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0171A - 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0171A
CN110430171A CN201910647156.1A CN201910647156A CN110430171A CN 110430171 A CN110430171 A CN 110430171A CN 201910647156 A CN201910647156 A CN 201910647156A CN 110430171 A CN110430171 A CN 110430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end
input terminal
connect
module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71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琼亮
林玉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ongt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Longt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Longt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Longti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71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301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30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0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包括信息接收单元、设备管理中心、设备连接中心和主体权限管理系统,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设备管理中心的输入端连接,并且设备管理中心的输出端与设备连接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设备连接中心的输出端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的输入端与HTTPS服务器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该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能够保证物联网通讯协议工作时的安全性,大大的提高了物联网通讯协议的安全程度,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能,避免了物联网通讯协议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使用者造成损失,保证了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实用性强,且可以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通信对物联网来说十分关键,无论是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还是移动通信技术,甚至是LPWAN都影响着物联网的发展。通信协议是指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现有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安全程度低,不具有很好的保护性,用户的通信安全存在一点的隐患,影响了使用者的使用。
传统的物联网通讯协议,不能够保证物联网通讯协议工作时的安全性,大大的降低了物联网通讯协议的安全程度,不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能,物联网通讯协议存在的安全隐患容易对使用者造成损失,难以保证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实用性不强,整体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不可以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解决了物联网通讯协议安全程度不高且不便于使用者操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包括信息接收单元、设备管理中心、设备连接中心和主体权限管理系统,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设备管理中心的输入端连接,并且设备管理中心的输出端与设备连接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设备连接中心的输出端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的输入端与HTTPS服务器的输出端连接,并且HTTPS服务器的输出端与密钥获取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密钥获取单元的输出端与登录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并且登录单元的输出端与TCP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TCP服务器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之间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登录单元包括账号登录模块、指纹登录模块和身份认证模块,所述账号登录模块的输出端和指纹登录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身份认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身份认证模块的输出端与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协议确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TCP服务器与大数据平台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息接收单元与EMQ集群单元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EMQ集群单元的输入端与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库的输出端分别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的输入端和设备连接中心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体权限管理系统的输出端与通讯技术服务平台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讯技术服务平台的输出端与插件化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插件化模块的输出端与通讯设备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账号登录模块是通过账号密码和短信认证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登录。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通过密钥获取单元的输出端与登录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并且登录单元的输出端与TCP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TCP服务器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之间实现双向连接,登录单元包括账号登录模块、指纹登录模块和身份认证模块,账号登录模块的输出端和指纹登录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身份认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身份认证模块的输出端与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协议确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能够保证物联网通讯协议工作时的安全性,大大的提高了物联网通讯协议的安全程度,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能,避免了物联网通讯协议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使用者造成损失,保证了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实用性强。
(2)、该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通过EMQ集群单元的输入端与数据库的输出端连接,数据库的输出端分别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的输入端和设备连接中心的输入端连接,主体权限管理系统的输出端与通讯技术服务平台的输入端连接,通讯技术服务平台的输出端与插件化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插件化模块的输出端与通讯设备的输入端连接,账号登录模块是通过账号密码和短信认证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登录,整体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且可以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登录单元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中,1、信息接收单元;2、设备管理中心;3、设备连接中心;4、主体权限管理系统;5、HTTPS服务器;6、密钥获取单元;7、登录单元;71、账号登录模块;72、指纹登录模块;73、身份认证模块;74、人脸识别模块;75、协议确认模块;8、TCP服务器;9、大数据平台;10、EMQ集群单元;11、数据库;12、通讯技术服务平台;13、插件化模块;14、通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包括信息接收单元1、设备管理中心2、设备连接中心3和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信息接收单元1的输出端与设备管理中心2的输入端连接,并且设备管理中心2的输出端与设备连接中心3的输入端连接,设备连接中心3的输出端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的输入端连接,信息接收单元1的输入端与HTTPS服务器5的输出端连接,并且HTTPS服务器5的输出端与密钥获取单元6的输入端连接,密钥获取单元6的输出端与登录单元7的输入端连接,HTTPS服务器5会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收单元1,然后信息接收单元1会将信息传递给设备管理中心2,进而传递给设备连接中心3,继而传递给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且HTTPS服务器5还会将信息传递给密钥获取单元6,进而传递给登录单元7,并且登录单元7的输出端与TCP服务器8的输入端连接,在因特网协议中,TCP服务器8是位于IP层之上,应用层之下的传输层,不同主机的应用层之间经常需要可靠的、像管道一样的连接,但是IP层不提供这样的流机制,而是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换,应用层向TCP服务器8发送用于网间传输的、用8位字节表示的数据流,然后TCP服务器8把数据流分割成适当长度的报文段,通常受该计算机连接的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最大传送单元的限制,TCP服务器8与大数据平台9之间实现双向连接,信息接收单元1与EMQ集群单元10之间实现双向连接,EMQ集群单元10的输入端与数据库11的输出端连接,数据库11的输出端分别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的输入端和设备连接中心3的输入端连接,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的输出端与通讯技术服务平台12的输入端连接,TCP服务器8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之间实现双向连接,登录单元7包括账号登录模块71、指纹登录模块72和身份认证模块73,账号登录模块71的输出端和指纹登录模块72的输出端均与身份认证模块73的输入端连接,身份认证模块73的输出端与人脸识别模块74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人脸识别模块74的输出端与协议确认模块75的输入端连接,通讯技术服务平台12的输出端与插件化模块13的输入端连接,并且插件化模块13的输出端与通讯设备14的输入端连接,账号登录模块71是通过账号密码和短信认证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登录,工作人员通过账号登录模块71和指纹登录模块72进行登录,登录之后信息传递给身份认证模块73,这时身份认证模块73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确认,确认之后传递给人脸识别模块74,这时人脸识别模块74会对使用者的身份再次进行确认,通过之后传递给协议确认模块75,工作人员确认之后传递给TCP服务器8,TCP服务器8可以和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实现信息的往来,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会将信息传递给通讯技术服务平台12,然后通过插件化模块13传递给通讯设备14,在使用中,数据库11可以对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设备连接中心3和EMQ集群单元10提供信息的支持,大数据平台9可以对TCP服务器8提供信息的支持。
使用时,HTTPS服务器5会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收单元1,然后信息接收单元1会将信息传递给设备管理中心2,进而传递给设备连接中心3,继而传递给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且HTTPS服务器5还会将信息传递给密钥获取单元6,进而传递给登录单元7,工作人员通过账号登录模块71和指纹登录模块72进行登录,登录之后信息传递给身份认证模块73,这时身份认证模块73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确认,确认之后传递给人脸识别模块74,这时人脸识别模块74会对使用者的身份再次进行确认,通过之后传递给协议确认模块75,工作人员确认之后传递给TCP服务器8,TCP服务器8可以和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实现信息的往来,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会将信息传递给通讯技术服务平台12,然后通过插件化模块13传递给通讯设备14,在使用中,数据库11可以对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设备连接中心3和EMQ集群单元10提供信息的支持,大数据平台9可以对TCP服务器8提供信息的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包括信息接收单元(1)、设备管理中心(2)、设备连接中心(3)和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所述信息接收单元(1)的输出端与设备管理中心(2)的输入端连接,并且设备管理中心(2)的输出端与设备连接中心(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设备连接中心(3)的输出端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单元(1)的输入端与HTTPS服务器(5)的输出端连接,并且HTTPS服务器(5)的输出端与密钥获取单元(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密钥获取单元(6)的输出端与登录单元(7)的输入端连接,并且登录单元(7)的输出端与TCP服务器(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TCP服务器(8)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之间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登录单元(7)包括账号登录模块(71)、指纹登录模块(72)和身份认证模块(73),所述账号登录模块(71)的输出端和指纹登录模块(72)的输出端均与身份认证模块(7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身份认证模块(73)的输出端与人脸识别模块(74)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人脸识别模块(74)的输出端与协议确认模块(75)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TCP服务器(8)与大数据平台(9)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单元(1)与EMQ集群单元(10)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EMQ集群单元(10)的输入端与数据库(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库(11)的输出端分别与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的输入端和设备连接中心(3)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权限管理系统(4)的输出端与通讯技术服务平台(12)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技术服务平台(12)的输出端与插件化模块(13)的输入端连接,并且插件化模块(13)的输出端与通讯设备(14)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账号登录模块(71)是通过账号密码和短信认证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登录。
CN201910647156.1A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 Pending CN1104301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7156.1A CN110430171A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7156.1A CN110430171A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0171A true CN110430171A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1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7156.1A Pending CN110430171A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017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3106A (zh) * 2015-07-28 2015-11-04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nfc标签的考勤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5471897A (zh) * 2015-12-28 2016-04-06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设备云服务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7968745A (zh) * 2018-01-17 2018-04-27 北京慧正博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令牌双因子二维码开门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9587228A (zh) * 2018-11-23 2019-04-05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公有协议物联网平台及设备接入方法
US20190156019A1 (en) * 2017-11-22 2019-05-23 Aeris Communications, Inc. Secure authentication of device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CN109861978A (zh) * 2018-12-28 2019-06-0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物联网SaaS平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3106A (zh) * 2015-07-28 2015-11-04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nfc标签的考勤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5471897A (zh) * 2015-12-28 2016-04-06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设备云服务接入方法及系统
US20190156019A1 (en) * 2017-11-22 2019-05-23 Aeris Communications, Inc. Secure authentication of device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CN107968745A (zh) * 2018-01-17 2018-04-27 北京慧正博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令牌双因子二维码开门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9587228A (zh) * 2018-11-23 2019-04-05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公有协议物联网平台及设备接入方法
CN109861978A (zh) * 2018-12-28 2019-06-0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物联网SaaS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谌建飞等: "《实时大规模远程实验通信方案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7785B (zh) 一种跨区网络通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5263918U (zh) 基于app控制的变电站智能化门禁
CN110912872A (zh) 基于北斗电力应用的新能源电厂调度数据采集系统
CN105225045A (zh) 一种基于用户id和指纹识别的移动考勤系统及考勤方法
CN101360012A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数据采集终端接入的系统
CN109982451A (zh) 远程语音播报收款方法
CN109412679A (zh) 北斗卫星多天线通信方法
CN108965339A (zh) 一种区块链学校数据访问系统
CN106921677A (zh) 一种区块链房屋信息多次加密系统
CN110430171A (zh) 一种安全的物联网通讯协议
CN102480473A (zh) 基于fsk的安全性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206993151U (zh) 网络信令安全验证系统
CN106686011A (zh)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多视场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1807819B (zh) 一种电力线路保护系统及传输继电保护信号的方法
CN106657023A (zh) 一种基于云主机的信息通信装置
CN106655500A (zh) 一种基于ems系统的电网运行监控用远程监控系统
CN109347727A (zh) 一种社交网络信息发布系统
CN103577975A (zh) 一种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远程办公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611587U (zh) 抽水蓄能电站洞室内人员无线定位系统
CN109586976A (zh) 一种LoRa服务器
CN107889165A (zh) 移动变电站无线公用lte网络调度端接快速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1227277A (zh) 一种基于wap1.2网关实现端到端的安全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7451491A (zh) 一种提高数据库连接信息丢失时协议解析准确性的方法
CN102882854A (zh) 电网数据接入方法
CN112437095A (zh) 一种跨安全区的客户端与服务端通信交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