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5215A -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5215A
CN110465215A CN201810452109.7A CN201810452109A CN110465215A CN 110465215 A CN110465215 A CN 110465215A CN 201810452109 A CN201810452109 A CN 201810452109A CN 110465215 A CN110465215 A CN 110465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water
nano bubble
water inlet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21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沅叡
蔡溪圳
蔡忻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ps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ps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ps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ps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521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52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5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52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60Pump mixers, i.e. mixing within a pum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48Mixing water in water-taps with other ingredients, e.g. air, detergents or disinfecta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属于清洗装置领域,解决了含有的微纳米气泡含量较少从而导致清洗去污能力较弱,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水槽和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槽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向水泵内输送气体的进气管,所述水槽设有微纳米气泡喷嘴,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微纳米气泡喷嘴连通,本发明结构合理,利用水泵、进气管和微纳米气泡喷嘴维持和增加水槽中水的微纳米气泡的含量,进而提高去污和净水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泡是气泡发生时产生直径在五十微米以下的微小气泡,微纳米气泡发生之后,气泡自己收缩,在这个过程因气泡变得小所以上升速度变缓慢,具有极强的去污力和净水能力。
目前,公告号为CN10696426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进水管道、水泵、连接管道、压力罐、出水管道及微纳米喷头,进水管道上还设置有引水罐、球阀及止回阀;引水罐包括第一罐体及设置于第一罐体上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设置于第一罐体上部,第一出水口设置于第一罐体底部,引水罐串接于进水管道上,将进水管道分割成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一进水口连通,第二管道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一罐体内还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两端分别于第一进水口及第一出水口连通,导气管上部还设置有与第一罐体内部连通的导气通孔。其结构简单合理,并防止了管道内的水流回流,提高了水泵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水中含有的微纳米气泡量较少从而导致清洗去污能力较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利用水泵使水槽中水进行循环的同时通过进气管和微纳米气泡喷嘴向循环的水中增加微纳米气泡,从而到达了增加维持和增加水槽中水的微纳米气泡的含量的目的,进而提高去污和净水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水槽和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槽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向水泵内输送气体的进气管,所述水槽设有微纳米气泡喷嘴,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微纳米气泡喷嘴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和气体混合进入水泵中,在水泵的作用下将空气打散呈细小的气泡,然后输送至微纳米气泡喷嘴处,在微纳米气泡喷嘴的作用下进一步减小气泡的直径,使气泡的直径低于50微米,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水输送至水槽中,使水槽中的水含有微纳米气泡,然后部分水再次进入水泵,利用水泵使水槽中水进行循环的同时通过进气管和微纳米气泡喷嘴向循环的水中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从而达到增加维持和增加水槽中水的微纳米气泡的含量的目的,进而提高去污和净水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压力罐,所述压力罐与微纳米气泡喷嘴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压力罐保存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水,并且利用压力保存水中的微纳米气泡,下次可以直接使用压力罐中的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水,不需要等待水泵和进气管将气体混入水中生成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水,从而使微纳米气泡清洗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力罐连通有喷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水输送至压力罐中,使用压力罐中的压力上升,然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水输送至喷枪,利用喷枪冲洗需要清洗的物品,利用水流的冲刷和微纳米气泡的去污和清洗能力,进一步提高清洗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喷枪清洗某些无法置于水槽中的物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力罐连接有安全阀。
在水泵的作用下压力罐中的压力会增加,并且水中的微纳米气泡上浮破裂同样也会增加压力罐中的压力,从而导致压力罐中的压力过大,具有安全隐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全阀将压力罐中多余的水或者气体泄出,从而降低压力罐中的压力,消除安全隐患。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连通有臭氧发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臭氧混于水中制成微纳米气泡,利用臭氧对病毒和微生物具有非常强的杀灭性的特性,从而提高微纳米气泡清洗装置的清洁杀菌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开设有腔室,所述泵体连接有与腔室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腔室内设有叶轮,所述叶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泵体延伸至腔室外,所述转动轴两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位于腔室外。
一般水泵中的滚动轴承安装于腔室内,滚动轴承中会含有润滑油,从而水与气体经过水泵时会被润滑油污染,影响微纳米气泡的去污和净水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轴承设置于腔室外,从而防止轴承中的润滑油污染水和微纳米气泡,进一步增加微纳米气泡清洗装置的去污和净水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设有连接块,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固定连接于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开设有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 ,所述进水流道将进水管和腔室连通,所述出水流道将出水管与腔室连通,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呈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块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进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与进水流道呈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进气管将气体通过进水流道直接进入腔室内,并且利用空气水进水管中的水进入腔室内通过部分转向的动力,从而将空气和水混合的更加充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纳米气泡喷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流体通道,所述外壳开设有与流体通道呈同轴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外壳内螺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流体通道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含有气泡的水输送至微纳米气泡喷嘴处,通过流体通道流动至第一凹槽,从第一凹槽底壁和挡板之间的间隙流出然后进入水槽中,利用第一凹槽底壁和挡板之间间隙进一步对气泡进行挤压,进一步减小气泡的体积,产生更多的微纳米气泡的数量;转动挡板调节挡片与第一凹槽底部之间的间隙,进而调节微纳米气泡喷嘴的流量,使喷嘴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所述第一圆盘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圆盘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含有气泡的水通过流体通道流动至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处,转动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错位,从而水流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时会产生紊流,紊流会产生空穴现象,从而将溶于水中的空气分离出入来产生微纳米气泡,进而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倾斜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时使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转动,而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倾斜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反向转动过程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交错加快从而增加水流的紊流,进而增加空穴现象发生的几率,将更多溶于水中的空气分离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当空穴现象发生时周围有气泡时,因空穴现象产生的低压使气泡膨胀增加气泡的体积,当这些气泡通过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更加容易被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搅碎,当水中压力正常时这些搅碎的气泡体积将收缩,从而产生微纳米气泡,进一步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水泵实现水槽中的水的循环,然后在循环过程中加入气体使其生成微纳米气泡,从而维持或持续增加水槽中水的微纳米气泡的含量,进而提高去污和净水能力;
其二,利用压力罐和喷枪增加水的流速,利用喷枪冲洗需要清洗的物品,利用水流的冲刷和微纳米气泡的去污和清洗能力,进一步提高清洗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喷枪清洗某些无法置于水槽中的物品;
其三,将臭氧混于水中制成微纳米气泡,利用臭氧对病毒和微生物具有非常强的杀灭性的特性,从而提高微纳米气泡清洗装置的清洁杀菌能力;
其四,将水泵的轴承设置于腔室外,从而防止轴承中的润滑油污染水和微纳米气泡,进一步增加微纳米气泡清洗装置的去污和净水效果;
其五,利用第一凹槽底壁和挡板之间间隙进一步对气泡进行挤压,进一步减小气泡的体积,并且含有气泡的水通过流体通道流动至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时,转动的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错位,从而水流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时会产生紊流而产生空穴现象,从而将溶于水中的空气分离出入来产生微纳米气泡,进而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线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水槽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微纳米气泡喷嘴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调节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调节组件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水泵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泵体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连接块的剖面图;
图12为本实施例用于腔室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支架;2、水槽;21、副水槽;211、第一排水管;212、第二排水管;213、隔板;214、第三排水管;3、水泵; 31、驱动电机;32、泵体;33、底座;34、连接套;321、出水管;322、进气流道;323、进水管;324、盖体;325、腔体;3251、连接块; 3252、出水流道;3253、进水流道;3254、回流水道;3255、泄压阀;3256、腔室;3257、分隔凸起;3258、分隔块;3259、环形凸起;326、安装部;3261、分隔槽;3262、安装槽;327、外套;328、轴承;35、叶轮;351、转动轴;352、环槽;353、密封环;4、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1、臭氧发生器;411、进气管;42、压力罐;421、第一安全管;4211、减压调节阀;422、第二安全管;4221、电磁泄压阀;423、压力管;4231、压力表;43、第一循环管;44、第二循环管;5、微纳米气泡喷嘴;51、外壳;510、调节组件;511、第一圆盘;5111、第一通孔;5112、第一环槽;512、第二圆盘;5121、第二通孔;5122、第二环槽;513、挡板;5131、固定轴;5132、第三环槽;514、外盖;5141、第三通孔;515、第一凹槽;516、第二凹槽;517、流体通道;52、安装组件;521、补芯;522、安装环;53、转接管;6、喷枪;61、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水槽2、副水槽21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水槽2和副水槽21均固定连接于支架1上,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安装于支架1内部并且位于水槽2和副水槽21的下方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发生器4连接有第一循环管43和第二循环管44,第一循环管43与水槽2的侧壁连接,第二循环管44与水槽2的底部连通,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将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水通过第一循环管43输送至水槽2中,使水槽2中的水带有微纳米气泡,将需要清洗的物品放置于水槽2中,利用微纳米气泡的清洁和去污能力清洗物品。水槽2中带有微纳米气泡的水,通过第二循环管44回流至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中,从而不增加水槽2中水的量,只增加微纳米气泡的量,从而提高水中微纳米气泡的密度,进而进一步增加微纳米气泡装置的清洁能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连接有喷枪6,两者通过喷管61连通,利用喷枪6冲洗需要清洗的物品,利用水流的冲刷和微纳米气泡的去污和清洗能力,进一步提高清洗能力。需要清洗较小物件时,将物件放置于副水槽21中,利用喷枪6对物件进行清洗,不会影响水槽2中物品的清洗;也可以利用喷枪6清洗某些无法置于水槽2中的物品,如墙壁地砖等。
如图3所示,水槽2与副水槽21一体成形,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有将两者分隔的隔板213,水槽2与第二循环管44(参见图2)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防止杂质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而导致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参见图2)损坏。水槽2与副水槽21分别连接有第一排水管211和第二排水管212,将多余的水或者反复清洗后比较脏的水排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包括水泵3和压力罐42,水泵3和压力罐42均固定连接于支架1上,第一循环管43与水泵3的进水口连通,水泵3的出水口与压力罐42连通,第二循环管44与压力罐42连通。水泵3上连接有向水泵3内输送气体的进气管411,气体和水在水泵3中混合并且搅碎,然后输送至压力罐42中,利用压力罐42保存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水,并且利用压力保存水中的微纳米气泡,下次可以直接使用压力罐42中的混有微纳米气泡的水,不需要等待水泵3和进气管411将气体混入水中生成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水,从而使微纳米气泡清洗装置使用更加方便。进气管411连接有臭氧发生器41,臭氧发生器41固定连接于支架1上,将臭氧混于水中制成微纳米气泡,利用臭氧对病毒和微生物具有非常强的杀灭性的特性,从而提高微纳米气泡清洗装置的清洁杀菌能力。
如图4和图5所示,压力罐42上连接有安全阀,安全阀有两个分别为减压调节阀4211和电磁泄压阀4221,减压调节阀4211安装于第一安全管421上,第一安全管421一端固定连接于压力罐42上端并且与压力罐42内部空间连通,利用减压调节阀4211将多余的气体排出防止压力罐42内压力过高。电磁泄压阀4221安装于第二安全管422上,第二安全管422固定连接于压力罐42上端并且延伸至压力罐42底部,第二安全管422另一端与第三排水管214连通。当压力罐42内的压力上升至一定界限时,电磁泄压阀4221开启将压力罐42中的水排出,然后通过第三排水管214排放至下水管道中。为了节省原料第一排水管211和第二排水管212均与第三排水管214连通。为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观测压力罐42内的压力,在压力罐42上连接有压力表4231,因压力罐42上已经连接有较多的管路,为了防止其他管路遮挡压力表4231而妨碍操作人员观察,将压力表4231固定连接于第一排水管211上,压力表4231连通的压力管423,压力管423与压力罐42连通。
如图6所示,为了增加微纳米气泡,在水槽2侧壁固定连接有微纳米气泡喷嘴5。微纳米气泡喷嘴包括外壳51、调节组件510和安装组件52。外壳51呈圆筒状并且其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外壳51右端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转接管53,转接管53开设有外螺纹,利用转接管53方便与喷管61(参见图4)连接。外壳51内开设有流体通道517(参见图8),调节组件510安装于流体通道517内,利用调节组件510调节喷嘴的流量。安装组件52包括补芯521和安装环522,补芯521螺纹连接于外壳51上,安装环522螺纹于补芯521上。安装时,可以直接利用外壳51螺纹连接于需要安装的位置;当安装的位置为较为薄的板不易开设螺纹时,可以利用补芯521和安装环522将薄的板夹紧从而将其安装固定。
如图7所示,外盖514开设有与流体通道517(参见图8)呈同轴设置的第一凹槽515,调节组件510包括呈同轴设置的外盖514、挡板513、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上分别周向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5111和第二通孔5121。挡板513盖置于第一圆盘511上,当水从转接管53流入外壳51中,水依次流过第一通孔5111和第二通孔5121,然后从第一圆盘511和挡板513的间隙出流出;或者水流过第一通孔5111,然后从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之间的间隙流出。挡板513固定连接有固定轴5131,固定轴5131与外盖514螺纹连接,外盖514螺纹连接于外壳51内,外盖514上周向开设有四个供水流出喷嘴的第三通孔5141。转动外盖514使外盖514会发生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挡板513轴向移动,进而改变挡板513和第一圆盘511之间以及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之间的间隙,改变水流道的截面积,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为了方便调节流量,使第三通孔5141开设呈弧形的腰槽。
如图8所示,外壳51内开设有呈同轴设置的第一凹槽515和第二凹槽516,第一凹槽515的直径大于第二凹槽516的直径,外壳51螺纹连接于第一凹槽515内。第二圆盘512与第二凹槽516适配。
如图7和图8所示,为增加水中微纳米气泡的含量,在第一圆盘511的两个端面上均开设有第一环槽5112,第二圆盘512靠近第一圆盘511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二环槽5122,挡板513端面开设有第三环槽5132,第三环槽5132之间与第一环槽5112直径相同。当水从第二通孔5121流入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之间的位置时,因为第一环槽5112和第二环槽5122的存在使流道的截面积增大,从使瞬间减小水的压力,使水中气泡体积因压力减小的而增大,其通过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凹槽515内时,会被压碎呈多个更加细小的气泡,这些更加细小的气泡进入正常的压力下时被重新压缩成为微纳米气泡,从而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还有部分水从第一通孔5111流入第一圆盘511和挡板513之间的位置时,因为第一环槽5112和第三环槽5132的存在使流道的截面积增大,从使瞬间减小水的压力,使水中气泡体积因压力减小的而增大,其通过第一圆盘511和挡板513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凹槽515内时,会被压碎呈多个更加细小的气泡,这些更加细小的气泡进入正常的压力下时被重新压缩成为微纳米气泡,从而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
如图7和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使第一通孔5111呈倾斜设置,第二通孔5121也呈倾斜设置,并且第一通孔5111和第二通孔5121的倾斜方向相反。当水流通过第一通孔5111和第二通孔5121时使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转动,而第一通孔5111和第二通孔5121的倾斜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反向转动过程中第一通孔5111和第二通孔5121连通交错加快从而增加水流的紊流,进而增加空穴现象发生的几率,将更多溶于水中的空气分离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当空穴现象发生时周围有气泡时,因空穴现象产生的低压使气泡膨胀增加气泡的体积,当这些气泡通过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更加容易被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搅碎,当水中压力正常时这些搅碎的气泡体积将收缩,从而产生微纳米气泡,进一步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
如图9所示,水泵3包括底座33、驱动电机31和泵体32,泵体32和驱动电机31固定连接于底座33上。驱动电机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套34,连接套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泵体32。在泵体32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23和出水管321,进水管323与第二循环管44(参见图2)连通,出水管321与压力罐42连通。泵体32上开设有进气流道322,进气流道322与进气管411连通(参见图2),进气流道322另一端与进水管323连通。在驱动电机31的驱动下,水泵3开始工作将水和气体吸入然后将气体搅碎混于水中,使减小水中气泡的体积使气泡的直径小于5微米。
如图10所示,泵体32包括腔体325和盖体324,腔体325上开设有圆形的腔室3256,腔体325和盖体32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腔室3256内设有圆形的叶轮35,叶轮35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51,转动轴351两端分别穿过腔体325和盖体324延伸至腔室3256外,转动轴351的左端与驱动电机31(参见图9)的主轴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利用驱动电机31驱动叶轮35转动,叶轮35转动时对水施加推力使水从进水管323和出水管321流动至出水管321。
如图10所示,腔体325和盖体324上均一体成形有圆柱形安装部326,安装部326上开设有安装槽3262,安装槽3262内过盈配合有轴承328,该轴承328为滚动轴承。转动轴351延伸至腔室3256外的一端穿置于轴承328内,利用安装槽3262固定轴承328,从而稳定叶轮35的径向位置,减少叶轮35转动时的跳动,使水泵3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安装部326开设有两个分隔槽3261,分隔槽3261与安装槽3262连通,两个分隔槽3261所在的直线通过安装部326的圆心。因为分隔槽3261的存在增加安装部326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的余量,安装槽3262与轴承328过盈配合时安装部326弹性形变而增大安装槽3262的直径从而不易损坏轴承328,从而更加方便使安装槽3262与轴承328过盈配合。安装部326上螺纹连接有外套327,利用外套327固定轴承328的轴向位置,从而防止轴承328从安装槽3262中滑出,并且利用外套327保护轴承328,防止受到外力因素损坏,并且也起到防尘的作用,增加轴承328的使用寿命。
如图11所示,腔体325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251,进水管323和出水管321固定连接于连接块3251上。连接块3251上开设有将进水管323和腔室3256连通的进水流道3253,进水管323中的水通过进水流道3253流动至腔室3256内。连接块3251上开设有将出水管321与腔室3256连通的出水流道3252,腔室3256内的水通过出水流道3252流动至出水管321中。
如图11所示,水泵3工作时,当出水管321的突然关闭时会导致出水管321压力过高,叶轮35受到的阻力将增大,从而导致叶轮35损坏或者驱动电机31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连接块3251内开设有将进水流道3253和出水流道3252连通的回流水道3254,回流水道3254内安装有泄压阀3255,泄压方向为出水流道3252流向进水流道3253。出水管321压力到达一定程度时,泄压阀3255开启将出水管321中的水输送至进水管323中,从而在保持一定出水压力的同时不会使出水管321中的压力继续上升,进而保护了叶轮35和驱动电机31。为了方便回流水道3254的开设,使进水管323、出水管321和回流水道3254呈同轴设置,进水流道3253和出水流道3252均于回流水道3254垂直。
如图12所示,进气流道322开设于连接块3251上并且与进水流道3253连通,并且进气流道322、进气流道322与进水流道3253呈同轴设置,从而进气流道322中的气体可以直接通过进水流道3253进入腔室3256内,减小进气阻力,并且利用空气为水进水管323中的水进入腔室3256内提供部分转向的动力,从而将空气和水混合的更加充分。
如图12所示,腔体325和盖体324端面上均一体成形有环形凸起3259,两个环形凸起3259分别抵触于叶轮35轮盘的两端面上,使水集中于腔室3256边缘处,减少转动轴351与泵体32连接处的水的压力,该设计起到密封效果防止水从转动轴351与泵体32的连接处泄出。为了进一提高密封效果,在叶轮35两端面均同轴开设环槽352,环槽352内安装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的密封环353,利用密封环353抵触于环形凸起3259上,进一步增加环形凸起3259与叶轮35轮盘之间的密封性;利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低摩擦系数,减少了叶轮35与环形凸起3259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了叶轮35与环形凸起3259之间磨损。腔室3256侧壁一体成形有分隔块3258,进水流道3253和出水流道3252与腔室3256连通位置分别位于分隔块3258两侧,利用分隔块3258分隔腔室3256,增加进水管323处和出水管321处的压力差,提高水泵3的性能。为进一步增加进水管323处和出水管321处的压力差,腔体325和盖体324端面上均一体成形有分隔凸起3257,分隔凸起3257与环形凸起3259平齐且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加连接分隔腔室3256的效果。
具体工作方式:需要清洗物品时,将物品放置水槽2中,然后启动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驱动转动轴351转动,从而使叶轮35转动,叶轮35转动时对水施加推力使水从进水管323和出水管321流动至出水管321。当水从进水管323流入进水流道3253时,臭氧发生器41将臭气通过进气流道322向水中注入气体,然后将混有气泡的水输送至出压力罐42中,然后在输送至微纳米气泡喷嘴5处,水从转接管53流入然后外壳51内,然后通过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之间以及第一圆盘511和挡板513之间的间隙流入第一凹槽515内,第一凹槽515内的水从第三通孔5141流出。利用第一圆盘511、第二圆盘512、第一通孔5111、第二通孔5121、第一环槽5112和第二环槽5122使流道截面积的急剧变化,从而致水流从出现紊流,进而增加水流中空穴现象的出现,从而将溶于水中的空气分离出入来产生微纳米气泡,进而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当水流过第一通孔5111和第二通孔5121时,使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转盘,从而使第一通孔5111和第二通孔5121连通交错加快从而增加水流的紊流,进而增加空穴现象发生的几率,将更多溶于水中的空气分离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当空穴现象发生时周围有气泡时,因空穴现象产生的低压使气泡膨胀增加气泡的体积,当这些气泡通过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更加容易被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搅碎,当水中压力正常时这些搅碎的气泡体积将收缩,从而产生微纳米气泡,进一步增加微纳米气泡的数量。
水槽2中的水中含有微纳米气泡,利用微纳米气泡对物品进行清洁。因为微纳米气泡喷嘴5的流量较小,产生较大的流阻,从而使压力罐42中有一定的压力。压力罐42中的水流动至喷枪6中,利用喷枪6冲洗需要清洗的物品,利用水流的冲刷和微纳米气泡的去污和清洗能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水槽(2)和水泵(3),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与水槽(2)连通,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连通有向水泵(3)内输送气体的进气管(411),所述水槽(2)设有微纳米气泡喷嘴(5),所述水泵(3)的出水口与微纳米气泡喷嘴(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泵(3)的出水口连通有压力罐(42),所述压力罐(42)与微纳米气泡喷嘴(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力罐(42)连通有喷枪(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力罐(42)连接有安全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411)连通有臭氧发生器(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泵(3)包括泵体(32),所述泵体(32)内开设有腔室(3256),所述泵体(32)连接有与腔室(3256)连通的进水管(323)和出水管(321),所述腔室(3256)内设有叶轮(35),所述叶轮(35)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51),所述转动轴(351)穿过泵体(32)延伸至腔室(3256)外,所述转动轴(351)两端设有轴承(328),所述轴承(328)位于腔室(3256)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泵体(32)设有连接块(3251),所述进水管(323)和出水管(321)固定连接于连接块(3251),所述连接块(3251)开设有进水流道(3253)和出水流道( 3252),所述进水流道(3253)将进水管(323)和腔室(3256)连通,所述出水流道( 3252)将出水管(321)与腔室(3256)连通,所述进水管(323)和出水管(321)呈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块(3251)设有与进水管(323)连通的进气流道(3253),所述进气流道(3253)与进水流道(3253)呈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纳米气泡喷嘴(5)包括外壳(51),所述外壳(51)开设有流体通道(517),所述外壳(51)开设有与流体通道(517)呈同轴设置的第一凹槽(515),所述外壳(51)内螺纹连接有挡板(513),所述挡板(513)的直径大于流体通道(517)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5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圆盘(511)和第二圆盘(512),所述第一圆盘(511)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5111),所述第二圆盘(512)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51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孔(5111)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通孔(5121)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通孔(5111)和第二通孔(5121)的倾斜方向相反。
CN201810452109.7A 2018-05-12 2018-05-12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Pending CN1104652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2109.7A CN110465215A (zh) 2018-05-12 2018-05-12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2109.7A CN110465215A (zh) 2018-05-12 2018-05-12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5215A true CN110465215A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04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2109.7A Pending CN110465215A (zh) 2018-05-12 2018-05-12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52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2904A (zh) * 2020-03-28 2020-06-16 天津全诚桓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绿色清洗工艺
CN114904410A (zh) * 2021-02-07 2022-08-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及烟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1699U (en) * 2006-06-12 2006-12-01 Yung-Kun Chen Combining structure of gas liquid mixing apparatus
TWM305050U (en) * 2006-06-12 2007-01-21 Yung-Kun Chen Assemble structure of vapor and liquid mixing device
CN2928219Y (zh) * 2006-06-21 2007-08-01 陈永坤 气液混合装置的组合结构
US20090051055A1 (en) * 2007-08-22 2009-02-26 Jong Hoo Park Integrated nano-bubble generating apparatus
KR101165818B1 (ko) * 2012-06-18 2012-07-16 (주) 동양이엔지 미세기포 발생장치
KR101209463B1 (ko) * 2011-07-26 2012-12-07 주식회사 중원 에스엠이티 미세기포펌프를 이용한 미세기포 혼합액체 발생장치
CN106964268A (zh) * 2017-04-28 2017-07-21 宁波福莱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107456883A (zh) * 2017-09-26 2017-12-12 江苏阿拉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08465652U (zh) * 2018-05-12 2019-02-05 浙江优普生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1699U (en) * 2006-06-12 2006-12-01 Yung-Kun Chen Combining structure of gas liquid mixing apparatus
TWM305050U (en) * 2006-06-12 2007-01-21 Yung-Kun Chen Assemble structure of vapor and liquid mixing device
CN2928219Y (zh) * 2006-06-21 2007-08-01 陈永坤 气液混合装置的组合结构
US20090051055A1 (en) * 2007-08-22 2009-02-26 Jong Hoo Park Integrated nano-bubble generating apparatus
KR101209463B1 (ko) * 2011-07-26 2012-12-07 주식회사 중원 에스엠이티 미세기포펌프를 이용한 미세기포 혼합액체 발생장치
KR101165818B1 (ko) * 2012-06-18 2012-07-16 (주) 동양이엔지 미세기포 발생장치
CN106964268A (zh) * 2017-04-28 2017-07-21 宁波福莱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107456883A (zh) * 2017-09-26 2017-12-12 江苏阿拉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08465652U (zh) * 2018-05-12 2019-02-05 浙江优普生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2904A (zh) * 2020-03-28 2020-06-16 天津全诚桓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绿色清洗工艺
CN114904410A (zh) * 2021-02-07 2022-08-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及烟机
CN114904410B (zh) * 2021-02-07 2023-07-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及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08597B1 (ko) 나노 버블 발생 장치
CN208465652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DE10116671B4 (de) Umwälzpumpe mit Heizungseinrichtung
JP5757997B2 (ja) フィルター機構
CA2057280A1 (en) Aerator
ES2159636T3 (es) Separador centrifugo.
CN110465215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05779766U (zh) 一种用于输送高干固流体的螺心泵
US9759217B2 (en) Self-priming centrifugal pump
JP2008119567A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AU660265B2 (en) Magnetic drive mechanism for a pump having a flushing and cooling arrangement
CN110891674A (zh) 微气泡产生设备和微气泡产生方法,以及具有该微气泡产生设备的淋浴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
CN105836906A (zh) 一种高效离心式潜水曝气机
JP2002195192A (ja) ポンプ
KR100243787B1 (ko) 에어버블 발생장치
JP7398350B2 (ja) 立軸ポンプ
US20140305310A1 (en) Protein debubbler impeller structure
CN104153997A (zh) 筒混式自吸泵
CA2246188A1 (en) Front-removable bearing housing for vertical turbine pump
SE463931B (sv) Roterande vaetskepump
WO2012004873A1 (ja) フィルター機構
CN204239272U (zh) 筒混式自吸泵
CN209294069U (zh) 一种无菌型立式多级非农用离心泵
RU2509923C1 (ru) Химический вертикальный электронасосный агрегат с рабочим колесом открытого тип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ачивания химически агрессивных жидкостей
US20140134021A1 (en) Pump for a Domestic Appli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