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0228A - 一种通过移动端对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移动端对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0228A
CN110430228A CN201910523831.XA CN201910523831A CN110430228A CN 110430228 A CN110430228 A CN 110430228A CN 201910523831 A CN201910523831 A CN 201910523831A CN 110430228 A CN110430228 A CN 110430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content
server
calculating equipmen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38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超
史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IJI CHAO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IJI CHAO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IJI CHAO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IJI CHAO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38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302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30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02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移动端对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计算设备和多屏交互系统。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通过移动端来进行对计算设备上的网络应用页面进行缩放、滑动等指令,这样既减少了使用环节,又不再需要提前安装任何软件来进行演示,避免用户需要往返分别进行操作来实现投屏、同屏内容的展示,大大提升了用户的观赏效果以及提升了操作的简便性,使用户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本方法进行移动端上的内容通过云端服务器在计算设备上进行投屏、同屏演示。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移动端对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移动端对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计算设备和多屏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将手机上的文档、ppt、图片、音视频资源等进行展示,人们开始频繁使用投屏、同屏功能等。在现如今市场上,大部分投屏、同屏产品在使用上还有着诸多不便,例如手机上的内容在计算设备的浏览器上没有办法去进一步的显示如滑动、缩放等功能,只能显示固定内容。这就使得人们在进行手机上内容展示时,还需要去进行计算设备的操作,以便于对部分内容进行针对性展示。
除此之外,如果想要实现移动端对计算设备浏览器界面进行缩放、滑动等操作,则需要分别在移动端和计算设备上安装客户端,并在客户端上运行相关软件,才能实现该操作。这样不仅操作复杂,同时也不适于在突发情况下使用。
如何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端来控制投屏、同屏在计算设备的浏览器上的内容进行缩放和滑动等,便成为了提升用户使用感受及便捷性的问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通过移动端对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技术设备和多屏交互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计算设备上运行有网络应用,并且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服务器运行有云端应用,并且同时通过网络与至少一个移动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在所述移动端、所述服务器、所述计算设备三者间分别建立数据通信联系;
步骤S2,所述移动端将要展示的内容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并进行预处理,之后所述计算设备上的所述网络应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并进行展示,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所展示的内容与所述移动端一致;
步骤S3,所述移动端向所述计算设备发出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所述计算设备上的所述网络应用对展示的内容执行该动作指令。
优选地,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步骤S11:所述移动端发出信号,向所述服务器申请建立通信,所服务器接收信号后进行反馈,建立起移动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数据通信联系;
步骤S12:所述移动端向所述计算设备发出信号,所述计算设备在接收到信号后,向移动端进行反馈,使得移动端与计算设备之间建立起数据通信联系;
步骤S13:通过无线网络建立起所述服务器和所述计算设备之间的联系,以使得所述计算设备能够从所述服务器获得要展示的内容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服务器的所述云端应用能够对要展示的内容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解码和/或压缩。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后的内容数据存储在所述服务器上。
优选地,所述计算设备的网络应用包括多级frame层;
优选地,所述网络应用最顶层frame收到该动作指令后,通过基于浏览器可跨域传递信息的技术将封装后的该动作指令传递给要执行的frame层。
优选地,所述网络应用在要执行动作指令的frame层设置了提前嵌入的脚本,该脚本接收到动作指令后,能够依据所述动作指令内容,执行页面的动作。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网络应用,并通过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网络应用生成的展示内容,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所展示的内容与所述移动端一致;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通过网络与运行有云端应用的服务器通信,以及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并进行展示;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于与至少一个移动端通信,以及从所述移动端接收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来自移动端的动作指令时,根据所述动作指令的内容,更新所述网络应用生成的展示内容。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屏交互系统,包括计算设备、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移动端,其中,所述计算设备、服务器和移动端之间分别建立数据通信连接;所述计算设备上运行有网络应用,并显示所述网络应用生成的展示内容,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所展示的内容与所述移动端一致;
所述移动端用于将要展示的内容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并进行预处理;以及,将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发送到所述计算设备;
所述计算设备上的所述网络应用能够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并进行展示;以及接收所述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并且对展示的内容执行该动作指令。
优选地,所述移动端包括触摸式输入装置;所述动作指令包括缩放和/或滑动的指令。
通过使用本方法,可以通过移动端来进行对计算设备上的网络应用页面进行缩放、滑动等指令,这样既减少了使用环节,又不再需要提前安装任何软件来进行演示,避免用户需要往返分别进行操作来实现投屏、同屏内容的展示,大大提升了用户的观赏效果以及提升了操作的简便性,使用户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本方法进行移动端上的内容通过云端服务器在计算设备上进行投屏、同屏演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屏交互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计算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计算设备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屏交互系统,包括计算设备10、服务器20和至少一个移动端30,其中,所述计算设备10、服务器20和移动端30之间分别建立数据通信连接。所述计算设备10上运行有网络应用,并显示所述网络应用生成的展示内容,使得所述计算设备10所展示的内容与所述移动端30一致。
所述移动端30用于将要展示的内容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20并进行预处理;以及,将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发送到所述计算设备10。
所述计算设备10上的所述网络应用能够从所述服务器20获取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并进行展示;以及接收所述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并且对展示的内容执行该动作指令。
优选地,所述移动端30包括触摸式输入装置;所述动作指令包括缩放和/或滑动的指令。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计算设备10与所述移动端30处于同一局域网(LAN)中,这样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局域网直接建立通信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虽然图1中的实施例中使用了局域网等连接网络,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多屏交互系统的计算设备、服务器和移动端直接可以使用任何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无线网络、有线网络、蓝牙连接等。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10,包括:处理单元11、存储单元12、第一通信装置13、第二通信装置14和显示装置15。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单元12中存储的网络应用,并通过所述显示装置15显示所述网络应用生成的展示内容,使得所述计算设备10所展示的内容与所述移动端30一致。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13用于通过网络与运行有云端应用的服务器20通信,以及从所述服务器20获取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并进行展示。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14用于与至少一个移动端30通信,以及从所述移动端30接收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
所述处理单元11还用于,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14接收到来自移动端30的动作指令时,根据所述动作指令的内容,更新所述网络应用生成的展示内容。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10的控制方法,所述计算设备10上运行有网络应用,并且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服务器运行有云端应用,并且同时通过网络与至少一个移动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在所述移动端、所述服务器、所述计算设备三者间分别建立数据通信联系;
步骤S2,所述移动端将要展示的内容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并进行预处理,之后所述计算设备上的所述网络应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并进行展示,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所展示的内容与所述移动端一致;
步骤S3,所述移动端向所述计算设备发出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所述计算设备上的所述网络应用对展示的内容执行该动作指令。
优选地,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步骤S11:所述移动端发出信号,向所述服务器申请建立通信,所服务器接收信号后进行反馈,建立起移动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数据通信联系;
步骤S12:所述移动端向所述计算设备发出信号,所述计算设备在接收到信号后,向移动端进行反馈,使得移动端与计算设备之间建立起数据通信联系;
步骤S13:通过无线网络建立起所述服务器和所述计算设备之间的联系,以使得所述计算设备能够从所述服务器获得要展示的内容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服务器的所述云端应用能够对要展示的内容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解码和/或压缩。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后的内容数据存储在所述服务器上。
优选地,所述计算设备的网络应用包括多级frame层。
优选地,所述网络应用最顶层frame收到该动作指令后,通过基于浏览器可跨域传递信息的技术将封装后的该动作指令传递给要执行的frame层。
优选地,所述网络应用在要执行动作指令的frame层设置了提前嵌入的脚本,该脚本接收到动作指令后,能够依据所述动作指令内容,执行页面的动作。

Claims (10)

1.一种计算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计算设备上运行有网络应用,并且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服务器运行有云端应用,并且同时通过网络与至少一个移动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在所述移动端、所述服务器、所述计算设备三者间分别建立数据通信联系;
步骤S2,所述移动端将要展示的内容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并进行预处理,之后所述计算设备上的所述网络应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并进行展示,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所展示的内容与所述移动端一致;
步骤S3,所述移动端向所述计算设备发出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所述计算设备上的所述网络应用对展示的内容执行该动作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步骤S11:所述移动端发出信号,向所述服务器申请建立通信,所服务器接收信号后进行反馈,建立起移动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数据通信联系;
步骤S12:所述移动端向所述计算设备发出信号,所述计算设备在接收到信号后,向移动端进行反馈,使得移动端与计算设备之间建立起数据通信联系;
步骤S13:通过无线网络建立起所述服务器和所述计算设备之间的联系,以使得所述计算设备能够从所述服务器获得要展示的内容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服务器的所述云端应用能够对要展示的内容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解码和/或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后的内容数据存储在所述服务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的网络应用包括多级frame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应用最顶层frame收到该动作指令后,通过基于浏览器可跨域传递信息的技术将封装后的该动作指令传递给要执行的frame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应用在要执行动作指令的frame层设置了提前嵌入的脚本,该脚本接收到动作指令后,能够依据所述动作指令内容,执行页面的动作。
8.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网络应用,并通过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网络应用生成的展示内容,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所展示的内容与所述移动端一致;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通过网络与运行有云端应用的服务器通信,以及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并进行展示;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于与至少一个移动端通信,以及从所述移动端接收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来自移动端的动作指令时,根据所述动作指令的内容,更新所述网络应用生成的展示内容。
9.一种多屏交互系统,包括计算设备、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移动端,其中,所述计算设备、服务器和移动端之间分别建立数据通信连接;所述计算设备上运行有网络应用,并显示所述网络应用生成的展示内容,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所展示的内容与所述移动端一致;
所述移动端用于将要展示的内容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并进行预处理;以及,将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发送到所述计算设备;
所述计算设备上的所述网络应用能够从所述服务器获取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并进行展示;以及接收所述与展示的内容相关的动作指令,并且对展示的内容执行该动作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屏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包括触摸式输入装置;所述动作指令包括缩放和/或滑动的指令。
CN201910523831.XA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通过移动端对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 Pending CN1104302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3831.XA CN110430228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通过移动端对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3831.XA CN110430228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通过移动端对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0228A true CN110430228A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07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3831.XA Pending CN110430228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通过移动端对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02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7133A (zh) * 2022-11-30 2023-03-21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文档同屏的接收信息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3820A (zh) * 2017-12-19 2018-05-22 广州敬信药草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会议的投屏同步方法
CN108108139A (zh) * 2017-12-19 2018-06-01 广州敬信药草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会议的投屏接入方法
CN108282677A (zh) * 2018-01-24 2018-07-13 上海哇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客户端实现内容投屏的方法、投屏装置及系统
CN109445733A (zh) * 2018-10-16 2019-03-08 杭州橙鹰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跨屏展示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储存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3820A (zh) * 2017-12-19 2018-05-22 广州敬信药草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会议的投屏同步方法
CN108108139A (zh) * 2017-12-19 2018-06-01 广州敬信药草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会议的投屏接入方法
CN108282677A (zh) * 2018-01-24 2018-07-13 上海哇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客户端实现内容投屏的方法、投屏装置及系统
CN109445733A (zh) * 2018-10-16 2019-03-08 杭州橙鹰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跨屏展示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储存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NJIANJUN1981: "使用WebRTC实现远程屏幕共享", 《CSDN博客》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7133A (zh) * 2022-11-30 2023-03-21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文档同屏的接收信息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5827133B (zh) * 2022-11-30 2023-10-17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文档同屏的接收信息优化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30963A1 (en) Object dragg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2395012B (zh) 利用手机共享电视屏幕遥控电视的方法、系统及手机
CN104978156B (zh) 多屏显示方法及多屏显示处理装置
CN109618177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97774A (zh)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系统、装置、计算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3150132A (zh) 一种传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645847A (zh) 通过移动终端模拟鼠标控制智能电视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15114A (zh) Ppt远程控制方法
CN105282587A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同步可视化控制智能电视的方法
CN114584736B (zh) 基于视频会议的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介质
CN109739402B (zh) 快应用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2904799A (zh) 即时通信中图标触发流媒体数据录制的方法及客户端
CN103222247A (zh) 通信会话的处理
WO2023131133A1 (zh) 消息引用方法及其装置
CN103973542B (zh) 一种语音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75126A (zh) 一种用于媒体内容共享过程的界面适配方法
CN114281288A (zh) 投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474948B (zh) 一种网络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CN10401015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430228A (zh) 一种通过移动端对计算设备进行操作的方法
CN104461219A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1447598B (zh) 一种交互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01964850A (zh) 一种视频客服系统中数据推送的方法及视频客服系统
WO2023131290A1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208638380U (zh) 一种多屏互动系统及互动屏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