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8014A - 耳机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耳机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8014A
CN110448014A CN201910610120.6A CN201910610120A CN110448014A CN 110448014 A CN110448014 A CN 110448014A CN 201910610120 A CN201910610120 A CN 201910610120A CN 110448014 A CN110448014 A CN 110448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earphone
host
long bar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01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8014B (zh
Inventor
谢冠宏
孙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1more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1more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1more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1more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48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8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8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8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A44C5/003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with a storage compar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一种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长杆部和短杆部,长杆部设置有耳机电池、电性连接耳机电池的充电电路板和电性连接充电电路板的耳机充电柱;长杆部的中轴线和短杆部的中轴线位于一个中平面内,耳机充电柱的中轴线与中平面的夹角为锐角。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包括:主机,主机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下盖体上设有下腔体;主机内设有电源模块和电连接电源模块的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包括用于输出电能的抵触部,抵触部设于下腔体的侧壁,或抵触部设于下腔体的侧壁与底壁的交接处,抵触部的轴线方向与主机的厚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Description

耳机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3月1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CN201910182994.6、发明名称为“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内置智能化系统,可蓝牙同步手机,可完成拨打电话、收发短信、播放音乐、监测睡眠、监测心率、久坐提醒、跑步计步等功能。
为了方便语音交互,一些智能终端设备配置有耳机,例如,将耳机和手环做成一体化设计,听取声音时,将手环从腕带取下,放入耳道内;又如,将耳机固定在手环上,当需要听取声音时,将耳机从手环上取下。
由于耳机和手环做成一体化设计,如何使其轻薄化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耳机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一种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长杆部和短杆部,所述长杆部设置有耳机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耳机电池的充电电路板和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板的耳机充电柱;所述长杆部的中轴线和所述短杆部的中轴线位于一个中平面内,所述耳机充电柱的中轴线与所述中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充电柱设置在所述长杆部的靠近所述短杆部处,在所述长杆部内,从靠近所述短杆部至远离所述短杆部的方向依次排布有主电路板、挠性电路板和麦克风电路板,所述麦克风电路板上设置有麦克风,所述挠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麦克风和所述主电路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挠性电路板呈“匚”形,“匚”形的挠性电路板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耳机电池的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电池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长杆部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挠性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耳机电池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于耳机电池的旁侧;所述挠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主电路板和麦克风电路板;而且,所述挠性电路板的所述沿着所述耳机电池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于耳机电池的旁侧的部分设置有用于通讯的天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刚性部分和柔性部分;
所述耳机充电柱基本垂直于所述刚性部分且突出至所述长杆部的外壳;
所述长杆部内设置有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长杆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刚性部分倾斜于所述主电路板设置、并设置于所述主电路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柔性部分的一端自所述刚性部分延伸,所述柔性部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路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还包括处理器芯片;所述处理器芯片设置于所述主电路板的主表面;在垂直于所述主电路板的方向上,所述处理器芯片与所述充电电路板位于所述主电路板的不同侧,并且二者基本相对设置。
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下盖体上设有下腔体;所述主机内设有电源模块和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用于输出电能的抵触部,所述抵触部设于所述下腔体的侧壁,或所述抵触部设于所述下腔体的侧壁与底壁的交接处,所述抵触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主机的厚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动连接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处设置有用以保持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盖合状态的弹性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触部为PIN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金属连接件,所述金属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抵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主机电池和电性连接所述主机电池的电源电路板,所述电源电路板水平安装于所述主机内,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平行于所述电源电路板。
有益效果:本申请中的耳机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相互配合时,由于耳机充电柱的中轴线与所述中平面的夹角为锐角,使得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整体厚度小,体积小巧,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后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中(a)为耳机的立体图,(b)为(a)中所示的耳机的正视图,(c)为(a)中所示的耳机的侧视图,(d)为(a)中所示的耳机的仰视图;
图5为图4中(d)所示结构沿着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一种耳机的短杆部与长杆部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时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正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交互组件的结构示意;
图9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交互组件的展开图;
图10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1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耳机及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所示的耳机的内部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主机;101、101a、容置空间;102、空间块A;103、空间块B;104、空间块C;110、上盖体;120、下盖体;130、铰接轴;140、上腔体;150、下腔体;151、底壁;152、侧壁;160、容置腔;170、第一容置部;180、第二容置部;190、主机充电触点;191、传感器模块;200、耳机;201、主电路板;202、天线;203、麦克风;204、承载件;205、麦克风电路板;206、空间;210、短杆部;211、出音嘴;220、长杆部;221、凸起部;230、耳帽;231、出音通道;232、第一端口;233、第二端口;240、处理器芯片;250、耳机电池;260、扬声器;270、耳机充电柱;271、充电电路板;272、刚性部分;273、柔性部分;300、交互组件;310、触摸单元;311、第一触摸部;312、第二触摸部;320、显示单元;330、音量加键;340、音量减键;350、亮屏灭屏切换键;500、电源模块;510、主机电池;520、电源电路板;600、充电模块;610、抵触部;620、第一电路板;630、第二电路板;640、金属连接件;700、腕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发明公开内容的理解更佳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包括主机100和腕带700,腕带700连接于主机100。
主机100包括能够盖合和分离的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可以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可以通过一个铰接轴130转动连接。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铰接轴130位于下盖体120和上盖体110的右侧,通过向右翻转上盖体110从而实现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相互打开。在其他实施例中,铰接轴130可以设置在主机100的其他侧面,例如左侧,上侧或下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盖合,也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锁合。例如,可以分别在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上设置金属或磁铁,以吸合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又如,可以分别在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上设置相互扣合的卡扣,以锁合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的铰接轴130处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以为扭簧,通过弹性件能够保持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的盖合状态;当需要打开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时,可以用手使上盖体110与下盖体120相对于铰接轴130转动,此时弹性件的弹性变形量增大,当松手时,依靠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将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重新盖合。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铰接轴130处设置弹性件,通过弹性件提供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保持盖合状态的弹性力,因此,可以不需要额外设置磁铁或卡扣,从而能够减小主机100的体积,使主机100更加小型化,便于佩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的铰接轴130可以为阻尼转轴,通过阻尼转轴连接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随着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分开的角度的改变,阻尼转轴提供的阻尼力改变,例如,当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打开的角度在0度-40度之间时,阻尼转轴提供弹性力以使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具有盖合的趋势,当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打开的角度大于60度时,阻尼转轴提供弹性力以使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具有打开的趋势。如此,当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打开后,不需要用手支撑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以使其保持打开状态,从而可以腾出手将耳机200从主机100内取出,使用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可以实现完全分离。例如,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直接通过磁吸或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而不通过铰接轴130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还包括可拆卸的容置于主机100内的耳机200,主机100内设置有两个耳机200。耳机200可以为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上盖体110上设置有上腔体140,下盖体120上设置有下腔体150,当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盖合后,位于上盖体110的上腔体140和位于下盖体120的下腔体150能够连通成用于放置耳机200的容置腔160。在使用耳机200时,将耳机200从主机100内取出,从而可以通过耳机200进行听歌或通话;在不使用耳机200时,可以将耳机200放置回主机100的容置腔160内。主机100可以存储耳机200,使得耳机200不容易丢失,且方便携带。此外,还可以在主机100内设置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当耳机200放置在容置腔160内时,充电模块利用电源模块的电池为耳机200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耳机200的续航能力。
图2为图1所示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后视图,结合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机100为智能手环的机体或智能手表的机体。主机100包括处理器、电源模块、显示模块和传感器模块191,电源模块能够为处理器、显示模块和传感器模块191供电。
如图2所示,当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被佩戴在手腕上时,主机100的下盖体120贴着手腕,传感器模块191包括光电传感器,例如可以通过光电传感器发射的红光和红外光来检测心率。如图2所示,下盖体120上还设置有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的主机充电触点190,通过这些主机充电触点190为电源模块充电。
便携性一直是考量可穿戴设备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申请中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集成了智能手表的智能化终端的功能,还集成了便携式耳机200播放音乐或通话的功能,同时能够存储耳机200、携带耳机200和为耳机200充电。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还具有体积小巧和便于携带的优点。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耳机200和主机100都是经过特殊设计,以使得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在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基础上,拥有更小的体积,携带更加方便。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耳机200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两个耳机200,两个耳机200可以成对使用,所述的耳机200还可以单个使用。图4为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单个耳机20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a)为耳机200的立体图,(b)为(a)中所示的耳机200的正视图,(c)为(a)中所示的耳机200的侧视图,(d)为(a)中所示的耳机200的仰视图。图5为图4中(d)所示结构沿着A-A方向的剖视图。在图4中定义空间直角坐标系XYZ,图4中(b)在YZ平面,图4中(c)在XZ平面,图4中(d)在YZ平面。在本实施例中,短杆部210的中轴线方向沿着Y轴,长杆部220的中轴线方向沿着X轴,结合图4,在图4中,扁状结构t的截面是在YZ平面内,扁状结构t的长轴沿着Z轴方向,扁状结构t的短轴沿着Y轴方向,即长轴和短轴是垂直的,本实施例中,短轴的方向与短杆部210的中轴线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耳机200包括短杆部210和长杆部220,短杆部210和长杆部220大致呈“L”形,短杆部210和长杆部220垂直连接。短杆部210设置在长杆部220侧面,且长杆部220的连接短杆部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221,具体地,在垂直于短杆部210的中轴线的平面内,凸起部221的投影落在耳帽230的投影内部。通过设置凸起部221可以在长杆部220内设置更长的主板,便于集成更多的功能元件。由于在垂直于短杆部210的中轴线的平面内,凸起部221的投影落在耳帽230的投影内部,凸起部221不会在佩戴时顶在耳朵上,佩戴更舒适。如图3所示,两个耳机200是以图3所示的姿态放置在主机100的容置腔160内的。
如图1所示,上腔体140和下腔体150均包括第一容置部170和第二容置部180,第一容置部170和第二容置部180大致呈“L”形,第一容置部170和第二容置部180垂直连通。其中,第一容置部170用于容置耳机200的长杆部220,第二容置部180用于容置耳机200的短杆部210和耳帽230。第一容置部170和第二容置部180均靠近主机100的边缘设置。由于第一容置部170和第二容置部180垂直连通,使得容置腔160尽可能的靠近主机100的边缘,即容置腔160沿着主机100的边缘延伸,为主机100中间部分留出了较大的容置空间101,容置空间101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图1中箭头所示的下盖体120的内部,另一部分位于上盖体110的与下盖体120上的容置空间101对置的部分101a,该容置空间101和101a可以用于放置主机100的电子元件,电子元件例如可以为电路板或电池等,从而充分利用了主机100内的空间。在电子元件数量不变的前提下,电子元件排列更加紧密,进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主机100具有更加小巧的体积,从而提高了便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盖体110设置有上腔体140,上腔体140包括第一容置部170和第二容置部180,下盖体120设置有下腔体150,下腔体150也包括第一容置部170和第二容置部180,当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盖合后,上盖体110的上腔体140和下盖体120的下腔体150连通成容置腔160,容置腔160能够容置两个耳机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置腔160位于上盖体110的上腔体140和容置腔160位于下盖体120的下腔体150是对半设置的,也就是说,当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分离后,耳机200的一半是暴露在下腔体150外的,具体地说,当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分离后,耳机200本来容置在上腔体140的那部分从下盖体120凸出,从而便于将耳机200从下腔体150内取出。例如,如图4中(d)所示,A-A也相当于耳机200的对称面,耳机200相对于对称面A-A对称设置,上述实施例中的对半设置的容置腔160中,上腔体140容置耳机200的对称面A-A的一侧,下腔体150容置耳机200的对称面A-A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容置腔160用于放置两个耳机200,上盖体110对称的设置有两个上腔体140,下盖体120对称的设置有两个下腔体150,上盖体110的其中一个上腔体140与下盖体120的其中一个下腔体150能够对应连通,并用于容置一个耳机200,下盖体120的另一个上腔体140与下盖体120的另一个下腔体150能够对应连通,并用于容置另一个耳机2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由于耳机200可以成对的设置在容置腔160内,下盖体120对称的设置有两个下腔体150,上盖体110对称的设置有两个上腔体140,下盖体120的两个下腔体150的第二容置部180是连通的,上盖体110的两个上腔体140的第二容置部180也是连通的。如此使得两个下腔体150之间的距离更近,两个上腔体140之间的距离也更近,可以进一步缩小容置腔160的体积,进而使得主机100更加小型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容置腔160由位于上盖体110的上腔体140和位于下盖体120的下腔体150连通而成,下腔体150的深度小于上腔体140的深度,当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分离后,能够将耳机200更多的暴露出来,使得耳机200有更多的能够与手指接触的部分,便于耳机200从下腔体150内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一种耳机200的短杆部210与长杆部220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时的情况的示意图,当该耳机200放置在主机100内时,主机100中间留出的容置空间的体积将减小,也就是说,图6中的实施例中将容置空间分割成空间块A102、空间块B103和空间块C104,这些分割开的空间块不便于集中放置电子元件,从而使得主机100的体积较上述实施例中的主机100体积更大,不利于便携性。也就是说,如果耳机200的短杆部210和长杆部220不是垂直连接的,那么耳机200存放在主机100内,将可能会使主机100的体积增大,从而导致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便携性降低。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是,耳机200的短杆部210和长杆部220垂直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200的短杆部210和长杆部220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75°~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耳机200包括短杆部210、长杆部220和耳帽230,短杆部210设置在长杆部220的侧向的一端,短杆部210和长杆部220均为壳体结构,短杆部210和长杆部220内部的空间是连通的,耳帽230设置在短杆部210远离长杆部220的一端。长杆部220内设置有处理器芯片240和耳机电池250,耳机电池250与处理器芯片240电连接,进而为处理器芯片240提供电能。短杆部210内设置有扬声器260。为了使耳机体积小巧,选择外形大致为长条形的扬声器260,长条形具体可以为长方体,长方体的扬声器260与短杆部210的内部空间大致对应,即短杆部210内部空间可以为圆柱状、扁圆柱状或长条状,使耳机的短杆部210的体积小巧。进一步地,扬声器260为全频动铁发声单元,全频动铁发声单元是通过连接棒将震动传到至振膜上,然后通过振膜振动并发声,全频动铁发声单元的单元体积非常小,可以轻易的放入耳道,可以有效的缩小短杆部210的体积,进而有效降低耳机200的整体体积。由于耳机200本身体积小巧,用于容置耳机200的主机100也对应的可以做的很小巧,最终使得整个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体积小巧,便于佩戴在手腕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机电池250设置在长杆部220远离短杆部210的一端。
如图5所示,耳帽230上设置有出音通道231,出音通道231包括了第一端口232和第二端口233,短杆部210远离长杆部220处设置有出音嘴211(结合图5和图10),出音嘴211用于安装耳帽230,即出音嘴211从耳帽230的第二端口233插入耳帽230的出音通道2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帽230的第一端口232靠近短杆部210的出音嘴2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中(d)所示,长杆部220的垂直于长杆部220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扁状结构t,例如,该扁状结构t可以为椭圆形,如图4中(b)和(c)所示,椭圆形的长轴长度为L2,短轴长度为L1,4mm≤L1≤8mm,优选的,L1为7.2mm;10mm≤L2≤13mm,优选的,L2为10.4mm。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扁状结构t还可以为圆角矩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中(b)所示,耳帽230的第一端口232与长杆部220的距离为L3,12mm≤L3≤15mm,优选的,13.6mm≤L3≤14.3mm,进一步地,L3为13.94mm。L3的尺寸能够使耳机200佩戴时,长杆部220与脸颊大致平行,且能够提高佩戴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以及使用户获得更优的音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中(b)所示,耳帽230的最大直径处的长度为D2,9mm≤D2≤14mm,优选的,12.1mm≤D2≤12.7mm,进一步地,D2为12.4mm。该尺寸的耳帽230能够适配大多数人的耳道,且能够使耳帽230牢固的卡入耳道内,又不会使耳道产生明显的异物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帽230呈扁球体或椭球体,具体地,如图4所示,耳帽230的横截面在XZ平面内,且耳帽230的横截面为圆形,耳帽230的横截面的最大直径为D2,9mm≤D2≤14mm,耳帽230的中轴线沿着Y轴方向,且耳帽230沿着Y轴方向的厚度小于D2,即所述耳帽在垂直于所述耳帽的中轴线的平面的投影的最大尺寸为D2,所述耳帽为扁球体或椭球体,以使所述耳帽沿着所述耳帽的中轴线方向的厚度小于D2,从而减小耳帽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容置部170用于容置耳机200的长杆部220,当耳机200放置在主机100内时,结合图4(c),沿着L2方向,耳机200一部分位于下盖体120内,耳机200的另一部分位于上盖体110内,即充分利用主机100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将耳机200的长杆部220做成扁状。如图4所示,扁状结构t的长轴的长度为L2,短轴的长度为L1,短轴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短杆部210的中轴线,长轴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短杆部210的中轴线,结合图1,当耳机200平躺放置于主机100内时,扁状结构t的长轴所在的平面是沿着主机100的厚度方向的,扁状结构t的短轴所在的平面是平行于长杆部220和短杆部210所在的平面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L2的长度大于L1的长度,进而当两个耳机200放置在主机100内时,使得主机100的容置空间101的有效体积相对更大,因此可以将主机100做的更小巧,便于佩戴。
在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领域,设备的体积对人的佩戴的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厚度减小1mm对整个智能手机的握持舒适度将带来明显变化。因此目前行业内在对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领域在从各种角度争取减小设备的体积。本申请中,通过充分利用主机100厚度方向的空间,对应的设计耳机200的长杆部220为扁状结构t,当耳机200放置在主机100内时,主机100的容置空间101的有效体积相对增大,进而可以相对的减小主机100的体积,进而提高了主机100佩戴的舒适性和携带的便携性。
如图1所示,主机100的上盖体110上设置有上腔体140,主机100的下盖体120设置有下腔体150,当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盖合后,上腔体140和下腔体150连通成容置腔160,耳机200放置在容置腔160内,容置腔160的外形与耳机200是对应的。上腔体140和下腔体150均包括第一容置部170和第二容置部180,当上盖体110和下盖体120盖合后,上腔体140的第一容置部170和下腔体150的第一容置部170连通并容置耳机200的长杆部220,上腔体140的第一容置部170和下腔体150的第一容置部170连通后称为容置腔160的第一腔室。由于耳机200的长杆部220为扁状结构t,第一腔室也是扁状结构,具体地,第一腔室的垂直于第一腔室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扁状结构,进一步地,该扁状结构的长轴(例如椭圆结构的长轴)沿着主机100的厚度方向延伸,该扁状结构的短轴(例如椭圆结构的短轴)沿着主机100的长度或主机100的宽度方向延伸。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正视图,如图7所示,上盖体110上设置有交互组件300,交互组件300用于输出图像信息,以及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例如可以为在交互组件300上点击、滑触等操作,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做出对应的反馈,例如改变输出的图像信息等。
图8为图7所示的交互组件300的结构示意,如图7和图8所示,交互组件300包括触摸单元310和显示单元320,触摸单元310包括第一触摸部311和第二触摸部312,第一触摸部311和第二触摸部312信号连接,第二触摸部312设于显示单元320上。第二触摸部312用于实现显示单元320的触摸功能。第二触摸部312和显示单元320共同组成了类似于手机等设备的触摸显示屏,显示单元320用于显示图像。用户可以点击、滑触显示单元320上的第二触摸部312。
如图8所示,显示单元320是设置在第二触摸部312下方的,而第一触摸部311下方是没有显示单元320的,可以在第一触摸部311上设置功能触摸按键,例如三个功能触摸按键可以为音量加键330,音量减键340和亮屏灭屏切换键350。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交互组件300的展开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触摸部312和显示单元320共同组成了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可以为On-Cell式触摸显示屏,On-Cell式触摸显示屏是指将第二触摸部312,即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第一触摸部311是连接第二触摸部312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耳机200放置在主机100的容置腔160体,且两个耳机200的耳帽230部分靠近设置,耳机200的耳帽230部分所占的主机100的厚度方向的长度比耳机200的其他部分所占的主机100的厚度方向的长度更大,为了使主机100的厚度更薄,结合图7,耳机200放置在主机100内时,耳帽230部分对应着上盖体110的第一触摸部311,即耳帽230位于第一触摸部311下方。由于第一触摸部311下方没有设置显示单元320,进而第一触摸部311下方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容置耳帽230,从而使得主机100整体不用做的很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针对于主机100而言,容置腔160包括位于上盖体110的第二容置部180,当耳机200放置在容置腔160内时,耳机200的耳帽230是位于第二容置部180的,第二容置部180与第一触摸部311沿着上盖体110的厚度方向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减小主机100的厚度,沿着主机100厚度方向,上盖体110的位于耳机200的耳帽230上方不设置显示单元320和触摸单元310,显示单元320设置在耳帽230上方区域的旁侧。如此,虽然减小了主机100的厚度,但是可供人机交互的部分的面积减小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触摸部311和第二触摸部312并排设置在上盖体110上,也就是说,第一触摸部311和第二触摸部312不是沿着上盖体110的厚度方向排布在上盖体110的。沿着主机100厚度方向,上盖体110的位于耳机200的耳帽230上方只设置厚度较薄的第一触摸部311,第一触摸部311与第二触摸部312并排设置,显示单元320厚度比较厚,显示单元320位于第二触摸部312下方,如此,不但减小了主机100的厚度,也提高了供人机交互的部分的面积,大大提高了易用性。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的爆炸图。如图10所示,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包括耳机200、电源模块500和连接电源模块500的充电模块600。电源模块500设置在下盖体120的容置空间101(结合图1)内,结合图12,耳机200上设置有耳机充电柱270,结合图10,充电模块600电连接于电源模块500,且耳机200上的耳机充电柱270可抵触于充电模块600,充电模块600利用电源模块500为耳机200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耳机200的续航能力。
如图12所示,充电模块600包括抵触部610,抵触部610为金属材料,抵触部610用于抵触在耳机充电柱270上,以与耳机充电柱270实现电连接。如图1所示,抵触部610设置在下盖体120的下腔体150内,当主机100水平放置时,抵触部610斜向上凸出,即,结合图1,抵触部610不是设置在下盖体120的下腔体150的底壁151中央,而是设置在下盖体120的下腔体150的底壁151和侧壁152交接的位置,或者是设置在下盖体120的下腔体150的侧壁152上。抵触部610的轴线方向与主机100的厚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这样能够减小主机100的厚度,提高主机100的便携性。
抵触部610可以为金属弹性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抵触部610为PIN针,由于PIN针具有一定的长度,若将PIN针沿着主机100的厚度方向竖直设置在下腔体150内,PIN针将占用主机100的较多的空间,导致主机100的厚度增加。PIN针的长度方向与主机100的厚度方向的夹角α为锐角,即PIN针的长度方向是倾斜设置的,如此可以使PIN在主机100厚度方向上的投影的距离更小,进而能够减小主机100的厚度。
如图12所示,充电模块600包括第一电路板620、第二电路板630和金属连接件640,金属连接件640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620和第二电路板630,结合图10,第二电路板630电性连接电源模块500。抵触部610与第一电路板620焊接,且第一电路板620焊接在抵触部610的侧面。常见的PIN针与电路板焊接时,电路板焊接在PIN针下方,而本实施例中,当抵触部610为PIN针时,第一电路板620焊接在PIN针的侧面,从而能够减小主机100的厚度。如图1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IN针或其他抵触部610设置在第一电路板620上。第一电路板620与第二电路板630的夹角α为锐角。如图10和图11所示,电源模块500包含主机电池510和电性连接主机电池510的电源电路板520,第二电路板630与电源电路板520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630和电源电路板520平行,结合图1,电源电路板520水平安装在主机100内。
如图12所示,耳机200包括短杆部210和长杆部220,短杆部210和长杆部220大致呈“L”形,短杆部210和长杆部220垂直连接。耳机充电柱270设置在长杆部220上,进一步地,耳机充电柱270设置在长杆部220靠近短杆部210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转动连接所述上盖体110和所述下盖体120的铰接轴130,所述铰接轴130处设置有用以保持所述上盖体110和所述下盖体120盖合状态的弹性件,所述上盖体110和所述下盖体120盖合以提供挤压力,使所述耳机200的充电触点与所述抵触部610保持抵触。从而提高了充电的可靠性。
图1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耳机200及充电模块600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所示的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3所示的耳机200的内部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如图13和图14所示,耳机200包括长杆部220和短杆部210,定义空间直角坐标系XYZ,在本实施例中,短杆部210的中轴线方向沿着Y轴,长杆部220的中轴线方向沿着X轴。
扬声器260设于短杆部210内。长杆部220内设置有主电路板201、耳机电池250、天线202和麦克风20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耳机200的结构小巧,各个部件按照如下方式布置和连接。如图15所示,主电路板201连接有承载件204,承载件204上承载有天线202,承载件204连接有麦克风电路板205,承载件204和天线202共同组成了天线FPC,天线FPC是一种挠性电路板,天线FPC上设置有两条线路,一条线路为电性连接处理器芯片240的天线202,另一条线路电性连接主电路板201和麦克风电路板205。主电路板201上设置有处理器芯片240,处理器芯片240设置在主电路板201的主表面。麦克风电路板205上设置有麦克风203。其中,麦克风203、天线202、芯片240均与主电路板201电性连接。结合图13,在长杆部220内,从靠近短杆部210至远离短杆部210的方向依次排布有主电路板201、承载件204和麦克风电路板205。天线FPC大致呈“匚”形,“匚”的天线FPC一端连接主电路板201,另一端连接麦克风电路板205,“匚”形的天线FPC形成用于容置耳机电池250的空间206,主电路板201和麦克风电路板205大致在同一个平面内,从而方便将整体放置在具有长条形空间的长杆部220内。也就是说,挠性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沿着耳机电池25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于耳机电池250的旁侧,挠性电路板沿着耳机电池25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于耳机电池250的旁侧的部分设置有用于通信的天线20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耳机充电柱270设置在长杆部220上,且耳机充电柱270靠近短杆部210,耳机充电柱270能够与充电模块600抵触连接,以实现对耳机200进行充电。耳机充电柱270的中轴线在YZ平面内,且耳机充电柱270的中轴线与Y轴的夹角为锐角。长杆部220的中轴线和短杆部210的中轴线位于一个中平面内,所述耳机充电柱270的中轴线与所述中平面的夹角为锐角。结合图12,抵触部610斜向上凸出,具体地,抵触部610的中轴线与耳机充电柱270的中轴线大致平行或重合。耳机充电柱270连接有充电电路板271,充电电路板271与主电路板201电性连接。充电电路板271包括了相互连接的刚性部分272和柔性部分273,耳机充电柱270焊接在充电电路板271的刚性部分272。如图13和图15所示,充电电路板271的柔性部分273大致呈弧形片状,充电电路板271的柔性部分273和处理器芯片240分别位于主电路板201的两侧。在垂直于所述主电路板201的方向上,所述处理器芯片240与所述充电电路板271位于所述主电路板201的不同侧,并且二者基本相对设置。刚性部分272设置在柔性部分273的一端,刚性部分272所在的平面与主电路板201的夹角为锐角。由于长杆部220较短杆部210具有较多的内部空间,因此本实施例中充分利用了长杆部220的内部空间,使得各个部件精密配合,结构紧凑,减小了耳机200的体积。本实施例中,各个部件的宽度方向是适应长杆部220的宽度方向延展的,且大致填充满长杆部220的内部空间,使得耳机200内部的各个部件结构紧凑,减小了耳机的体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长杆部和短杆部,所述长杆部设置有耳机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耳机电池的充电电路板和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板的耳机充电柱;所述长杆部的中轴线和所述短杆部的中轴线位于一个中平面内,所述耳机充电柱的中轴线与所述中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柱设置在所述长杆部的靠近所述短杆部处,在所述长杆部内,从靠近所述短杆部至远离所述短杆部的方向依次排布有主电路板、挠性电路板和麦克风电路板,所述麦克风电路板上设置有麦克风,所述挠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麦克风和所述主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电路板呈“匚”形,“匚”形的挠性电路板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耳机电池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电池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长杆部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挠性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耳机电池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于耳机电池的旁侧;所述挠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主电路板和麦克风电路板;而且,所述挠性电路板的所述沿着所述耳机电池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于耳机电池的旁侧的部分设置有用于通讯的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刚性部分和柔性部分;
所述耳机充电柱基本垂直于所述刚性部分且突出至所述长杆部的外壳;
所述长杆部内设置有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长杆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刚性部分倾斜于所述主电路板设置、并设置于所述主电路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柔性部分的一端自所述刚性部分延伸,所述柔性部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路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处理器芯片;所述处理器芯片设置于所述主电路板的主表面;在垂直于所述主电路板的方向上,所述处理器芯片与所述充电电路板位于所述主电路板的不同侧,并且二者基本相对设置。
7.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下盖体上设有下腔体;所述主机内设有电源模块和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用于输出电能的抵触部,所述抵触部设于所述下腔体的侧壁,或所述抵触部设于所述下腔体的侧壁与底壁的交接处,所述抵触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主机的厚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处设置有用以保持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盖合状态的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部为PIN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金属连接件,所述金属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抵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主机电池和电性连接所述主机电池的电源电路板,所述电源电路板水平安装于所述主机内,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平行于所述电源电路板。
CN201910610120.6A 2019-03-12 2019-07-08 耳机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Active CN110448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2994.6A CN109892756A (zh) 2019-03-12 2019-03-12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CN2019101829946 2019-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8014A true CN110448014A (zh) 2019-11-15
CN110448014B CN110448014B (zh) 2021-12-17

Family

ID=66946882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2994.6A Pending CN109892756A (zh) 2019-03-12 2019-03-12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CN201910610821.XA Pending CN110301722A (zh) 2019-03-12 2019-07-08 耳机
CN201910610120.6A Active CN110448014B (zh) 2019-03-12 2019-07-08 耳机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CN201910610730.6A Pending CN110301721A (zh) 2019-03-12 2019-07-08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CN201910610309.5A Pending CN110448015A (zh) 2019-03-12 2019-07-08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系统
CN202010072358.0A Pending CN111685455A (zh) 2019-03-12 2020-01-21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
CN202010072359.5A Active CN111685456B (zh) 2019-03-12 2020-01-21 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2994.6A Pending CN109892756A (zh) 2019-03-12 2019-03-12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CN201910610821.XA Pending CN110301722A (zh) 2019-03-12 2019-07-08 耳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0730.6A Pending CN110301721A (zh) 2019-03-12 2019-07-08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CN201910610309.5A Pending CN110448015A (zh) 2019-03-12 2019-07-08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系统
CN202010072358.0A Pending CN111685455A (zh) 2019-03-12 2020-01-21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
CN202010072359.5A Active CN111685456B (zh) 2019-03-12 2020-01-21 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7) CN10989275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2756A (zh) * 2019-03-12 2019-06-18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CN112449264B (zh) * 2019-09-04 202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耳机收纳盒、无线耳机、耳机组件及耳机组件的交互方法
CN110507042B (zh) * 2019-09-06 2021-11-2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腕戴设备
CN112367582A (zh) * 2020-11-02 2021-02-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无线耳机的智能设备
CN112890386B (zh) * 2021-01-22 2022-11-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116419113A (zh) * 2021-12-31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4979887A (zh) * 2022-07-01 2022-08-30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智慧教育耳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5628A (zh) * 2014-01-24 2014-05-28 加一联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通讯手环
CN104378709A (zh) * 2014-12-04 2015-02-2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蓝牙耳机收纳和充电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5872887A (zh) * 2016-06-16 2016-08-17 广州黑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
CN109892756A (zh) * 2019-03-12 2019-06-18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CN209046848U (zh) * 2018-12-29 2019-06-28 夏兴博 一种无线智能穿戴播放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9419B1 (en) * 1998-05-27 2001-04-17 Asiatic Fiber Corporation Sticker shielding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wave
CN2726067Y (zh) * 2004-06-24 2005-09-14 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数字音频播放装置
CN203708441U (zh) * 2014-02-21 2014-07-09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子母耳机
CN203840328U (zh) * 2014-03-14 2014-09-17 深圳市海能达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固定装置及对讲机
CN104223613B (zh) * 2014-09-26 2016-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手环显示控制系统及智能手环
US20160309249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Wuhan) Co., Lt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5160754U (zh) * 2015-12-07 2016-04-1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耳机收纳盒
KR20170098527A (ko) * 2016-02-22 2017-08-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이어 이어폰
CN205945105U (zh) * 2016-05-24 2017-02-08 南京名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安全的充电宝以及腕表
CN205647906U (zh) * 2016-05-24 2016-10-12 南安市水头镇星空安防设备经营部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耳机盒
CN206533526U (zh) * 2016-12-02 2017-09-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环
CN206629236U (zh) * 2017-03-23 2017-11-10 东莞辰崧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固定塑块
CN207053713U (zh) * 2017-05-04 2018-02-27 林军 一种无线耳机的腕带式携带器
CN107147966A (zh) * 2017-05-04 2017-09-08 林军 一种无线耳机的腕带式携带器
CN207100728U (zh) * 2017-06-23 2018-03-16 深圳市阜昌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搭载真无线蓝牙耳机的智能运动手环
CN206850998U (zh) * 2017-06-26 2018-01-05 东莞市奥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及其耳机充电装置
KR102366797B1 (ko) * 2017-08-22 2022-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력을 이용한 개폐 구조를 갖는 커버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637927B (zh) * 2017-10-31 2020-04-1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内置充电结构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7926901U (zh) * 2017-12-22 2018-09-28 深圳魔耳智能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蓝牙转换收听装置
CN207802280U (zh) * 2017-12-25 2018-08-31 骆新辉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耳机充电装置
CN108469757A (zh) * 2018-01-24 2018-08-3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与智能车钥匙和蓝牙耳机结合的运动手环的控制系统
CN108363290A (zh) * 2018-03-30 2018-08-03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手表
CN208158837U (zh) * 2018-05-03 2018-11-27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收纳盒
CN208241838U (zh) * 2018-05-28 2018-12-14 深圳市鑫正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入耳式耳机收纳盒
CN208434084U (zh) * 2018-06-05 2019-01-2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盒
CN208386869U (zh) * 2018-06-11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
CN208402080U (zh) * 2018-06-13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耳机盒和耳机套装
CN208257473U (zh) * 2018-06-13 2018-12-18 深圳市前海鸿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不倒翁耳机充电盒
WO2020010579A1 (zh) * 2018-07-12 2020-01-16 深圳傲智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具有语音交互功能耳机的智能手表
CN208424720U (zh) * 2018-08-15 2019-01-22 深圳市奥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盒及无线充接收器
CN208891038U (zh) * 2018-11-08 2019-05-21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耳塞组合
CN208987147U (zh) * 2018-12-07 2019-06-14 东莞市晨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收纳盒
CN109413535A (zh) * 2018-12-14 2019-03-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CN109413538B (zh) * 2018-12-24 2020-06-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连接器、无线耳机收纳盒以及无线耳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5628A (zh) * 2014-01-24 2014-05-28 加一联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通讯手环
CN104378709A (zh) * 2014-12-04 2015-02-2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蓝牙耳机收纳和充电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5872887A (zh) * 2016-06-16 2016-08-17 广州黑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
CN209046848U (zh) * 2018-12-29 2019-06-28 夏兴博 一种无线智能穿戴播放装置
CN109892756A (zh) * 2019-03-12 2019-06-18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5456B (zh) 2023-03-31
CN110301722A (zh) 2019-10-08
CN111685456A (zh) 2020-09-22
CN109892756A (zh) 2019-06-18
CN110301721A (zh) 2019-10-08
CN110448014B (zh) 2021-12-17
CN110448015A (zh) 2019-11-15
CN111685455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8014A (zh) 耳机及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WO2015109905A1 (zh) 佩戴于人体腕部的智能终端
CN202907143U (zh) 一种可拆卸式的手表型蓝牙耳机
CN210721045U (zh) 一种智能手表
CN112486250A (zh)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CN215153384U (zh) 笔头矫正器及智能手环
CN211860492U (zh) 颈带tws耳机
CN213581633U (zh) 一种智能蓝牙眼镜
CN208707882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CN212413395U (zh) 蓝牙耳机和手环组件
CN204812423U (zh) 带充电功能的手镯
CN209995502U (zh) 用于连接表盘的智能表带
CN209170604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蓝牙耳机对讲机
CN2419754Y (zh) 手表式手机
CN209769239U (zh) 智能指环
CN220732983U (zh) 一种耳挂式无线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套装
CN217470018U (zh) 一种掌背式折叠机
CN220673903U (zh) 一种挂颈式耳机
CN214481189U (zh) 佩戴舒适的运动无线蓝牙耳机
CN216086980U (zh) 一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耳机盒及无线通讯设备
CN208724159U (zh) 一种便携式头戴可折叠蓝牙耳机
CN217640152U (zh) 自带耳机的触控笔
CN213244345U (zh) Tws蓝牙耳机、充电仓和tws蓝牙耳机组件
CN208862912U (zh) 一种笔形功能手机
KR100350503B1 (ko) 목걸이 모듈 폰을 구비한 폴더형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5th floor, block a, Tanglang City, 3333 Liuxi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after: Wanmo acous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1, Qianwan 1st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ttl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Shenzhen City, Nanshan Taoyuan street, Tian Lao industrial area A Tian Lao building 1403 518000, Guangdong,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1 Bay Road, No. 201, building A (settl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limited) operating place: Shenzhen Nanshan Taoyuan street, Tian Lao industrial A District, Tian Lao building, 1403,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1MORE Inc.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