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7209A - 用于用户平面流量转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用户平面流量转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7209A
CN110447209A CN201780088399.5A CN201780088399A CN110447209A CN 110447209 A CN110447209 A CN 110447209A CN 201780088399 A CN201780088399 A CN 201780088399A CN 110447209 A CN110447209 A CN 110447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e
tunnel
network
tof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83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一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47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72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4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between network providers, e.g. op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core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移动边缘计算(MEC)平台的流量负载转移功能(TOF)使用通过监视控制平面消息更新的流量转发表和位置数据库。默认承载中的用户平面流量经过扩展TOF,在这里从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隧穿协议(GTP)隧道取回的IP封包根据通过检测(或嗅探)通过S1‑MME接口交换的控制平面消息而创建的策略被转发。一额外的实体,即位置数据库,负责跟踪UE和移动网络中的其他主机的位置。位置数据库可用于在没有控制平面消息的情况下引导转发策略创建。

Description

用于用户平面流量转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蜂窝通信,更具体而言涉及流量负载转移功能。
背景技术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使用各种标准和协议来在基站和无线移动设备之间传送数据。无线通信系统标准和协议可包括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EEE)802.16标准,产业群通常称之为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以及用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IEEE 802.11标准,产业群通常称之为Wi-Fi。在LTE系统中的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基站可包括RAN节点,例如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E-UTRAN)节点B(通常也被表示为演进型节点B、增强型节点B、eNodeB或eNB)和/或E-UTRAN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其与被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无线通信设备通信。在第五代(5G)无线RAN中,RAN节点可包括5G节点。
RAN使用无线电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来在RAN节点和UE之间通信。RAN可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GSM演进增强数据速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EDGE)RAN(GERAN)、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和/或E-UTRAN,它们通过核心网络提供对通信服务的接入。每个RAN根据特定的3GPP RAT操作。例如,GERAN 104实现GSM和/或EDGE RAT,UTRAN 106实现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RAT或其他3GPP RAT,并且E-UTRAN 108实现LTERAT。
核心网络可通过RAN节点连接到UE。核心网络可包括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封包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网关(PGW)、接入网络检测和选择功能(access network detection and selection function,ANDSF)服务器、增强型封包数据网关(enhanced packet data gateway,ePDG)和/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出符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体系结构的框图。
图2是图示出符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流量转发条目的流量转发表。
图3是图示出符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平面路径选择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图示出符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系统的一部分的图。
图5是图示出符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电路的框图。
图6是对于一个实施例图示出符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或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设备的示例组件的框图。
图7是图示出符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平面路径选择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图示出符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能够从机器可读或计算机可读介质读取指令的组件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提供对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详细描述。虽然描述了若干个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任何一个实施例,而是涵盖了许多替换、修改和等同。此外,虽然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没有这些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也能实现一些实施例。另外,为了清晰起见,没有详细描述相关技术中已知的某些技术素材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
公开了技术、装置和方法,其利用通过监视控制平面消息来更新的流量转发表和位置数据库使能了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平台的流量负载转移功能(traffic offloading function,TOF)。默认承载中的用户平面流量经过扩展TOF,在这里从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隧穿协议(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GTP)隧道取回的IP封包根据通过检测(或嗅探)通过S1-MME接口交换的控制平面消息而创建的策略被转发。一额外的实体,即位置数据库,负责跟踪UE和移动网络中的其他主机的位置。位置数据库可用于在没有控制平面消息的情况下引导转发策略创建。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负载转移功能(TOF)是移动边缘计算(MEC)平台的一部分。TOF服务可由具有MEC虚拟化管理器的虚拟化环境中的MEC服务器提供。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负载转移功能(TOF)在现有3GPP网络中被扩展到在S1-U和S1-MME接口两者处能够处理流量的实体。默认承载中的用户平面流量经过扩展TOF,在这里从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隧穿协议(GTP)隧道取回的IP封包根据通过检测(或嗅探)通过S1-MME接口交换的控制平面消息而创建的策略被转发。一额外的实体,即位置数据库,负责跟踪UE和移动网络中的其他主机的位置。位置数据库可用于在没有控制平面消息的情况下引导转发策略创建。
提出的方案可提供优点,包括(1)为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的默认路径(重)选择的便利;(2)对EPC的修改很少;(3)降低的信令开销;以及(4)移动期间的会话连续性。
在(1)为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的默认路径(重)选择的便利中,一实施例使能了对于支持涉及大多数当今的第三方移动应用的高效用户平面路径(重)选择的显著促进。由于现有的第三方移动应用可依赖于默认承载来进行服务递送,因此应用在不更新其客户端和服务器平台的情况下利用当前3GPP方案来进行路径选择可能是不可行的。这是因为现有的3GPP方案指明UE应当创建专用的封包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通性,其使能具有专用接入点名称(dedicated access point name,APN)的高效路径。
然而,一些实施例可结合仍利用默认承载运行的这些应用来工作。对默认承载的这个使用从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看可降低在支持高效路径选择方面的成本。
在(2)对演进型封包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的修改很少中,一实施例引入了包括扩展TOF和UE位置数据库在内的两个新的功能,而没有招致对当今的EPC网络元素的更新。然而,其他现有的3GPP方案使用涉及eNB、UE和MME的复杂更新。作为对比,实施例可使能对现有EPC网络元素透明的高效路径选择。
在(3)降低的信令开销中,一实施例比其他现有的3GPP方案产生了更少的信令开销。在实施例中对于UE的位置跟踪可使用简单的信令。然而,其他3GPP方案对于PDN连通性创建使用一系列信令消息来使能高效路径选择和UE的位置跟踪。
在(4)移动期间的会话连续性中,一实施例了使能了在没有UE中的更新的情况下在高效用户平面路径上的会话连续性。作为对比,现有的3GPP方案,例如本地IP接入(localIP access,LIPA)/选定IP流量负载转移(selected IP traffic offload,SIPTO),不能够支持移动性。诸如IP流移动性和无缝负载转移(IP flow mobility and seamlessoffload,IFOM)和基于邻近的服务(proximity-based service,ProSe)方案之类的其他方案可使用UE中的复杂更新来支持会话连续性。
这里的实施例给出了用于下一代系统(5G核心网络)的体系结构中的高效用户平面路径的(重)选择。这些实施例可关系到涉及附接到同一网络的UE之间、UE和互联网中的主机之间、以及UE和存在于接近网络边缘的服务提供实体之间的通信的5G系统中的高效U平面设立。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可帮助其中用户平面路径(重)选择面向的是利用默认承载递送的流量的情形。其使能了在不修改当前EPC网络元素的情况下的路径(重)选择。
可以使用若干种用于用户平面流量控制的方案,例如LIPA/SIPTO、IFOM和ProSe。LIPA/SIPTO通过为UE和本地主机之间的特殊PDN连通性引入专用APN而利用绕过EPC的本地网络来使能了用户平面流量负载转移。IFOM将UE中的IP协议栈扩展到既支持利用IPv4的通信也支持利用IPv6的通信的双栈移动IP版本6(dual stack mobile IP version 6,DSMIPv6),从而使得UE可调整用户平面流量流。ProSe定义了新的网络元素来促进同一小区覆盖中的UE之间的直接通信。
图1是图示出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体系结构的框图。TOF 108被扩展为位于eNB104和SGW 116之间的实体。用户平面流量以及控制平面流量经过被允许与一个或多个eNB104连接的TOF 108。通过参考包括UE 102、互联网112中的主机或者网络边缘处的服务提供实体(例如,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110)在内的相应节点的位置,在TOF 108中配置用户平面路径。AS 110可被视为边缘服务提供实体并且接口SGi使能了互联网112和TOF 108之间的直接连接。
指派给UE 102和AS 110的IP地址可以是EPC中的私有IP地址。TOF 108可被指派两个IP地址:第一地址可以是EPC中的私有IP地址并且第二地址是互联网112中的全局IP地址。这两个地址允许了UE 102流量到达互联网112或应用服务器110,而不经过EPC(例如,服务网关116、封包网关118等等)。
接口Xn 106被用于为针对不同eNB 104的UE 102之间的直接用户平面流量转发或者使能会话连续性的间接转发创建TOF间GTP隧道(例如流量转发实体间隧道)。接口Xm126允许了TOF 108向位置数据库128报告或者从位置数据库128获取UE 102位置情境,其中维护了UE 102的IP地址和连接UE所附接到的eNB的TOF 108的IP地址之间的映射。
图2是图示出流量转发条目的流量转发表200。TOF通过基于其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200转发用户平面流量来进行用户平面路径选择。路径选择面向的是来自UE的上行链路用户平面流量。换言之,通过以SGW为目的地的上行链路GTP隧道取回的IP封包被对照流量转发表来进行检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转发表查找中应用最大前缀长度匹配算法。例如,当查找地址192.168.20.19时,具有为192.168.0.0/16的网络前缀202的第一条目和具有为192.168.0.0/24的网络前缀202的第二条目两者都包含查找的地址。在这个情况下,候选条目的最长前缀是192.168.20.0/24,因为其前缀长于条目192.168.0.0/16,使得封包转发遵循此最长条目。
“输出TEID”204表示应当通过其来转发IP封包的隧道的GTP隧道端点识别符(GTP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GTP-TEID)。从而,封装了匹配的IP封包的GTP封包中的原始TEID应当被替换为相应条目的“输出TEID”204中所指示的TEID。具有值0x00000000的“输出TEID”204表明IP封包应当在本地被负载转移,而没有任何GTP封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条目中的“存活定时器”206被引入来确保到目的地的路径的有效性。其可被应用到与网络中的UE相对应的条目。一旦有遵循关联的条目的封包转发动作,就可刷新该定时器。定时器期满意味着想去往相应UE的数据流已在阈值时间中都是非活跃的。在定时器期满后,相应的条目可被删除。在一实施例中,不必为与边缘服务实体和互联网主机相对应的条目激活存活定时器。这些条目中的“存活定时器”可被设置为“空”。
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上的更新包括条目添加和条目删除。与边缘服务实体和互联网主机相对应的条目的添加可由当前TOF在其设立时进行,从而使得任何边缘服务实体和互联网主机可通过TOF直接到达。与边缘服务实体和UE相对应的条目的添加是由当前TOF利用来自位置数据库的通知进行的。条目的删除是由检测到主机离开或者具有在“输出TEID”中所指示的TEID的隧道的终止所触发的。主机离开可基于对控制平面消息的监视(或嗅探)来确定。
图3是图示出用于用户平面路径选择的流程图300。在一个实施例中,路径选择是如图3中所示那样进行的。对于该选择可考虑三种情况:(1)与边缘服务提供实体的通信;(2)与同一网络中的UE的通信;以及(3)与互联网中的主机的通信。
关于(1)与边缘服务提供实体的通信,每个TOF被配置有关于指派给其边缘服务提供实体的IP地址的网络前缀的知识。边缘服务实体的IP地址是在EPC中内部指派的。存在面向这些边缘服务实体的相应条目。例如,假定32个主机被部署为边缘实体,具有范围从192.168.0.1到192.168.0.32的IP地址,则TOF在流量转发表中创建被表示为{“网络前缀”:192.168.0.0/27,“输出TEID”:0x00000000}的条目。
在通过上行链路GTP隧道取回IP封包之后,TOF进行304转发表查找。假定其匹配322与边缘服务实体相对应的条目,则IP封包在本地被负载转移326,而没有任何GTP封装。
关于(2)与同一网络中的UE的通信,面向同一网络中的UE的条目被表述为{“网络前缀”:a.b.c.d/32,“输出TEID”:相应TOF的TEID},其中a.b.c.d指的是被指派给UE的IP地址并且相应TOF指的是能够在不涉及PGW的情况下递送想去往该UE的用户平面流量的TOF。UE到UE通信从而被允许穿越TOF间GTP隧道,绕过PGW。想去往相应UE的用户平面流量应当被封装,以便在其TEID由相应TOF指派的隧道中递送。
例如,TOF进行304转发表查找。如果目的地UE地址在表格中304,并且输出TEID不是322预留值并且存活330,则封包被通过TOF间GTP隧道转发318。如果目的地UE地址不在表格中304,但该地址是EPC中内部指派的305,则针对该UE查询306位置数据库。如果结果不为空308,则建立312TOF间GTP隧道,并且创建316表格中的条目并通过TOF间GTP隧道将用户平面流量转发318到UE。否则,转发表中的条目是由SGW指派314的TEID并且用户平面流量被通过去往SGW的隧道发送336。
关于(3)与互联网中的主机的通信,面向互联网中的主机的条目应当被表述为{“网络前缀”:TOF的全局IP地址的网络前缀,“输出TEID”:0x00000000}。其使得具有与指派给TOF的全局IP地址的网络前缀相同的网络前缀的IP封包能够被针对直接互联网接入来加以负载转移。
在通过上行链路GTP隧道取回IP封包之后,TOF进行304转发表查找。假定其不匹配322与内部指派地址字段相对应的条目,则IP封包被本地负载转移328到互联网,而没有任何GTP封装。
位置数据库负责跟踪UE和其IP地址在EPC中被内部指派的边缘服务实体的位置。面向特定主机的记录被表述为{MME UE S1AP ID,E-RAB ID,TOF的IP地址,主机的网络前缀}。“TOF的IP地址”指的是使能到所指示的UE或主机的高效路径的TOF的IP地址。“主机的网络前缀”指的是可以是UE或边缘服务实体的主机的IP地址的网络前缀。“E-RAB ID”指的是EPC中的默认承载的识别符。假定该记录与边缘服务实体相对应,则“E-RAB ID”和“MMEUE S1AP ID”应当为空。
来自TOF的查询可包括包含“主机的网络前缀”、“MME UE S1AP ID”和“E-RAB ID”的元素之一,而来自位置数据库的响应指示包括MME UE S1AP ID、E-RAB ID、TOF的IP地址和主机的网络前缀的完整记录。位置数据库应当使用TOF的查询中的元素作为索引来更新其记录并且进行响应。
位置数据库利用来自TOF的报告消息来更新其记录。包括MME UE S1AP ID、E-RABID和主机的网络前缀在内的元素之一可被位置数据库用作记录更新的索引。用于更新的元素应当在来自TOF的报告中指示。被表述为{MME UE S1AP ID,E-RAB ID,TOF的IP地址,主机的网络前缀}的经更新的记录应当作为对TOF的报告的响应被发布。
位置数据库应当向TOF通知具有在当前记录中所包括的IP地址的特定UE的离开,如果其接收到来自另一不同TOF的该UE附接的报告的话。被通知了UE离开的TOF拒绝想去往该离开的UE的隧道建立请求。
系统也可包括来自TOF的位置报告。TOF在其部署时发起关于边缘服务实体的报告。关于UE的报告是在检测到UE位置的变化之后从TOF发送的,该检测是通过嗅探包括激活默认承载请求、初始情境设立响应、UE情境释放完成和路径切换确认在内的控制平面消息来使能的。报告消息应当包含包括“主机的网络前缀”、MME UE S1AP ID和E-RAB ID在内的元素中的至少一者。
在监视激活默认承载请求之后,TOF知晓附接的UE的IP地址和默认承载的E-RABID。对初始情境设立响应的监视使能知晓MME UE S1AP ID、包括默认承载的E-RAB ID和上行链路GTP TEID的E-RAB ID列表以及eNB UE S1AP ID。在TOF中监视的路径切换确认通知了与在初始情境设立响应中实现的那些相同的情境元素。UE情境释放完成监视使得TOF能够知晓UE离开连接的eNB。
利用通过控制平面消息监视获取的信息,TOF更新可包括附接到连接eNB的UE的每个主机的情境。边缘服务实体或互联网主机促进到位置数据库的报告和用户平面流量转发。主机情境被表述为{MME UE S1AP ID,E-RAB ID,eNB UE S1AP ID,UE的IP地址,eNB的IP地址、上行链路GTP TEID},其中上行链路GTP TEID是由SGW为S1承载指派的TEID。特定主机的情境可以用<eNB UE S1AP ID,eNB的IP地址>、E-RAB ID或者主机的网络前缀的耦合来索引。假定检测到主机离开,则TOF应当删除相应的情境。假定检测到主机附接,则TOF应当创建相应的情境。
除了通过对控制平面消息的监视而使能的更新以外,TOF还可利用在发出位置报告或位置查询之后的来自位置数据库的响应来构建主机的情境。
位置报告可提供关于(1)边缘服务实体和互联网主机或者(2)UE的信息。关于(1)边缘服务实体和互联网主机,TOF可在其设立时进行关于边缘服务实体和互联网主机的位置的报告。指示了主机的网络前缀的报告消息被使用以通知位置数据库当前TOF可使能到这些主机的高效路径。给定特定边缘服务实体的失效,TOF应当发送报告以删除与这些主机相对应的记录并且保持与正常操作中的主机相对应的记录。
关于(2)UE,TOF应当在通过嗅探路径切换确认或初始情境设立响应而捕捉MME UES1AP ID之后发送关于UE附接的报告。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UE到UE通信没有关于UE离开的报告。TOF利用位置数据库的通知知晓特定UE的离开。
TOF间隧道建立请求指示包括MME UE S1AP ID、E-RAB ID、eNB UE S1AP ID和主机的网络前缀在内的元素中的至少一者。相应的TOF应当拒绝该请求,假定它没有与该请求中指示的元素相对应的主机的情境的话。假定通信中的任何主机被检测到从TOF离开,则TOF间隧道应当被关闭。
图4是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系统400的一部分的示例,其包括在RAN节点A 404和UE 402之间(即,在接入链路A上)提供的蜂窝空中接口(例如,LTE/LTE高级版接入链路),以及在RAN节点B 406和UE 402之间(即,在接入链路B上)提供的第二空中接口(例如,第二蜂窝接入接口、诸如基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接口之类的补充网络接口,等等)。UE 402位于宏小区覆盖408内。UE 402确定与RAN节点B 406的连接对于UE 402的用户将是有益的。在一些实施例中,UE 402保持到RAN节点A 404的接入链路A。UE402可将无线服务的一些或一部分负载转移到接入链路A上。在其他实施例中,UE 402与接入链路A断开连接并且将无线服务移动到接入链路B。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链路A和接入链路B使用相同的频率和技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入链路A和接入链路B使用不同的频率(例如,LTE许可频率和非许可频率)和不同的链路技术(例如,LTE和Wi-Fi)。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入链路A和接入链路B使用不同的频率和类似的链路技术(例如,LTE和基于mmWave的LTE)。RAN节点A 404和RAN节点B 406可与TOF 418联网,TOF 418位于RAN节点A 404和RAN节点B 406和图1中所见的其他网络基础设施之间。
图5是图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可以是无线电接入节点(RAN)节点电路(例如eNB电路)、UE电路、网络节点电路或某种其他类型的电路的电子设备电路500的框图。在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电路500可以是RAN节点(例如,eNB)、UE、移动站(MS)、BTS、网络节点或者某种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或者可被包含到其中或者以其他方式作为其一部分。在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电路500可包括耦合到控制电路514(例如,(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等等)的无线电发送电路510和接收电路512。在实施例中,发送电路510和/或接收电路512可以是收发器电路的元素或模块,如图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515的一些或全部可以在与发送电路510和接收电路512分开或者在发送电路510和接收电路512外部的设备中(例如,被多个天线设备共享的基带处理器,像云-RAN(C-RAN)实现方式中那样)。
电子设备电路500可与一个或多个天线的天线元件516中的一个或多个耦合。电子设备电路500和/或电子设备电路500的组件可被配置为执行与本公开中别处所述类似的操作。
在其中电子设备电路500是UE或者被包含到UE中或者以其他方式是UE的一部分的实施例中,发送电路510可发送如图1和图3中所示由TOF路由的消息。接收电路512可接收如图1和图3中所示由TOF路由的消息。
在其中电子设备电路500是eNB、BTS、TOF和/或网络节点,或者被包含到eNB、BTS和/或网络节点中或者以其他方式作为其一部分的实施例中,发送电路510可发送如图1和图3中所示路由的消息。接收电路512可接收消息来如图1和图3中所示那样路由。
在某些实施例中,图5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电路500可操作来执行一个或多个方法,例如图3中所示的方法。
就本文使用的而言,术语“电路”可以指以下各项、是以下各项的一部分或者包括以下各项: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群组的)和/或存储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群组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描述的功能的其他适当硬件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可实现在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模块中,或者与电路相关联的功能可由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模块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可包括至少部分在硬件中可操作的逻辑。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可实现到使用任何适当配置的硬件和/或软件的系统中。图6是对于一个实施例图示了用户设备(UE)、移动边缘计算(MEC)平台的流量负载转移功能(TOF)或者移动站(MS)设备600的示例组件的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600可包括至少如图6所示那样耦合在一起的应用电路602、基带电路604、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606、前端模块(front-end module,FEM)电路608和一个或多个天线610。一些设备可只包含列出的组件中的一些。例如,TOF可包括应用电路602,但不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610。
应用电路6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应用电路6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等)的任何组合。(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与存储器/存储装置操作性地耦合并且/或者可包括存储器/存储装置,并且可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存储装置中的指令以使得各种应用和/或操作系统能够在系统上运行。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基带电路6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基带电路6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和/或控制逻辑。基带电路604可被配置为处理从RF电路606的接收信号路径接收的基带信号。基带电路604也可被配置为为RF电路606的发送信号路径生成基带信号。基带处理电路604可与应用电路602相接口以便生成和处理基带信号和控制RF电路606的操作。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基带电路604可包括第二代(2G)基带处理器604A、第三代(3G)基带处理器604B、第四代(4G)基带处理器604C、用于其他现有世代和开发中或将来要开发的世代(例如,第五代(5G)、6G等等)的其他(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604D中的至少一者。基带电路604(例如,基带处理器604A-604D中的至少一者)可处理使能经由RF电路606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通信的各种无线电控制功能。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无线电控制功能可包括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射频偏移、其他功能及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604的调制/解调电路可被编程为执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FFT)、预编码、星座映射/解映射功能、其他功能以及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604的编码/解码电路可被编程为执行卷积、咬尾卷积、turbo、维特比、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Parity Check,LDPC)编码器/解码器功能、其他功能以及其组合。调制/解调和编码器/解码器功能的实施例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可包括其他适当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604可包括协议栈的元素。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协议的元素,例如包括物理(PHY)、介质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无线电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封包数据收敛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和/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元素。基带电路604的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604E可被编程为运行协议栈的元素,用于PHY、MAC、RLC、PDCP和/或RRC层的信令。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6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604F。(一个或多个)音频DSP 604F可包括用于压缩/解压缩和回声消除的元素。(一个或多个)音频DSP 604F也可包括其他适当的处理元素。
基带电路604还可包括存储器/存储装置604G。存储器/存储装置604G可包括存储在其上的用于由基带电路604的处理器执行的操作的数据和/或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装置604G可包括适当的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任何组合。存储器/存储装置604G也可包括各种级别的存储器/存储装置的任何组合,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嵌入的软件指令(例如,固件)的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访问存储器(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缓存、缓冲器,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装置604G可共享于各种处理器之间或者专用于特定的处理器。
基带电路604的组件可被适当地组合在单个芯片中、单个芯片集中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被布置在同一电路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604和应用电路602的构成组件的一些或全部可一起实现在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SOC)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604可提供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技术兼容的通信。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604可支持与以下各项的通信: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和/或其他无线城域网(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WM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无线个人区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其中基带电路604被配置为支持多于一个无线协议的无线电通信的实施例可被称为多模式基带电路。
RF电路606可通过非固态介质利用经调制的电磁辐射使能与无线网络的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RF电路606可包括开关、滤波器、放大器等等以促进与无线网络的通信。RF电路606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电路来对从FEM电路608接收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且将基带信号提供给基带电路604。RF电路606还可包括发送信号路径,该发送信号路径可包括电路来对由基带电路604提供的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并且将RF输出信号提供给FEM电路608以便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RF电路606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RF电路606的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混频器电路606A、放大器电路606B和滤波器电路606C。RF电路606的发送信号路径可包括滤波器电路606C和混频器电路606A。RF电路606还可包括合成器电路606D,其被配置为合成频率来供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被配置为基于由合成器电路606D提供的合成频率对从FEM电路608接收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放大器电路606B可被配置为对经下变频的信号进行放大。
滤波器电路606C可包括被配置为从经下变频的信号中去除不想要的信号以生成输出基带信号的低通滤波器(low-pass filter,LPF)或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BPF)。输出基带信号可被提供给基带电路604以便进一步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可包括零频基带信号,虽然这并不是必要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包括无源混频器,虽然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被配置为基于由合成器电路606D提供的合成频率对输入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以为FEM电路608生成RF输出信号。基带信号可由基带电路604提供并且可被滤波器电路606C滤波。滤波器电路606C可包括低通滤波器(LPF),虽然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分别被布置用于正交下变频和/或上变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被布置用于镜频抑制(例如,哈特利镜频抑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和混频器电路606A可分别被布置用于直接下变频和/或直接上变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被配置用于超外差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虽然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在一些替换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数字基带信号。在这种实施例中,RF电路606可包括模拟到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converter,ADC)和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电路,并且基带电路604可包括数字基带接口以与RF电路606通信。
在一些双模式实施例中,可提供单独的无线电IC电路来为每个频谱处理信号,虽然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成器电路606D可包括分数N合成器和分数N/N+1合成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虽然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因为其他类型的频率合成器可能是适当的。例如,合成器电路606D可以是增量总和(delta-sigma)合成器、倍频器、包括带有分频器的锁相环的合成器、其他合成器以及其组合。
合成器电路606D可被配置为基于频率输入和分频器控制输入合成输出频率来供RF电路606的混频器电路606A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合成器电路606D可以是分数N/N+1合成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频率输入可由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VCO)提供,虽然这不是必要要求。取决于想要的输出频率,分频器控制输入可由基带电路604或应用处理器602提供。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基于由应用处理器602指示的信道从查找表确定分频器控制输入(例如,N)。
RF电路606的合成器电路606D可包括分频器、延迟锁相环(delay-locked loop,DLL)、复用器和相位累加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频器可包括双模分频器(dual modulusdivider,DMD),并且相位累加器可包括数字相位累加器(digital phase accumulator,DPA)。在一些实施例中,DMD可被配置为将输入信号进行N或N+1分频(例如,基于进位输出)以提供分数分频比。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DLL可包括一组级联的可调谐延迟元件、相位检测器、电荷泵和D型触发器。在这种实施例中,延迟元件可被配置为将VCO周期分解为Nd个相等的相位封包,其中Nd是延迟线中的延迟元件的数目。这样,DLL可提供负反馈以帮助确保经过延迟线的总延迟是一个VCO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成器电路606D可被配置为生成载波频率作为输出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频率可以是载波频率的倍数(例如,载波频率的两倍、载波频率的四倍,等等)并且被与正交生成器和分频器电路结合使用来在载波频率上生成具有多个彼此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频率可以是LO频率(fLO)。在一些实施例中,RF电路606可包括IQ/极坐标转换器。
FEM电路608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被配置为在从一个或多个天线610接收的RF信号上操作、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并且将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给RF电路606以便进一步处理的电路。FEM电路608还可包括发送信号路径,该发送信号路径可包括被配置为对由RF电路606提供的供发送的信号进行放大以便由一个或多个天线610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的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FEM电路608可包括被配置为在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操作之间切换的TX/RX切换器。FEM电路608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FEM电路608的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以对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放大并且提供经放大的接收RF信号作为输出(例如,提供给RF电路606)。FEM电路608的发送信号路径可包括被配置为对(例如由RF电路606提供的)输入RF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er,PA),以及被配置为生成RF信号供后续发送(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天线6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滤波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MS设备600可包括额外的元素,例如存储器/存储装置、显示器、摄像头、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输入/输出(I/O)接口、其他元素以及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MS设备600可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技术和/或方法,或者其一部分。
图7是用户平面流量转发的方法700。该方法可利用例如图1所示那样的系统实现,包括TOF 108、eNB 104、UE 102、AS 110、SGW 116及其他。在块702中,TOF通过第一上行链路(UL)隧道接收第一封包。在块704中,TOF确定流量转发表的第一转发条目中的第一网络前缀匹配第一封包的第一目的地地址。在块706中,TOF从第一转发条目取回在流量转发表中与第一网络前缀相对应的第一输出隧道识别符。在块708中,TOF确定第一输出隧道识别符是负载转移指示符。在块710中,TOF从第一封包提取第一网络封包。在块712中,TOF将第一网络封包负载转移到外部网络上。
图8是图示出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能够从机器可读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指令并且执行本文论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方法的组件的框图。具体而言,图8示出了硬件资源800的图解表示,硬件资源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核)810、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设备820和一个或多个通信资源830,其中每一者经由总线840通信耦合。
处理器810(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精简指令集计算(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RISC)处理器、复杂指令集计算(complex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CISC)处理器、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例如基带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射频集成电路(radio-frequencyintegrated circuit,RFIC)、另一处理器或者这些的任何适当组合)例如可包括处理器812和处理器814。存储器/存储设备820可包括主存储器、盘存储装置或者这些的任何适当组合。
通信资源830可包括互连和/或网络接口组件或其他适当的设备来经由网络808与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804和/或一个或多个数据库806通信。例如,通信资源830可包括有线通信组件(例如,用于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耦合)、蜂窝通信组件、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组件、组件(例如,低能耗),组件和其他通信组件。
指令850可包括用于使得处理器810中的至少任何一者执行本文论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方法的软件、程序、应用、小应用程序、app或者其他可执行代码。指令850可完全或部分驻留在处理器810中的至少一者内(例如,处理器的缓存存储器内)、存储器/存储设备820内或者这些的任何适当组合。此外,指令850的任何部分可被从外围设备804和/或数据库806的任何组合传送到硬件资源800。因此,处理器810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设备820、外围设备804和数据库806是计算机可读和机器可读介质的示例。
示例
以下示例属于进一步实施例。
示例1是一种流量负载转移功能(TOF)系统。TOF用于在支持无线蜂窝通信的核心网络中选择高效用户平面路径,包括用于被设计为存储一组转发条目的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的存储装置,该转发条目包括网络前缀条目和输出隧道端点识别符(TEID)条目。TOF用于在支持无线蜂窝通信的核心网络中选择高效用户平面路径,包括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设计为通过上行链路(UL)GTP隧道接收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隧穿协议(GTP)封包,确定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的某个转发条目中的网络前缀匹配GTP封包的目的地互联网协议(IP)地址,并且从转发条目取回在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中与网络前缀相对应的输出TEID。TOF用于在支持无线蜂窝通信的核心网络中选择高效用户平面路径,包括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设计为当输出TEID是负载转移指示符时;去除GTP封包的GTP封装以形成IP封包,将IP封包负载转移到外部网络上。TOF用于在支持无线蜂窝通信的核心网络中选择高效用户平面路径,包括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设计为当输出TEID是有效TEID时:利用输出TEID替代GTP封包的TEID以形成经修改的GTP封包并且转发经修改的GTP封包。
示例2是如示例1所述的系统,其中外部网络是互联网。
示例3是如示例1所述的系统,其中外部网络包括应用服务器。
示例4是如示例3所述的系统,其中将IP封包负载转移到外部网络上还包括确定与提供给应用服务器的边缘服务的目的地IP地址相关联的TOF节点,并且将IP封包转发到该TOF节点。
示例5是如示例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于被设计为存储用户设备(UE)的位置数据的位置数据库的存储装置。
示例6是如示例5所述的系统,其中转发经修改的GTP封包还包括:至少部分基于来自位置数据库的位置数据来确定与经修改的GTP封包相关联的目的地UE的位置,确定与经修改的GTP封包的目的地UE相关联的TOF节点,并且将IP封包转发到TOF节点。
示例7是如示例5所述的系统,其中处理单元还被设计为检查控制平面消息以确定UE的位置信息并且利用UE的位置信息来填充位置数据库。
示例8是如示例7所述的系统,其中控制平面消息包括激活默认承载请求消息、初始情境设立响应消息、UE情境释放完成消息或者路径切换确认消息。
示例9是如示例7所述的系统,其中确定UE的位置信息还包括确定UE的IP地址、UE的默认承载的演进型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无线电接入承载识别符(E-RAB ID)、与UE相关联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UE S1应用协议(S1AP)ID、E-RAB ID列表、E-RAB ID、UE的默认承载的上行链路GTP TEID、或者增强型节点B(eNB)UE S1AP ID。
示例10是一种流量负载转移功能(TOF)节点的装置。该装置支持无线蜂窝通信,包括位置数据库接口和转发表接口,该位置数据库接口被设计为耦合到位置数据库并且被设计为访问用户设备(UE)的位置数据,该转发表接口被设计为耦合到用于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的存储装置并且被设计为访问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的一组条目,该条目包括网络地址条目和隧道识别符条目。该装置支持无线蜂窝通信,包括耦合到位置数据库接口和转发表接口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设计为:从第一UE接收隧道封包,确定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中的网络前缀匹配隧道封包的目的地网络地址,并且取回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中对应于网络前缀的隧道识别符。该装置支持无线蜂窝通信,包括耦合到位置数据库接口和转发表接口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设计为当隧道识别符是负载转移指示符时确定服务隧道封包的目的地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第一TOF节点识别符。该装置支持无线蜂窝通信,包括耦合到位置数据库接口和转发表接口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设计为当第一TOF节点识别符识别该TOF节点时:从隧道封包提取网络封包并且将网络封包负载转移到外部网络上。该装置支持无线蜂窝通信,包括耦合到位置数据库接口和转发表接口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设计为当第一TOF节点识别符识别外部TOF节点时将隧道封包转发到该外部TOF节点。该装置支持无线蜂窝通信,包括耦合到位置数据库接口和转发表接口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设计为当隧道识别符是有效隧道识别符时利用隧道识别符来替换隧道封包的第一隧道识别符以形成经修改的隧道封包。该装置支持无线蜂窝通信,包括耦合到位置数据库接口和转发表接口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设计为当隧道识别符与第二UE相关联时至少部分基于来自位置数据库的位置数据确定与隧道封包相关联的第二UE的位置,确定与第二UE相关联的TOF节点,并且将隧道封包转发到该TOF节点。该装置支持无线蜂窝通信,包括耦合到位置数据库接口和转发表接口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设计为当隧道识别符不与第二UE相关联时,转发经修改的隧道封包。
示例11是如示例10所述的装置,其中TOF节点被设计为为一个或多个增强型节点B(eNB)服务网络流量。
示例12是如示例10所述的装置,其中隧道封包是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隧穿协议(GTP)封包并且隧道识别符是隧道端点识别符(TEID)。
示例13是如示例10所述的装置,其中目的地网络地址是互联网协议(IP)地址并且网络封包是IP封包。
示例14是如示例10所述的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还被设计为确定外部网络由TOF节点服务,并且生成消息来通知位置数据库由TOF节点服务的外部网络。
示例15是如示例10所述的装置,其中外部网络是互联网主机。
示例16是如示例10所述的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还被设计为确定边缘服务实体由TOF节点服务,并且生成消息来通知位置数据库由TOF节点服务的边缘服务实体。
示例17是如示例16所述的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还被设计为确定由TOF节点服务的边缘服务实体的失效并且向位置数据库生成删除请求来删除边缘服务实体由TOF节点服务的记录。
示例18是如示例10所述的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还被设计为检查控制平面消息以确定UE的位置信息并且利用UE的位置信息来填充位置数据库。
示例19是如示例10-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还被设计为在TOF节点之间建立TOF间隧道。
示例20是如示例10-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在TOF节点之间建立TOF间隧道还包括指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移动性管理实体(MME)UE S1应用协议(S1AP)ID、演进型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无线电接入承载识别符(E-RABID)、增强型节点B(eNB)UE S1AP ID或者主机网络前缀。
示例21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供处理器执行来执行蜂窝通信网络的流量转发实体的操作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操作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上行链路(UL)隧道接收第一封包,确定流量转发表的第一转发条目中的第一网络前缀匹配第一封包的第一目的地地址,并且从第一转发条目取回在流量转发表中对应于第一网络前缀的第一输出隧道识别符。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输出隧道识别符是负载转移指示符,从第一封包提取第一网络封包,并且将第一网络封包负载转移到外部网络上。
示例22是如示例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上行链路(UL)隧道接收第二封包,确定流量转发表的第二转发条目中的第二网络前缀匹配第二封包的第二目的地地址,并且从第二转发条目取回在流量转发表中对应于第二网络前缀的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是负载转移指示符,至少部分基于流量转发表确定第二目的地地址由另一流量转发实体服务,并且将第二封包转发到该另一流量转发实体。
示例23是如示例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上行链路(UL)隧道接收第二封包,确定流量转发表的第二转发条目中的第二网络前缀匹配第二封包的第二目的地地址,并且从第二转发条目取回在流量转发表中对应于第二网络前缀的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是有效隧道识别符,利用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替换第二封包的隧道识别符以形成经修改的隧道封包,并且至少部分基于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来转发经修改的隧道封包。
示例24是如示例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上行链路(UL)隧道接收第二封包,确定流量转发表的第二转发条目中的第二网络前缀匹配第二封包的第二目的地地址,并且从第二转发条目取回在流量转发表中对应于第二网络前缀的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与UE相关联,利用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替换第二封包的隧道识别符以形成经修改的隧道封包,并且至少部分基于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来将经修改的隧道封包转发到UE。
示例25是如示例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将经修改的隧道封包转发到UE还包括利用流量转发实体间隧道将经修改的隧道封包转发到另一流量转发实体以便递送到UE。
示例26是如示例2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转发经修改的隧道封包还包括绕过封包数据网络(PDN)网关(PGW)。
示例27是如示例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上行链路(UL)隧道接收第二封包,确定第二网络前缀不存在于流量转发表内,并且将第二封包转发到增强型封包核心。
示例28是如示例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第一网络封包是互联网协议(IP)封包。
附加示例
以下附加示例属于进一步附加实施例。
附加示例1是一种在eNB和SGW之间引入的能够处理默认承载中的用户平面流量并且嗅探控制平面消息的实体。其可以用TOF来扩展并且仍被称为TOF。
附加示例2是引入了一种EPC中的能够跟踪UE、存在于接近网络边缘的服务提供实体和互联网中的主机的位置的实体。其利用来自TOF的报告进行位置跟踪。其可将特定的一组UE或主机的位置通知给TOF。此实体被称为位置数据库。
附加示例3是一种TOF,其应当通过嗅探控制平面消息和位置数据库的响应通知来识别默认承载中的用户平面流量。
附加示例4是一种TOF,其与其他TOF建立GTP隧道以使能绕过PGW的用户平面路径。
附加示例5是一种TOF,其应当通过去往SGW的上行链路进行用户平面路径选择。
附加示例6是一种通过利用不同选项转发从用户平面取回的IP封包来实现的用户平面路径选择。
附加示例7是用于从用户平面取回的IP封包的转发的四个选项。第一选项是在本地将IP封包负载转移到存在于接近网络边缘的服务提供实体。第二选项是在本地将IP封包负载转移到互联网。第三选项是将IP封包通过TOF间隧道转发到另一TOF。第四选项是通过用于默认承载的原始隧道转发IP封包。
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和实现方式可包括各种操作,这些操作可实现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中。计算机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计算机系统可包括包含用于执行操作的特定逻辑的硬件组件或者可包括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
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中的计算机可经由网络连接。用于如本文所述的配置和/或使用的适当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和/或互联网或IP网络,例如万维网、私有互联网、安全互联网、增值网络、虚拟专用网、外联网、内联网或者甚至通过物理介质传输与其他机器通信的独立机器。尤其,适当的网络可由两个或更多个其他网络的部分或全部形成,该其他网络包括使用不同的硬件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网络。
一个适当的网络包括服务器和一个或多个客户端;其他适当的网络可包含服务器、客户端和/或对等节点的其他组合,并且给定的计算机系统既可充当客户端也可充当服务器。每个网络包括至少两个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例如服务器和/或客户端。计算机系统可包括工作站、膝上型计算机、可拆离移动计算机、服务器、大型机、集群、所谓的“网络计算机”或“瘦客户端”、平板设备、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或者其他手持计算设备、“智能”消费型电子设备或电器、医疗设备或者这些的组合。
适当的网络可包括通信或联网软件,例如可从和其他厂商获得的软件,并且可利用TCP/IP、SPX、IPX和其他协议通过双绞线、同轴或光纤线缆、电话线、无线电波、卫星、微波中继、调制AC电力线、物理介质传送和/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数据传输“线路”来操作。网络可涵盖更小的网络和/或可通过网关或类似的机制连接到其他网络。
各种技术或者其某些方面或部分可采取体现在有形介质中的程序代码(即,指令)的形式,有形介质例如是软盘、CD-ROM、硬盘驱动器、磁卡或光卡、固态存储器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任何其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当程序代码被加载到诸如计算机之类的机器中并被机器执行时,该机器成为用于实现各种技术的装置。在可编程计算机上的程序代码执行的情况下,计算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可被处理器读取的存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和至少一个输出设备。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可以是RAM、EPROM、闪盘驱动器、光驱、磁性硬盘驱动器、或者用于存储电子数据的其他介质。eNB(或其他基站)和UE(或其他移动站)也可包括收发器组件、计数器组件、处理组件、和/或时钟组件或定时器组件。可实现或利用本文描述的各种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使用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可重复使用的控件等等。这种程序可以用高级过程式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实现来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然而,如果希望,(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用汇编或机器语言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语言可以是经编译或者解译的语言,并且与硬件实现相结合。
每个计算机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存储器;计算机系统还可包括各种输入设备和/或输出设备。处理器可包括通用设备,例如 或其他“现成”微处理器。处理器可包括专用处理设备,例如ASIC、SoC、SiP、FPGA、PAL、PLA、FPLA、PLD或其他定制的或可编程的设备。存储器可包括静态RAM、动态RAM、闪存、一个或多个触发器、ROM、CD-ROM、DVD、盘、磁带或者磁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或其他计算机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可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光笔、平板、麦克风、传感器或具有伴随的固件和/或软件的其他硬件。(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可包括监视器或其他显示器、打印机、话音或文本合成器、开关、信号线或者具有伴随的固件和/或软件的其他硬件。
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许多功能单元可实现为一个或多个组件,“组件”是一个用于更具体地强调其实现独立性的术语。例如,组件可被实现为硬件电路,包括定制超大规模集成(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电路或门阵列,或者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成半导体,或者其他分立组件。组件也可实现在可编程硬件器件中,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器件等等。
组件也可实现在软件中,供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所识别的可执行代码的组件可例如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块,它们可例如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函数。然而,所识别的组件的可执行文件不需要物理上位于一起,而是可包括存储在不同位置中的不同指令,这些指令当在逻辑上被接合在一起时构成该组件并且实现该组件的声明用途。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的组件可以是单个指令,或者许多指令,并且甚至可分布在若干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的程序间以及分布在若干个存储器设备上。类似地,操作数据在这里可在组件内识别和示出,并且可体现为任何适当的形式并且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操作数据可被聚集为单个数据集合,或者可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分布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可至少部分只作为系统或网络上的电子信号存在。组件可以是无源的或者有源的,包括可操作来执行期望功能的代理。
描述的实施例的若干个方面将被例示为软件模块或组件。就本文使用的而言,软件模块或组件可包括位于存储器设备内的任何类型的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软件模块例如可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块,这些物理或逻辑块可被组织为执行一个或多个任务或实现特定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要明白,取代软件,或者除了软件以外,可以用硬件和/或固件实现软件模块。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可被分离成子模块和/或组合成单个或更小数目的模块。
在某些实施例中,特定的软件模块可包括存储在存储器设备的不同位置、不同存储器设备或者不同计算机中的不同指令,它们一起实现描述的该模块的功能。实际上,模块可包括单个指令或者许多指令,并且可分布在若干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的程序间以及分布在若干个存储器设备上。一些实施例可实现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其中任务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软件模块可位于本地和/或远程存储器存储设备中。此外,在一数据库记录中联系在一起或一起提出的数据可存在于同一存储器设备中,或者若干个存储器设备上,并且可通过网络在数据库中的记录的字段中链接在一起。
本说明书中各处提及“示例”的意思是联系该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从而,短语“在一示例中”在贯穿本说明书各处的出现不一定全都指的同一实施例。
就本文使用的而言,多个项目、结构元素、组成元素和/或材料可为了方便而存在于共同列表中。然而,这些列表应当被解释成好像该列表的每个成员被单独识别为单独且唯一的成员一样。从而,如果没有相反的指示,这种列表的个体成员不应当仅仅基于其在共同群组中呈现就被解释为同一列表的任何其他成员的事实等同。此外,各种实施例和示例在本文中可与其各种组件的替换一起来提及。要理解,这种实施例、示例和替换不应被解释为彼此的事实等同,而是要被认为是分离且自主的表示。
另外,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按任何适当的方式被组合。在接下来的描述中,提供了许多具体细节,例如材料、频率、大小、长度、宽度、形状等等的示例,以提供对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利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等也可实现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中,没有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模糊一些方面。
应当认识到,本文描述的系统包括对具体实施例的描述。这些实施例可被组合成单个系统,被部分组合到其他系统中,被分割成多个系统,或者以其他方式被划分或组合。此外,设想了一个实施例的参数/属性/方面等等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中。参数/属性/方面等等只是为了清晰而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并且要认识到,除非这里具体放弃,否则参数/属性/方面等等可与另一实施例的参数/属性/等等相组合或者替代另一实施例的参数/属性等等。
虽然为了清晰起见相当详细地描述了前述内容,但将会清楚,在不脱离其原理的情况下,可做出某些改变和修改。应当注意,有许多替换方式来实现本文描述的过程和装置两者。因此,这些实施例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实施例不限于这里给出的细节,而是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等同内被修改。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在不脱离底层原理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实施例的细节做出许多改变。这些实施例的范围因此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来确定。

Claims (28)

1.一种用于在支持无线蜂窝通信的核心网络中选择高效用户平面路径的流量负载转移功能(TOF)系统,包括:
用于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的存储装置,该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被配置为存储一组转发条目,这些转发条目包括网络前缀条目和输出隧道端点识别符(TEID)条目;
处理单元,被配置为:
通过上行链路(UL)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隧穿协议(GTP)隧道接收GTP封包;
确定所述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的转发条目中的网络前缀匹配所述GTP封包的目的地互联网协议(IP)地址;
从所述转发条目取回在所述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中与所述网络前缀相对应的输出TEID;并且
当所述输出TEID是负载转移指示符时:
去除所述GTP封包的GTP封装以形成IP封包;并且
将所述IP封包负载转移到外部网络上;
当所述输出TEID是有效TEID时:
利用所述输出TEID替换所述GTP封包的TEID以形成经修改的GTP封包;并且
转发所述经修改的GTP封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外部网络是互联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外部网络包括应用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将所述IP封包负载转移到所述外部网络上还包括:
确定与提供给所述应用服务器的边缘服务的目的地IP地址相关联的TOF节点;并且
将所述IP封包转发到所述TOF节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于位置数据库的存储装置,该位置数据库被配置为存储用户设备(UE)的位置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转发所述经修改的GTP封包还包括:
至少部分基于来自所述位置数据库的位置数据来确定与所述经修改的GTP封包相关联的目的地UE的位置;
确定与所述经修改的GTP封包的所述目的地UE相关联的TOF节点;并且
将所述IP封包转发到所述TOF节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检查控制平面消息以确定UE的位置信息并且利用所述UE的位置信息来填充所述位置数据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平面消息包括激活默认承载请求消息、初始情境设立响应消息、UE情境释放完成消息、或者路径切换确认消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确定所述UE的位置信息还包括确定所述UE的IP地址、所述UE的默认承载的演进型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无线电接入承载识别符(E-RAB ID)、与所述UE相关联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UE S1应用协议(S1AP)ID、E-RAB ID列表、E-RAB ID、所述UE的默认承载的上行链路GTP TEID、或者增强型节点B(eNB)UE S1AP ID。
10.一种支持无线蜂窝通信的流量负载转移功能(TOF)节点的装置,包括:
位置数据库接口,被配置为耦合到位置数据库并且被配置为访问用户设备(UE)的位置数据;
转发表接口,被配置为耦合到用于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的存储装置并且被配置为访问所述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的一组条目,这些条目包括网络地址条目和隧道识别符条目;
处理单元,耦合到所述位置数据库接口和所述转发表接口,该处理单元被配置为:
从第一UE接收隧道封包;
确定所述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中的网络前缀匹配所述隧道封包的目的地网络地址;
取回在所述用户平面流量转发表中与所述网络前缀相对应的隧道识别符;并且
当所述隧道识别符是负载转移指示符时:
确定服务所述隧道封包的目的地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第一TOF节点识别符;
当所述第一TOF节点识别符识别所述TOF节点时:
从所述隧道封包提取网络封包;并且
将所述网络封包负载转移到外部网络上;
当所述第一TOF节点识别符识别外部TOF节点时:
将所述隧道封包转发到所述外部TOF节点;
当所述隧道识别符是有效隧道识别符时:
利用所述隧道识别符替换所述隧道封包的第一隧道识别符以形成经修改的隧道封包;并且
当所述隧道识别符与第二UE相关联时:
至少部分基于来自所述位置数据库的位置数据来确定与所述隧道封包相关联的第二UE的位置;
确定与所述第二UE相关联的TOF节点;并且
将所述隧道封包转发到所述TOF节点;
当所述隧道识别符不与第二UE相关联时,转发所述经修改的隧道封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TOF节点被配置为为一个或多个增强型节点B(eNB)服务网络流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隧道封包是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隧穿协议(GTP)封包并且所述隧道识别符是隧道端点识别符(TEID)。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目的地网络地址是互联网协议(IP)地址并且所述网络封包是IP封包。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外部网络由所述TOF节点服务;并且
生成消息来向所述位置数据库通知由所述TOF节点服务的所述外部网络。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外部网络是互联网主机。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
确定边缘服务实体由所述TOF节点服务;并且
生成消息来向所述位置数据库通知由所述TOF节点服务的所述边缘服务实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
确定由所述TOF节点服务的所述边缘服务实体的失效;并且
向所述位置数据库生成删除请求来删除所述边缘服务实体由所述TOF节点服务的记录。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检查控制平面消息以确定UE的位置信息并且利用所述UE的位置信息来填充所述位置数据库。
19.如权利要求10-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在TOF节点之间建立TOF间隧道。
20.如权利要求10-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在TOF节点之间建立TOF间隧道还包括指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移动性管理实体(MME)UE S1应用协议(S1AP)ID、演进型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无线电接入承载识别符(E-RAB ID)、增强型节点B(eNB)UE S1AP ID或者主机网络前缀。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供处理器执行来执行蜂窝通信网络的流量转发实体的操作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操作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上行链路(UL)隧道接收第一封包;
确定流量转发表的第一转发条目中的第一网络前缀匹配所述第一封包的第一目的地地址;
从所述第一转发条目取回在所述流量转发表中与所述第一网络前缀相对应的第一输出隧道识别符;
确定所述第一输出隧道识别符是负载转移指示符;
从所述第一封包提取第一网络封包;并且
将所述第一网络封包负载转移到外部网络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上行链路(UL)隧道接收第二封包;
确定流量转发表的第二转发条目中的第二网络前缀匹配所述第二封包的第二目的地地址;
从所述第二转发条目取回在所述流量转发表中与所述第二网络前缀相对应的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
确定所述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是负载转移指示符;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流量转发表确定所述第二目的地地址是由另一流量转发实体服务的;并且
将所述第二封包转发到所述另一流量转发实体。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上行链路(UL)隧道接收第二封包;
确定流量转发表的第二转发条目中的第二网络前缀匹配所述第二封包的第二目的地地址;
从所述第二转发条目取回在所述流量转发表中与所述第二网络前缀相对应的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
确定所述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是有效隧道识别符;
利用所述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替换所述第二封包的隧道识别符以形成经修改的隧道封包;并且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来转发所述经修改的隧道封包。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上行链路(UL)隧道接收第二封包;
确定流量转发表的第二转发条目中的第二网络前缀匹配所述第二封包的第二目的地地址;
从所述第二转发条目取回在所述流量转发表中与所述第二网络前缀相对应的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
确定所述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与UE相关联;
利用所述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替换所述第二封包的隧道识别符以形成经修改的隧道封包;并且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二输出隧道识别符来将所述经修改的隧道封包转发到所述UE。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将所述经修改的隧道封包转发到所述UE还包括:利用流量转发实体间隧道将所述经修改的隧道封包转发到另一流量转发实体以便递送到所述UE。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转发所述经修改的隧道封包还包括绕过封包数据网络(PDN)网关(PGW)。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上行链路(UL)隧道接收第二封包;
确定第二网络前缀不存在于流量转发表内;并且
将所述第二封包转发到增强型封包核心。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封包是互联网协议(IP)封包。
CN201780088399.5A 2017-03-16 2017-03-16 用于用户平面流量转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104472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6883 WO2018165934A1 (en) 2017-03-16 2017-03-16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ser plane traffic forward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7209A true CN110447209A (zh) 2019-11-12

Family

ID=63521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8399.5A Pending CN110447209A (zh) 2017-03-16 2017-03-16 用于用户平面流量转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9511B2 (zh)
EP (1) EP3596890A4 (zh)
CN (1) CN110447209A (zh)
WO (1) WO2018165934A1 (zh)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75005B1 (en) * 2021-07-24 2022-06-28 Vmware, Inc. High availability solutions for a 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 application
US11394640B2 (en) 2019-12-12 2022-07-19 Vmware, Inc.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data regarding flows associated with DPI parameters
US11418997B2 (en) 2020-01-24 2022-08-16 Vmware, Inc. Using heart beats to monitor operational state of service classes of a QoS aware network link
US11444872B2 (en) 2015-04-13 2022-09-13 Nici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application-aware routing with crowdsourcing
US11444865B2 (en) 2020-11-17 2022-09-13 Vmware, Inc. Autonomous distributed forwarding plane traceability based anomaly detection in application traffic for hyper-scale SD-WAN
US11477127B2 (en) 2020-07-02 2022-10-18 Vmwar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pplication aware hub clustering techniques for a hyper scale SD-WAN
US11489720B1 (en) 2021-06-18 2022-11-01 Vmwa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valuate resource elements and public clouds for deploying tenant deployable elements based on harvested performance metrics
US11489783B2 (en) 2019-12-12 2022-11-01 Vmware, Inc. Performing deep packet inspection in a 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
US11509571B1 (en) 2021-05-03 2022-11-22 Vmware, Inc. Cost-based routing mesh for facilitating routing through an SD-WAN
US11516049B2 (en) 2017-10-02 2022-11-29 Vmware, Inc. Overlay network encapsulation to forward data message flows through multiple public cloud datacenters
US11533248B2 (en) 2017-06-22 2022-12-20 Nici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resiliency in cloud-delivered SD-WAN
US11575600B2 (en) 2020-11-24 2023-02-07 Vmware, Inc. Tunnel-less SD-WAN
US11601356B2 (en) 2020-12-29 2023-03-07 Vmware, Inc. Emulating packet flows to assess network links for SD-WAN
US11606286B2 (en) 2017-01-31 2023-03-14 Vmware, Inc. High performance software-defined core network
US11606314B2 (en) 2019-08-27 2023-03-14 Vmware, Inc.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networks
US11606225B2 (en) 2017-10-02 2023-03-14 Vmware, Inc. Identifying multiple nodes in a virtual network defined over a set of public clouds to connect to an external SAAS provider
US11611507B2 (en) 2019-10-28 2023-03-21 Vmware, Inc. Managing forwarding elements at edge nodes connected to a virtual network
US11677720B2 (en) 2015-04-13 2023-06-13 Nici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establishing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in a cloud service for branch networking
US11700196B2 (en) 2017-01-31 2023-07-11 Vmware, Inc. High performance software-defined core network
US11706127B2 (en) 2017-01-31 2023-07-18 Vmware, Inc. High performance software-defined core network
US11706126B2 (en) 2017-01-31 2023-07-18 Vmwa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data network traffic optimization
US11709710B2 (en) 2020-07-30 2023-07-25 Vmware, Inc. Memory allocator for I/O operations
US11729065B2 (en) 2021-05-06 2023-08-15 Vmware, Inc. Methods for application defined virtual network service among multiple transport in SD-WAN
US11792127B2 (en) 2021-01-18 2023-10-17 Vmware, Inc. Network-aware load balancing
US11804988B2 (en) 2013-07-10 2023-10-31 Nici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overlay flow control
CN117220935A (zh) * 2023-09-04 2023-12-12 河北润博星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监测系统
US11895194B2 (en) 2017-10-02 2024-02-06 VMware LLC Layer four optimization for a virtual network defined over public cloud
US11902086B2 (en) 2017-11-09 2024-02-13 Nici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a dynamic high-availability mode based on current wide area network connectivity
US11909815B2 (en) 2022-06-06 2024-02-20 VMware LLC Routing based on geolocation costs
US11943146B2 (en) 2021-10-01 2024-03-26 VMware LLC Traffic prioritization in SD-WAN
US11979325B2 (en) 2021-01-28 2024-05-07 VMware LLC Dynamic SD-WAN hub cluster scaling with machine learning
US12009987B2 (en) 2021-05-03 2024-06-11 VMware LLC Methods to support dynamic transit paths through hub clustering across branches in SD-WA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7209A (zh) * 2017-03-16 2019-11-12 英特尔公司 用于用户平面流量转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11031080B (zh) 2018-10-09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798635B2 (en) * 2018-12-03 2020-10-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obile edge computing for data network traffic
CN109688608B (zh) * 2019-01-02 2022-04-15 广州汇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数据分流方法和系统
CN109905888B (zh) * 2019-03-21 2021-09-07 东南大学 移动边缘计算中联合优化迁移决策和资源分配方法
CN110198307B (zh) 2019-05-10 2021-05-18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988227B (zh) * 2019-05-24 2023-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建立转发表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69077B (zh) * 2019-09-09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包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TWI732552B (zh) * 2020-05-15 2021-07-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邊緣運算平台及基於行動邊緣運算的封包卸載方法
US11950139B2 (en) * 2020-08-07 2024-04-02 Juniper Networks, Inc. Applic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path selection at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for local network traffic breakout
US11950128B2 (en) 2021-09-30 2024-04-02 Cisco Technology, Inc. Edge offloading in a mobile network having a converged core architectur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7958A1 (en) * 2005-11-02 2007-05-03 Nokia Corporation Traffic generation during inactive user plane
CN101272347A (zh) * 2008-04-29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分担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09167A (zh) * 2008-06-27 2008-11-19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集群备份的容灾系统及方法
CN101442490A (zh) * 2008-12-30 2009-05-27 北京畅讯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流量负载均衡处理方法
CN101547155A (zh) * 2009-04-30 2009-09-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主备隧道负载分担方法和流量转发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7704B1 (ko) * 2006-09-29 2008-06-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진화된 umts 망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EP2472944B1 (en) * 2009-09-24 2017-08-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offloading network traffic
US8831014B2 (en) * 2009-09-26 2014-09-09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services at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dge
CN102131251A (zh) * 2010-01-19 2011-07-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数据前转的方法
US8432871B1 (en) * 2010-03-26 2013-04-30 Juniper Networks, Inc. Offloading mobile traffic from a mobile core network
US9204336B2 (en) * 2010-08-17 2015-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of processing network traffic that has been sent on a tunnel
US8787303B2 (en) * 2010-10-05 2014-07-2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ffic offloading at a router
US8767728B2 (en) * 2011-03-01 2014-07-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unnel gateway managed caching architecture
CN102833802B (zh) * 2012-08-15 2015-09-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设备
US9106711B2 (en) * 2012-09-04 2015-08-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inimizing mapping and signaling for data path aggregation
US9300453B2 (en) * 2013-11-21 2016-03-29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in-line services through radio access network resources under control of a mobile packet core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5282816A (zh) * 2014-07-10 2016-01-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控制和转发功能解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634980B (zh) * 2016-01-07 2018-10-12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10447209A (zh) * 2017-03-16 2019-11-12 英特尔公司 用于用户平面流量转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7958A1 (en) * 2005-11-02 2007-05-03 Nokia Corporation Traffic generation during inactive user plane
CN101272347A (zh) * 2008-04-29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分担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09167A (zh) * 2008-06-27 2008-11-19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集群备份的容灾系统及方法
CN101442490A (zh) * 2008-12-30 2009-05-27 北京畅讯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流量负载均衡处理方法
CN101547155A (zh) * 2009-04-30 2009-09-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主备隧道负载分担方法和流量转发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左青云: "《基于OpenFlow的SDN技术研究》", 《软件学报》 *

Cited B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04988B2 (en) 2013-07-10 2023-10-31 Nici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overlay flow control
US11444872B2 (en) 2015-04-13 2022-09-13 Nici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application-aware routing with crowdsourcing
US11677720B2 (en) 2015-04-13 2023-06-13 Nici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establishing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in a cloud service for branch networking
US11606286B2 (en) 2017-01-31 2023-03-14 Vmware, Inc. High performance software-defined core network
US11706126B2 (en) 2017-01-31 2023-07-18 Vmwa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data network traffic optimization
US11706127B2 (en) 2017-01-31 2023-07-18 Vmware, Inc. High performance software-defined core network
US11700196B2 (en) 2017-01-31 2023-07-11 Vmware, Inc. High performance software-defined core network
US11533248B2 (en) 2017-06-22 2022-12-20 Nici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resiliency in cloud-delivered SD-WAN
US11606225B2 (en) 2017-10-02 2023-03-14 Vmware, Inc. Identifying multiple nodes in a virtual network defined over a set of public clouds to connect to an external SAAS provider
US11516049B2 (en) 2017-10-02 2022-11-29 Vmware, Inc. Overlay network encapsulation to forward data message flows through multiple public cloud datacenters
US11894949B2 (en) 2017-10-02 2024-02-06 VMware LLC Identifying multiple nodes in a virtual network defined over a set of public clouds to connect to an external SaaS provider
US11895194B2 (en) 2017-10-02 2024-02-06 VMware LLC Layer four optimization for a virtual network defined over public cloud
US11855805B2 (en) 2017-10-02 2023-12-26 Vmware, Inc. Deploying firewall for virtual network defined over public cloud infrastructure
US11902086B2 (en) 2017-11-09 2024-02-13 Nici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a dynamic high-availability mode based on current wide area network connectivity
US11606314B2 (en) 2019-08-27 2023-03-14 Vmware, Inc.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networks
US11831414B2 (en) 2019-08-27 2023-11-28 Vmware, Inc.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networks
US11611507B2 (en) 2019-10-28 2023-03-21 Vmware, Inc. Managing forwarding elements at edge nodes connected to a virtual network
US11489783B2 (en) 2019-12-12 2022-11-01 Vmware, Inc. Performing deep packet inspection in a 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
US11394640B2 (en) 2019-12-12 2022-07-19 Vmware, Inc.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data regarding flows associated with DPI parameters
US11716286B2 (en) 2019-12-12 2023-08-01 Vmware, Inc.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data regarding flows associated with DPI parameters
US11438789B2 (en) 2020-01-24 2022-09-06 Vmware, Inc. Computing and using different path quality metrics for different service classes
US11606712B2 (en) 2020-01-24 2023-03-14 Vmware, Inc. Dynamically assigning service classes for a QOS aware network link
US11722925B2 (en) 2020-01-24 2023-08-08 Vmware, Inc. Performing service class aware load balancing to distribute packets of a flow among multiple network links
US11689959B2 (en) 2020-01-24 2023-06-27 Vmware, Inc. Generating path usability state for different sub-paths offered by a network link
US11418997B2 (en) 2020-01-24 2022-08-16 Vmware, Inc. Using heart beats to monitor operational state of service classes of a QoS aware network link
US11477127B2 (en) 2020-07-02 2022-10-18 Vmwar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pplication aware hub clustering techniques for a hyper scale SD-WAN
US11709710B2 (en) 2020-07-30 2023-07-25 Vmware, Inc. Memory allocator for I/O operations
US11444865B2 (en) 2020-11-17 2022-09-13 Vmware, Inc. Autonomous distributed forwarding plane traceability based anomaly detection in application traffic for hyper-scale SD-WAN
US11575591B2 (en) 2020-11-17 2023-02-07 Vmware, Inc. Autonomous distributed forwarding plane traceability based anomaly detection in application traffic for hyper-scale SD-WAN
US11575600B2 (en) 2020-11-24 2023-02-07 Vmware, Inc. Tunnel-less SD-WAN
US11601356B2 (en) 2020-12-29 2023-03-07 Vmware, Inc. Emulating packet flows to assess network links for SD-WAN
US11929903B2 (en) 2020-12-29 2024-03-12 VMware LLC Emulating packet flows to assess network links for SD-WAN
US11792127B2 (en) 2021-01-18 2023-10-17 Vmware, Inc. Network-aware load balancing
US11979325B2 (en) 2021-01-28 2024-05-07 VMware LLC Dynamic SD-WAN hub cluster scaling with machine learning
US11509571B1 (en) 2021-05-03 2022-11-22 Vmware, Inc. Cost-based routing mesh for facilitating routing through an SD-WAN
US11637768B2 (en) 2021-05-03 2023-04-25 Vmware, Inc. On demand routing mesh for routing packets through SD-WAN edge forwarding nodes in an SD-WAN
US11582144B2 (en) 2021-05-03 2023-02-14 Vmware, Inc. Routing mesh to provide alternate routes through SD-WAN edge forwarding nodes based on degraded operational states of SD-WAN hubs
US12009987B2 (en) 2021-05-03 2024-06-11 VMware LLC Methods to support dynamic transit paths through hub clustering across branches in SD-WAN
US11729065B2 (en) 2021-05-06 2023-08-15 Vmware, Inc. Methods for application defined virtual network service among multiple transport in SD-WAN
US11489720B1 (en) 2021-06-18 2022-11-01 Vmwa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valuate resource elements and public clouds for deploying tenant deployable elements based on harvested performance metrics
US11375005B1 (en) * 2021-07-24 2022-06-28 Vmware, Inc. High availability solutions for a 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 application
US11943146B2 (en) 2021-10-01 2024-03-26 VMware LLC Traffic prioritization in SD-WAN
US11909815B2 (en) 2022-06-06 2024-02-20 VMware LLC Routing based on geolocation costs
CN117220935B (zh) * 2023-09-04 2024-02-20 河北润博星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监测系统
CN117220935A (zh) * 2023-09-04 2023-12-12 河北润博星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89511B2 (en) 2021-08-10
EP3596890A1 (en) 2020-01-22
WO2018165934A1 (en) 2018-09-20
US20190364456A1 (en) 2019-11-28
EP3596890A4 (en) 202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7209A (zh) 用于用户平面流量转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US11979926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abling relay services for user equipment to access 5GC via a residential gateway
US11997476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ivacy and control of traffic accessing PLMN service at a non-public network
US10833957B2 (en) Managing physical network function instances in a network service instance
US11122453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by a secondary node in EN-DC
WO2018031070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 radio access node control plane interface
EP3482602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user plane separation for 5g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8141781A (zh) 用于基于sdn的蜂窝网络架构的服务质量配置框架
EP3535996B1 (en) Apparatus and machin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handling stickiness of ue-specific ran-cn association
CN107683621A (zh) 针对lte/wlan聚合的wlan移动
US11671356B2 (en) User-plane path selection for the edge service
CN107925904A (zh) 使用基于非ip的eps承载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8886723A (zh) 用于下一代多址网络的通用多址协议
CN108029060A (zh) 网络发起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CN109314649A (zh) 用于nfv生命周期管理的设备和方法
US1086259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plying 4Rx capable UE tests to an 8Rx capable UE
TWI728062B (zh) 用於在蜂巢式網路中本地分匯的解決方案
US11778529B2 (en) 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 indication after path switch during handover
US10880873B2 (en) Support for local access in a cellular and a non-cellular RAN
EP343403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ermination
WO2018063276A1 (en) U-plane path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for ue to ue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02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INTEL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517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