执行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记录,来判断当前笔迹与在先的已绘制笔迹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区域。重叠区域的位置可根据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确定。
步骤140:在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补充图层中对应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
现有技术中,产生交叠的笔迹线条均绘制在同一个图层,在每进行一帧线条绘制时,都会将包含已绘制的所有线条的该图层重新刷新显示,因此无法显示重叠区域颜色加深的效果,重叠部分的灰度将与笔迹线条的灰度相同。本申请中,通过新生成一补充图层,在补充图层中对应重叠区域的位置填充与之前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角度不同的黑白间隔图案。与现有技术中所有笔迹线条均绘制于同一个图层相比,本申请通过叠加新的图层,新的图层中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与原来的图层中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使得刷新后重叠区域的颜色呈现加深的效果。
具体的,第二角度与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这样可以使得该重叠区域显示的颜色呈现加深效果,例如当第一角度为0度时,第二角度可以是15度、20度或30度等。在补充图层中填充贴图时,可以先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补充图层中对应重叠区域的位置,然后将填充后的黑白间隔图案旋转第二角度(或者旋转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的差值),得到最终的显示图像。图4示出了重叠区域叠加黑白间隔图案后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补充图层中对应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叠加一层与第一角度(0度)不同角度(例如20度)的黑白间隔贴图后,上下两层黑白贴图的图案产生交错,从而实现颜色加深效果。
步骤150:将叠加有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传递给墨水屏的控制器进行刷新显示,刷新也可以继续采用黑白2阶刷新模式。
上述实施例是主要以两个线条交叠为例说明的,当交叠的线条数量更多时,按照上述流程继续生成新的补充图层,在原来补充图层的上层叠加黑白间隔图案,并予以旋转,使得各层黑白间隔图案之间两两角度各不相同,从而达到随线条增加加深颜色的效果。
具体的,当存在3个或以上的手写线条重叠时,需要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此时叠加填充的每一层黑白间隔图案的第二角度均不相同,使每次叠加均呈现比前一次叠加更深的颜色效果。例如,每个图层的图案在旋转时旋转角度均不相同。例如第一次书写时图案的角度为0度,第二次书写时第一层补充图层上重叠区域图案的旋转角度为15度,第3次书写时第二层补充图层上重叠区域图案的旋转角度为30度,第4次书写时第三层补充图层上重叠区域图案的旋转角度为45度,得到的显示效果为后一次重叠比前一次重叠的颜色更深。
需要注意的是,当线条多于两条时,对于重叠区域的计算,可以采用:使用在后线条和前一次计算出的重叠区域计算当前重叠区域,以保证当前重叠区域是所有线条叠加产生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黑白间隔图案的旋转角度优选范围在45度到90度之间,随角度增大,黑色覆盖区域增多,颜色加深效果越明显,当旋转角度为45度时,显示效果如图5a所示;当旋转角度为90度时,可显示为全黑效果,如图5b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第二角度:获取重叠区域的中心点;计算在先笔迹的线条和当前笔迹的线条在中心点的切线夹角(如图6所示);使用切线夹角作为第二角度。在切线夹角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或者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时,使用预设的固定角度作为第二角度。具体的,当夹角趋于0度时,例如可设置当夹角小于5度时,或者当夹角趋于90度时,例如可设置当夹角大于85度时,不再使用实际夹角值,而使用固定角度45度作为第二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在手写过程中识别到存在笔迹重叠区域时,在原来的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并在补充图层对应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与先前笔迹不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由于不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在同一区域上叠加显示,使得该重叠区域显示的颜色呈现加深效果,提高了手写阅读设备中手写的仿真度,针对手写笔迹线条交叠部分能够较好地模拟真实手写过程中的显示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黑白二阶刷新模式下提供灰色笔迹效果,在此基础上对笔迹线条的重叠部分实现加深效果,并且该加深效果无需使用多阶刷新模式实现,可以保障手写笔迹的响应速度。
实施例二
对于多线条(三条以上)重叠的情况,除持续增加图层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另一方式实现。图7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写笔迹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手写阅读设备中。如图7所示,该方法针对多线条(三条以上)重叠的情况,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步骤220:以N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当前笔迹区域。
其中,N可以是0或者其他角度数值。
步骤230:判断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若是,执行步骤240;否则,执行步骤270。
步骤240:判断重叠区域内已存在的线条数是否≥3。若是,执行步骤260;否则,执行步骤250。
步骤250:在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以N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补充图层中对应重叠区域的位置,将填充后的黑白间隔图案旋转N1度。
步骤260:对顶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继续朝上一次旋转的方向旋转一预设间隔角度Nx。
本实施例中,绘制第一个线条时,使用0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绘制第二个线条时在重叠区域中增加上层贴图并旋转某一角度N1度,例如15度。绘制第三个线条时,不再增加上层贴图,而是对第二个线条增加的贴图进行角度调整,通过增加一旋转角度N2的方式加深重叠区域的颜色。类似的,后续再增加新的线条,也是通过角度调整处理加深重叠区域的颜色,直至最终显示未全黑效果。x为≥2的自然数,当x=2时代表第二次旋转(也即第三个线条),x=3时代表第三次旋转(也即第四个线条)……N1和Nx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Nx可以为恒定数值,也可以为变化数值,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上述各角度值。
实际应用中,可以在45度到90度之间设定6挡角度,包括45、53、63、72、80、90。按照该档位执行,例如N0为0度,N1为45度,N2为53度……当用户画到第7个线条时,N6=90度,重叠区域显示全黑效果。
步骤270:将叠加有所有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传递给墨水屏的控制器进行刷新显示。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步骤不再展开详述,可参考实施例一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多线条(三条以上)重叠的情况下,第一个线条使用黑白间隔图案填充,第二个线条在重叠区域中增加上层贴图并旋转角度,对于第三个和后续的线条则不再继续增加上层贴图,而是对第二个线条的贴图进行角度调整,通过增加旋转角度的方式加深重叠区域颜色,为笔迹重叠区域显示颜色加深效果提供了另一种实现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当前笔迹区域;
判断所述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所述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
将叠加有所述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
将填充后的所述黑白间隔图案旋转第二角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叠加填充的每一补充图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的第二角度均不相同。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对顶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继续朝上一次旋转的方向旋转一预设间隔角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重叠区域的中心点;
计算所述在先笔迹的线条和所述当前笔迹的线条在所述中心点的切线夹角;
使用所述切线夹角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切线夹角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或者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时,使用预设的固定角度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包括:获取手写笔当前的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
根据所述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确定所述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操作在手写阅读设备的墨水屏的低阶刷新模式下进行。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角度为0度。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写阅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手写阅读设备800采用黑白二阶刷新模式进行图像刷新,手写阅读设备800可以包括:墨水屏801、电磁板802、处理器(processor)803、存储器(memory)804、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805以及通信总线806。
其中:墨水屏801、电磁板802、处理器803、存储器804以及通信接口805通过通信总线806完成相互间的通信。电磁板802用于检测电磁笔在墨水屏801上产生的手写操作指令。通信接口805,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处理器803,用于执行程序807,具体可以执行上述手写笔迹显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807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803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手写阅读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804,用于存放程序807。存储器804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807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803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当前笔迹区域;
判断所述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所述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
将叠加有所述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
将填充后的所述黑白间隔图案旋转第二角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叠加填充的每一补充图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的第二角度均不相同。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对顶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继续朝上一次旋转的方向旋转一预设间隔角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所述可执行指令(程序807)使所述处理器803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重叠区域的中心点;
计算所述在先笔迹的线条和所述当前笔迹的线条在所述中心点的切线夹角;
使用所述切线夹角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可执行指令(程序807)使所述处理器803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切线夹角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或者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时,使用预设的固定角度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包括:获取手写笔当前的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
根据所述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确定所述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操作在手写阅读设备的墨水屏的低阶刷新模式下进行。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发明还公开了A1.一种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手写阅读设备,所述手写阅读设备采用黑白二阶刷新模式进行图像刷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当前笔迹区域;
判断所述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所述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
将叠加有所述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A2.根据权利要求A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
将填充后的所述黑白间隔图案旋转第二角度。
A3.根据权利要求A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叠加填充的每一补充图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的第二角度均不相同。
A4.根据权利要求A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对顶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继续朝上一次旋转的方向旋转一预设间隔角度。
A5.根据权利要求A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重叠区域的中心点;
计算所述在先笔迹的线条和所述当前笔迹的线条在所述中心点的切线夹角;
使用所述切线夹角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A6.根据权利要求A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切线夹角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或者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时,使用预设的固定角度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A7.根据权利要求A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包括:获取手写笔当前的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
根据所述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确定所述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A8.根据权利要求A1-A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0度。
B9.一种手写阅读设备,所述手写阅读设备采用黑白二阶刷新模式进行图像刷新,其特征在于,包括:墨水屏、电磁板、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墨水屏、所述电磁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电磁板用于检测电磁笔在所述墨水屏上产生的手写操作指令,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当前笔迹区域;
判断所述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所述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
将叠加有所述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B10.根据权利要求B9所述的手写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
将填充后的所述黑白间隔图案旋转第二角度。
B11.根据权利要求B9所述的手写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叠加填充的每一补充图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的第二角度均不相同。
B12.根据权利要求B10所述的手写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对顶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继续朝上一次旋转的方向旋转一预设间隔角度。
B13.根据权利要求B9所述的手写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重叠区域的中心点;
计算所述在先笔迹的线条和所述当前笔迹的线条在所述中心点的切线夹角;
使用所述切线夹角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B14.根据权利要求B13所述的手写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切线夹角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或者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时,使用预设的固定角度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B15.根据权利要求B9所述的手写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包括:获取手写笔当前的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
根据所述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确定所述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B16.根据权利要求B9-B15任一项所述的手写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0度。
C1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当前笔迹区域;
判断所述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所述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
将叠加有所述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C18.根据权利要求C17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
将填充后的所述黑白间隔图案旋转第二角度。
C19.根据权利要求C17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叠加填充的每一补充图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的第二角度均不相同。
C20.根据权利要求C18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对顶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继续朝上一次旋转的方向旋转一预设间隔角度。
C21.根据权利要求C17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重叠区域的中心点;
计算所述在先笔迹的线条和所述当前笔迹的线条在所述中心点的切线夹角;
使用所述切线夹角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C22.根据权利要求C21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切线夹角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或者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时,使用预设的固定角度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C23.根据权利要求C17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包括:获取手写笔当前的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
根据所述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确定所述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C24.根据权利要求C17-C23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0度。

Claims (10)

1.一种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手写阅读设备,所述手写阅读设备采用黑白二阶刷新模式进行图像刷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当前笔迹区域;
判断所述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所述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
将叠加有所述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
将填充后的所述黑白间隔图案旋转第二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叠加填充的每一补充图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的第二角度均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重叠区域位置上多次叠加填充黑白间隔图案的补充图层时,所述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包括:
对顶层的黑白间隔图案继续朝上一次旋转的方向旋转一预设间隔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重叠区域的中心点;
计算所述在先笔迹的线条和所述当前笔迹的线条在所述中心点的切线夹角;
使用所述切线夹角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切线夹角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或者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时,使用预设的固定角度作为所述第二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包括:获取手写笔当前的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
根据所述笔迹轨迹的坐标和笔迹线条宽度确定所述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0度。
9.一种手写阅读设备,所述手写阅读设备采用黑白二阶刷新模式进行图像刷新,其特征在于,包括:墨水屏、电磁板、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墨水屏、所述电磁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电磁板用于检测电磁笔在所述墨水屏上产生的手写操作指令,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当前笔迹区域;
判断所述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所述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
将叠加有所述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手写笔迹图层中的手写笔笔迹绘制操作,确定手写笔笔迹的当前笔迹区域;
以第一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填充所述当前笔迹区域;
判断所述当前笔迹区域是否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
在所述当前笔迹区域与已绘制的在先笔迹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时,在所述手写笔迹图层之上生成一补充图层,在所述补充图层中对应所述重叠区域的位置上填充第二角度的黑白间隔图案,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重叠区域内已填充的黑白间隔图案的角度不同;
将叠加有所述补充图层的图像数据进行刷新显示。
CN201910713987.4A 2019-08-02 2019-08-02 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471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3987.4A CN110471607B (zh) 2019-08-02 2019-08-02 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3987.4A CN110471607B (zh) 2019-08-02 2019-08-02 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1607A true CN110471607A (zh) 2019-11-19
CN110471607B CN110471607B (zh) 2020-06-09

Family

ID=68509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3987.4A Active CN110471607B (zh) 2019-08-02 2019-08-02 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160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2945A (zh) * 2022-01-21 2022-02-25 广州文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墨水屏的手写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14690982A (zh) * 2022-03-31 2022-07-01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用于物理教学的智能教学方法
CN115938244A (zh) * 2023-02-20 2023-04-07 深圳市英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多笔形的电纸书显示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6487B1 (ja) * 2015-03-31 2016-03-16 株式会社ワコム インクファイルの出力方法及び出力装置
WO2016174845A1 (en) * 2015-04-27 2016-11-03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ing method
CN108762597A (zh) * 2018-06-13 2018-11-06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阅读器手写笔迹的绘制方法及电子书阅读器
CN108959201A (zh) * 2018-07-18 2018-12-07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阅读器手写笔迹的绘制方法及电子书阅读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6487B1 (ja) * 2015-03-31 2016-03-16 株式会社ワコム インクファイルの出力方法及び出力装置
WO2016174845A1 (en) * 2015-04-27 2016-11-03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ing method
CN108762597A (zh) * 2018-06-13 2018-11-06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阅读器手写笔迹的绘制方法及电子书阅读器
CN108959201A (zh) * 2018-07-18 2018-12-07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阅读器手写笔迹的绘制方法及电子书阅读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2945A (zh) * 2022-01-21 2022-02-25 广州文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墨水屏的手写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14690982A (zh) * 2022-03-31 2022-07-01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用于物理教学的智能教学方法
CN115938244A (zh) * 2023-02-20 2023-04-07 深圳市英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多笔形的电纸书显示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1607B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1607A (zh) 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7361089B2 (ja) 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ンチエイリアシング動作の実行
US8917283B2 (en) Polyg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in procedural painting algorithms
Agoston et al. Computer graphics and geometric modeling
CN103810742B (zh) 图像渲染方法和系统
US8423914B2 (en) Selection user interface
CN103677828B (zh) 一种图层绘制方法、绘图引擎及终端设备
KR102275712B1 (ko) 렌더링 방법, 렌더링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CN108959201B (zh) 电子书阅读器手写笔迹的绘制方法及电子书阅读器
Theoharis et al. Graphics and visualization: principles & algorithms
WO2010088029A2 (en) Single-pass bounding box calculation
EP3161794A1 (en) Rendering graphics to overlapping bins
US20080018650A1 (en) Vector marker strokes
CN110471608A (zh) 手写笔迹显示方法、手写阅读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540789B2 (en) Line stylization through graphics processor unit (GPU) textures
KR102188543B1 (ko) 그래픽 처리 장치
CN106155540B (zh) 电子毛笔笔形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182721A (zh) 扰动流体渲染方法及装置
CN109816770B (zh) 使用神经网络的油画笔划模拟
Gerl et al. Interactive example-based hatching
CN107248192A (zh) 立体图形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463937B (zh) 基于不规则物体的动画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971411A (zh) 一种绘制图像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92261B (zh) 矢量图展现方法及系统
CN110136262A (zh) 水体虚拟可视化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