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0713B - 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0713B
CN110460713B CN201811393908.8A CN201811393908A CN110460713B CN 110460713 B CN110460713 B CN 110460713B CN 201811393908 A CN201811393908 A CN 201811393908A CN 110460713 B CN110460713 B CN 110460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control
touch operation
instruction
trigger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39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0713A (zh
Inventor
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39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07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0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0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0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0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40Processing input control signals of video game devices, e.g.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player or derived from the environment
    • A63F13/42Processing input control signals of video game devices, e.g.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player or derived from the environment by mapping the input signals into game commands, e.g. mapping the displacement of a stylus on a touch screen to the steering angle of a virtual vehic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50Controlling the output signals based on the game progress
    • A63F13/52Controlling the output signals based on the game progress involving aspects of the displayed game sce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3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receiving control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game device
    • A63F2300/308Details of the user inter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60Method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generating or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 A63F2300/6045Method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generating or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for mapping control signals received from the input arrangement into game comm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2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games or graphical anim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的触控操作;根据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距离范围的非触控操作;根据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终端显示界面确认与取消两个按钮往往成组出现容易导致用户误操作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智能终端以给人们生活、娱乐带来极大的便利和乐趣。其中,手机游戏(简称手游)就深受手机用户的喜爱;因此,手游开发者为了用户能够具有更加好的游戏体验,都在竭尽全力的开发操作便利、方便的操作方式。而在手游中,确认与取消两个按钮往往成组出现,往往通过二次确认的方法进行收纳处理,图1是相关技术中确认与取消两个按钮组合操作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了执行该确认与取消操作,所执行的二次确认的方式,一般如下:点击操作按钮,调出二次确认框,二次确认框中包含“确认”与“取消”按钮,玩家点击其中之一,执行自己所选择的操作。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这种操作方式使得二次确认框上的“确认”与“取消”的信息优先级区分不大,当两种操作的概率或推荐程度有较大差别时,该方式的信息引导能力较弱,容易导致用户误操作。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终端显示界面确认与取消两个按钮往往成组出现容易导致用户误操作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获取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上接收到的触控操作;根据所述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获取检测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所述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距离范围上接收到的非触控操作;根据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所述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操作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触控操作;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所述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距离范围的非触控操作;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所述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终端的操作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终端的操作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还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获取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上接收到的第一触控操作;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获取检测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所述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范围上接收到的非触控操作;响应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在所述虚拟控件切换所述显示参数之后,检测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获取所述虚拟控件上接收到的第二触控操作;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所述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操作装置,包括: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的第一触控操作;第三执行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第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所述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范围的非触控操作;切换模块,用于响应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第五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虚拟控件切换所述显示参数之后,检测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所述虚拟控件的第二触控操作;第四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所述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终端的操作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终端的操作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中,通过检测操作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的非触控操作还是触控操作操作来执行相应的操作;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不同操作能够触发与虚拟控件对应的两种不同的操作,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终端显示界面确认与取消两个按钮往往成组出现容易导致用户误操作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确认与取消两个按钮组合操作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方法的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二次确认的方法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的操作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的操作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为便于用户理解本发明,下面对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术语或名词做出解释:
非接触式操作,在本申请中指示不接触触控终端屏幕的操作,通过触控终端中携带的传感器(或其它屏幕距离感应装置)检测操作介质在终端屏幕前方的操作,其检测到的操作即为非接触式操作。触控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非接触式操作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即操作介质不需要接触终端屏幕即可以发出控制指令,若操作介质为立体化的物质,如手指、触控笔等,可以检测整个操作介质距离终端屏幕最近的地方即可。如检测用户的肢体(如手指)靠近终端屏幕(如触摸屏),在手指没有接触到屏幕的状态下,终端根据用户的肢体的动作(如手指的滑动、晃动等动作)做出响应。
触摸操作,在本申请中指操控介质与触控终端屏幕接触的控制操作(常见的触控终端如电容触摸屏移动终端、电阻触摸屏移动终端等),触控终端接收到该控制操作,从而生成与该控制操作对应的触控指令。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方法的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2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的操作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终端的操作方法,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的触控操作;
步骤S304,根据该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步骤S306,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距离范围的非触控操作;
步骤S308,根据该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S302至步骤S308,通过检测操作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的是非触控操作还是触控操作操作来执行相应的操作;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不同操作能够触发与虚拟控件对应的两种不同的操作,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终端显示界面确认与取消两个按钮往往成组出现容易导致用户误操作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或其他硬件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此外,上述步骤S302和步骤S304是一个执行触控操作的组合步骤,步骤S306和步骤S308是一个执行非触控操作的组合步骤。因此,执行触控操作的组合步骤也可以是在执行非触控操作的组合步骤之后,也就是说,该执行非触控操作的组合步骤也可以该执行触控操作的组合步骤之前。
对于本实施例步骤S308中涉及到的:根据该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有多种实现方式,具体包括如下述方式:
方式(1),本申请中涉及到的步骤S308包括:
S308-11,获取操控介质与终端的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
S308-12,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根据该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通过上述步骤S308-12中的方式,设置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通过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的方式,能够避免误操作的出现。因为,玩家在使用手机时,可能会无意识的抬起手指,此时并不是想通过该非触控操作触发切换显示参数的操作,因此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即终端响应非触控操作的范围),即大于预设距离时,才能够触发切换显示参数,进而避免了玩家的误操作。
S308-13,触发执行与切换后的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未切换的显示参数的虚拟控件对应于第一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到的预设距离可以是出厂时就设置好,也可以出厂后由用户自行设置,例如,该预设距离的取值可以是1.5cm,2cm等等。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以用户的手指为操控介质为例,如果是用户通过右手食指来执行非触控操作,则需要终端获取该用户的右手食指与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如果该距离是2cm,预设距离为1.5cm;则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其中,如果该虚拟控件为执行“确认”和“取消”操作的虚拟控件,且当前虚拟控件显示参数是“确认”(即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则根据操控介质的非触控操作对虚拟控件的显示参数进行切换,切换后的显示参数为“取消”(即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并触发执行取消操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切换前的显示参数也可以是“取消”,切换后的显示参数可以是“确认”。
方式(2),本申请中涉及到的步骤S308包括:
S308-21,获取操控介质与终端的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以及操控介质在虚拟控件前方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隔空停留时长;
S308-22,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且停留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S308-23,触发执行与切换后的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未切换的显示参数对应于第一指令。
可见,该方式(2)与方式(1)相比较,其他特征都是一致的,只是对于执行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条件多了需要感应该触控介质在虚拟控件上前方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隔空停留时长,该停留时长需要在第一预设时长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预设时长范围也是可以出厂时设置好,或出厂后由用户自定义。通过确定该触控介质隔空停留时长是否落入第一预设时长范围内,能够防止误操作。
方式(3),本申请中涉及到的步骤S308包括:
S308-31,确定非触控操作为悬空推动操作;
S308-33,在悬空推动操作的推动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S308-34,触发执行切换后的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未切换的显示参数对应于第一指令。
可见,在该方式(3)中只需要确定该非触控操作为悬空推动操作,且该非触控操作的推动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就能够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也就是说,如果悬空推动的推动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才会触发虚拟控件的显示参数的切换,如果该操作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则不会触发虚拟控件的显示参数的切换;例如,在预设阈值为3cm的情况下,在悬空推动的距离为2cm则能够触发虚拟控件的显示参数切换,如果悬空推动的距离为3.5cm,则不会触发虚拟控件显示参数的切换。当然该预设阈值的取值只是举例说明,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上述具体数值并不构成本申请的限定。
此外,在该方式(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悬空推动操作可以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操控介质与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在此基础上,再判断操控介质的推动距离满足预设阈值。例如,如果预设距离为4.5cm,则需要满足操控介质与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大于4.5cm,如操控介质与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为5cm;进一步再判断该操控介质的推动距离是否满足预设阈值,例如预设阈值为2cm。即,当检测到操控介质与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为5cm时,检测操控介质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当检测到操控介质朝向虚拟控件移动2cm时,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并触发执行切换后的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悬空推动操作的推动方向可以是以虚拟控件为中心的任意方向。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对于本实施例中步骤S304中涉及到的根据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方式可以是:获取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的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在所述触控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长范围内的情况下,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当前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当前显示参数对应于未切换的显示参数。
可见,对于触控操作是否能够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当前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是有触控时长限制的,即触控时长不在该范围内不能触发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也就是说,触控时长如果过短或过长都不能触发执行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通过该触控时长的限定,也能够避免误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等额操作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2,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的第一触控操作;
步骤S404,响应第一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步骤S406,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范围的非触控操作;
步骤S408,响应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步骤S410,在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之后,检测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的第二触控操作;
步骤S412,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其中,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S402至步骤S412,通过检测操作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的非触控操作后,触发该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进而根据第二触控操作执行与该显示参数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不同操作能够触发与虚拟控件对应的两种不同的操作,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终端显示界面确认与取消两个按钮往往成组出现容易导致用户误操作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408中响应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的方式,与上述步骤S308中在可选实施方式(1)~(3)中切换显示参数的方式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该S408可以是:获取操控介质与终端的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根据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本实施例中的该S408还可以是:获取操控介质与终端的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以及操控介质在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停留时长;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且停留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本实施例中的该S408还可以是:确定非触控操作为悬空推动操作;在悬空推动操作的推动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举例说明;
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在手游中通过双面按钮实现二次确认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设置一个按钮(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虚拟控件),其中,该按钮的正面、反面为一对反向操作按钮,如确认与取消。
在用户操作的过程中,识别并区分用户的操作为触控操作还是非触控操作,判断规则为:设定一个预设时长范围,如果用户手指接触屏幕时长在该预设时长范围内,则识别为触控操作;在手指未触及屏幕且推动识别为非触控操作。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二次确认的方法示意图,在图5的(1)中,点击“确认”识别为触控操作的触控,直接执行确认操作;在图5的(2)中对按钮悬空施加垂直于手机平面方向的推动,识别为非触控操作的推动,可以使按钮翻转,玩家点击反面的按钮如“取消”,将执行该按钮对应的操作。这样,玩家可以通过一个按钮控制两种相反操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操作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的操作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62,用于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触控操作;第一执行模块64,与第一检测模块62耦合连接,用于根据该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第二检测模块66,用于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距离范围的非触控操作;第二执行模块68,与第二检测模块66耦合连接,用于根据该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第二执行模块68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操控介质与终端的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根据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第一执行单元,用于触发执行与切换后的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未切换的显示参数对应于第一指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第二执行模块68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操控介质与终端的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以及操控介质在虚拟控件前方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停留时长;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且停留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第二执行单元,用于触发执行切换后的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未切换的显示参数对应于第一指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第二执行模块68还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非触控操作为悬空推动操作;第三切换单元,用于在悬空推动操作的推动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第三执行单元,用于触发执行切换后的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未切换的显示参数对应于第一指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第一执行模块64还可以用于,在获取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的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在触控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长范围内的情况下,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当前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当前显示参数对应于未切换的显示参数。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操作装置,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7所示,包括:第三检测模块702,用于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的第一触控操作;第三执行模块704,与第三检测模块702耦合连接,用于响应第一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第四检测模块706,与第三执行模块704耦合连接,用于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范围的非触控操作;切换模块708,与第四检测模块706耦合连接,用于响应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第五检测模块710,与切换模块708耦合连接,用于在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之后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的第二触控操作;第四执行模块712,与第五检测模块710耦合连接,用于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可选地,上述切换模块708还可以包括: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操控介质与终端的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第四切换单元,用于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根据非触控操作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可选地,上述切换模块708还可以包括: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操控介质与所述终端的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操控介质在所述虚拟控件前方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停留时长;第四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距离且所述停留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所述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可选地,上述切换模块708还可以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非触控操作为悬空推动操作;第五切换单元,用于在悬空推动操作的推动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的触控操作;
S2,根据该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S3,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距离范围的非触控操作;
S4,根据该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的触控操作;
S2,根据该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S3,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距离范围的非触控操作;
S4,根据该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的第一触控操作;
S2,响应第一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S3,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范围的非触控操作;
S4,响应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S5,在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之后,检测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的第二触控操作;
S6,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的第一触控操作;
S2,响应第一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S3,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范围的非触控操作;
S4,响应非触控操作,触发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S5,在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之后,检测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虚拟控件的第二触控操作;
S6,执行与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其中,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的触控操作;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检测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所述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距离范围的非触控操作,所述非触控操作为不接触所述终端屏幕的操作;
根据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所述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其中,所述虚拟控件为二次确认框,所述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和所述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分别为所述二次确认框上的对应操作;
其中,所述非触控操作为通过所述终端中携带的传感器或感应装置检测所述操控介质在所述终端屏幕前方的不接触所述终端屏幕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操控介质与所述终端的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所述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触发执行与切换后的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其中,未切换的显示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一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非触动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操控介质与所述终端的虚拟控件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操控介质在所述虚拟控件前方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停留时长;
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距离且所述停留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所述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触发执行切换后的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其中,未切换的显示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一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包括:
确定所述非触控操作为悬空推动操作;
在悬空推动操作的推动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所述虚拟控件切换显示参数;
触发执行切换后的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其中,未切换的显示参数对应于所述第一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所述虚拟控件的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
在所述触控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长范围内的情况下,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当前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其中,所述当前显示参数对应于未切换的显示参数。
6.一种终端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操控介质作用于终端的用户界面内的虚拟控件触控操作;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操控介质作用于所述虚拟控件前方预设距离范围的非触控操作,所述非触控操作为不接触所述终端屏幕的操作;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非触控操作,触发执行与所述虚拟控件对应的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不同于所述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其中,所述虚拟控件为二次确认框,所述第一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和所述第二指令所指示的操作分别为所述二次确认框上的对应操作;
其中,所述非触控操作为通过所述终端中携带的传感器或感应装置检测所述操控介质在所述终端屏幕前方的不接触所述终端屏幕的操作。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8.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811393908.8A 2018-11-21 2018-11-21 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Active CN110460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3908.8A CN110460713B (zh) 2018-11-21 2018-11-21 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3908.8A CN110460713B (zh) 2018-11-21 2018-11-21 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0713A CN110460713A (zh) 2019-11-15
CN110460713B true CN110460713B (zh) 2022-03-22

Family

ID=68480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3908.8A Active CN110460713B (zh) 2018-11-21 2018-11-21 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07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4332A (zh) * 2020-06-29 2022-01-14 大众问问(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304472B (zh) * 2021-05-25 2024-02-02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二次确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867A (zh) * 2012-06-20 2012-10-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809071A (zh) * 2014-12-31 2016-07-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误触纠正的方法和终端
CN107390922A (zh) * 2017-06-30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虚拟触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18156221A1 (en) * 2017-02-27 2018-08-30 Sentons Inc. Detection of non-touch inputs using a signature
CN108804007A (zh) * 2018-05-24 2018-11-1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7962B2 (en) * 2004-08-20 2010-02-23 Mullen Jeffrey D Wireless devices with flexible monitors and keyboard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867A (zh) * 2012-06-20 2012-10-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809071A (zh) * 2014-12-31 2016-07-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误触纠正的方法和终端
WO2018156221A1 (en) * 2017-02-27 2018-08-30 Sentons Inc. Detection of non-touch inputs using a signature
CN107390922A (zh) * 2017-06-30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虚拟触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804007A (zh) * 2018-05-24 2018-11-1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0713A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07849A1 (zh) 一种移动终端上触摸操作的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681635B (zh) 一种分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55784A (zh) 防止触摸按键误触发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681555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020878A (zh) 触摸输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958696A (zh)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10260A (zh) 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357458B (zh) 触摸按键的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460713B (zh) 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US11201679B2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user equipment
CN102023772A (zh) 电容式触摸屏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02470A (zh) 防止触摸按键误触发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484190B (zh) 网络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83444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708409B (zh) 一种弹出菜单的响应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05090A (zh) 一种悬浮按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777741A (zh) 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196738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lank screen gesture processing and terminal
US9519424B2 (en) Touch-control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291411A (zh) 推荐操作序列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388400B (zh) 一种操作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25438B (zh) 一种提高指纹识别率的方法及终端
CN108579078A (zh) 触控操作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00385B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415651A (zh) 电子设备、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