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4901A - 反射面天线 - Google Patents

反射面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4901A
CN110444901A CN201910782143.5A CN201910782143A CN110444901A CN 110444901 A CN110444901 A CN 110444901A CN 201910782143 A CN201910782143 A CN 201910782143A CN 110444901 A CN110444901 A CN 110444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ng
reflecting surface
reflector antenna
reflecting part
web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21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4901B (zh
Inventor
苏道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KWAVE COMMUNICATION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KWAVE COMMUNICATION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KWAVE COMMUNICATION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KWAVE COMMUNICATION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21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4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4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4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4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4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01Q15/16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urved in two dimensions, e.g. paraboloidal
    • H01Q15/161Collapsible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2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conca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反射面天线,包括:反射面,由网状结构构成,呈伞面状,包括多个第一反射部以及多个第二反射部,第一反射部与第二反射部交替设置,且第一反射部的硬度大于第二反射部的硬度。多个支撑棱,用于支撑反射面,每个支撑棱均贴附在一个第一反射部内。在本申请的反射面天线中,反射面呈伞面状且由网状结构构成,相对于传统的固面金属反射面,有效降低了天线重量,使得天线便于携带。同时,本申请还设置第一反射部的硬度大于第二反射部的硬度。此时,第一反射部的硬度较大,可以有效减小了反射面因所受风阻而引起的形变。第二反射部的硬度较小,可以减小反射面在受折叠时带来的增益衰减。

Description

反射面天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射面天线。
背景技术
反射面天线反射性能好、增益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微波波段的通信、雷达、制导与射电天文等领域。现有卫星便携站、背负站等使用的反射面天线一般是抛物面天线。但现有抛物面天线一般重量较重、安装费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抛物面天线的便携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重量的反射面天线。
一种反射面天线,包括:
反射面,由网状结构构成,呈伞面状,包括多个第一反射部以及多个第二反射部,所述第一反射部与所述第二反射部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一反射部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射部的硬度;
多个支撑棱,用于支撑所述反射面,每个所述支撑棱均贴附在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部的材料为铜,所述第二反射部的材料为银纤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部包括双层铜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网状单元,所述网状单元包括边框与网孔,所述网孔尺寸小于λ/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孔尺寸小于λ/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网状单元,各所述网状单元均包括边框与网孔,各所述网状单元的网孔的尺寸均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网状单元,各所述网状单元均包括边框与网孔,各所述网状单元的边框相互独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网状单元,各所述网状单元均包括边框与网孔,各所述网状单元的边框均围成三角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各所述支撑棱将所述反射面分隔成多个反射单元,各所述反射单元均包括边界边与连接边,所述边界边与所述支撑棱相对应,所述连接边连接所述边界边;
在所述反射面的展开图中,各所述反射单元的连接边均外切于同一预设反射面展开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面天线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反射面以及所述支撑棱,并将所述反射面天线固定至通讯设备,并且所述支撑架包括收缩结构,所述收缩结构用于将所述反射面收缩。
上述反射面天线,反射面呈伞面状且由网状结构构成,相对于传统的固面金属反射面,有效降低了天线重量,使得天线便于携带。同时,本申请还设置反射面包括多个第一反射部以及多个第二反射部,第一反射部与第二反射部交替设置,第一反射部的硬度大于第二反射部的硬度。此时,第一反射部的硬度较大,可以有效减小了反射面因所受风阻而引起的形变。第二反射部的硬度较小,可以减小反射面在受折叠时带来的增益衰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反射面天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反射面天线的反射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反射面的A区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反射面的展开图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反射面天线的几何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反射面天线工作在14.25GHz时的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反射面天线可以应用于微波波段的通信、雷达、制导与射电天文等领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提供一种反射面天线,包括反射面100以及多个支撑棱200。
支撑棱200用于支撑反射面100。同时,反射面天线还可以包括支撑架300以及馈源400。支撑架300用于支撑反射面100以及支撑棱200,并将反射面天线固定至通讯设备。馈源400可以选用喇叭天线或喇叭天线阵列等。
馈源400接收通讯设备发射出的通讯信号,并且产生向反射面100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反射面100将馈源400投射过来的电磁波反射后向空中辐射。馈源400位于反射面100的焦点上,电磁波经反射面100反射后,沿反射面100法向平行辐射,从而获得很强的方向性。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面100呈伞面状且由网状结构构成,相对于传统的固面金属反射面,有效降低了天线重量,使得天线便于携带。与此同时,本实施例还设置反射面100包括多个第一反射部110以及多个第二反射部120。第一反射部110与第二反射部120交替设置。
每个支撑棱200均贴附在一个第一反射部110内。第一反射部110的硬度大于第二反射部120的硬度。此时,第一反射部110的硬度较大,可以有效减小了反射面100因所受风阻而引起的形变。同时,第二反射部120的硬度较小,即柔韧性较好,因此可以减小反射面100在受折叠时带来的增益衰减。
具体地,第一反射部110的材料可以选择为硬性导电材料,而第二反射部110可以选择柔性导电材料。例如,第一反射部110为铜网,而第二反射部120为银纤维网。此时,铜网(第一反射部110)可以极大地减小了反射面因所受风阻而引起的形变。为了增加第一反射部110的硬度,还可以设置第一反射部110包括双层铜网。
同时,银纤维网(第二反射部120)柔韧性高,又尽可能地减小了因折叠带来的增益衰减。并且,第二反射部120选择为柔韧性高的银纤维网,也使得其在天线的地面生产和测试过程中,在对折180°的条件下,经过百次以上折叠之后不会留下明显的折痕。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2,反射面100由网状结构构成。具体地,参考图3,网状结构可以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网状单元100a。各网状单元100a均包括边框100b与网孔100c。
为了获得较高的增益,要求反射面100要具有良好的微波反射性能。微波透过反射面100的网孔100c会产生能量损耗。所以,对于同样的边框100b,其材料以及直径等均相同,此时网孔100c尺寸越小、数目越多,反射面100的反射性能越好。具体地,可以设置网孔100c尺寸小于λ/10,此时,电磁泄露较小。
此外,在反射面100的铺设工艺所要求的双向预紧力范围内,网孔100c尺寸也应该较小,以满足其在工作频段必须具有预设反射系数(例如,90%以上反射系数)的要求。具体地,可以进一步设置网孔100c尺寸小于λ/15。
与此同时,反射面100的各网状单元100a的网孔100c尺寸不均匀也会产生不需要的杂波和功率损耗。因此,可以设置各网状单元100a的网孔100c均相同以减少杂波和功率损耗。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各网状单元100a的边框100b相互独立。即相邻网状单元100a的边框100b之间具有连接接点,其是通过一些特定连接方式(如焊接)连接在一起的。此时,可以有效避免因局部破损而造成整体失能,从而提高反射面100抗松散能力。例如,当反射面100上有个别几个网状单元100a的边框100b折断或被刺穿洞时,反射面100不会出现自行松散或孔洞自动扩大的情况,这对于天线在地面上的研制与测试很重要。
同时,为了使得工艺上容易设计以及加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设置各网状单元100a的边框的100b的形状相同。具体地,可设置各网状单元100a的边框的100b均围成三角形。三角形结构稳定,不容易变形,因此可以保证天线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延长天线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1,支撑棱200用于支撑反射面100,每个支撑棱200均贴附在一个第一反射部110内。因此,支撑棱200将反射面100分隔成多个反射单元100d。各反射单元100d均包括边界边100e与连接边100f。边界边100e与支撑棱200相对应,连接边100f连接边界边100e。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各网状单元100a的边框100b均围成三角形时,参考图4,可以设置在反射面100的展开图(即铺张开的图)中,各反射单元100d的连接边100f均外切于同一预设反射面展开图(图4中虚线围设部分),预设反射面展开图具体为圆面或者椭圆面。
反射面天线的各支撑棱200贴附在反射面100上,其形状可以严格与传统的精确反射面天线结构一致。但是,各支撑棱200之间是各网状单元100a的三角形的边框100b进行连接。因此,每个反射单元100d的连接边100f都是直线,这使得在反射面100的展开图中,相邻反射单元100d的连接边100f之间具有夹角。即在反射面100的展开图中,反射面100的边缘轮廓不能像传统的精确反射面天线一样平滑。
此时,设置各反射单元100d的连接边100f均外切于同一预设反射面展开图(预设反射面展开图为相应的传统精确反射面天线的反射面的展开图形状),可以使得本申请的发射面100达到逼近传统精确反射面天线的反射面的目的,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因反射面100的口径缩小而给反射面天线性能带来电性能损耗。
如前述说明,反射面天线可以包括用于支撑反射面100以及支撑棱200的支撑架30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支撑架300包括用于将反射面200收缩的收缩结构310。此时,反射面天线的反射面200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收拢与伸展,进而使得反射面天线便于携带。
本申请实施例中,反射面天线具体可以按照如下公式关系进行设置:
参考图5,F为反射面的焦距,D为单偏置反射面在xoy平面投影的直径,即单偏置反射面天线的口径。H为单偏置反射面的下边缘偏置高度(即单偏置反射面的下边缘的离地高度)。对于反射面上一点P(x,y,z),可描述为
ρ2=x2+y2,ρ2=4Fz (3-1)
θ1是图4中抛物线上下边缘与z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为
半张角θ2
馈源中轴指向反射面的中心,与z轴的夹角θ0
用F,θ1和θ2表示D和H得
D=4Fsinθ2/(cosθ1+cosθ2) (3-5)
H=2Ftan[(θ12)/2] (3-6)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反射面天线工作在14.25GHz时的方向图。在该实施例中,反射面天线的反射面100的投影直径为D=1.2m。馈源仍选用背负站天线的高效波纹喇叭。其焦径比F/D=0.9,偏置高度H=0.235。
从图可以看出,在发射频段,其增益可达41.5dB;天线旁瓣理论值≤-30dB;半功率波束宽度为1.85°。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反射面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射面,由网状结构构成,呈伞面状,包括多个第一反射部以及多个第二反射部,所述第一反射部与所述第二反射部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一反射部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射部的硬度;
多个支撑棱,用于支撑所述反射面,每个所述支撑棱均贴附在一个所述第一反射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部的材料为铜,所述第二反射部的材料为银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部包括双层铜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网状单元,所述网状单元包括边框与网孔,所述网孔尺寸小于λ/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尺寸小于λ/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网状单元,各所述网状单元均包括边框与网孔,各所述网状单元的网孔的尺寸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网状单元,各所述网状单元均包括边框与网孔,各所述网状单元的边框相互独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网状单元,各所述网状单元均包括边框与网孔,各所述网状单元的边框均围成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面天线,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支撑棱将所述反射面分隔成多个反射单元,各所述反射单元均包括边界边与连接边,所述边界边与所述支撑棱相对应,所述连接边连接所述边界边;
在所述反射面的展开图中,各所述反射单元的连接边均外切于同一预设反射面展开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天线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反射面以及所述支撑棱,并将所述反射面天线固定至通讯设备,并且所述支撑架包括收缩结构,所述收缩结构用于将所述反射面收缩。
CN201910782143.5A 2019-08-23 2019-08-23 反射面天线 Active CN110444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2143.5A CN110444901B (zh) 2019-08-23 2019-08-23 反射面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2143.5A CN110444901B (zh) 2019-08-23 2019-08-23 反射面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4901A true CN110444901A (zh) 2019-11-12
CN110444901B CN110444901B (zh) 2021-04-09

Family

ID=68437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2143.5A Active CN110444901B (zh) 2019-08-23 2019-08-23 反射面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490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8342A (zh) * 2003-09-10 2006-03-15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展开型反射镜
US20060114169A1 (en) * 2001-02-15 2006-06-01 Integral Technologies, Onc. Low cos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omponents manufactured from conductively doped resin-based materials
CN102723581A (zh) * 2012-05-31 2012-10-10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材料卫星天线及卫星接收系统
CN104852154A (zh) * 2015-04-27 2015-08-19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确定网状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量的方法
CN106654593A (zh) * 2016-12-20 2017-05-10 盐城市星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主反射面互换结构及其工艺
US20170308250A1 (en) * 2013-02-08 2017-10-26 Ubiquiti Networks, Inc. Radio system for long-range high-spe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7768797A (zh) * 2017-10-19 2018-03-0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星载固面可展开天线
US20180159247A1 (en) * 2016-12-02 2018-06-07 Peraso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arrays with common phase centers
CN109713420A (zh) * 2018-12-29 2019-05-03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可展开的充气天线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14169A1 (en) * 2001-02-15 2006-06-01 Integral Technologies, Onc. Low cos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omponents manufactured from conductively doped resin-based materials
CN1748342A (zh) * 2003-09-10 2006-03-15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展开型反射镜
CN102723581A (zh) * 2012-05-31 2012-10-10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材料卫星天线及卫星接收系统
US20170308250A1 (en) * 2013-02-08 2017-10-26 Ubiquiti Networks, Inc. Radio system for long-range high-spe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4852154A (zh) * 2015-04-27 2015-08-19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确定网状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量的方法
US20180159247A1 (en) * 2016-12-02 2018-06-07 Peraso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arrays with common phase centers
CN106654593A (zh) * 2016-12-20 2017-05-10 盐城市星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主反射面互换结构及其工艺
CN107768797A (zh) * 2017-10-19 2018-03-0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星载固面可展开天线
CN109713420A (zh) * 2018-12-29 2019-05-03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可展开的充气天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邓汉卿: "空间可展开索网天线的机构构型综合与形面设计方法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4901B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423648A (en) Antenna
US3568204A (en) Multimode antenna feed system having a plurality of tracking elements mounted symmetrically about the inner walls and at the aperture end of a scalar horn
Love Some highlights in reflector antenna development
US20050179615A1 (en) Inflatable-collapsible transreflector antenna
CN112768952B (zh) 一种星载卡塞格伦伞式网状sar天线
JP3452870B2 (ja) セルラー通信システム用のマルチビーム衛星アンテナ
US10784586B2 (en)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incorporat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eeder with reduced occlusion
CN110767991B (zh) 一种透镜型超宽谱电磁脉冲辐射天线和天线阵列
US10566698B2 (en) Multifocal phased array fed reflector antenna
CN107248620B (zh) 一种自回弹多维可重构高参数星载可展开天线
Rusch et al. Radiation cones from feed-support struts of symmetric paraboloidal antennas
US3133284A (en) Paraboloidal antenna with compensating elements to reduce back radiation into feed
Phillips et al. Optimum design of a Gregorian-corrected spherical-reflector antenna
CN110444901A (zh) 反射面天线
CN110739547B (zh) 一种卡塞格伦天线
JP2008187628A (ja) 展開アンテナ
Chen et al. Millimeter wave multi-beam reflector antenna
CA1232061A (en) Shaped offset-fed dual reflector antenna
CN113871848A (zh) 一种星载高增益宽频带小型化复合天线
CN107069225A (zh) 一种卡赛格伦天线馈源结构及卡赛格伦天线
CN206628598U (zh) 双频复合卡赛格伦天线馈源结构及卡赛格伦天线
Belous et al. Antennas and antenna devices for radar loc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US3518687A (en) Microwave antenna side lobe and beam reduction apparatus
CN215955487U (zh) 高增益宽波束的抛物面天线
Rappaport et al. The Bifocal Microwave Microsco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