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0010A - 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0010A
CN110460010A CN201910717706.2A CN201910717706A CN110460010A CN 110460010 A CN110460010 A CN 110460010A CN 201910717706 A CN201910717706 A CN 201910717706A CN 110460010 A CN110460010 A CN 110460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losing
lock
protective device
route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77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0010B (zh
Inventor
王其林
李洪卫
张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77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0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0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0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0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0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6Details with automatic reconnection
    • H02H3/063Details concerning the co-operation of many similar arrangements, e.g. in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6Details with automatic reconnection
    • H02H3/066Reconnection being a consequence of eliminating the fault which caused disconnection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当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若单相故障未消除,则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本申请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能够减少一次第二侧断路器切除较大短路电流的过程,避免对断路器再次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220kV线路一般配置三相分相断路器。220kV三相线路的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位置不同,主要分为单相故障和相间故障,对220kV线路的保护重合闸运行方式整定为单相重合闸方式,即:当发生单相故障时,线路两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重合闸在预先整定的延迟时间后重合故障相断路器。当发生相间故障时,两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重合闸放电不重合。
同时,线路故障根据引起故障的原因不同,又分为瞬时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传统技术中,当发生单相永久性故障时,线路两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经相同的整定延时重合故障相断路器。由于永久性故障,线路两侧保护装置会再加速跳开三相断路器,隔离故障。
然而,这种传统技术中的重合闸方法,会对断路器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断路器性能损伤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
第一方面,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包括:
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
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包括发远传电路,所述发远传电路包括永跳接点开关和发远传开入接点,所述永跳接点开关与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串联,所述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所述永跳接点开关闭合,接通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
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通过光纤通道向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发送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的时间差为0.2秒-0.3秒。
第二方面,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若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发送的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非故障相断路器跳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包括收远传电路,所述收远传电路包括收远传开关和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所述收远传开关与所述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串联,所述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包括:
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闭合所述收远传开关,接通所述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的时间差为0.2秒-0.3秒。
第三方面,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包括:
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
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
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接收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接收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非故障相断路器跳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的时间差为0.2秒-0.3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通过光纤通道向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发送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
第四方面,一种重合闸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断路器控制模块,用于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重合闸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
闭锁重合闸信号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第五方面,一种重合闸控制装置,包括:
第二断路器控制模块,用于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闭锁重合闸控制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发送的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第六方面,一种线路保护装置,包括:
发远传电路,包括发远传开入接点和永跳接点开关,所述永跳接点开关与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串联;
收远传电路,包括收远传开关和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所述收远传开关与所述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串联;
控制器,与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第七方面,一种线路保护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线路保护装置,所述至少两个线路保护装置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线路保护装置1通过光纤通信连接。
第八方面,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从而使得单相故障未消除时,第一侧保护装置利用两侧保护装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差向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进而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重合闸放电。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减少第二侧的断路器再跳闸过程,也即减少了一次第二侧断路器切除较大短路电流的过程,避免对断路器再次造成损伤,有效提高第二断路器的运行寿命和安全性能。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重合闸放电,第二侧断路器不重合,避免了电力系统再次重合到永久性故障,从而使得电力系统免受一次故障的冲击,减少了对电力系统的损伤,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线路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通过下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线路保护系统。其中,线路保护系统包括第一侧保护装置、第二侧保护装置、第一侧断路器和第二侧断路器。第一侧保护装置和第二侧保护装置分别设置于220V线路两侧的变电站内。A、B、C三项线路均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断路器和第二侧断路器。第一侧断路器与第一侧保护装置信号连接,第二侧断路器与第二侧保护装置信号连接。可以理解,第一侧断路器可以集成于第一侧保护装置内,第二侧断路器也可以集成于第二侧保护装置内。第一侧断路器和第二侧断路器分别用于在对应相的线路发生故障时,跳闸,使得线路断开。第一侧保护装置用于控制第一断路器重合闸等。第二侧保护装置用于控制第二侧断路器的重合闸等。
第一侧保护装置和第二侧保护装置均可以包括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能够处理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Unit),也可以为微处理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以重合闸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侧保护装置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方法包括:
S110,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可以预先整定。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整定为t1,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整定为t2,t1<t2
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第一侧保护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单相重合闸运行规则,控制发生故障的线路的断路器断开,即控制故障相断路器断开。例如,当A相线路发生单相故障,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控制A相线路上的断路器断开。
S120,当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
也就是说,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后延迟t1时长,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启动重合闸动作,控制闭合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此时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还未到达,不重合闸。
S130,若单相故障未消除,则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当单相故障为瞬时故障时,经过第一侧保护装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后t1后,故障消除。当t1时长后,故障还未消除,说明当前故障为单相永久性故障,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第一侧的A、B、C三相断路器同时加速跳开。同时,第一侧保护装置向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由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大于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此时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还未达到启动时间,所以第二侧保护装置能够利用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的时间差接收闭锁重合闸信号,并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重合闸放电,不进行重合闸。因此,此过程能够减少第二侧三相断路器的再跳闸。
本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从而使得单相故障未消除时,第一侧保护装置利用两侧保护装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差向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进而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重合闸放电。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能够减少第二侧的断路器再跳闸过程,也即减少了一次第二侧断路器切除较大短路电流的过程,避免对断路器再次造成损伤,有效提高第二断路器的运行寿命和安全性能。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重合闸放电,第二侧断路器不重合,避免了电力系统再次重合到永久性故障,从而使得电力系统免受一次故障的冲击,减少了对电力系统的损伤,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保护装置包括开入电源、发远传电路120、收远传电路130和控制器140。开入电源包括开入正电端111和开入负电端112。发远传电路120包括发远传开入接点121和永跳接点开关122。永跳接点开关122和发远传开入接点121串联于开入正电端111和开入负电端112之间。收远传电路130包括收远传开关131和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132,收远传开关131与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132串联于开入正电端111和开入负电端112之间。
请参见图3,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向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可能的实现方式,即S130包括:
S131,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永跳接点开关闭合,接通发远传开入接点;
S132,第一侧保护装置向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
三相断路器同时跳闸,第一侧保护装置向永跳接点输入高电平,永跳接点开关闭合,开出到收远传端,经过第一侧保护装置和第二侧保护装置之间的纵向信号传输通道,将闭锁重合闸信号发送给第二侧保护装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永跳接点开关闭合,接通发远传开入接点,第一侧保护装置通过远传功能将闭锁重合闸信号发送给第二侧保护装置,利用了第一侧保护装置的固有远传功能,方法简单、传输效果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保护装置与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之间通过光纤通道通信连接,第一侧保护装置通过光纤通道向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光纤通道传输效率高,传输效果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时间差为0.2秒-0.3秒。即:t2=t1+Δt,Δt为0.2秒-0.3秒。一般光纤通道传输速率较快,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从重合闸动作到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的整个时间不会大于0.3秒,因此,Δt为0.2秒-0.3秒不仅能够保证第二侧保护装置的闭锁重合闸动作启动,而且能够提高线路保护的效率。
请参见图4,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以重合闸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侧保护装置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方法包括:
S210,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同上述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与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同时跳闸。
S230,若第二侧保护装置接收到第一侧保护装置发送的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第一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给第二侧保护装置,第二侧保护装置在到达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之前,接收到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重合闸放电,不进行重合闸,不会跳开三相断路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从而使得第二侧保护装置在到达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之前,接收到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重合闸放电,不进行重合闸,不会跳开三相断路器。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能够减少第二侧的断路器再跳闸过程,也即减少了一次第二侧断路器切除较大短路电流的过程,避免对断路器再次造成损伤,有效第二断路器的运行寿命和安全性能。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重合闸放电,第二侧断路器不重合,避免了电力系统再次重合到永久性故障,从而使得电力系统免受一次故障的冲击,减少了对电力系统的损伤,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S230之后,所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S240,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非故障相断路器跳闸。
非故障相断路器是指除故障相断路器之外的两相线路上的断路器。例如,A相线路故障,则A向线路的断路器为故障相断路器,则B相线路的断路器和C相线路的断路器为非故障相断路器。第二侧保护装置在接收到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之后或同时,跳开第二侧的非故障断路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通过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非故障相断路器跳闸,使得非故障断路器断路,避免永久性故障对其他两相线路造成影响,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230包括:
第二侧保护装置闭合收远传开关,接通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时间差为0.2秒-0.3秒。
本实施例的原理与有益效果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6,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以重合闸控制方法应用于线路保护系统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方法包括:
S310,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S320,当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第一侧保护装置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
S330,若单相故障未消除,则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
S340,第二侧保护装置接收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请继续参见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S34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350,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非故障相断路器跳闸。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的时间差为0.2秒-0.3秒。
在一个实施例中,向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包括:
第一侧保护装置通过光纤通道向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
以上几个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的原理与有益效果如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请参见图7,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合闸控制装置1000,其包括第一断路器控制模块101、重合闸控制模块102和闭锁重合闸信号发送模块103。其中,
第一断路器控制模块101,用于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重合闸控制模块102,用于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
闭锁重合闸信号发送模块103,用于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闸控制装置1000包括发远传电路,所述发远传电路包括永跳接点开关和发远传开入接点,所述永跳接点开关与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串联,闭锁重合闸信号发送模块103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永跳接点开关闭合,接通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闭锁重合闸信号发送模块103具体用于通过光纤通道向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发送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的时间差为0.2秒-0.3秒。
请参见图8,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合闸控制装置2000,其包括第二断路器控制模块201和闭锁重合闸控制模块203。其中,
第二断路器控制模块201,用于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闭锁重合闸控制模块203,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发送的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请继续参见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闸控制装置2000还包括:非故障相断路器控制模块204,用于控制线路第二侧的非故障相断路器跳闸。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闸控制装置2000包括收远传电路,所述收远传电路包括收远传开关和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所述收远传开关与所述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串联,闭锁重合闸控制模块203具体用于闭合所述收远传开关,接通所述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的时间差为0.2秒-0.3秒。
请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保护装置,其包括发远传电路120、收远传电路130和控制器140。
发远传电路120包括发远传开入接点121和永跳接点开关122,所述永跳接点开关122与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121串联。收远传电路130包括收远传开关131和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132,所述收远传开关131与所述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132串联。
控制器140,与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121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140用于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请继续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保护系统1,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线路保护装置100,所述至少两个线路保护装置100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重合闸控制装置100通过光纤通信连接。
以上几个实施例提供的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实施例所述,控制器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
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发送的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
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发送的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
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包括发远传电路,所述发远传电路包括永跳接点开关和发远传开入接点,所述永跳接点开关与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串联,所述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所述永跳接点开关闭合,接通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
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通过光纤通道向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发送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的时间差为0.2秒-0.3秒。
5.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若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发送的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非故障相断路器跳闸。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包括收远传电路,所述收远传电路包括收远传开关和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所述收远传开关与所述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串联,所述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包括:
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闭合所述收远传开关,接通所述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的时间差为0.2秒-0.3秒。
9.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
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
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接收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接收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控制线路第二侧的非故障相断路器跳闸。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与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的时间差为0.2秒-0.3秒。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通过光纤通道向所述第二侧线路保护装置发送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
13.一种重合闸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断路器控制模块,用于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重合闸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
闭锁重合闸信号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14.一种重合闸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断路器控制模块,用于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二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
闭锁重合闸控制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发送的闭锁重合闸信号,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15.一种线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远传电路(120),包括发远传开入接点(121)和永跳接点开关(122),所述永跳接点开关(122)与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121)串联;
收远传电路(130),包括收远传开关(131)和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132),所述收远传开关(131)与所述闭锁重合闸开入接点(132)串联;
控制器(140),与所述发远传开入接点(121)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140)用于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跳闸,其中,所述故障相断路器是指发生故障的线路相的断路器,所述第一侧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1小于第二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t2;当所述第一侧保护装置配置的重合闸延迟启动时间到达时,执行重合闸动作,控制线路第一侧的故障相断路器闭合;若所述单相故障未消除,则控制线路第一侧的三相断路器跳闸,并向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发送闭锁重合闸信号,所述闭锁重合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侧保护装置启动闭锁重合闸动作。
16.一种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路保护装置(100),所述至少两个线路保护装置(100)通信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线路保护装置(100)通过光纤通信连接。
1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717706.2A 2019-08-05 2019-08-05 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0460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7706.2A CN110460010B (zh) 2019-08-05 2019-08-05 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7706.2A CN110460010B (zh) 2019-08-05 2019-08-05 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0010A true CN110460010A (zh) 2019-11-15
CN110460010B CN110460010B (zh) 2022-07-22

Family

ID=68484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7706.2A Active CN110460010B (zh) 2019-08-05 2019-08-05 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001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7967A (zh) * 2021-03-30 2021-07-09 金昌平 一种根据运行工况自动闭锁重合闸扩展终端适应范围的方法
CN114024293A (zh) * 2021-09-23 2022-02-08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核电站输电线路跳闸处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RU2811693C1 (ru) * 2023-07-06 2024-01-16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ЭКРА"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электроснабжения в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сети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2257A (en) * 1989-03-07 1992-08-25 Gilbert Gamet Device for the automatic reclosing of breakers and breakers equipped with such a device
CN101359822A (zh) * 2008-09-24 2009-02-04 天津大学 基于故障点电压的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实现方法
CN101800419A (zh) * 2009-09-07 2010-08-11 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 一种单相自适应重合闸及其实现方法
CN102810911A (zh) * 2012-08-08 2012-12-05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信的电力线路重合闸动作方法和系统
CN103280786A (zh) * 2013-06-19 2013-09-04 国家电网公司 两套线路保护与一套重合闸配合使用的方法
CN103645716A (zh) * 2013-12-16 2014-03-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倒闸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683228A (zh) * 2013-12-12 2014-03-2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失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391034A (zh) * 2015-11-30 2016-03-09 国家电网公司 超高压线路的二次保护回路系统
CN205141644U (zh) * 2015-12-01 2016-04-06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止gil设备短路重合闸的电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2257A (en) * 1989-03-07 1992-08-25 Gilbert Gamet Device for the automatic reclosing of breakers and breakers equipped with such a device
CN101359822A (zh) * 2008-09-24 2009-02-04 天津大学 基于故障点电压的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实现方法
CN101800419A (zh) * 2009-09-07 2010-08-11 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 一种单相自适应重合闸及其实现方法
CN102810911A (zh) * 2012-08-08 2012-12-05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信的电力线路重合闸动作方法和系统
CN103280786A (zh) * 2013-06-19 2013-09-04 国家电网公司 两套线路保护与一套重合闸配合使用的方法
CN103683228A (zh) * 2013-12-12 2014-03-2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失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645716A (zh) * 2013-12-16 2014-03-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倒闸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91034A (zh) * 2015-11-30 2016-03-09 国家电网公司 超高压线路的二次保护回路系统
CN205141644U (zh) * 2015-12-01 2016-04-06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止gil设备短路重合闸的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伟兵: "自动重合闸最优重合方案的设计", 《宁夏电力》 *
黄伟兵: "自动重合闸最优重合方案的设计", 《宁夏电力》, 31 December 2008 (2008-12-31), pages 83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7967A (zh) * 2021-03-30 2021-07-09 金昌平 一种根据运行工况自动闭锁重合闸扩展终端适应范围的方法
CN114024293A (zh) * 2021-09-23 2022-02-08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核电站输电线路跳闸处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024293B (zh) * 2021-09-23 2024-01-26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核电站输电线路跳闸处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RU2811693C1 (ru) * 2023-07-06 2024-01-16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ЭКРА"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электроснабжения в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сет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0010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50153B2 (ja) 高圧直流電流遮断装置及び方法
JP2007157700A (ja) 超電導体を利用する電力回路保護装置
CN110460010A (zh) 重合闸控制方法、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系统
Geebelen et al. Analysis of DC breaker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 HVDC grid protection schemes
US11367585B2 (en) Direct-current circuit breaker
CN104617783A (zh) 具有直流故障限流能力的mmc换流器改进结构及隔离方法
Angelo et al.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healing grid
CN103633619B (zh) 基于跨间隔共享信息的主变后备保护加速跳闸方法
AU2018235015B2 (en) System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energy to an on-board network of a submarine
CN204858540U (zh) 一种断路器串联式电气防跳回路
CN102810911B (zh) 一种基于通信的电力线路重合闸动作方法和系统
CN107611946A (zh) 一种全断路器开关馈线故障控制方法
CN103683227B (zh) 一种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两段保护级差配合的方法
CN113224734B (zh) 一种线路辅助保护的实现方法及终端
CN109617031A (zh) 一种配电网短路事故保护处理系统
CN109521332A (zh) 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1016361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rranging sound conductors in parallel lines in power transmission
CN108808631B (zh) 基于快速母联断路器的10kV系统重合闸及保护配合方法
CN111431181A (zh) 电力系统中备自投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力系统的备自投
CN104659762A (zh) 一种适用于双回线相继故障的最优稳定控制方法
KR20160069114A (ko) 대용량 축전지 사고전류제어 및 저부하 시 병렬제어가 가능한 스트링컨버터를 갖는 함정용 추진 네트워크 및 이를 사용한 함정용 추진 네트워크 제어 방법
Rosas-Ortiz et al. High-speed backup scheme for zone 2 of non-pilot distance relays
CN108736442B (zh) 线变组保护方法以及装置
Arooj et al. Modular Hybrid DC Circuit Breaker with Effective Fault Clearing and Energy Storing Capability
CN116799744A (zh) 一种基于间隙和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实时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