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3465A -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3465A
CN110433465A CN201910865860.4A CN201910865860A CN110433465A CN 110433465 A CN110433465 A CN 110433465A CN 201910865860 A CN201910865860 A CN 201910865860A CN 110433465 A CN110433465 A CN 110433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force
reel
room
drawstring
unidire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58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ongbo Zhigu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晓旭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晓旭 filed Critical 王晓旭
Priority to CN2019108658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33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33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3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35/00Swimming framework with driving mechanisms operated by the swimmer or by a motor
    • A63B35/08Swimming framework with driving mechanisms operated by the swimmer or by a motor with propeller propulsion
    • A63B35/10Swimming framework with driving mechanisms operated by the swimmer or by a motor with propeller propulsion operated by the swimm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44/00Sports without balls
    • A63B2244/20Swimm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有主动力室、转向齿轮室和连接臂,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通过连接臂对称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两端;动力接收转换系统,所述动力接收转换系统设于所述主动力室内;助力推进系统;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横设于所述连接臂内,并沟通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和转向齿轮室之间,所述主传动轴一端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所述主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副传动轴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传动连接;动力驱动系统,所述动力驱动系统自所述主壳体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内,并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装置绑束系统,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于所述主壳体侧端。

Description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助推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是水下摄影、水下探测、水下救援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潜水做为一种娱乐项目,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喜爱。为了提高在水下的前进速度,节省潜水者自身的体力,使潜水者能在水下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人们发明了潜水助推装置。现有的潜水助推装置种类很多,但这些装置主要是依靠电池带动电机提供动力。做为一种水下活动的人体辅助装置,要求辅助推进装置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控性,体积和质量不能过大,因此,对电动潜水助推装置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1、电动机的体积和质量不能过大,这使它的动力受到了限制,不能使用大功率的电机。2、电池组不能太大,这使它的电能储备受到了限制,装置的续航能力不强。同时,因为采用电能提供动力,对整套装置的防水密封性和耐压性要求非常高。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电动潜水助推装置的动力及续航能力,保证它的安全性,人们会选用优质的电机及电池组,选用优质的防水密封材料,这使整套装置的造价偏高。但是,高昂的价格并不能从根本上弥补电动潜水助推装置在动力及续航方面所受到的局限。同时,采用电机和储电池提供动力,对节能和环境保护也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不依靠电机及电池提供动力,避免在动力及续航能力上所受到的局限;二是降低装置所需要的防水性能及耐压性能的要求,使装置的使用安全不在受到防水性及耐压性的困扰;三是减小装置的重量,使装置具有更好的可操控性,并能与人体达到更好的结合;四是要注重节能和环保。以上几个问题的统一解决,将使装置更适于应用,易于推广,其包括: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有主动力室、转向齿轮室和连接臂,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通过连接臂对称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两端;
动力接收转换系统,所述动力接收转换系统设于所述主动力室内;
助力推进系统,所述助力推进系统包括副传动轴、螺旋桨,所述副传动轴连接于所述转向齿轮室内,所述螺旋桨连接于所述副传动轴一端,所述副传动轴靠近螺旋桨端贯穿所述转向齿轮室下端设置;
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横设于主动力室内,且其两端分别自所述连接臂内贯穿连接于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内,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于主传动轴上;所述主传动轴两端与所述副传动轴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传动连接;
动力驱动系统,所述动力驱动系统自所述主壳体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内,并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传动;
装置绑束系统,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于所述主壳体侧端,用于绑束人体。
优选的,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包括:导向滑轮、卷筒连接绳、轴、第一单向卷筒、第二单向卷筒,所述导向滑轮、卷筒连接绳、轴、第一单向卷筒、第二单向卷筒均设置于所述主动力室内,所述第一单向卷筒和第二单向卷筒以所述主动力室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同轴设置于主传动轴上,所述导向滑轮通过轴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内,所述卷筒连接绳搭设于所述导向滑轮上,且所述卷筒连接绳一端卷设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靠近主动力室侧壁端,所述卷筒连接绳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靠近主动力室侧壁端,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远离主动力室侧壁端以及所述第二单向卷筒远离主动力室侧壁端。
优选的,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包括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拉绳一端自所述主壳体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内,并卷设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远离主动力室侧壁端,所述第一拉绳另一端连接有拉环,所述第二拉绳一端自所述主壳体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内,并卷设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远离主动力室侧壁端,所述第二拉绳另一端连接有拉环,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以所述主动力室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主动力室下端连接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导向滚轴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卷筒和第二单向卷筒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U型槽,所述卷筒连接绳两端分别连接于相互远离的所述第一单向卷筒U型槽内和所述第二单向卷筒U型槽内,所述第一拉绳远离拉环端以及所述第二拉绳远离拉环端分别连接于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单向卷筒U型槽内和所述第二单向卷筒的U型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绳靠近拉环端以及所述第二拉绳靠近拉环端均连接有辅助浮体。
优选的,所述螺旋桨外罩设有螺旋桨保护壳,所述螺旋桨保护壳连接于所述连接臂外表面靠近转向齿轮室端。
优选的,所述装置绑束系统靠近主壳体端连接有前辅助浮体,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远离主壳体端连接有后辅助浮体,所述装置绑束系统包括肩带和腰带。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内还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靠近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置。
优选的,所述主传动轴靠近主动力室侧壁端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包括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连接于所述主传动轴两端,所述第二伞形齿轮连接于副传动轴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俯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前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导向滑轮布置的前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绑束系统与辅助浮体的前视布置图。
图中:1.主壳体;2.主传动轴;3.第一单向卷筒;4.第二单向卷筒;5.轴承;6.导向滑轮;7.卷筒连接绳;8.轴;9.第一拉绳;10.第二拉绳;11.导向滚轴组;12.第一伞形齿轮;13.第二伞形齿轮;14.副传动轴;15.螺旋桨;16.拉环;17.辅助浮体;18.肩带;19.腰带;20.前辅助浮体;21.后辅助浮体;22.主动力室;23.转向齿轮室;24.连接臂;25.螺旋桨保护壳;26.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包括:
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内设有主动力室22、转向齿轮室23和连接臂24,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23通过连接臂24对称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两端;
动力接收转换系统,所述动力接收转换系统设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
助力推进系统,所述助力推进系统包括副传动轴14、螺旋桨15,所述副传动轴14连接于所述转向齿轮室23内,所述螺旋桨15连接于所述副传动轴14一端,所述副传动轴14靠近螺旋桨15端贯穿所述转向齿轮室23下端设置;
主传动轴2,所述主传动轴2横设于主动力室22内,且其两端分别自所述连接臂24内贯穿连接于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23内,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于主传动轴2上;所述主传动轴2两端与所述副传动轴14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传动连接;
动力驱动系统,所述动力驱动系统自所述主壳体1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并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传动;
装置绑束系统,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于所述主壳体1侧端,用于绑束人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利用装置绑束系统将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绑束于人体上,人力驱动动力驱动系统,并依次带动动力接收转化系统、主传动轴2以及助力推进系统转动,螺旋桨15转动进而在水里产生推力,相较于电动潜水助推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具有如下优点:一是不依靠电机及电池提供动力,避免在动力及续航能力上所受到的局限;二是降低装置所需要的防水性能及耐压性能的要求,使装置的使用安全不在受到防水性及耐压性的困扰;三是减小装置的重量,使装置具有更好的可操控性,并能与人体达到更好的结合;四是要注重节能和环保,该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更适于应用,易于推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包括:导向滑轮6、卷筒连接绳7、轴8、第一单向卷筒3、第二单向卷筒4,所述导向滑轮6、卷筒连接绳7、轴8、第一单向卷筒3、第二单向卷筒4均设置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和第二单向卷筒4以所述主动力室22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同轴设置于主传动轴2上,所述导向滑轮6通过轴8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所述卷筒连接绳7搭设于所述导向滑轮6上,且所述卷筒连接绳7一端卷设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靠近主动力室22侧壁端,所述卷筒连接绳7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靠近主动力室22侧壁端,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远离主动力室22侧壁端以及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远离主动力室22侧壁端。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包括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所述第一拉绳9一端自所述主壳体1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并卷设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远离主动力室22侧壁端,所述第一拉绳9另一端连接有拉环16,所述第二拉绳10一端自所述主壳体1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并卷设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远离主动力室22侧壁端,所述第二拉绳10另一端连接有拉环16,所述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以所述主动力室22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主动力室22下端连接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的导向滚轴组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和第二单向卷筒4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U型槽,所述卷筒连接绳7两端分别连接于相互远离的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U型槽内和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U型槽内,所述第一拉绳9远离拉环16端以及所述第二拉绳10远离拉环16端分别连接于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U型槽内和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的U型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绳9靠近拉环16端以及所述第二拉绳10靠近拉环16端均连接有辅助浮体17,辅助浮体17的作用是使人体能够浮在水面上,在做潜水运动时可以拆除。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所述连接臂24内设有轴孔,主传动轴2通过轴孔横向布置在主动力室22及两侧的一对转向齿轮室23之间,第一单向卷筒3和第二单向卷筒4布置在主动力室22内,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和第二单向卷筒4均通过单向轴承同轴安装在所述主传动轴2上,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和第二单向卷筒4分布在所述主动力室22左右中心线两侧且单向转动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和第二单向卷筒4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U型槽,所述卷筒连接绳7一端固定并缠绕于设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上且靠近主动力室22侧壁的U型槽内,所述卷筒连接绳7另一端向前经过导向滑轮6的前侧,由导向滑轮6导向后向后固定并缠绕于设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上且靠近主动力室22的U型槽内,所述卷筒连接绳7两端分别在第一单向卷筒3和第二单向卷筒4上的缠绕方向相同,导向滑轮6通过轴8安装在主动力室22的前侧,导向滑轮6的轮槽中心旋转平面与第一单向卷筒3和第二单向卷筒4导出的卷筒连接绳7的中心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所述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的一端分别通过主动力室22下端出口贯穿伸向所述主壳体1的外部,并分别与一对拉环16连接,所述主动力室22下端靠近出口处连接有导向滚轴11,导向滚轴11由不少于两个的滚轴组成,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预设于主壳体1内的轴孔中,所述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由滚轴之间通过,从而避免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分别与主动力室22下端出口产生摩擦而减少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拉绳9远离拉环16端连接于设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上且远离主动力室22的U型槽内,所述第二拉绳10远离拉环16端连接于设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上且远离主动力室22的U型槽内,所述第一拉绳9远离拉环16端和所述第二拉绳9远离拉环16端在U型槽内缠绕方向相同,当第一拉绳9向第一单向卷筒3上卷起时,第一单向卷筒3在主传动轴2上形成空转,不带动主传动轴2旋转,同理,当第二拉绳10向第二单向卷筒3上卷起时,第二单向卷筒4在主传动轴2上形成空转,不带动第二主传动轴2旋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使用时,通过装置绑束系统固定在人体的腰腹部,人体的双脚向后往复蹬踏拉环16从而交替式带动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运动,当第一拉绳9向后拉伸时,带动与之相连的第一单向卷筒3转动,第一单向卷筒3带动主传动轴2转动,主传动轴2两端通过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及副传动轴14带动螺旋桨15转动并产生向后的推力;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转动并带动主传动轴2转动时,与此第一单向卷筒3固定连接的卷筒连接绳7同时在第一单向卷筒3上收起,并通过导向滑轮6带动与卷筒连接绳7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单向卷筒4旋转,此时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与第二单向卷筒4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单向卷筒4与主传动轴2之间形成空转,在第二单向卷筒4空转时,将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固定连接的拉绳10卷收在第二单向卷筒4上,当第一拉绳9结束向后拉伸运动并转为第二拉绳10向后拉伸时,同理,则带动第二单向卷筒4及主传动轴2转动,从而带动螺旋桨15继续转动产生向后的推力,同时通过卷筒连接绳7带动第一单向卷筒3空转,并将第一拉绳9卷收在第一单向卷筒3上。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拉绳9在第一单向卷筒3上为放空状态时,所述卷筒连接绳7靠近第一单向卷筒3端为卷满状态,同时,所述卷筒连接绳7靠近第二单向卷筒4端为放空装态,与第二单向卷筒4连接的第二拉绳10为卷满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此套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的设计以人力为动力,不需要储电池及发电机提供动力,结构简单,质量轻,可操控性强,不受装置续航能力的局限。
2、此套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采用的为简单的机械结构,降低了对装置防水性能及耐压性能的要求标准。
3、此套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采用人力为动力,不耗费能源,有利于节能环保。
4、此套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造价低,有利于推广。
5、此套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与救生衣配合使用,有利于海难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桨15外罩设有螺旋桨保护壳25,所述螺旋桨保护壳25连接于所述连接臂24外表面靠近转向齿轮室23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螺旋桨保护壳25起保护作用,螺旋桨保护壳25为一对圆筒形壳体,前后通透,中心线与螺旋桨15及副传动轴14中心线重合,螺旋桨保护壳25的内径大于螺旋桨的直径,分别固定在两侧的一对连接臂24上,且所述螺旋桨保护壳25内侧与转向齿轮室23外侧有连杆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绑束系统靠近主壳体1端连接有前辅助浮体20,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远离主壳体1端连接有后辅助浮体21,所述装置绑束系统包括肩带18和腰带19。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装置绑束系统由肩带18及腰带19组成,肩带18一端固定连接在主壳体1前上部,一端与腰带19连接,腰带19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臂24的上部,肩带18与腰带19的作用是将装置固定在人体的腰腹部并能承受向后部的拉力,前辅助浮体20与后辅助浮体21分别固定在肩带18的前侧与后侧,前辅助浮体20与后辅助浮体21的作用是增大浮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1内还设有空腔26,所述空腔26靠近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减轻装置的整体配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传动轴2靠近主动力室22侧壁端套设有轴承5,所述轴承5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侧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主壳体1由主动力室22、转向齿轮室23及连接臂24组成,一对转向齿轮室23分布在主动力室22两侧并通过一对连接臂24分别与主动力室22两侧相连接,且由轴孔相联通,主传动轴2通过轴承5固定连接于轴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包括第一伞形齿轮12和第二伞形齿轮13,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2连接于所述主传动轴2两端,所述第二伞形齿轮13连接于副传动轴14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主传动轴2的两端分别探入两侧的转向齿轮室,一对伞形齿轮12分别固定安装在主传动轴2的两端并分别与其啮合的伞形齿轮13配合连接,一对伞形齿轮13分别安装在一对副传动轴14上,副传动轴14在前后方向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转向齿轮室23内,一端向后探出转向齿轮室23,一对螺旋桨15分别固定安装在一对副传动轴14由转向齿轮室23向后探出的端头上,副传动轴14带动螺旋桨15转动,螺旋桨15转动产生的推力向后。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内设有主动力室(22)、转向齿轮室(23)和连接臂(24),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23)通过连接臂(24)对称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两端;
动力接收转换系统,所述动力接收转换系统设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
助力推进系统,所述助力推进系统包括副传动轴(14)、螺旋桨(15),所述副传动轴(14)连接于所述转向齿轮室(23)内,所述螺旋桨(15)连接于所述副传动轴(14)一端,所述副传动轴(14)靠近螺旋桨(15)端贯穿所述转向齿轮室(23)下端设置;
主传动轴(2),所述主传动轴(2)横设于主动力室(22)内,且其两端分别自所述连接臂(24)内贯穿连接于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23)内,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于主传动轴(2)上;所述主传动轴(2)两端与所述副传动轴(14)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传动连接;
动力驱动系统,所述动力驱动系统自所述主壳体(1)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并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传动;
装置绑束系统,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于所述主壳体(1)侧端,用于绑束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包括:导向滑轮(6)、卷筒连接绳(7)、轴(8)、第一单向卷筒(3)、第二单向卷筒(4),所述导向滑轮(6)、卷筒连接绳(7)、轴(8)、第一单向卷筒(3)、第二单向卷筒(4)均设置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和第二单向卷筒(4)以所述主动力室(22)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同轴设置于主传动轴(2)上,所述导向滑轮(6)通过轴(8)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所述卷筒连接绳(7)搭设于所述导向滑轮(6)上,且所述卷筒连接绳(7)一端卷设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靠近主动力室(22)侧壁端,所述卷筒连接绳(7)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靠近主动力室(22)侧壁端,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远离主动力室(22)侧壁端以及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远离主动力室(22)侧壁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包括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所述第一拉绳(9)一端自所述主壳体(1)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并卷设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远离主动力室(22)侧壁端,所述第一拉绳(9)另一端连接有拉环(16),所述第二拉绳(10)一端自所述主壳体(1)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并卷设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远离主动力室(22)侧壁端,所述第二拉绳(10)另一端连接有拉环(16),所述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以所述主动力室(22)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主动力室(22)下端连接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的导向滚轴组(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和第二单向卷筒(4)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U型槽,所述卷筒连接绳(7)两端分别连接于相互远离的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U型槽内和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U型槽内,所述第一拉绳(9)远离拉环(16)端以及所述第二拉绳(10)远离拉环(16)端分别连接于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U型槽内和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的U型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绳(9)靠近拉环(16)端以及所述第二拉绳(10)靠近拉环(16)端均连接有辅助浮体(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15)外罩设有螺旋桨保护壳(25),所述螺旋桨保护壳(25)连接于所述连接臂(24)外表面靠近转向齿轮室(23)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绑束系统靠近主壳体(1)端连接有前辅助浮体(20),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远离主壳体(1)端连接有后辅助浮体(21),所述装置绑束系统包括肩带(18)和腰带(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内还设有空腔(26),所述空腔(26)靠近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轴(2)靠近主动力室(22)侧壁端套设有轴承(5),所述轴承(5)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包括第一伞形齿轮(12)和第二伞形齿轮(13),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2)连接于所述主传动轴(2)两端,所述第二伞形齿轮(13)连接于副传动轴(14)上。
CN201910865860.4A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Pending CN110433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5860.4A CN110433465A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5860.4A CN110433465A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3465A true CN110433465A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0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5860.4A Pending CN110433465A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34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0234A (zh) * 2020-04-21 2020-06-26 诸暨市勇远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潜水员潜到深水处的潜水动力背包
CN112620955A (zh) * 2020-12-21 2021-04-09 深圳市大德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防爆片激光精雕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59117A (ja) * 2003-06-05 2004-12-24 Hiroshi Nojima 足動遊泳具
CN103656991A (zh) * 2013-11-18 2014-03-26 厦门奥力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登山机
WO2017157889A1 (de) * 2016-03-18 2017-09-21 Maraneo Gmbh Vortriebsvorrichtung für taucher und schwimmer
CN108786029A (zh) * 2014-06-30 2018-11-13 尚谷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手动游泳推进器
KR102005048B1 (ko) * 2019-04-12 2019-07-29 문세진 수중에서 활용되는 개인용 추진 장치
CN210992863U (zh) * 2019-09-09 2020-07-14 王晓旭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59117A (ja) * 2003-06-05 2004-12-24 Hiroshi Nojima 足動遊泳具
CN103656991A (zh) * 2013-11-18 2014-03-26 厦门奥力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登山机
CN108786029A (zh) * 2014-06-30 2018-11-13 尚谷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手动游泳推进器
WO2017157889A1 (de) * 2016-03-18 2017-09-21 Maraneo Gmbh Vortriebsvorrichtung für taucher und schwimmer
KR102005048B1 (ko) * 2019-04-12 2019-07-29 문세진 수중에서 활용되는 개인용 추진 장치
CN210992863U (zh) * 2019-09-09 2020-07-14 王晓旭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0234A (zh) * 2020-04-21 2020-06-26 诸暨市勇远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潜水员潜到深水处的潜水动力背包
CN112620955A (zh) * 2020-12-21 2021-04-09 深圳市大德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防爆片激光精雕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3934B (zh) 一种离岸式水利发电设备
CN107487425A (zh) 一种无线遥控的小型水上救生设备
CN208007250U (zh) 一种自带动力可遥控的救生圈
CN110433465A (zh)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CN208842597U (zh) 一种海上快速救援装置
CN107651143A (zh) 一种水下帆动力智能球形机器人
CN206734588U (zh) 一种潜泳器
CN110525611B (zh) 一种潜水快速上浮设备
CN207374617U (zh) 一种动力型救生圈
CN112591045B (zh) 救生舱及其使用方法
CN113135077B (zh) 一种智能两栖双体深海工程勘探潜航器
CN108216524A (zh) 一种动力救生圈
CN108860509A (zh) 一种水上救援机器人
CN108528661A (zh) 一种水上救援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201834198U (zh) 潜水推进器
CN113830271B (zh) 一种用于深水网箱网衣修补的装置
CN210992863U (zh)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CN205652310U (zh) 便携式水面快速救生器
CN206552227U (zh) 一种带救生浮力功能的装置
CN106809353B (zh) 一种带救生浮力功能的包
CN207346061U (zh) 一种无线遥控的小型水上救生设备
CN214648933U (zh) 救生舱
CN104960646B (zh) 一种可自动搜索目标并引导绳缆的海上搜救设备
CN211336387U (zh) 一种方便拿取救生设备的救生船
CN111003121A (zh) 可载物水下仿生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0

Address after: B101-1 / F, building 1, yard 303, Yile Middle Road,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Longbo Zhigu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No. 003, 7th floor, Fuyiyu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Wang Xiao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