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2246A - 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2246A
CN110442246A CN201910376074.8A CN201910376074A CN110442246A CN 110442246 A CN110442246 A CN 110442246A CN 201910376074 A CN201910376074 A CN 201910376074A CN 110442246 A CN110442246 A CN 110442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d
key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
str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60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建明
程晓佳
李景泉
杨广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3760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22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2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22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316Indexing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按照索引规则建立构字部件对汉字的索引;将索引构字部件按照一定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根据汉字结构,将构字部件按照构字时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组;将构字部件的笔画对应映射分布到相应键盘分区上;键盘按键对应构字部件构成汉字时所处的位置进行分区;键盘特殊功能区的设置;将构字部件检索得到的候选字按照一定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将选择的候选字发送到相应的文本接收区。该输入法将汉字输入法回归到汉字本来的面貌,实现了将标准键盘与汉字部件的结合。该输入法输入汉字码长更短,编制出的汉字输入方法,易于学习。理念符合汉字书写规律,适合面向社会教育进行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属于信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及具有触摸感应的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几乎每一个人每天都在进行着人机对话,实现中文对话的主要手段就是汉字输入技术。汉字输入技术是中文信息化的根基,汉字输入技术不仅直接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产业体系的发展,而且肩负传承汉语文化,使汉语和汉民族重新引领世界潮流的重任。正因如此,汉字输入技术的发展始终牵挂着众多的人心,牵动着产业的神经,伴随着文明的脉搏在跃动。
现有汉字输入技术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形成了以智能拼音和五笔字型为代表的主流应用技术,并且各种中文输入法的发明专利层出不穷。尽管汉字输入方案众多,但能够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得到普遍推广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
现有输入法可分类为:纯拼音输入法、纯形码输入法、音形码输入法、笔画输入法、手写输入法、语音输入法。拼音输入法借助人工智能转换和互联网语句库搜索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同音字的问题,拼音速度基本能够满足一些普通场合或初级用户的输入需求,但是不会拼音不能打字、非常用字键选率高、久用拼音导致提笔忘字等问题是拼音类无法克服的,尤其对于汉字初学者,如幼儿园的幼童、小学低年级学生或者外国人士,利用拼音输入汉字无法很好的对汉字进行认知和书写。纯形码输入法以五笔字型为代表,具有打字快、不会拼音也能打字的优势,缺点是用于编码的部件(或字根)数量众多、需要强记,并且拆字困难、拆字不规范,没有普适性。音形码结合纯音和纯形的优点同时继承音码和形码的缺点,并且取码过程因为兼顾音和形,取码思维复杂化,实际应用地位很小。笔画输入法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最大的缺点是速度慢。手写输入法需要特别的触摸系统,并且手、眼操作疲劳度高。语音输入法目前技术还未成熟,同时也无法解决同音字问题。
为了解决现今主流拼音输入法的弊端,将汉字输入法回归到汉字本来的面貌,从以规范的汉字结构、部件、笔画以及笔顺等汉字的本身特点实现如直接写字一样的输入,一种全新的汉字输入法,更易于学习,更重要的是捍卫民族文化的本源,让世界走向中国、让中国走进世界,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该输入法主要适用在104/107标准通用键盘以及其他特殊键盘;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索引规则建立构字部件对汉字的索引;将索引构字部件按照一定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b.根据汉字的结构,将构字部件按照构字时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组;
c.将构字部件的笔画对应映射分布到相应键盘分区上;
d.键盘按键对应构字部件构成汉字时所处的位置进行分区;
e.键盘特殊功能区的设置;
f.将构字部件检索得到的候选字按照一定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g.将选择的候选字发送到相应的文本接收区。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的索引规则包括:对于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镶嵌结构的汉字,构成该汉字的任一构字部件都可以作为该汉字的索引;独体字是基础部件,直接作为索引;索引中的构字部件按照笔画数升序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b根据汉字的结构,将构字部件构字时的位置分组为:上部部件、下部部件、左部部件、右部部件、中间部件、内部部件、外部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c将汉字构字部件的笔画归纳为横竖撇点折,识别码为部件的笔画:横竖撇点折,即:一|丿丶乛,将横竖撇点折分布到各输入分区的五个键位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将键盘26个英文字母按键分为五个大区,其中四个作为上、下、左、右区域部件的笔画输入分区,剩下一个作为特殊功能区;所有区域的对应键位分别为:
YUIOP 上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ZXCVB 下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ASDFG 左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HJKLN 右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QWERTM 对应特殊结构以及前缀、简化、连打的特殊功能键,中部部件可用M键作为前缀,以左部部件输入键作为输入键,即:MASDFG,内部部件和外部部件可用Q键作为前缀,以左部部件输入键作为外部部件输入键,即:QASDFG,以右部部件输入键作为内部部件输入键进行输入,即QHJKLN。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e特殊功能区键位的安排:QWERTM对应特殊结构以及前缀、简化、连打的特殊功能键,功能键“M”键为中部部件前缀键,功能键“Q”键为内部部件、外部部件的前缀键,功能键“W”键作为前缀可定义为简化连打词组或短句,即常用词组或短句,键入“W”键后,根据词组或短句中每个汉字的结构,确定汉字第一笔的位置,在键盘相应位置输入分区,键入每个汉字的第一笔,即可打出词组或短句;功能键“T”键作为前缀可定义为精确连打词组或短句,即常用词组或短句,键入“T”键后,根据词组或短句中每个汉字的结构,确定构字部件的位置,在键盘相应位置输入分区,按笔顺键入汉字每个位置第一个构字部件的第一笔,即可打出词组或短句;功能键“E”键定义为生僻字键,当有生僻字或者复杂字的时候可以通过“E”键来表示,则打出的结果即只显示生僻字;功能键“R”键定义为帮助键,当用户不知道某个字怎么拆分的时候可通过“R”键用拼音打出,选择后可查看该字的部件构成、解释以及笔画笔顺和字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输入法将汉字输入法回归到汉字本来的面貌,从字形书写入手,实现了将标准键盘与汉字部件的结合。
2、该输入法输入汉字码长更短,输入法是完全根据国家规定的汉字笔顺规则,编制出的汉字输入方法,容易让人接受,更简单易于学习。
3、该输入法设计合理,理念符合汉字书写规律,在使用过程中提高了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适合面向社会教育进行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该输入法主要适用在104/107标准通用键盘以及其他特殊键盘;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按照索引规则建立构字部件对汉字的索引;将索引构字部件按照一定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b.根据汉字的结构,将构字部件按照构字时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组;
c.将构字部件的笔画对应映射分布到相应键盘分区上;
d.键盘按键对应构字部件构成汉字时所处的位置进行分区;
e.键盘特殊功能区的设置;
f.将构字部件检索得到的候选字按照一定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g.将选择的候选字发送到相应的文本接收区。
所述的步骤a的索引规则包括:对于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镶嵌结构的汉字,构成该汉字的任一构字部件都可以作为该汉字的索引;独体字是基础部件,直接作为索引;索引中的构字部件按照笔画数升序排列。
所述的步骤b根据汉字的结构,将构字部件构字时的位置分组为:上部部件、下部部件、左部部件、右部部件、中间部件、内部部件、外部部件。
所述的步骤c将汉字构字部件的笔画归纳为横竖撇点折,识别码为部件的笔画:横竖撇点折,即:一|丿丶乛,将横竖撇点折分布到各输入分区的五个键位上。
所述的步骤d键盘26个英文字母按键分为五个大区,其中四个作为上、下、左、右区域部件的笔画输入分区,剩下一个作为特殊功能区;所有区域的对应键位分别为:
YUIOP 上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ZXCVB 下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ASDFG 左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HJKLN 右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QWERTM 对应特殊结构以及前缀、简化、连打的特殊功能键,中部部件可用M键作为前缀,以左部部件输入键作为输入键,即:MASDFG,内部部件和外部部件可用Q键作为前缀,以左部部件输入键作为外部部件输入键,即:QASDFG,以右部部件输入键作为内部部件输入键进行输入,即QHJKLN。
所述的步骤e特殊功能区键位的安排:QWERTM对应特殊结构以及前缀、简化、连打的特殊功能键,功能键“M”键为中部部件前缀键,功能键“Q”键为内部部件、外部部件的前缀键,功能键“W”键作为前缀可定义为简化连打词组或短句,即常用词组或短句,键入“W”键后,根据词组或短句中每个汉字的结构,确定汉字第一笔的位置,在键盘相应位置输入分区,键入每个汉字的第一笔,即可打出词组或短句;功能键“T”键作为前缀可定义为精确连打词组或短句,即常用词组或短句,键入“T”键后,根据词组或短句中每个汉字的结构,确定构字部件的位置,在键盘相应位置输入分区,按笔顺键入汉字每个位置第一个构字部件的第一笔,即可打出词组或短句;功能键“E”键定义为生僻字键,当有生僻字或者复杂字的时候可以通过“E”键来表示,则打出的结果即只显示生僻字;功能键“R”键定义为帮助键,当用户不知道某个字怎么拆分的时候可通过“R”键用拼音打出,选择后可查看该字的部件构成、解释以及笔画笔顺和字码。
所述的步骤f按照候选汉字的笔画数升序排列,或者候选汉字构成词语的频率降序排列。
所述的用户可自行定义键盘按键与部件输入区以及笔画的映射关系,例如,可以定义H为右边部件的点等。
(一)根据汉字结构,确定构字部件的位置:
上下结构汉字的构字部件的位置有上、下两个:如“李”上部部件“木”,下部部件“子”。
上中下结构汉字的构字部件的位置有上、中、下三个:如“宴”上部部件“宀”,中部部件“日”,下部部件“女”。
左右结构汉字的构字部件的位置有左、右两个:如“调”左部部件“讠”,右部部件“冂、土、口”。
左中右结构汉字的构字部件的位置有左、中、右三个:如“徽”左部部件“ㄔ”,中部部件“山、一、糸”,右部部件为“攵”。
包围结构汉字分为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
半包围结构汉字的构字部件的位置有内、外两个:如“魁”,内部部件为“斗”,外部部件为“鬼”;
全包围结构汉字的构字部件的位置有内、外两个:如“国”,内部部件为“玉”,外部部件为“口”;
镶嵌结构汉字的构字部件的位置有内、外两个:如“坐”,内部部件为“人”,外部部件为“土”;
独体结构的字:是基础部件。
依据结构我们把部件构字时分为:上、下、左、右、中、内、外七个位置,每个字都由这七个位置上的一个或多个构字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又由横竖撇点折这五个基础笔画组成。
(二)汉字基础构字部件的定义及编码:
根据《GF0014-2009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我们把部件编码,按照汉字的笔画、笔顺为书写规范,即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先外后内的顺序把这些位置上的部件的编码组合,可得到每个汉字的唯一标识码。利用这种编码,我们可以在输入法中打出每个汉字,独体结构的汉字在上、下、左、右、中、内、外任一区域均可打出。具体规则可抽象为:
1、将笔画“横、竖、撇、点、折”编码为“1、2、3、4、5”;
2、将《GF0014-2009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中定义的基础部件按照笔顺笔画进行编码,即每个部件为该部件笔画数为长度的由“1、2、3、4、5”组成的一组数字,定义为部件码;
3、将汉字构字部件构字时的位置“上、下、左、右、中、内、
外”编码为“1、2、3、4、5、6、7”,定义为位置码。再将每个汉字按照“位置码”加该位置上的“部件码”组合进行再次编码;
例如“李”字,由“木”和“子”两个基础部件按照上下结构组成,“木”的部件码为“1234”横竖撇点,“子”的部件码为“521”折竖横,则“李”字的最终编码为位置码“1”“上部”加“木”的部件码“1234”,和位置码“2”“下部”加“子”的部件码“521”共同组成,即“112342521”。
特别的,在计算机算法领域里,部件码和位置码会进一步抽象成更简化的二进制编码,以保证所有汉字可以在可控的编码长度中表示。
(三)汉字部件的笔画在键盘上的映射:
有了这些组字部件和汉字编码,需要在键盘上定义输入法规则。按照汉字部件构字时的七个位置,自然的映射到键盘的位置。以常用的104标准通用英文键盘为例,共有26个字母可用输入。按照每个位置的部件的笔画,可为每个位置定义五个输入键,即代表横竖撇点折。
考虑到用户体验,自然的选最上面一排的右边五个字母键作为上部部件的输入键,即“YUIOP”,中间一行的左边五个字母键“ASDFG”为左部部件的输入键,中间一行的后边四个字母以及下部的N作为右部部件的输入键,即“HJKLN”,以最下面一行的“ZXCVB”五个字母键作为下部部件的输入键。另外中部部件可用M键作为前缀,以左部部件输入键作为输入键。内部部件和外部部件可用Q键作为前缀,以左部部件输入键作为外部部件输入键,以右部部件输入键作为内部部部件输入键,进行输入。
另外QWERTM可作为特殊功能键用于前缀、简化、连打输入。
以下表格更清楚的定义了每个键的功能
(四)基于以上规则的汉字输入:
输入单个汉字时,可以根据汉字构字部件的位置在相应键盘输入分区输入汉字部件的全笔画;也可简化输入单个汉字,可以在相应键盘输入分区按笔顺键入汉字部件的部分笔画;独体字可在任一键盘输入分区按笔顺打出。
例如:输入左右结构的汉字“优”:在键盘左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撇、竖,即DS,在键盘右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横、撇、折、点,即HKNL;也可简化打出“优”,在左边部件输入分区键入撇,即D,右边部件输入分区键入横、撇,即HK,或在左边部件输入分区键入撇、竖,即DS,右边部件输入分区键入横,即H。
输入内容 结构 输入码及解释
独体 YU/ZX/AS/HJ/MAS/QAS/QHJ“横、竖”
左右 GDN“左部折、撇,右部折”或GDNJ“右部多一笔更精确”
左中右 AAMFAH“左部横、横,中部点、横,右部横”
上下 YX“上部横,下部竖”
上中下 YMSX“上部横,中部竖,下部竖”
半包围 QFSN“外部点、竖,内部折”
全包围 QSGH“外部竖、折,内部横”
镶嵌 QDAJ“外部撇、横,内部竖”
(五)基于以上规则的汉字码长优化:
汉字本身包括结构、部件、部件构字时的位置、笔画以及笔顺。本发明利用这几个汉字本身的规律可以很容易的区分不同的字,因此本输入法在基于上表的定义基础上,可优化为只打每个汉字的第一笔,或者汉字各个位置第一个部件的第一笔,即可轻松的定位想打的字。
功能键“W”作为前缀可定义为简化连打词组或短句,即常用词组或短句;
键入“W”键后,按照词组或短句中的每个汉字的结构确定汉字第一笔的位置,在键盘相应位置输入分区键入每个汉字的第一笔,即可打出词组或短句,比如键入“花好月圆”:
(1)键入“W”键;
(2)在键盘上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花”的第一笔横,即:“Y”;
(3)在键盘左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好”的第一笔折,即:“G”;
(4)在键盘右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月”的第一笔撇,即“K”;
(5)在键盘外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圆”的第一笔竖,即“QS”,就可打出“花好月圆”;
功能键“T”作为前缀可定义为精确连打词组或短句,即常用词组或短句;
键入“T”键后,按照词组或短句中的每个汉字的结构,确定汉字构字部件的位置,在键盘相应位置输入分区,键入汉字各个位置第一个部件的第一笔,即可打出词组或短句,比如键入“花好月圆”:
(1)键入“T”键;
(2)在键盘上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花”上部第一个部件“艹”的第一笔横,即:“Y”;在键盘下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花”下部第一个部件“亻”的第一笔撇,即:“C”;
(3)在键盘左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好”左部第一个部件“女”的第一笔折,即:“G”;在键盘右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好”右部第一个部件“子”的第一笔折,即:“N”;
(4)在键盘左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月”的部件“月”的第一笔撇,即“D”;
(5)键入“Q”键,在键盘外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圆”外部第一个部件
“囗”的第一笔竖,即“S”;在键盘内部部件输入分区,键入“圆”内部第一个部件“口”的第一笔竖,即“J”,即可打出成语“花好月圆”;
功能键“E”键定义为生僻字键,当有生僻字或者复杂字的时候可以通过“E”键来表示,则打出的结果即只显示生僻字;
功能键“R”键定义为帮助键,当用户不知道某个字怎么拆分的时候可通过“R”键用拼音打出,选择后可查看该字的部件构成、解释以及笔画笔顺和字码。
更多的,每个按键分别映射到汉字字形的不同区域,所以每个按键可单独代表以此位置上此笔画开头的最常用字。
综上,以下表格给了一些例子:
注:此表中每个字的输入码可为多个,这里仅列举其中几个,如有如汉字学习之需要,则可按照全码输入。
(六)键盘匹配及键盘自定义按键:
基于本发明所述的汉字字形拆解规则,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对部件的输入区以及笔画的输入键进行配置,以此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要以及对汉字字形输入法的用户体验进行更科学的研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该输入法主要适用在104/107标准通用键盘以及其他特殊键盘,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索引规则建立构字部件对汉字的索引;将索引构字部件按照一定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b).根据汉字的结构,将构字部件按照构字时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组;
(c).将构字部件的笔画对应映射分布到相应键盘分区上;
(d).键盘按键对应构字部件构成汉字时所处的位置进行分区;
(e).键盘特殊功能区的设置;
(f).将构字部件检索得到的候选字按照一定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g).将选择的候选字发送到相应的文本接收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的索引规则包括:对于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镶嵌结构的汉字,构成该汉字的任一构字部件都可以作为该汉字的索引;独体字是基础部件,直接作为索引;索引中的构字部件按照笔画数升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根据汉字的结构,将构字部件构字时的位置分组为:上部部件、下部部件、左部部件、右部部件、中间部件、内部部件、外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将汉字构字部件的笔画归纳为横竖撇点折,识别码为部件的笔画:横竖撇点折,即:一|丿丶乛,将横竖撇点折分布到各输入分区的五个键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将键盘26个英文字母按键分为五个大区,其中四个作为上、下、左、右区域部件的笔画输入分区,剩下一个作为特殊功能区;所有区域的对应键位分别为:
YUIOP 上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ZXCVB 下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ASDFG 左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HJKLN 右部部件的横竖撇点折
QWERTM对应特殊结构以及前缀、简化、连打的特殊功能键,中部部件可用M键作为前缀,以左部部件输入键作为输入键,即:MASDFG,内部部件和外部部件可用Q键作为前缀,以左部部件输入键作为外部部件输入键,即:QASDFG,以右部部件输入键作为内部部件输入键进行输入,即QHJKL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特殊功能区键位的安排:QWERTM对应特殊结构以及前缀、简化、连打的特殊功能键,功能键“M”键为中部部件前缀键,功能键“Q”键为内部部件、外部部件的前缀键,功能键“W”键作为前缀可定义为简化连打词组或短句,即常用词组或短句,键入“W”键后,根据词组或短句中每个汉字的结构,确定汉字第一笔的位置,在键盘相应位置输入分区,键入每个汉字的第一笔,即可打出词组或短句;功能键“T”键作为前缀可定义为精确连打词组或短句,即常用词组或短句,键入“T”键后,根据词组或短句中每个汉字的结构,确定构字部件的位置,在键盘相应位置输入分区,按笔顺键入汉字每个位置第一个构字部件的第一笔,即可打出词组或短句;功能键“E”键定义为生僻字键,当有生僻字或者复杂字的时候可以通过 “E” 键来表示,则打出的结果即只显示生僻字;功能键“R”键定义为帮助键,当用户不知道某个字怎么拆分的时候可通过“R”键用拼音打出,选择后可查看该字的部件构成、解释以及笔画笔顺和字码。
CN201910376074.8A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 Pending CN1104422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6074.8A CN110442246A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6074.8A CN110442246A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2246A true CN110442246A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29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6074.8A Pending CN110442246A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224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0672A (zh) * 2004-03-18 2005-09-21 唐瑞金 汉字笔画部件编码输入法及键盘
CN101930292A (zh) * 2009-06-18 2010-12-29 徐州捷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汉字的形音数的综合编码方法和应用
CN103197768A (zh) * 2013-04-10 2013-07-10 梁秀霞 一种形意文字输入法及输入键盘
CN104123011A (zh) * 2009-06-18 2014-10-29 徐州捷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汉字和汉语拼音的编码输入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0672A (zh) * 2004-03-18 2005-09-21 唐瑞金 汉字笔画部件编码输入法及键盘
CN101930292A (zh) * 2009-06-18 2010-12-29 徐州捷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汉字的形音数的综合编码方法和应用
CN104123011A (zh) * 2009-06-18 2014-10-29 徐州捷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汉字和汉语拼音的编码输入方法和应用
CN103197768A (zh) * 2013-04-10 2013-07-10 梁秀霞 一种形意文字输入法及输入键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兰等: "汉字输入法研究探索――零记忆双笔画汉字编码输入法", 《电脑知识与技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127510A (ja) テンキー・キーボードのための多言語入力方法エディタ
CN1342276A (zh) 键盘输入设备、方法和系统
CN103616960A (zh) 六元音字母双拼输入法
CN103257720B (zh) 一种汉字输入法
CN102750000A (zh) 双拼王输入法
CN101794176A (zh) 基于汉语拼音方案的计算机中文输入法及键盘
CN110442246A (zh) 一种汉字部件输入法
CN106201007A (zh) 集拼音和字形编码多种方式于一体的汉字输入系统
TW201314498A (zh) 嵌合字根式中文輸入法
CN106325540B (zh) 一种滇东北次方言苗文的简笔输入法及其应用
CN102023717A (zh) 三五首次音码及其键盘
CN1196057C (zh) 一码二形数字编码汉字输入方法
CN1032939C (zh) 汉字阴阳双极声形码输入系统
CN105892704B (zh) 首笔音素字母注音输入法
CN102109955B (zh) 数字触摸屏汉字盘生成汉字输入法
CN100389375C (zh) 一种数字码输入法
CN107256092A (zh) 汉字数字形码快速输入法
CN102141844B (zh) 带声、韵、调读音的汉字内码输入法
CN113253853B (zh) 一种计算机和手机的汉字输入方法
CN1022350C (zh) 汉字字母编码输入法
CN101162410A (zh) 计算机音形汉字输入方法
CN100561410C (zh) 一种多路输入中文键盘
CN1328649C (zh) 汉字“三形联想”形码输入法
CN1125393C (zh) 利用计算机键盘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CN1115618C (zh) 汉字阴阳双极形码输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